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模板.doc

《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模板.doc

《办理核算学》教育大纲模板《办理核算学》教育大纲一、课程的根本描绘课程名称办理核算学英文名称management statistics课程编号060319hi02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学分2.5学分适用专业信息办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总学时40学时学时分配理论学时34学时,试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翻转0学时,事例6学时,实践0学时,立异0学时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教材刘金兰.管理统计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参阅资料[1] 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7-92,126-157,203-225.[2] 马永开,唐小我.基于跟踪误差的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21(12):11-16.[3] makarand h. a framework for life-cycle cost assessment of composites in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2003, 22(15): 55-60.前导课程办理学、概率论与数理核算后续课程技能经济学、大数据与数据发掘、多元核算剖析及事例、系统工程1、页面设置:a4,上边距2.5cm,下、左、右2.2cm,页眉、页脚1.5cm。

2、标题:一级标题为小二字号、黑体(不加粗),1.5倍行距、段前12磅,居中;二级标题为四号字、黑体(不加粗),1.5倍行距、段前12磅,左顶格;三级标题为小四字号、楷体加粗,1.5倍行距。

3、阶段文字:五号字、单倍行距,汉字运用宋体,英文和数字运用新罗马字体。

4、参阅资料:学科、专业基础课应指定教材,并挑选国内(外)威望规划教材;专业渠道课除有教材外,还应供给参阅资料,如书本、网课等,并指出参看的章节或页码;专业方向课可不指定教材,但需供给参阅的书本或期刊论文,并指出需参看的章节或页码。

《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模板

《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模板

《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模板《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描述课程名称管理统计学英文名称Management Statistics课程编号060319HI02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学分2.5学分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总学时40学时学时分配理论学时34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翻转0学时,案例6学时,实践0学时,创新0学时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教材刘金兰.管理统计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23.参考资料[1] 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67-92,126-157,203-225.[2] 马永开,唐小我.基于跟踪误差的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3,21(12):11-16.[3] MAKARAND H. A framework for life-cycle cost assessment of composites in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2023, 22(15): 55-60.前导课程管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后续课程技术经济学、大数据与数据挖掘、多元统计分析及案例、系统工程1、页面设置:A4,上边距2.5cm,下、左、右2.2cm,页眉、页脚1.5cm。

2、标题:一级标题为小二字号、黑体(不加粗),1.5倍行距、段前12磅,居中;二级标题为四号字、黑体(不加粗),1.5倍行距、段前12磅,左顶格;三级标题为小四字号、楷体加粗,1.5倍行距。

3、段落文字:五号字、单倍行距,汉字使用宋体,英文和数字使用新罗马字体。

4、参考资料:学科、专业基础课应指定教材,并选择国内(外)权威规划教材;专业平台课除有教材外,还应提供参考资料,如书籍、网课等,并指出参看的章节或页码;专业方向课可不指定教材,但需提供参考的书籍或期刊论文,并指出需参看的章节或页码。

《统计学(第7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教学大纲

《统计学(第7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教学大纲

《统计学》(第7版)
教学大纲
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注:1. 教学进度和时数可根据教学情况做适当调整。

2. 学生学习要求包括教材阅读、参考书目阅读、课程作业、课后练习等;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
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使用教材: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参考文献: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基于SPSS》(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基于R》(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基于Excel》,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

课程负责人(签字):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部(盖章)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14003课程名称:统计学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二、课程简介统计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一般认为其理论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至今已有超过2300年的历史。

起初,统计学主要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阶段。

从广义上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或信息的学科,而从专业角度来看,它主要分为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和生物统计等方向。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更侧重于经济统计的学习。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统计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思维能力。

学生将能够基于真实的统计调查数据和大数据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此外,课程还将提升学生在科学决策和量化决策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统计学的概念和统计分析的步骤2.认识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什么是统计学(2)学习统计学的必要性(3)如何学习统计学(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第二章数据来源(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数据的主要来源和采集方法2.掌握抽样调查方法及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条件(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数据的采集方式(2)数据采集机构(3)抽样调查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总体和样本(2)随机抽样(3)整群抽样(4)放回抽样(5)不放回抽样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了解各种数据的来源及采集方法(2)掌握抽样方法(三)思考与实践能够正确运用抽样方法进行科学抽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三章统计分析软件R操作(一)目的与要求1.能够运用R软件进行数学计算2.能够运用R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3.能够正确将各种文件格式数据导入R软件,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并保存为各种格式的文件(二)教学内容R软件的基本操作(三)思考与实践能够熟练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统计学课程类别:专业开拓课适用专业(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总学时数:32(其中:理论20,实验12)编制部门:信息与软件工程系修改日期:2021-03-01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属专业开拓课程。

管理统计学就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包含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的叙述、样本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有关分析与重回分析等,本课程将管理统计学基本原理、实际管理问题和软件应用融合出来。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的时程自学打下稳固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为学生能灵活运用该课程所提供更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化解实际问题提供更多必要的理论上、方法上、思路上和工具上的协助和指导。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学生必须达至以下基本建议:1.了解管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2.学会用统计学观点和思想考量、分析和化解信息系统中一些与统计数据有关的问题。

3.学会用统计学软件解决常见的与统计相关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建议与学时分配一、绪论(2学时):理解管理统计学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掌握管理统计学的概念、特点、及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意义;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二、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3学时):掌控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掌控数据的计量尺度与类型;介绍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及搜集数据的质量建议;介绍调查方案的设计基本思想;认知抽样调查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的描述(3学时):掌握数据的总体指标和相对指标;掌握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的概念与方法;理解数据集合的峰度与偏度的概1四、概率与概率分布(2学时):就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我们仅并作总结与备考,仅仅牵涉与统计学有关的一些概念与方法,不对内容并作详尽传授。

但是,该内容对后面科学知识的认知与掌控具备关键促进作用。

统计学教学大纲(行政管理专升本)

统计学教学大纲(行政管理专升本)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统计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也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方法、统计分析和抽样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推断和统计分析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的分科,统计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掌握统计学几个基本概念;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明确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课程内容(1)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2)统计学的分科;(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变异和变量等)。

3、考核知识点和要求(1)识记: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的分科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领会: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4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及表现形式,统计数据的来源和搜集方法、统计数据的整理程序与筛选,数据的分布类型;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统计调查方式、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统计分组及分组方法、频数分布及其编制方法。

2、课程内容(1)数据的分布类型和表现形式;(2)统计资料的搜集;(3)统计数据的整理。

3、考核知识点和要求(1)识记:数据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各种调查方式概念及特点、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统计分组、频数和频率、频数分布及类型。

(2)领会:统计分组方法;频数分布的编制。

(3)综合应用:根据统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初步进行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3 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种综合指标及其计算、并能运用这些综合指标揭示所研究现象分布特征;了解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学原理 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 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代码:9900897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开课部门:财务管理系学时:64 其中实训学时:学分: 4授课对象:XX级市场营销XX 班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统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重要的统计指标的含义与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学习《统计学原理》的前修课程主要有《经济数学》《经济学原理》等,有了这些课程作铺垫,学习起本课程来就容易一些。

专业班后续课程主要有《企业经济统计》《社会调查方法》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统计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的学科分类、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统计的主要研究方法:理解统计的涵义、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统计的职能、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掌握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变量、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2.理解调查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资料的要求;理解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的概念、调查的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的空间标准;掌握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

3.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分类的标准化问题、统计表的种类、设计统计表应注意的问题;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的原则、统计表的构成;掌握统计分组的作用、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分配数列的概念和分类、分配数列的表示方法。

4.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相对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理解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涵义、平均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权数的两种形式、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应用条件、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平均差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总量指标的种类、相对指标的种类;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两种计算方法、标准差计算。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课程代码:52105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选修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总学分数:3.0总学时数:48 修订年月:2010年11月编写年月:2009年9月执笔:谢湘生课程简介(中文):管理统计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的描述、抽样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本课程将管理统计学基本原理、实际管理问题和SPSS软件应用结合起来。

课程简介(英文):The course of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cludes gathering and sorting out statistic data, describing statistic data, sampling and parameter evaluating,hypothesis testing,hypothesis testing for classified data,variation analysis,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etc. This course integr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practical problems in management and SPSS application into a whole。

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所提供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管理学、社会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数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统计学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
适用专业(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总学时数:32(其中:理论20,实验12)
学分:2
编制部门:信息与软件工程系
修订日期:2015-03-01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拓展课程。

管理统计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的描述、抽样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本课程将管理统计学基本原理、实际管理问题和软件应用结合起来。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该课程所提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上、方法上、思路上和工具上的帮助和指导。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2.学会用统计学观点和思想考虑、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一些与统计相关的问题。

3.学会用统计学软件解决常见的与统计相关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理论:
一、绪论(2学时):理解管理统计学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掌握管理统计学的概念、特点、及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意义;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二、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3学时):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掌握数据的计量尺度与类型;了解常用的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及收集数据的质量要求;了解调查方案的设计基本思想;理解抽样调查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的描述(3学时):掌握数据的总体指标和相对指标;掌握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的概念与方法;理解数据集合的峰度与偏度的概
四、概率与概率分布(2学时):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我们仅作回顾与复习,仅仅涉及与统计学相关的一些概念与方法,不对内容作详细讲解。

但是,该内容对后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具有重要作用。

五、抽样与参数估计(4学时):理解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抽样分布理论和参数估计的一般原理;理解参数区间估计的概念;掌握正态总体或大样本下总体特征及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并能应用于参数样本容量的确定。

六、假设检验(2学时)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原理;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概
七、方差分析(2学时)理解方差分析的有关概念与基本思想;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八、相关与回归分析(2学时)理解变量的相关关系的概念;掌握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理解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原理;掌握相应的方法。

理解回归分析的概念;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成与基本假设;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最小二乘法;理解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实验(7选6):1、利用Excel绘制统计图;2、利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3、利用Excel计算随机变量的概率;4、利用Excel进行区间估计;5、利用Excel进行假设检验;6、利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7、利用Excel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四、有关说明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课程考核办法:考查
成绩构成:平时(20%) + 期末(80%)
3.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实验选用Excel软件
4.本大纲从2014级开始执行。

五、教学参考书
[1] 李金林、赵中秋. 管理统计学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贾俊平、何晓群. 统计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金昌、苏为华,统计学(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刘金兰,管理统计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5] 肖淑芳、李慧云等. 管理统计学基础(第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执笔人:徐亚平审核人: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