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课件ppt精选:《两极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共16张PPT)

战争后
胜王败寇 弱肉强食
知识回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结束后,世 界 大 国 通过召开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重新划分世界 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欧洲为中心 的国际关系格局。
Russia
America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单元线索: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两 ⑵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形成:
不愿让同盟国像分区占领德国那样占领日本。
(2)杜鲁门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实质是什么?
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不让其他盟国尤其是苏 联染指日本本土。实质上是为了推行其全球霸权 政策,同时也是服从于其遏制苏联的战略企图。
四、雅尔塔体系的性质是什么?
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 帝国主义 性质的,那么雅尔塔体系呢?
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 围
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 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的平等友好关 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 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 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杜鲁门 (1)“重蹈德国的覆辙”是怎么回事?
二、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条件:
战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后 初
(德、英、法等国)
期 2)美国独占鳌头—资本主义世界 国 头号强国;
际 力 (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
量 的 对
3)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 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比 (政治上、军事上)
三、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胜王败寇 弱肉强食
知识回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结束后,世 界 大 国 通过召开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重新划分世界 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欧洲为中心 的国际关系格局。
Russia
America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单元线索: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两 ⑵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形成:
不愿让同盟国像分区占领德国那样占领日本。
(2)杜鲁门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实质是什么?
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不让其他盟国尤其是苏 联染指日本本土。实质上是为了推行其全球霸权 政策,同时也是服从于其遏制苏联的战略企图。
四、雅尔塔体系的性质是什么?
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 帝国主义 性质的,那么雅尔塔体系呢?
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 围
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 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的平等友好关 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 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 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杜鲁门 (1)“重蹈德国的覆辙”是怎么回事?
二、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条件:
战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后 初
(德、英、法等国)
期 2)美国独占鳌头—资本主义世界 国 头号强国;
际 力 (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
量 的 对
3)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 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比 (政治上、军事上)
三、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人教版选修3)

望急剧下降。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2.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储备,事实上确立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领导地 位。 (2)军事上: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 了核武器,美国的军队人数最多达1 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 母舰和1 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起500个军事基地。 英法等国不得不追随美国。
3.评价:
(1)实质: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
范围。
欧洲大国均势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_________ 美苏两极 格 (2)标志:以_____________ 局取代。
法西斯主 (3)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_________ 义 ,恢复发展各国经济。 ___
(3)“医生”指美国;“病人”指西欧。关系: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国家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国人之所以能够经 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当时存在着敌视 苏联的政策。„„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 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
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二
材料三
(1)从地理位置看,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集中于哪些地区? 试从地理角度和苏联的外交政策角度分析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什么
(2)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美苏矛 盾 )。
(4)新老殖民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 美国 的世界军事强国。 (1)军事上: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_____
2.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储备,事实上确立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领导地 位。 (2)军事上: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 了核武器,美国的军队人数最多达1 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 母舰和1 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起500个军事基地。 英法等国不得不追随美国。
3.评价:
(1)实质: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
范围。
欧洲大国均势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_________ 美苏两极 格 (2)标志:以_____________ 局取代。
法西斯主 (3)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_________ 义 ,恢复发展各国经济。 ___
(3)“医生”指美国;“病人”指西欧。关系: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国家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国人之所以能够经 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当时存在着敌视 苏联的政策。„„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 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
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二
材料三
(1)从地理位置看,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集中于哪些地区? 试从地理角度和苏联的外交政策角度分析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什么
(2)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美苏矛 盾 )。
(4)新老殖民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 美国 的世界军事强国。 (1)军事上: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_____
人教版高二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共20张PPT)

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60%; 1948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占世界总量的74.5%。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3)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武装人数:战前——200万人;战后——1217.5万人 ◆战机数量:1941.12—1945.8:19200架(比同期英国多10万架)
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时,是否意味着一个和平时代 的到来?二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代 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导两大阵营的超级大国给世界带 来了什么?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局势,以及随后的美苏对峙 和争霸,究竟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 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协定影响:明确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 的作用,为战后国际关系领域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 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一、雅尔塔体系
3、影响
(1)雅尔塔体系最初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下 产生的。它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 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 何 看 待?
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利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1)政治上:迫切要求领导世界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杜鲁门(1945年)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2)经济上: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实力上升。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3)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武装人数:战前——200万人;战后——1217.5万人 ◆战机数量:1941.12—1945.8:19200架(比同期英国多10万架)
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时,是否意味着一个和平时代 的到来?二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代 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导两大阵营的超级大国给世界带 来了什么?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局势,以及随后的美苏对峙 和争霸,究竟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 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协定影响:明确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 的作用,为战后国际关系领域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 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一、雅尔塔体系
3、影响
(1)雅尔塔体系最初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下 产生的。它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 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 何 看 待?
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利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1)政治上:迫切要求领导世界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杜鲁门(1945年)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2)经济上: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实力上升。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人教版选修三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29张)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帮助东欧国家摆脱法西斯统治并于战后建立了 ○15
________政权。
(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同 ○16 ________
人民民主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
○17
________国家。
(4)1950年2月缔结了○18 《____________________》,以苏联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 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 1.建立背景:二战后期,以①________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 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 议。 2.协议内容 (1)铲除日本、德国的②________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2)创建维护③________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3)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④________。
美国利益 ⑩美国 ○11 原子弹 ○12 民族解放运动 ○13 外汇储备 ○14 国际威望 ○15 人民民主 ○16 东欧 ○17 社会主义 ○18 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对比
项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过程 一战结束后三四年内形成
雅尔塔体系 二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 形成
B.殖民地○12 ____________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衰退, ○13 ________已经枯竭;海外殖民
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 (1)军事上: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14 ________空前提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 两极格局的形成(共28张PPT)

4、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 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 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 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关系经历了扼杀→合作→冷 战对峙的过程,这种关系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 是 ( ) A.落后必然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B.经济决定政治,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在世界上才会 有地位 C.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合作是一种错误行为
、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遏制。两极格局是 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堂检测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 ①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②苏联占有日本 部分岛屿 ③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 ④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 家的边界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格局 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D.没有进步作用 3. 下列各项和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课堂检测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 ③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 ④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C )
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不同 之处在于( ) A.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格局 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D.没有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1【教学课件】《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第四单元 ·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
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知识导学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1) 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
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帮助东欧国家摆脱法西斯统治并于二战后建立了 人民民主 政权 。 (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发展同 的友好合作关系。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缔结,标志着以 苏联 为首的社
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西欧的衰落
(1)英国
①二战后经济衰退。 ②殖民地的 民族解放运动 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 外汇储备 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 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 (1)军事上:军事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 美国 的世界军事强国。 (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①结束战争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②处置法西斯
③战后世界安排 B.①②③ D.②③④
④组建军事集团
解析 组建军事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两强为首冷战对峙的产物 ,雅尔塔体系只是为其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应排除④。 答案 B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第四单元 ·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
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知识导学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1) 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
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帮助东欧国家摆脱法西斯统治并于二战后建立了 人民民主 政权 。 (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发展同 的友好合作关系。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缔结,标志着以 苏联 为首的社
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西欧的衰落
(1)英国
①二战后经济衰退。 ②殖民地的 民族解放运动 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 外汇储备 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 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 (1)军事上:军事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 美国 的世界军事强国。 (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①结束战争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②处置法西斯
③战后世界安排 B.①②③ D.②③④
④组建军事集团
解析 组建军事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两强为首冷战对峙的产物 ,雅尔塔体系只是为其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应排除④。 答案 B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两极格局的形成》 PPT课件

• 请和同桌一起概括“冷战”政策出台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1)战后美苏关系及对外政策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原因 发生明显变化(根本原因)
(2)战后美国经济、军事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妄图 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提高,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大国(重要基础)
(3)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逐渐成为时代 的潮流,美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重要原因)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 “星球大战计划”被称为冷战期间拖垮苏联的主要功臣。
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在轨 1961年尤•加加林,成为
组装完成(苏)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
1957年又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卫星(苏)
直击中考(2014广西中考题)
【关注现实 展望未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克 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 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二指责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是‘霸占土地’,并称美国和欧洲将对 莫斯科实施进一步的制裁。”──2014年3月18日,美联社华沙电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苏联空前壮大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军事和政治大国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政治: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国际威望和政治影响空 前提高
军事、科技:
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谈风云变化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 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 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4.下列关于北约和华约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战后美苏关系及对外政策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原因 发生明显变化(根本原因)
(2)战后美国经济、军事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妄图 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提高,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大国(重要基础)
(3)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逐渐成为时代 的潮流,美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重要原因)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 “星球大战计划”被称为冷战期间拖垮苏联的主要功臣。
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在轨 1961年尤•加加林,成为
组装完成(苏)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
1957年又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卫星(苏)
直击中考(2014广西中考题)
【关注现实 展望未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克 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 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二指责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是‘霸占土地’,并称美国和欧洲将对 莫斯科实施进一步的制裁。”──2014年3月18日,美联社华沙电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苏联空前壮大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军事和政治大国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政治: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国际威望和政治影响空 前提高
军事、科技:
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谈风云变化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 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 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4.下列关于北约和华约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两极格局的形成(历史PPT教学课件)

❖ ⑵ “冷战”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对抗的 主要形式。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 含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 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 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2. 主要内容:
⑴ 成立联合国 ⑵ 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单元线索:
统以 国欧 际洲 关为 系中 格心 局的
传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两 极
⑵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格
局 ⑶ “冷战”和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
⑷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 两极格局终结
化世 方界 向向 发多 展极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关系?
❖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了 基础;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之下国际 关系最显著的特征。
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 方面拥有特权
4. 评价:
⑴ 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 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⑵消极: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 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 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法: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达到1.4万多亿法郎,相当 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等于1938 年的20%,法郎价值是战前的1/6。人民生活非常困 苦,每人每天只配给200克面包,还要掺入20%—30% 的玉米面。全国有60万失业大军在忍饥挨饿。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 含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 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 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2. 主要内容:
⑴ 成立联合国 ⑵ 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单元线索:
统以 国欧 际洲 关为 系中 格心 局的
传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两 极
⑵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格
局 ⑶ “冷战”和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
⑷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 两极格局终结
化世 方界 向向 发多 展极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关系?
❖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了 基础;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之下国际 关系最显著的特征。
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 方面拥有特权
4. 评价:
⑴ 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 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⑵消极: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 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 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法: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达到1.4万多亿法郎,相当 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等于1938 年的20%,法郎价值是战前的1/6。人民生活非常困 苦,每人每天只配给200克面包,还要掺入20%—30% 的玉米面。全国有60万失业大军在忍饥挨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 步 重要性,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 性 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和平共处与合作,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影响。
局 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根 限 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 性 下的划分,无视别国利益,是典型的大国强权
冷战政策,是指以武力为后盾采取除军事进攻以 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 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 “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
标志:铁幕演说(序幕)、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主要表现: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
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
B
B、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领
土完整
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
D、美国企图称霸东亚
D 6、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分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C.美苏争霸的结果
D.美苏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
7、“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D
A.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8、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的分裂
B、邱吉尔的反苏演说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联合国徽
联合国成立
极
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格
的“马歇尔计划”
局
标 1949和1955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
形 志 继成立
成
直接 后果
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朝鲜分裂为 南北朝鲜
比较项目 背景(战争)
时间 会议 组织
课后思考 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格局
维也纳体系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思考:从二战 后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关系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 这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条件。
1、英法在战争中受到重创而衰落。
2、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
3、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演变
实质
评价
1.二战后初期,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
C 主要原因是
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美国是惟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C 2.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
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
的世界经济体系
苏联 战后初期的
军队总数:1140万(1945.5.)
领土扩大:60万平方公里
苏军驻扎在欧亚广大地区
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
政治军事大国
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 得到战后最大补偿
建立“安全缓冲带”
推行社会主义革命
根据所学内容评价雅尔塔体系
4、苏联在战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增,成 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
军事
美国 战后初期的
军队总数:1217.5万 航母由7艘增至30艘
垄断
原子弹
各大洲共建立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
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关税贸易总协定》
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 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
社已经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原 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
因 加剧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
铁幕”演说(冷战的序曲)
二 两
过 程
1947年3月,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 义”(冷战全面开始)
背景
一 概念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
雅
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
尔
力范围,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塔
处置战败国(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体 内容 重新确定欧亚版图
系
建立联合国
形 成
实质
美苏在实力均势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战 略需要,两分天下的世界格局。
评价
阅读下面材料:
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 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 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 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 国小毛驴。”
2、美国力求使日本成为其在亚太地区推行霸 权政策的基地,成为反苏反共的工具,为此 保留了天皇制,并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
面扶植日本。
1970年12月,西德总理勃兰特
2005年10月年日本首相再
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
次参拜靖国神社
下跪
材料二: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近期以来日本
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
C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B A.苏联的利益考虑 B.美国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D.中国政府的宽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
政治。
对德国法西斯的处理
1、纽伦堡审判
2.德国及其首都,由四大国分区占领
苏
美
柏林
德国
英
法
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
1.美国单独占领 日本 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太上皇
2.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1、美国要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实 现美国统治下的目的,同意惩处日本战犯并 促使日本进行各种社会改革,且按美国三权 分立的原则对日本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
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 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成立之初虽一度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但作 为当代世界最大、最具权威、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 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积极作用仍然不可替代,特 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 大作用的今天,更是如此。
何谓“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45年 4月25日成立大会(旧金山) 1945年 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日)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
经济及社会 理事会
托管委员会
秘书处 安理会 国际法庭
1945年6 月,中国 代表团在 联合国宪 章上签字。 右二人是 董必武。
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组织的根本法,而且也是指导 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则。
和平共处与合作,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影响。
局 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根 限 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 性 下的划分,无视别国利益,是典型的大国强权
冷战政策,是指以武力为后盾采取除军事进攻以 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 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 “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
标志:铁幕演说(序幕)、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主要表现: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
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
B
B、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领
土完整
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
D、美国企图称霸东亚
D 6、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分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C.美苏争霸的结果
D.美苏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
7、“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D
A.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8、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的分裂
B、邱吉尔的反苏演说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联合国徽
联合国成立
极
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格
的“马歇尔计划”
局
标 1949和1955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
形 志 继成立
成
直接 后果
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朝鲜分裂为 南北朝鲜
比较项目 背景(战争)
时间 会议 组织
课后思考 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格局
维也纳体系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思考:从二战 后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关系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 这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条件。
1、英法在战争中受到重创而衰落。
2、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
3、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演变
实质
评价
1.二战后初期,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
C 主要原因是
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美国是惟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C 2.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
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
的世界经济体系
苏联 战后初期的
军队总数:1140万(1945.5.)
领土扩大:60万平方公里
苏军驻扎在欧亚广大地区
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
政治军事大国
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 得到战后最大补偿
建立“安全缓冲带”
推行社会主义革命
根据所学内容评价雅尔塔体系
4、苏联在战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增,成 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
军事
美国 战后初期的
军队总数:1217.5万 航母由7艘增至30艘
垄断
原子弹
各大洲共建立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
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关税贸易总协定》
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 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
社已经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原 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
因 加剧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
铁幕”演说(冷战的序曲)
二 两
过 程
1947年3月,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 义”(冷战全面开始)
背景
一 概念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
雅
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
尔
力范围,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塔
处置战败国(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体 内容 重新确定欧亚版图
系
建立联合国
形 成
实质
美苏在实力均势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战 略需要,两分天下的世界格局。
评价
阅读下面材料:
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 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 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 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 国小毛驴。”
2、美国力求使日本成为其在亚太地区推行霸 权政策的基地,成为反苏反共的工具,为此 保留了天皇制,并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
面扶植日本。
1970年12月,西德总理勃兰特
2005年10月年日本首相再
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
次参拜靖国神社
下跪
材料二: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近期以来日本
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
C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B A.苏联的利益考虑 B.美国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D.中国政府的宽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
政治。
对德国法西斯的处理
1、纽伦堡审判
2.德国及其首都,由四大国分区占领
苏
美
柏林
德国
英
法
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
1.美国单独占领 日本 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太上皇
2.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1、美国要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实 现美国统治下的目的,同意惩处日本战犯并 促使日本进行各种社会改革,且按美国三权 分立的原则对日本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
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 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成立之初虽一度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但作 为当代世界最大、最具权威、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 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积极作用仍然不可替代,特 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 大作用的今天,更是如此。
何谓“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45年 4月25日成立大会(旧金山) 1945年 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日)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
经济及社会 理事会
托管委员会
秘书处 安理会 国际法庭
1945年6 月,中国 代表团在 联合国宪 章上签字。 右二人是 董必武。
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组织的根本法,而且也是指导 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