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统计图表)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医学统计学的含义1、医学统计学定义医学统计学(statistics)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是:关于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医学统计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重复观察,发现不确定的医学现象背后隐藏的统计学规律。

3、医学统计推论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不确定的医学现象发生可能性,即概率。

第二节、统计学的几个重要概念一(资料的类型1、计量资料(数值变量):对每一观察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所得的资料。

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每个对象之间有量的区别。

2、计数资料(分类变量):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所得的资料。

每个对象之间没有量的差异,只有质的不同。

3、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但各属性或类型之间又有程度的差别。

注意:不同类型的资料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三类资料类型可以相互转化。

二、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对象某项变量值的集合1、有限总体:只包括在确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有限个观察对象。

2、无限总体:没有时间、空间范围的限制,观察对象的数量是不确定的,无限的三、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对象,其某项变量值的集合。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四、随机事件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事件。

亦称偶然事件。

五、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记作,,其取值范围0?P?1,一般用小数表示。

,,0,事件不可能发生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特例);,,1,事件必然发生;,?0,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小;,?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六、小概率事件习惯上将,?0.05或,?0.01 的随机事件称小概率事件。

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七、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一般用希腊字母表示统计量: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一般用拉丁字母表示八、学习医学统计学的方法1、重点掌握“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重视统计方法在实际中应用,重视实习和综合训练;注意学习每种统计方法的应用范围、应用条件,大多数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和使用方法,不用记忆和探究数理推导。

医学统计学(统计图表)ppt课件

医学统计学(统计图表)ppt课件

案例三
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 率的影响。通过饼图展示 各治疗方案的生存率,比 较方案优劣。
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创新应用
01
如交互式图表、动态图表等,提高数据呈现效果和用
户体验。
大数据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02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海量医学数据,挖掘潜在规律和
关联,为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相关系数计算
用于量化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常见的相关系数包括皮尔逊相关 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和肯德尔相关系数等。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以对两个 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假设检验。
03 推断性统计图表
假设检验原理及流程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通过设定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根据样 本数据对原假设进行检验,判断其是 否成立。
临床意义
AUC值越大,说明待评价试验的诊断价值越高。同时,AUC值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诊断性试验的诊断价值,以及 在同一诊断性试验中比较不同临界值的诊断价值。此外,AUC值还可以用来估计诊断性试验的阳性似然比和阴性 似然比等参数,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
05 生存分析与寿命 表制作
生存分析基本概念
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
根据金标准和待评价试验的结果,计算出不同临界值下的 灵敏度和特异度。
绘制ROC曲线
以特异度为横坐标,灵敏度为纵坐标,将不同临界值下的 灵敏度和特异度描绘在坐标图上,连接各点即得ROC曲线 。
AUC值计算和临床意义
AUC值计算
通过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得到AUC值,其取值范围在0.5~1之间。当AUC=0.5时,说明待评价试验完全无效; 当AUC=1时,说明待评价试验具有完美的诊断价值。
人工智能在统计图表分析中的应用

医学论文中统计图表的正确使用

医学论文中统计图表的正确使用

医学论文中统计图表的正确使用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图表是表达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论文中正确使用统计图表,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关键词:医学论文、统计图表、数据表达、数据分析医学论文中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括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基因组学等多方面的信息。

统计图表作为一种直观的数据表达方式,能够清晰地呈现研究结果,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结论。

在选择统计图表时,应根据研究数据的类型、数量和所要呈现的信息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均值差异,可以选择柱状图或线图;对于展示多组数据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散点图或饼图。

选择合适的图表后,需要正确设置图表的各项参数。

例如,坐标轴的标签、图例、标题等,以便清晰地表达图表的含义。

同时,还需注意图表的尺度,确保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选择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对于统计图表的使用至关重要。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作者需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图表中的尺度应设置合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在柱状图中,各柱子的高度应与其所代表的数据成比例;在线图中,线条的起伏应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

在展示实验数据时,通常会涉及标准误差。

标准误差反映了数据散布的范围,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波动情况。

在制作图表时,应正确计算和标注标准误差。

为了使图表更加完整和易于理解,通常需要提供一些补充数据。

例如,可以在图表下方列出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等指标,以便读者对数据进行整体把握。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正确使用统计图表。

在一项探讨高血压与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收集了500名患者的血压和年龄数据,并采用统计图表来呈现分析结果。

由于要探讨的是高血压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散点图来展示数据点,同时绘制一条趋势线来反映二者的关系。

在散点图中,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血压。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将数据点的大小和颜色进行调整,使其在图中更加突出。

《医学统计学》统计描述 (1)

《医学统计学》统计描述  (1)

2500 2500 2500 420
500 500 500
甲 乙丙
例4-9,etc
1.极差(Range) (全距)
符号:R 意义:反映全部变量值的
R X max X min
变动范围。
580
优点:简便,如说明传染病、
560 540
食物中毒的最长、最短潜 520
伏期等。
500
缺点:1. 只利用了两个 极端值
表2-2 115名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转氨酶(mmol/L)含量分布
转氨酶含量
人数
12~
2
15~
9
18~
14
21~
23
24~
19
27~
14
30~
11
33~
9
36~
7
39~
4
42~45
3
人数
25
20 15
10 5
0
13.5 19.5 25.5 31.5 37.5 43.5. 血清转氨酶(mmol/L)
图2-2 115名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转氨酶的频数分布
lg 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
lg 1表示以10为底的反对数
X 0,为正值 (0,负数?)
几何均数的适用条件与实例
适用条件:呈倍数关系的等比资料或对数正态分 布(正偏态)资料;如抗体滴度资料
例 血清的抗体效价滴度的倒数分别为:10、
100、1000、10000、100000,求几何均数。
XG
lg1
图 2-3 101 名 正 常 人 血 清 肌 红 蛋 白 的 频 数 分 布
2. 描述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
①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变量值集中 位置。本例在组段“4.7~4.9”。

医学医学统计学PPT课件

医学医学统计学PPT课件

样本量估算
根据研究目的、效应大小、显著性水平 和把握度等因素,合理估算所需样本量。
随机化方法
介绍简单随机化、分层随机化、整群随 机化等随机化方法,以确保试验组和对 照组的可比性。
数据分析与解读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描述性 统计、推断性统计和生存分析等,正确 解读分析结果。
观察性数据分析与处理
误差和提高实验效率。
方差分析基本思想
将总变异分解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 异,通过比较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 的相对大小,推断各因素对结果的 影响是否显著。
方差分析步骤
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P 值、作出推断结论。
04
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 的应用
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试验设计类型
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设计、析因设 计等,以及各种设计类型的优缺点和适 用场景。
03
样本容量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
研究中观察或测量的特征或属性, 可以是定量的或定性的。
数据类型
根据变量的性质可分为定量数据和 定性数据,其中定量数据又可分为 离散型和连续型。
统计பைடு நூலகம்与抽样分布
03
统计量
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如样本均值、 样本标准差等。
抽样分布
由样本统计量所形成的分布,用于推断总 体参数。常见的抽样分布有t分布、F分布 和卡方分布等。
03
多重比较与假设检验的误用
Hochberg校正
02
01
控制FDR(False Discovery Rate) 的方法
统计模型的选择与评估
统计模型的选择
1
2
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

医学统计学:定性数据统计描述、统计图表

医学统计学:定性数据统计描述、统计图表

表1 某社区不同性别人群肺癌情况
性别
检查人 有病人 死亡人 死亡率 发病率



(%) (%)

1050
6
3
50.0
0.6

950
3
2
66.7
0.3
合计
2000
9
5
58.4 0.45
▪ 请讨论: ▪ 1)该医生所选择的统计指标正确吗? ▪ 2)该医生对指标的计算方法恰当吗? ▪ 3)应该如何作适当的统计分析?
25.73
(1.35)
172
42
(24.42)
(149.14) (6.11)
(342)
32
(9.36)
(341.48) (36.50)
715
90
12.59
(53.86)
(4.28)
▪ 根据最后三栏结果作简要分析。
▪ 由第⑸栏:40~岁组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比重最高,近1/4; 20~岁组次之,占19.05%;60~岁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虽多, 但仅占总死亡的9.36%;0~岁组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比重 最低,仅占2.90%。
3.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图 形 适用资料
实施方法
直条图 组间数量对比 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方图
百分条 图
饼图
线图
散点图
箱式图
定量资料的分 布 构成比
构成比
定量资料演变 水平 双变量间的关 联 定量资料取值 范围
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 成比 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 成比 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 系 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 间的相关关系 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 全距的位置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四、分析资料(data analysis) : 按设计的要求,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的类型,对整理出的基础数据作进一步的计算和统计学处理,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表达出来,最后结合专业做出结论。 1. 描述性统计, 2. 统计学推断和对比分析, 3. 相关分析, 4. 统计模型配合(多因素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要与研究目的及资料类型匹配。有好的原始资料,才有好的统计分析结果。
*
基本要求:
完整,准确,及时。 质量控制:保证统一性、可重复性
01
02
三、整理资料(data sorting): 是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去伪存真、分类汇总的过程。 要求:正确表述事物的客观概貌。 1. 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和核对。 2. 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合理分组。 ①质量分组:即将观察单位按其属性或类别(如性别、职业、疾病分类、婚姻状况等)归类分组; ②数量分组:即将观察单位按数值大小(如年龄大小、血压高低等)分组。 两种分组往往结合使用,质量分组基础上数量分组。 3. 整理与汇总:按分组要求设计整理表,进行手工汇总(划记法或分卡法)或用计算机汇总列表(整理表)。
散点图(scatter diagram):用点的位置表示两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趋势。
直方图(histogram):是用各矩形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各矩形面积的总和为总频数,用以表示连续型资料的频数分布。
纵坐标从0开始
实例数据1
练习
202X
实例数据2
汇报人姓名
二、资料收集 (data collection): 通过合理可靠的手段或渠道获得研究所需的原始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主要来自三方面: 统计报表和报告卡: 例如,疫情报表、医院工作报表等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报告制度,由医疗卫生机构定期逐级上报的统计报表。传染病和职业病发病报告卡、肿瘤发病及死亡报告卡、出生及死亡报告单等。防止漏报。 2. 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例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健康检查记录、卫生监测记录等。要做到登记完整、准确。 3. 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 一般统计报表和医院病历资料的内容都有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的要求。为了进行深入的分析,通常需要采用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常用统计描述指标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常用统计描述指标

标准差 变异系数
3.1
3.2%
5.0
2.9%
四、 正态分布 (normal distribution)
累计频数 (4) 2 7 19 34 59 85 104 119 129 130
累计频率(%) (5) 1.54 5.38 14.62 26.15 45.38 65.38 80.00 91.54 99.23
100.00
(二) 频数表的用途
可以揭示资料的分布类型和分布特征,以便于 选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五)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CV S 100% X
1.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 2.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
例 某地不同年龄组男子身高(cm)的变异程度
年龄组 3~3.5岁 30~35岁
人数 100 100
均数 96.1 170.2
(Xi )2
2 i1
N
n
(Xi X )2
S 2 i1 n 1
n - 1称为自由度
(四)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n
(Xi )2
i1
N
n
(Xi X )2
S i1
X 2 ( X )2 / n
n 1
n 1
加权法:
S fX 2 ( fX )2 / f f 1
抗体滴度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人数 f
1 4 5 8 11 6 4 1
滴度倒数 X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lgX
0.6021 0.9031 1.2041 1.5051 1.8061 2.1072 2.4082 2.70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甲、乙两地1980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地区 调查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甲地
横标目
5000 6000
11000
数字
1100 1050
2150
线条
22.0 17.5
19.5
乙地
合计
备注
5
统计图表
标题是表格的总名称,如甲、乙两地1980年HbsAg阳性率。
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 横标目说明横行数字的属性,位于表格的左侧,例如 表1中的“甲地、乙地、合计”一栏; 纵标目说明每一列中数字的属性,位于表格的第一横 行,例如表1中的“调查数、阳性数、阳性率”。 横、纵标目连起来可以完成对一个指标的完整叙述, 例如表1中,第一个行中的数字可以理解为“甲地1980年 调查了5000人,阳性人数为1100人,阳性率为22.0%”。
统计图表
11
统计图表
12
统计表的种类
• 简单表是按一种研究特征分类的统计表。 • 组合表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征结合起 来作为分组标志的统计表。
统计图表
13
表2 不同药物治疗急性冠周炎效果比较
分组 治愈 未愈 合计
替硝唑
甲硝唑
25
18
4
14
29
32
合计
43
18
61
统计图表
14
表3
药物
A、B两药物在甲、乙两医院的疗效
统计图表 9
5)备注
不应写在表中,在数字上角用“*”
号标出,文字叙述写在表的下方。
统计图表
10
表号 横标目名称 横标目 横标目 横标目 横标目 合 * (备注) 计 纵标目* xx xx xx xx xx xx
标 纵标目 xx xx xx xx xx xx
题 纵标目 xx xx xx xx xx xx
统计图表
21
一、条图
• 4.绘制要点:
ⅰ坐标轴:横轴为观察项目, Ñ ô 纵轴为数值,纵轴坐标一定要从 Ð Ô À ý 0开始。 Ê ý ⅱ直条的宽度:各直条应等宽、 等间距,间距宽度和直条相等或 为其一半。复式直条图在同一观 察项目的各组之间无间距。 ⅲ排列顺序:可以根据数值从 大到小,从小到大,或按时间顺 序排列。
¼ 1.È Í ý × é ± ê ± ¾ Ñ ª Ç å Ñ ô Ð Ô À ý Ê ý
统计图表 20
120 100 80 60 40 20 0 © Ö ° ¢ Ä Ñ Ð ª ¹ Ü ¼ ² ² ¡
© ò £ ¨1/10Í Ê £ ö Â À Í Ë
Ä Ð Å ®
¼ 2.Ä Í ³ µ Ø 1995Ä ê ° © Ö ¢ ¡ ¢ Ð Ä Ñ ª ¹ Ü ¼ ² ² ¡ Ë À Í ö Â Ê
第三节
基本内容
统计描述 计量资料 频数分布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统计推断 应 用 抽样误差 正常值范围估计 标准误 t u F检 可信区间的估计 验 秩和检验 u 、 2检验 疾病统计 秩和检验 人口统计 t 检验
统计图表
计数资料 相对数及其 标准化
统计图表
相关与回归 r b
统计图表
统计表和统计图
甲医院 乙医院 合计 有效 无效 合计 总计
有效 无效
A
B
40
35
10
15
50
50
42
33
8
17
50
50
100
100
合计
75
25
100
75
25
100
200
统计图表
15
错误统计表的修改范例
错表
表4
地区 昭乌达盟 锡林郭勒盟 盐池、同心县 新疆县
部分地区人口增长举例
年代 49-82 49-82 49-82 49-82 增长百分率 121.42% 231.55% 496.65% 202% 平均年增长率 24.38% 36.99% 55.62% 34%
• 统计表和统计图是重要的统计描述方法。
• 优点: 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 而且便于比较和分析。(一目了然)
统计图表
3
一、统计表
• 概念
以表格的形式,表达被研究对象的特 征、内部构成及研究项目分组之间的数量 关系。 结构
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以及 备注。
4
统计图表
统计表的结构
纵标目
标题
表格中还有线条和数字,以及备注。备注是对于表格的 文字说明。
统计图表
6
统计表的绘制原则
总原则: (1)重点突出。
不要包罗万象,要使人看过后能明 白表格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层次分明。 避免层次过多或结构混乱。
统计图表
7
基本要求
1)标题
标题一般写在表格的上方,内容应包 括时间、地点、主要事件,不要过于简练,要 求用最少的文字说清楚。 2)标目
统计图表
19
一、条图
• 1.概念:用等宽直条的长短 来表示各个相互独立的指标 大小的图形。 • 2.适用资料:相互独立的资 料(资料有明确分组,不连 续)。 • 3.分类:分为单式和复式两 种。单式适用于只有一组观 察资料(见图1),复式适用 于有若干组观察资料
Ñ ô 8 Ð Ô 7 À ý 6 Ê ý 5 4 3 2 1 0 ¼ × Ò û ± é ± × ð
注:新疆县的数据是指绿洲上的人口
统计图表 16
正确表
表4 1949~1982年部分地区人口增长情况
地区
昭乌达盟 锡林郭勒盟 盐池、同心县 新疆县*
增长百分比(%) 平均年增长百分比(%)
121.42 231.55 496.65 202.00 24.38 36.99 55.62 34.00
注:新疆县的数据是指绿洲上的人口
8 7 6 5 4 3 2 1 0 ¼ × Ò û ± é ± × ð
¼ 1.È Í ý × é ± ê ± ¾ Ñ ª Ç å Ñ ô Ð Ô À ý Ê ý
横标目要按时间前后或数量大小和事 情的重要性等顺序排列,纵标目有单位的要注 明单位。注意标目的层次要清楚,不要太多、 太复杂。
统计图表 8
3)线条
统计表中只有横线,无竖线和斜线。 简单表一般是三线两格表,组合表在总标目和 各纵标目之间,以及最后一行数字和合计之间, 应该有一条横线。
4)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列的小数位 数应一致,且位次对齐。表格中不应有空格, 暂无记录或未记录用“· · · ” (点号)表示,无 数据用“ —” 表示,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填“ 0” 。
统计图表
17
二、统计图
1. 条图 6. 散点图
2. 百分条图
3. 圆图 4. 线图
7. 箱图
8. 茎叶图 9. 人口金字塔
5. 直方图
10. 统计地图
Ñ ô Ð Ô À ý Ê ý来自8 7 6 5 4 3 2 1 0 ¼ × Ò û ± é ± × ð
¼ 1.È Í ý × é ± ê ± ¾ Ñ ª Ç å Ñ ô Ð Ô À ý Ê 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