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系统层次的必要条件
文化(符号)系统层次
1.要求符号系统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使之适应环境。 2.要求符号系统提供对人们命运和偶发事件的控制意识。 3.要求符号系统向社会成员提供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共同节奏”感。
结构(工具)系统层次
1.要求生产和分配消费品。 2.要求对行为进行社会控制和调节。 3.要求对人们进行传统和技能方面的教育。 4.要求权力关系的组织和实施。
(二)斯宾塞的分析功能主义
• 1.之所以被看做是功能主义的先驱,原因在于他通过 “differentiation”概念,说明了系统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依赖 关系;且在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系统中,这种情况是必然要 发生的。
– 社会增长---结构增长---结构分化 – 结构分化伴随功能分化,每一分化的结构为维持整个 系统的生命完成一定的功能 -- 分化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相互依赖实现整合。 -- 每一分化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整体总是受其 组成部分的系统过程所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三个系统层次
– 生物的(最底层)、社会结构的(中间层)和符号的 或文化的(最上层) – 人们能够识别每个层次上的基本需要或生存的必要条 件 – 三个层次的一致性想要存在,这些需要和条件必须得 到满足 – 某一层次系统需要的满足方式,必然制约接近它的那 个系统层次需要的满足方式。 – 结构和符号的系统层次,对于社会学或人类学分析最 为重要。
社会有机体
组织
城市和社区
器官
• 2.提出了功能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的 假设
–跟生物学一样,“社会静力学的目的在于研究社会系 统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规律”
• 3.功能主义关于“平衡”的概念来自孔德
–孔德认为,跟生物有机体一样,当整个社会系统或各 部分间缺乏和谐时,社会将陷入“病态”中。
– 例如对宗族体系的分析
• 首先假定:系统内必须存在最低限度的团结; • 根据对维持团结的功能,来评价宗族体系相联系的过程 • 结论:以宗族体系为解决以家庭拥有土地为特征的社会中的冲突,提供 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因为这一制度具体制定了谁拥有土地权及土地继承 权代代相传的渠道。 • 由此解释了以家庭拥有土地为特征的经济系统(不动产归家庭拥有)的 整合。
总结
• 涂尔干和布朗都假定存在社会基本的需要即整合,然后再 根据这种需要的满足,来分析系统的组成部分。 • 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关心高度分化的社会的那些社会学来说 显得呆板 • 这种功能分析方法对那些并不能对整合产生积极作用的系 统组成部分来说,难以奏效。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
“如果说我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这贡献就在于建 立了一门现行的学说体系,提出了一种方法和兴趣,并贴 上了功能主义的标签。” 马氏通过重新引入斯宾塞的研究方法,为现代社会 学家运用功能分析,提供了途径。
第七章 功能主义理论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导言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
第一节 导言
• 功能主义的地位
– 是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开端 – 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占统治地位长达几十年之久 – 其他社会学理论是作为功能主义的挑战而产生的。
的几位理论家之一
– 莫顿也认为涂尔干是使他受益最大
的两位理论家之一

• 1.涂尔干持有机体论假定
–社会自身是一个实体,不能还原为部分,在分析社会 时,重点应该放在整体上。 –在强调优先分析社会整体时候,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 做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基本条件。 –强调社会处于“常态”和“病态”之中,强化了“功 能需要”的概念:若要避免“病态”的出现,就必须 满足社会系统的需要。 –病态和常态的划分,对功能的强调,意味着系统包含 着一些基本点,正常的功能就是围绕这些基本点而产 生。
• 3.有机体论假定也往往使功 能分析模式陷入不合理的 “目的论”和功能与原因的 “循环论证”。
– 因果陈述和功能陈述常常融合 在一起: 社会容量、密度----竞争 ----分工----社会秩序 给人的印象是:对社会秩序的 威胁或社会的需要引起了劳动分工, 使人陷入不合理的目的论:劳动分 工的结果或后果,即社会秩序,又 是产生着一现象的原因。
• 3.对结构系统层次进行制度分析的重要性(制度设置应该满足每一层 次的需要或必要条件)
– 制度:是行动被组织起来以满足必要条件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 所有制度都具有某些普遍特征或“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作为比较不同 制度的参照系: • 人事组成:什么人和多少人参与了制度? • 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它公开宣称的目标是什么? • 规范:什么是规定和组织行动的主要规范? • 物质设施:在目标的追求中,用来组织和调节行动的工具是什么? • 活动:是怎么分配任务和活动的?什么人做什么工作? • 功能:某种制度活动方式满足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 2.应从以下假定出发,合乎逻辑地进行功能分析
– 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使其组成部分实现最低限度的整合 (团结); – “功能”一词是指维持这种必要的整合的过程; – 因此,可以用对维持社会整合(必不可少的一致性)的作用来说明 每一社会的结构特征; – 社会结构和社会结构生存所必要的条件是不可还原的。
• 2.发展了被称之为“必要 条件功能主义”的思想
– 即为了使自己适应环境,有 机体和超有机体必须具备某 些必要条件或满足某些需求 – 社会基本功能的必要条件
• 获取资源和传输资源、生产有 用的东西、通过权力和符号整 合内部的活动 • 每一层次的系统,都显示出同 样的需求 • 现实中任何系统的活动都围绕 着满足这些基本的必要条件 • 社会系统对单位的适应程度, 由它满足必要功能条件的程度 决定。
• 2.重要著作对功能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分工论》,验证了劳动分工的功能;论证了惩 罚具有的功能(强制罪犯进行补偿和防止犯罪;维持 强烈的集体情感)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把功能看做是“社会有机体 的一般性需求”,区分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 –《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强调了“整合”对于 维持社会平衡至关重要。 –对宗教功能的研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对功 能主义理论影响最大的著作,宗教对群体共享价值观 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公共教育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 着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因而可以宗教的功能替代 物)。
–研究层次
• 功能主义在研究层次上强调“系统”,将(有助于系统存在的) 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坚持社会优于个体。所以 往往具有宏观分析的含义。
–研究方向:目的论的假设
• 注重结果分析,在分析现有社会结构或某种制度时带有目的论假设。
• 即在分析某种现实制度 的功能时,首先依据该制度的存在而认定该制度是具有功能的。 • 所以对现有制度带有保守倾向。
这6个坐标能够描述每一制度,能为比较分析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社会组织模
式提供共同的分析标准。
• 4.总结
– 为那些忘记了斯宾塞观点的社会学家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 – 在分析系统的必要条件时候关注系统的层次:每系统层次均存在 普遍的必要条件,结构层次对社会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 – 提供了明确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制度。 – 描画了现代社会学功能主义的大致轮廓。
–功能分析方法
• 为考察社会现象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角度,发展了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三个)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主义思想
• 孔德、斯宾塞、帕累托、涂尔干
(一)孔德的功能主义思想:有机体类比
1.生物学中的个体有机体和社会学中的社会有机体之间存在对 应性:
家 庭 阶 级
细胞
生物有机体
• 功能主义主要原则
– 功能主义的研究主题
• 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 满足,而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 这一研究主题也就暗示着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制 度模式(即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 的关系(即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
• 功能主义主要原则
• 3.这种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 虽然承认“社会系统的功能统一(即社会整合)是一个假设”,但是
没有详细指出:如何评估使社会系统存在下去的功能统一的必要程 度(社会整合的最低限度是什么),也没有说明检验这种假设所必 须的操作步骤。
– 所以,容易产生的解释是:现在的社会系统,因为它存在和维持着, 所以它实现了最低程度的整合。 – 因此容易陷入同义反复:一个需要研究的社会系统,必定存在着最低 限度的整合,因为它存在。(宗族关系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必 定有助于社会整合)。 – 既然根据系统的存在来判定系统是由已整合的部分构成的,那么这种 推论就不合理,从而会陷入循环论证:社会系统的存在要求它的组成 部分对系统的存在有所帮助。 – 进一步陷入不合理的目的论:对于整合的假定和关于各组成部分对于 整体作用的分析,表明:某一特定结构的原因(如宗族关系)在于系 统对整合的需要。
第二编 现代社会学理论
1.时间 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以三大传统(实证、 批判、人文)为基础,详尽阐述和发展各种理论立场的时 期。 2.核心内容 侧重于完善解释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系。 社会学进一步学科化和学院化。 3.流派众多(掌握流派) 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理论家从不同的 理论立场出发,发展完备了各个理论传统,形成了:结构 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 等几大理论体系。
• 功能分析的实质
– 检验某种制度或行为在社会中所发生的作用或所具有 的功能,以及这一制度或行为与其他社会特征发生相 互联系时所采取的方式。 – 通过社会学层面的概念和术语对这一制度或行为进行 解释。
• 功能主义的定义《现代社会学词典》
– 根据在特定文化系统中(整体)所发挥的功能,对社会现象和文化现 象(部分)进行分析。 – 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所组成的系统,而且任何部分不能 独立于整体而存在。 – 任何部分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其他部 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发生一定程度的重组。(如 农民工进城) – 功能主义的发展以生物科学的有机系统模型为依据。
必要功能条 件 生存需求 生物 营养 社会 生产系统 分配系统 (商业、交通、银行) 调节系统 (管理机构、统治机构和政 府)
分配需求
循环
调节系统
神经
对系统的分析,只需考察系统是否 满足了这些基本的需求或功能条件及 满足的过程。
(三)功能主义和涂尔干
• 现代功能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先驱之一
– 帕森斯认为涂尔干是对他影响最大
X 集体意识 的强度
X 惩罚
Y 惩罚
X 集体意识 的强度
惩罚得以存在的原因是它所发 挥的维持集体意识的功能; 而这一功能又是“导致”惩罚 的原因。
• 社会学和生物学的亲和力,表现在生物学理论和有机体论 的观点,使得功能主义成为社会学的第一种,也是直至20 世纪70年代最重要的理论方向。
二、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 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使得功能主义作为一 种表述明确的方法,占据了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 • 两位思想家深受涂尔干有机体论的影响,但在对原初社会 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主义
• 1.如何避免功能分析中的目的论或循环论
–为了避免涂尔干功能主义中的“系统组成部分满足系 统需要”的目的论倾向,布朗认为应该用“存在的必 要条件去代替‘需要’一词是必须的”。 –因此,重点在于:什么样的条件才是生存所必须的条 件,并且不同的特定系统生存所必须的条件是不同的, 不存在普遍的人类或社会的需要。 –这种分析能够避免断言某种文化具有某种功能,并且 任何时空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机场)是 否各部分相互联 系?
一部分发生 变化,是否打破 社会系统(机场) 的平衡?
不平衡是否会 导致系统陷入暂 时性崩溃?
机场
• 功能主义者强调的三个因素
–强调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或者相 互依赖。 –强调事件的“正常”状态或者说平衡状态。(与有机 体的正常状态或健康状态相比较)。 –强调为了使系统恢复正常,系统的所有部分如何进行 重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