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是对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过程:创造人:孔德(法国)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的。

实证主义者:孔德、斯宾塞(英国)、马克思、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者:韦伯(德国)

三、分类: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发展。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稳定。

迪尔凯姆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

五、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功能论视角: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以此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主要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2、冲突论视角: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斗争的生活现象。社会各部分是冲突的,

秩序是冲突的结果: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处在极其破坏之中,社会秩序源于社会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是力量与强制产物。

3、互动论视角:如何行为感兴趣,而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

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学与社会: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社会检测与描述五种类型。

参与社会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社会工作、行政、企业管理提供所需的知识,能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

第二章、社会结构

一、含义: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模式。

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二、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区、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

三、社会地位:先赋地位: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而获得的。

四、社会角色: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

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第三章、社会角色

一、内涵: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

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是一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行为模式。

3、是人们对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4、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角色集:一个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1、按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先赋(归属)角色、自致(成就)角色

2、按承担社会角色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义务。

不自觉角色:以前的角色持续到现在还没有改变。

容易产生不自觉角色的原因:刚开始充当某种角色;当有他人在场及对角

色提出明确要求;自我不断提醒等。

3、按社会角色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对权利义务严格要求规定。

开放性角色:随便,没有明确的规定。

4、按社会角色追求目标上:功利性角色:追求效益为出发点

表现性角色:不以效益为出发点,维护社会的道德,实现社会

稳定,出于责任感,义务感,光荣的。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学习:特点:是综合性的学习;在社会互动中实现;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过程。

2、角色领悟:对角色领悟千差万别,所以才会有同是服务员,但服务水平有高低。

3、角色实践:期望与领悟的进一步发展。

4、角色距离:原因:自己领悟角色不够;大多数期望过高。

五、社会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角色间的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的冲突;应该协调好相互关系。

角色内的冲突:一个人扮演者许多不同的角色;应该把精力放在最主要的职位。

2、角色不清:(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角色的改变;新的社会角色的出现;领悟不够。

3、角色中段:主观客观的原因:如失业的在职职工、移居国外的华人。由于人们在承担前

一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是前一种角色与后来的新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有着直接的冲突。

4、角色失败:亦称角色崩溃:一种是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终退出舞台。

一种是还处于某种角色位置,但事实已经失败。

5、角色混同

六、角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角色建设:社会角度:要重视角色规范的建设;方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舆论。

个人角度:注重角色技能的提高:普通技能、特殊技能;

重视角色素质的培养:专业素质、道德素质。

角色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辅相成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在社会大舞台展现自己,个人的发展也为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第四章、社会群体

一、含义: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接起来,为实现一定目标而结合起来的集体。

二、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共同的群体规范。

4、共同的群体意识。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区别人群的依据,如乘客和旅客。

三、类型:

1、内群体:自己参与的群体,有归属感。

2、外群体:除内群体之外的群体。

1、参照群体

2、隶属群体

1、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同辈群体。

2、次级群体:为达到一定特殊目标而特别设计的群体,如办公室人员,大学院系同事,正

式组织中存在。

比较:初级和次级的特征:面对面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广泛的角色和利益;大量自由的交往;充满情感的交流;初级关系不易转移;规模小。

四、社会群体的结构:由群体规范、群体地位、群体角色和群体权威等要素构成。

1、群体规范:规定了成员应该如何行动以及违规的后果,地位越高越可以偏离群体,决定

某种群体规范德尔重要性:能否促进群体的生存;能否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

2、群体地位:激励因素。

3、群体角色:

4、群体权威:领导:工具型领导、表意型领导(寻求创造群体的团结和维持协调)

领导风格: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五、社会群体结构的类型:

1、群体的社会网络结构:相互交叉和多次阶梯的特点,判断该计较结构的合理性标准:根

本在于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社区的兴盛,全面发展。

2、群体的内部组织结构:成员角色结构;成员质量结构

群体成员角色结构:由群体成员的数量,每个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领袖的配备,

群体成员的交往关系组成,有明显的分层结构,一般层和领导层。

群体成员的质量结构:由群体成员的能力、年龄、知识、信息和价值观的结合。

质量分类:同质群体:容易形成意见、形成决议。

异质群体:方案比较完善,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群体效率,有效管理。第五章、社会组织

一、含义: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而有意识的组织起来,以一个相

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群体。

二、组织: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的社会群体。

三、组织目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四、目标分类:主要目标、次要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平衡性目标、改进性目标;显

目标、隐目标。

五、组织的特征:用来判断是否为组织的依据:

1、为了更高效的达成群体目标而进行的劳动分工和权威分配。

2、权利相对集中在领导手中,负责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

3、组织成员不固定,可以更替。

六、社会组织结构:

1、正式结构:

直线制结构:最原始的一种形式:机构简单,职责明确,决策统一,贯彻迅速的特点,适应于小组织,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高。

职能制结构:优点是解决了主管领导专业指挥难的问题,但不容易集中领导。

直线职能制结构:既避免了直线制的粗放,又保证了主管领导统一指挥。

事业部制结构:各事业部门有强大的自主性,但又保证组织整体活动的统一性。

矩形方阵制结构:又称双维组织形式:优点:可以集思广益,增强灵活性和组织的整体性;减少成本支出;有利于领导考虑全局;专业人员可以相互学习。缺点:当双方领导出现矛盾时、职工无所是从,出现问题,责任承担不明确。

2、非正式组织:

优点:缓冲正式组织结构带来的压力;提出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控制和沟通形式;能够成为推动组织改革维护组织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缺点:过于整合会让组织目标难以实现;容易出现小团体主义,拉帮结派;当非正式组织代替正式组织时,工作程序会发生混乱;容易造成机密泄露,谣言四起,人心涣散。

七、科层制:

1、特征:明确分工;有明确的规定的职权等级;稳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和公

务关系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是个人。

2、优点: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提高工作效率。

3、缺点:忽视人的主动性,只强调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

八、社会组织的理论流派

1、古典组织理论:德国马克斯韦伯:创造了:科层制理论。

美国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法国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十四项原则。

特点:追求组织系统化,工作计划化,分工协调化,办事效率化,管理标准化。

局限性:过分强调物质因素,物质激励,重视组织内部因素,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本性,忽视社会环境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影响。

2、人际关系组织理论:来源霍桑实验表明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影响职工的积极性的

有许多因素:物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人际因素等。

九、群体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加强群体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

A、加强群体建设有利于优化社会结构:保障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严

格的税收调节,抑制两级分化;通过普及高等教育,使大部分进入中层阶层。

B、加强群体建设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尤其是初级群体的建设。

C、加强群体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群体建设:

A、大力加强群体规范建设:

B、努力增强群体凝聚力,建设好群体的领导核心:标准是:处理好内部成员的利益关系,

不搞平均主义;掌握好群体的规模;积极对待非正式群体。

C、增强凝聚力的方法:各成员得实惠;以成员安全感,归属感满足成员的多方面需求;树

立群体目标;给一定的压力;加强群体的沟通。

D、积极优化群体价值观:怀疑型;功利型;投机型;享受型。

方法:塑造主导性的群体价值目标;积极借鉴西方价值观的优秀文明成果,吸取精华。

十、补充的内容:

1、群体的凝聚力:既吸引力、向心力

2、提高凝聚力的方法:整体活动的频率;群体间的竞争;成员对群体规范的认同程度;群

内群的存在及分歧;群体成员的品质因素。

3、初级群体的功能:

A、对个人的功能:满足个人安全感的需要;满足情感的需要;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B、保持和传递社会文化,稳定社会秩序。

第六章、家庭

一、含义: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以性爱,母爱,父爱等特殊情感关系

为纽带,以持续的共同居住和共同的经济生活为特征的社会群体。

二、地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关系到

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

三、发展历程:

1、血婚制家庭:同辈男女互为夫妻,不允许父女结婚。

2、伙婚制家庭:同一血缘家族的兄弟与另一血缘的姐妹结成夫妻,不允许兄妹结婚。

3、偶婚制家庭:相对个体婚,婚姻很容易破裂,允许一夫多妻。

4、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文明时代的到来,但允许一夫多妻的存在(封建时代)

四、家庭类型:以家庭结构特点(即以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的方式)

1、核心家庭:已婚夫妇加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规模小,人数少,结构简单,关系单纯,

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是最稳定的形式。

2、主干家庭:直系家庭,由一对夫妇和其父母及其子女构成的家庭,每代只有一对夫妻,代际层次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可以分为配偶主干家庭、单亲主干家庭、断代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多偶家庭:多代多偶家庭,权利集中在长房手中,旧中国很常见。

4、变异家庭:单身家庭、同性家庭、非婚同居家庭、单亲家庭。

五、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彼此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工作关系。

特点:

1、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

2、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

3、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特殊的相互行为。

4、家庭关系:既有亲子关系的纵向联系,也有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的横向联系。

六、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

1、家庭成员数量:

2、夫妻对数: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和核心,需要强有力的核心来主持。

3、成员在心理生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异质程度,要求同存异,相互理解。

4、成员间的区位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也越容易产生矛盾。

5、影响家庭关系的外在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社会规范和宗教。从宏观上看,社会生产方

式和政治法律制度对家庭关系的性质和程度起决定性的作用。

七、夫妻关系:家庭中最核心的关系,是其他各种关系的基础和起点。

我国新型关系的特点:

1、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夫妻掌握着家庭的实权。

2、以爱情为基础建立,双方更加重视感情和交流,弱化生育而强化性功能。

3、夫妻的冲突和离异逐步增加:婚外恋、性格不合、经济纠纷、性生活失调。

应对措施: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婚恋观;自我调适,互相补充,协调一致。

八、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直系血亲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特点:

1、是人类无法选择,不可解除的关系。

2、亲子关系具有责任互补性:即父母抚养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对社会稳定作用大。

3、有明显的代际痕迹,即代沟反映两代人在价值观,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

4、受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制约与影响。

九、婆媳关系:是一种姻亲关系,比较敏感复杂。

建议:要妥善处理好利益关系;在道义上要互相尽自己的义务;人格上要互相尊重;感情上要互相沟通。

十、家庭问题:

1、婚姻问题:

2、老年人问题:事关社会养老还是家庭养老的问题,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老年妇女的孤

独问题。

3、独生子女问题:

4、家庭暴力问题:

离婚问题:特点:女性高于男生;以青年人为主;婚龄短的比较多;高学历低学历的离婚多;无子女或独生子女的多;女性再婚率高。

离婚的原因:婚姻观念和择偶标准的变化;婚外增多。

婚外恋的原因:扭曲自由恋爱观;爱情转移;婚姻缺少感情基础;对婚姻家庭缺少责任感;

性生活问题。

离婚的后果:子女抚养教育问题;个人生活艰难问题;再婚问题;财产分割问题。

独生子女问题:涉及个人社会化问题

有利的地方:父母爱,生活上更多关照关怀;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条件;可以较早的开发智力。

不利的地方:性格任性孤傲自私;缺少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

期望值高,导致独生子女压力大,孤独感强;缺少同龄伙伴,不习惯群体生活。家庭暴力:

原因:封建主义思想,男权主义;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男人个人素质差,道德涵养地,女人太软弱,防暴意识不强;缺少求助机构。

措施: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舆论男女平等,互相尊重;提高女子的法律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防暴;建立健全帮助机构;运用法律保护制裁家庭暴力。

十一、家庭功能:满足两性性生活的要求;抚养和赡养;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休息娱乐。第七章、社区

一、含义: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按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组织起

来,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文化维系力并从事多种社会活动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社区构成要素:

1、地域:自然地理条件:所处方位、地貌特征、自然资源、空间形状与范围。

人文地理条件:人文景观建筑景观交通通讯。

各个社区地域因素的不同会导致其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因事而导。

2、人口: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是构成社区的首要因素。

人口调查的指标: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素质高低决定着社区发展的文明程度;人口管理。

人口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发展。

3、文化: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有:内容全面性、受历史传统,人口构成、价值认同、发展水平导致具有独特性的特点。

文化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社员起维系作用。

4、组织结构:要使社区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及社

区的社会群体的互动关系。

三、社区类型:

(1)、最基本最主要的划分:根据地域和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或农村、城市、集镇社区比较农村和城市:

1、地域方面:农村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农业生产的需要及农民土地需要。

2、经济结构:农业为主和其他产业发达的区别。

3、组织结构:农村组织结构简单邻里关系密切;城市科层制普遍,关系复杂。

4、人口要素:人口密度,人口质量、人口流动等方面差异大。

5、文化模式: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价值体系上有别

于城市。

(2)、按社区占主导地位的活动或社区发挥的功能:

1、经济社区:农业型、林业型、牧业型、工业型社区。

2、政治社区:党政机关所在地。

3、文化社区:科教文卫

4、旅游社区:人文景观型、自然风光型社区。

四、社区功能

基本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功能。

2、个人社会化功能:

社区是现阶段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和载体;

社区是人的继续社会化的载体;

社区是人的再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场所。

3、社会参与功能:以个人身份参与社区选举或建设规划;作为某个组织或单位成员参与到社区发展中;组合成多样的非正式组织。总之:不但能使社区成员分享社区发展成果,分担社区公共事务的责任,还能培养其健康的社区意识和公益精神,增进成员间的关怀和情感交流,更好体现和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4、社会控制功能:其目的是人们遵从公认的社会规范,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

广义的控制:对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的控制,还包括对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及其他非稳定因素的控制。既可以社会教化来实现内在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各种组织及其规律来控制。

5、社会稳定职能:它与社会控制职能表现为一整套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组织结合的社会控制体系及运作机制。

6、社会福利功能:正式和非正式的公益组织覆盖整个社区,以保障社区中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得意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基本生活。

社区服务:为社区成员解决困难并提供福利的社会工作,在政府的资助和政策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

五、社区的发展:

1、含义:

不发达社区:扶贫扶弱帮助社区的弱势群体实现其发展的目标。

发达社区:通过居民积极参与区推动社会经济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社会正义和社会民主的全面发展。

总之:以社区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变迁,通过组织和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在成员的努力下,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

2、特征: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

3、社区发展原则:对我国而言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与勇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以社区成员参与为主的原则:才能培养成员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社区成员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

第八章、社会分层

一、含义:指的是根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

不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原因:社会差别与社会地位的存在。

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实质是剥削。

地位不平等: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不同。

总之:阶级划分是阶级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是其他一切社会分层的前提和基础。

阶级:指由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和政治权利的不同而形成的社会层次。

社会不平等:是对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即社会价值物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有差别的分配状态的客观概括。必要前提是:特定社会价值物的相对稀缺。

社会不平等的第一对范畴是: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一个社会的稳定结构和实际运行状态。

社会不平等的第二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有助于研究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流动的意义。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不平等。

所有的分层制度都为意识形态所支持,捍卫上层地位利益的意识形态都证明该制度是正当的。

三、研究社会分层的方法:

1、主观法:客观位置相同但分层意识可能不同,而客观位置相异的人却有着相同的分层意识。

2、声誉法:不仅可以用来对具体的人划定层次,还可以推广到评价各种有正式社会地位的人的相对声誉。

3、客观法:

四、社会分层的标准:

1、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描述社会垂直分布以及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

2、以潜在的地位为标准:人口内在的垂直分布。

3、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权利。

五、社会分层的理论

1、功能主义的理论:戴维斯和莫尔

观点:为了社会正常运行,一定程度额社会不平等是必要的,社会等级是不可避免和必要的。缺陷:忽视某些世袭而不是自致的地位,忽视了社会分层的功能失调。

2、冲突主义的理论:受马克斯主义的影响,不平等没有作用也不公正,是上层对下层的剥削。

3、伦斯基的综合理论:综合两者的关系。

六、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

1、改革前:以身份制为核心特征。

特点:城乡分割的身份制度;城市中的社会分层;官本位制;工作单位身份制。

2、改革后:农民的职业分化;工人队伍膨胀,内部分化加剧;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兴起;官本位体制受到冲击。

3、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

标准: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所占有状况主要分类标准。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和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七、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演变趋势:

1、社会结构中的中下层正在逐步缩小。

2、社会中间阶层以及出现,并且正在不断壮大,有望成为最重要的部分。

3、掌握运作经济资源的私营企业主与经理人员阶层正在兴起壮大。

4、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以及具备,但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八、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的现状:

1、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该缩的没有缩。

2、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该扩大的没有扩大。

3、区域发展不平衡。

九、培育合理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

1、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保障产业工人阶层的权益。

2、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数量。

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培育新的社会阶层。

中间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自由职业者、技术工人群体。

方法: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农村教育支撑体系和地方财政政策;加快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有利于科学创新的政策环境。

第九章、个人社会化

三种流派:文化角度:人类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

个性发展角度: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于发展过程。

社会结构角度:个人获得社会角色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完成世代交替的过程(功能主义观点)。

1、本质:个人社会化就是个人的社会性形成发展和实现的过程。

2、内容:个人社会化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教化过程。

3、方式:受动和能动的统一。

4、结果:对个人而言:获得人格和自我,培养社会角色。

对社会而言:实现文化转移,完成世代交替。

5、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时间上:个人社会化是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总之:个人社会化是个人被动接受和能动选择社会的文化教化以实现自己的社会性的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一、个人社会化的内容:

1、技能社会化:生活自理技能和职业技能。

2、价值体系社会化: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特定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社会成员。

3、规范社会化

4、角色社会化:领悟社会对自己角色期望,形成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角色社会化的三个过程: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确立社会角色的期望值;培养角色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个人社会化的特点:终身性、强制性、能动性、双向性。

三、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1、理想社会化(社会期望)、再社会化(主动再社会化、强制再社会化)

2、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两者是前仆后继的关系。

3、预期社会化(岗位培训)、发展社会化(成人教育)

4、正向社会化、反向社会化。

四、个人社会化影响的因素:

1、内部因素:生理因素:先决条件。

个体需要:动力。

知识结构:基础。

自我意识:重要条件。

性特征:推动力。

2、外部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媒。

五、现实课题:

1、网络社会的个人社会化:促进社会化进程加快、反向社会化突出、个人社会角色能力加

强、人际交往广、个人自我认识能力提高。

2、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家庭、学校、特别群体、社区环境。

3、中年人的社会化问题:再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

方法:终身学习;加强与人合作;认识自我;增强心理承受力。

第十章、社会互动

一、实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往返的活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

二、互动的形式:符号互动。

三、互动的起点:自我互动。

四、互动的类型:

1、直线型互动、间接型互动。

2、横向型互动、纵向型互动。

3、素质型互动、非素质型互动。

4、职业型互动、日常事务型互动。

5、开放型互动、封闭型互动。

6、有序互动、无序互动。

五、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1、合作:最普遍的形式:有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合作

的物质基础。分为:级合作、次级合作、三级合作。

2、冲突:群体间冲突、个人之间冲突。

原因:社会不平等、财产权力声望分配不平等。

3、交换:物质交换、非物质交换。

4、竞争:是一种发挥人的潜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十一章、社会流动

一、含义:人们所拥有的财富、权力、职业、社会声望等位置的动态变化过程。

二、意义:

1、有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因先赋因素而产生的不平等。

2、有利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推动高水平的良性运行。

3、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在社会问题上达成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三、分类:

1、按流动方向: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有差别的流动)

2、按参照物划分:代内流动、代际流动。

3、按原因划分: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

四、流动的原则:

1、机会均等原则:普遍性原则(是否具有开放型)、自致性原则。

2、立体开放性原则:容易导致官商勾结。

五、影响流动的因素:国家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就业制度、价值观的导向。

六、现阶段社会流动状况:规模大、速度快;农村流向城市;由西北流向东南方。

七、人口流动的问题:

1、总体流动规模不大。

2、户籍制度不合理阻碍流动。

3、干部人事制度存在不合理。

4、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5、流动流向存在不合理性。

八、判定社会流动是否合理的标准: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承受力使流量合理,又能体现机会

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

九、对策:

1、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

2、健全社会筛选机制。

3、改革户籍制度。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十二章、社会变迁

一、含义:是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过程。

二、状况:社会前进、社会后退、社会停滞不前。

三、变迁的原因: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等要素的变动。

四、类型:

1、正向变迁、负向变迁。

2、有计划变迁、无计划变迁。

3、局部变迁、整体变迁。

4、宏观变迁、微观变迁。

五、社会发展:

1、含义:社会运行过程中,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特征:目的性与方向性;多元性与协调性;阶段性与多样性。

3、原则:持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人本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4、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归宿,两者要协调发展。

5、类型:内因型与外因型发展;早发展与迟发展;协调与不协调发展。

6、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变:

经济中心论——社会中心论——以人为中心论。

人的发展: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潜力的发挥。

六、推动社会发展的措施:

1、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2、扩大中间阶层,培育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

3、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十三章、社会现代化

一、本质特征:革命性、全球性、整体性、长期性。

二、内容:经济全球化、城市化、政治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社会结构现

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总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涉及多方面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整体性长期性发展。

三、特征:先发——内生型后发——外生型。

四、问题:错位:全面现代化与国家实力不够;示范效应的不利影响,传统因素的瓦解。

二元结构并存:

两难窘境: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经验:扶植企业、引导经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维护政治经济独立。

六、中国现代化特征:外生性、迟发行、

艰巨性: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处于不平等的国际政治体系;传

统思想深厚。

七、中国发展的优势:引进技术;吸取发展教训;改革开放,吸取资产;示范作用。

劣势:不公平的国际环境;由于发达国家掠夺,后发展国家面临资源和资金

不足,对外依附强;社会问题多的。

第十四章、社会问题

一、含义:是一种超出正常状态的社会现象,对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不利,引起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

二、分类:

1、按范围划分:全球性社会问题、特殊性社会问题。

2、按原因划分:结构性社会问题、越轨性社会问题

3、按具体形式不同:人口老龄化、单亲家庭等等。

三、特点:社会性、破坏性、普遍性、客观性、复杂性。

四、人口问题:

1、表现:人口数量过于庞大;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性别比例失调。

2、原因:历史政策失误;教育投入低,结构不合理;计划生育问题和医疗保障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落后。

4、对策: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加强优生优育工作;加速人口立法。

五、贫困问题

1、危害性:不利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增张;破坏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原因:自然条件差;个人素质低,观念落后;起点低经济落后,市场经济的调节的副作

用;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3、对策:大力发展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发展。

六、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1、表现: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土地遭受侵蚀严重;淡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稀缺;生物多

样性减少。

2、原因:历史破坏严重;粗放型经营方式;城市化进程;制度不完善;环境管理体制不完

善。

3、对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控制人口增长;增强环保意识。第十五章、社会文化

一、含义: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能为人类传递下去的一切物

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二、特征:人为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动态连绕性、共同性、多样性。

三、类型: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四、结构:

1、文化的内部结构:文化质点——文化结从——文化模式。

2、文化的外部结构: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中心——文化边际。

五、文化的功能:

1、个人功能:对个人社会化作用。

2、群体功能:文化对社会群体起着目标指向规范约束和价值整合的作用。

3、社会功能: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4、文化整合功能是维持社会秩序和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

六、社会文化的变迁:

1、文化传递与传播:效果取决于:社区的开放程度、社会制度的相似程度、交通方便程度。

2、文化冲突:是文化变迁的动力。原因:时代性、区域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

3、文化同化与融合:是文化冲突的结果。

文化融合的阻力:旧习惯势力的阻挡,传统力量的反抗;意识形态差异的阻力。

4、新文化的产生:

第十六章、社会制度

一、含义: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一定的社

会价值观念所创设和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

二、本质:各种社会关系的固定化。

三、起源:从原始风俗习惯中演变而来;以立法形式确立下来。

四、特征:普遍性、多样性、相对稳定性、约束性、变迁性。

五、构成要素:

1、社会价值观:核心部分灵魂。

2、社会规范体系:主体部分。

3、组织系统:制度的执行者和推动者。

4、设施系统:

六、基本类型:

1、按历史过程:本原社会制度、派生社会制度。

2、按涉及领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等。

3、按确立过程:自然形成的制度、有计划的建立的社会制度。

4、功能方式:无形的社会制度、有形的社会制度。

七、功能:

1、积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传递功能。

2、失调现象的原因:文化传统变化、原有价值观念的变化;制度的相对固定性;制度内部

有了矛盾。

八、制度创新:行为主体为了满足变化来得生活需要,对制度体系进行调整新建完善的创造

性活动。

推进经济制度创新;推进政治制度创新;推进文化制度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加强科技与生产力相结合;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第十七章、社会控制

一、定义:是指鼓励人们遵循社会规范,防止越轨的过程。

二、分类:

1、从控制层面:内在控制:自我控制

外在控制:社会外在强加作用,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2、从控制方式的制度化水平:正式控制:监狱、警察等通过预防制止和改造来发挥作用。

非正式控制:自我控制。

三、社会控制的手段:

1、道德:义务、原则、美德。

2、纪律:是道德的补充,是法律的助手。

3、法律:公法、私法、社会法。

4、政权:通过倡导某种道德和价值观念使成员遵守。对不符合规范的予以处罚。

四、越轨行为:

1、定义:偏离或违反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2、基本性质:越轨行为的相对性;普遍性;越轨行为是中性概念。

3、越轨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整合;孕育新的社会变革;能明确规范。

五、现实问题:失业人口总量增加;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新的社会问题产生。

六、对象:加强法律控制;加强道德控制;加强综合治理。

第十八章、社会保障

1、含义:主体是国家,依据是立法或是行政规定,对象是全体成员。

2、内容: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最基本核心的。

社会救助:自然灾害、失业破产、孤寡贫困救助。

社会福利:儿童老人妇女。

3、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生产

效率;发挥储蓄的作用;树立互助共济的精神;调节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4、特点: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福利性、公平性、不可逆性。

5、发展阶段:大多数处于调整和改革阶段。

6、各国的社会保障状况:英国:福利型保障;德国:保险型保障;新加坡:个人储蓄积累型保障模式。

7、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的目标: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义务相对应以及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原则: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城乡有别,区域有别;

广泛覆盖;

统一规划,分类管理;

国家统筹,多方举办相结合。

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制度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和劳动保障部的建立。

9、四个并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

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并存。

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

实施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精选文库

实施农村医疗保险。

实施农村养老保险。

实施农村教育救助。

社会学概论

A. B. D.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是( A. B. D. A. B. D. 对错 对错 社会的基本关系是( A. B. D. 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即( A. B. D. A. B. D.

对错 对错 A. B. D.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称( A. B. D. 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A. B. D. 成人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对错 对错 A. B. D. A. B. D. 我国的工会、妇联、学生联合会等属于(

A. B. D. 对错 对错 A. B. D.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B. D. A. B. D. 科层制的提出者是韦伯。( 对错 对错 A. B. D.

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是() A. B. D. 对错 对错 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 A. B. D. 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一种社区形式是( A. B. D. 一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今天的( A. B. D. 对错 对错

根据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可以把它分为 A. B. D. 婚姻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属于( A. B. D. 家庭制度的基本功能包括繁衍人口、禁止乱伦、提高人口素质。(对错 对错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指的是( A. B. D. 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分为( A. B. D. A. B. D.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 对错 A. B. D. A. B. D. A. B. D. 对错 水土流失可以称为“灾害”。( 对错 对错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历史性、 对错 社会保障模式一般有社会安全模式、福利国家模式、国家包办模式和储蓄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教育学之父佩恩/布朗/雷通群可追溯至涂尔干(教 育社会学奠基人) 2、相互关系说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静态”米切尔【美】P.费里波夫【苏联】)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动态”彼得威尔【美】费雷德金【美】)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林清江、厉一贤) 3、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 三、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 与规范兼有的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 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2、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1、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2、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四、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2、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五、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 补)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作用) 第二编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一、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区分不同的结构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 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含量极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师范迟缓 教育需求: 教育不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因为手工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好的“学校”。 教育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职能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功能主义)【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新功能主义 一、选择题 与传统功能主义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相比,新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A.经验主义 B.结构主义 C.个人主义 D.后实证主义 E.建构主义 【答案】D 二、填空题 亚历山大从新功能主义角度实施研究纲领的重要方面是对文化的研究,他的这一研究关注到了两个当代的突出问题:第一是问题,第二是运用话语分析考察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答案】现代性 【解析】亚历山大从新功能主义角度实施研究纲领的重要方面是对文化的研究。他的这一研究关注到了两个当代的突出问题: (1)现代性问题。亚历山大提出,分化理论以一种更加笼统的和现实的方式为描述现代性提供了一次机会。即认为现代性意味着生活世界的多元化、而非文化殖民化,这种多元

化创造了现代生活的各种机会与各种问题。 (2)运用话语分析考察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亚历山大所关注的是市民社会的语言符号特征。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讨论都忽视了符号系统中的二元对立或“辩证”的品质。 三、名词解释 1.单面社会 答: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进行剖析,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社会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变得单一化、一体化。主要表现:①机械化的盛行使花费在生产劳动中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日益减少。②工人的职业分层发生了变化,蓝领工人变少和白领工人增多。③劳动的特点和改变的生产工具,同时改变着劳动者的意识。④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使工人的否定性地位被进一步削弱,工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自身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 2.新功能主义 答:新功能主义理论以杰弗里·C.亚历山大为代表,亚历山大是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功能主义及社会学理论传统作了诠释与重建。一方面努力发掘和发展帕森斯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又指出其不足,通过借鉴和引入其他理论的合理要素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在一般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进行重构。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 答:(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老一辈社会学家的隐退、新一代社会学家的崛起,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第二讲 功能主义

《现代社会学理论》 第二讲功能主义 第一节何谓功能主义 一、系统(system) ●对一种研究对象的构成性质和存在状态的本体论假设。 ●一种具有普遍渗透性的实体,高于所有的个体,并与其对立,系 统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不为后者所改变; ●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稳定的、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每个部分不可能单独地发生变化,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会产生连锁反应。 ●这种关系决定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决定了系统不能化约为其 部分。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形式,必须从它们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关系角度出发来说明。 ●帕森斯认为“系统”有两个基本的特性:(1)系统与环境相对而 存在,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既是相互区分的标志,又是信息

交换的通道。 ●(2)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组织、自我调控(self-regulating)的 能力,以适应环境之变化,在环境面前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二、从系统到功能 ●系统的上述特征引出一个问题:系统是如何维持的?莫顿认为, 系统肯定有某种或某些机能来调整系统状态,使其适应环境之变化。这个“机能”就是“功能”。 ●功能的概念牵涉到观察者的观点,而不必然涉及参与者(当事者) 的观点。社会功能系指可见及之客观后果(observable objective consequences)而不是主观的意向(subjective dispositions)。 (Merton,R.) ●对于帕森斯而言,“功能”是一个理论的概念,一个抽象的概念, 一种想象宇宙的视角,一个分析的工具。“功能系指对于决定生命体系运作的诸般条件加以理论上的构作。这些条件是有关此系统稳定或不稳定,存在或者灭亡。及其寿命等等。”“‘功能’概念因此牵涉到某一类生命系统的一般特征,及其与一种或多种环境间的关系等较大的理论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功能概念最为关切的是:在生命体系中,某种在经验上可资辨认的结构与过程,其存在与特性有些什么后果。当然,还包括所指涉之结构与过程产生的条件,以及发展或持续的可能性等等的考虑。”

三种社会学理论流派之功能论

三种社会学理论流派之功能论 陈子奇 建筑12 2110703036 自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变迁愈发迅速,随之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提也愈演愈烈,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社会学这一学科得到了确立和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中期,随着社会学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也逐渐兴起和成熟起来,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角度各异,理论丰富多彩。其中较为主要的为功能论(Functionalism)、冲突论(Conflict Theory)、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这三大流派。 在这三种理论流派中,我比较认同功能论的观点。 功能论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鼎盛于60年代,为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该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为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与罗伯特·金·莫顿(Robert King Merton)。功能论论深受孔德的证实主义与迪尔凯姆的理论影响,认为社会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而建构的,社会的稳定性建立在合作意识与共同意愿之上,提倡以整体的角度分析问题。 在帕森斯的理论中,社会整合了其内部各部分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自给能力,一般情况下,其系统总是区域和睦与均衡的,而各部门也都为社会的和睦各司其职,不利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部门则会面临淘汰。 然而,对于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阶级冲突、种族冲突,帕森斯的理论体系无法对其进行解释,莫顿的理论体系则对进行了补充与修正。莫顿认为社会机制包含了显性功能、隐性功能与反功能,并非每个功能都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而社会的存在是基于各功能的协调。 毫无疑问,冲突论的观点从本质上解释了社会内部系统的关系与社会的运作方式,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与实用性,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功能论目前依然在社会学界被广泛认可。然而,就个人而言,经过对三种理论流派的学习与思考,我选择了功能论的理由如下: 功能论的观点较其他流派的观点更为客观、全面 功能对社会的认知来源与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其构成功能与运作模式,通过严谨的推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功能论的思考方法是站在整体的角度,全面的去认知社会的本质。社会的组成内容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也不能只从单一的角度考虑,只有以全面、整体的眼光去分析,才有可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由于功能论体系的整体性与全面性,并不以社会中的某一方面作为着重点,保持着中立而冷静的研究态度,对于社会各层面的问题都能得到相对客观的认识。 反观冲突论与互动论。互动论将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的冲突作为研究的主题。的确,冲突是影响社会运作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且反应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冲突的仅是社会现象的一个方面,虽然对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能背作为社会的主体研究。因此,我认为冲突论的观点过分注重现象,仅仅将重点放在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虽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缺乏对社会本质的思考与认识的全面性。而互动论认为社会的形成源于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便通过对个体间互动的研究来研究社会。总体来看,互动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较好的解释诸如个人社会化等的社会微观问题,弥补了前两者在在小范围内为社会现象分析中的不足。但是与此同时,这一理论过分强调了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结构功能主义 与 冲突理论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就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形成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 个子系统(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之一。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1)适应;(2)目标达成;(3)整合;(4)潜在模式维系。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冲突理论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 作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冲突现象,曾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暂稳定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复习资料

社会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答: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其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服务。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答:(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外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要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 答:社会运行条件是为实现社会良性运行而注意创造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你是怎样来理解教育社会学的?如学科性质、意义方面(同上) 性质: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3、教育社会学在欧美的发展(课件加工) 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①史密斯《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此方面最早的著作; ②华勒《教学社会学》,是当时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①研究者绝大多数是教育学者;②研究方法偏向于哲理性 和规范性的研究方法;③在研究范围上,凡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教育社会学,其时期始于1940-1960年,当时美国的社会学领袖人物由芝加哥扩散到其它各大学,研究的旨趣也由解决现有的特殊社会问题转为理论的建立与研究技术的改良。教育社会学已由过去的实用取向转为理论的取向了,或者说,姓“教”的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姓“社”的教育社会学了。 2、代表人物:①帕深斯:强调建立社会行动的系统理论。 ②墨顿:也认为理论与研究的相互发展才是社会学成长的动力。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贡献:①教育社会学由过去的以教育学者为中心,转换为由教育 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参与;②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已从规范的学科转化成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且建立了许多有关教育的理论,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已可与教育心理学相抗衡;③在研究范围和领域上,研究的领域开始缩小,只关注于可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的那一部分。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这一时期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的”教育社会学,或“诠释学的”教育社会学,“现象学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的教育社会学等。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内容概要:20世纪20年代。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了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功能主义是在设计艺术史的发展中形成的,在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功能主义设计也应随映时代潮流作出相应的变化,达到与人们的生活要求的需求的平衡。 关键词:功能主义包豪斯发生发展 一功能主义是什么 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时代的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20世纪世界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便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新流派层出不穷,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于我们今天依然存在并起较大作用的只剩下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它已经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设计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发生 与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功能主义的发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历史。 由于功能主义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工业革命必然的成为功能主义的前提。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大工业革命,这便是功能主义出现的最基础的物质前提。由于机器的精确化使设计与生产相分离,设计与手工艺生产之间的区别迅速拉大。机械化的生产使得“传统的由艺术家和工匠完成的任务面临着被各种机器和新材料取而代之的危险”。1851年,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隆重登场,展览的场所是被称作“水晶宫”的由约瑟夫·帕格斯通(Joseph Paxton)设计的建筑,而帕格斯通本身是作为工程师而非建筑师。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系列由于工业革命带动的新的发明如蒸汽机、引擎、汽锤、车床甚至包括由预制的金属肋拱和薄片玻璃及建成的“水晶宫”都引起了人民对工业革命成果的极大兴趣。由于前面提到的大工业革命引发的“危险”,也由于大机械化的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在如何“化解”这场“危险”的方法选择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为代表的与机器公然为敌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恢复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个人劳动才能将人从机器中解脱出来。另一种是以高弗雷·散帕尔(Gottfried Semper)为代表的“结合论”的观点,他意识了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他在提出手工艺与工业相分离的同时也认为“应该教育培养新型的工匠,让他们学会艺术而理性的方式,理解并且开发利用机器的潜力”。同时,曾参与组织“世界工业博览会”的英国人亨利·科尔(Herry Cloe)也认为只有通过办教育才能解决工业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 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 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社会群体的分类★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教育社会学重点梳理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重点梳理及 参考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教育社会学重点梳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 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 在西方,法国的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最早使用"教育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华德。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6.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17.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18.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19.教育对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20.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21.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四种成分。 22.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选题、计划、实施和总结_四个阶段。 23.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教科书选用权、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评价手段使用权。 24. 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5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 年(陶孟)和出版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教育社会学形成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