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气胸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气胸 病情说明指导书

气胸 病情说明指导书

气胸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气胸概述气胸(pneumothorax)是指各种原因使胸膜腔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吸气受限的病症。

气胸是常见的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症状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

故一经确诊,应积极治疗,以免危及患者生命。

英文名称:pneumothorax。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肺脏,胸部。

常见症状: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脏层胸膜破裂、胸壁损伤。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检查、胸部CT、胸腔镜。

重要提醒:一经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分类:1、按病因分分类(1)自发性气胸:是指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实质或者脏层胸膜发生破裂引起胸膜腔积气、肺萎陷。

又按照是否有肺部疾病可分为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和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2)创伤性气胸:是由于胸部外伤及医疗诊断和治疗操作过程中引起的气胸;(3)人工气胸:是指为了诊断和治疗的需要,人为将空气注入胸膜腔。

2、按照胸膜的破裂情况分类(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由于肺萎缩或者浆液性渗出物使胸膜裂口封闭,不再有空气漏入胸膜腔,此类型气胸的胸膜腔压力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经过抽气后胸膜腔压力可降至负压。

(2)开放性气胸(交通性气胸):胸膜裂口较大,或因胸膜粘连妨碍肺脏回缩使裂口持续开放,气体经过裂口随呼吸自由出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大气压上下波动,抽气后压力无改变。

(3)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胸膜裂口形成单向活瓣,即吸气时张开,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关闭,气体不能排出,导致胸膜腔积气增加,使胸膜腔内压迅速增高呈正压,抽气至负压不久后又变为正压,此类型气胸如不及时处理减压,可导致猝死。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呼吸系统常有疾病诊断惯例及技术操作标准医院呼吸内科〔二 O一八年十二月〕目录目录 (2)呼吸系统常有疾病诊断惯例 (3)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第二章慢性堵塞性肺疾病 (4)第三章支气管哮喘 (5)第四节肺炎 (7)第五章肺部真菌感染 (8)第六章肺脓肿 (10)第七章肺结核 (11)第八章洋溢性肺间质疾病 (14)第九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6)第十章肺栓塞 (18)第十一章胸腔积液 (20)第十二章自觉性气胸 (21)第十三章呼吸衰竭 (24)第十四章成人呼吸窘况综合征 (25)第十五章咯血 (26)呼吸内科技术操作惯例 (29)第一章氧疗 (29)第二章机械通气 (32)第三章胸腔穿刺术 (35)第四章胸腔插管引流 (35)第五章胸腔内给药 (36)第六章肺功能检查 (37)第七章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38)第八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40)第九章胸膜穿刺活检术 (43)第十章胸腔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术〕 (45)呼吸系统常有疾病诊断惯例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收集 ]1.诱因:受凉、劳苦。

2.病症:〔1〕浑身病症:畏寒、发热、头痛、疲备等。

〔2〕局部病症:鼻卡他病症--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浑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病症——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沙哑,干咳或胸骨后痛苦等。

[ 物理检查 ]1.浑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浑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喉部。

〔4〕颌下淋奉承。

[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育。

[ 诊断重点 ]1.病史:起病多较急,可是预后优秀,一般于5~7 日康复;2.病症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病症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奉承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四周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高升;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高升,并有核左移。

气胸临床诊疗规范

气胸临床诊疗规范

气胸临床诊疗规范
【定义】
胸腔内积气称之气胸。

【诊断】
(一)病史:
有胸部外伤史。

伤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二)体格检查:
1·胸膜腔有大量气体,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紫钳,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气管移向健侧,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开放性气胸可见胸壁创口与胸膜腔相通并有气体进出创口的响声。

3·张力性气胸的病人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休克,气管移位,可有皮下气肿。

(三)辅助检查
l·X线检查:可见伤侧肺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有时合并血胸。

2·胸腔穿刺:抽出气体。

张力性气胸时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测压力在+l5cmH2O以上)。

【治疗】
(一)闭合性气胸:少量气胸,肺萎陷在30%以下,症状轻微者,可暂时观察,待其自行吸收,肺萎陷超过30%或症状较重者,应行胸腔穿刺抽气。

(二)开放性气胸:胸壁有穿入性的伤口,应立即用厚实敷料搭封盖,包扎,然后积极作清创缝合,并作胸腔闭式引流。

(三)张力性气胸:应立即于胸膜腔内插入穿刺针排气,然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内器官组织损伤严重者应作剖胸术进行处理。

【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胸壁伤口愈合。

3.X线检查:气体消失,无积液,肺扩张良好。

气胸诊疗规范

气胸诊疗规范

气胸诊疗规范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因胸壁或肺部创伤引起者称为创伤性气胸;因疾病致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如因治疗或诊断所需人为地将空气注入胸膜腔称“人工气胸”。

气胸又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

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病因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器伤等。

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解大便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

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

1.原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

它是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好发于青年人,特别是男性瘦长者。

吸烟为原发性气胸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气胸发生率与吸烟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继发性气胸其产生机制是在其他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

常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如矽肺、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肺纤维化等)的基础上,细支气管炎症狭窄、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肺大疱。

肿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性变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继发性气胸的最常见病因,约57%的继发性气胸由COPD所致。

随着COPD程度的加重,发生气胸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3.特殊类型的气胸(1)月经性气胸即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反复发作的气胸。

(2)妊娠合并气胸以生育期年轻女性为多。

本病患者因每次妊娠而发生气胸。

根据气胸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妊娠3~5个月)和后期(妊娠8个月以上)两种。

(3)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60岁以上的人发生自发性气胸称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男性较女性多。

执医气胸处理标准

执医气胸处理标准

执医气胸处理标准
执医气胸处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少量气胸:肺的压缩在20%左右,可以采取吸氧、静置、观察的方式让机体自行吸收。

2. 大量气胸:肺的压缩>20%,通常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将进入胸膜腔的异常气体引流到体外,从而恢复胸膜腔负压和无气压缩的状态,缓解症状。

3. 继发性气胸:原发疾病引起的气胸,比如COPD、哮喘等肺部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胸腔闭式引流的方式治疗气胸。

4. 自发性气胸:在没有明显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引起的气胸,通常需要胸腔闭式引流和胸腔穿刺等治疗方式。

5. 特殊类型的气胸:如妊娠期和月经期气胸、复发性气胸等,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

此外,在处理气胸时需要注意及时排气,防止复发措施,手术治疗以及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具体的处理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医院气胸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医院气胸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医院气胸患者诊疗护理常规当胸膜因病变或外伤破裂时,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气流进入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

气胸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急症,多起病急骤且病情较重。

严重者因肺脏萎陷和纵隔受压移位导致急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而衰竭死亡。

要求迅速诊断、正确处理和护理。

一、气胸的病因(一)创伤性气胸创伤性气胸系颈、胸部外伤或为诊断及治疗颈、胸、上腹部疾患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所致。

气胸伴胸腔积血时称血气胸。

(二)自发性气胸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称为自发性气胸。

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及胸腔内压力的变化将气胸分为三种类型。

(一)闭合性气胸脏层胸膜裂口随着肺脏萎陷而关闭,空气停止继续进入胸腔,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稍超过大气压。

抽气后胸膜腔内压下降。

(二)开放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持续开放,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接近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不变。

(三)张力性气胸胸膜裂孔呈单向活瓣。

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

导致胸膜腔内压急骤上升,肺大面积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导致循环障碍。

抽气后胸膜腔压力又迅速上升。

三、气胸的临床表现症状从轻微不适至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不等。

多突然发病,常伴有患侧胸痛、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

张力性气胸严重者烦躁不安,可出现发绀、大汗甚至休克等表现。

典型者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四、气胸的治疗治疗原则是排除气体、缓解症状、促使肺复张,防止复发。

(一)一般疗法一般疗法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少讲话、减少肺活动、吸高浓度氧。

经1周肺仍不膨胀者,则需要采用其他疗法。

(二)排气疗法排气疗法适于呼吸困难明显或肺压缩程度较重者,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患者。

方法包括穿刺抽气法、胸腔闭式引流术。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胸腔镜下电灼凝固、激光治疗、切除肺大疱或行胸膜粘连术,剖胸手术消除肺裂口并处理原发病灶。

五、气胸患者的护理(一)护理目标1.迅速开始治疗,维护生命体征,挽救生命。

气胸诊疗规范(标准版)

气胸诊疗规范(标准版)

气胸诊疗规范【诊断】一、临床表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干咳。

(二)体检见呼吸频率增快,严重者可出现紫绀,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皮下气肿。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叩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三)如患者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降低等,可能为血气胸。

二、检查(一)X线检查是气胸诊断的必要条件,胸片上显示气胸线,线外侧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内侧为萎陷肺。

有的可见液平面。

(二)肺功能检查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退。

表现为肺容积减少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减低。

【治疗】一、一般治疗气胸患者均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给予镇咳。

止痛等对症治疗。

如有感染存在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

一般感染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则需静脉给药。

二、排气治疗(一)观察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时,患者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此时卧床休息即可,不需排气。

也可吸氧治疗,以促进气体的吸收。

(二)抽气治疗如肺压缩>15%~50%的闭合性气胸可抽气。

①简易法:在局部麻醉下,用16号注射针及50~100ml注射器进行抽气;②气胸箱抽气法:可观察抽气前后胸腔压力,便于气胸的临床分型,适合于闭合性气胸患者。

每次抽气8m~1000m1,隔日1次。

(三)肋间插管引流如肺被压缩>50%,症状较明显,或其它方法治疗失败者可使用此法。

方法:选择胸腔导管,皮肤局麻后插入胸腔导管,抽去针蕊后接水封瓶,水封瓶中的玻璃管插入水中2~3cm,过深不利于排气。

连续引流1周以上仍有气泡逸出者,应加负压引流,压力为-5~-12cmH20。

(四)肋间插管及硬化剂治疗为减少复发,在肋问插管引流至肺复张时,可行硬化剂胸腔内注入。

常用硬化剂有滑石粉、四环素、阿的平、自体血,橄榄油,硝酸银等。

(五)胸腔镜治疗目的一是治疗引起气胸的基础疾病,二是行胸膜固定术。

胸腔镜可直接观察脏层胸膜表面情况,寻找破裂口,直接在肺表面撤布滑石粉或四环素。

电视辅助下胸腔镜手术(VATS)可对肺大泡进行内夹(endostapler)结扎,肺大泡切除或肺楔形切除。

气胸胸水诊疗规范

气胸胸水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气胸胸水诊疗规范肺脏疾病如肺大泡破裂、胸膜下病灶或空洞破溃、胸膜粘连带撕裂等使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

可分为三类: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裂口较小,随肺萎陷而闭合,胸腔压力视漏出气体多少不定。

2.交通性(开放性)气胸:裂口较大,气体经裂口自由进出,胸腔压力为零。

3.张力性(高压性)气胸:裂口呈单向活瓣,呼吸使气体单向进入胸腔,胸腔压力压力不断提高,使肺脏受压,影响心脏血液回流。

可采取保守治疗、胸腔减压、经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等治疗措施。

应根据气胸的类型与病因、发生频次、压缩程度、病情状态及有无并发症等适当选择。

部分轻症者可经保守治疗治愈,但多数需作胸腔减压以助患肺复张,少数患者(约 10%~20%)需手术治疗【诊断要点】 1.询问病史:起病急缓;是否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但多数患者在正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生,偶有在睡眠中发病者大多数患者突感一侧胸痛,呈针刺阳或刀割样,持续时间短暂,继之胸1 / 16闷和呼吸困难,可伴有刺激性咳嗽,发生双侧气胸或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者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张力性气胸时胸膜腔内压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隔移位,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表现为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严重出现意识不清、呼吸衰竭等。

2.体格检查:少量气胸的体征不明显,尤其在肺气肿患者更难确定,听诊呼吸音减弱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心或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左侧少量气胸或纵隔气肿时,有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与心跳一致的气泡破裂音,称 Hamman 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气胸诊疗规范
【诊断】
一、症状
起病前部分患者可能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但多数患者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生。

大多数起病急骤,患者突感一侧胸痛,继之胸闷和呼吸困难,可伴有刺激性咳嗽。

少数患者可发生双侧气胸,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

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者,呼吸困难明显,患者不能平卧。

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侧在上,以减轻呼吸困难。

张力性气胸时胸膜腔内压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隔移位,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二、体征
少量气胸体征不明显,尤其在肺气肿患者更难确定,听诊呼吸音减弱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心或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左侧少量气胸或纵隔气肿时,有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与心跳一致的气泡破裂音,称Hamman征。

液气胸时,胸内有振水声。

血气胸如失血量过多,可使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三、影像学检查
气胸的典型X线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的气胸线,线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理,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

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呈圆球形阴影。

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常显示纵隔及心脏移向健侧。

合并纵隔气肿在纵隔旁和心缘旁可见透光带。

肺结核或肺部慢性炎症使胸膜多处粘连,发生气胸时,多呈局限性包裹,合并胸腔积液时,显示气液平面。

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萎缩改变。

【治疗】
一、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于稳定型小量气胸,首次发生的症状较轻的闭合性气胸。

应严格卧床休息,酌情予镇静、镇痛等药物,高浓度吸氧。

二、排气疗法
1.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小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

通常选择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局限性气胸则要选择相应的穿刺部位。

一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每日或隔日抽气1次。

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应迅速解除胸腔内正压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紧急时亦需立即胸腔穿刺排气。

2.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交通性或张力性气胸,反复发生气胸的患者。

无论其气胸容量多少,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

插管部位一般多取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如为局限性气胸或需引流胸腔积液,则应根据X线胸片或在X线透视下选择适当部位进行插管排气引流。

若经水封瓶引流后未能使胸膜破口愈合,肺持久不能复张,可在引流管加用负压吸引装置。

一般负压为-10~-20cmH2O。

三、化学性胸膜固定术
主要适应于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下列患者:①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②双侧气胸;③合并肺大疱;④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常用硬化剂有红霉素等。

四、手术治疗: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气胸为手术的适应症,可行胸腔镜或开胸手术。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
1.脓气胸积极使用抗生素,插管引流,胸腔内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

2.血气胸肺完全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停止,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及适当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3.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随胸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

吸入浓度较高的氧可增加纵隔内氧浓度,有利于气肿消散。

若纵隔气肿张力过高影响呼吸及循环,可作胸骨上窝切开排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