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佛家小故事
佛学励志故事

佛学励志故事佛学这千年的历史,有很多佛学励志故事,都是很哲理的,那么佛学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佛学励志故事1:释迦牟尼佛前世的故事这个故事是释迦牟尼佛前世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
曾有一世转生为一位太子,名为智美根登。
智美根登从小就喜欢布施,不仅把所有金银珠宝都布施给了穷人,还把他父王视如生命的珍宝——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如意宝,布施给了邻国。
国王发现以后,龙颜大怒,立刻把智美根登和他的妻子、儿女都流放了。
在流放的路途中,智美根登继续布施,不仅布施了妻子,甚至把儿女也布施了。
独自一人住在深山。
后来,又有人来索要他的眼球,智美根登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眼球也布施了。
智美根登太子真诚勇猛的布施行为感动了天神。
天神现身在他面前,问他有什么愿望,天神可以帮他满足。
智美根登太子回答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愿一切众生,悉皆度脱生死苦海。
”天神极为感动,在天神的愿力之下,智美根登不仅恢复了视力,还具有了天眼通,他的妻子、儿女,还有如意宝也都被陆续归还了。
父王得知这些情况后,既感动又高兴,于是迎请太子回国,继承了王位。
所以,如果我们能像智美根登一样,懂得放下,愿意真诚布施、一心利他,福报不仅会失而复得,而且会变得更多更大,同时还会感动和影响无数有缘人。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我们凡夫恶习深重,所以很难立刻做到广行布施。
也许由于一时的冲动,我们不慎陷入了财产纠纷,做下了恶业,但如果能及时忏悔,努力改过从善,恶业也能转化为善因。
佛学励志故事2:黄金烙饼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曾在前世积累了大量福报,于是今生投生为尊贵的太子。
而另一个人在前世悭贪吝啬,于是今世成为赤贫的乞丐。
太子由于多生积累的善习,从小就慷慨大方,广行布施,甚至把国库里的宝物全都布施给了穷苦百姓。
国王对此完全不能接受,一气之下将太子赶出了王宫。
太子流落街头,无衣无食,只能以乞讨为生。
后来遇到了那个乞丐,两人成了好朋友,结伴而行,去四方流浪。
5个佛家励志小故事

5个佛家励志小故事
下面yjbys小编就分享5个佛家小故事,送给迷茫中的你,看不懂前方的路时,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故事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
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
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故事二
佛问:世间何为最珍贵?
弟子曰:已失去和未得到。
佛不语。
经数载,沧桑巨变。
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故事三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一脸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
米还是那米。
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故事四
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智者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
故事五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
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
弟子说:咸得发苦。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2 、四个老婆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佛教经典励志故事(通用6篇)

佛教经典励志故事(通用6篇)佛教经典励志故事篇1弟子问:“大师,你经常给我们谈到心,心又在哪里呢?”“在我们的身体里。
”禅师说。
“太阳的光,月亮的光,星星的光,灯的光,火的光,都被我们的身体挡在了外面,我们身体里的心,不是一片黑暗吗?”弟子问。
“光可以来自我们的体外,也可以滋生于我们的体内。
”禅师说,“如果我们的心里有一盏灯,一盏爱的灯,一盏善的灯,一盏希望的灯,一盏梦想的灯,一盏信念的灯,我们的内心还会是一片黑暗吗?”禅师的话,点亮了弟子的心,让他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光。
佛教经典励志故事篇2禅师指着枝头的一颗嫩芽,问弟子:“你能否掐断它?”弟子说当然可以。
“你能否掐断整棵树的嫩芽呢?”禅师进一步问。
弟子说,当然可以,把这棵树砍掉就是了。
“但你能掐断这个春季的嫩芽吗?”禅师说,“假如你的心是一个明媚的春季,是一座春季的花园,谁又能掐断你内心梦想和希望的嫩芽呢?”佛教经典励志故事篇3一阵风吹来,花儿纷纷飘落。
弟子问:“当花儿谢了,春季是不是结束了?”“当花儿谢了,不是春季结束了,而是春季正在远行,在她远行的路上,花儿在开,叶儿在绿,草儿在青,燕子在飞,蝴蝶在舞。
”禅师告诉弟子。
“哪春季什么时候再回来呢?”弟子问。
“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当我们感到最寒冷的时候,我们就能听到春季的脚步声了。
”禅师说。
“春季会给我们带回什么呢?”弟子问。
“春季会给我们带回红的花、绿的叶、青的草,带回和煦的春风,带回明媚的阳光,带回温暖和美丽,带回生机和希望。
所以,当我们一时看不到人生的春季时,要坚信,那不是春季的结束,而是春季的一次远行。
”禅师说。
佛教经典励志故事篇4禅师要去远方。
弟子问,就这样去吗?不用带一点行李吗?禅师说,人初来到这个世界上,带什么行李了吗?没有,赤条条的,什么也没有带,可却要走一生的行程。
人生的行李和财富,都是在旅行中赚来的。
禅师说。
佛教经典励志故事篇5禅师问,天空大吗?弟子说,大。
禅师问,树叶大吗?弟子说,不大。
佛学经典哲理小故事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
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禅师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问及寺院规划,她的弟子轻问:“师父,我来说吧?”她微笑着点头。她的弟子说,寺院建设困难重重,以后任务更加艰巨,但不管多难,她们都会坚持下去。以后要定期开办佛法班,同时发展慈善事业,援助贫困老人和儿童,还要开展义诊活动,带动当地形成良好的民风。说这些时,一晴法师安静地坐在旁边,手捻佛珠,偶尔做些补充。
火车穿过城市与村庄,穿过山涧,穿过荒原。我坐在窗前,无喜亦无忧,看长长的河流,看野外桐花半落,也看见一只鸟,安静地停在墓碑上。
我的面前,放着一杯可冲饮奶茶。是她送的,我不忍拆开包装。这么想,又觉得矫情,可我真是喜欢她——那样温婉而高洁的女子,又是庄严而慈悲的法师。
她是成都高山寺的主持,法名一晴。自幼体弱多病,三岁入了空门,方渐渐好了。这么说,我想起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用来形容她,真一点也不为过。
知道一晴法师很久了。一位作家朋友采访高山寺归来,感慨不已:“要复兴那样一家寺院,谈何容易!真是难为她了,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悲心!”她的确年轻,刚过三十周岁。研究生毕业后,她可以留校任教,也可以到市中心的寺院常住,她却选择来到偏远的高山寺—— 一座在地震中严重毁坏的观音禅院。
佛家智慧故事

佛家智慧故事佛家智慧故事中充满了智慧和启示,让人们在生活中明白生命的本质并取得更高层次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佛家智慧故事,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和探索。
1. 打盹的和尚有一位和尚在禅坐时打盹了,师兄们提醒他,但他不敬重听从,也不道歉,只是说自己是睡意太重了。
师兄们不欢迎他,他就回到家中。
他不再坐禅,于是他问自己:我到底是修道还是打盹?他体悟到真正的修行必须是心无杂念,不能有任何的执着和张扬。
2. 默默地贡献一位善良的商人在路上发现了一条重伤的蛇,他毫不犹豫地拾起它,并将它带回家中照顾。
他把蛇养好后,把它放回了自然界。
然而,商人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所做的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慈悲是不求回报的,就像这位商人一样,他默默地为蛇做了一件好事,而不求得任何回报。
3. 真正的武功有一位武术家在搏击竞技中总是获胜,但这丝毫没有使他骄傲。
他总是谦虚地说,他的真正武功来源于他的内心修行。
他认为,只有在心灵上获得平静并掌握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强大的人。
4. 形势任务一个很有野心的年轻人给寺庙的主持人写信,他说他希望去拯救世界,并希望寺庙主持人给他分配一个跨越大洋的任务。
主持人回信告诉这个年轻人,他应该先将周围的环境与自己的内心平衡。
他需要在附近的山上修行,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建立自己的信仰,并从当地人的需要中发现意义。
如果一个人实现了这些任务,他就能更好地拯救世界。
5. 以身作则有一位和尚正在准备告诉他的弟子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故事。
他拿着一篮子水果,对于观看的人说:“我将为你们讲述一个重要的道德故事。
请记住,该故事的重点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围绕该故事的人如何行事。
”他说了一段故事后,抛弃了一些残留的水果,离开了那里。
教训是,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为带动力,而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以上这些佛家智慧故事,反映了佛教智慧和启示,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和哲理。
通过这些故事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力量,并找到正确的生命道路。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1.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向他请教如何摆脱烦恼。
禅师拿起一个杯子,倒满了水,然后问年轻人,“你觉得这杯水重吗?”年轻人摇摇头。
禅师又问,“如果我一直拿着这杯水不放,你觉得会怎样?”年轻人沉思片刻,回答道,“我会感到很累。
”禅师微笑着说,“烦恼就像这杯水,如果你一直执着于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重。
放下烦恼,心便会变得轻松。
”。
2. 有一位禅师在湖边散步,看到一片倒影在湖中的树叶,他对弟子说,“你看,湖水中的树叶倒影,虽然它们在水中摇摆不定,但湖水并不会因此而动摇。
我们的内心就像湖水,要学会保持平静,不受外界的影响。
”。
3.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禅师,“禅宗的境界是什么?”禅师拿出一个茶杯,开始往里倒茶。
茶杯满了之后,他却继续往里倒。
学生看到后连忙提醒禅师,禅师停下来说,“你的心就像这个茶杯,如果你的心已经充满了杂念,就无法接纳更多的智慧和境界。
”。
4.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当你感到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时,不妨停下来,深呼吸三次,然后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
’”。
5. 有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他说,“我总是感到焦虑和不安,无法找到内心的平静。
”禅师拿出一把扫帚,开始扫地。
年轻人问,“您在做什么?”禅师回答道,“我正在扫走你内心的杂念。
”。
6.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放下执念,不要让欲望成为心灵的枷锁。
”。
7. 有一天,一位禅师看到一只蝴蝶在挣扎地从蛹中钻出来,他心生怜悯,便轻轻地帮助蝴蝶挣脱。
然而,蝴蝶最终无法飞翔,因为它需要经历挣扎,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8.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珍惜当下,不要被过去和未来的烦恼所困扰。
”。
9.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宽容和包容,不要让怨恨和愤怒侵蚀你的心灵。
”。
10. 有一天,一位禅师对弟子说,“要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意义。
”。
11.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接受生命的无常,不要被变化所困扰。
佛教的励志故事

佛教的励志故事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那么有哪些关于佛教的励志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佛教经典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佛教励志故事大全1:玄奘大师与心经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
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
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没有继续赶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照顾他。
后来那个老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临行之前,他送给玄奘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一路上都在念诵。
有一天他来到恒河岸边,看见数千人聚集在一起,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来是婆罗门外道在祭拜河神。
按照当地传统,为了供奉河神,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男子扔进河里。
当天正好选中了一个,他的家人特别伤心,与此男子哭作一团。
正在依依不舍之际,他们忽然看见来了一个外国和尚(玄奘大师),当即笑逐颜开、欢喜若狂,立即将玄奘捆了起来,准备让他代替那个年轻男子。
玄奘告诉他们:“如果你们非要把我供神,我也没办法,但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可不可以把今天的经念完?等我念完经,你们怎样处置都可以。
”那些人就同意了。
玄奘随即开始念《心经》,三遍过后,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所有人都特别害怕,不敢得罪他,便把他给放了。
从此以后,玄奘对般若总集的《心经》更加重视。
他所翻译的《心经》,与藏译、其他汉译本相比,虽然较短,但却受过观音菩萨的特殊加持。
据说他从印度取经回来时,念及和尚所赐《心经》的恩德,准备好好报答一番。
谁知当他到原来的地方,不仅是老和尚,连那个寺院也消失无踪了。
后人都说老和尚是观音菩萨的化现。
西天取经为佛教在*的兴起奠定基础,对*文化的影响历经千年,在现在还是有着很深的影响,而玄奘大师更是一位刻在*历史的一位人物,从西天取经的玄奘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佛教励志故事大全2: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有一位七岁的男孩,由于父亲殷切的盼望,而出家为沙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有智慧的回答!
你想取别人钱吗?
一天我给一位喜欢羡慕和嫉妒别人的大学生打电话。
他不悦地说,别人有的他都想有,可是为什么却得不到呢?
我就说:你能不能给我寄五千块钱来?
学生很惊讶:师父,我没有呢!
我:到银行去取嘛!
学生继续惊讶:师父,我银行里没有呢!
我:你就取别人的嘛!
学生更是惊讶:师父,别人的钱取不出来呢!
我:哇,你好智慧!竟然知道别人的钱取不出来!
我:那你能取谁的?
学生非常肯定地回答:我只能取出自己曾经存进去的呀!
我:可是这个世界有好多人天天都想取别人的钱呢!
学生恍然:嗯……师父!
粪便臭不臭?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
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
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我: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我:那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
我停了一下,又问: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很臭啦!
我: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我: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我:对呀!苦难也是一样,它已经过去了。
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听懂了吗?
女士:听懂了!
我:那以后你还要不要诉苦?
女士:不要了!
我:记住: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女士:嗯!……
孩子怎么教?
2006年7月我在厦门讲课一天,一听众在最后提问时问道:
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我:您复印过文件吗?
听众:复印过。
我: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复印件还是改原件?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而后有人答道:改原件。
我:应该原件和复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如果世人都出家……
2008年3月在武汉,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女教师对我说,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样都出家,人类还能延续吗?
寂静好像没有听到这个问题,平和而关怀地问到:你的小孩多大了?男孩女孩?
教师:17岁了,女孩。
寂静:要准备高考了。
教师:是的。
正在加紧复习。
寂静:你一定希望她考个好大学吧?
教师:是的,要考就考北京的大学,其它的大学没什么意思。
寂静: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一那样想,那还有人种田吗?其它省的大学不是只有都关门了?
教师:?……?
寂静:你注意到没有,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
教师有些愕然:?……!
你想500元买汽车吗?【我们都一样】
一个信众电话抱怨道: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念经行善了但命运却不变?
我:我给你寄五百块钱来好不好?
信众:师父,你的钱我不敢要呢!
我: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信众:师父,你说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
我:帮我买一辆汽车。
信众惊呀地说:师父,五百块怎么能买到汽车呢?!
我:你真不愧是研究生,知道五百块买不到汽车!
可是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总想付出一点得到很多。
心灵篮球
一个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来拜访我,看到其他的来客拜我,不理解地问:
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我问: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青年:是的,打过!
我答:打蓝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个球,是为了快点把篮打烂吗?
青年:不是,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娱乐。
我说:不用篮球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运动嘛!
青年:那样多没意思。
而且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神经病呢!
我答:说得好!篮球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锻炼和娱乐的道具。
那么,身体需要锻炼,心灵就不需要锻炼吗?
青年:按理应该。
可心灵怎么锻炼呢?
我答: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
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
这就是心灵的锻炼。
在我心中,别人拜我的时候,我也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篮球,让人打来打去。
只不过我不是真的篮球,是一个心灵篮球。
同样,拜祖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孝心,用心灵承接祖宗累积的能量;
拜土地是为了感恩珍惜土地,我们生长在大地,大地给我们很多的食物和物品,而我们回馈的都是垃圾;
拜龙王是珍惜感恩水,因为人体有70-80%是由水组成;……
中国人拜的学问深了,里面有大智慧妙作用。
虔诚礼拜的时候,拜和被拜是一个整体,哪有什么你我高低呢?
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诽谤,是没有实践过和用心体验过。
妄加诽谤就是痴狂!
青年:太高深,太智慧了!请受我三拜!
我问:感觉到心灵锻炼的美妙了吗?
青年:嗯!很伟大!……
超级发财之道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
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
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
我:请问房间的东西少一样没有?
来访:没有!
我:那在哪里呢?你们看得见吗?
来访:看不见。
我:看不见就等于没有!
我又把灯打开,顿时房间明亮起来,大家的心立刻舒服起来。
我:请问房间的东西多一样没有?
来访:没有。
我:但整个房间的一切都出现了,我们立刻拥有了供桌、鲜花、佛像、装饰和我的表情……
所以,如果在黑暗中,抓到东西一定是碰巧的和有限的,而光明中不用抓一切都有了。
你们领悟到什么没有?
来访:?……!
我:让心灵从黑暗走向光明,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在这里!”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是“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