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投影拼接主被动立体信号转换器解析

合集下载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一、主动3D主动快门式3D技术,又叫时分法遮光技术或液晶分时技术,它主要是靠液晶眼睛来实现的,它的眼镜片实质上是可以分别控制开/关的两片液晶屏,眼睛中的液晶层有黑和白两种状态,平常显示为白色即透明状态,通电之后就会变黑色。

通过一种讯号发射装置,让3D眼睛和屏幕之间实现精确同步。

(一)优点:只需要一台投影机(二)缺点:1、首先就是亮度大打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后,实际亮度差不多能降低一半左右。

再者主动式快门眼镜受到液晶层的限制,镜片面积也不能做得太大,对部份的人来说,特别是有戴眼镜的朋友会很容易看到四周粗粗的黑框。

2、主动快门式3D眼镜一直处于高速的开闭状态,长时间观看很容易造成人眼的疲劳,由于不同的帧变化间断时间和人的个体差异不同,眼镜的疲劳程度和大脑的劳累速度也是不同的,最严重的长时间观看可能引发呕吐等现象。

另外因为我国的日光灯等发光设备频率跟3D眼镜开合频率不同,灯光设备对观看3D画面影响很大。

3、限于3D眼镜的工作原理,还会引起所谓的“Crosstalk现象”,译成中文就是“串扰现象”,即眼镜快门的开合与左右图像是否完全同步,如果不能够完全同步将产生两幅影像之间的叠加,造成影像模糊,严重影响观看,即串扰现象。

4、还有就是观看角度问题,由于3D眼镜都是采用液晶分子材质,因为偏转角透光的特性,佩戴3D眼镜观看3D影像时只能水平观看,不能倾斜,否则就欣赏不到3D效果,甚至会造成全黑现象。

5、最后还有眼镜成本太高的缺点,目前市场上这种主动快门式3D眼镜的价格基本都在1000人民币以上,而且各个厂商推出的3D眼镜并不能通用,3D眼镜无论是讯号的接收,还是两边液晶的闪动都是要耗去电力的,因此主动式快门眼镜还要不时的充电。

另外,3D眼镜的辐射问题也不能不关注,因为快门式3D眼镜为电子设备,镜片更是由液晶层做成,虽然功率都不大,但也肯定会产生辐射,再加上眼镜紧贴着眼睛,长时间佩戴可能对人眼造成伤害。

细说3D投影机技术原理

细说3D投影机技术原理

技术分析:细说3D投影机技术原理虽然3D技术早就为大众耳熟能详了,3D技术在市场上也有了多年的发展,包括3D电视、3D显示器以及3D投影机。

但是到底什么是3D技术?3D技术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显示效果?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图形。

而3D技术就是虚拟三维的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达到视觉、听觉等方面立体效果的一种技术。

在电影中实现3D技效果就是利用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能从银幕上获得三维空间感视觉影像的电影。

简而言之,3D技术使用两个互相重叠的图像来增加观看者的深度感。

一幅图像作用用于右眼,另一幅图像用于左眼。

节目以一种专门的摄像机拍摄,这种摄像机有左右分开的两个镜头,很像你的眼睛看到两副具有些区别的图像的那种方式。

这就产生了深度感,使得图像仿佛由屏幕表面向后方延伸,有时又仿佛从屏幕往观众方向伸出去。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四种比较成熟的3D显示技术,包括彩色立体三维、偏振三维、立体三维以及最新的DLP Li nk技术。

这四类技术是当前被广泛采用的3D投影技术。

由于各自原理的不同,成本上也不同,效果同样也是不一样,各自独占一片市场。

其中,彩色立体三维,在市场上推出的时间最长,原理也最为简单,而成本最低的技术就要属彩色立体三维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比较简单,通过物理学原理,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个图像,最常见的滤光片颜色通常是红/蓝,红/绿,或者红/青。

DLP Link技术,它是美国德州仪器在09年上半年发布的最新3D投影技术。

它主要是在立体三维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实现的。

DLP Link技术的原理与立体三维技术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是3D信号的传输不是由红外装置,而是通过DLP投影机中的DMD芯片的闭合来控制3D信号的传输。

主流3D显示技术偏振光方式光线偏振系统被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

这些方式提供了商业影院中的高品质3D体验,而数字投影机的流行使得3D效果更上一层楼。

边缘融合 投影融合的被动3D立体融合难道只能做双机叠加吗 你out了

边缘融合 投影融合的被动3D立体融合难道只能做双机叠加吗 你out了

边缘融合投影融合的被动立体融合除了可双机叠加成被动立体之外,还可做主动立体融合,但现在又多了一种,做被动立体融合不需要双机叠加也可实现被动立体融合,这种方案除了使用的3D设备及眼镜不一样之外,所有配置和主动立体融合一模一样。

相对于主动立体融合只需要更换两部分,即把原来接3D 信号发射器部分换成单机偏光3D设备(英文:3D modulator),而用电影院通用的RealD偏光3D眼镜取代快门式3D眼镜就完成了。

什么是边缘融合图2.融合实拍融合拼接控制器集拼接与融合于一身,可以提供强大的实时信号处理能力,可以提供非常出色的投影效果,是整个会议系统的亮点。

边缘融合大屏幕拼接系统是指整幅投影画面由不同的投影机投射画面拼接组成,每个单独的投影画面拼接中有着投影光线和画面内容的重叠部分,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处理,消除光线重合部分的多余亮度,从而确保整幅画面上面没有任何接缝,亮度均匀一致,给观众完美的视觉冲击。

图3.基于YANTOK单投影方案实现原理图融合前使用2台投影机或多台投影机打出的单独画面,没有进行叠加融合的,可以看出图像不完整。

融合中,可以看出融合过程中,中间叠加部分已经体现出来的,现在融合器需要做的就是把图像融合,融合带调整,就可以显示出整幅画面了。

融合后,融合后效果,很明显是一整幅画面,投影融合软件的功能强大,可以做到无缝拼接,支持多台投影机以及多台服务器进行同步,我司使用的桌面融合软件使用范围广泛,所有展馆大屏幕基本都需要应用。

图4. 3d立体投影融合的架构研拓电子YANTOK是3D设备、3D眼镜生产商,它以服务全球客户为己任,严格把控产品品质,产品远销国内外。

公司视技术和品质为生命,不断完善产品每一个细节和性能,从而保证每个性能指标优于并领先同行。

公司秉承客户至上的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努力达成每一个客户满意的目标。

3d投影仪工作原理

3d投影仪工作原理

唛呗智能投影仪
在显示界,最火的技术当属3D,然而不少朋友却发现买回家的3D投影机却很难实现3D,很是郁闷。

究竟如何实现投影3D显示,就是我们此次讨论的话题。

简单而言,3D显示技术是一个视觉错觉,与我们的人眼有视角产生的视觉误差,进而形成了3D成像。

要实现3D投影显示需要4个因素,3D投影机和配套的3D信号发送器、3D片源、3D片源播放器和3D播放软件,4项缺一不可。

也有例外,现今有不少中高端的投影机支持2D转3D技术,即使是2D的片源也可以显示为3D,但最终输出的只是伪3D,和效果出众的真3D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投影显示领域主要有两大主流的3D显示技术,被动式3D和主动式3D。

对于家用领域,主动式成本相对较低,由于采用了分时法,需要佩戴相对应的快门式3D眼镜,我们一般将这种方式称之为快门3D显示技术。

另一种为被动式,包括分色法、分光法和反光法。

其中分色法即红蓝偏振,也就是俗称的红蓝或红绿3D技术,由于色彩失真较严重,现在已经濒临淘汰,只有极其偏远的三线城市偶尔能见到。

在三种偏振技术中,主流的是线性偏振技术,反光法的圆形偏振技术一般不在民用显示领域出现。

由于投影机的工作原理与平板显示设备完全不同,必须有一定的投影距离,所以任意两台投影机加装偏振片后,经过融合调试,都可以组建成偏振3D显示系统。

现阶段至少极少数售价超过25万元人民币的豪华影院支持单机偏振技术,其秘密就是内部集成了两套显示系统,相当于双核的投影机。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一、主动3D主动快门式3D技术,又叫时分法遮光技术或液晶分时技术,它主要是靠液晶眼睛来实现的,它的眼镜片实质上是可以分别控制开/关的两片液晶屏,眼睛中的液晶层有黑和白两种状态,平常显示为白色即透明状态,通电之后就会变黑色。

通过一种讯号发射装置,让3D眼睛和屏幕之间实现精确同步。

(一)优点:只需要一台投影机(二)缺点:1、首先就是亮度大打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后,实际亮度差不多能降低一半左右。

再者主动式快门眼镜受到液晶层的限制,镜片面积也不能做得太大,对部份的人来说,特别是有戴眼镜的朋友会很容易看到四周粗粗的黑框。

2、主动快门式3D眼镜一直处于高速的开闭状态,长时间观看很容易造成人眼的疲劳,由于不同的帧变化间断时间和人的个体差异不同,眼镜的疲劳程度和大脑的劳累速度也是不同的,最严重的长时间观看可能引发呕吐等现象。

另外因为我国的日光灯等发光设备频率跟3D眼镜开合频率不同,灯光设备对观看3D画面影响很大。

3、限于3D眼镜的工作原理,还会引起所谓的“Crosstalk现象”,译成中文就是“串扰现象”,即眼镜快门的开合与左右图像是否完全同步,如果不能够完全同步将产生两幅影像之间的叠加,造成影像模糊,严重影响观看,即串扰现象。

4、还有就是观看角度问题,由于3D眼镜都是采用液晶分子材质,因为偏转角透光的特性,佩戴3D眼镜观看3D影像时只能水平观看,不能倾斜,否则就欣赏不到3D效果,甚至会造成全黑现象。

5、最后还有眼镜成本太高的缺点,目前市场上这种主动快门式3D眼镜的价格基本都在1000人民币以上,而且各个厂商推出的3D眼镜并不能通用,3D眼镜无论是讯号的接收,还是两边液晶的闪动都是要耗去电力的,因此主动式快门眼镜还要不时的充电。

另外,3D眼镜的辐射问题也不能不关注,因为快门式3D眼镜为电子设备,镜片更是由液晶层做成,虽然功率都不大,但也肯定会产生辐射,再加上眼镜紧贴着眼睛,长时间佩戴可能对人眼造成伤害。

立体显示技术介绍

立体显示技术介绍

3D虚拟现实:
虚拟房地产场景
虚拟游戏场景
互动游戏
虚拟驾驶
THE END
谢谢观赏
实现原理:主动3D是显示设备分 别显示左右眼画面,通过快门式 眼镜进行画面的物理遮挡,同一 时刻,只有一只眼镜看见相应的 画面,在视觉残留的作用下,让 人脑中组合成3D立体画面

主动式3D立体:
主动3D眼镜与显示设备的同步有2种方法 1.采用DLP link技术同步,无需外置红外发 射器,成本低,但是传输距离近,稳定性 差。 2.采用红外无线发射器,增加了成本,但 是传输距离远,使用同步信号分配器,还 可以支持多个发射器同时工作,稳定性好。
4D、5D、6D、7D立体:
虚拟过山车
环境4D剧场
体感互动影院
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
3D/4D影院:
目前的主动3D大多融合设备融合来实现大画面显示以及异形幕显 示,来增加观众的临场感。 当多台投影机融合实现主动3D时必须考虑和快门式眼镜的信号同 步,解决办法有2种。 1.使用 DLP link技术实现同步----不需要使用发射器,成本低,传 输距离短,稳定性略差 2.使用同步信号分配器来实现同步----传输距离长,信号稳定,成 本略高 选用哪种方式,需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同 步信号分配器方式。 投影机之间的同步通常是通过投影机同步接口的串联来实现。
立体显示原理图-左右眼观察到的图像是有区别的
•3D的概念:Three Dimensional(三个维度), 这里的维度“原本”指的是“空间方向”的维度, 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X轴Y轴Z轴,三个维度组 成了三维空间-立体空间。2D也就是二维,也就 是X轴Y轴组成的平面。3D电影能看出“一个物 体从屏幕里飞出来”的效果,这就观众感受到是 画面Z轴的效果。) •3D立体投影是为了提升观众的真实感而出现的 一种显示方式。 •从实现原理上来说,就是利用人眼的视觉差和 视觉残留,从而在二维的屏幕上感受到三维的画 面效果。

3d投影仪原理

3d投影仪原理

3d投影仪原理
3D投影仪是一种能够将三维图像投射到平面上的设备,它利
用一系列技术和原理来实现这一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
3D投影仪原理。

1. 主动式3D原理:主动式3D投影仪使用特殊的3D眼镜配
合投影设备进行工作。

它通过快速开启和关闭左右眼的镜片来实现不同图像的交替显示。

投影仪会首先显示一幅左眼观看的图像,然后迅速切换到右眼观看的图像,再反复进行这个过程。

而戴在观众眼睛上的3D眼镜会在显示左眼图像时屏蔽右眼,
反之亦然。

通过这样的方式,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最终将形成立体的三维画面。

2. 被动式3D原理:被动式3D投影仪则不需要使用特殊的眼镜。

它是通过特殊的投影屏幕来实现立体效果。

投影仪将一幅图像同时以水平线交错的方式投射到屏幕上,左右两幅图像的纵向像素被交替分配。

观众则通过一副偏振眼镜,其中一只眼镜只能接收水平光,另一只眼镜只能接收垂直光,由此实现每个眼睛只看到属于它的图像。

观众的大脑会将这两幅图像融合成立体的三维画面。

3. 自动立体视觉原理:部分3D投影仪采用自动立体视觉原理,其中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立体纹理的显示。

投影仪通过投射两个稍微偏移的图像,观众的视觉系统在观看到这些图像时会产生立体效果。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眼镜或屏幕,但观看者需要位于特定的位置和角度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3D投影仪原理,它们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立体三维图像的投影效果。

这些原理的选择取决于投影设备的具体设计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细说3D投影机技术原理

细说3D投影机技术原理

细说3D投影机技术原理3D投影机是一种能够将3D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屏幕或墙壁上的设备。

它利用特殊的技术实现立体效果,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图像的深度和立体感。

3D投影机技术原理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方面:立体图像生成和立体图像投射。

立体图像生成主要依赖于立体图像的捕捉和处理。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两个摄像机同时拍摄同一个场景,这两个摄像机需要以一定的间距排列,这个间距通常用于模拟人类的双眼视觉。

捕捉到的立体图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来生成最终的立体图像。

首先,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色彩和亮度的校准,以确保两个图像之间的一致性。

接下来,将两个图像进行对齐和合成,通常使用一种称为立体成像的方法来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图像都分割成不同的深度层,每个深度层都有其相应的视差值,用于模拟人眼在观看立体图像时产生的视差效果。

立体图像投射则是通过将生成的立体图像投影到屏幕或墙壁上来实现。

通常,使用两台投影机同时投射两个图像来实现立体效果。

这两台投影机需要以一定的角度排列,以模拟人眼的不同视角。

每台投影机投射的图像都会被特殊的立体滤光器过滤,只允许特定的光线进入观众的眼睛,从而实现立体效果。

观众需要佩戴一副特殊的立体眼镜来接收正确的图像。

这些立体眼镜通常通过其特殊的滤光器来使每个眼睛只接收到其对应的图像。

例如,左眼只接收到由左投影机投射的图像,右眼只接收到由右投影机投射的图像。

由于每个眼睛只接收到其对应的图像,所以观众能够感受到深度和立体感。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可用于提高立体效果,如动态立体投影技术和头部追踪技术。

动态立体投影技术可以实时调整投影角度和图像内容,以适应观众的不同位置和角度。

头部追踪技术可以追踪观众的头部动作,并相应地调整投影和图像,以确保观众始终能够处于正确的观看位置。

总结起来,3D投影机技术原理涉及到立体图像的生成和投射。

立体图像的生成通过捕捉和处理两个图像,模拟人眼的双眼视觉。

立体图像的投射通过两台投影机和特殊的立体滤光器来实现,观众需要佩戴立体眼镜来接收正确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投影拼接主被动立体信号转换器解析
标签:3D投影拼接信号转换器
3D投影拼接信号转换器解析
四维灏景SPLAY立体转换器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主动式输出信号,
实现被动式立体投影,而开发的一项经济,实用,高效,简捷的立
体信号发生装置。

VCT支持大量的主动转被动的VR立体视觉系统,
把图形工作站或普通PC机输入的一路主动式信号源,转换成两路被
动式信号输出给两台投影机,将一个视点自动调整为左右眼两个视点,使图像映射在金属硬幕上,观测者佩戴偏振眼镜观看时,根据
偏振原理,通过偏光眼镜,用户的左右眼都只能看见各自的图像(即
被动同步的立体投影)。

被动式立体成像一般情况下是使用两台投影机叠加后,加装偏振
镜片实现。

其中一台投射左眼图像,另外一台投射右眼图像,将左
右眼图像同时投射到屏幕上。

通过镜头前的偏振镜片,使投射的光
线变成偏振光,观众相应配带偏振光立体眼镜就可观看3D立体效果。

两台投影实现偏振立体显示
这种在虚拟系统中直接模拟左右眼图像,与传统的单一图像偏振
立体显示系统相比,不光不需要昂贵的视频分离器,而且立体效果
方面更加逼真。

虚拟现实的呈现使观看者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相比空洞抽象的说教具说服力。

主被动立体转换器功能介绍
通常我们用显示器观看立体图像时,当刷新率低于60赫兹时就会
感觉到屏幕中的图像在闪烁。

这是因为显示器中的图像是由两幅图像交替输出的,这样实际上只能达到显示器输出刷新率的一半。

而立体眼镜是与计算机同步的,即使投影机刷新率高也没用,高刷新的图像根本到达不了投影机。

这样频繁闪的图像就会给观看者的眼睛造成疲劳。

四维灏景SPLAY立体转换器
四维灏景SPLAY立体转换器是采用偏振光技术,将VCT或PC机的视频信号输投影机,在大屏幕上投射3D影像。

通过偏振光角度来使左右眼同时观看两幅不同的图像。

图像的输出不受刷新率的限制。

在实际拼接方案当中,主被动立体转换器的使用数量与拼接通道相关,几通道投影拼接就用几台主被动立体信号转换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