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
3.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2.能够运用高分子材料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2.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3.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如聚合反应、缩聚反应等。
4.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分析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高分子材料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高分子材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高分子材料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参考书,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MMEN3008 大纲执笔人:秦传香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大纲审批人:张明祖英文名称:Major Experiments of polymer material课程学时:实验学时:72实验室名称:高分子实验室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实验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两部分。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源于实践,它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支撑。
高分子物理是一门对实验依赖很强的自然科学学科,研究高分子物理不能离开实验,也离不了实验。
开设实验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学会如何去做高分子化学实验和高分子物理实验,并通过实验去更深入地、更真切地理解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理论知识。
经过实验环节的训练,完善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为创新技能的获得奠定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1、常规玻璃仪器20 10、结晶速率仪 22、分析天平及电子天平10 11、电炉 53、电热锅10 12、双螺杆挤出机 24、搅拌马达与搅拌棒10 13、切粒机 25、恒温水槽10 14、高速混合机 16、熔体流动速率仪 2 15、注塑机 17、差示扫描量热仪 1 16、平板硫化机 18、乌氏粘度计10 17、双辊混炼机 19、偏光显微镜 4 18、万能拉力机 1三、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四: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实验一、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讲座给学生讲解本组安排的系列实验的内容、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实验二、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一)实验内容(1)搭好仪器后,分别将0.3gBPO和16ml苯乙烯加入到100ml锥形瓶中,待溶解后加入到250ml的三口瓶中;(2) 再将7-8ml的0.3%PVA溶液和130ml去离子水冲洗锥形瓶及量筒后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开始加热搅拌;(3)半小时内,将温度慢慢加热到85-90℃,并保持此温度聚合反应2小时后,用吸管吸少量反应液于含冷水的表面皿中观察,若聚合物颗粒变硬可以结束实验;(4)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分离,反复水洗后,用50℃以下温风干燥后,称重。
《专题二第三节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加工制造类

《高分子材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类型,通过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化学实践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自学《高分子材料》课程中关于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合成方法等内容,并完成相关学习笔记。
2. 实验预习:预习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实践操作环节,了解实验所需的材料、仪器和基本操作步骤,熟悉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3.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2)举例说明三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3)描述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一般步骤及常见合成方法。
(4)分析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4. 实验报告撰写:在完成实验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结论等部分,重点描述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做好学习笔记。
2. 实验预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3. 作业题目要求:学生需独立思考,准确回答问题,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字迹工整,答案完整。
4.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需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实验结果分析要客观真实。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1. 理论学习笔记的完整性和理解程度。
2. 实验预习的充分性和规范性。
3. 作业题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条理性和客观性。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建议。
对于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改正。
同时,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的主要目标是:1. 深化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学会分析和辨别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领域;3. 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适用)一、设计性质《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设计》(以下简称《课程设计》)是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配合《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的是通过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掌握工程设计技巧,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程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样件或制品图要求,在教师辅导下完成一套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工作。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并正确运用相关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学习工程设计的思路、方法及设计技巧,获得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体设计内容及要求如下:(一)接受并了解设计任务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以《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
《课程设计任务书》是本环节教学的指令性文件。
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后须认真学习理解《课程设计任务书》,了解设计任务内容、基本要求、设计文件提交形式、完成时间等,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完成设计工作。
(二)分析、消化、整理原始资料接受模具设计任务后,首先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分析、消化、整理设计原始资料,为设计模具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绘制塑件图:如果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为样件或模型,先对样件或模型进行测绘,形成制品图。
并根据关于塑件的说明,注明原材料品种、牌号,生产批量、技术要求等。
(如果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为制品图,此步工作可省略)2、分析、消化塑件图及相关要求,主要考虑并弄清以下问题:①了解制品结构特点及相关技术要求,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如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件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件的允差,能否成型出符合要求的塑件。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性,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2. 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程领域及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掌握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分子材料选择原则。
3. 引导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工艺特点,了解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高分子材料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性能问题。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和性能测试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科学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高分子材料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定义、分类及特性-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2.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 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 日常生活、工程领域及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案例4. 高分子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分子材料选择原则- 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方法及原则5.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6. 实践教学环节- 高分子材料制备实验-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知识体系进行编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逐步推进,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关注产业发展动态。
高分子科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高分子科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高分子科学实验第二版的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入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本课程设计共包括两个实验项目,分别是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测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应用。
2. 实验一: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测试2.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聚合物的合成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巧和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实验测试了解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釜、电动搅拌器、计时器、加热板、催化剂、单体、溶剂、试剂瓶等。
2.准备好反应釜后,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
3.加入单体和适量的催化剂,启动电动搅拌器。
4.在加热板上进行恒温反应,反应时间根据单体种类和催化剂种类而定。
5.恒温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进行中和,然后用有机溶剂抽提和洗涤得到所需产物。
6.对所得产物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如溶解度、熔点、分子量分布、玻璃化转化温度等。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合成出了一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聚合物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布,溶解度较高,玻璃化转化温度较低等特点。
这些结果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的材料应用和优化提供有用的参考。
3. 实验二: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应用3.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加工和测试技能,同时通过实验测试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3.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
2.将高分子材料经过适当的加热等加工步骤制成所需形状。
3.利用相应设备对所得高分子材料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如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4.利用所得高分子材料制成实际应用品,如高分子膜、高分子制品等,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出了高分子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机械性能测试和进一步的加工。
《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高分子学科的一门重要学位课,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术型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综合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课程训练,巩固并加深对聚合物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等课程的理解,掌握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制备方法及工艺,了解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之间的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及撰写科学报告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巩固聚合物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及设备等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能够熟练掌握高分子材料配方、混合、制备、成型加工工艺过程,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成型加工工艺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流动行为、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分析测试方法;熟练操作高分子材料成型设备及分析测试仪器,能够规范地完成实验操作。
课程目标2:能应用工程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获得实验参数;采用图、表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实验结果;能够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达和完成实验报告。
课程目标3:能运用高分子材料工程的思维方法,根据实验目的,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研究材料与加工工艺及其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等高分子材料工程问题,取得有效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4:能够团队合作完成实验任务;能够主动承担或积极配合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顺利完成实验。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注重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研究相结合。
实验前通过教师阐述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表征的基本操作和过程,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开展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进行研究的能力,学会从工艺、工程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水平。
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教案

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熟悉高分子材料加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掌握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1、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概念和原理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方法和技术3、高分子材料加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4、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互动交流法4、实践操作法四、教学流程1、引言通过多媒体PPT等方式,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对工业发展的贡献。
2、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原理和方法详细讲解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原理和方法,包括常温成型加工、热成型加工、冷成型加工等多种加工方式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介绍各类加工机械及其应用范围,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讲解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开展技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
4、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如成型参数的优化、设备的调整与检修等。
5、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和风险。
针对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不断的试验和改进。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回顾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反思并总结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以便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成果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掌握其成型加工方法和技术。
同时,学生可以对高分子材料加工的规范和标准化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处理和解决常见的加工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工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一、实验课程设计概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在各种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程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本实验课程设计旨在为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让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质、结构和加工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高分子材料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
2.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并且掌握它们的加工过
程
3.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方法
4.通过实验,学生们能够理解在工业应用中不同的加工工艺
和方法的优缺点,并且了解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三、实验内容
实验1:聚合物的制备
1.实验目的:通过聚合反应制备成聚合物
2.实验步骤:
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2.制备聚合反应物
3.开展聚合反应
4.提取得到的聚合物样品
实验2: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1.实验目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分析聚合物的结构
2.实验步骤:
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2.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3.记录分析结果
实验3:高分子材料的形态表征
1.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技术掌握不同高分子材料的形态表征
方法
2.实验步骤:
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3.掌握和使用多种形态表征方法
实验4:高分子材料物理性质测试
1.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技术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
2.实验步骤:
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3.掌握和使用多种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实验5: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质测试
1.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技术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质
2.实验步骤:
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3.掌握和使用多种化学性质测试方法
实验6: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及优化
1.实验目的:了解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及优化方法
2.实验步骤:
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3.掌握和使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和优化方法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
实验设备:实验室通用设备、各种测试仪器
实验材料:各种高分子材料、反应物、生产原料
五、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实验目的:简单明了阐述实验的目的
2.实验内容:详细阐述实验的内容,每一步都需要描述整个
操作过程,并给出操作原理
3.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的步骤,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需要注意,实验过程有可能会出现偏差,例如出现与理论值不符合的结果,需要逐个解释。
4.实验结果:把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并且对实验结
果与理论值分析
5.结论:对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6.参考文献:参考过程中使用的资料
六、总结
本实验课程设计旨在为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实验技能和基础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从操作到结果,从数据处理到分析,全方位的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的基本技能。
希望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掌握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希望实验室能继续对学生开展各种实验课程设计,不断完善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