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题库
地质地貌

1.类质同象: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近体内部构造中本应该由某种质点所占据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地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的构造不发生变化的现象。
2.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3.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裂开的平面叫做解理面。
4.硬度:矿物抵抗刻画、压入和研磨的能力。
---一滑二石三方解,四萤五磷六正长,七石八黄九刚玉,最后是金刚石。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分为内动力和外动力。
6.沉积岩:由沉积物质通过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7.变质岩:由母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8.岩浆:位于地下深处、富含挥发性物质的硅酸盐熔体。
9.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和晶粒相对大小以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
10.岩石的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列、配置和填充方式上所反映出来的岩石的外貌特征。
11.层理:沉积岩中由物质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方向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12.绝对地质年代: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计算矿物和岩石的形成年龄。
13.相对地质年代:利用地层之间相对的新老关系,或者他们的形成顺序以说明地层的形成时代叫。
14.矿物的结晶习性: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常有生成某一定形态的习性。
15.节理:岩石中没有明显移动的断层16.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成层的和非成层的岩石的总称。
17.断层:岩层受力后两侧的岩层有显著位移的断裂。
18.地垒:两组断层之间的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的正断层。
19.地堑:两组断层之间的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的正断层。
20.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些列崩解和分解的作用。
专题04 地质地貌-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教师卷)

专题04地质地貌(2024·广东)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
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2.(外力作用)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答案】1.B2.D【解析】1.溶洞是流水溶蚀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
该溶洞是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可溶性石灰岩形成的,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故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石灰岩,重力崩塌形成洞穴,故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学溶蚀、重力崩塌、流水侵蚀,①②⑤正确,与风力、冰川作用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地质时期随地壳的抬升运动,石灰岩沉积处被抬升形成陆地;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地下河流经中低山区,可能挟带砾石、砂和黏土等不同粒级的碎屑沉积物,这些物质随水流进入溶洞,并在洞内沉积下来,形成粉砂质黏土沉积物,D正确;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石灰岩块,而不是粉砂质黏土,A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在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之上,B错误。
故选D。
(2024·浙江1月)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阶地地貌)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4.(河流阶地地貌)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答案】3.A4.D【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
大学地质地貌期末考试卷

大学地质地貌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地球2. 以下哪一项不是岩石的三大类别?A. 沉积岩B. 变质岩C. 火成岩D. 变质沉积岩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铁D. 钙4. 以下哪个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断崖B. 峡谷C. 沙丘D. 火山5.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俯冲B. 碰撞C. 拉伸D. 沉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质年代的单位包括宙、____、____、期。
2. 地壳的三大岩石类型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____。
3. 地壳运动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走滑运动。
4. 地貌形态的分类依据主要是____、____和地貌发育程度。
5. 地下水的类型包括上层滞水、潜水和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2.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地的地层厚度为1500米,已知地层的密度为2.7 g/cm³,计算该地层的总质量。
2. 如果一个地区的年平均侵蚀速率为0.5毫米/年,该地区有一块岩石露出地表已有1000年,请计算这块岩石的侵蚀深度。
五、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地质地貌学在环境科学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六、案例分析题(10分)1. 给出一个实际的地质地貌案例,分析其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对当地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地质地貌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考试,更好地理解地质地貌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高考地理地貌试题答案

新高考地理地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地表形态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貌的主要因素之一。
B. 气候因素对地貌的形成没有影响。
C. 河流侵蚀作用不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D.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A2.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A. 断层地形B. 火山地形C. 沙漠地貌D. 冰川地形答案:C3. 河流地貌中,哪个部位通常是河流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区域?A. 河源B. 河口C. 河弯D. 河床答案:C4. 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西北地区答案:B5. 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分别导致了哪种地貌的形成?A. 水平运动导致山地和盆地的形成B. 垂直运动导致高原和平原的形成C. 水平运动导致高原和平原的形成D. 垂直运动导致山地和盆地的形成答案:D二、填空题1.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答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气候、人类活动、时间2. 在地貌学中,________是指地表形态的起伏变化,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答案:地形3. 地貌的类型可以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分为________地貌、________地貌、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地貌等。
答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为作用、海岸作用4. 冰川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冰斗、U型谷、________等。
答案:冰川侵蚀、冰碛丘陵三、简答题1. 简述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河流地貌主要是由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水流的下切、侧蚀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形成河谷、河弯等地貌。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地方沉积,形成河漫滩、冲积平原等地貌。
河流地貌的特点是动态变化,随着河流的不断侵蚀和堆积,地貌形态会不断发生变化。
《地貌学》练习题集

《地貌学》练习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下列哪项不属于地貌学的研究范畴?( )A. 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B. 山脉的隆起与剥蚀过程C. 冰川的移动与地貌塑造D. 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规律2.下列哪种地貌类型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A. 雅丹地貌B. 喀斯特地貌C. 丹霞地貌D. 火山地貌3.关于河流侵蚀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河流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三种类型B. 下蚀作用使河床加深,河流纵剖面呈阶梯状C. 侧蚀作用使河床展宽,河流横剖面呈“V”型D. 溯源侵蚀作用使河流长度缩短,河源向下游方向移动4.下列哪种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直接产物?( )A. 冰斗B. 溶洞C. 峰林D. 黄土塬5.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哪种岩石分布区?( )A. 石灰岩B. 花岗岩C. 砂岩D. 页岩6.下列哪项不是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 )A. 风力沉积B. 河流冲积C. 冰川搬运D.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7.下列关于海岸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潮线以上B. 海积地貌主要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C.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域特有的海岸地貌D. 沙滩是海浪侵蚀作用的产物8.下列哪种地貌是由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A. 峰林B. 雅丹C. 火山锥D. 冰川9.下列关于地貌发育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地貌的发育速度和方向B. 冰川地貌的发育与全球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密切相关C. 干旱气候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D. 河流地貌的发育受到降水、气温等气候因素的影响10.下列哪项不是地貌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A. 为水利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B. 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C.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D. 评估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1. D. 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规律(地貌学主要研究地表形态,不涉及地球内部岩浆活动)2. A. 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3. D. 溯源侵蚀作用使河流长度缩短,但河源是向上游方向移动(不是向下游)4. A. 冰斗(冰川侵蚀作用的直接产物)5. A.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6. C. 冰川搬运(黄土高原形成与冰川搬运无直接关系)7. C.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域特有的海岸地貌(正确)8. A. 峰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9. C. 干旱气候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干旱气候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湿润气候更有利)10.C.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地貌学不能预测地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大学工程地质地貌读图题

读图题作业第一题1、图中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的顺序是、、、,缺失了、、。
2、图中K为岩层,K与D之间的接触关系是,C与D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3、图中发育有以为核部的褶皱。
4、在刘坪处发育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西盘为。
参考答案:1、白垩系(K)、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
2、水平岩层、角度不整合、整合接触3、石炭系(C)、向斜4、正断层、下降盘。
1、图中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的顺序是、、、、,缺失了、。
2、以赵家坡为顶部的岩层属于构造岩层,图中K与T之间的接触关系是,C与T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3、图中发育以为核部的褶皱。
4、图中发育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东盘为。
参考答案1、白垩系(K)、三叠系(T)、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侏罗系(J)、二叠系(P)。
2、水平岩层、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触3、志留系(C)、背斜4、正断层、下降盘。
1、图中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的顺序是、、、、、。
2、图中J与P之间是接触关系,王家坡处的地层为构造,图中左侧C、D岩层的倾向和地形坡向的关系为坡。
3、图中发育以为核部的褶皱。
4、在刘家沟处发育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西盘为。
参考答案1、侏罗系(J)、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奥陶系(O)。
2、平行不整合触、水平构造、角反向坡3、奥陶系(O)、背斜4、正断层、下降盘。
1、图中出露的地层(以系为单位)由新到老的顺序是、、、、、,缺失的地层是。
2、图中K地层为构造,K与J之间是接触关系,C与S之间是接触关系。
3、图中发育有以为核部的褶皱。
4、图中发育有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东盘为。
参考答案:1、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志留系(S),泥盆系(D)。
地质与地貌

3.超基性岩:<45% 基性岩:45%---52%中性岩:52%---65% 酸性岩:>65%4.碎屑直径:砾岩类:>2mm砂岩类:2---0.05mm粉砂岩:0.05---0.005mm黏土岩:<0.005mm5.组成花岗岩的矿物:石英,长石,黑云母。
7.河漫滩是洪水期被淹的河底滩地。
8.黄土塬是黄土沟间地貌。
9.深度大于宽度的是海蚀洞,宽度大于深度的事海蚀穴。
10.按层理形态可将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11.世界三大活动构造地貌带:全球,大陆和洋底。
12.全球三大火山活动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13.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陆断裂谷地震带。
14.矿物集合体的形态主要有:粒状集合体,片状,鳞片状,针状,纤维状,致密块状,晶簇。
15.褶曲的平面形态:线性褶曲,长宽比大于10:1。
长圆形褶曲,长宽比3:1—10:1。
浑圆型褶曲,长宽比小于3:1。
16.断裂地貌主要有:断层崖,断层线崖,断层谷,掀斜山,断陷盆地,断块山地。
17.沟谷分为:切沟,冲沟,坳沟。
18.沙漠的类型:岩漠,砾漠,沙漠,泥漠。
19.名词解释: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所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岩浆:在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出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熔融物质。
沉积作用:被冰川、水、风等介质搬运的物质,不会永远被搬运下去,经过一定的距离,由于营力能量的降低,或者遇到适当的物理化学条件,或者在生物的参与下,最终沉积下来,这种作用过程就叫做沉积作用。
地台:地壳上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
地槽:地表狭长的,相对运动的构造单元。
地垒: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其两侧为下降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垒。
地堑:———下降盘———,———上升盘———。
标准化石:地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的生物化石。
初一地理地貌学基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地貌学基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貌是指()的总和。
A. 地球表面特征B. 气候条件C. 岩石成分D. 动植物生态答案:A2. 下列哪种地貌是侵蚀地貌的典型类型?A. 冰川地貌B. 河谷地貌C. 平原地貌D. 高山地貌答案:B3. 大气中的水汽在山顶遇冷却凝结为水滴,经常悬浮于山顶上方形成白色云雾的地貌是()。
A. 冰川地貌B. 高山地貌C. 风蚀地貌D. 河谷地貌答案:B4. 下列哪种地貌是由冰川运动形成的?A. 峡谷地貌B. 悬崖地貌C. 沙漠地貌D. 洞穴地貌答案:A5. 黄土高原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地貌?A. 河谷地貌B. 高山地貌C. 古岸地貌D. 风蚀地貌答案:D二、填空题1. 风蚀地貌主要通过()和()两种力量形成。
答案:风力、砂粒碰撞力2. 河谷地貌的形成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水的侵蚀作用3. 冰川地貌的典型地貌特征有()和()。
答案:U型谷、冰碛石4. 平原地貌是由于长时间的()和()沉积形成的。
答案:河水冲刷、沉积5. 东北地区的长白山是一个典型的()类型地貌。
答案:高山地貌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风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风蚀地貌主要是由于风力和砂粒碰撞力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风力会将地表的细小颗粒物质带走,并撞击岩石表面造成砂粒碰撞力,导致岩石表面的磨蚀。
同时,被风力携带的沙粒在运动中也会互相碰撞,使得颗粒表面产生磨损,形成风蚀凹地和风蚀丘等地貌特征。
2. 请简述冰川地貌的形成机制。
答案:冰川地貌主要是由冰川运动的作用形成的。
冰川是由大量积雪逐渐被压实而形成的,当积雪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巨大的冰川体。
冰川运动包括冰川的滑移和内部的塑性变形。
在滑移过程中,冰川会对地表进行磨蚀和挖掘,形成峡谷地貌、山地地貌等特征。
此外,冰川运动还会造成冰碛石的堆积,形成冰碛谷等地貌特征。
3. 平原地貌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请简要阐述河流对平原地貌的形成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17.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18.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
()19.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20.粗碎屑岩中的粗碎屑都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
()21.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22.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
()23.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24.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
()25.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26.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
()27.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
()28.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1-21.下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a.石英、玛瑙、煤、云母;b.辉石、沥青、石油、金刚石;c.人造水晶、矿泉水、长石、方解石;d.雪花、高岭石、石英晶簇、花岗斑岩中的长石斑晶。
2.下列可共生在同一类火成岩中的矿物是()。
a.石英、橄榄石、辉石、白云母;b.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c.钾长石;d.橄榄、钙长石、辉石、角闪石。
3.基性岩与酸性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a.形成深度;b.矿物成分;c.颜色;d.结构构造。
4.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5.下列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组是()。
a.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 ;b.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c.白云母、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d.绢云母、刚玉、蓝闪石、滑石。
6.下列纯属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是()。
a.钾长石、高岭石、红柱石、滑石;b.石英、橄榄石、天然泵、钾长石;c.萤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闪石;d.辉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
7.下列具大致相同矿物组成的岩石组是()。
a.花岗岩、长石石英砂岩、花岗片麻岩;b.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c.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d. 粉砂岩、石英砂岩、石英质砾岩。
8.下列可共存于一块岩石标本中的结构特征是()。
a.全晶质、斑状、不等粒、自形;b. 全晶质、似斑状、半自形、等粒 ;c.全晶质、半自形、等粒、中粒;d.全晶质、超显微、自形、鳞片状。
9.下列可共存于一块岩石标本中是结构特征是()。
a.块层状、波状层理、泥裂、波痕;b.气孔状、枕状、流纹状、杏仁状;c.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d.平行层理、缝合线、薄层状、假晶。
10.下列属于沉积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是()a.石英、斜长石、方解石、黑云母;b.钾长石、高岭石、白云母、石英 ;c.方解石、白云石、石盐、角闪石 ;d. 赤铁矿、石膏、钾盐、石榴子石。
11.下列完全用于描述岩石结构特征的术语组是()a.变余砂状、竹叶状、粒状、斑状;b.似斑状、全晶质、鲕状、生物碎屑;c.等粒状、泥质、片状、结核 ;d.碎斑、非晶质、波痕、粗粒。
12.下列完全用于描述岩石构造特征的术语组是()。
a. 气孔状、平行层理、块状;b.变余泥裂、变余层理、变余砂状、变余气孔;c.流纹状、枕状、杏仁状、斑状;d.等粒、泥质、生物碎屑、鲕状。
13.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a.方解石;b.白云母;c.辉石;d.橄榄石。
14.下列均具中等解理的矿物组是()。
a. 辉石、角闪石、长石、方解石;b.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绢云母;c.长石、辉石、角闪石、红柱石 ;d.石墨、黄铜矿、磷灰石、萤石、石盐。
15.下列均无解理的矿物组是()。
a.黄铜矿、石英、橄榄石、赤铁矿 ;b.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石榴子石;c.黄铁矿、铝土矿、石榴子石、磁铁矿;d.褐铁矿、磷灰石、萤石、石盐。
16.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d.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
17.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矿物成分;b.岩石结构;c.岩石构造 ;d.岩石颜色。
18.某变质岩含SiO290%,可推知其原岩是( )。
a.某种火成岩 ;b.某种沉积岩 ;c.某种变质岩;d.a、b、c均可。
1.d;2.b、d;3.b、c;4.b;5.d;6.a;7.a、c、d;8.c、d;9.a;10.b;11.b;12.a;13.b;14.c;15.a;16.a、b;17.b;18.b、c。
2-11.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是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作用。
()2.溶解到岩浆中的挥发作用性物质实际上不是岩浆的物质组成部分。
()3.地球上玄武质岩浆占所有岩浆总合的80%。
()4.溶解到岩浆中的气体对岩浆的性质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火山喷出的气体大部分是水蒸气,但是,大多数岩浆原生水的含量不超过3%。
()6.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
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
()7.熔岩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动。
()8.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的粘性没有影响。
()9.玄武岩质成分的岩浆通常流动缓慢,故多形成块状熔岩。
()10.流纹质熔岩粘性很大所以流动缓慢。
()11.安山质熔岩与流纹质熔岩由于岩浆粘性大,尤以酸性岩浆为甚,它们喷发时常很猛烈。
()12.在大型复式火山锥的斜坡上可形成数个寄生锥。
()13.有的人认为火山喷发的形式演化顺序是熔透式→裂隙式→中心式,现代火山多为中心式,而冰岛的火山是现代裂隙式火山的典型代表。
()14.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了死火山,永远不会再喷发了。
()15.火山活动对于人类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
()16.火山灰很容易风化形成较为肥沃的土壤。
()17.地下的岩浆活动可能触发毁灭性地震。
()18.火山喷发的尘埃悬浮在大气中可以保持许多年。
()19.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
()20.含水的岩石其熔点低于不含水的岩石。
()21.上地幔的成分很像在蛇绿杂岩体中所见到的橄榄岩。
()22.安山质和流纹质的岩浆只能从陆壳物质的部分重熔中分异出来。
()23.当早期形成的晶体下沉到岩浆房的底部也就出现岩浆重力分异作用。
()24.一旦晶体从岩浆中形成,它就不再与残留的熔浆发生反应。
()1.√;2.×;3.√;4.×;5.√;6.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21.下列哪种矿物不能在花岗岩中出现?()a.黑云母 ;b.石英 ;c.钾长石 ;d.钙长石。
2.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a.石英 ;b.白云母 ;c.辉石;d.钠长石。
3.安山岩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产物?()a.沉积物和超镁、铁质岩石在俯冲带的部分重熔 ;b.沉积物和花岗岩的部分重熔 ;c.玄武岩质熔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d.花岗岩的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4.高原玄武岩的形成是下列哪种作用的结果?()a.古海洋洋中脊的裂隙喷发 ;b.是在大陆岩石圈板块内部的与热点有关的一种火山喷发 ;c.与安山岩线类似的成因 ;d.大陆山一般的火山喷发。
5.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a.扩张板块边界 ;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 ;c.活动的俯冲带 ;d.古老造山带。
6.枕状熔岩形成于()。
a.水下的熔岩喷发 ;b.陆地的熔岩喷发 ;c.熔岩台地;d.炽热的火山云。
7.破火山口是下列哪种原因形成的?()a.猛烈喷发时爆炸 ;b.自边缘裂隙喷出的熔岩堆积;c.几次喷发的错位 ;d.紧跟爆发之后的下陷。
8.下列哪种火山景观不是由玄武岩构成的。
()a.熔岩高原 ;b.洋中脊 ;c.盾状火山 ;d.火山穹隆。
9.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种?()a.水蒸气 ;b.氨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0.大量的安山岩主要分布于下列哪个地带?()a.岩石圈板块的离散边界 ;b.大陆裂谷 ;c.岩石圈板块的俯冲带 ;d.大洋板块内的海底平顶山。
11.下列哪种火成岩侵入体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存在的?()a.花岗岩基 ;b.流纹岩岩盆 ;c.辉绿岩床 ;d.辉长岩岩株。
12.古熔岩流与岩床这两种火成岩产状有明显的区别是下列哪两点?()a.与下伏地层接触变质的范围大小不同 ;b.厚度不同;c.上覆地层是否变质 ;d.矿物颗粒大小。
13.当含较多橄榄石的玄武岩浆在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所形成的不连续系列矿物晶出的顺序为()a.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b.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 ;c.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d.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14.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
a.同化作用 ;b.熔离分异 ;c.结晶分异作用 ;d.混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