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课程大纲
精益管理培训课程大纲

精益管理培训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向学员介绍精益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工具,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员掌握如何应用精益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提升组织的运营效率和质量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全面了解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并能有效地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精益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精益管理的核心原则和方法;3. 学会应用精益工具,改进与优化工作流程;4. 培养解决问题和持续改善的意识和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Part 1:精益管理概述1. 精益管理的定义与优势1.1 精益管理的概念1.2 精益管理与传统管理的比较1.3 精益管理的优势与价值2. 精益管理的原则与流程2.1 精益管理的基本原则2.2 精益管理的流程介绍2.3 精益管理与连续改进的关系Part 2:精益管理工具与技术3. 价值流映射(VSM)3.1 VSM的概念与步骤3.2 VSM的应用案例分析4. 5S工作法4.1 5S的原理与实施步骤4.2 5S的效益与注意事项5. Kaizen活动5.1 Kaizen的概念与价值5.2 Kaizen活动的组织与实施5.3 Kaizen成功案例分享6. 产能平衡与柔性化生产6.1 产能平衡的原理与方法6.2 柔性化生产的意义与实施策略Part 3:精益管理案例分析7. Toyota生产系统(TPS)的成功案例解析7.1 TPS的基本原则与运作机制7.2 TPS在丰田公司的应用与效果8. 精益管理在服务行业的应用8.1 精益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8.2 典型服务行业精益管理案例解析四、课程安排- 总课时:32学时,分为8个模块,每个模块4学时。
-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式教学。
- 教学材料:提供精益管理相关的课件与教辅材料。
五、学员评估与证书1. 课堂互动: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评估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精益生产课程大纲

掌握工厂成本管理实战技巧,为您的企业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方案。
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培训对象
厂长、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生产主管、质量主管、生产现场一线主管等相关人员
课程大纲
一、精益生产方式
1、精益生产方式简介
2、精益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
1、物料管理概述
2、物料的分类
3、物料管理的范围
4、物料管理的5R原则
5、物料管理执行流程
6、欠料对计划与交期的影响,解决对策
7、物料计划管理流程七步骤
分析:采购物料跟催系统分析
讨论:物料源头控制分析表
案例:仓库提前7天实物备料滚动排查
案例:车间提前3天实物领料滚动排查表
七、现场质量控制与改善
1、质量预防成本
(6)进度跟催箱
(7)目视管理看板
(8)推移图
5、生产异常管理
6、紧急订单处理的12种方法
7、少量多样化及其解决的六项措施
8、产销失调及其解决的六项措施
9、生产进度落后及其解决七项措施
10、跨部门生产进度控制七步骤
案例:某企业周异常工时统计表
案例:生产异常改善案例分析
案例:主生产计划员的中午两小时
六、物料计划统筹与物料进度控制
1、成本VS浪费
2、生产现场浪费之源
◆消除浪费的四步骤
◆了解七类浪费
1)纠正错误的浪费
2)过量生产的浪费
3.)物料搬运的浪费
4)动作的浪费
5)等待的浪费
6)库存的浪费
7)过量加工的浪费
讨论:现场浪费的具体现象分析
四、精益柔性计划与产能负荷分析
LCIA课程大纲(1天)

精益生产—LCIA(低成本自动化)课程大纲(6H)培训意义、目标或收益:通过培训,促使相关改善人员掌握低成本自动化的概念、原理及设计理念,学会运用相关的工具进行工厂低成本自动化设计,从而全面管控策划显性、隐形成本控制,保证和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水平,降本增效,实现利润倍增。
第一章中国制造业现状1、现代制造业面临的困境2、工厂自动化实现的六大步骤第二章低成本自动化概述3、低成本自动化背景、定义4、低成本自动化实施六大条件5、低成本自动化的特点和优势6、低成本自动化的用途7、低成本自动化投资回报第三章低成本自动化设计原则1、低成本自动化设计六大原则2、动作优化3、人机分离4、防错防呆5、异常管理第四章低成本自动化应用1、组装作业简便自动化(12个应用场景)2、机加工简便自动化(12个应用场景)3、搬运简便化(12个应用场景)4、低成本自动化其他术语第五章案例讨论1、某工厂精益产线设计2、公司现场设计自动化●讲师简介:吕宁工业工程教练、精益导师上海跨境电商特约讲师苏州智汇联盟改善专家工业工程背景,专注于工业工程领域及精益生产项目推动。
精通IE,TOC,精益生产等先进的生产模式与管理理论,拥有丰富的工业工程改善及精益项目实施经验,成功推行精益体系。
拥有10多年精益生产项目推行与顾问经验,擅长运用“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落地咨询模式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尤其工艺的自动化改造。
曾任跨国公司500强企业精益运营负责人,全面负责精益生产项目推动、仓库效率提升、物流精益优化。
曾跟随日籍顾问、台湾籍顾问系统学习TPS,拥有丰富扎实的咨询顾问经验。
擅长课程:精益管理系列 IE工业工程实战训练IE改善七大手法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TOC项目管理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咨询擅长:标准工时体系建立、生产效率提升、生产计划与物流控制、运营体系降本增效、交期周期缩短、信息化自动化导入。
授课风格:丰富的咨询经验和专业的培训技巧,通过生动易懂的故事方式,去拓展学员的思维模式,揭示当下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通过案例分析,个人演练小面积讨论等方式进行引导互动,提高学员智慧输出效率,达到解决问题效果;教授的工具和方法奉行简单、实用、有效,并具有可实时性和可操作性。
《精益管理系列课程》培训大纲

《精益样板管理工厂》系列课程大纲蓝草咨询提供的训练培训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含企业采购标的),通过蓝草精心准备的课程,学习达成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蓝草课程注意突出实战性、技能型领域的应用型课程;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知识课程。
蓝草咨询坚定认为,卓越的训练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但也应是学员快乐的旅程,蓝草企业的口号是: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蓝草咨询为实现上述目标,为培训机构、培训学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优惠和增值快乐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课程背景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运营、人员组织、设备管理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企业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
包括众多知名的制造企业以及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在全球范围内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应用并发展,促使了精益生产理论和生产管理体系的产生,该体系目前仍然在不断演化发展当中。
从过去关注生产现场的Kaizen转变为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管理、流程改进(流程再造)、成本管理、员工素养养成、供应链协同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概念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线设计,工作台设计,作业方法设计和改进)、质量管理、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及销售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诸多层面。
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绘制企业当前价值流图,帮助我们分析发现运营流程中潜在的、对客户不增值的浪费活动。
并通过相关改善方法消除或减少不增值的活动。
根据规划的未来价值流图,实现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向精益生产模式的转化。
精益价值流、设备TPM、品质TQM是任何一流企业运营基础管理工具,企业通过精益相关工具分析来了解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现况,发现并消除流程中的各种浪费,快速提升企业盈利水平,赢得客户认同.一、培训项目目标本课程使学员较为系统的了解精益管理的思想,领会精益活动的精髓,通过本课程培训讲解决可以有效帮助学员了解一流样板企业管理框架、学会并使用以下相关精益理念和精益工具方法①掌握精益思想②能够识别和消除浪费③掌握IE基本工具,能用价值流信息流图分析企业当前浪费,并有效制定企业未来发展规划④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综合效率,快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⑤了解全面质量管理TQM相关内容,学习快速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方法,②通过培训与现场辅导,使员工了解一流企业管理主要管理工具与方法,对标准企业的现状对企业当前价问题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促进本企业精益活动的顺利展开,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培训主要内容。
精益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精益生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10342002课程英文名称: Lean Production课程总学时: 24 讲课: 24 实验: 0 上机: 0适用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精益生产是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精益生产的基本分析理论和方法, 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产管理系统, 培养学生精益生产的理论水准和从事精益生产管理基本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了解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准时化生产、看板管理、均衡化生产、连续流生产、TPM、价值流图等基本方法, 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改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精益生产是21世纪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方式, 内容广泛。
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结合、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等的多种教学方方法, 适当组织学生到大型企业参观, 进行现场教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形式, 突出重点, 在有限学时条件下使学生掌握精益生产的核心理论和方法, 力求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3.执行本大纲过程中,随着学科的发展、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可以适当调整。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基础工业工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根据章节内容, 可以安排适量作业, 多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
(六)课程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 考查2. 考核目标: 考查学生对精益生产核心方法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3.成绩构成:通过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论文等考查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 总成绩综合考虑大作业或论文, 课堂发言、出勤及作业情况。
精益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精益生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342002课程英文名称:Lean Produc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精益生产是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精益生产的基本分析理论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产管理系统,培养学生精益生产的理论水准和从事精益生产管理基本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准时化生产、看板管理、均衡化生产、连续流生产、TPM、价值流图等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改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精益生产是21世纪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内容广泛。
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结合、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等的多种教学方方法,适当组织学生到大型企业参观,进行现场教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形式,突出重点,在有限学时条件下使学生掌握精益生产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力求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3. 执行本大纲过程中,随着学科的发展、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可以适当调整。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安排适量作业,多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考查学生对精益生产核心方法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3.成绩构成:通过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论文等考查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总成绩综合考虑大作业或论文,课堂发言、出勤及作业情况。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七)参考书目《精益生产》,刘树华,鲁建厦,王家尧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精益生产实务》,乔毅.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7《精益生产》,吴迪,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6二、中文摘要精益生产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 培训大纲5—01 精益准时化生产JIT.docx

精益准时化生产JIT课程背景:精益生产系统,20世纪50年代后期诞生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并在80年代得以发展完善。
它被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引进实施。
随着微利时代的来临,精益生产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赢取市场的关键策略。
课程由全面系统的理念实操经验分享,加上模拟训练,使学员不仅可以掌握生产管理中的前沿思维和技术并且通过实施这一现代最具有效率和竞争力的生产系统,达到生产周期减少60-90%,库存减少50-80%,生产效率提高10-100%,废品减少60%,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减少50% 之目标课程目标:1.认识精益生产的核心观念2.运用价值流分析法缩短生产时间;3.了解整体运行效率和快速设置技巧;4.掌握连续流生产的方法;5.熟悉质量改善工具6.建立看板拉动和均衡生产系统;7.改进供应链,实施JIT;8.掌握实施策略和指标跟踪体系。
参加对象:精益团队,以及生产,设备维护,计划,物料,仓库,工艺,质量等部门的经理、主管和班组长、工程师等课程大纲:第一章:精益生产概论1、何谓精益生产方式2、现代生产组织系统3、精益生产追求的目标4、精益生产实施过程全貌5、精益生产案例第二章:认识浪费与效率1、三种经营思想2、增值——工作的目标3、企业常见的七种浪费4、管理的实质5、假效率与真效率6、个别效率与整体效率7、可动率与运转率8、库存是万恶的源泉第三章:JIT技术——流线化生产第一节:流线化生产线1、流线化生产的意义2、流线生产与批量生产的区别3、流线化生产的八个条件4、流线化生产的建立5、设备布置的三不政策6、有弹性的生产线布置7、流线生产的布置要点8、一笔画的工厂布置第二节:流线化设备设计与调整1、易被差遣原则2、裸体原则3、流动原则4、能屈能伸原则5、弹性原则6、窄面原则7、三不原则8、成长带原则第四章:JIT技术——安定化生产第一节:人员安定化管理1、标准作业2、产距时间3、作业顺序4、标准在制品5、非标准作业处理6、少人化7、多工序操作8、多能工实施要点9、作业动作“三不”政策10、动作改善的20个原则第二节:设备安定化管理0、数字化管理1、设备服务于生产2、设备的有效运转率管理3、设备管理的误区4、设备故障管理5、向零故障挑战6、减少空转7、全面生产维护8、自主保全。
精益.精细化生产现场管理介绍

精益.精细化生产现场管理介绍——西飞党校干部培训班讲课大纲牛锐军一、公司生产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生产现场管理的概念生产现场,是指公司内部从事飞机及相关产品加工、装配和维修的作业场所,包括从事辅助生产和提供配套服务的场所。
具体指公司所属的各总厂、中心、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内外)作业场所。
现场管理,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操作者、管理者)、机(设备、工装、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产成品)、法(工艺方法、检测方法)、环(环境)以及成本、能源、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具体包括八项内容:生产现场的作业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6S管理、员工管理和现场管理手段与方法。
(二)生产现场管理八项内容的细目公司生产现场管理的八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现场作业管理督导员工正确作业;生产流水线控制;捕捉并灵活应用生产信息;预防并解决生产瓶颈;使用作业标准文件;做好生产日志;填写作业报表;生产异常对策;控制生产线存品;工厂布局设计改善;交货期保证管理标准化生产作业,包括:标准化作业实施流程、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生产作业流程管理,包括:生产作业流程管理诊断分析、生产作业流程优化实施;生产作业流程再造实施编制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计划编制流程、生产计划编制规范、基准日程计划编制;执行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计划执行流程、生产计划控制流程、生产现场派工方案;现场生产调度,包括:现场生产调度流程、生产调度实施细则生产进度控制,包括:生产进度控制流程、生产进度控制制度、进度信息收集办法、进度信息分析方案;产品交期控制,包括: 产品交期控制规定、交期异常改善方案、产品交期缩短方案;交接班管理,包括:交接班管理流程、交接班运行细则、三板倒排班方案2.现场物料管理物料的入库验收;物料合格证的使用;物料的搬运;物料的台面摆放;物料发放的原则;物料的领取手续;退料补货程序;特殊物料的管理;生产辅料管理;物料的盘点;呆料和废料的处理;物料定额消耗,包括:物料定额消耗规定、物料消耗定额计算;物料存储与监控,包括:现场物料存储规定、物料使用监控办法现场物品搬运,包括:现场物品搬运细则、搬运动作改善方案;现场物流改善,包括:物流环境设计方案、物流工具使用规定、生产物流改善方案3.现场质量管理质量方针的实施推广;品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生产过程的检查;不合格品的标示;不合格品的区域放臵;生产线不良品的控制;不良品的退回处理;进行工程检查;产品的装配与外包装的控制;制程质量控制,包括:制程质量控制流程、制程质量控制办法、制程质量检验细则、抽样检验实施规定、不合格品处理办法;计量工具控制,包括:计量工具控制流程、计量工具管控规定、计量工具使用规范、计量工具校正方案;工序质量控制,包括: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工序质量控制点控制规范、工序质量控制图操作规程;质管工具使用方法,包括:柏拉图法、直方图法、因果图法、散布图法、系统图法、6PDCA法;品质圈活动控制,包括:品质圈控制流程、品质圈活动规范工艺监控,包括现场工艺监控流程、现场工艺纪律规定、现场工艺巡检办法、.工艺异常处理规定;工艺装备管制,包括:工艺装备管制流程、工艺装备管制制度、模具使用管理规定4.现场设备/工装工具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的安全操作;设立设备台帐;设备运行动态管理;设备点检;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故障的诊断和预防对策;减少设备磨损;设备精度校正;禁止异常操作工装工具管理:定臵区域;管理制度和规范;设立分类管理台帐,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清理,检查记录、质量记录完整、规范;通用工具实施“形迹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管理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精益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并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操作,帮助学员掌握精益管理方法和工具,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精益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
2. 掌握精益管理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3. 能够分析和识别存在的浪费和瓶颈,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培养精益思维和持续改进的意识;
5. 运用精益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质量、成本和交付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精益管理概述
- 定义和起源
- 精益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2. 精益管理原则
- 价值流思维
- 浪费的识别和消除
- 一次通过能力
- 拉动式生产
- 持续改进
3. 价值流分析
- 价值流图的绘制和分析
- 流程中的浪费识别
- 价值流改进策略
4. 拉动式生产
- JIT(Just-in-Time)原理和实践
- 看板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 小批量生产和快速交付的方法
5. 持续改进
- 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 Kaizen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 问题解决和改进工具的应用
6. 精益管理与质量管理
- 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与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关系
- 6σ(Six Sigma)与精益管理的结合
7. 精益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中的浪费和瓶颈
- 供应链协同和扁平化管理的实践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精益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帮助学员建立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研究,让学员了解精益管理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工厂和实地考察,让学员亲自体验精益管理的实践操作,并掌握关键工具的使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促进学员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五、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度(10%):学员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2. 个人作业(30%):根据案例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和问题答案。
3. 实践项目(40%):根据实践项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实践操作和报告。
4. 期末考试(20%):对学员对精益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掌握程度进行考察。
六、参考教材
1. 《精益思想》
2. 《精益生产加值概论》
3. 《精益创新》
4. 《精益供应链管理》
七、备注
本课程的具体安排和教学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请学员们及时关注课程网站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