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程名称:探索古建筑之美——故宫探秘
故宫之美 教案

故宫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掌握故宫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宫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故宫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故宫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包括故宫的建筑布局、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
3.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宫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宫的美。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故宫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故宫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珍惜文化遗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故宫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布置一些与故宫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故宫的短文、制作一份故宫的手抄报等,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创作能力。
3.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和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收集与故宫相关的资料和图片,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工具: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和视频,提高教学效果。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对故宫的深入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
介绍
本教案致力于介绍中国宫殿建筑的瑰丽之美,重点聚焦于北京故宫,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设计理念以及文化背景。
目标
- 了解中国宫殿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 理解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理念。
-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内容
1. 中国宫殿建筑的历史和特点(200字)
- 介绍中国宫殿建筑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帝王的王陵、祭祀建筑到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
- 说明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如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红色
墙体等。
2. 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理念(300字)
- 介绍北京故宫的建筑组成,包括外城、内城、三大殿和后宫。
- 解释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理念,如朝向、单行对称和
倍数对称等。
- 分析北京故宫建筑的文化意义,如尊重天地、强调君权等。
3. 学生参观北京故宫的体验(200字)
- 鼓励学生亲身参观北京故宫,感受宫殿建筑的氛围和美感。
- 引导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观察建筑细节,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
内涵。
- 鼓励学生进行绘画或摄影创作,表达对北京故宫建筑之美的
理解和感受。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宫殿建筑的瑰丽之美以及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文化背景。
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2024年度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件(共50张PPT)

02
分享内容
03
互动环节
可以分享自己游览故宫的经历、 对故宫文化的理解、如何通过社 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故宫文化等。
其他同学可以就分享内容提问或 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互动交流。
30
知识竞赛:测试你对故宫了解多少?
01
02
03
竞赛形式
采用小组或个人抢答的形 式进行。
2024/3/24
竞赛内容
讨论主题
探讨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 间的平衡。
分组方式
按班级或小组进行,每组选出一位 代表发言。
2024/3/24
讨论内容
就故宫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旅游开 发对故宫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保护文 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故宫等问题进 行深入探讨。
29
分享你的看法
01
分享方式
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看 法和想法。
围绕故宫的历史、文化、 建筑、文物等方面出题, 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奖励机制
设立奖项,对表现优异的 小组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 励,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 情和参与积极性。
31
THANKS
2024/3/24
32
周边景点推荐和交通指南
2024/3/24
周边景点推荐
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中山公 园等。
交通指南
可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前往故宫博物院;自驾车可根据导 航软件指引选择合适的停车场停放 车辆。
22
05
故宫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展
2024/3/24
23
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成果展示
完成了大量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 工作,包括书画、玉器、瓷器、
交泰殿
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北 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 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 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件(2024)

故宫还收藏了大量古代钱币、印章等文物,这些文物对于 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物和外国文物
故宫的文物珍藏中还包括了许多民族文物和外国文物,这 些文物展示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成就,丰 富了故宫的文物种类和内涵。
19
04
故宫的传说与故事
2024/1/29
2024/1/29
33
2024/1/29
THANKS
感谢观看
34
内金水桥
紫禁城内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上,共五座,中间一座最为宽阔,专供 皇帝通行,称为御路桥。两侧的四座桥供宗室王公行走,称为王公桥。
外金水桥
在天安门外、太庙和社稷坛门前的金水河上共架有七座桥梁,称为外金水桥。 这些桥梁造型别致,与天安门前的石狮和华表一起烘托出皇城的威严气势。
2024/1/29
乾清宫内设有皇帝的龙床、宝座等陈 设,以及精美的壁画、雕刻和家具。
乾清宫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宫殿相似, 但更加注重居住功能,装饰也更加豪 华。
2024/1/29
11
交泰殿
交泰殿是故宫中的一座宫殿,位于乾清宫之后,是皇后举行受贺礼的地 方。
交泰殿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宫殿相似,但规模较小,装饰也更加精美。
2024/1/29
高超技艺。
02 故宫内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宫殿、楼阁、亭台、 廊榭等,既有中国传统宫殿的庄重肃穆,也有江 南园林的灵动秀美。
2024/1/29
5
故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信息。
故宫内的文物和艺术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高工艺水平和审美标准,是研究中国古 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件(共10张PPT)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指出其说明顺序,画出体现这
种顺序的有关词语。并说说选段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
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
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
二、合作探究
1.太和殿是全文说明的重点。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它的总体艺术风格特点是什么? 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部构成、 地理位置和功用。
总的特点:雄伟壮丽、建筑精美、结构统一。 2.作者为 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 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 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 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 的重点。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知识点归纳: 故宫的历史:文章介绍了故宫的修建历史,包括明朝、清朝、民国等时期的皇帝和重 要事件,以及故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 故宫的建筑特点:文章详细阐述了故宫的建筑特点,如宫殿建筑的结构、装饰风格、 宫廷园林的设计等,以及故宫的雕刻艺术和建筑美学价值。 故宫的馆藏文物:文章介绍了故宫的馆藏文物,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珍宝等,以 及这些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参观注意事项:文章提醒游客参观故宫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遵守规定、保护文物、 文明旅游等,以及如何更好地欣赏故宫的文化遗产。
3 课后小结
重要词汇和概念:
课 后 小 结
故宫博物院:指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博物馆,收藏着大量中国古代文物和艺术品。 紫禁城:指故宫博物院中的宫殿建筑群,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之一。 建筑特点:指建筑物的结构、装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馆藏文物:指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物、艺术品、珍宝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明旅游:指在旅游过程中遵守规定、保护环境、尊重当地文化传统等行为,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
12课故宫博物选择一处景点做讲解

12课故宫博物选择一处景点做讲解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它以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文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布局严谨,轴线对称,层次分明,气势磅礴。
整个故宫博物院以乾清门为界,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为内廷,布局紧凑,错落有致。
前朝部分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内廷部分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也是宫廷女子的生活区域。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从古代到近代,从宫廷到民间,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
其中最著名的文物包括乾隆皇帝的玉玺、明代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等。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故宫博物院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历史变迁,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之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魅力。
在游览故宫博物院时,游客可以沿着中轴线依次参观各个宫殿,了解皇帝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同时,还可以通过文物展览、图片展示、讲解员讲解等方式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
以下是另外5段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景点讲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还展示了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细节之处,雕刻精美,色彩绚丽,寓意深远。
如太和殿前的石狮子,既是镇邪之物,又象征着皇家的尊严和权威。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览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每个展厅都犹如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籍,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
无论是玉器、瓷器、书画,还是服饰、首饰、民俗工艺品,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故宫博物院的园林也是一大亮点。
御花园中的奇花异草、假山怪石、溪流飞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12课:故宫博物院 课件 (共50张PPT)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中和殿 太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北 西东
南
太和门 金水河 午门
东华门
从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说 明 顺 序
小结:
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 房屋九千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作详细介绍, 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这篇 说明文正是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用不长 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 美的故宫。
文章结构: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 (3)
太和殿(5—8)
三大殿外观、规模 (4)
中和殿 (9)
“前朝”
从景
保和殿 (10)
山鸟
总
分
瞰故 (11) 宫
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
分
御花园
(12) (13)
(15)
写后三宫特 点 (14)
总
到 (7) 内
(8)
圆形鳌头
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大殿_正__中_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__面__ 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_背__后_是雕龙屏。方台 _两__旁_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 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__央__藻井有一
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
色大圆珠,_周__围_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 珠正对着_下__面_的宝座。梁坊间彩画绚丽,有
(16)
“内廷”
总
分
总
如果按作用和风格把故宫中轴线上 的建筑分成三类,有何不同?
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风格
12故宫博物院课件(共29张PPT)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 候为家人作讲解。
学习要求 a.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 b.小组内选一位代表上台用“先……接着……然 后……最后……”讲述我们参观路线。
重点关注
路线设计是否符 合故宫规定
参观的路线是否 简便
调整的依据
如果与故宫的规定相冲突,会对 其他游客造成影响
(3)关注详略 考虑景点的游览价值, 确定是否游览。
活动三
整合资源,当金牌导游
带着阅读任务二读课文材料一、材料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我阅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我 会选择太和殿这个景点,在游故宫 的时候为家人讲解。因为这个景点 在材料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如果选择太和殿作为讲解的景点,应该 怎样阅读材料?
如果往返步行的路程过长,会导 致一天不能走完所要参观的景点。
路线设计是否完
备
不能遗漏重要景点,留下遗憾。
区分主次 图文结合 关注详略
(1)区分主次: 主要参考材料一、材 料四。 材料三只需关注参观 入口和参观出口。
(2)图文结合, 根据材料一的游览顺 序圈划景点, 然后在材料四的平面 图寻找景点。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 在这里接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 坐在宝座上,殿外的台基上下,文武 百官分列左右,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 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 扬。台基上的香炉和盘龙香亭里点起 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现在见着的太和门,是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的。光绪十四年十 二月十五日深夜,太和门西的贞度门失火,向东延烧太和门、昭德门以及整 个太和殿南庑。由于当时消防器材不全及灭火水源不足,大火烧了两天才被 扑灭。起火原因是贞度门值夜班的护军富山、双奎,把旧洋油灯挂在贞度门 东山墙后檐柱上睡了觉。时间一久,油灯烧着柱子,四更火起,借着大火, 烧个不停。事后这二人都被处了绞刑。 (从文中找出太和殿起火的原因。) 这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火灾,但时机不好,一个月后,即转年正月二十六日, 正是光绪帝大婚的吉日。大婚纳彩、迎娶都必经太和门。时间紧迫,又值天 寒地冻,修复三门肯定来不及。于是,宫中请来市面上扎彩棚的能工巧匠, 按原建筑面貌复制,其高卑广狭,乃至檐角小兽、大吻雕镂,无不惟妙惟肖, 即使宫中人员也看不出真伪,而且高逾数丈竟风吹不摇。这样总算应付过了 大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背景与目标
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STEAM教育理念,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角度,深入探索故宫建筑的美丽与奥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活动
课时1:了解故宫历史与背景
•课程目标:通过探索故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学生了解故宫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故宫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活动设计:
1.历史背景介绍:向学生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从明清两代的皇宫到现在的
博物院,强调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2.地理位置探索:展示故宫在北京城的中心,通过地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
其南北朝向、城门等基本结构。
3.STEAM教育概念介绍:与学生讨论STEAM教育的意义,解释其中科学、技
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各个组成部分。
•评价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或个人形式,制作简单的PPT或口头报告,介绍他们对故宫历史和STEAM教育概念的理解。
评价将考虑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进一步探索故宫的历史故事,了解相关的皇帝、重要事件等,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故宫历史认知。
课时2:探索古代建筑中的几何美
•课程目标:通过探讨古代建筑的几何形状与比例,培养学生对几何美的敏感性,并让他们理解故宫建筑的几何特点。
•活动设计:
1.几何形状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常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等,并探讨它们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2.故宫建筑几何分析:通过图片、平面图等展示故宫建筑的几何特点,比如
殿堂的形状、院落的布局等。
3.几何图形绘制: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故宫建筑元素,如殿顶、门额等,用纸
和尺规进行简化的绘制。
•评价方法:学生可以呈现他们绘制的简化几何图形,陈述其所选择的故宫建筑元素,并解释其几何特点。
评价将考虑他们的图形表达和对几何美的理解。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观察周围的建筑,分析其中的几何形状,并思考这些几何特点对建筑美感的影响。
课时3:科学解析古代建筑的结构
•课程目标:通过深入了解古代建筑的结构与材料,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能够分析故宫建筑的结构原理。
•活动设计:
1.古代建筑材料:向学生介绍古代建筑常用的材料,如砖、木、石等,以及
这些材料的特点与用途。
2.建筑结构探究:以悬挑结构为例,向学生解释其承重原理,并通过案例分
析故宫建筑中的承重方式。
3.建筑模型制作:学生在小组中使用纸板、竹签等材料,制作简易的故宫建
筑模型,以模拟建筑结构。
•评价方法:学生展示他们的建筑模型,并向同学解释模型中的结构原理,以及模型中所用材料的选择理由。
评价将考虑他们的模型创意和对结构原理的理解。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继续探索其他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如寺庙、城楼等,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此外,他们还可以在课后尝试设计更复杂的建筑模型,考虑更多的结构因素。
课时4:艺术赏析:彩画与装饰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故宫建筑的彩画与装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建筑装饰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活动设计:
1.彩画元素学习:向学生展示故宫建筑中常见的彩画元素,如龙凤、云纹等,
解释其象征意义。
2.彩画在建筑中的表现:探讨彩画在建筑装饰中的表现作用,如增添气氛、
强调主题等。
3.彩画装饰制作:学生在班内选择一个彩画元素,通过绘制或剪纸等方式,
制作装饰作品。
•评价方法: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彩画装饰作品,分享他们所选择的元素及其象征意义,并解释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评价将考虑他们的装饰创意和对彩画在建筑中的理解。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继续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其他装饰元素,如瓦当、雕花等,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他们还可以尝试在其他材料上进行彩画装饰,如陶瓷、布艺等。
课时5:创意设计:现代古建筑融合
•课程目标:通过设计一座融合古代与现代元素的古建筑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活动设计:
1.设计任务介绍:向学生介绍设计任务,即设计一座古建筑模型,融合古代
与现代元素,可以是故宫风格的现代建筑。
2.创意讨论: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设计理念,包括选择古代元素、确定现代特
色等。
3.模型制作与展示:学生根据设计理念,制作古建筑模型,并在课堂上进行
展示和讨论。
•评价方法:学生的模型将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他们还需要向同学展示模型,并分享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与创意。
评价将考虑他们的创意程度、设计实现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将他们的设计模型进一步完善,并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展示,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创意和设计成果。
此外,他们还可以将设计扩展到其他古建筑类型,如寺庙、城楼等。
课程评价与展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设计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结束后,学生将展示设计的古建筑模型,并分享设计理念和体会。
•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意设计等方面。
课程延伸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古代建筑,比如中国的其他宫殿、寺庙,以及世界上的著名古建筑。
•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深化对古代建筑的了解。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和工程原理,进行更复杂的建筑模型设计。
通过以上STEAM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文化,还能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角度,深入探索古代建筑的美丽与奥秘,培养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课程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