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二中2018年高三备考化学复习策略
2018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应对策略与建议(共83张PPT)

主编的教辅
1、《高考必刷题 化学》 2、《高考化学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 3、《高中化学教材考试知识资源库》 4、《高阶题典》 5、《高考帮 化学》 6、《教材帮 化学必修2》
讲 座 提 纲
一、研究新时代的高考命题政策
二、落实新时代的高效备考策略
三、设计新理念题提高备考效率
12、《化学崭新情景试题赏析及启示》发表在《湖北 招生考试》2016年2月5号出版的03期上 13、《高考化学计算的设计新动向》发表在《求学》 2016年第4期上 14、《全解考纲 聚集变化 精准备考》发表在《试题 调研》2017高考第3辑上。 15、《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发表在《试题调研》 2017高考第7辑上 16、《高考全国卷化学选择题突出必备知识和关键能 力的考查》发表在《求学》教研版201708期上 17、《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策略》(上)、(下)分别 发表在《求学》2011年11、12期上
上述错别字在湖北高考阅卷会扣分!
3、明确“化学考试大纲”的最新修订变化
(1)“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 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了解”修订为“ 掌握”,增加“电子式”,提高了要求层次,增加 了考试内容。 解读:掌握IVA族至VIIA族元素的成键特点,常见 共价化合物中,IVA族的C、Si、Ge、Sn、Pb有四 个键,可以是四个单键、一个叁键和一个单键、一 个双键和二个单键或二个双键。VA族的N、P、As 、Sb、Bi有三个键,可以是叁个单键或一个双键和 一个单键。VIA族的O、S、Se、Te有二个键,可以 是一个双键或二个单键。 IA族的H和VIIA族F、Cl 、Br、I有一个单键。
2、领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框架,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 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 养。目前修订中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给出了化学学 科核心素养框架:“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 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 任”。考试中心认为: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 型认知”体现了化学学科知识、内容以及独有的思 想和方法,2017年高考试题已经适度体现了对这3 个部分素养的考查,预计2018年的高考试题会进一 步强化落实。
2018年高考化学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法

高考化学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法④一、考试大纲的变化④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③(2016)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2017)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④变化:由了解上升到掌握,其次重点是加入了电子式。
而在2016年全国二卷26题就已经考查肼N2H4电子式的书写。
④(3)溶液③(201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017)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④(2016)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2017)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⑤(201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01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④变化1:由了解层次上升到掌握。
溶液的配制?④变化2:增加了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④(5)化学反应与能量④(2016)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017)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④变化: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这也是最近几年经常出现的,今后的考查力度肯定会增加。
但在2016年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没有考查。
2017年很可能考查。
④(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①(201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017)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变化:2017年新增化学反应转化率的考查,师生应当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多加练习。
④②(2017新增)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④(2016)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017新增)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及备考经验(20190927182336)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及备考经验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已经开始,复习进度大致相同,不少考生进入一轮复习的后阶段,会感到困难重重,问题越来越多,因为总结归纳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综合性越来越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顺利通过一模检测,取得优异成绩,直接影响二模,直至高考。
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总结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希望能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立足教材,吃透知识点
从现有的一轮复习资料看,知识点是全面的,所以吃透知识点的关键不是资料,而是学生自己。
在考试中,由于能力的要求会将知识点进行变体,提供变体的信息,就容易导致考试无法应对,造成失分的现象。
究其原因,考生在复习中习惯进行死记硬背式学习,不喜欢自己进行思考。
不注重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须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建议考生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熟读吃透,力求扎实掌握。
在复习中能够认真理解和透彻领悟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
2018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化学实验(定性、定量) 化学计量(化学计算、物质分类) 化学反应与能量(包括电能、热能、氧化还原反应) 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 平衡) 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离子的 关系) 元素化合物(常见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工业流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
有 机 化 学 复 习 核 心 体 系
◆
◆ ◆ ◆
有机化学式的确定、分类和命名
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
◆
有机反应类型 有机物的转化、推断和合成
有机化学中的实验
◆ ◆
二、难点突破 针对化学实验
(2013.26 2014.10、28 2015.12、13、28
2016.9、26 2017.9、26)
⑶正极反应
酸性溶液中: O2 + 4H+ + 4e- = 2H2O 碱性溶液中: O2 + 2H2O + 4e- = 4OH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O2 + 4e- = 2O2熔融碳酸盐电解质: O2 + 2CO2 + 4e- = 2CO32-
(4)负极反应式书写
①写出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标
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2018.2
近年高考特点
注重双基
更注重能力
不考知识储备
考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选拔学习水平高的人
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 力:一方面是学生已经具备 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学 生可能具有的潜在的学习能 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通过对主 干知识的运用来进行考查。运 用体现在在现有知识背景下面 对新情境、新问题进行归纳、 演绎、分析、综合等方面。
2018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研究 什么
7. 研究学生 明确学生哪里丢分, 为什么 丢分,明确备考重点
5. 研究《试题分析》 与“试题评价”——理 解命题人与评价专家的 想法,预测明年可能会 怎样考 8.研究教学方法—— 明确怎么抓落实、提 效益、多得分
6.研究教材——深入 挖掘课本中的重要案 例,将课本原型知识 模型化
调布局 克难点
全面推进 2017年
打基础 抓施工
增加使用全国卷的省份
2016年
一点四面
一纲多卷:26省份完成命题格局调整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 修订考试大纲
6
明确几点 指导工作方向
高考改革历程
按照《实施意见》部署,我国高考改革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制 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 2015年“打基础、抓施工”,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 国卷的平稳过渡。 2016年迈入“调布局、克难点”的关口,科学实行“一纲多卷”,平稳完 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通过加强法治化建 设强化考试管理和秩序,进一步提升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好高考 “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并通过修订考试大纲、 改进评分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 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7
5
明确几点 指导工作方向
高考改革历程
《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扎实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助力提高教育质量》 拿图纸 出方案 《高考改革与核心素养》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高三化学备课组一、一轮复习的目的: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深化、使之规律化、网络化。
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
二、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1、熟悉《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计划在暑假补课期间的教研活动中组织老师集中学习考试大纲并且对于大纲进行研讨。
2、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且稳中有变,要根据高考题的试题类型,考查的知识点,及时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在高三上学期期的教研活动中要求全组教师把最近三年的全国卷通做一遍,并且对每年的高考试卷的考点、试题类型、能力要求、对本届高三的复习的指导意义等多方面进行研讨。
3、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
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纲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一定要通读教材,并且要指导学生通读教材,把教材后的课后习题系统的做一遍,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找出可能是命题依据的地方,在平时组织训练题的时候要把教材上的一些习题、“思考与交流”等内容进行改编。
在每章内容复习之1。
2018年化学备考策略

2018年化学备考策略(1)理解各轮复习目标,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高考化学的复习备考同高中化学学习一样,是分阶段、有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因此,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也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进行“三轮复习”。
虽然,学生们每轮复习都是在教师教学指导下进行,但是,若能认识和理解每轮复习的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等,就会自觉而积极地主动学习,大幅度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第一轮复习:依据教材,夯实基础,加深理解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段约在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其主要目标是针对考点,夯实基础,加深对化学知识与原理的理解,各个击破,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教材的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因此,第一轮复习应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在复习中不仅要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与纠正,要避免复习中“只做题,不看书”或者“只看题,不做题”的现象出现。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构建体系,加强应用第二轮复习的时间段约在2018年3月至4月,其主要目标是针对高考化学考点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自己的化学学科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轮复习则是“立体”结构。
从方法上来看,第二轮复习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重点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便是将这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这有利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在不同问题境中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纳,是提高化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
2018年高考化学最新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建议一、复习技巧1、经常联想经过,第一轮的复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
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
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
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
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
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
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
所以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讲究方法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
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原则: 以教材为中心,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全、低、细 “全” 化学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全面复习到位,面向全体学 生。 “低” 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 要求。 “细” 知识点复习要细致,真正落实到位。
三、一轮复习的目标
1、夯实基础,确保知识无遗漏
2、建构网络,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提炼方法,完善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
• (1)突出化学核心知识的考查。 • (2)关注思维品质的考查。新课标高考试题通过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要求, 考查敏捷性、统摄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 • (3) 注重化学学科方法的考查。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如 资料和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给出的有关事实得出规律性结论等。 • (4) 强化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四、一轮复习策略
1.重视对审题环节的教 学 ①抓关键字词②抓专业术语③抓数据和单位 ④找准突破口 2.方法方面——高效利用典型习题 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 一题多解,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 能力 总结整理典型习题
应对措施
3、精心设计训练题,巩固升华规律。
• (1)尽量采用归纳比较试题,达到“重要考点题型化,重要 题型规律化”的效果。 • (2)设计综合性试题,加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实验(无机实验、有机实验) 实验原理、装置的选择、仪器的名称、试剂的选择、试剂的作用、 分离提纯、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计算。 ★反应原理综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包含原电池和电解 池)、速率、平衡及平衡的移动,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性进 行考查 ★工业流程图 以实际生活中工业生产流程为背景,通过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数据 分析、图表分析、考查物质的制备、试剂的作用、分离提纯、氧化 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定量的计算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电子排布、电离能、电负性、化学键、杂化、空间结构、晶胞计 算等 ★有机合成 考查官能团的名称、有机物命名、反应类型、有机方程式书写、结 构简式、分子式、同分异构体、有机合成路线等
二.一轮复习的依据和原则
• 1.依据《考试大纲》: •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 我们全体老师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命题 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 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 2. 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抓基础、重规范、构建立 体网状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升 华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 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周密计划每个单元每个专 题的内容和课时,做好知识的滚动和过度,协调好各 个阶段的教学,确保方向无偏差,时间无浪费、知识 无遗漏、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
2017年各地考题主观卷的考查角度:
明显一:突出化学科学素养的考查
•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形成“结构 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 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 反应。 •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 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 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 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 •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 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
• (3)通过题组训练和变式训练,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理解,提 升能力,突破重点和难点。 • (4)设计纠错训练专题,及时解决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存在的 问题。
一题多变的复习策略
1.在 3BrF3+5H2O===HBrO3+Br2+9HF +O2 反应中, 若有 5 mol H O 作还原剂 , 2 . .. . . . . .... 则被水还原 的 BrF3 的物质的量为 .... A.3 mol B.2 mol 4 10 C. mol D. mol 3 3
总体来讲:考点明确,突出基础、 本年年都考,变化不大,对于化学的核 心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构建知识体系, 将知识融合并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策略篇——科学备考
一、2018高考整体复习时间安排 • 一轮复习(开学——2月):以教材为主,夯实 基础,注重复习的宽度和广度,消灭知识盲点, 形成知识网络 • 二轮复习(2月初——4月):在建立了知识体 系、形成了知识网络的基础上,以大纲为准, 结合最新信息,进行专题训练,抓住重点、突 破难点,提高思维能力 • 三轮复习(5月——5月31日):回归基础,查 漏补缺、通过综合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升综 合能力,适应理综卷,全面提升 • 6月1日——6月6日 自主复习
明显二:重基础,重主干,重细节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 ★有机同分异构体及官能团的性质 ★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 ★电化学(包括原电池、电解池、金属腐蚀与防护)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化学与生产生活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含盖斯定律)和能量问题
高三一轮复习 化学学科备考策略
考纲对考生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 息的能力。 化学现象、实验现象的观 察,图形、图表的阅读 信息的提取与整合。
•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 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 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 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 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 序存储。 •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 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 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