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计算方法教案..pdf

合集下载

(完整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完整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课题十几减9(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例题挂图、小棒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性思考一、复习铺垫谈话:同学们,假期一定玩得很愉快,不知上学期的知识大家还记不记得?出示并指名口答: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9可以分成几和几?还可以分成几和几?3、10—9+5= 14-4—5=4、6+()=105、9+4= 8+7=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互相说图意。

提问: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追问:应怎样列式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谈话:13—9等于多少呢,你们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如果思考有困难,可以用小棒边动手操作,边帮助思考。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1、一个一个地减。

13-9=42、13-3=10 10-6=43、10—9=1 1+3=44、9+(4)=13 13-9=4……4、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指名几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13—9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读题,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分别说说括线和“?”表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最后交流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进行设计,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混合运算3. 比和比例4. 圆5. 百分数6. 统计7. 数学广角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能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几何图形的识别能力。

4.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能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5. 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比和比例的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2.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法运算方法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学会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掌握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数学教学挂图计算器2. 学具:练习题册彩色笔直尺、圆规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百分数等概念。

2. 例题讲解:分数乘除法:讲解例题,演示运算过程,解释运算规则。

比和比例:讲解例题,解释比和比例的概念,展示实际应用。

圆:讲解例题,介绍圆的性质,演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百分数:讲解例题,解释百分数的含义,展示计算和应用方法。

统计:讲解例题,介绍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分析数据。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例题解答2. 比和比例:概念解释例题解答3. 圆:性质介绍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4. 百分数:含义解释计算和应用方法5. 统计:图表绘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数乘除法练习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百分数计算和应用题统计图表分析题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批改,给出答案。

(完整版)散流器送风计算方法

(完整版)散流器送风计算方法

(完整版)散流器送风计算⽅法11.1.2散流器送风计算⽅形散流器的规格⽤颈部尺⼨W ×H 表⽰, (见空调⼯程P378)外沿尺⼨A ×B =(W +106)×(H +106),顶棚上预留洞尺⼨C ×D =(W +50)×(H +50) 1、散流器送风⽓流组织设计计算内容(1)送风⼝的喉部风速Vd 取2~5m/s 最⼤不超过6m/s (2) 射流速度衰减⽅程及室内平均风速xox F K Vo Vx += 式中:X-以散流器中⼼为起点的射流⽔平距离(射程)mVx-在X 处的最⼤风速m/s Vo -散流器出⼝风速m/sXo-⾃散流器中⼼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 多层锥⾯散流器为0.07m 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积m 2按90%K-系数:多层锥⾯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若要求射流末端速度为0.5m/s,则射程为散流器中⼼到风速为0.5m/s 处的距离根据式8-6,则:射程X =VxF Kvo -Xo= X =Xo FKvo -5.0 式中:X-以散流器中⼼为起点的射流⽔平距离(射程)mK-系数:多层锥⾯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 Vo -散流器出⼝风速m/s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积m 2按90%Xo-⾃散流器中⼼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 多层锥⾯散流器为0.07m Vx-在X 处的最⼤风速⼀般为0.5 m/s散流器的喉部风速Vd ⼀般取2~5m/s 最⼤不超过6m/s室内平均风速Vm=2122)4/(381.0H L rL +(m/s)式中: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 注: (见空调⼯程P401)例8-2H-房间净空⾼(m)r L -射程 r-射流射程与边长L 之⽐,因此r L 即为射程当送冷风时, 室内平均风速取值增加20%, 送热风时减少20% (3)轴⼼温差:对于散流器平送,其轴⼼温差衰减可近似地取Vd Vx to tx ≈?? to VdVxtx ?≈?△tx -射流末端温度衰减值℃Vx-在X 处的最⼤风速⼀般为0.5 m/s△to -送风温差℃Vd-散流器的喉部风速m/s2、散流器送风⽓流设计步骤(见空调⼯程P401)(1)、布置散流器⼀般按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形散流器的送风⾯积的长宽⽐不宜⼤于1:1.5散流器中⼼线和墙体距离⼀般不⼩于1m(2)、由空调区的总送风量和散流器的个数,就可以计算出单个⽅形散流器的送风量,假定散流器的颈部风速(如取2~5m/s)计算出所需散流器喉部⾯积,根据散流器喉部⾯积,选择散流器规格(3)、校核(1)的射程,根据下式(8-7)校核射流的射程是否满⾜要求,中⼼处设置的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到房间或区域边缘距离的75% (4)校核室内平均风速,根据式8-8计算室内平均风速,校核是否满⾜要求室内平均风速Vm=2122)4/(381.0H L rL +(m/s)式中: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 注: (见空调⼯程P401)例8-2H-房间净空⾼(m)r L -射程 r-射流射程与边长L 之⽐,因此r L 即为射程(5)校核轴⼼温差衰减根据式(8-9)计算轴⼼温差衰减,校核是否满⾜空调区温度波动范围要求-------已知⼀层⼤厅舒适性空调区的尺⼨为L=13. 8m,B=13.6m,H=3.5m,总送风量q v =1.389m 3/s,送风温度to=19℃,⼯作区温度tn=24℃,采⽤散流器平送,进⾏⽓流分布设计解:(1)布置散流器将空调区进⾏划分,沿长度⽅向划分为3等分, 沿宽度⽅向划分为3等分,则空调区被划分成9个⼩区域,每个区域为⼀个散流器的服务区, 散流器的数量n=9个(2)选⽤⽅型散流器, 假定散流器的颈部风速Vd 为3m/s,则单个散流器所需的喉部⾯积为q v/Vd n,计算如下q v/Vd n=4(总送风量)/(3m ×20)=0.067m 2选⽤喉部尺⼨为240mm 的⽅型散流器,则喉部实际风速为 Vd=36.036.0104m/s=3.068m/s, 散流器实际出⼝⾯积约为喉部⾯积的85%,则散流器的有效流通⾯积散流器实际出⼝风速为Vo=%Vd 85=85.0068.3m/s=3.609m/s (3)计算射程射程X =VxFKvo -Xo=07.05.036.0%85609.34.12-m=3.353m 式中:X-以散流器中⼼为起点的射流⽔平距离(射程)mK-系数:多层锥⾯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 Vo -散流器出⼝风速m/s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积m 2按85%Xo-⾃散流器中⼼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 多层锥⾯散流器为0.07m Vx-在X 处的最⼤风速散流器的喉部风速Vd ⼀般取2~5m/s 最⼤不超过6m/s散流器中⼼到边缘距离 2.3m,根据要求, 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到房间或区域边缘距离的75%,所需的最⼩射程为:2.3m ×0.75=1.725m 。

(完整版)分数乘法讲义

(完整版)分数乘法讲义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

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

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

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

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

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

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

单元总体设计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能正确,熟练的运用混合运算。

课时分配:七课时。

教案一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学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课时:2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一、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

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自主学习自学提示,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教案(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9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90页)

咸水信用社员工工作考核措施及办法一、指导思想以省联社绩效考核相关精神为指导,与市联社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相结合,通过委派会计履责监督、市联社直接考核,合理确定社与社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工作目标和工资含量标准,拉开分配档次,建立“激励充分、约束有效”的分配机制,促进我市信用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含量计酬的原则。

根据全市信用社绩效工资总额、各项经营计划等因素,确定统一的含量标准,据此标准计算信用社实际完成任务数应得的绩效工资。

信用社主任和副主任根据工作职责和分工,其绩效工资实行百分考核。

(二)质效优先的原则。

各社工资增长水平要与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和资产质量相适应。

(三)风险防范的原则。

凡出现案件或资产损失的,根据涉案金额或损失大小,按规定相应扣减绩效工资。

(四)人员定编的原则。

年终绩效考核结账时,按定编的人数计算按人考核结账部分。

(五)按月结账的原则。

市联社按月对各社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中收息按月全额计发绩效工资,其它考核项目按当期应计绩效工资的70%计发,信用社依据员工业绩考核到人。

全年滚动结算,年终结总账。

(六)优胜劣淘的原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主任和分管主任就地免职:1、存款未完成净增计划50%的;2、利息收入未完成计划的80%或同比下降的;3、不良贷款不降反增的;4、当年到期贷款回笼率低于90%的(五级分类)。

三、绩效考核对象绩效考核对象为全体在编在岗承担经营目标任务的员工,不包含待岗、内退及行政开留人员。

借调人员绩效工资按所在信用社人均绩效工资确定,由市联社另增加相关社工资总额。

四、工资的构成和考核(一)基本工资按定编人数每人每月x元的标准计发(含“三金”),待岗人员发生活费x元。

(二)绩效工资1、2013年全市信用社绩效考核指标为全年存款旬均净增额、利息收入、不良贷款清收(五级分类)。

绩效工资含量标准分别为存款旬均净增额x元/万元,利息收入x元/万元(营业部按x元/万元考核),不良贷款清收x元/万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及应用2. 比的认识3. 圆的认识4. 位置与方向5. 计量单位换算6. 统计与可能性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熟悉圆的性质和计算,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学会使用位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空间观念。

5. 掌握计量单位换算,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6. 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了解可能性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圆的性质和计算、统计与可能性。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除法、比、圆、位置与方向等知识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除法:以实际例题为载体,讲解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2)比的认识:通过实例,讲解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比例等。

(3)圆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位置与方向: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位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5)计量单位换算:讲解换算规则,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6)统计与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列出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形成知识结构。

2. 例题及解答:在黑板上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共同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除法计算题。

(2)比的应用题。

(3)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

(4)位置与方向描述题。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
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
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二、巩固练习
1、书 25 页做一做剩余两题。(学生单独练习)
2、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
3、小结: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用竖式计算。
85÷4
112÷9
985÷9
423÷4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 13-15 页图示和例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 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第三课时: 口算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 17 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1、 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则。 2、 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