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第一单元1.1(精)精编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课件:第1课 巴黎和会

3.勾结与争夺 (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___德__国____。 ①法国: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 ②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并得到__美__国____支持。 ③英美:反对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但表示一旦法国遭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
(2)山东问题 ①态度: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得到__英__法____的支持,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②结果: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__日__本____。 ③影响:引发了中国的__五__四__运__动____ ,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与会国的目的 (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2)英国① ②目 措的 施: :扩 支大 持和 __日_巩_本_固__“_在大太英平帝洋国与”美版国图争。雄;利用美国遏制__法__国____。 (3)法国:削弱乃至肢解___德__国____,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4)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__山__东____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 岛屿。
答案 (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奉行“大陆均势”,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美国: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妄图称霸世界。 (2)理解: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向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原因:条约以战胜国和强国意志为中心,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给日后法西斯在德 国的上台和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和条件。
[史论归纳] 1.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的原因 (1)苏俄被看作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政治敌人,是帝国主义封锁和准备加以颠 覆的对象,所以不允许它参加这次会议。 (2)德、奥等战败国是被宰割的对象,对它们的宰割过程由于大国之间的争夺而变得 十分复杂,而让战败国参加会议,会使战败国从中添乱,所以要将其排斥在外。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33张)

[尝试答题] (1)基本现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主要 取 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2)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国家:英国、 法 国。矛盾: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之 间 的矛盾。 (3)随着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 矛 盾日益尖锐,英德矛盾成为各国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形成 了 分别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复杂的巴尔干 (1)历史因素: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 族关系复杂。 (2)两次巴尔干战争 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____奥__斯__曼_____帝国的 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 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交战,保 加利亚战败。
考查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 卫 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戈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 志 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 俄 政策……给予帮助。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 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 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德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 权的要求。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理解 材料二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 问要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 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 成为欧洲的“___火__药__桶______”。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9PPT-

了变化。 为战胜强大敌人德国,英国放弃传统外交政策, 积极结盟。1904年签订《英法协定》,1907年签
订《英俄协定》,正式形成协约国集团。
材料一 :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沙 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 国 53.4 54.2 71.5 76.9 91 德 国 42.6 50.4 52.4 69.4 89.1 英 国 36.7 42 62.4 57.1 53.2 奥 匈 24.6 34.6 38.5 42.5 44.4 意大利 21.6 28.4 25.5 32.2 34.5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英
1904
1907
德 1892
法
1882
意
俄
1879
奥
1882
学思之窗
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 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这个同盟针对法俄两国,它促使俄法同盟建立, 形成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随着英德矛盾成为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
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 斯人同种同教,沙俄向巴尔干渗透。
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势力范围。 俄奥矛盾表现为巴尔干半岛争夺,双方扩军备战,
两国背后都有更强大的盟国,酿成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火药桶”
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
奥匈帝国
萨拉热窝 塞尔维亚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
2、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3、英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
4、教育落后对英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 5、企业家精神丧失了
订《英俄协定》,正式形成协约国集团。
材料一 :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沙 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 国 53.4 54.2 71.5 76.9 91 德 国 42.6 50.4 52.4 69.4 89.1 英 国 36.7 42 62.4 57.1 53.2 奥 匈 24.6 34.6 38.5 42.5 44.4 意大利 21.6 28.4 25.5 32.2 34.5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英
1904
1907
德 1892
法
1882
意
俄
1879
奥
1882
学思之窗
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 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这个同盟针对法俄两国,它促使俄法同盟建立, 形成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随着英德矛盾成为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
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 斯人同种同教,沙俄向巴尔干渗透。
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势力范围。 俄奥矛盾表现为巴尔干半岛争夺,双方扩军备战,
两国背后都有更强大的盟国,酿成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火药桶”
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
奥匈帝国
萨拉热窝 塞尔维亚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
2、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3、英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
4、教育落后对英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 5、企业家精神丧失了
历史选修三教材分析ppt课件

国家
英 德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 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料二 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 势,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 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 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 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9
第二单元思维导图
一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其它和约
凡尔 赛体
系
调整欧 洲非洲 中东政 治格局
战 国际联盟
构 成 国 际 关
结 束
华盛顿会议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系
华盛 顿体
系
调整了 亚太地 区的利
益
新 格 局
10
时空素养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鲁尔危机 洛迦诺公约 非战公约
1919 1920 1921
14
[理解归纳能力]
一、两次会议上列强的主要意图及认识
15
[理解归纳能力]
二、比较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1.不同点
\对象 类别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 美日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激化 义重新瓜分世界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
矛盾
平洋地区的矛盾
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与英国、法国产生矛盾。 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
【史观指导】
1.全球史观: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这场战争。 2.社会史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

0
0
0
0
1
2
34情境模拟创设历史情境:通过 图片、视频、音乐等 手段,让学生身临其
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 演历史人物,体验历 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问题探究:提出与历 史事件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 组合作,共同探究历 史问题,提高合作能
力和团队精神
小组讨论
03
课件结构
课件框架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 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 情感态度
课程介绍:介绍高中历史选 修三的课程内容和目标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
析等
教学评价:设置合理的评价 标准和方法,及时反馈学生
的学习情况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 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
案例总结:教师总结案例, 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
能
互动教学
提问与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参与讨 论,提高课堂 参与度
角色扮演:让 学生扮演历史 人物,加深对 历史事件的理 解
案例分析:通 过分析历史案 例,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力和 批判性思维
合作学习:分 组合作,共同 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团队协作 能力
课程内容概述
课程名称:高中 历史选修三
添加标题
课程目标:帮助 学生了解中国近 现代历史,培养
爱国主义情怀
添加标题
课程内容:包括 中国近现代政治、 经济、文化、社 会等方面的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采用 讲授、讨论、案 例分析等多种教 学方法,注重培 养学生的历史思 维能力和历史素
养
高二历史选修三课件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迫 使清帝退位,窃取辛亥革命果 实。
北洋政府建立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建立北洋政府,中国进入北
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01
02
03
04
政治黑暗
北洋政府实行军阀专制统治, 政治腐败,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
经济凋敝
由于战乱频繁和政治动荡,北 洋政府时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关系探讨
联系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 发展。两者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
商业繁荣
阐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市场 体系的形成及货币流通的演变,探讨 商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古代财政金融制度及改革
财政制度
分析古代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如赋税制度、徭役制度等,探讨财政制度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制度及改革
介绍古代中国金融制度的起源、发展及主要特点,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 兴起,探讨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改革措施。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 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的 创新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05
中国近代史开篇:鸦片战争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背景及过程分析
01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
19世纪初期,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
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社会动荡
北洋政府建立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建立北洋政府,中国进入北
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01
02
03
04
政治黑暗
北洋政府实行军阀专制统治, 政治腐败,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
经济凋敝
由于战乱频繁和政治动荡,北 洋政府时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关系探讨
联系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 发展。两者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
商业繁荣
阐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市场 体系的形成及货币流通的演变,探讨 商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古代财政金融制度及改革
财政制度
分析古代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如赋税制度、徭役制度等,探讨财政制度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制度及改革
介绍古代中国金融制度的起源、发展及主要特点,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 兴起,探讨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改革措施。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 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的 创新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05
中国近代史开篇:鸦片战争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背景及过程分析
01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
19世纪初期,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
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社会动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 第一节 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共41张PPT)

阅读这幅历史地图: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 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191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增长迅速,国际分工 日益明显; (4)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
----------------------------------------
核心
德 奥
殖民地、世界市场 、制海权
英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一战的性质?
巴尔干问题
俄
帝国主义战争
探究学习 1、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含义?原因?
政策:“光荣孤立” 。 含义 :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 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
1914年7月28日,经验丰富的英国驻维也纳 大使向伦敦报告:“推迟或阻止与塞尔维亚 之间的战争,无疑会使这个国家的人极为失 望,他们已经为即将来临的战争高兴地发疯 了。” --[英]吉尔伯特《二十世纪世界史》
“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 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 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 眼杀气腾腾。”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各国相互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
一战交战的双方: A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 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4 国; B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 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 利、日本、美国、中国等 27 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实力居 世界前列,但殖民地较少。
②而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占殖民 地较多。
③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 出现不相称的状况。
(2)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角度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引起了哪些影 响?
提示 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 团。三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 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2)为了扫除自己道路上的障碍,德国采取了哪 些行动?
答案 (1)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位居欧洲第 一位,世界第二位。
(2)积极扩军备战,制定了“施里芬计划”,以 图速战速决;在外交上与意奥结盟。
【角度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提示 (1)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
法国。 ②英德矛盾: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均洲势大陆 的政策,它不愿看到德国过殖分民强地大,加上在
问题上与德国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③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斯范拉围夫;主俄义 国打
着
的旗号,向巴尔干渗透。
名师点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不仅 要认识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是主要矛 盾,还应进一步明确每对矛盾的地区范围、实质 及影响。
表中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 要取决于什
么? 答案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于
阅拓展读2材料:
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 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 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 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 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内容解读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
历史背景。
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影
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客观条件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资强本,主出义现世界了体都系被纳
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名师点拨:两大对峙集团的形成,是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拓展1
读表:
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
占有情况 国 家
英 德 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入
的局面。
2.为20世世界纪大生战产的力爆的发迅和速扩发大科展技提和供了必要的的飞物速质进和步技, 术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1)原因
①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
渡,各主要资本经主济义政国治家之间
发展
的不平衡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
发展,赶上和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②在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作为宗主国的原料
产地、投商资品场市所场和
具有更重要的意
义。为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 的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
①法德矛盾:法国普在法战争
中战败,被迫
割地赔款,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国深
怕法国的崛起和复仇,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
答案 (1)德国。
(2)英国改变传统的外交政策,1904年与法国签 订《英法协定》,1907年与俄国签订《英俄协 定》。
特别提醒
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 义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 往往大动干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 是战争与暂时的和平交替出现,因为战败一方 虽然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暂时接受“和平”的 条件,但是很快它又会因为实力的变化而不满 足现状,继而挑起新一轮战争。
1.阅读下面材料: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 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 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 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 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请回答:
(1)外长皮洛夫为什么胆敢发表这样的演说?
(1)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2)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斗争、妥协 与勾结,利益是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3)军事结盟与军事集团的出现不利于世界 走向和平。
2.读“三国同盟”形成示意图: 请回答:
(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哪一国家?
(2)三国同盟的形成引起了哪些连锁反应?
该漫画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从这段材料可 以看出德国要与哪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 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答案 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与英 国、法国产生矛盾。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角度1】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 剧。
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1)1912年、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
巴尔干矛盾制造出新的 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也为资本主义列
(2)两大军事集团都非常关注巴尔干半岛黑,塞使哥维巴那 尔吞并干波成斯为尼矛盾亚和冲突的焦点。1.9两08地年民,族,引奥发匈了帝新国的
危机。列强的争夺、
矛盾的激化,使巴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
①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
约具反有俄明显的
.性质。
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德建国立。 成为该同盟的核心。
(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①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俄法国国同 缔结 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 局面。英德 ②随着 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 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 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角度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 衡性表现有哪些?
提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 平衡性表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生产 超过英法跃居世界第一;德国也是后起的资本 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其工业 发展先后超过法国、英国,跃居世界第二。后 起的德国等国,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 国,在商品市场尤其是殖民地占有问题上矛盾 尖锐,出现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②而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占殖民 地较多。
③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 出现不相称的状况。
(2)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角度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引起了哪些影 响?
提示 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 团。三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 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2)为了扫除自己道路上的障碍,德国采取了哪 些行动?
答案 (1)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位居欧洲第 一位,世界第二位。
(2)积极扩军备战,制定了“施里芬计划”,以 图速战速决;在外交上与意奥结盟。
【角度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提示 (1)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
法国。 ②英德矛盾: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均洲势大陆 的政策,它不愿看到德国过殖分民强地大,加上在
问题上与德国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③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斯范拉围夫;主俄义 国打
着
的旗号,向巴尔干渗透。
名师点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不仅 要认识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是主要矛 盾,还应进一步明确每对矛盾的地区范围、实质 及影响。
表中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 要取决于什
么? 答案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于
阅拓展读2材料:
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 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 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 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 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内容解读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
历史背景。
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影
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客观条件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资强本,主出义现世界了体都系被纳
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名师点拨:两大对峙集团的形成,是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拓展1
读表:
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
占有情况 国 家
英 德 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入
的局面。
2.为20世世界纪大生战产的力爆的发迅和速扩发大科展技提和供了必要的的飞物速质进和步技, 术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1)原因
①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
渡,各主要资本经主济义政国治家之间
发展
的不平衡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
发展,赶上和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②在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作为宗主国的原料
产地、投商资品场市所场和
具有更重要的意
义。为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 的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
①法德矛盾:法国普在法战争
中战败,被迫
割地赔款,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国深
怕法国的崛起和复仇,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
答案 (1)德国。
(2)英国改变传统的外交政策,1904年与法国签 订《英法协定》,1907年与俄国签订《英俄协 定》。
特别提醒
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 义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 往往大动干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 是战争与暂时的和平交替出现,因为战败一方 虽然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暂时接受“和平”的 条件,但是很快它又会因为实力的变化而不满 足现状,继而挑起新一轮战争。
1.阅读下面材料: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 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 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 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 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请回答:
(1)外长皮洛夫为什么胆敢发表这样的演说?
(1)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2)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斗争、妥协 与勾结,利益是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3)军事结盟与军事集团的出现不利于世界 走向和平。
2.读“三国同盟”形成示意图: 请回答:
(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哪一国家?
(2)三国同盟的形成引起了哪些连锁反应?
该漫画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从这段材料可 以看出德国要与哪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 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答案 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与英 国、法国产生矛盾。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角度1】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 剧。
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1)1912年、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
巴尔干矛盾制造出新的 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也为资本主义列
(2)两大军事集团都非常关注巴尔干半岛黑,塞使哥维巴那 尔吞并干波成斯为尼矛盾亚和冲突的焦点。1.9两08地年民,族,引奥发匈了帝新国的
危机。列强的争夺、
矛盾的激化,使巴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
①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
约具反有俄明显的
.性质。
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德建国立。 成为该同盟的核心。
(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①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俄法国国同 缔结 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 局面。英德 ②随着 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 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 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角度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 衡性表现有哪些?
提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 平衡性表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生产 超过英法跃居世界第一;德国也是后起的资本 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其工业 发展先后超过法国、英国,跃居世界第二。后 起的德国等国,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 国,在商品市场尤其是殖民地占有问题上矛盾 尖锐,出现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