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物证与毒物检验》课程考查练习题库

合集下载

有害物质检测考核试卷

有害物质检测考核试卷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害物质可能存在于以下哪些环境中?()
A.空气
B.水
C.土壤
D.所有以上选项
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A.提高生产效率
B.使用低毒或无毒替代品
C.加强废弃物处理
D.所有以上选项
3. D
4. D
5. C
6. A
7. C
8. D
9. D
10. C
11. C
12. D
13. D
14. D
15. D
16. C
17. D
18. D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D
2. D
3. D
4. ABD
5. D
6. D
7. D
8. D
9. D
10. D
11. D
12. D
13. D
14. D
A.无需定期进行检测
B.只需检测已知有害物质
C.应定期进行,检测范围包括已知和潜在有害物质
D.只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检测
6.以下哪种有害物质常存在于家具中?()
A.甲醛
B.二氧化硫
C.铅
D.氯
7.关于有害物质的健康影响,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的有害物质不会影响健康
B.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有害物质不会影响健康
3.有害物质检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过高
B.样品处理不当
C.检测仪器未校准
D.所有以上选项
4.以下哪些是有害物质的物理检测方法?()

法医毒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法医毒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法医毒物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普鲁士蓝反应是用于下列哪一项检验的常用方法(a)A. 氰化物B. 砷化物C. 一氧化碳D. 硫化氢2. 在毒物分析检验中直接应用光谱法常常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c)A. 直接应用光谱法无法定量B. 直接应用光谱法检测需要对照品,而其他方法不用C. 毒物分析检材往往很复杂,而光谱法本身不具有分离能力D. 光谱法所需仪器极其昂贵3.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研究和鉴定的主要任务是(c)A. 毒物的性质B. 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C. 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D. 中毒的方式4.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鉴别不同物质的主要依据是(a)A. 紫外吸收光谱不同B. 密度不同C. 分子量不同D. 颜色不同5.怀疑砷、汞等金属毒物急性中毒时,可直接分离检验体外检材的方法是(b)A.二氯化钯显色反应B. 雷因许试验C. 光谱法D. 显微结晶试验6.UV光谱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分别是(c)A.吸收度、时间B. 时间、波长C. 吸收度、波长D. 波长、吸收度7.在毒物分析工作中,为了排除阴性干扰物的存在和验证实验是否可靠,常需进行(b)A.空白对照试验B. 已知对照试验C. 验证试验D. 筛选试验8.检材已腐败,用溴化汞试纸检验砷或磷化锌时,要干扰反应的是(c )A.氢氰酸B. 溴化汞C. 硫化氢D. 砷化氢9.砒霜属于(b)A.挥发性毒物B. 金属毒物C. 气体毒物D. 有机毒物10.下面哪一条不符合选作随行参比标准物的要求(b)A.母体结构与待测物的不同B. 与待测物属同一类毒物C. 与待测物有相似的紫外吸收D. A、B、C项都不符合11.检识敌敌畏和敌百虫可用(c)A.硫酸铜反应B. 间苯三酚-硫酸反应C. 间苯二酚-氢氧化钠反应D. 氯化铁反应12.分离比重不同混为一体的浑浊组分可利用(d)A. 过滤方法B. 蒸馏方法C. 升华方法D. 离心方法13.在薄层色谱法中,常将固定相和流动相分别称为(a)A. 吸附剂、展开剂B. 展开剂、吸附剂C. 萃取剂、吸附剂D. 展开剂、稀释剂14. Beer-Lambert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光源必须为(c)A.可见光B.紫外光C.单色光D.混合光15. 下列各种检材中,属体外检材的是(b)A. 脑脊液B. 呕吐物C. 尸体腐泥D. 玻璃体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微量物证试题-新编(1)

微量物证试题-新编(1)
4.在交通肇事逃逸案现场有经常会有油漆碎片,如何 应该如何采集和包装这些物证? 正确采集和包装涂料物证,找到嫌疑肇事车,提取比 对检材并及时送检,是得到有用的微量物证检测结果 的前提。
5.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矿物油沸点 怎样寻找、采集、包装、存放易 低,易挥发且成分复杂,加上火场高温作用,此类 燃液体残留物? 检材的提取与其他油脂物证检材的提取方法不同。
1.采集要迅速,因为爆炸物证很容易被破坏; 2.采集范围要大,因炸药爆炸瞬间产生巨大威力,使爆炸遗留物、爆 炸残留物等物证飞离爆炸中心; 3.要以爆炸物证现场分布的一般规律为指导,才能确保物证采集的准 确性和全面性; 4.因爆炸物证具有残留的微量性、形态的破碎性、分布的广泛性、存 在的隐蔽性等特点,采集爆炸案件微量物证必须认真仔细,确保物证 5.要准确定位,为准确分析罪犯作案方式、爆炸装置类型、炸药种类 提供物质保证。 6.在采集微量物证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直接物证。 7.要注意采集犯罪嫌疑人及其住处的物证:通过这些物证与现场物证 的比对检验可为破案提供有力的证据。 1.爆炸系列尘土的采集,应根据风向和现场情况,以炸点为起点,沿 同一方向,在距炸点0.5米、1米、2米、3米、4米、5米…处分别采集 等面积的表面浮土,采集面积不应小于50cm×50cm,如怀疑为高级炸 药 2.炸爆点炸尘,土则检采材集的面采积集应,在应80将cm回×填80土cm去以除上后,采如集现压场缩环壁境上条的件尘允土许。,四 3.爆炸残留物存在几率较高部位检材的采集,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采集那些污染少、自身杂质少、距离适当的物体表面上的尘土检材。 4.空白尘土的采集:在现场或现场附近、爆炸尘土无法到达的地方进 行空白尘土采集,用以比对检验消除空白干扰。 在交通肇事逃逸案现场对油漆涂料的采集: 1.对于较完整的涂料碎片,可用镊子夹取,放入样品袋或样品瓶中; 2.对于微小涂料,要整体送检。 3.找到嫌疑肇事车辆,应在嫌疑肇事车刮擦痕迹附近部位采集涂料, 若刮擦处已喷上新的涂料,则除在可能刮擦处周围提取涂料外,还需 要在可能刮擦部位的钢板连接处、交接缝中采集涂料,而且要用手术 刀 4.未从干漆的层涂底料部,挖用取玻或璃切棒取挑涂取料、的玻方璃法纸进粘行取提、取具,塞以试保管证包涂装料。物证的完 5. 提取对照涂料样品时,应提取未受损的涂料或未受污染的涂料。 对采集到的油漆涂料的包装: 1.提取的检材要盛装在透明胶卷盒或塑料袋、纸袋中; 2.检材和比对样本分别包装,避免各种污染及远离热源; 3.及时表明检材情况,特别应注明采集部位的名称; 4.对样品要注明提取车辆的名称和采集部位。 易燃液体残留物的发现和采集应集中在起火部位、起火点区域进行, 选择有可能附着纵火剂部位进行采集: 1.使用易燃液体探测器对起火部位、起火点区域进行仔细探查,当探 测器有反应则应对该地的检材重点采集,尤其是有气味的检材。 2.采集起火点区域地势较低部位的火场残渣、纵火剂不易挥发的下层 土、地板缝隙中泥土;在杀人焚尸现场还要采集死者的衣物、被褥等 3.仔细寻找可疑纵火剂盛装容器。

毒理学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毒理学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根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以下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尿中δ-ALA的含量B.中度铅中毒C.动物死亡D.持续性肌肉松弛E.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A.LD100 B.LD50 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响(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大耐受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局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法医毒物分析题库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法医毒物分析题库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法医毒物分析题库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法医毒物分析》题库一、名词解释1. 法医毒物分析学2. 杀虫药3. 体内检材4. 细胞后含物5. HbCO饱和度6. 毒物7. Rf值8. 体外检材9. 毒品10. 纯度11. 回收率12. 保留时间13. 已知对照试验14. 天然药毒物15.杀虫剂16.杀鼠剂17.金属毒物18.气体毒物19.挥发性毒物20.合成药毒物二、填空题1. 被称为苯丙胺类摇头丸毒品的主要成分是2. 苯丙胺类检材的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

3. 合成药毒物的特点为多数为、、多数为固体和需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

4. 常见有机杀鼠剂为、、和杀鼠剂。

5. 大麻制成的毒品大致可分为、和,其中大麻中含量最高。

6. 质谱图是以为横坐标,所对应的相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像。

7.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大多含有和结构及,而且分子中因含有,故具有各种光学异构体。

8. 法医毒物分析的特点有分析目的不确定性、、、和肩负法律责任。

9. 中毒和一定是毒物直接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后果;从机体检出的毒物量,一定要达到中毒或致死的水平;中毒症状和中毒病理变化要与检出的毒物相一致。

10. 气相色谱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色谱和色谱。

11. 挥发性毒物具有结构简单、分子量小及蒸汽压高的特点。

12. 毒品的种类很多,根据药理和毒理作用可分为,,。

13. 中枢神经抑制剂包括,,,。

14. 对当今社会危害最大的毒品,被称为毒品之王的是。

15.是海洛因、吗啡、可待因定性分析的常用检材;、是体内阿片类毒品定量分析常用的检材;是阿片类毒品分析的重要检材。

16. 氯胺酮临床上的作用:麻醉作用快、镇痛强。

17. 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精神性最强的为:。

18. 大麻对——、——、——等系统均有影响。

19.大麻滥用的入体途径主要有、极为少见的方式为,在鉴定试验时要留心。

20.一般从、、中检出四氢大麻酸即可作为吸食大麻的直接证据。

21.百草枯一般采用的三氯醋酸沉淀蛋白22.百草枯的检材采取方法(固相萃取法、23.百草枯的检测方法(碱性连二亚硫酸钠反应;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4.五氯酚钠的检测方法((1)化学分析法:;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藏红花反应;(2):(3)(4)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联用分析法(5)25.金属毒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而分子结构或化合状态只影响其毒性的强弱。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

3、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兼顾用途)分类
(1)挥发性毒物 :这类毒物通常具有分子量较小、 结构简单、挥发性较大等特点。 (2)气体毒物 :这类毒物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3)水溶性毒物 :这类毒物具有易溶于水的特点 。 (4)金属毒物 :这类毒物包括一些金属和类金属 化合物 。 (5)不挥发性毒物 :这类毒物具有分子量较大、 结构复杂、难挥发等特点 。 (6)农药 :这类毒物是按用途分类的。
刑事化验
刘冬娴
第一章 绪论
刑事化验: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运 用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原理与方法,对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相关物 证,进行发现、记录、采取、检验和鉴定, 以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一门应用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微量物证与毒物和毒品概述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的发现与采取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的包装与送检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的检验
三、毒品物证的发现与采取
(一)毒品物证的寻找与发现 (二)毒品及相关物证的采取 (三)吸毒者生物物证检材的采取 (四)易制毒化学品物证检材的采取 (五)毒品案件相关物证的采取
(一)毒品物证的寻找与发现
毒品物证搜寻的重点包括毒品的种植点、 生产点、交易点和藏匿点等。 1、通过对人身及携带物品的检查寻找与发现 毒品物证 2、通过对交通运载工具的搜查寻找与发现毒 品物证 3、通过对住处的搜查寻找与发现毒品物证
第一节 微量物证与毒物和毒品概述
一、微量物证概述 二、毒物概述 三、毒品概述
一、微量物证概述
(一)微量物证的概念 (二)微量物证的分类
(一)微量物证的概念
• 微量物证:是指物品物证中除毒物物证和毒品物证 之外的一切量小体微的物证。 1、微量物证的量

毒物考试题及答案

毒物考试题及答案

毒物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物的定义是:A. 任何能引起生物体中毒的物质B. 任何能引起生物体疾病或死亡的物质C. 任何能引起生物体生理功能改变的物质D. 任何能引起生物体不适的物质答案:A2. 毒物的毒性大小通常用以下哪个指标来衡量?A. 致死量B. 半数致死量(LD50)C. 有效量D. 治疗量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磷农药?A. 敌敌畏B. 马拉硫磷C. 草甘膦D. 乐果答案:C4. 重金属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哪个器官?A. 肝脏B. 肾脏C. 心脏D. 脾脏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神经毒物?A. 砷B. 汞C. 铅D. 氰化物答案:D6. 毒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发生在人体的哪个器官?A. 肝脏B. 肾脏C. 脾脏D. 心脏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A. 苯B. 甲苯C. 甲醛D. 甲醇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重金属?A. 铅B. 汞C. 铜D. 铝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农药?A. 敌敌畏B. 马拉硫磷C. 草甘膦D. 阿司匹林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环境激素?A. 双酚AB. 多氯联苯C. 邻苯二甲酸酯D. 阿司匹林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物的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的________能力。

答案:损害2. 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毒物的________与生物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答案:剂量3. 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第一阶段代谢、第二阶段代谢4. 重金属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头痛、恶心、呕吐5.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流涎、瞳孔缩小、呼吸困难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沸点低于或等于________°C的物质。

毒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毒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毒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重金属?A. 铅B. 汞C. 铜D. 锌答案:C2. 氰化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A. 呼吸困难B. 心跳加速C. 头晕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有机磷农药?A. 敌敌畏B. 马拉硫磷C. 草甘膦D. 百草枯答案:C4.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硫酸B. 醋酸C. 柠檬酸D. 碳酸答案:A5. 亚硝酸盐中毒的典型症状是什么?A. 呼吸困难B. 皮肤发紫C. 肌肉无力D. 以上都是答案:B6.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是常见的致癌物质?A. 苯B. 乙醇C. 咖啡因D. 糖精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常见的神经毒素?A. 肉毒杆菌毒素B. 沙门氏菌毒素C. 葡萄球菌毒素D. 链球菌毒素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是常见的窒息性气体?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氧气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常见的致敏原?A. 花粉B. 甲醛C. 酒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重金属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恶心、呕吐、腹泻2.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瞳孔缩小3. 强酸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皮肤灼伤、黏膜刺激、腐蚀性损伤4. 亚硝酸盐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皮肤发紫、头痛、恶心5. 强碱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皮肤灼伤、黏膜刺激、腐蚀性损伤6. 致癌物质的长期暴露可能导致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癌症、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殖7. 神经毒素的典型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物证与毒物检验》课程考查练习题库一、选择题(每题1分)1.下列哪一性质不属于微量物证的特点?()A.在现场出现的几率大B.容易受到污染C.难以发现和提取D.容易被犯罪分子销毁2.下列哪类物证不属于微量物证范畴?()A.冰毒B.油漆碎片C.粉尘D.纸张3.在采取现场微量物证的同时,还要注意采取( )。

A.比对样品B.空白样品C.嫌疑物品D.检材样品4.现场勘查时寻找和发现微量物证的重点部位有( )。

A.犯罪分子出入現場的出入口和所经过的路线B.犯罪分子和被害人的衣物及犯罪分子隐藏地C.犯罪分子和被害人的身体D.作案工具、遗留物及犯罪分子的触及物5.现场勘查时寻找和发现微量物证的重点部位有( )。

A.作案现场及现场周围B.犯罪分子和被害人的衣物及犯罪分子隐藏地C.犯罪分子的家中和工作地点D.犯罪分子出入現場的出入口和所经过的路线6.送检时必须遵循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鉴定规则》的要求,向被委托鉴定机关提交()。

A.公检法机关开具的鉴定委托书B.检材C.比对样品D.检验试剂。

7.微量物证检验可以达到的目的。

( )A.鉴定微量物证的种类、生产厂家、牌号、生产批次B.确定检材与比对样品是否来源于同一整体(同一认定)C.确定物证的化学组成D.确定检材与比对样品的化学组成是否相同8.在盗窃案件中,要检验现场采取的纺织纤维与从某嫌疑人衣服上提取的纺织纤维是否相同,则从现场采取的纺织纤维叫做()。

A.检材B.空白样品C.比对样品D.标准品。

9.一般物证在常温下保存,易挥发、易腐败变质的物证应()下保存。

A.低温下B.密封C.烘干D.通风处。

10.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检验法?()A.沉淀法B.气室法C.显微镜法D.显色法。

11.只能做出否定结论,不能作出认定结论的检验方法是()A.气相色谱法B.显色法C.形态检验法D.红外光谱法。

12.送检时必须遵循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鉴定规则》的要求,向被委托鉴定机关提交()。

A.公检法机关开具的鉴定委托书B.检材C.必要的空白样品D.检验器材。

13.在盗窃案件中,要检验现场采取的纺织纤维与从某嫌疑人衣服上提取的纺织纤维是否相同,则从嫌疑人衣服上提取的纺织纤维叫做()。

A.检材B.空白样品C.比对样品D.标准品。

14.附着在载体上的微量物证,颗粒较大的可以用()。

A.胶纸粘取B.镊子夹取C.刀片拨取D.磁铁吸取。

15.当微量物证非常细微并附着在一定载体上,可用()。

A.棉球蘸溶剂擦取B.镊子夹取C.刀片刮取D.磁铁吸取。

16.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计量进入()后能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的化学物质。

A.体内B.身体C.胃内D.机体17.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进入机体后能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的化学物质。

A.一定量剂量B.较大量剂量C.各种形式D.较小计量18.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计量进入机体后能发生()作用,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的化学物质。

A.化学作用B.物理作用C.相互作用D.化学或物理化学19. 挥发性毒物是指分子量小、化学结构简单、具有()的毒物。

A.较大挥发性B.挥发性C.较大毒性D.较大气味20. 水溶性毒物是溶于水且适用于()毒物。

A.有机溶剂提取的B.水提取的C.顶空法分离D.水蒸气蒸馏提取的21. 不挥发有机毒物是分子量大且()有机毒物A.结构简单的B.结构复杂的C.结构较复杂的D.性质不稳定的22. 天然毒品是指来源于自然界植物或()体内的物质。

A.动物B.生物C.海洋生物D.灌木23. 采取毒物物证必须具有足够的量,固体一般应采取()克以上。

A.100B.200C.150D.25024. 采取毒物物证必须具有足够的量,液体一般应采取()毫升以上。

A.100~150B.200~250C.150 ~200D.250~50025. 毒物是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因此,在采取毒物物证时必须考虑毒物进入体内的()。

A.方法B.形式C.数量D.途径26. 对于口服中毒者要采取()等检材。

A.呕吐物B.排泄物C.呕吐物、排泄物和脏器D.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和血液27. 采取毒品物证时要()采取,不得遗失、破坏和引起变质。

A.全部B.原样C.分别D.及时28. 毒品按药理学分为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枢神经兴奋剂和()。

A.麻醉剂B.局部麻醉剂C.致幻剂D.化学试剂29. 毒物按分离方法分类可分为()类。

A.5类B.6类C.7类D.10类30. 毒品实际上是()的一部分。

A.药物B.植物C.毒物D.动物31. 下列显微镜中不属于光学显微镜的是()。

A.生物显微镜B.金相显微镜C.比对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32. 偏光显微镜最适合观察哪种物质?()A.汽油B.纺织纤维C.金属屑D.毒品33.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不适合检验()A.金属屑B.泥土C. 煤油D. 油漆34. 色谱法检验根据被测组分的()进行定性分析A.色谱峰高B.色谱峰宽C.色谱峰面积D.色谱峰保留时间35. 色谱法的主要用于()A.分离混合物B.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C.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D.测定有色物质光谱36. 色谱法检验根据被测组分的()进行定量测定A.色谱峰高B.色谱峰宽C.色谱峰面积D.色谱峰保留时间37. 不适合用色谱法检测的物质是( )A.染料B.金属C.有机磷农药D.冰毒38. 不能做气相色谱流动相的是()A.氮气B.氢气C.氧气D.氦汽39. 色谱仪中对被测物起分离作用的是()A.进样口B.色谱柱C.检测器D.色谱工作站40. 薄层色谱的定性参数是()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比移值D.组分斑点大小41. 红外吸收光谱法属于()A.原子光谱法B.分子光谱法C.能谱法D.色谱法42. 紫外吸收光谱法属于()A. 分子光谱法B. 原子光谱法C.拉曼光谱法D.能谱法43. 分子的( )跃迁产生紫外光谱A. 电子能级B. 振动能级C.转动能级D. 所有能级44. 紫外吸收光谱法不能检测()。

A.染料B.墨水C.金属屑D. 血CO含量45. 紫外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A. 被测试样在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试样浓度相等B. 被测试样在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试样浓度成正比C. 被测试样光谱的波长与试样浓度相等D. 被测试样光谱的波长与试样浓度成正比46. 不能做为紫外吸收光谱定性依据的是()。

A.吸收峰数目B.吸收峰波长C.吸收峰峰形D.单峰吸光度47. 荧光是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后,发射出波长()的光。

A.与吸收光波长相等B.比吸收光波长更短C.比吸收光波长更长D.无法确定48. 荧光光谱定量分析比紫外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灵敏度()A.高B.低C.差不多D. A、B、C均错误49. 试样( )跃迁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A.分子中的电子能级B.原子中的电子能级C.分子中的振动能级D.原子核能级50. 红外吸收光谱确定()的分子结构。

A.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 三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四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 A、B、C均错误51. 原子核外电子获得能量,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在极短的时间内跃迁至基态或较低能级,产生()。

A.原子吸收光谱B.原子发射光谱C. 原子荧光光谱D.X射线能谱52. 原子发射光谱法适宜检测()检材?A.矿物油B. 毒鼠强C. 金属屑D. 冰毒53.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测定()。

A.爆炸物中有机炸药种类B. 爆炸物中有机炸药含量C.物证检材中的金属元素种类D.物证检材中的金属元素含量54. 质谱是将试样分子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其()排列而成的图谱。

A.电荷多少B.质量大小C.质荷比大小D.光谱波长长短55. 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中,气相色谱最主要的作用是()。

A.对混合物中的各组分进行定性分析B.确定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的分子结构C.对进入到质谱中的混合物各组分进一步测定D.对混合物各组分进行分离56. 爆炸装置捆绑于木柱一侧,木柱被完全炸断后应形成()型的缺口。

A.漏斗B.球缺C.四方D.喇叭口57. 那种硝铵炸药中含有氯化钠成分?()A.铵油炸药B.煤矿硝铵炸药C.岩石硝铵炸药D.露天硝铵炸药58. 不能用于金属壳体雷管的起爆药是()。

A.二硝基重氮酚B.雷汞C.特曲拉辛D.斯蒂酚酸铅59. 黑索金可溶于那种试剂中?()A.硝酸B.硫酸C.丙酮D.水60. 下列哪种炸药是猛炸药()。

A.黑索金B.黑火药C.二硝基重氮酚D.硝铵炸药61. 导爆索的芯药为哪种物质?()A.黑火药B.梯恩梯C.黑索金D.斯蒂酚酸铅62. 下列哪种炸药爆炸后的烟是深黑色的?()A.黑火药B.黑索金C.梯恩梯D.硝铵炸药63. 煤矿硝铵炸药检材中应检出哪种特征成分?()A.NH+B.TNTC.NO3-D.Na+、Cl-64. 水泥地面发生爆炸后,炸点处炸药残留量()。

A.低于峰值区B.高于峰值区C.与峰值区相同D.为零65. ()炸药为雷管的次发装药?A.黑索金B.硝化甘油C.黑火药D.二硝基重氮酚66. 铵梯炸药除有木粉和梯恩梯成分外,还应有那种成分()。

A.黑索金B.硝酸铵C.太安D.氯酸钾67. 氯酸盐炸药中的氧化剂成分为()。

A.氯酸钾B.木粉C.梯恩梯D.硫磺68. 导爆索的芯药为哪种物质?()A.黑火药B.梯恩梯C.黑索金D.斯蒂酚酸铅69. 常见的单质猛炸药有()。

A.黑火药B.铵梯炸药C.铵松蜡炸药D.TNT70. 不能发生化学爆炸的气体有()。

A.氢气B.天然气C.氧气D.一氧化碳71. 常见易燃易爆物有()。

A.煤气B.氢气C.面粉D.金属粉末72. 下列材料中不含黑火药成分的有()。

A.导火索B.导爆索C.火雷管D.电雷管73. 炸药爆炸一般应具备()。

A.炸药B.起爆装置C.空气D.起爆能源74. 爆炸现场上爆炸装置残留物中的()比较容易找到。

A.炸药B.定时电路C.雷管外壳D.电池残片75. ()炸药炸痕为灰白色。

A.黑火药B.铵梯炸药C.自制硝铵炸药D.TNT76. 黑火药的()感度高,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A.火焰B.撞击C.摩擦D.以上都对77. 子弹弹壳中装填的成分称为()A.击发药B.发射药C.雷汞D.三硫化二锑78. 目前常用的子弹底火的起爆药有()A.雷汞B.四氮烯C.史蒂酚酸铅D.以上都对79. 射击残留物中的特征无机元素主要有()A.K Cu BaB.Cu S ClC.Fe SnD.Pb、Sb、Ba80. 子弹底火中的三硫化二锑主要作为()A.氧化剂B.粘合剂C.可燃剂D.敏感剂81. 无腐蚀击发药中的起爆药为()A.史蒂酚酸铅B.雷汞C.四氮烯D.A和C82. 下列哪个代号表示硝化纤维素()A.PDAB.NCC.NGD.RDX83. 射击残留物分析的作用是()A.确定射击弹孔B.估算射击距离C.确定嫌疑人是否发射过枪支D.以上都对84. 可以同时获得射击残留物的形态和化学元素信息的分析方法是()A.显微镜法B.微量化学法C.扫描电镜/能谱法D.色谱法85. 射击者手上的射击残留物的主要来源()A.击发药B.弹壳金属C.弹头金属D.枪管86. 纤维素含量最高的纺织纤维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