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第四讲 功能主义——塔尔科特·帕森斯

第四讲  功能主义——塔尔科特·帕森斯
1902年12主修生物 学。 1927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阿默斯特学院教学一年,后转至 哈佛大学,1939年获得终身教职,1973年 退休。 1944年成为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两年 后组建并领衔社会关系学系。 1979年5月病逝。 最重要的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 (1937)和《社会系统》(1951)。
• 3、功能主义的核心命题:
• (1)总会存在类似的重组和趋势使社会系 统重新恢复平衡状态。
• (2)通过共享价值观(shared values)或
普遍接受的愿望标准( generally accepted
standards of desirability)维持和恢复社会系
统的平衡状态。
二、塔尔科特· 帕森斯(1902-1979) 的宏大理论
的因果关系。
• C.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由于强调诸如思想和 象征过程这样的文化决定因素的影响而受到 赞扬。 • 它受到的批评是没有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
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 几个核心概念: • 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个体行动者进行 主观决策的过程,这种决策受到规范和情 境的制约。 • 单位行动(unit act):研究行动的最 基本单位。
生物科学的有机系统模型为依据。
• 核心观点:相互依赖、自我平衡
• 2、功能主义的核心要素:
• (1)从总体上看,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所存 在的相互关系或者相互依赖。 • (2)事件的“正常”状态或者说平衡状态 (与有机体的正常状态或健康状态相比较)。 • (3)为了使系统恢复正常,系统的所有部分 如何进行重组。
帕森斯的“四功能范式”
• A(适应)
经济(物 质资料和 财富的生 产)

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展和演变

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展和演变

功 能 主义 一 词早 在 1 8世 纪 即 已 出 现 , 时 指 的 当
仪 器 的材 料 、 构 和 用 途 抛 弃 了 任何 形 式 的 装 饰 , 结 预 示 着将 来功 能 主义 设 计 的 出 现 。从 1 9世 纪 开 始 , 功 能 主 义 的趋 向便 愈 加 明显 地 发展 起 来 。
性 。 在 这 一 时 期 , 统 产 业 的 一 些 消 费 性 用 品 如 家 传 具 、 五 金 、 瓷 等 , 然 以装饰 和 趣 味为 主 要 因 小 陶 依 素 , 用 和 功 能 反 倒 退 居 其 次 。 但 一 些 非 消 费 性 的 实 工 业 产 品 , 机 器 、 器 和 工 具 , 业 革 命 对 其 设 计 如 仪 工
是 一 种哲 学 思想 。然 而 , 着 工 业 革 命 带 来 的设 计 随 史 上 的 巨 大 变 革 , 代 主 义 设 计 开 始 萌 芽 、 生 和 现 发
发 展 . 能 主 义 也 随 之 被 赋 予 了 新 的 意 义 。 作 为 现 功
代 主 义 设计 的核 心 与特 征 , 以崭 新 的 面貌 在 1 它 9世 纪4 O年 代 确 立 了其 历 史地 位 。 能 主 义 最 具 影 响力 功
维普资讯
20 0 2年 9月
东南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J u n l f So t e t n v r i ( h l s p y a d S c a S i n e) o r a o u h as U ie s t P i o h n o il c e c y o
发 生 、 展 、 变 和 反 思 的 漫 长 历 程 。 展 望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势 , 能 主 义 以 其 特 定 的 合 理 内 核 发 演 功

现代工业设计中功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工业设计中功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 .19SCI ENC E &TECH NOLOG Y I N FOR M A TI ON 工业技术功能主义一词早在18世纪即已出现,当时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想。

随着20世纪20年代现代工业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

作为其最重要的理念的功能主义也被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即一件产品的美和价值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

从此,在人类现代工业设计发展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功能主义始终作为一条主线索贯穿其中,设计终将不能舍弃“满足人们功能需求”的第一准则。

1功能主义的产生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翻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现代工业设计在轰鸣的大机器生产中孕育,在与传统设计彻底分离的阵痛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功能主义也随之产生并发展起来。

19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界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此时的芝加哥学派在建筑设计中形成了一种“卓越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并成为20世纪前半叶工业设计的主流--功能主义的主要依据。

1914年,“德意志制造业同盟”在科隆举行年会时,其干将之一穆特修斯提出确立一种“标准”,并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主张“德意志制造业同盟”应该鼓励标准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并最终被联盟认可,由于“标准化”的提出,“德意志制造业同盟”更加注重产品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功能主义作为正式的设计理念由此真正诞生了。

2功能主义的发展成熟功能主义的最终确立及其发展就不能不提到“包豪斯”。

“包豪斯设计学校”由格罗佩斯在1919年4月1日创建,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来进行”等基本观点,并在以功能至上为特点的功能主义设计领域进行了最为广泛的尝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功能主义研究概说[1]

功能主义研究概说[1]

tion) 。理性功能指儿童把语言用作观察事物和学习知识
的一种手段 。实用功能指儿童把语言用作做事手段 。在
成人阶段原来的理性功能演变成概念功能 ,实用功能演变
成人际功能 。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以及语言本身具有的语
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构成成人语言的纯理功能 (朱永
生 ,严世清 2001) 。
塔尔米吉冯 ( Talmy Givón) 自 1920 年以来从事语言
学研究 ,1989 年出版了《思维 、语码和语境 : 语用学论文
集》,1984 年和 1990 年出版了《句法 : 功能类型学导论》,
他把语言与生物挂钩 ,认为人类语言和思维进化或交际能
力的进化就是生物机体的进化 ,并且认为人类语言是一个
there are plausible explanations for a typological pattern that
do not involve appeal to an innate U Gprinciple. In such cases
harm is done by assuming innateness. What we would then
— 19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戚雨村 1997)
标准语的功能 功能语体
b. 实际专用功能
公义事务语言
2004 年第 5 期 总第 87 期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4 , №5 Serial №87

《功能主义理论》课件

《功能主义理论》课件

教育改革中的功能主义理论应用
总结词:教育评价
详细描述:功能主义理论在教育评价中也有所应用。它强调教育评价应注重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以确保评价的 准确性和公正性。这有助于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义理论应用
总结词
企业文化建设
详细描述
功能主义理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有所应用。它强调企业 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分配,有助于 企业文化建设者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的需求和问题,制定 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跨文化比较趋势
功能主义理论正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和 社会制度的运作方式,来深化对功能 主义理论的理解。
未来展望
理论创新
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功能主义 理论有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
功能主义理论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如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
跨学科整合
国际化研究团队
功能主义理论有望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进 行更深入的整合,形成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用
总结词:教育改革
详细描述:功能主义理论在教育改革中也有所应用。它强调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 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分配,有助于教育改革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系统的需求 和问题,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
教育改革中的功能主义理论应用
总结词:教育目标
详细描述:功能主义理论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它强调教育改革应基于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了解, 包括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有助于教育改革者更好地确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优先级。
总结词
企业文化目标
详细描述
功能主义理论关注企业文化目标的实现,它强调企业文化 建设应基于对整个企业文化的全面了解,包括各个组成部 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者更好地确 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优先级。

城市设计中的功能主义

城市设计中的功能主义

发生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刺激出了一批新型的现代城市 ,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天然的实验厂,而这样 一些城市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无历史、无节制、无中 心、无主题、无视觉节奏。新型的现代建筑更像是一件件可 以随时更换的外套,永远在追求着时兴的花样。而今,这样 一种趋势正在向内陆地区蔓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多样化的 经济结构,而我们的文化观念却依旧僵化、沉闷,缺少真正 的品位、鉴赏力和批判精神。建筑中的时尚向流行病一样四 处播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银行、贸易大楼成了许多城 市的标志性建筑,而在无节制的商业冒险冲动中,那些历史 性建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里我们远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一座城市的景观是由多层的立体的因素交织而成,人文历史 遗迹、自然环境、设计上的独特创意这三者不可或缺。一座 没有园林绿地的城市看起来更像一座沙漠,一个没有历史建 筑的城市也是如此——文化上的沙漠。历史记忆的缺失、损 筑的城市也是如此——文化上的沙漠。历史记忆的缺失、损 毁只能让一个城市变得更加浅薄、苍白,也许现代建筑中的 任何一种奇思妙想都无法弥补这种遗憾。
18世纪美国佐治亚州萨凡那市规划 18世纪美国佐治亚州萨凡那市规划
佐治亚州萨瓦纳近期建设表现图 1734
说明了格网系统如何融合和统一城市形态
对功能主义运动的认识
我们通过对功能主义运动的了解,我 们发现,功能主义的思想在20世纪的 们发现,功能主义的思想在20世纪的 城市设计中对整个外部公共空间环境 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导致了当今 社会的一些问题。功能主义运动所创 造的大多数城市外部空间都是发散的 ,或是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的失落空 间,这些失落空间直接反映就是在城 市中出现了大量未充分利用的衰退地 带。
20世纪空间的发展 20世纪空间的发展 --城市功能主义 --城市功能主义

现代语言学功能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现代语言学功能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现 代 语言 学 已经 步入 新 的世 纪 , 这是 一 个 承
前 启后 的发展 阶 段 。世纪 之 初 的语 言学 具有 什 么
特 征 、 向何处 发 展 , 将 是语 言 学界 需要 思考 的重 大 问题 。 现代 语 言 学 之 现 状 是 其 历 史 发 展 的产 物 , 其未来 也需 要在 2 0世 纪 的历 史 发 展 中来 认 识 。 现 代语 言 学 的产 生 以索绪 尔 的结 构 主义语 言 学思 想为标志 , 因而 总 体 上 是 结 构 主义 的 时代 。索 绪 尔 之后 发 展起 来 的诸 多学 派 , 布拉 格学 派 、 如 哥本 哈 根 学 派 、 敦 学 派 、 国结 构 主 义语 言学 、 成 伦 美 生
回 归 的过 程 。 同 时 , 着 对 语 言 本 质 特 征 认 识 的 随 加 深 , 代语 言 学也 发 生 了从 描 写 到解 释 、 语 言 现 从 个 性 到共 性 研 究 的重 大 转 变 , 功 能 主义 语 言 学 为
的 发展 提供 了更 高 层 面 的理 论动 因 。现 代语 言学
主 义 和相 对 主 义 两 种重 要 思 想 观念 。 类 学原 本 人
代 语 言 学 的 实 际发 展 过 程 也 反 复 表 明 , 索绪 尔虽 然 为 语 言 学 确立 了 明确 的研 究 对 象 , 思想 却 难 其
以在语 言研 究 中得 以践行 。现代语 言学 功能 主义
被 索 绪 尔排 除在 语 言 学 之 外 , 后 又 通 过结 构 主 但
东方 论坛
2 1年第 1 00 期
现代语言学功能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吕 公 礼
( 岛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青 山东 青 岛 267 ) 60 1

新功能主义概述

新功能主义概述

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将新功能主义与绿色设计、循环经济等相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深入研究人类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为新功能主义提供更广阔的设计思路和创新方向。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新功能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新功能主义与其他理论的比较和融合
政治学
政治决策分析:新功能主义为政治决策提供了分析和解释框架
政策扩散研究:新功能主义解释了政策如何在不同地区和政治体系之间传播和扩散
政治经济分析:新功能主义将政治和经济因素视为相互关联的体系
国际关系研究:新功能主义解释了国际关系中的功能相似性和相互依赖性
传播学
新功能主义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关注媒介如何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理论局限与批评
理论局限:新功能主义过于强调功能和实用主义,忽视了对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
批评:新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较为简单,难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行为。
适用范围:新功能主义主要适用于解释和分析西方社会的现象,对于其他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存在适用性问题。
改进方向:新功能主义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理论框架,增强其对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适应性和解释力。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新功能主义概述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新功能主义的概念
03
新功能主义的理论基础
04
新功能主义的应用领域
05
新功能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06
新功能主义的未来发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新功能主义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内容概要:20世纪20年代。

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了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功能主义是在设计艺术史的发展中形成的,在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功能主义设计也应随映时代潮流作出相应的变化,达到与人们的生活要求的需求的平衡。

关键词:功能主义包豪斯发生发展一功能主义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

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

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

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时代的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

”20世纪世界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便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新流派层出不穷,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于我们今天依然存在并起较大作用的只剩下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

它已经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设计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发生与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功能主义的发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历史。

由于功能主义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工业革命必然的成为功能主义的前提。

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大工业革命,这便是功能主义出现的最基础的物质前提。

由于机器的精确化使设计与生产相分离,设计与手工艺生产之间的区别迅速拉大。

机械化的生产使得“传统的由艺术家和工匠完成的任务面临着被各种机器和新材料取而代之的危险”。

1851年,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隆重登场,展览的场所是被称作“水晶宫”的由约瑟夫·帕格斯通(Joseph Paxton)设计的建筑,而帕格斯通本身是作为工程师而非建筑师。

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系列由于工业革命带动的新的发明如蒸汽机、引擎、汽锤、车床甚至包括由预制的金属肋拱和薄片玻璃及建成的“水晶宫”都引起了人民对工业革命成果的极大兴趣。

由于前面提到的大工业革命引发的“危险”,也由于大机械化的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在如何“化解”这场“危险”的方法选择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以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为代表的与机器公然为敌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恢复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个人劳动才能将人从机器中解脱出来。

另一种是以高弗雷·散帕尔(Gottfried Semper)为代表的“结合论”的观点,他意识了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他在提出手工艺与工业相分离的同时也认为“应该教育培养新型的工匠,让他们学会艺术而理性的方式,理解并且开发利用机器的潜力”。

同时,曾参与组织“世界工业博览会”的英国人亨利·科尔(Herry Cloe)也认为只有通过办教育才能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科尔先后担任了南肯星顿博物馆(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和博物馆附属的一所设计学校(现皇家艺术学院)校长。

这样,科尔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泽被不列颠,而且波及以德意志和奥地利为代表的欧洲大陆。

由于受到科尔思想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形成了一种“青春风格”,在代表设计师里查德·雷迈斯克米德(Richard Riemerschmid)和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ann)的手中,新艺术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制约,并逐步转变成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

而在奥地利出现的维也纳分离派的手中则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与方格,这也便预示着功能主义的标志--机器美学的出现。

我们也可以在其代表设计师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hintosh)的系列设计中看到对后来的包豪斯产生影响的简练、高直、清瘦和垂直的线条。

建筑师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的作品更是绝无装饰、个性特征极其奇缺。

卢斯在《装饰与罪恶》(Ornament and Crime)里论述到:“如果我买到一个素盒子的钱和买一个花盒子的钱一样多,那么,多出来的工作时间就能归那个人了。

”在他看来,“装饰不过是在浪费钱财”。

与此同时,在美国芝加哥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出现了大批的现代性经典形象--摩天大楼。

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还强调“哪里的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这一简明扼要的短语,几乎成为在美国所听到、看到的设计哲学的唯一陈述,也成为日后德国包豪斯所信赖的教义。

沙利文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由一种形式,一种外观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和别的东西区分开来。

”他从这一思想出发,合理的使用材料,把最单纯的功能形态给予了他所设计的建筑物。

后来,继承了其恩师建筑思想的弗兰克·劳埃德·莱特(Frank Lloud Wright)把功能主义又进一步发展到了住宅建筑的领域。

他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强调建筑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部分都与整体协调。

他还对机械化及其美学持乐观态度,并对新揭示出的材料的美感持赞扬态度。

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是一种“卓越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因而成为20世纪前半叶工业设计的主流--功能主义的主要依据。

在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现代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因此不可能完全将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而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业同盟”。

这一组织是在建筑师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对德国工业的劝说和对优秀设计的鼓励下成功地团结十二位艺术家和十二位工业家成立的。

穆特修斯曾在他出版的反映英国功能主义居住建筑的专著《英国住宅》(Das englishche Hans)中写到:“我们想在机械产品上看到的,是平滑的形式,简化到只剩下了最基本的功能”,“机械样式”必将成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

1914年,德意志制造业同盟在科隆举行年会,穆特修斯提出确立一种“标准”,并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主张“德意志制造业同盟”应该鼓励标准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而该同盟的另一干将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为代表的设计师则认为设计应以审美性、性感性为存在的目的,应鼓励独立设计中的自由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

这场论辩的结果以威尔德的出走而告终。

德意志制造业同盟的另一个代表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贝伦斯的设计也注重功能、崇尚简洁,产品设计朴素而实用。

由于“标准化”的提出,德意志制造业同盟更加注重产品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功能主义作为正式的设计理念由此真正诞生了。

三功能主义的发展作为德意志制造业同盟三大家之一的贝伦斯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最大的贡献便是为功能主义的发展--包豪斯的功能主义设计培养了最为优秀的领导者。

早在1903年的杜塞尔多夫,他就接受穆特修斯的任命担任了当地工艺美术学校的校长。

在这四年内,后来成为沃尔特·格罗彼乌斯(Walter Gropius)主要搭档的阿道夫·梅耶(Aclolf Meyer)就在这里求学。

贝伦斯于1907年到了柏林,在加盟通用电气公司的同时还创办了私人建筑事物所,在这期间又培养了三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格罗彼乌斯、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而前两人后来先后成为包豪斯的校长。

因此,贝伦斯的想法与设计实践都对包豪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实际因素的角度来讲,包豪斯还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威尔德了。

1902年,威尔德被召到魏玛,举办了一个“私人工艺美术讲习班”。

这个讲习班“通过进行设计、制作模型、样本之类的手段,想工匠和工业家们提供艺术灵感”,“让艺术家、工匠与工业家进行合作的梦想……比德意志制造业同盟早六年,比包豪斯则早了十几年”。

1907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学校,而包豪斯最初的校舍便是这位比利时人设计的房子,格罗彼乌斯的受任也是受了威尔德的引荐,包豪斯的许多课程设置都保持了威尔德最初的设想。

1919年4月1日,对现代设计产生了其他学派无可比拟的作用的包豪斯正式成立了,定名为“Des Stoatliches Bauhaus”(魏玛国立包豪斯建筑学院)。

包豪斯的成立解决了穆特修斯关于如何把工学精神融入到美术中去的“我们究竟在向什么方向前进呢?就像在云里雾中一样”的混沌状态的疑问,并给予了实际性的答复,包豪斯的目标是“为了对抗现代的手工主义和专业化,把所有的形式都综合起来,建立一种适合于新时代的崭新的民众文化”。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来进行”的基本观点,并在以功能至上为特点的功能主义设计领域进行了最为广泛的尝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包豪斯师生的尝试下,包豪斯设计和制造了宜于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大多达到“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如密斯·凡·德·罗的钢管椅、M·布鲁尔的椅子以及包豪斯学生的台灯等。

在建筑方面还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

如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格罗皮乌斯住宅、学校教师住宅和萨默菲尔德别墅等。

也正是在信奉“方盒子就是上帝”、“功能至上”、“有用即美”的包豪斯,功能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全意义的现代主义设计。

四功能主义的新趋势尽管包豪斯的功能主义在现代设计艺术史是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打破“方盒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因为“在魏玛呆上三天,你就再也看不得正方形了。

”包豪斯的功能主义是建立字“方盒子就是上帝”的理念上的,这就造成了包豪斯的设计在长时间视觉内的过于理性化的弊病:忽视了产品的审美性,也就忽视了人在使用产品是的精神愉悦性;过于单调的设计给人以冷清、灰色的感觉,使人的情绪得不到释放,这又与现代紧张生活之余人们的“放肆”心理相背离……种种这些无不表明对包豪斯功能主义进行改良成为趋势。

斯堪的那维亚设计是二战后开始走向设计舞台台前的一种设计风格。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斯堪的那维亚设计将自身的简洁和实用的设计思想与工业的效率和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传统与理性并行不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