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绝对经典)

合集下载

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⑥ 90
60 ②


20 24 时间/分
判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怎样看图:
从左往右若图象上升,表明速度增大;
若图象下降,表明速度减小;
若图象与横轴平行;则表明速度保持不变,
尝试
探究 洪峰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准备租一辆面包车,
经考察,个体车与出租车公司的月租金计算方法如图所示,请 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与同伴讨论一个租车方案,
__关__系_式__法__
给定一个变量的值可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__图__象__法_
能够直观地看出变量间的变化__趋__势_
在图象中
上升线------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水平线-----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不变; 下降线------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以上三点是打开“解决图象类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
y元
200 150 100 50
0
乙 1 当每月通话时间为多少时,两
A

公司的收费相同 2 当每月通话时间在什么范围
时, t/分钟 应选择乙公司 100 200 300 3 当每月通话时间在什么范围
时,
应选择
甲公司
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 __列__表__法_
特征 能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_变__化__关系
随堂练习:
1.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的那一幅图可以 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 即落地前 的速度的 变化情况




0
时间
1
0
时间
2


正确
0 3
时间
速 度
0 4 时间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3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3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3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3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例1 新成药业集团研究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儿童按规 定剂量服用,那么2时时血液中的含药量最高,接着逐步衰减,每毫升血液 中的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x(时)的变化情况如图3-3-1所示,当儿童按规 定剂量服药后:
图3-3-1
(1)何时血液中的含药量最高?是多少微克? (2)A点表示什么意义? (3)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2微克以上时治疗疾病有效,那么这个有效时 间多长?
解析 (1)2时时血液中的含药量最高,为4微克. (2)A点表示体内的含药量衰减到0微克. (3)服药后达到2微克的时间是1时,衰减到2微克的时间是6时,因此有效 时间是5时.
知识点二 行程问题 “路程与时间”图象和“速度与时间”图象 (1)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中,通常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路程, “水平线”表示停止. (2)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中,通常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速度, “水平线”表示匀速运动. (3)在行程问题中,“速度与时间”图象和“路程与时间”图象是从两 个不同的角度描述行程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现将“速度与时间”图象和“路程与时间”图象各部分所表示的意 义作如下对比:
易错警示 由于不理解函数的意义,特别是不理解函数图象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表示“一段时间内离家的距离保持不变”,只能根据图象的形 状来选择行走的路线.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直观想象 素养解读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 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 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 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 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 成论证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提升数形综合的能力,发展 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 识;形成数学直观,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事物的本质.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理论理解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

⑤总价=单价总量。

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3、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y,底角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180-2x.二、列表法: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

列表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三.关系式法: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四、图像注意:a.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特别是图像的起点、拐点、交点八、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1.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2. 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采用分段描述.例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等等.九、估计(或者估算) 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估计(或者估算).例如:自变量x每增加一定量,因变量y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相差年数)等等;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3.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拓展:数学学习技巧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3.3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板块专题20道—期中真题-能力培养》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3.3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板块专题20道—期中真题-能力培养》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2019春•罗湖区期中)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忘在家里,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图象中,能近似地刻画小芳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①B.②C.③D.三个图象都不对2.(2019春•罗湖区期中)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0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交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和小明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小明吃早餐用时5分钟;②小华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240米/分;③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是100米/分;④小华到学校的时间是7:05.A.1B.2C.3D.43.(2019春•定安县期中)张老师从甲镇去乙村,一开始沿公路乘车,后来沿小路步行到达乙村,下列图中,横轴表示从甲镇出发后的时间,纵轴表示张老师与甲镇的距离,则较符合题意的图形是()A.B.C.D.4.(2019春•成都期中)下列各图象所反映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匀速运动的是()A.①②B.②C.①③D.无法确定5.(2019春•建宁县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它沿A→D→C→B→A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图象的是()A.B.C.D.6.(2019春•灵石县期中)小明看到了一首诗:“儿子学成今日返,老父早早到车站,儿子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读完后,他想用图象描述这首诗的内容,如果用纵轴表示父亲与儿子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列图象中大致符合这首诗含义的是()A.B.C.D.7.(2019春•中山市校级期中)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km,小亮8: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8: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 km/hB.妈妈比小亮提前0.5 h到达姥姥家C.妈妈在距家12 km处追上小亮D.9:30妈妈追上小亮8.(2019春•叙州区期中)周末,小李8时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16时回到家里.他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图中的折线表示.现有如下信息:(1)小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14时;(2)小李第一次休息时间是10时;(3)11时到12时,小李骑了5千米;(4)返回时,小李的平均车速是10千米/时.其中,正确的信息有()A.1个B.2个C.3个D.4个9.(2019秋•岑溪市期中)一辆客车从霍山开往合肥,设客车出发t(h)后与合肥的距离为S(km),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是()A.B.C.D.10.(2019春•璧山区期中)小红骑自行车到离家为2千米书店买书,行驶了5分钟后,遇到一个同学因说话停留10分钟,继续骑了5分钟到书店.下图中的哪一个图象能大致描述她去书店过程中离书店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A.B.C.D.11.(2019春•郫都区期中)小王周末骑电动车从家出发去商场买东西,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一本书,于是原路返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前往商场,如图是他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在新华书店停留了多长时间?(2)买到书后,小王从新华书店到商场的骑车速度是多少?12.(2019春•靖远县期中)张阳从家里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会儿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走回家,如图是张阳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2)体育场离张阳家千米.(3)体育场离文具店千米.(4)张阳在文具店逗留了时间.(5)张阳从文具店到家的速度是.13.(2019春•槐荫区期中)已知动点P以2cm/s的速度沿图1所示的边框从B﹣C﹣D﹣E ﹣F﹣A的路径运动,记△ABP的面积为S(cm2),S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AB=6cm,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BC=cm,CD=cm,DE=cm(2)求出图1中边框所围成图形的面积;(3)求图2中m、n的值;(4)分别求出当点P在线段BC和DE上运动时S与t的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14.(2019秋•高州市期中)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如图所示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这一过程中所走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1)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共米,从家出发到学校,小明共用了分钟;(2)小明修车用了多长时间?(3)小明修车以前和修车后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15.(2019春•长春期中)“珍重生命,注意安全!”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一定要注意骑车安全.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米.(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分钟(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16.(2019春•济南期中)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米,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分钟;(2)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米,一共用了分钟;(3)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米/分;(4)小明出发多长时间离家1200米?17.(2019春•锦江区校级期中)如图①,在长方形ABCD中,AB=10 cm,BC=8 cm,点P从A出发,沿A、B、C、D路线运动,到D停止,点P的速度为每秒1 cm,a秒时点P的速度变为每秒bcm,图②是点P出发x秒后,△APD的面积S1(cm2)与y(秒)的函数关系图象:(1)根据图②中提供的信息,a=,b=,c=.(2)点P出发后几秒,△APD的面积S1是长方形ABCD面积的四分之一?18.(2019春•邛崃市期中)如图反映的是小华从家里跑步去体育馆,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华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在体育场锻炼了分钟;(2)体育场离文具店千米;(3)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从文具店散步回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分钟?19.(2019春•城关区校级期中)如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路上的行驶过程,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共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多长时间?(3)汽车在每个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分别是多少?(4)汽车到达离出发地最远的地方后返回,则返回用了多长时间?20.(2019春•雨城区校级期中)A、B两地相距50km,甲于某日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驶往B 地,乙也于同日下午骑摩托车从A地出发驶往B地,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甲和乙所行驶的路程用变量s(km)表示,甲所用的时间用变量t(时)表示,图中折线OPQ和线段MN分别表示甲和乙所行驶的路程s与t的变化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1)直接写出:甲出发后小时,乙才开始出发;(2)求乙行驶几小时后追上甲,此时两人距B地还有多少千米?(3)请分别求出甲、乙的行驶速度?。

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数学思想:函数模型思想。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纵轴
横轴Leabharlann 议一议: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 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1)一天中,骆驼的体温 的变化范围是什么? 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 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2)从16时到24时,骆 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
议一议: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 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 骆驼的体温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 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 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 8时有什么关系吗? 其他时刻呢?
议一议: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 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5)A点表示的是什么? 还有几时的温度与A点 所表示的温度相同?
(6)你还知道哪些关于 骆驼的趣事? 与同伴进行交流.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产生潮汐现象,早晨海水上涨叫做 潮,黄昏海水上涨叫做汐,合称潮汐.潮汐与人类的生活 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是某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情况.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李德鸿
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可以直观的表示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 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 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 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5
A
B (5)A,B两点分
4
别表示什么?还有
3
几时水的深度与A点
2
所表示的深度相同
1
0
(6)说一说这个港
0
1
2
3
4
5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多变量柱状图
总结词
用于展示三个或更多变量的关系,通 过增加更多的维度来展示更复杂的数 据结构。
详细描述
在多变量柱状图中,通常使用不同的 形状、颜色或标签来表示不同的变量。 这种图表可以用于展示多个维度的数 据,例如比较不同产品在不同地区、 不同时间的销售情况。
04
饼状图
单变量饼状图
总结词
通过扇形面积展示单一变量的占比关系。
02
折线图
单变量折线图
总结词
展示一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详细描述
单变量折线图用于表示一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通过将时间轴和数值轴分开,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变量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双变量折线图
总结词
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详细描述
双变量折线图通过将两个变量的数值分别表示在横轴和纵轴 上,可以清晰地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观察折线 交叉、倾斜程度等特征,可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和影 响。
多变量热力图
总结词
展示多个变量在不同类别的数据点上的关系
详细描述
多变量热力图使用多个颜色层来表示多个变量在不同类 别的数据点上的关系。每个颜色层表示一个变量的值, 通过颜色的叠加和透明度的调整,可以直观地看出多个 变量的关联程度和变化趋势。多变量热力图能够同时展 示多个变量的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数据的特点和 规律。
多变量折线图
总结词
展示多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详细描述
多变量折线图用于表示多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通过在同一张图上绘制多个折线, 可以同时观察多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和相互影响。这种图表对于分析多个因素之间的关联
和相互制约关系非常
总结词
用于展示某一变量的不同类别数据的 大小关系。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经典和完整版)(强力推荐)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经典和完整版)(强力推荐)

领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知识要点表示变量的三种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关系式法)、图象法◆要点1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 在一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常量和变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变化过程。

(2) 在一变化的过程中,主动发生变化的量,称为自变量,而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例如小明出去旅行,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量中,速度V一定,路程S则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则T为自变量,路程为因变量。

◆要点2 列表法与变量之间的关系(1) 列表法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可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 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找出其中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找自变量和因变量时,主动发生变化的是自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要点3 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关系式,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

(2) 写变化式子,实际上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但关系式的写法又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即实质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

(3) 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①已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欲求因变量的值,实质就是求代数式的值;②对于每一个确定的自变量的值,因变量都有一个确定的与之对应的值。

◆要点4 用图象法表示变量的关系(1) 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重要方式,特点是非常直观。

(2) 通常用横轴(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纵轴(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3) 从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关键是找准图象上的点对应的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才能准确获取信息。

如利用图象求两个变量的对应值,由图象得关系式,进行简单计算,从图象上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判断所給图象是否满足实际情景,所给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BL—01(4) 对比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两图象★若图象表示的是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增加即从左向右,“上升的线段”①表示速度在增加;“水平线段”②表示速度不变,也就是做匀速运动,“下降的线段”③表示速度在减少。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例分析
例如,在物理学中,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之间 的关系是线性的,其图像为一条直线;而自由落体运 动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其图像为一 条抛物线。再如,在经济学中,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其图像可能呈现为一 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而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可能 是线性的,其图像为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
两者对比及实例分析
对比
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主要区别在于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正相关中,变量之间变化趋势相同;负相关中,变量之间 变化趋势相反。
实例分析
例如,研究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随着身高的增加,体重一般也会增加,因此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再例 如,研究广告投入和销售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广告投入的增加,销售收益可能会增加,但当广 告投入过多时,销售收益可能会下降,因此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关系》 变量之间的关系
汇报人: 2023-12-15
目录
• 引入 • 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 • 正相关与负相关 • 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 图像变换与变量关系解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入
变量与函数概念回顾
变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函数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 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非线性关系的图像在坐标系中呈 现为一条曲线,可能具有不同的 弯曲程度和方向。
02
03
变化速率不均等
可能有界
非线性关系中,当一个变量发生 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变化速率 可能会随之改变。
非线性关系的图像在坐标系中可 能有界,即变量的取值范围有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更快?
80
(3)当小明到达终点时,小亮所跑 60
的路程是多少?
40
小明 小亮
(4)小明和小亮到达终点后如果 20
各自继续以原速度往前跑,他们 能否相遇?利用图象加以解释.
0
2 4 6 8 10 12 12.5
(1)小明和小亮的百米成绩各是多少?(2)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谁的速度更 快?(3)当小明到达终点时,小亮所跑的路程是多少?(4)小明和小亮到达终点 后如果各自继续以原速度往前跑,他们能否相遇?利用图象加以解释.
A
S D
4
B
P
C
图(1)
0
4 图(2)
6x
如图一,在长方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
路程相同的情况发生,所以两人不会
相遇.
0 2 4 6 8 10 12 12.5
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B=2,动点P从点B出发,
沿路线B→C→D作匀速运动,图(2)是此运动过程中,
三角形PAB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关系图
D 象,则BC+CD的长为 A.3 B.4 C.5 D.6
1.一个变化过程中,有变量和常量。 2.两个变量: 自变量和因变量,表示的意义,书写形式 3.变量间的关系表示法 第一表格法 第二关系式法 (1)利用公式(2)根据表格(3)实际问题 第三图像法
第三章变量之间关系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知识点1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图象法:是指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关系的方法。 2.图象的基本特征:横轴(x轴)上的点表示自 变量,纵轴(y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图象上 的每个点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 3.优点: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因变量随着自 变量变化的趋势
的大致图象是 B
s/m
s/m
s/m
s/m
0
t/min 0
A
t/min 0
B
C t/min 0
D t/min
知识点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训练
如图是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千米/时)与时间
(分)之间的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时间是因变量,速度是自
速度/(千米/时)
变量
30
B.从3分到8分,汽车行驶的
路程是150千米
④小刚从学校回到家的平均速度是
100m/mi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0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8 10t/min
知识点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小刚从家去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
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
刚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m)与时间t(min)之间关系
(1)小明12s,小亮12.5s
(2)小明的速度100÷12≈8.33m/s,
s/m
小亮的速度100÷12.5=8m/s.小明100
的速度更快 (3)当小明到达终点时,用时12s,此
80
时小亮所跑的路程是12×8=96m 60
(4)不能相遇.因为两图象向右上方 40
小明 小亮
延长后没有交点,即没有时间相同、 20
20
பைடு நூலகம்
C.时间每增加1分钟,汽车 10 的速度增加10千米/时
D.第3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
30千米/时
0 123 8
12时间/分
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按月计算
每户家庭的电费,分档收费:第一档是当月用电量不超过240
度时,实行”基础电价”;第二档是当月用电量超过240度时,
其中的240度仍按照”基础电价”计费,超过的部分按照”
知识点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放学后,小刚和同学边聊边往家走,突然想起今天是妈
妈的生日赶紧加快速度,跑步回家,小刚离家的距离
s(m)和放学后的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如图,给出下
列结论:
③④
①小刚边走边聊阶段的行走速度是
s/m
125m/min;
1000
②小刚家离学校的距离是1000km; 600
③小刚回到家时已放学10min
当y=132时132=0.6x-24解得
x=260
240 400 x/度
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公路上行
驶到距A地60km的B地,他们距出发地的距离s(km)
和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中提供
D 的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乙在行驶过程中休息了一会 s/km

60
甲乙
(1)0.5 0.6. 基础电价120÷240=0.5;
y/元
提高电价(216-120)÷(400- 216
240)=0.6. (2)75元 260度
120
150×0.5=75 法一:由图象可知240+(132- 0
120)÷0.6=260(度)
法二: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关系
y=120+0.6(x-240)=0.6x-24.
提高电价”收费.设每个家庭月用电量为x度,应缴电费为y元,
具体收费情况如图,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基础电价”是____元/
y/元
度,“提高电价”是____元/度. 216
(2)若某户某月用电150度, 则应缴电费多少元?若某户某 120
月缴电费132元,则该户这个
月用电量为多少度?
0
240 400 x/度
知识点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理解图象上某一点的意义,要注意 以下两点: 1.看横轴、纵轴分别表示哪个变量; 2.看该点所在的水平方向、竖直方 向的位置。
知识点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关键
1.要抓住图象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以及这些点所对应的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值. 2.利用图象可以判断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当图象自左向右上升时,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 大而增大; 当图象自左向右下降时,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 大而减小; 当图象与横轴平行时,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 而保持不变.
S/路程
S/路程
S/路 程
S/路程
0
A t/时间0
0 B t/时间
0 C t/时间
D
t/时 间
某校为了选拔百米运动员,让学生进行百米比赛,小明和小亮
同时起跑,比赛情况如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t(s)纵轴表示距
起跑点的距离s(m),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和小亮的百米成绩各是
s/m
多少?
(2)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谁的速100
B.甲在行驶过程中没有追上乙
C.甲比乙先出发1h
D.甲行驶速度比乙行驶速度快 0
1
4 5 t/h
第一次“龟兔赛跑”,兔子因为在途中睡觉而输掉比
赛,很不服气,决定与乌龟再比一次,并且骄傲地说,这次
我一定不睡觉,让乌龟先跑一段距离我再去追都可以
赢.结果兔子又一次输掉了比赛,则下列图象可以体现
B 这次比赛过程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