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首先介绍了课程背景和研究目的,说明了思政教育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设计思路和内容设置,探讨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并对学生反馈和效果评估进行了总结。
还探讨了课程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最后对《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有效指导《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意识。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教育意义、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反馈、效果评估、实践挑战、应对措施、总结、发展方向、结语。
1. 引言1.1 课程背景《高分子化学》课程背景:《高分子化学》是理工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等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分子化学在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习《高分子化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思政的提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价值观。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思政教育也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结合《高分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高分子化学》课程背景中的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有助于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通过对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高分子化学》课程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提升;2. 分析《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的思路和内容设置,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3. 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4. 调查学生对《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反馳,评估教育效果;5. 分析课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挑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高分子化学是高职高专高分子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特性、合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高分子化学课程也是一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课程,通过对材料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科学原则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本文将结合《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实现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可以通过课程的教材选取和内容安排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选择教材时,可以优先选择那些能够体现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发展战略的教材,如国家科技部发布的《高分子材料发展纲要》,通过学习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观,并提高他们对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视。
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案例分析,如高分子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等,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引导他们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讲授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知识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有关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成果与技术应用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
还可以通过实践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实际操作中。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选取与高分子化学有关的实验项目,如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质测试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科研诚信等问题,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需要课程教师有敏锐的思想意识和丰富的思政教育经验。
通过合理的教材选取和内容安排、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实践环节的引导,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态度,使课程思政更加深入人心,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1. 确定思政教育目标在设计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育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需要充分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通过讲解聚合物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重大成果,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高分子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和地位,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体现人文关怀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与发展。
例如通过教学案例、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高分子科技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推动学科交叉高分子化学与哲学、社会学、法律、经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明确高分子化学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1. 课程内容设置在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度融入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如在教学大纲中适当设置专题讲座、专家访谈等板块,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高分子科技的发展动态和重大成就,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科学事业的使命感。
2. 案例教学引入思政教育案例,通过典型的思政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高分子化学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3.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技术开发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术报告、学科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高分子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高分子科技的前沿动态,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科学素养。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高分子化学》是化学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化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思政工作的加强,如何将思政教育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 设计目标《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高分子化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通过深入探讨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认识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规的认识和遵守。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高分子化学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
2. 课程内容设计3. 教学方法设计为了实现《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目标,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具体包括:1. 案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选取一些与高分子化学相关的案例,例如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和问题等,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思政内容的关注和思考。
可以选取一些生产中出现的高分子材料质量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讨论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2. 实验操作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设置一些涉及高分子化学制备和性能测试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乐趣和挑战。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作者:张杰邹洪涛毛海立邢焰徐平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02期[摘要]课程思政是将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要举措。
本文在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中植入德育教育,首先从世界工程塑料的知名企业入手,引入我国著名的化工企业及其发展历程,揭示出化工企业发展中体现的四个自信,从企业发展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告诉学生要努力学习,让学生明白只有个人的努力奋斗才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最后让学生明白,作为当代有为青年,应该为我国的高分子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四个自信;个人奋斗[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2-0067-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30 [本刊网址]http://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就应该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倡导“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我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里是新人,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少的差距,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
结合高分子材料发展史,《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及“四个自信”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
一、高分子工程材料导入“四个自信”三大合成纤维有聚酯(PET),尼龙及聚丙烯腈。
其中聚酯又称为涤纶,是英国ICI公司1939年最早工业化,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尼龙66是美国杜邦公司1935年开发的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
可以看出,欧美发达国家在这类高分子材料中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课程思政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思政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
对于理工科课程来说,尤其是高分子化学这样复杂而抽象的学科而言,如何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增强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一、课程理念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应用广泛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高分子化学原理和技术,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将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融入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内容在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新探究,发现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将教授先进的高分子化学知识和技术,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实践,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常思思维、常怀感悟,积极从事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三、课程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课程理念和内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案例、视频、演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在学科中寻求知识与技能的乐趣。
2. 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本质,锤炼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让学生参与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案例】《高分子化学》教学案例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教学对象:本科三年级、高分子专业· 总学时:64学时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一)整体思路《高分子化学》这一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纺织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针对高分子化学的授课内容,除了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优化和完善实现对课程教学“广度”和“深度”的提升,还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注重提升课程的“温度”,使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仅入眼、入耳、入脑,还要入“心”,使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到课程学习内容中并不断优化和提炼,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打造课程思政与高分子化学专业结合的“金课”课堂。
通过结合《高分子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反馈,在授课过程中的全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渗透,结合高分子化学领域发展过程中著名人物的事迹和人格魅力、高分子化学与先进材料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及通过作业、讨论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课程教学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式,通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教学尝试,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和谐统一,不仅实现学生对本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优化,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高分子化学的积极性与好奇心,提升学生民族自信、胸怀祖国未来发展及为祖国科学事业积极奉献的爱国情怀。
进一步通过学生的当堂或课后作业反馈、网上问卷调研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反馈,以明确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效果、不足和改进方案,为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第七章“配位聚合” 第一节配位聚合机理及丙烯等规聚合中的课程思政案例聚烯烃材料占了所有高分子材料的一半以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分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及其性能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高分子化学教育中,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探讨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实践方法、效果评价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高校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分子化学课程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通过深入研究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法治意识。
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高校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实用的经验和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意义和价值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高分子化学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对象是高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一、课程思政的设计
课程思政的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政教育的设计。
2.强调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强调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介绍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到高分子化学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论培训:在课程的开头,可以组织专门的思政培训,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高分子化学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导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和热情。
(2)讲座和专题报告: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和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前沿发展和应用,引导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3)实验教学:实验是高分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2.虚拟教学实践
虚拟教学实践是一种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的教学实践,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网络讨论、在线辅导等方式来进行思政教育。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虚拟教学实践来进行思政教育。
可以设计一些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网络讨论和在线辅导来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总结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也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和实践。
只有这样,才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高分子化学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思想政治素养的高分子化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