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作文讲评
武汉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

武汉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一.原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1993年,中国“银河号”货船在印度洋公海正常行驶时,导航突然失去了信号。
原来,美国为了拦下这艘货船,关停了货船附近的GPS.银河号在公海彻底失去了方向感,被迫漂浮整整33天。
银河号事件一年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启动。
2007年4月,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上天。
2020年7月31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其间,30余万科研人员劈波斩浪了30多年。
有时,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大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题意:有时,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二.题目解读题意:有时,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支撑:要写出伤痛(来自外部的,不是天生)对目标和奋发图强的价值,要写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核心段思维导图:伤痛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伤痛——由此确立了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是如何奋发图强的(过程)——奋发图强后的效果——奋发图强的结果和意义。
三.问题提示1.缺要素。
2.贴标签。
3.要素含义理解错误。
4.事例不能支撑题意。
5.伤痛与目标无对应关系。
6.缺少分析或感悟。
7.切题不紧。
8.内容不充实。
9.题意错误。
10.字数不足。
11.字迹潦草。
12.错别字较多。
四.支撑片段辨析(一)亨德尔是一位戏剧家,他渴望自己编写的歌剧能被世界听见。
开始时他根据自己的灵感和天赋快速创作,结果收获的是台下寥寥无几的观众和面临倒闭的舞台。
他沉默了,思考着,他认识到自己应该创造出有情感的歌剧,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追求数量。
于是他沉下心来去体会感受歌剧的内涵。
他把自己坎坷的一生变成一段段乐章,他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到歌词的字里行间,他不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能最好诠释的音符,统统重新编排。
月考作文讲评

作文解析一、题目解析探讨命题者所给我们的提示材料。
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分析:1.话题“生命的芳香”中的“芳香”是我们完成这篇考场作文一个最为重要的关键词。
这里的“芳香”应当是一个对生命意义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说法,说白了,其实就是指在生命的历程中,哪些是有意义、有价值,值得让你回味的东西,你应当理直气壮地把它呈现出来,让你的生命发出“芳香”。
2.我们再来看提示语的主体部分,命题者可能考虑到考生审题的难度,或者是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了多种对“生命的芳香”的选材范畴,这样就无形之中降低了审题的难度,这与中考对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它不同于高考。
3.材料中的“……”显然是作文选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充分体现考场作文的人文性,有利于不同层面的人去充分的发挥,可以不受以上材料的限制,尽显每一个考生的才智。
4.针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可供选择的材料是很宽泛的,可以是写人的智慧,这是生命的芳香,可以写人的美德、真诚、善良、温情、关爱、宽容等,同样是生命的芳香,可以写人的精神,写张扬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我们在阅卷过程中,有不少学生用拟人的手法,借物抒情写了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我们认为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是出彩的。
5.在话题作文问世之后,对文体的要求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它限定在某一个文体范围内,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习作的文体,我想这是真正体现语文人文关怀的又一个重要的举措。
但是考生一旦选定一种文体就应当紧紧围绕这种文体去写,切不可出现文体杂糅形象,我认为如果考生写出记叙文,那就应当写出生命之花呈现或绽放的过程,让这一过程始终发出耀眼的光芒,以引起心灵的震撼,如果写成议论文,那就应当用具体的事实去让生命体现出理性的光泽,从而给我们以哲理的启迪。
二、考场满分作文选评。
考场满分作文一芳香依旧有些人已离开我们独自径去,但留下的却是浓郁的芳香。
月考讲评:乱石与精品作文(含作文范文及素材)

4.评分细则: ①那些没有搭上数字技术快车道的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风险。 (或“那些登不上数字技术快车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 的生存危机”) ②一些不注重文化内核的数字技术会让文化遗产处境更加尴尬。 (或只注重新技术运用、但没有多少文化内容的文化科技产品, 将对文化遗产带来负面的影响)(每点2分,共4分。)
1.“为”“为……所……”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 动 的
2.“被”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见”“见……于……”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文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言
4.“于”“受……于……”
字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词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②古代民风教化淳厚,做良吏相对容易;后代民风教化浮薄/轻薄/不淳朴, 做良吏太难。(从风俗/教化方面作答,每点分别从古代和后代进行对比,古 代、后代,各占1分。)
照抄原文句子,0分。
16.评分细则: ①首联写“欲”归隐,但“苦无资”(或“三径苦无资”),透露 出诗人穷困潦倒的境况,点出想退隐却没有物质条件,因而 “悲”。 ②颔联抒写自己滞留帝京的境况和遭遇(或“北土非吾愿”), 表明不愿做官的思想(或滞留帝京非吾愿),内心“悲”。 ③颈联“壮志逐年衰”写诗人志气正逐年衰减,已经心灰意懒 (或“壮志难酬”),故而“悲”。
句意分落在“食禄之家”上,译为享受朝廷俸禄的人家,1分。
13.(2)评分细则:他正直忠诚,坚守节操,从始至终都没有改 变,在他去世的时候,妻子儿女受冻挨饿,这种志气节操不同于世 俗,实在值得深深哀悼。 “苦节”,译为坚守节操、苦守节操等,1分,译为确实有节操、 吃苦的节操,0分; “妻子”,译为妻子和儿女,1分,没有辨别出古今异义,0分; “良”,译为确实、实在,1分,译为很、非常、最好、品质良好, 0分;
月考“宽容”作文讲评(教案).docx

省句中高一语文作文教月考“宽容”作文讲评(教案)学案(八・2) 20180406选评:裔胜东审校:王明一、写作要求(回顾)请以“宽容”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二、预习要求1. 认真阅读下面例文,请给每篇打分,并说出理由(写上评语)2. 10篇文章中,形式上,哪一(几)篇最符合“五笔叙事法”3. 从选材角度比较一下,第1、2、3、4、5、8篇文章的优劣。
参考答案:1纯粹胡编乱造,没有一点生活的影子。
2.人物是从生活中来,但故事情节不合情理。
3.选材虽然是真实的,但较为陈旧平庸,没有吋代感。
4.选择真实,且有吋代感。
5选材真实,且材料自带的意义较大,涉及到底层人的生活。
4. 从扣题角度比较一下,第4、5、6、7、8篇文章的优劣。
参考答案:6.偏题;7、&合题;4、5.切题。
三、参考评语与得分1评语:这次考试作文要求写记叙文,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小说,所以用小说写, 从文体上讲,应该说没有问题,小说需要虚构,但虚构是要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 故事也要符合生活的情理,而本文纯粹是作者脑子中的臆想,这样的胡编乱造,只能得低分。
参考给分:35分。
2评语:选一个清洁工,给他编个故事,来表现主题,未尝不可。
但故事要合情合理。
而本文中的故事,却有悖情理。
一是,你见过哪个小区是靠清洁工的车子喇叭声叫起的,尤其在现在这样手机闹铃很方便的吋代,所以这不符合真情。
二是既然把清洁工的鸣喇叭声,看成是为小区人做好事,又为什么还要我来“宽容”呢?所以这又不符合道理。
另外文中也有一些细节也不符合情理,如划线句子。
参考得分:41分。
3评语:本文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选材较为陈I口,没有时代感。
(本次作文写打翻别人水的很多,过多也就导致了滥)。
二是开头议论过多,用了三节多文字,这也是记叙文的大忌,专家有言:记叙文要少发议论,其至可以不发议论。
三是倒数第二段,对故事的处理也不科学, 文中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劝说教导来化解矛盾的,这样就冲淡了“宽容(含有主动宽恕别人)”的主题,四是有些句子表意不够清晰,如“宽容不仅仅是•种美德, 更是…种品质”参考得分:44分。
月考作文讲评——记叙文写法略说

可能是太过紧张,加上准备不足,刚冲出去,我 的腿便抽起筋来,真的很痛。但我是第一棒,不能出 差错啊!我握紧了手中那根略显粗大的接力棒,昂起 头,向前快速奔跑。一个,又一个……我超过了前面 的同学。太阳正对着我的额头,明媚的阳光这一刻却 如此让人睁不开眼。此时,容不得我去思考抽筋的事, 我要做的,就是尽量快!
——朱越
幸运的我被安置在了花园的一角,周围是妖艳而 又高贵的花朵,就连它们的叶子也是那么雍容华贵, 落落大方。我才发现我已没有了过去在路边草堆里的 轻松与快乐,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压迫和苦涩涩的 自卑。
——吴丹红
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要注意采用肖像描写、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等 手法。 人物语言要符合身份。
——金XX
主 体 叙 事 一 定 要 有 生动细致 的 描 写 。 因 为细节,所以真实;因为细节,所以感人。
我坐在观众席上,看着台上的他们,聚光灯打在 他们的脸上,刺得我不敢看。
——楼霞丽
过些许年,我的种子早已萌发,却无花无果,爷 爷的柿子树却结满了硕果。我能想象他是如何欣喜地 摘下那些黄澄澄的柿子,将它们洗净后又是如何用心 地摆放在大厅最显眼的地方。
雨,一点一滴,敲得很轻,泄露了秘密。 芽,不紧不慢,长得很柔,吐出了春天。
——骆玟希
选在这么一个雪夜上山,我没有料到。
——何超
“今天早餐吃什么?” “核桃鸡蛋汤。” “怎么又是……”我愤恨地丢下这句话,头也不回 地离开了,只剩下母亲在锅前愣住了。
——虞昊天
为什么鱼总要不知疲倦地跃出水面;为什 么幼鹰总是被无情地从山崖上推下;为什么河 流总要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走……从小开始,这 些简单的现象一直困扰着那个幼稚的我。
——何超
我来到办公室外,推门进去,走到老师身 边,和颜悦色的Leabharlann 老师说:“……”——宋雅婷
月考作文讲评摘苹果的小和尚

原因:不愿空手而归 总想有所收获 有头脑有主见 善于观察事物 善于发现机会 善于变通思维 心态易于满足
最佳立意:学会转弯 换个角度看风景 知足常乐 破除执念,学会放下
习作赏析
升格作文
要求:
立意准确新颖
综合灵活运用议论文分析法
唯独有一个小和尚没有显出一丁点愁容,微笑着从怀中掏 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的确没错,我和众师兄弟过不了 河,打不了柴。恰巧我看见河边有棵苹果树,就顺手把树上唯 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虽然我没打到柴,但我摘到一个苹果。”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老和尚的衣钵传人。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看这些题目
• 智慧 • 逆境中的路 • 把握住所有的可能 • 不要忘记途中的景色 • 谈坚持 • 应看当下 • 曾努力过 • 河边的苹果
携乐Biblioteka 优秀题目展示• 学会转变,成就精彩人生 • 转变方向,扬起生命之帆 • 人生路漫漫,唯有变则通 • 吻不到月亮可摘颗星 • 寻找挫折外的一缕阳光 • 纷华不染,塑造乐观人生 • 有失必有得,随缘心亦约 • 仰望苍穹,心怀乐观
月考作文讲评
讲评目标
• 1.分析总结月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 2.掌握正确审题立意的方法,取长补短。
3.认真修改,升格作文。
携乐
回顾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要众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
于是,弟子们匆匆向南山走去,眼看就要到达南山了,突然, 前面出现一条湍急的大河。弟子们四处寻找过河的桥却没找到。 于是,众弟子都无功而返,垂头丧气地向师傅诉说事情原由。
1.审题立意方面:读不懂材料,致使观点跑题或偏题 2.题目方面:大而空泛,偏离题意,表意不明,
高一语文月考1作文讲评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禁止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既有“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样的谆谆告诫,
也有“谁的青春不迷茫”之类的喃喃追问;与此同时, “佛系青年”(不思进取、甘于安逸的年轻人)、“积极 废人”(喜欢定目标却永远做不到的年轻人)等青年“人 设”热词也在年轻人中间火爆传播。
⑦青春应有抱负、有知识、有能力、有 奋斗、有使命、有担当……(观照材料, 思考自身)
上述6-7点是由具体材料引申拓展立意
两种立意思维都没有离开原材料。
回顾——议论文入门
姓名
作文
彭晓晴
43
范慧莹
43
邓文雯
43
杨君柔
42
童晓凡
42
黄磊
42
刘洁
42
伍扬威
42
胡继炜
42
陈子旋
42
廖晴
41
李嘉慧
41
黄敏琪
41
何居仪
41
龙华锋
41
陈重霖
41
巫世峰
40
吴东平
40
谢鹏辉
40
平均分:40.57
姓名 吴文博 傅飞翔 罗铭旭 邓文涛 何伟宏 张辉焱 童彩娴 黄润彬 徐嘉润 吴嘉明 朱志伟 陈冠达 曾正滔 邓晨曦 马定帅 李伯爵 邓英灵 赖泽城 谭雄轩
只要是为青春应如何做出积 极的回答的都是符合题意的。 (但依然要依据材料——要求)
立意示例
问题:青春应如何 ①用积极的行动去回答; ②青春应有激情活力; ③青春应珍惜时间、有动力; ④青春应担负社会家国责任; ⑤青春应把握当下、不留遗憾。
月考作文评讲3

没有以后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错过了星星,请不要再 错过太阳”,当时,我的心里受到了很大触动,心里一直在重 复着“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珍惜现在……” 人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句话不知道听了多少 遍,自己说过,他们说过,她们说过,好像人人都耳熟能详。 人总是在失去后对失去的东西怀念,想象它仍在自己身边,从 未离去,可是它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斑驳,在对失去的无限怀恋 中,深深地陷入,无法自拔。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失 去的就是失去了,不在了,不要再多想、怀念,这样说,你会 不会觉得有些无情,多情善感只会让自己痛苦,反正有记忆, 失去的,我们只能让它在记忆中存档。我相信,只要好好地珍 惜现在,把握现在,你会获得更加快乐。
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 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一轮明 月高升,一角新蟾隐秀,雾中蓬莱,那是我梦中的仙境, 刹那间,拨动心魂……(可,这一切只是梦,因为,此生 没有以后。)
点评: 这篇作文题材新颖,“人无我有”,写的是自己的梨园 梦一直无法实现,希望把握机会。文章处处切题,譬如“曾 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 梦。”“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 有又一个‘以后’了。”“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 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使得主题突出,紧紧 抓住了读者的心。文章很好地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句,领会 并体现了深层的含义。加上如诗如月的语言,如“我愿做梨 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 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这些都是文章的亮点之所 在,很好地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那个黄昏,我深刻地感受到,最深的痛不是昙花一现的情爱伤 痛,也不是珠泪暗洒的友情破裂之殇,而是失去亲人后的撕心 的后悔之痛。 那时候,我确实有过这样的设想:长大后,要为爷爷买汽 车,为爷爷买大房子,为爷爷造间化学实验室,……可现在, 我连见爷爷一面也不能实现了。这一切已没有了以后。当我在 现实中找寻爷爷的身影时,才发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生与 死!纵使我穿山越岭地寻找也不能到达另一个世界,没了爷爷 的我,只能孤独地继续走下去。 没有以后,我们就生活在当下。拒绝拿以后做借口,我们 就应珍惜眼前的事和人,珍惜眼前的一切。旧的爷爷走了,新 的爷爷绝没有反应生成的可能。但我的父母是在的,其他的长 辈也在,我会好好孝顺他们,尽力减少遗憾。因为,没有了以 后,有些事一旦成为遗憾,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回顾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但是 如果你明白好社会从何而来,就知道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以己 任为天下”。
(2)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你能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
上面这两句话都出自时评作家熊培云,他的这些话触发了你怎样 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 “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于青 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 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 联一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 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 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本题是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一般 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1.捕捉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 料及命题意图。要学会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 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 义,挖掘出喻意。
• 回顾历史,不乏许多旷世奇才,他们多数都自律自强。当我们遇 到考验,只要坚守本心,登上胜利的顶峰后,我们就会感受到 “自律”的深刻内涵。自律,不仅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是一
份社会责任。
•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 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当然,一篇作文中一般只有一种立意,要 学会把握最切题的最有时代感的立意,突出文章的时代性。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 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 涉及其余”从中选择一句作为立意的中心,其他的联系分析。
华盛顿鼓掌的人。
• 要知道自己平素是如何懈怠,一事无成。日复一日,漫不经心, 忙于种种芜杂之事,而我们最想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时候都停留 于美好愿望,或未得机缘,或缺少行动
立意
• 1、心有所想,便身体力行。 • 2、有愿、立志、力行。 • 3、自律的人生最精彩。 • 4、以己任为天下,救起你自己。 • 5、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 6、以己任为天下——蝴蝶效应。 • 7、管理好自己。
素材
• 乳名是父母给的,坏名是自己造成的。(格言) • 若把金钱当作崇拜物,它就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侠名) • 宁可做穷人,不可做坏人。(谚语) •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狄德罗) • 为享有自由,必须限制自由。(E•伯克)
•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 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 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 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对于社会而言,我们需要自律。随着共享理念的传播,一时间共 享雨伞、共享充电器迅速走进人们的视线。但“共享雨伞无一归 还”“共享单车被加上私锁”等信息也随之挑战着人们的道德素 养。面对价格不菲且实用的物品,人们很容易起私心,将其占为 己有。故加强自律,也是为“素质低的中国人”这一称号摘帽。
• 对于国家而言,我们需要自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些国 家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强权政治,垂涎他国领土。国家间加强自 律,才不会导致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自律与他律固然都十分重 要,但自律是其发展的基础,如果人人都不自律,他律必会受到 影响。
第一句话主要引导考生思考?
• 个人如何改造社会 • 因为它暗中断定“个人可以而且能够改造社会”。
• 通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个人势单力薄,无法与社会抗衡,改造社会几乎是不可能 完成的任务。对此,我的判断是个人是可以改造社会的。就个体而言,你是社会的 一部分,当你发生改变时,意味着社会也随之改变。虽然这种变化很微小,但不管 有多小,它在客观上都是真实的。就社会影响而言,“蝴蝶效应”积聚,社会无时 无刻不在运动,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 一场摧枯拉朽的小风暴。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 但如果你明白好社会从何而来,就知道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以己任为天下”。自律 Nhomakorabea生,奉献社会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在人生 道路上, 我们难免会遇到开放在路边娇艳的罂粟花,但唯有坚持自律,才能 不被外物所迷惑,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 己的力量。有句话说得好,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你能决 定自己几点钟起床。
•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自律。《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这就是自律的表达。唐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对于就要参 加高考的我们,学习无疑是当下极为重要的任务。但如今仍有不 少学生沉迷于王者荣耀、科幻小说等“罂粟”之中,无法自拔, 卸掉游戏,是自律的第一步,也是为今后人生强基固本的第一步。
• 电影《辛德勒名单》里有一句话,“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这个 人包括你在关键时候需要救起的他人,同样包括你自己。退一步说, 如果你自己都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一个假躯壳,你又怎么可能真 正救得起他人?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是能决定自 己几点起床。
• 证严法师一样,做到“有愿、立志、力行” • 自己点滴做事的意义。人人多流一滴汗,社会少见一滴血。 • 你不能决定中国有没有华盛顿,但你能决定自己是否成为那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