(完整word版)执业医师呼吸系统第一章慢阻肺习题及解析
执业医师呼吸系统第一章慢阻肺习题及解析

—第一单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A11、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是A、控制感染B、改善呼吸功能C、止咳平喘D、使桶状胸消失E、防止发生肺心病!2、下列各项肺功检查结果,哪项与阻塞性肺气肿不符合A、MVV低于预计值的80%B、RV/TLC>40%C、FEV1/FVC<60%D、肺泡氮浓度>%E、流速-容量曲线大致正常3、阻塞性肺气肿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胸部x线显示肺动脉段略突出《B、心电图显示电轴右偏C、心界缩小D、动脉血CO2分压升高E、最大通气量降低4、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5、全小叶型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特点是A、扩张部位在1、2、3级呼吸性细支气管B、扩张的部位在所有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气腔C、扩张部位在肺泡管、肺泡囊、肺泡D、扩张部位在肺泡囊及肺泡E、扩张部位仅限于肺泡《6、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的特点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B、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结构全部扩张C、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D、肺小叶和肺泡囊扩张E、呼吸性细支气管破坏,肺泡破裂7、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酶系统改变,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α1抗胰蛋白酶减少》B、腺苷酸环化酶增多C、真性胆碱酯酶活性正常D、磷酸二酯酶减少E、蛋白分解酶减少8、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是A、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周围型B、弥漫型、局限型、混合型C、间质型、代偿型、局灶型>D、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E、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旁间隔型9、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不恰当的为A、应长期连续应用抗生素,以求彻底治愈B、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药C、长期用药易致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D、迁延期患者应坚持用止咳、祛痰药,以求彻底控制E、抗生素可用做气雾疗法,加强局部消炎作用—1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A、止咳祛痰B、控制感染C、解痉平喘D、菌苗注射E、吸氧补液11、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A、病史和症状{B、阳性体征C、胸部x线检查D、心电图改变E、肺功能检查12、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部X线表现是A、两肺纹理粗、紊乱B、无特殊征象C、肺透过度增加?D、膈肌下降E、胸廓扩张、肋间增宽13、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A、FEV1↓B、MVV ↓C、MMFR ↓D、小气道功能异常E、RV ↑!14、慢性支气管炎伴小气道阻塞时最早出现的肺功改变是A、MVV↓(<预计值80%)B、流速一容量曲线降低(MEFV ↓)C、FEV1/FVC%<70%D、RV/TLC明显↑E、PEF明显↓1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常见的表现为A、中性粒细胞增多《B、嗜酸粒性细胞增多C、咳粘脓痰,咳嗽和痰量增多D、高热不退E、大咯血16、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吸烟B、感染因素C、理化因素>D、气候异常E、过敏因素17、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病毒为A、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葡萄球菌B、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C、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厌氧菌"18、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A、慢支、肺气肿、囊性肺纤维化B、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所有慢性肺疾病C、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和,(或)肺气肿D、已知病因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E、所有慢支,哮喘和肺气肿19、.以下哪一项肺功能测定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A、RV/TLC>40%,MVV<预计值80%,FEVl>正常60%、B、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C、RV/TLC>40%,FEV1<预计值80%,FEV1/FVC<正常70%D、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E、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20、下列哪项不是慢支并发肺气肿的×线表现A、早期可无异常B、两肺纹理增粗紊乱C、两肺多发性空洞:D、两肺透亮度增加E、横膈低平21、COPD首先发生的呼吸功能障碍为A、通气功能障碍B、换气功能障碍C、同时出现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D、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22、在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A、细支气管腔不全阻塞B、肺泡残气增多C、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D、二氧化碳分压增高E、血液pH值相应性改变23、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扩张C、慢性支气管炎D、重症肺结核E、尘肺24、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慢性肺心病B、自发性气胸C、阻塞性肺气肿,D、支气管扩张症E、肺功能衰竭25、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为A、氧氟沙星B、溴己新C、羧甲司坦D、氨溴索E、可待因[26、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咳痰特点A、多为白色粘痰B、可为浆液泡沫痰C、偶有痰中带血D、夜间痰量较多E、急性发作期常为粘液脓痰27、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A、交感神经功能低下¥B、β受体功能亢进C、仅受体功能亢进D、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E、M受体功能亢进二、A21、男性,60岁,咳嗽5年,呼吸困难加重7天。
呼吸系统考试大题及答案解析

呼吸系统考试大题及答案解析106. ( 3分)何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1分),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1分),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分)107. ( 3分)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1)肺性脑病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3)心律失常4)休克5)消化道出血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IDC)108. ( 3分)例举出现杵状指、趾的几种呼吸系统疾病(至少三种)1)慢性肺脓肿2)支气管扩张症3)肺癌肺外表现4)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每种1分)109. ( 3分)例举慢支并肺气肿时,肺功能检查可能出现的改变通气功能障碍如<60%(1分)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1分)残气量增加,残气量/肺总量>40%,说明肺过度充气,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1分)110. ( 3分)何谓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1分),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1分),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1分)111. ( 3分)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期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1分)(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1分)(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1分)112. ( 3分)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可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几型?是什么?(1)小叶中央型(1分)(2)全小叶型(1分)(3)混合型(1分)113. ( 3分)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1分),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1分),可作出诊断。
2019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呼吸系统练习题与答案_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19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呼吸系统练习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A11、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主要症状为A、突然出现呼吸困难B、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C、喘息D、发绀E、心悸2、COPD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时,采取的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A、应用利尿加B、应用呼吸兴奋剂C、控制肺部感染D、应用血管扩剂E、应用强心剂4、诊断癔症最重要的是3、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必要条件是A、胸部x线使肺纹理增粗紊乱B、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C、高分辨CT示肺气肿改变D、长期大量吸烟史E、慢性咳嗽、咳痰病史4、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A、病史B、阳性体征C、胸部X线检查D、心电图改变E、肺功能检查5、哪项肺功能指标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最有价值A、潮气量B、肺活量C、动脉血氧分压D、残气量及残气量/肺总量%E、每分钟静息通气量6、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疱7、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A、肺不B、肺纤维化C、支气管扩D、气胸E、肺气肿8、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A、FEV1 ↓B、MVV↓C、MMFR ↓D、小气道功能异常E、RV↑9、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最可能的原因是A、肺部残气量严重减少B、通气/血流比率失调C、弥散功能障碍D、动-静脉血分流E、肺泡通气量降低10、关于COPD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A、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B、COPD与肺脏对有害颗粒和气体产生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COPD肺部表现是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D、COPD肺部表现是气流受限,有时完全可逆E、COPD是肺部的一种慢性的长期的疾病11、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最常见的细菌为A、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葡萄球菌B、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球菌C、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厌氧菌12、阻塞性肺气肿最基本的发病机制是A、肺大疱B、α1 -AT缺乏C、肺小血管痉挛D、分泌物所致单向活瓣作用E、支气管炎症致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13、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扩C、慢性支气管炎D、重症肺结核E、肺尘埃沉着病(尘肺)1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呼气相延长B、心音遥远C、呼吸音减低D、桶状胸E、管状呼吸音15、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吸烟B、感染因素C、理化因素D、气候异常E、过敏因素16、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咳痰特点A、多为白色粘痰B、可为浆液泡沫痰C、偶有痰中带血D、夜间痰量较多E、急性发作期常为粘液脓痰二、A21、男,68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2年。
(完整word版)执业医师呼吸系统第一章慢阻肺习题及解析

(完整word版)执业医师呼吸系统第一章慢阻肺习题及解析第一单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A11、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是A、控制感染B、改善呼吸功能C、止咳平喘D、使桶状胸消失E、防止发生肺心病2、下列各项肺功检查结果,哪项与阻塞性肺气肿不符合A、MVV低于预计值的80%B、RV/TLC>40%C、FEV1/FVC<60%D、肺泡氮浓度>2.5%E、流速-容量曲线大致正常3、阻塞性肺气肿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胸部x线显示肺动脉段略突出B、心电图显示电轴右偏C、心界缩小D、动脉血CO2分压升高E、最大通气量降低4、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5、全小叶型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特点是A、扩张部位在1、2、3级呼吸性细支气管B、扩张的部位在所有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气腔C、扩张部位在肺泡管、肺泡囊、肺泡D、扩张部位在肺泡囊及肺泡E、扩张部位仅限于肺泡6、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的特点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B、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结构全部扩张C、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D、肺小叶和肺泡囊扩张E、呼吸性细支气管破坏,肺泡破裂7、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酶系统改变,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α1抗胰蛋白酶减少B、腺苷酸环化酶增多C、真性胆碱酯酶活性正常D、磷酸二酯酶减少E、蛋白分解酶减少8、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是A、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周围型B、弥漫型、局限型、混合型C、间质型、代偿型、局灶型D、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E、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旁间隔型9、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不恰当的为A、应长期连续应用抗生素,以求彻底治愈B、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药C、长期用药易致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D、迁延期患者应坚持用止咳、祛痰药,以求彻底控制E、抗生素可用做气雾疗法,加强局部消炎作用1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A、止咳祛痰B、控制感染C、解痉平喘D、菌苗注射E、吸氧补液11、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A、病史和症状B、阳性体征C、胸部x线检查D、心电图改变E、肺功能检查12、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部X线表现是A、两肺纹理粗、紊乱B、无特殊征象C、肺透过度增加D、膈肌下降E、胸廓扩张、肋间增宽13、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A、FEV1↓B、MVV ↓C、MMFR ↓D、小气道功能异常E、RV ↑14、慢性支气管炎伴小气道阻塞时最早出现的肺功改变是A、MVV↓(<预计值80%)B、流速一容量曲线降低(MEFV ↓)C、FEV1/FVC%<70%D、RV/TLC明显↑E、PEF明显↓1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常见的表现为A、中性粒细胞增多B、嗜酸粒性细胞增多C、咳粘脓痰,咳嗽和痰量增多D、高热不退E、大咯血16、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吸烟B、感染因素C、理化因素D、气候异常E、过敏因素17、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病毒为A、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葡萄球菌B、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C、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厌氧菌18、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A、慢支、肺气肿、囊性肺纤维化B、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所有慢性肺疾病C、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和,(或)肺气肿D、已知病因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E、所有慢支,哮喘和肺气肿19、.以下哪一项肺功能测定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A、RV/TLC>40%,MVV<预计值80%,FEVl>正常60%B、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C、RV/TLC>40%,FEV1<预计值80%,FEV1/FVC<正常70%D、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E、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20、下列哪项不是慢支并发肺气肿的×线表现A、早期可无异常B、两肺纹理增粗紊乱C、两肺多发性空洞D、两肺透亮度增加E、横膈低平21、COPD首先发生的呼吸功能障碍为A、通气功能障碍B、换气功能障碍C、同时出现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D、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22、在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A、细支气管腔不全阻塞B、肺泡残气增多C、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D、二氧化碳分压增高E、血液pH值相应性改变23、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扩张C、慢性支气管炎D、重症肺结核E、尘肺24、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慢性肺心病B、自发性气胸C、阻塞性肺气肿D、支气管扩张症E、肺功能衰竭25、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为A、氧氟沙星B、溴己新C、羧甲司坦D、氨溴索E、可待因26、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咳痰特点A、多为白色粘痰B、可为浆液泡沫痰C、偶有痰中带血D、夜间痰量较多E、急性发作期常为粘液脓痰27、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A、交感神经功能低下B、β受体功能亢进C、仅受体功能亢进D、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E、M受体功能亢进二、A21、男性,60岁,咳嗽5年,呼吸困难加重7天。
执业医师考试 呼吸系统冲刺101

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概述:【掌握2点】1.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2.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关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肺功能加速下降。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有密切关系。
【考纲要求】1.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念的并发症、治疗及预防。
一、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补充内容)【掌握2点】1.吸烟 2.感染1.病因吸烟(与慢支发生关系最密切、是慢支最主要的病因);感染(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细菌为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球菌,其中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是慢支急性发作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大气污染;环境变化;内因(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
【例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感染时,最常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为A.克雷伯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C.大肠杆菌D.变形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答疑编号1]『正确答案』B2.病理★★★【掌握5点】注意早期特点:各种致病因子首先作用在纤毛-粘膜系统,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脱落,鳞状化生,腺体增生、肥大。
注意早期特点:(1)主要的病理改变: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2)呼吸功能最主要的变化:小气道(内径<2mm)功能异常,闭合容积增加。
(3)最敏感的指标:动态肺顺应性(指在气体流动时测定的肺和胸廓的顺应性,是慢支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降低,呼气流速减低。
(4)肺功能其他检查:最早出现流速-容量曲线降低。
(5)X线:多无异常。
随着病情的进展,支气管周围组织增生,气道变窄、阻力增加和气流受阻,且可逆性越来越小,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发展为肺气肿及COPD。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临床医学综合-第一单元呼吸系统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临床医学综合-第一单元呼吸系统[单选题]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包括A.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B.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慢性肺炎C.慢性支气(江南博哥)管炎、慢性肺炎、肺水肿D.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E.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支、肺气肿)。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点。
点赞(1)copd没有哮喘点赞(0)COPD没有哮喘[单选题]2.要判断肺结核有无传染性,以下最可靠的依据是A.PPD试验呈阳性反应B.痰中找到结核杆菌C.红细胞沉降率增快D.X线胸片可见钙化点和空洞E.有发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痰中找到结核杆菌不仅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而且痰菌阳性还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即具有传染性。
掌握“肺结核(临床综合)★”知识点。
[单选题]3.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A.低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B.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C.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低耐药率和低递降率D.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高递降率E.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关于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内容。
中国约有6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约有451万人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13万。
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为我国的结核病流行特点。
掌握“肺结核(临床综合)★”知识点。
[单选题]5.男性,50岁,咳嗽伴声音嘶哑3个月,右锁骨上窝触及一个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
提示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A.喉炎B.肺癌D.鼻咽癌E.肺结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咳嗽为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声音嘶哑,右锁骨上窝触及一个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首先考虑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呼吸系统练习题答疑解析1

人民卫生出版社旗下权威医学考试辅导平台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呼吸系统练习题答疑解析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示:肺活量占预计值94%,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56%,残气量/肺总量为48%,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68%.动脉血气分析正常。
其诊断应是A.混合性通气功能损害B.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C.小气道功能损害D.换气功能损害E.阻塞性通气功能损害,通气功能代偿答案:E解析:患者出现的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正常提示通气功能代偿。
【回复内容】:你好,限制性通气障碍多出现于肺部无病变而胸廓活动度受限的病例,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或肺切除术后均示限制性通气损害胸片表现。
阻塞性是因为本身气管受阻或狭窄变得不通畅;限制性是因为被人限制了而不通畅肺功能检查,一般均概括为限制性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表明为二者同时存在的混合性通气障碍,但都可引起肺活量减小。
发病原因:这主要见于:①肺组织炎症,纤维化,肿瘤,胸腔积液,引起肺组织受压,萎陷,或正常肺组织被病变代替;②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或分流不畅的肺囊肿,引起呼气性空气滞留;③类风湿性脊柱炎,脊髓灰质炎,脊柱后侧凸等致胸廓活动受限的疾患。
男性,60岁,吸烟史30岁,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气急5年,偶有下肢水肿。
体检: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少量湿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该患者X线表现一般不出现A.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5cmB.肺动脉段突出C.横膈低平D.两下肺纹理紊乱E.心影明显增大答案:E解析:考核COPD、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改变,心影是不大的,可为瘦长型。
【回复内容】:您好肺动脉高压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患者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或仅出现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随肺动脉压力升高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腹胀、心绞痛、晕厥等。
由于肺动脉压升高可出现右房、右室肥厚的体征,如P2亢进,三尖瓣返流造成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闭锁不全造成的舒张期杂音和右室第三心音。
执业医师呼吸系统习题

第九章呼吸系统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在慢支的病因中最易导致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的是(2006)A.气候B.吸烟C.理化因素D.感染因素E.过敏因素2、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2005)A.吸烟B.感染因素C.理化因素D.气候异常E.过敏因素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2001)A.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B.管壁充血、水肿C.粘膜上皮纤毛倒伏、脱失D.细支气管周围炎E.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粘液化(慢支的病理基础为: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4、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2006)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此题有争议,反复肺部感染可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气体吸入相对容易,但呼出困难,则造成肺气肿)5、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呼吸功能的最主要变化是(2005)A.大气道功能异常B.小气道功能异常C.大、小气道气流阻塞D.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E.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6、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中最先发生的病理改变是(2001)A.肺泡膨胀B.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C.肺泡壁弹性减退D.肺小动脉痉挛E.肺纤维化7、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2004)A.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B.支气管平滑肌萎缩C.支气管软骨萎缩、纤维化D.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E.支气管腺体增生、肥大8、胸部触诊语音震颤减弱的是(2005)A.肺脓肿B.肺梗死C.阻塞性肺气肿D.空洞型肺结核E.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者语音震颤减弱)9、不属于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2000)A.桶状胸B.触觉语颤增强C.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D.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E.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10、男性,65岁,吸烟40余年,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A11、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是A、控制感染B、改善呼吸功能C、止咳平喘D、使桶状胸消失E、防止发生肺心病2、下列各项肺功检查结果,哪项与阻塞性肺气肿不符合A、MVV低于预计值的80%B、RV/TLC>40%C、FEV1/FVC<60%D、肺泡氮浓度>2.5%E、流速-容量曲线大致正常3、阻塞性肺气肿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胸部x线显示肺动脉段略突出B、心电图显示电轴右偏C、心界缩小D、动脉血CO2分压升高E、最大通气量降低4、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5、全小叶型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特点是A、扩张部位在1、2、3级呼吸性细支气管B、扩张的部位在所有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气腔C、扩张部位在肺泡管、肺泡囊、肺泡D、扩张部位在肺泡囊及肺泡E、扩张部位仅限于肺泡6、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的特点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B、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结构全部扩张C、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D、肺小叶和肺泡囊扩张E、呼吸性细支气管破坏,肺泡破裂7、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酶系统改变,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α1抗胰蛋白酶减少B、腺苷酸环化酶增多C、真性胆碱酯酶活性正常D、磷酸二酯酶减少E、蛋白分解酶减少8、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是A、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周围型B、弥漫型、局限型、混合型C、间质型、代偿型、局灶型D、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E、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旁间隔型9、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不恰当的为A、应长期连续应用抗生素,以求彻底治愈B、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药C、长期用药易致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D、迁延期患者应坚持用止咳、祛痰药,以求彻底控制E、抗生素可用做气雾疗法,加强局部消炎作用1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A、止咳祛痰B、控制感染C、解痉平喘D、菌苗注射E、吸氧补液11、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A、病史和症状B、阳性体征C、胸部x线检查D、心电图改变E、肺功能检查12、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部X线表现是A、两肺纹理粗、紊乱B、无特殊征象C、肺透过度增加D、膈肌下降E、胸廓扩张、肋间增宽13、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A、FEV1↓B、MVV ↓C、MMFR ↓D、小气道功能异常E、RV ↑14、慢性支气管炎伴小气道阻塞时最早出现的肺功改变是A、MVV↓(<预计值80%)B、流速一容量曲线降低(MEFV ↓)C、FEV1/FVC%<70%D、RV/TLC明显↑E、PEF明显↓1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常见的表现为A、中性粒细胞增多B、嗜酸粒性细胞增多C、咳粘脓痰,咳嗽和痰量增多D、高热不退E、大咯血16、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吸烟B、感染因素C、理化因素D、气候异常E、过敏因素17、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病毒为A、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葡萄球菌B、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C、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厌氧菌18、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A、慢支、肺气肿、囊性肺纤维化B、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所有慢性肺疾病C、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和,(或)肺气肿D、已知病因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E、所有慢支,哮喘和肺气肿19、.以下哪一项肺功能测定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A、RV/TLC>40%,MVV<预计值80%,FEVl>正常60%B、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C、RV/TLC>40%,FEV1<预计值80%,FEV1/FVC<正常70%D、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E、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20、下列哪项不是慢支并发肺气肿的×线表现A、早期可无异常B、两肺纹理增粗紊乱C、两肺多发性空洞D、两肺透亮度增加E、横膈低平21、COPD首先发生的呼吸功能障碍为A、通气功能障碍B、换气功能障碍C、同时出现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D、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22、在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A、细支气管腔不全阻塞B、肺泡残气增多C、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D、二氧化碳分压增高E、血液pH值相应性改变23、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扩张C、慢性支气管炎D、重症肺结核E、尘肺24、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慢性肺心病B、自发性气胸C、阻塞性肺气肿D、支气管扩张症E、肺功能衰竭25、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为A、氧氟沙星B、溴己新C、羧甲司坦D、氨溴索E、可待因26、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咳痰特点A、多为白色粘痰B、可为浆液泡沫痰C、偶有痰中带血D、夜间痰量较多E、急性发作期常为粘液脓痰27、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A、交感神经功能低下B、β受体功能亢进C、仅受体功能亢进D、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E、M受体功能亢进二、A21、男性,60岁,咳嗽5年,呼吸困难加重7天。
桶状胸。
X线示:肺透过度增强,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
RV/TLC%= 40%,MVV占预计值50%,FEV1/FVC%为55%,该患者最恰当的诊断为A、代偿性肺气肿B、老年性肺气肿C、阻塞性肺气肿D、间质性肺气肿E、旁间隔性肺气肿2、男性,54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气急3年。
逐渐加重。
X线胸片示肋间隙增宽.两肺透亮度增加,右上圆形透亮区,两下肺纹理增粗紊乱,诊断应先考虑A、支气管哮喘B、自发性气胸C、支气管扩张D、慢支、肺气肿E、慢性支气管炎3、男性,38岁,慢性咳嗽12年,活动后气急3年,下列哪项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最有价值A、PAO2降低B、FEV1/FVC<80%C、MVV<预计值80%D、FEV1/FVC<70%E、V-VEurvE降低4、男性,59岁,有咳嗽史7年,肺功能测定,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为84%,FEV1/FVC为54%,最可能的诊断是A、弥散功能障碍B、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C、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D、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E、正常5、慢支患者,今晨突然感到左上胸短暂刺痛,逐渐感气短,胸闷,不能平卧.大汗,心率140次/分,左侧呼吸音明显减弱,该患者应首先考虑下列哪个诊断A、心绞痛B、肺不张C、胸膜炎D、自发性气胸E、急性肺栓塞6、男性50岁,肺气肿病史6年,1小时前突然呼吸困难加重。
右侧胸痛,大汗,发绀。
诊断首先考虑A、干性胸膜炎B、急性心肌梗死C、自发性气胸D、细菌性肺炎E、急性肺栓塞7、男性,53岁。
咳嗽,咳痰8年,肺功能测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肺活量减低B、残气量增加C、第1秒用力呼气量减低D、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降低E、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减低8、男性,58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余,测VC 为预计值的85%,FEV1/FVC为52%,此肺功改变可能是A、正常B、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C、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D、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E、V/Q比例失调9、男性,63岁。
吸烟。
反复咳嗽、咳白色泡沫痰20余年,气促10年,近2天因受寒后出现发热伴咳黄脓痰,气喘不能平卧。
查体双肺语颤减弱,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心界缩小,心率110/分。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B、支气管哮喘C、支气管扩张D、肺结核E、肺癌10、女性,63岁,经常在冬季和季节转变时咳嗽,咳痰史8年。
近3年来活动时气急,近2天因受凉咳嗽,气急加重。
咳黄痰,双肺散在干、湿性啰音。
心率100次/分,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最重要的A、持续低流量吸氧B、使用氨茶碱等平喘药C、选用氨溴索等祛痰药D、超声雾化吸入E、选用有效抗菌药11、男性,50岁,慢性咳嗽咳痰6年.肺功能测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肺活量减低B、残气量增加C、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降低D、第一秒用力呼气景减低E、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减低12、男性,60岁,慢支病史20余年,当怀疑其慢性支气管炎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是下列哪项A、闭合容量减少B、残气容积明显增加C、呼吸道阻力增加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E、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降低13、男性,62岁。
阵发性呼吸困难10余年,再次发作1天,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咯血、发热,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3年。
查体:BP:135/90mmHg,呼气延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发生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A、呼吸面积减少B、大支气管梗阻C、小支气管狭窄D、大支气管狭窄E、肺泡张力增高14、男,60岁,咳嗽咳痰20余年,2周前症状加重,伴发热,使用头孢呋辛两周后,体温曾一度降至正常,症状缓解。
后再次出现发热,经检查,口腔黏膜有白色念珠菌感染,此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抗生素治疗A、青霉素B、氯霉素C、红霉素D、环丙沙星E、两性霉素B15、女性,65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4个月来出现阵发性干咳,持续痰中带血,气短,伴有右侧眼睑下垂。
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不张。
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A、痰细菌培养B、肺功能测定C、结核菌素试验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E、血清癌胚抗原测定16、男,70岁,阵发性咳嗽、咳痰30余年,最近加重1周,痰量多且不易咳出。
下列药物中禁用的是:A、头孢呋辛B、盐酸氨溴索C、可待因D、羧甲司坦E、溴乙新17、男,60岁,吸烟史20年,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属于下列哪种病理改变:A、支气管黏膜化生B、支气管黏膜肥大C、支气管黏膜萎缩D、支气管腺癌E、支气管鳞状细胞癌三、A3/A41、女性,60岁。
反复咳嗽、咳谈25年。
心悸、气促、下肢间歇水肿3年。
病情加重伴畏寒发热1周入院。
体检:T 38℃,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叩诊过清音,中下肺有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杂音。
双下肢重度水肿<1> 、该病例最适当的诊断应为A、慢性支气管炎(慢支)B、慢支+肺气肿C、慢支+肺气肿+肺心病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慢支+肺气肿+心肌病<2>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胸部x线检查B、心电图检查C、动脉血气分析D、痰培养及药敏试验E、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3> 、主要治疗措施应为A、控制感染与改善呼吸功能B、祛痰与镇咳C、解痉与平喘D、低浓度持续吸氧E、给予利尿剂和强心剂<4> 、假设该病例呼吸困难突然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