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及水平侧钻工艺解析
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测量方式
氢氟酸测斜仪,机械式罗盘的电测井方法。
多种引进的有线随钻测斜系统投入工业使用和发展了电子测量系统及陀螺测量系统
发展了无线随钻测斜系统,引进了带地质参数的MWD系统
定向井钻井水平
简单的单口定向井、水平井位移小,精度低
钻成大量高难度定向井、大组丛式井、多目标井、套管定向开窗井、水平井也从大半径水平井发展到了中半径水平井
定向井首先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在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的旋转钻井代替了顿钻钻井。当时没有考虑控制井身轨迹的问题,认为钻出来的井必定是铅垂的,但通过后来的井筒测试发现,那些垂直井远非是垂直的。并由于井斜原因造成了侵犯别人租界而造成被起诉的案例。最早采用定向井钻井技术是在井下落物无法处理后的侧钻。早在1895年美国就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和技术达到了这一目的。有记录定向井实例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享廷滩油田钻成的。
钻成位移过万米的大位移井
径向水平井可在0.3米之内完成增斜过程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发展情况
(表二)
年代
内容
6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剖面设计及轨
迹计算方法
设计采用查表法、图解法等精度不高的方法
发展了曲率半径法,最小曲率半径法等多种更为精确的轨迹计算和设计方法,编制了能进行轨迹预测和防碰扫描的计算机软件包。
第一口救援井是1934年在东德克萨斯康罗油田钻成的。救援井是指定向井与失控井具有一定距离,在设计和实际钻进让救援井和失控井井眼相交,然后自救援井内注入重泥浆压死失控井。
目前最深的定向井由BP勘探公司钻成,井深达10,654米;
水平位移最大的定向井是BP勘探公司于己于1997年在英国北海的RytchFarm油田钻成的M11井,水平位移高达1,0114米。
水平定向钻试钻报告

水平定向钻试钻报告水平定向钻(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简称HDD)是一种先进的钻探技术,它可以在地下钻孔中实现水平或倾斜方向的控制,常用于油田勘探、地质调查、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平定向钻试钻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前景。
一、原理水平定向钻试钻是通过使用钻井设备在地下钻孔中进行钻探,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钻头:水平定向钻钻头通常由合金制成,具有强大的钻削能力和耐磨性。
钻头通过旋转和推进的方式,切削和破碎地下岩石。
2. 导向系统:水平定向钻的导向系统是实现钻孔方向控制的关键。
它通常由导向钻头、测量仪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导向钻头可以感应地下磁场或电场,并通过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调整钻头的方向和位置,实现水平或倾斜方向的控制。
3. 钻井液:钻井液在水平定向钻过程中起到冷却钻头、清洗钻孔和稳定地层的作用。
钻井液的选择取决于地层条件和钻探要求。
二、工艺流程水平定向钻试钻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址和勘探: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钻井点,并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地质条件,确定钻孔路径和目标位置。
2. 钻孔准备:在选定的钻井点附近进行基坑开挖,搭建钻井平台和设备,准备钻井液并组装钻具。
3. 钻孔过程:启动钻机,将钻头下入地下,同时注入钻井液进行冷却和清洗。
通过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钻孔方向和位置,并根据需要调整导向钻头的姿态和推进力度。
4. 钻孔终止:当钻头到达目标位置后,停止钻进,收回钻杆和导向钻头。
5. 完井和后处理:在钻孔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完井工作,如安装套管、注水泥等。
同时进行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评估钻孔质量和地下地质情况。
三、应用前景水平定向钻试钻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城市建设:水平定向钻试钻可以用于城市地下管道敷设、导线电缆穿越、地铁隧道建设等。
相比传统的开挖施工方式,水平定向钻试钻可以减少对地表的破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

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定向钻井就是“使井眼按预定方向偏斜,钻达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技术”。
实际钻井的定向井井眼轴线是一条空间曲线。
钻进一定的井段后,要进行测斜,被测的点叫测点。
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测段长度。
每个测点的基本参数有三项:井斜角、方位角和井深,这三项称为井身基本参数,也叫井身三要素。
1.测量井深:指井口至测点间的井眼实际长度。
2.井斜角: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之间的夹角。
3.方位角:以正北方向线为始边,顺时针旋转至方位线所转过的角度,该方向线是指在水平面上,方位角可在0—360°之间变化。
我们根据钻井用到的惯性产品的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各个技术中使用惯性陀螺及加速度计的优势,最后给出适合钻井技术的惯性产品。
一、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井眼轨迹控制的内容包括: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采用先进的井下工具和仪器、利用计算机进行井眼轨迹的检测预测、利用地层的方位漂移规律、避免井下复杂情况等等。
轨迹控制贯穿钻井作业的全过程,它是使实钻井眼沿着设计轨道钻达靶区的综合性技术,也是定向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按照定向井的工艺过程,可分为直井段、造斜段、增斜段、稳斜段、降斜段和扭方位井段等控制技术。
我们根据造斜段所需要的测斜仪进行分析。
根据测斜仪器的种类不同,分为四种定向方式:1.单点定向此方法只适用造斜点较浅的情况,通常井深小于1000米。
因为造斜点较深时,反扭角很难控制,且定向时间较长。
施工过程如下:(l)下入定向造斜钻具至造斜点位置(注意:井下马达必须按厂家要求进行地面试验)。
(2)单点测斜,测量造斜位置的井斜角,方位角,弯接头工具面;(3)在测斜照相的同时,对方钻杆和钻杆进行打印,并把井口钻杆的印痕投到转盘面的外缘上,作为基准点;(4)调整工具面(调整后的工具面是:设计方位角+反扭角)。
锁住转盘、开泵钻进;(5)定向钻进。
每钻进2~4个单根进行一次单点测斜,根据测量的井斜角和方位角及时修正反扭矩的误差,并调整工具面;(6)当井斜角达到8~10度和方位合适时,起钻换增斜钻具,用转盘钻进。
定向井钻井工艺技术优化措施解析

定向井钻井工艺技术优化措施解析定向井钻井是石油开采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通过特殊的钻井技术,可以在地下进行复杂的水平或垂直方向钻探,以获取更多的油气资源。
为了提高定向井钻井工艺的效率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措施的解析,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一、钻探井的设计和优化在进行定向井钻井时,首先要对钻井井筒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以确保钻井过程的正常进行和安全性。
1. 井眼轨迹设计井眼轨迹是指井眼的钻进路径,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油层分布、钻井设备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井眼轨迹设计,可以减少钻井风险,提高钻进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2. 钻头选型在定向井钻井中,选择合适的钻头对于提高钻进速度和降低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地质情况和井眼轨迹设计,选择适当的钻头类型和参数,可以有效提高钻井效率,并减少钻头寿命消耗。
3. 钻进液优化钻进液在定向井钻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冷却和润滑钻头,还可以将岩屑从井底排出,减少井底阻力,保护油层。
在钻井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层条件和钻井要求,选择合适的钻进液类型和性能参数,进行优化。
二、钻井工艺优化在定向井钻井中,钻井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钻井成本非常重要。
定向井钻井中,钻井液系统的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选择和配置钻井液设备和系统,能够保证钻井液的性能指标和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工艺事故的发生。
2. 钻井参数优化在定向井钻井中,钻井技术的优化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包括改进井下工具的设计和使用,提高井口作业的效率,优化井下动力系统等。
通过钻井技术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三、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优化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定向井钻井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优化可以大大提高钻井质量和效率。
1. 导向钻头优化导向钻头是定向井钻井中非常关键的装备,它通过改变钻头的方向,使得钻井过程中井眼轨迹得以控制。
对导向钻头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优化,可以提高钻井稳定性和精度。
定向井钻井工艺技术优化措施解析

定向井钻井工艺技术优化措施解析定向井钻井是一种将井眼控制在一定方向上的钻井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地热能开发、水井建设等领域。
为了提高定向井钻井的效率和质量,需要采取适当的优化措施。
一、井眼轨迹设计优化井眼轨迹设计是定向井钻井的基础,其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钻井工艺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对地质结构、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地层应力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以确定适宜的井眼轨迹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井眼的弯曲率、钻井过程的可控性、地层稳定性等因素,避免出现井眼方向偏离目标的情况。
二、钻头选型优化钻头是进行定向井钻井的关键工具,它的选型直接决定了钻井效率和钻井质量。
应根据地层条件、设计井眼轨迹、泥浆性能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钻头。
在设计井眼轨迹时,应选择能够适应井眼弯曲的强度和韧性较高的钻头;在钻井泥浆性能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具有泥浆饱满性能的切削钻头,提高钻井速度并减小钻头磨损。
三、导向工具优化导向工具是实现井眼控制的重要装置,它可以通过改变钻铤的方位和倾角来调整井眼方向。
在选择导向工具时,应考虑到其稳定性、导向精度、抗冲击能力等因素。
现代导向工具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度、抗冲击性能强、可重复使用、远距离操控等,可以提高定向井钻井的效率和可靠性。
四、钻井液性能优化钻井液在定向井钻井中起到冷却钻头、冲刷切削碎屑、维持井壁稳定等重要作用。
通过对泥浆性能的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钻井的效率和工艺质量。
可以通过优化钻井液的黏度、密度、流变性能等指标,适应井眼的变化,减小钻井工艺的难度,提高井眼控制的可靠性。
五、钻井工艺优化在定向井钻井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优化各个环节的工艺。
通过合理调整钻铤的旋转速度和进给速度,避免出现卡钻、偏心、抛物线等问题;通过控制钻井液处理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式,提高钻井液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及时清洗和更换钻头,防止钻头磨损过快;通过改善井眼弯度测量和导向技术,提高井眼轨迹的准确性和可控性等。
侧钻工艺技术综述

规整,使套管串顺利入井。如需更换尺寸不同的铣锥时,
原则上只许小换大,不得大换小,以免铣锥磨铣时产生 台阶,使裸眼钻进增加难度。
3)修整窗口时,铣锥容易悬空锥进,高速转动容易
脱扣,因此钻具必需上紧扣,做好防掉防卡工作。
4)开窗前,必须保证设备、设施、工具、仪器仪 表、钻具、侧钻工作液性能等的灵活、灵敏、可靠。
可提高到60~80r/min,排量保持0.5m3/min左右即可,
以达到快速切削磨铣套管。
(2)铣锥中部直径圆磨出套管段 从铣锥中后部直径圆接触套管内壁到底部圆直径部磨
出套管,此段很容易造成铣锥提前外滑出套管,使窗口与
套管轴线夹角增大,因而造成完钻井底水平位移比较大。 所以,此段应保持轻钻压,较高转数钻进,一般钻压控制
应悬吊快速铣磨,磨铣进尺长度约为一段磨铣面长度,
钻压一般不超过3kN,转数可提高到80~120r/min。 根据复式铣锥或钻铰复式铣锥开窗情况,必要时可用
单式铣锥提前进行加长窗口和修整窗口。
2、开窗时应注意的事项
1)开窗钻具配合应能满足设计要求,井底水平位移要
求较短时,铣锥之上应加配刚性强的钻铤6~8m,或加 重钻杆,以保证窗口长度。 2)如需更换铣锥,直径应保持一致,铣锥最大直径 应大于完井所下套管接箍8mm以上,以保证裸眼轨迹
4、窗口选择 (1)为减小裸眼井段长度,缩短建井周期,窗 口位置应保证有足够造斜井段的条件下尽量接近 目的层。 (2)窗口位置应选择在比较稳定的地层,避免
在岩石破碎带、漏失地层等复杂层位,以避免开
窗时出现复杂井况。 (3)窗口应选择在远离事故井段或套管损坏井 段以上30m左右,有利于避开原井眼。
4)窗口以上上部套管应完好,无变形、漏失、
随钻测井技术(定向井和水平井简介)

一 随钻测井技术介绍
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我国目前最深的水平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 JF128 井,井深达到 7000 米,垂深位移比最大的大位移井 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郭斜 x 井,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 移井是大港定向井公司完成的 xx 井,水平位移达到2666 米,最大的丛式井组是胜利石油管理局的河 50丛式井组, 该丛式井组长384米,宽115米,该丛式井平台共有钻定向 井42口。
水平井钻井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推广应用最广的一项钻井
技术,到目前为止已在世界上不同类型油气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平均每年钻水平井 2000 多口,占钻井总数的 10%以上,成本是直井的1.2~2倍,产量是直井的3~8倍。 到 2005年底全球已完钻水平井超过 30000口,遍布美国、加拿大、 前苏联等70余个国家
水平井、大位移井、多分支井、鱼骨井技术由于进一步提高了油藏暴 露面积,有利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吨油开采成本而得到推广应用。 国外在多分支井和鱼骨井基础上还提出了最大储层有效进尺( MRC ) 的概念,即利用钻井手段提高储层段的进尺,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
一 随钻测井技术介绍
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一 随钻测井技术介绍
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 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 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 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 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 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 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 一定斜度但它仍然是直井。
一 随钻测井技术介绍
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定向井首先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在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的旋转 钻井代替了顿钻钻井。当时没有考虑控制井身轨迹的问题,认为钻出 来的井必定是铅垂的,但通过后来的井筒测试发现,那些垂直井远非 是垂直的。并由于井斜原因造成了侵犯别人租界而造成被起诉的案例。 最早采用定向井钻井技术是在井下落物无法处理后的侧钻。早在1895 年美国就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和技术达到了这一目的。有记录定向井实 例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享廷滩油田钻成的。
侧钻工艺技术.

27/8″钻杆、开式下击器、配重钻铤3-5根、钻铰式
铣锥
②钻铣(开窗)参数 起始时,钻压0-5kN 转数20-30r/min 排量0.3-0.5m3/min 泵压≤15MPa
无跳、别钻现象,开窗稳定后
钻压15-30kN 转数40-60r/min 排量0.4-0.6m3/min 泵压≤15MPa
③窗口长度确定
侧钻工艺技术
第一节 侧钻工艺原理及技术关键 一、概述
1、侧钻种类
斜向器侧钻:在套管内欲开窗的位置固定一个斜向器,开窗工 具靠斜向器的导斜作用开出窗口的侧钻工艺。
自由侧钻:欲开窗的位置不下斜向器,利用井下错断的套管或
套管内落物的偏斜作用开出窗口的侧钻工艺。 定向侧钻:对侧钻开窗的方位有明确要求的侧钻工艺。 非定向侧钻:对侧钻开窗的方位无明确要求的侧钻工艺。
设计深度位置后,注入水泥浆,然后剪断送斜器与斜 向器间的连接销钉,起出送斜管柱候凝。
2)套管开窗与窗口修整
套管开窗的关键是开窗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开窗时铣、
磨、钻三参数(钻压、转数、排量)的合理配合。窗 口长度、宽度的规则与否和光滑程度将对裸眼钻进、 井斜、钻具起下、测井、下套管等有重大影响。 ①开窗钻具结构
向钻开油层至设计深度,下入小套管固井射孔完成。
三、技术关键
1、原井严重套损部位以下报废处理 (1)原井层系间不能窜通,至少在平面半径5m 以内层间不能窜通,否则窜通会绕过层段上窜到 侧钻完成的上部套管内。因喇叭口完井悬挂小套
管处密封性能差,而窜通将干扰影响侧钻完井的
“新井”,所以原井层间需处理。
(2)原则上原井套损部位以下落物需捞尽。套损部位 以下有落物,则层间不能验窜封窜,也会影响套损部 位以下套管的水泥挤注封堵深度,所以一般情况下, 套损部位以下落物需捞尽。 (3)原井套损部位以上30-50m以至人工井底的水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式卡瓦导斜器工作原理
利用钻具下放到预定位置,循 环冲洗后,投球,开泵蹩压,将 锚定机构的卡瓦推出,卡在套管 上以固定导斜器,再旋转钻具, 退出送入管,起出送入器。
磨铣开窗技术介绍—导斜器的送入
磨铣开窗技术介绍—导斜器的定向
陀螺定向
下陀螺仪器,根据陀螺仪器输出的工具面数据,在 井口用转盘转动钻具,来调整井下导斜器的方向。 对于井斜过大的井,考虑到座封时上部钻具压力激 动的影响,所以应多次上提下放钻具,以保证定向 的准确度。当导斜器方向确定后,锁死转盘,起出 陀螺仪器,进行下一步导斜器座封工作。
推
钻压 10-15KN
荐 施
转速 80-120r/min
工
参
排量 10L/S
数
泵压 8MPa
套管开窗控制技术
修窗阶段
在修磨过程中,扭矩主要产生于铣锥侧面接触窗口处, 只要发现有扭矩,就在该点定点快速悬空钻进,直到扭 矩消失,上提下放钻具在该点不阻不挂为止。修磨长度 要大于整个开窗进尺长度(一般为3.5米左右),上下反复 划眼直到没有遇阻现象。这样,开出的窗口才能满足下 步侧钻的需要,为侧钻施工提供一种良好条件。
无法纠正
4.窗口如造形不好,影响下部起下 钻作业
锻铣开窗
锻铣器 水泥塞
锻铣开窗原理: 在设计位置将原井 眼的一段套管用锻 铣工具铣掉,锻铣 长度通常为16~25 米,以避免套管磁 场对随钻仪器的影 响,然后在该井段 注水泥,再利用侧 钻钻具定向钻出新 井眼。
段铣开窗工具
套管段铣器结构:
由保护接头、壳体、切断报知装置、活塞总成、弹簧、 刀 片、下稳定器等组成。
锻铣开窗工艺技术
锻铣前的准备工作
造斜点的选择要尽量减少老井段套管 报废长度,选择易开窗且地层相对稳 定的井段,充分发挥工具应有的造斜 能力;锻铣起始点要避开套管接箍, 选 在 套 管 接 箍 以 下 5~6 米 处 , 锻 铣 刀 片下井前要做张开试验,防止在下钻 时因刀片张开遇阻,损坏刀片。
锻铣时的注意事项
定向侧钻井套管开窗
目前国内外套管内开窗的方法:段铣开窗 和斜向器-磨铣开窗两种方法。应用斜向 器-磨铣开窗方法较为广泛。
套管开窗技术
开窗 方式
优点
缺点
段 1.工艺和工具简单;
1.作业时间较长;
铣 2.工具费用较低,只需一套 2.套管切削的铁屑量大,清除困难, 段铣器和可更换的刀片; 易在钻杆上形成“糖葫芦”而卡钻
荐 施
转速 60-80 r/min
工
参
排量 8L/S
数
泵压 8MPa
套管开窗控制技术
开窗铣进阶段
此阶段从铣锥底圆出套管到铣锥全部出套管外壁, 是整个过程中较为难以控制和掌握的阶段。当铣锥工作 状况比较稳定时,适当加大钻压,快速旋转,增加侧向 切削力,能提高切削速度,而且还有利于保护导向器。 但钻压过大容易造成铣锥提前滑出套管进入地层,从而 使窗口短小,因此必须控制好钻压。
锻铣时要配置高粘度高切力的钻井液,保 证钻井液有足够的悬浮和携带能力;锻铣操 作要平稳,送钻要均匀,每锻铣0.5~1米时 要停止锻铣,循环25~30min钻井液,然后 停泵让锻铣工具进入套管1~2米,以检查刀 臂是否被卡;每次下入新刀片时,应在前次 锻铣井段划眼;锻铣过程中,要收集铁屑, 分析返出量与锻铣套管长度是否相符,若返 出量少要停止锻铣,循环一周,必要时提高 钻井液粘度及切力。
锻铣开窗特点
优点:开窗工具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 套管尺寸;可全方位定向侧钻,避开套管磁干 扰,一旦侧钻失败,易于补救。
缺点:需打水泥塞,施工周期较长;段铣长度: 15~20m(国内)20~30m(国外) ,段铣 速度慢,切屑量大,易造成环空堆积而卡钻, 对泥浆泵的磨损大,铁屑易吸附在套管上,影 响后期作业;不能一次切割多层套管。
◆ 刮壁通井 ◆ 校核原井眼数据 ◆ 确定开窗点、优化设计 ◆ 挤灰封堵下部井段 ◆ 下导向器、陀螺定向
选择开窗点的原则
◆开窗部位以上套管完好,无变形及漏失。 ◆套管外水泥封固良好。 ◆选在完好套管本体处,避开套管接箍。 ◆避开事故井段及复杂地层和坚硬地层。 ◆窗口位置还应考虑定向侧钻井身剖面的结构安排。
侧钻工艺技术的分类
自由侧 钻 井
套
管
定向侧 钻 井
内
开
大位移侧钻井
窗
侧
侧钻水平井
钻
侧钻分支井
套管开窗定向侧钻井 工艺技术
开窗侧钻主要工艺技术
开定
钻
固
完
窗向
进
井
井
锻磨 铣铣 开开 窗窗
有无 线线 随随 钻钻
转螺 盘杆 钻钻 进进
尾筛 管管 全半 固固
尾筛 管管 射完 孔井
套管开窗定向侧钻井施工工序
锻铣完成后的工作
定向前要充分大排量洗井,清除残余 铁屑,如果定向时发现锻铣井段粘有大 量铁屑或留有薄层套管,应再次下锻铣 工具进行划眼,以免对测量仪器产生磁 干扰。注水泥塞要求管柱下到锻铣段下 部50米,水泥塞应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一般在固井水泥中加纤维。水泥凝固后 即可进行定向侧钻。
磨铣开窗工具
开 3.段铣后可任意方向侧钻; 3.段铣井段水泥封固质量要高;段
4.受原井套管磨损、腐蚀的 铣完需再打一个水泥塞。
窗 影响小。
4.作业窗口好
磨
1.施工环节多,使用的下井工具多;
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作业时间短;
2.需陀螺定向,费用高;
2.套管切削量少,铁屑少, 3.定斜器无可钻性,如定位不好,
开 对钻井液要求不高。 窗
划线对中法
套管开窗控制技术
初开窗阶段
在该阶段磨铣过程中,应轻钻压慢转速,使铣锥与 导向器顶部斜面和套管内壁接触,在套管内壁和导斜面 上磨出一个均匀的接触面。钻压不能过大,如钻压过大, 钻具发生弯曲,铣锥将出现严重磨削导向器顶部的后果, 因此,此阶段要保持钻具受压不发生弯曲变形是至关重 要的。
推
钻压 0-5KN
磨铣开窗特点
优点:不需打水泥塞(必要时只打一次),施 工周期短;套管切屑量小,铁屑细小,常规泥 浆既可携带到地面;可一次穿过多层套管。
缺点:入井工具多,作业较复杂,对锚定工具 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定向必须使用陀螺仪,一 旦定向有误,不易补救;易出现问题,给下步 工作带来困难。
磨铣开窗技术介绍
液压式卡瓦导斜器结构
◆ 搬家安装 ◆ 前期工程(井眼准备) ◆ 套管开窗 ◆ 裸眼钻进 ◆ 完井电测 ◆ 下套管固井
搬家安装—井场布局
侧钻装备—XJ650修井机
装机功率 485kW 最大载荷 1470kN 井架高度 34m 修井深度 7500m 钻井深度 2500m (41/2”钻杆)
侧钻装备—四级净化循环系统
井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