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方法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方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一类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他们的血液透析需要依赖于动静脉内瘘的功能。
有时动静脉内瘘可能出现失功的情况,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方法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1. 血管壁钙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长期的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血管壁钙化,使得动静脉内瘘管道变得狭窄、僵硬,从而影响其通畅性。
2. 血栓形成由于血液透析治疗使得患者的血液容易凝固,因此动静脉内瘘可能会面临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管道阻塞。
3. 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导致内瘘管道受损,影响其功能。
二、护理方法分析1. 观察与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部位,及时发现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迹象。
对于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术后康复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保持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确保动静脉内瘘通畅。
定期对内瘘管道进行按摩,并避免对内瘘部位进行压迫,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 饮食控制对于血管壁钙化导致的动静脉内瘘失功,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钙食品,控制血液中钙磷的含量,减少血管壁钙化的风险。
4.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动静脉内瘘失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5. 患者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动静脉内瘘保养和护理知识的教育,使患者了解如何正确护理动静脉内瘘,以及如何预防失功的发生。
6. 定期检查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定期的动静脉内瘘功能检查,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定期监测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护理需注意的问题1. 避免内瘘部位的创伤护理人员需要避免对动静脉内瘘部位造成创伤,包括避免在内瘘部位进行注射或抽血,避免过度按摩内瘘部位等行为。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因素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因素及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时出现失功情况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
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施行常规临床护理服务;研究组共50例,施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
观察及比较2组的动静脉内瘘功能下降或失功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组的动静脉内瘘功能下降或失功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
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有助于减少动静脉内瘘功能下降或失功的出现,值得借鉴。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护理近年来,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发病例数逐渐增加,现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疗法治疗该疾病,而动静脉内瘘是患者血透时的重要生命线[1],其好坏除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透析效果之外,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进而影响患者的疗效。
我们取本科室接收的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针对动静脉内瘘的失功原因进行分析,且总结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收集本科室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接收的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包含男性29例,女性21例;其中年龄最低的有46岁,年龄最高的有76岁,平均年龄(5.81±1.04)岁;平均透析时间(5.43±1.04)年。
研究组共50例,包含男性31例,女性19例;其中年龄最低的有48岁,年龄最高的有77岁,平均年龄(6.04±0.97)岁;平均透析时间(5.37±1.15)年。
两组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参考组入院后施行常规临床护理服务,主要为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各项生命体征,且对血液流速进行合理的控制,给予良好的穿刺护理。
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动静脉内瘘功能下降或失功的相关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具体包括:(1)指导患者合理控制水分摄入与体重量,透析时需控制体重量上升需低于原体重量的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2.2糖尿病
作为ESRD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一直被认为是降低成熟AVF使用寿命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引起体内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分泌紊乱,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为AVF吻合口形成血栓提供充分的始动因素,并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另外,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液浓缩,存在高凝状态,更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情况,告知患者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后不良,个体化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促进胰岛素分泌,自行监测血糖情况,尽量做到更为精准的血糖控制,以延长糖尿病患者AVF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的时间。本研究中,42.86%(6/14)患者合并糖尿病,考虑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AVF成功率的影响,严格监测患者血糖情况,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后重建AVF,并嘱患者术后仍需严格控制血糖,尽可能延长患者使用患者AVF的使用寿命。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出现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14例患者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低血压、糖尿病、围术期的药物治疗不当、围术期宣教不充分及围术期护理不规范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结论监测患者血压及血糖、合理用药、充分宣教、规范护理等措施可明显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的成功率,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发布时间:2021-10-11T10:20:30.94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李婧[导读] 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
李婧(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
方法:从2020年2月-2021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
对照组以常规化护理干预为主,实验组则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主。
具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后,进行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总有效率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目的性更强的展开护理干预,有效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优质护理方法的临床推广,才更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的稳定控制,并发症的有效治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分析;护理干预引言: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起到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作用。
在肾脏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内瘘出现异常,就会引起返流现象,并且出现再次循环,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容易造成血液透析治疗失效,导致诊疗计划的落实阻力重重。
必须加强肾脏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动静脉内瘘的有效维护,有效避免了内瘘的产生,充分体现出护理工作的开展价值,并且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全面渗透,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选择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面面俱到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们疾病的快速康复多重保障,有力支持,随之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会使医院的整体形象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丧失功能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丧失功能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发布时间:2021-11-29T08:14:25.336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1期作者:周冬雪[导读]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丧失功能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周冬雪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丧失功能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导致丧失功能的原因为6类,包括血流量,糖尿病肾病,压迫的时间,低血压,感染,甘油三酯≥1.71mmol/L ,对应发生率为20%,13.3%,6.7%,13.3%,26.7%,20%。
结论: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丧失功能的原因,可以在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方面进行预防干预。
【关键词】血液透析;丧失功能原因;护理对策;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首先就要有良好的血管通路,才能够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这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
但透析的时候如果无法提供充足的血液,将会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最好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以提高血流量,保证治疗效果。
但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对内瘘进行保护或者正确地使用,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使用寿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参与本次在130例患者中有77例男性和53例女性,平均年龄(58.46±2.89)岁,56例慢性肾炎,48例糖尿病,18例多囊肾,原发性高血压4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狼疮性肾病2例。
透析平均时间(4.50±1.70)年,平均(2.80±0.50)次,平均血流量(196.00±23.00)mL/min。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补充液体 , 血压 回升后 , 内瘘再通 , 血管杂音恢复 ; 6 例 于透析 结束 后 当晚 回家 时发 现 内瘘 侧肢 体胀 痛 . 触 摸 内瘘震 颤 消 失 , 急诊 回院 , 给 予按 摩 、 敷 、 经 热 在 内瘘血 管 注射 尿 激酶 。有 4例 内瘘 再 通 。 无 2例
流量增大至 20 6 L以上 , 例失败。其余患 2 ~20m 1 者 均 给 予 内瘘 重 建 , 患 者 因血 管 条 件 太 差 。
2 原 因 分 析
长 内瘘使 用 寿 命 ,是 每 个 透 析 室 护 士需 重 视 的问 题 。为此 , 文 回顾 分 析 2 0 本 03年 1月 至 20 09年 6
di1.9 9 Jsn10 ・752 1 .000 o:03 6 /.s.0 65 2 . 01 .7 i 0
作者单位 :2 0 0 浙江省金华市 中心 医院 3 10
成透析 中低血压 的主要原因。此外腹泻、 低血糖等 也 可 引起 血 压 下 降 。低 血 压 可 造 成 内瘘处 血 流 缓 慢, 加之 脱水 后血 液浓 缩 , 最后 导致 内瘘 闭塞 。 22 穿 刺 不 当 造成 内 瘘 血 管损 伤 () . 1 内瘘 使 用 过 早 :内瘘 成 熟 应 视 年 龄 、 管 条 件 的不 同而 异 , 血 般 内瘘成 熟需 1 ~2个 月 ,过早 穿 刺 因 内瘘 未 成 熟 , 脉血 管管 壁较 薄 , 刺 时易损 伤 血管 壁 , 静 穿 或形 成局部血肿 , 影响以后内瘘的成熟和发育。且早期 血 管壁 损 伤 易 启 动凝 血 系 统 . 栓 形 成 . 短 内瘘 血 缩 使用 时 间 。本 组 有 1 高龄 , 例 自身 血管 条件 不好 的 患者 ,在 内瘘 术后 不 足 3周 即开 始使 用 内瘘 透析 。 结 果透 析 时血 流量 一 次 比一 次减 少 。 最后 不得 不 重 新 手术 。 2 穿刺 方式 的影 响 : () 动静 脉 内瘘 的穿刺 方 法有 3种 , 梯 法 、 眼法 和 区域法 [。首 选为 绳梯 绳 扣 法, 可使血管均匀扩张 , 对血管壁损伤小 . 不易形成 血管瘤。但绳梯法对血管长度要求较高 。 临床实际 应 用 时常受 到 限制 , 而扣 眼法 与 区域 法更 适 宜 国人 选 择 , 王 文娟 等 E报 道 区域 法 穿 刺 1 后血 管 瘤 但 ] 年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功能下降或丧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

能 下降 或丧 失几 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 且 对 比结 果具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结 论 护 理人 员应 在进 行 血 液透 析过 程 中采取 多种 措施 尽量 降低 患者 内瘘功 能下 降或 丧失 , 提 高患者 血液透 析 效果 , 保 障患者 生活质 量
常规护理措施, 如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 、 穿刺护 理、 控 制血 液流 速等 ; 研 究组 患者在 进行 上述 常规 护 理 措施 基础 上 , 根 据 血 液 透 析 患 者发 生 动静 脉 内瘘 使 用 中 出现 功 能下 降或丧 失原 因探 讨针 对性 的护 理 要 点对 其进 行护 理 。对两 组患 者发 生动 静脉 内瘘 使 用 中出现 功 能下 降 或丧 失情 况 进 行 对 比, 给 予 统 计
脉 内瘘 使用 时 间在 1个 月 至 5年之 间 , 平均 使用 时 间( 1 . 9 1 ±0 . 4 5 ) 年 。按 照 随 机 的方 式 将 7 O例 患者 平均分 为 两 组 , 即对 照组 ( 3 5例 ) 以及研 究组 ( 3 5 例) , 两 组 患 者 的 一 般 资 料 具 有 临 床 可 比性 ( P>
岁之 间, 平均年龄为( 6 1 . 3 4±2 . 5 7 ) 岁; 透析时 间 6 个 月至 1 4 年, 平均 透析 时间 ( 5 . 6 9 ±1 . 1 3 ) 年 。原 发 疾病 : 多囊 肾 3 例、 慢性 肾小球 肾炎 2 2例 、 高血 压 肾 病2 4例 、 痛 风 性 肾病 2例 、 糖 尿 病 肾病 1 9例 , 动静
用 中功 能下 降或 丧 失 的原 因分 析 及 护 理 要 点 , 为 提
学 分析 , 得 出结 论 。 护 理要 点 。( 1 ) 患 者 日常 生 活 中应 严 格 控制 自 身 水分摄 入 量及 体 重 量 , 透 析过 程 中体 重 量 可有 小
2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沈余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并拟定相应护理对策,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透析的23例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观察并分析影响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并拟定护理对策。
结果 23例血液透析内瘘失功原因分析中,血管条件差者12例,低血压患者6例,按压方法不当者3例,超滤量过大者2例。
结论造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因素众多,针对性地拟定相应护理对策,才能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期限,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分析;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動静脉内瘘(以下简称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
内瘘的好坏、使用寿命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质量。
动静脉内瘘失功是指因不同原因出现了血流量不足导致不能够满足透析需要。
本文选取了我血液透析中心2015年6月-2019年6月23例内瘘失功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拟定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3例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56.25+3.2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4例,其他1例。
瘘管使用时间为65.04+8.36月,透析次数为2-3次/周。
1.2 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23例内瘘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资料进行相关的回顾性分析,并对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2.1 本组23例内瘘失功患者中,有7例患者由于静脉管腔狭窄,内瘘在使用时流量不佳,另行建立血管通路;5例患者由于内瘘血管瘢痕形成,血管逐渐变细,血流不畅,血栓形成,直至闭塞;6例患者由于长期低血压导致内瘘闭塞,3例由于患者按压方法不当导致闭塞,2例患者由于超滤量过大导致内瘘闭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对于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及其护理的对策。
方法通过对本院的21例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总结。
结果21例透析患者中的内瘘急性闭塞导致的患者总共有14例,慢性狭窄导致的总共有7例。
其中内瘘闭塞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低血压,及由于穿刺不当造成的动静脉的血管的损伤和感染很容易引起内瘘狭窄问题的出现。
结论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形成原因是内瘘血栓的形成与内瘘狭窄。
關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失功;原因分析及护理
在医学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内瘘的狭窄和闭塞,会使动静脉内瘘的功能降低,从而使透析不能够正常进行。
因此,需要正确保护和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从而减少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使用率,这是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护士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1]。
本文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以及其护理的对策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的是我院的血液净化中心的透析患者,总共81例,主要包括男病例37例,女病例44例。
患者的年龄16~89岁,其平均年龄是42岁。
患者的透析时间是在0.3~12年。
其中,原发病属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共有21例,还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共有24例,移植肾失功患者共有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共有26例,多囊肾患者共有5例,痛风性肾病患者共有3例。
其透析时间是0.5~15年,进行的透析次数是1~3次/w,一般透析进行3~4h/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量是在180~280ml/min范围内。
患者采用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个体化抗凝。
1.2方法透析方法:医院对于血液透析使用的是德国费森尤斯4008S、4008B、金宝AK95s的透析机器。
A VF采用的是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的技术方式。
在患者手术之后的4~8w的时间内开始使用,并且采用的均是16号的内瘘穿刺针穿刺[2]。
护理方法:
1.2.1预防性的护理①正确的掌握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
动静脉的内瘘制作完成后的1~4个月的时间里,允许使用。
内瘘血管的不成熟,或者是过早的使用会出现皮下出血过多和吻合口的狭窄问题会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②动静脉内瘘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
需行造瘘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避免造瘘侧手臂的行动和静脉穿刺,可以提高手术效率。
医护人员应该正确指导血液透析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内瘘功能的锻炼,从而保障内瘘血管扩张的良好性能;③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后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动脉端在穿刺失败之后,于动脉端进行的穿刺点的下方位置再作穿刺。
1.2.2对症护理对于溶栓治疗最佳时机的判断,应该是内瘘的局部震颤的消减或者是消失,内瘘可能会出现失功现象,这时应该在规定的24h做好溶栓治疗。
溶栓方法:在血栓的10cm的上方处扎一脉压带,使用尿激酶25万U,10ml的生理盐水的稀释液在内瘘血管的血栓上方的0.5~1.0cm处进针,并且进行药物注射,10min注射完。
并且注入药物之后需要用手指进行轻轻的按摩,每隔5min 触诊瘘管的震颤听诊瘘管的杂音1次,直到震颤与杂音渐渐发生。
2 结果
在21例患者病历中,14例内瘘的使用功能丧失,7例功能下降。
在这14例内瘘的使用功能丧失的患者中,其中6例患者是由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了过多超滤,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对于这6例患者,其自身的血管生存环境比较差,是由于进行的反复多次的穿刺的失败造成的,2例患者是由于压迫止血的医学操作方法的不得当造成的,7例主要原因是透析时间过长造成的。
7例内瘘使用功能下降是内瘘狭窄引起的,由于穿刺不当造成的动静脉的血管的损伤和感染很容易引起内瘘狭窄问题的出现。
血液透析患者应该从正确的护理干预角度出发,及时的进行护理干预进而恢复内瘘的正常使用,保障其使用性能的稳定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指终期或者是末期的肾衰竭的患者的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维持与监理良好动静脉血管的通路是有效的保障透析功能的成功的重要条件。
自体的动静脉内瘘到目前为止在医学方面是最理想,也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用来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被称为尿毒症患者”生命线。
”但是由于透析生存期的延长,以及患者的日趋的老龄化的加重,血管通路的失功在过去几十年的医学研究里是导致血液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
血管通路的失功是指血管通路由于血栓的形成和管腔的狭窄与堵塞等首要原因,造成的血管通路的血流量的大量减少或者是严重的缺失,不能够给患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流量,从而进行的充分的血液透析。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①患者自身条件较差:由于患者的自身血管的生存环境较差,例如:糖尿病、老龄化和肥胖等,其中糖尿病患者存在着动静脉的粥样硬化问题,以及其血管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静脉内瘘手术难度,从而造成了内瘘的先天使用不良。
高血脂症、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和促红细胞的生成素(EP0)在对患者的使用之后,会使血红蛋白的含量快速上升,从而增加血栓形成概率;②血液透析完成后压迫止血的时间较长:由于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并且存在对内瘘保护意识的缺失,在医护人员进行的健康教育和透析完成之后的注意事项交代过程中出现的误解,也会导致患者在透析结束之后用纱布卷压迫穿刺点达到3~4h,从而造成闭塞;③血液透析的超滤过多: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使血液透析之后出现低血压问题,导致内瘘的完全闭塞[3]。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形成原因是内瘘血栓的形成与内瘘狭窄,正确的评估患者干体重,预防和及时纠正患者的低血压问题,并且通过穿刺技术的提高,
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和宣教,可以有效的是延长内瘘的寿命,这是保证患者的血液透析能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傅晴,徐利珍,吴素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
[2]杜春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质,2010,10:1832-1834.
[3]王尚翠.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长市中医院血透室,2010,7.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