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过程控制和检验规范配变过程质量控制和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装配过程自检互检专检检验规范

装配过程自检互检专检检验规范

德信诚培训网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制造,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落实“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等常规产品的过程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3.1、自检:操作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2、互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的检验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等。

3.3、专检:就是由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3.4、巡检:由质量管理部过程检验人员对装配过程定期巡回检验,目的是监视过程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以便于工作及时予以纠正。

4 职责
4.1、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标识、隔离、返工/返修工作。

4.2、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和专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不合格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检验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活动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的过程。

在现代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中,质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质量控制的概念、重要性、常见的检验方法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一、概念检验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以及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质量检验、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二、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检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检验质量控制,可以减少次品率和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增强企业竞争力:优质的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客户和订单。

4. 保障用户权益:通过检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利益。

三、常见的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对产品外观的观察和测量,判断产品的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检查产品的颜色、形状、尺寸、光泽度等。

2. 尺寸检验:通过测量产品的尺寸参数,判断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使用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3. 功能检验:通过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判断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要求。

例如,对电子产品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测试。

4. 材料检验:通过对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判断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材料进行成分分析。

5. 可靠性检验:通过对产品进行长时间的运行测试,判断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使用寿命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四、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

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

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检验程序和标准。

它们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定义、作用、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检验规范是指对产品进行检验的一般性要求和程序的规定,它是对产品检验活动的总体安排和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而检验标准则是指对产品进行检验时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技术条件或其他具体要求的文件。

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产品贸易的畅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其次,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过程,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保证产品的安全性,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它们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升级,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者,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等。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

而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最后,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和遵守。

企业应加强对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消费者应增强对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了解和监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执行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建设质量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

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

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检验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在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确保产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并减少产品的安全隐患。

下面将对检验规范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检验规范是制定产品检验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规则。

它指导和规范了产品的检验流程、检验设备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记录等内容。

检验规范侧重于对检验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规范,如对原材料的检验、产品的外观检验、性能指标的检验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检验标准是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和行业,制定的用于评估产品质量的具体要求。

它规定了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要求、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

检验标准的制定通常经过专家论证和实地测试,以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建筑行业中,有一系列的建筑材料检验标准,如水泥的强度标准、砂浆的施工性能标准等,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检验规范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功能需求以及用户的安全要求等因素。

它们旨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和纠纷。

同时,检验规范和标准也对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约束和监管,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

对于消费者来说,检验规范和标准为其购买安全、质量可靠的产品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然而,检验规范和标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制定和修订检验规范和标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更新换代,旧的检验规范和标准可能无法适应新产品的检验需求。

因此,检验规范和标准应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综上所述,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确保了产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并提供了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和方法。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所属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现行版本:A/0 文件编号:XX-ZL-2013-004 发放编号:装配过程检验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3-04-03发布 2013-04-03实施X X X X X X 公司装配过程检验规范1 目的为了加强公司XXXX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制造,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落实“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XXXX产品等常规产品的过程检验。

3 术语和定义3.1、自检:操作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2、互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的检验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等。

3.3、专检:就是由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3.4、巡检:由质量管理部过程检验人员对装配过程定期巡回检验,目的是监视过程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以便于工作及时予以纠正。

4 职责4.1、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标识、隔离、返工/返修工作。

4.2、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和专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不合格的复检和跟踪验证。

4.3、技术部、工艺部:负责提供生产使用的图纸、工艺技术标准、工艺卡片等文件以及相应的技术、工艺支持。

5 工作程序5.1 检验依据5.1.1 生产人员以及质检人员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要求实施检验:a)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公司企业标准;c)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和工艺文件要求;d)检验规程要求。

5.2 关键报检点5.2.1装配前报检:对于部分需要进行酸洗、探伤、试压、试漏的产品,应在装配前进行检验确认,以避免可能造成的返工、返修。

装配前进行检验的项目有:a)探伤:由相应的焊接班组焊接完成进行报检;b)试漏:由相应的生产班组生产完成后进行报检,并配合检验人员进行试漏;c)管路试漏:由相应的生产班组在膜组组装完成后进行报检,并配合检验人员按照试漏方案的要求进行试漏;d)酸洗:由相应的生产班组在酸洗完成后进行报检。

过程及成品检验规范00

过程及成品检验规范00

过程及成品检验规范00一、引言过程及成品检验是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过程和成品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顾客的需求,并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本文对过程及成品检验的规范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检验的目的、方法、要求和记录等。

二、过程检验规范过程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过程检验一般包括原料检验、中间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

1.原料检验原料检验是指对进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原料检验的目的是排除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防止质量问题传递到最终产品。

原料检验应包括原材料的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原材料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2.中间过程检验中间过程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检验,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中间过程检验的目的是监控生产过程,确保每个关键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中间过程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中间过程检验应包括工艺参数的检验、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工序的操作规范等。

3.最终产品检验最终产品检验是指对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产品进行全面检验,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顾客的需求。

最终产品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满足顾客的需求。

最终产品检验应包括外观、尺寸、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最终产品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质量标准,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三、成品检验规范成品检验是指对已经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顾客的需求。

成品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功能检验和性能检验。

1.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指对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的外观无缺陷、无损伤等。

外观检验应包括产品表面的平整度、颜色、花纹、划痕、气泡、裂纹等方面的检验。

外观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投影仪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投影仪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投影仪质量保障措施方案投影仪质量保障措施方案一、引言投影仪作为现代多媒体教学和商务演示的主要设备之一,它的质量对于整个教学和商务活动的效果十分关键。

因此,为了确保投影仪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久性,在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二、生产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1.采用优质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光学镜头等关键部件应选用品质可靠的原材料,同时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日常监管。

2.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检验规范、异常处理流程等。

同时,要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达到要求。

3.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投影仪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检测仪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可控性。

4.严格的出厂检验和试验:所有生产出的投影仪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和试验。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等,确保投影仪的整体性能和外观一致,符合技术规格和安全标准。

三、运输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1.包装设计和选择:设计合理的包装结构,采用耐摔、防震、防潮等特殊材料,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投影仪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要确保包装的可重复使用性,减少资源浪费。

2.严格的运输管理: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运输公司,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要对投影仪进行合理的装车、装卸和搬运,减少碰撞和振动对设备的影响。

3.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填充材料、防潮剂、防尘罩等,确保投影仪避免受到湿气、灰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四、销售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1.销售渠道管理: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网络,与厂商和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正规经销和售后服务。

2.假冒伪劣产品的防范:加强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和打击力度,通过执法和行业自律手段,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影仪品牌的声誉。

监理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监理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项目建设监理(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一、目的为检验、评价项目建设监理部(简称项目部)项目监理工作质量,预防和消除不合格服务,实现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达到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建设监理服务全过程。

参照适用于项目管理的现场管理全过程。

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国务院第279号令公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4)国务院第393号令公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6)大建质发[2001]125号文“大连市《建设工程监理档案编制规程》实施细则”。

(8)大质监发[2005]29号文《大连市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工作质量检查评分办法》(简称“市检办法”)。

(9)公司《QESM手册》。

四、工作质量标准及检查评分标准按照国家、省、市行业的法律、法规等文件规定、顾客要求和本公司管理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对监理(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把“三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工期控制)、两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的管理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一协调(协调建设单位与工程建设有关方面的工作关系)”,以及公司QES管理体系的运行落实到项目建设监理日常工作中,作到及时、到位、有效、符合有关要求。

(一)项目监理工作质量及评分标准1现场监理依据、监理组织(40分)1.1建设工程手续(2分)检查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及项目监理部对项目的手续是否检查,重点检查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及施工合同。

对手续不全,项目部是否以书面形式(监理通知书、会议纪要、备忘录等)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没采取相应措施(以监理通知书、会议纪要和备忘录等为依据)扣2分。

1.2总监理工程师及其资质(2分)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经本企业法人代表授权,授权委托书应存放项目部,检查中项目总监不能提供总监理工程师授权委托书(以书面形式为准),扣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关键检查工序
(1)LIDT绕线工序(高、低压);
(2)LIDT器身装配和引线工序;
(3)LIDT器身干燥工序;
(4)LIDT注油工序。
4.5过程控制卡的编制
过程控制卡的检验内容来源于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和客户要求,以及质量问题的改进和预防措施。
4.6产品生产过程标识卡悬挂流程图
5.记录表Record Form
3)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4)组织和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对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
5)收集过程控制卡和存档。
4.工作指引Working Instruction
4.1过程控制和检验流程图
4.2过程控制和检验要求
1)过程检验应根据“三按三检”的原则进行检验,即按图纸、按工艺、按质量,自检、互检和质量检。
f.过程质量人员对质量问题的处理结果及时进行检验和验证,并将处理结果记录到过程控制卡上。
4.3不合格处理
1)黄牌:在过程检查时,发现的任何不符合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的成品或半成品,均应该悬挂黄牌。
2)红牌:对于电气试验失败的产品或确定报废的成品或半成品均应该悬挂红牌。
3)NCR: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操作人员还是过程质量人员,只要发现质量问题,均应及时填写NCR。NCR的处理流程请按4000/5-002/11《不符合项管理工作指导书》执行。
4)工序负责对本工序的产品生产状态进行标识。
3.2试验站职责
1)试验人员对其所试验产品的测试数据进行记录,按照合同要求(设计图纸)、变压器GB/IEC标准和其他规范,对测试结果进行检查。试验人员应对自己的测试质量负责。
2)测试过程中或检查测试结果时发现异常,测试人员应及时填写NCR,并告知试验站主管和设计人员。
b.填写人应严格按照过控制卡的填写要求,及时、清晰、完整的填写过程控制卡。严禁未完就填、不检就填、已完不填、他人代填等现象。
c.填写完毕的过程控制卡应及时放入塑料袋内,挂到产品上,避免遗失或损坏。
d.工序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或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填写NCR,并告知过程质量人员和车间主管。
e.过程质量人员收到工序反馈质量问题时,或终检时发现质量问题时,根据质量缺陷的情况决定挂黄牌或红牌,同时,及时填写NCR,跟进NCR的处理。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低压/高压线圈过程控制卡》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器身装配/引线过程控制卡》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器身干燥过程控制卡》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注油及后装配过程控制卡》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发货过程控制卡》
7.修改历史
修改日期
修改内容
2018/04/16
新发布
1.目的Purpose
根据配变产品质量计划,对生产过程进行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工艺和客户要求;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损失。
2.适用范围Sco检验和控制。
3.职责Responsibility
3.1生产工序职责
1)操作工按照合同要求(设计图纸)、工艺要求(工艺文件和通知)和质量要求(过程控制卡和质量提示)进行生产,并自检和记录检查结果。操作工应对自已的操作质量负责。
2)工序班长或其指定人员对操作工所完成的工作进行互检。工序班长应对本工序的操作质量负责。
3)生产过程中或检查结果时发现质量异常,工序应及时填写NCR,并告知过程质量人员和车间主管。
2)过程检验的方法根据质量计划和工艺文件的规定,使用适合的方法和测量工具进行正确的检查和测量。
3)工序人员在自检和互检结束后,应及时在过程控制卡上填写自检和互检结果,同时悬挂产品状态标识。
4)过程质量人员在终检结束后,应及时在过程控制卡上填写终检结果,同时悬挂产品检验标识。
5)过程控制卡填写要求:
a.空白或待填写的过程控制卡应尽量靠近产品,并放置在醒目位置,以便及时取用。
3)试验人员负责对产品的试验状态进行标识。
3.3过程质量职责
1)过程质量人员负责建立和更新过程控制卡,制定过程检验要求和标准。
2)过程质量人员按照合同要求(设计图纸)、工艺要求(工艺文件和通知)和质量要求(过程控制卡和质量提示),对成品/半成品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同时,还对检验时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处理,对处理和改进结果进行检验和验证。过程质量人员应对自己的检验质量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