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考纲要求•1、儿童的特点及需要•2、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3、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015-2019年题量年份单选多选201551 201651 201742 201852 2019522020版教材变化•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P36• 1. 儿童社会工作本章第一段话表述变化• 2. 第一节第一段话表述变化• 3. “一、儿童的定义”改为“一、儿童的含义”,并且知识点内容变化较大,学员需引起注意。
同时新增“儿童定义的辨析”内容。
•P40“四、儿童面临的问题”本知识点第一段删除“农村几千万留守儿童、单亲虐待和伤害”,同时本知识点内容变化较大,学员需引起注意。
•P41 “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知识点有调整内容。
•P43、“六、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知识点内容调整•P44 新增“七、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P45,删除旧教材 P42 页“婴儿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协调等服务”•P46,由“4.亲职教育”改为“4.科学育儿”,相应的内容也发生改变•P51.“三、救助和保护儿童”内容调整•P53 新增“四、儿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和整体流程”•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P54 本节第一段变化•P54 新增“一、方法的概念及辨析”•P63“三、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内容调整本章思维导图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真题回顾• 1.(2018)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中,由于缺失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容易出现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
上述现象反映出这些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A、生存保障 B、贫困 C、家庭监护 D、辍学•答案:C• 2.(2019)许多学生家长因工作原因无法照看孩子,开办了“四点半课堂”,开展学生临时托管,课后学习辅导等服务,该机构的上述工作属于()儿童福利服务。
•A、支持性 B、保护性 C、补充性 D、替代性•答案:C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促进儿童成长•(一)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母婴保健(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幼儿早教、亲职教育。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2018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 2、补充性儿童服务 • 适用于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其家庭,服务内容 包括: • A. 为经济困难家庭连接资源 • B. 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 • C. 为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 训服务。 • 这类服务的目的是通过弥补父母亲职能力的不足, 改善父母的亲职状况,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多项选择题
• 2. 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进城打工 ,农村中因此多了许多失去父母照顾的“留守儿 童”。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的直 接服务包括( ) • A. 心理辅导 • B. 促进学校关注“留守儿童”学业 • C. 生活技能辅导 • D. 推动儿童立法修订 • E. 自强训练小组 • 答案: ACE
多项选择题
• 2、社会工作者小张针对社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且大多工作忙碌无暇照管孩子的情况,在居委会支 持下开办了“四点半学堂”,为下午放学后的儿童 提供托管服务。下列“四点半学堂”的活动安排中 ,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元素的有( )。(2016) A、链接资源,策划相关学业的辅导活动 B、帮助家长照管孩子 C、为有需要的儿童举办素质教育活动 D、督促儿童完成作业 E、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辅导 • 答案:ACE
单项选择题
• 1、小张夫妇结婚多年未育,向儿童福利院提出收 养儿童的申请,为审核其资格,社会工作者小郑需 要对小张夫妇进行家庭评估。评估时,小郑需要完 成的核心任务是了解小张夫妇( )。(2017) • A.家庭育儿能力和条件 • B.是否知晓收养儿童的手续 • C.希望收养多大年龄的儿童 • D.是否知晓收养家庭的权利 • 答案:A
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 (二)儿童友好社区倡导的内容(4个方面) • • • •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第2章 儿童社会工作

(二)家庭寄养服务 1、寄养家庭的招募
(1)评估、筛选和统计寄养儿童 (2)公布寄养家庭招募信息 2、筛选合格家庭
(1)接收申请 (2)筛选家庭寄养申请 3、评估申请合格家庭 (1)评估程序:弄清楚评估对象;寻找真实信息来源;
收集综合评估信息
D
4、开展家庭团队工作 (1)界定儿童伤害的家庭风险类型和程度 (2)挖掘所有与家庭相关的社会支持网络 (3)找出家庭在应对儿童成长问题时所具备的优势、技能以及具体 且急迫的需求;共同寻找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或者儿童伤害风险存 在的影响因素 (4)制定服务计划(包含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计划具有现实性; 计划均以实现儿童安全成长、满足儿童成长需要、创造稳定且永久的 家庭环境为目标;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家庭应对环境变化能力的 目标。) (5)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计划落实情况,评估服务效果。 (6)及时结案
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一)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1、母婴保健服务 (1)婚前保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
婚前医学检查 (2)孕产期保健:母婴保健指导;孕妇、产妇保健;
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 2、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 母乳喂养的概念;影响母乳喂养因素;母乳喂养的 好处;母乳喂养技术指导;母乳喂养方案;婴幼儿 辅食添加。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儿童的特点及需要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初级历年出题情况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分值
3
2
7
6
0
6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分化与互补性:儿童的身心发展依赖各部分机能的分化以及互
补。
知识点1:儿童的特点与需要——需要
生存的需要 发展的需要 受保护需要 社会化的需要
知识点2:儿童面临的问题
三大方面
儿童生存的问 题
儿童发展面临 的问题
儿童保护的问 题
具体内容 新生儿健康问题;儿童营养问题;儿童户籍问题
贫困问题;家庭监护问题;受教育的问题(例如:辍学)
这类服务的对象是父母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其家庭,内 容主要包括为经济困难家庭连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 助;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为新生儿及 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训服务。这类服务的目 的是通过弥补父母亲职能力的不足,改善父母的亲职状况, 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这类服务的对象是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内容主要 包括家庭收养、家庭寄养和机构养育或教养。这类服务的 目的是通过替代儿童的父母履行亲职职责,使儿童回归家 庭环境,健康成长。
的平衡
知识点4: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须细看)
三大类 具体分类
详细规定
促进儿 传播儿童健康成长 童健康 理念和知识 成长
提供家庭支持服务
(1)母婴保健服务(婚前保健服务和孕产期保健) (2)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 (3)幼儿早教 (4)亲职教育(向儿童的父母和家庭传播科学育 儿理念,提供咨询)
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动
答案:D
小王是被父亲遗弃的流浪儿童。在流浪儿童救 助保护中心待了两年后,小王被安排到技术中 心接受技能培训。小王认为这是救助保护中心 不管他了,因此焦虑不安,对去技校学习没有 兴趣。针对小王目前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介入 的重点应是( )。 A.联系技校老师为小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B.引导小王要自立自强,将来好自力更生 C.处理小王曾经被亲人遗弃的内心冲突D.动 员周围的同龄伙伴来劝说小王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一)儿童的概念儿童指未成年的人类。
有的国家将性成熟以前的均称为儿童。
1、儿童概念的表述《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在我国,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
这种界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下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2.妇联工作中的儿童对象及儿童先锋队的工作对象都是指14周岁以下。
2、儿童概念的内涵演化儿童的定义包含几个要素:1.它人的生命中一个特定的阶段2.作为人生的初始期而受到关注3.特别需要保护和关爱的阶段(二)儿童的界定1、生理年龄《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18岁及我国的14岁标准,都是以其生理上生命存续的时间为依据来辨识儿童的身份。
2、心智年龄心智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差异决定了服务对象的实际状态。
(三)儿童的特点1、生理特点1.成长性2.基础性:为其今后的成年打下基础,表现在社会整体上。
2、心理特点存在强烈的初期特征:1.发展性:人格基本盛开,认识和社会化还处于雏形。
2.依恋性:对抚养者的依恋,基于 1.情感上的需要 2.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3.可塑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1.社会环境 2.抚养环境3、行为特点1.探索性:增加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包含盲目的成分,需要保护性地加以控制。
2.模仿性:在行为上重复他所看到的别人的行为。
二、儿童的需要(一)生存的需要(二)爱的需要(三)学习的需要(四)游戏的需要由其天性决定。
《辞海》中对游戏的定义: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儿童的活动目的很自然:获得快乐。
(五)社会化的需要(六)被保护的需要三、儿童的成长与面临的问题(一)婴儿期(0~1岁)1、特征:建立个体生活,适应能力很差。
2、任务:完成初期的快速生长发育目标,认识身边的亲人和感知环境。
3、面临问题:如何避免疾病困扰及保障生命安全,主要是生理层面。
02第2章 儿童社会工作(2014版培训)

多选题: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
B.不太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
AC
C.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比较特殊
D.重视社区的作用
E.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二、“评估”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P4950 (一)评估的定义 (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三)评估量表:智力量表、行为量表、社会期 望量表、自我意识量表、儿童受虐量表
D.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
E.观察的学习模式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P45-46 (一)宏观层面:基本权益、教育事业、卫生保健 事业、信息和资讯提供、资源整合
(二)微观层面:一般儿童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社 会工作(支持性服务、保护性服务、补充性服务、 替代性服务)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微观层面的儿童社会工 作的是( )。 D A.建立弃婴救助小组
B.创立贫困儿童救助专项基金
C.社区开办婴儿卫生保健专栏
D.某市为儿童保健医院增加拨款
单选题:彤彤今年6岁,父亲喜欢赌博、喝酒, 每次输钱或喝醉回来就会对彤彤拳打脚踢。社工 小李发现这个情况后及时带走了彤彤并做了妥善 安置。小李所做的工作属于( )。 A
A.保护性服务 C.补充性服务 B.支持性服务 D.替代性服务
还不如在家种地,于是不让小惠上学读书。这种情
况属于( )。
B
A.儿童歧视 B.儿童疏忽 C.儿童虐待 D.儿童冷遇
ABCE
C.游戏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被保护的需要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43-45 (一)儿童生物学 (二)儿童心理学 (三)儿童教育学
(四)儿童社会学
多选题:行为或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模式有()。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从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人格的培养。
[2015年真题]A.信任B.自主C.勤奋D.独立【答案】B【解析】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
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婴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信任人格的培养;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自主人格的培养;学前阶段的儿童则需要完成勤奋的人格培训。
这些社会心理人格的培养,必须在儿童成长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完成,这些阶段无法变更顺序。
2.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3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开展科学喂养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为3~6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辅导、娱乐等活动,为7~14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特点而设立。
[2014年真题]A.儿童性格B.儿童发展C.家长心理D.家长行为【答案】B【解析】儿童成长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有的典型特点。
儿童从出生到18岁以前,其成长阶段通常包括婴儿阶段(0~1岁)、幼儿阶段(2~3岁)、学前阶段(4~5岁)、学龄阶段(6~12岁)和青少年阶段(13~18岁)。
不同阶段的儿童,不仅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理发展特点,也具有需要完成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
题中,该儿童服务中心为不同年纪的儿童开展不同的活动,依据了儿童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设计的。
3.小李发现邻居小张经常打骂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邓反映,希望小邓进行干预。
小张表示打骂孩子是自己的家事,不用外人管。
小邓告诉小张,不能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管教不当造成严重伤害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邓上述说法依据的基本价值理念是()。
[2016年真题]A.家长对儿童具有权威性B.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C.保障家庭利益的最大化D.儿童教育发展的最优化【答案】B【解析】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历年考点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内涵0964.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并不是直接为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和进行知识传授,它需要运作专业手法,达到( )的功能。
A.协助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B.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附性C.推动有关儿童的政策立法 D.增强儿童未来的经济独立性E.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二、(新增知识点)儿童的特点与需要P35儿童的特点:◆社会属性的特点:◆成长发展的特点:快速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分化与互补性。
儿童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受保护的需要◆社会化需要1406.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3岁以下的儿童及家开展科学喂养知识讲和亲子活动,为3~6岁的儿童及冢长开展辅导,娱乐等活动,为7~14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
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特点而设计的。
A.儿童性格 B.儿童发展C.家长心理 D.家长行为1410.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全国除了有57万孤儿外,还有61万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包括因父母重病、重残,双方或一方服刑,或者一方死亡、一方改嫁而造成的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
这些儿童最需要的服务是()A.风险规避 B.成长辅导C.长期安置 D.教育救助1364.去年冬天,某地居民在垃圾箱内发现5具10岁左右的男童尸体。
经警察初步调查,这5名离家出走男童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对于这些儿童而言,他们未能获得满足的基本需要有()。
A.生存的需要B.冒险的需要C.被保护的需要D.游戏的需要E.社会化的需要1105、儿童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快乐,学会与人相处,游戏主要满足了儿童的()需要。
A、生存B、自我保护C、身心成长D、生命安全0962.学校社会工作者小于发现她所服务的学校中有许多父母长期在外省打工的“留守儿童”,因而设计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计划。
根据“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的原则,小于选择的介入行动应包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的含义 儿童的特点
儿童的特点 儿童的需要
和需要 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童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
会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工 儿童社会工作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作 的主要内容 求助和保护儿童、
儿童社会工作 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
的主要方案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第一节 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知识点一、儿童的定义
儿童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与“未成年”同义。
知识点二、儿童的特点
(1) 社会属性的特点
每个人人生的基础、每个家庭的基础、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2) 成长发展的特点
快速性
阶段性:婴儿、幼儿、学前、学龄(6-12)、青少年(12-18)
顺序性:身体、社会心理
不均衡性
个体差异性:不同于整体特征。
分化与互补性:身心发展,协调性。
知识点三、儿童是需要(重点)
(1) 生存的需要:生命存在、社会存在。
(2) 发展的需求:良好家庭生活、受教育机会、足够的休闲与娱乐。
(3)受保护的需要:免遭伤害需要
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儿童忽视(生活照料与医疗照顾的忽视、
教育需要的忽视、社会化发展的忽视)儿童剥削(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
性剥削)。
(4)社会化需要:基本生活技能、自我观念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品德。
知识点四、儿童面临的问题
(1)儿童生存问题:新生儿健康问题、儿童营养、儿童户籍。
(2)儿童发展问题:贫困的问题、家庭监护问题、受教育问题。
(3)儿童保护问题:免遭伤害需要。
①儿童遗弃:遗弃的婴幼儿
②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③儿童被性侵的问题
④儿童被忽视的问题
⑤儿童被外卖的问题
知识点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1、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
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
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
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微观:围绕儿童个体本身的个案工作。
→中观:围绕家庭或团体开展的小组工作。
→宏观:社会组织或社区政策倡导等工作。
2、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重点)
(1)支持性儿童服务:全体儿童及家庭。
(2)补充性儿童服务: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亲职教育(3)替代性儿童服务: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寄养和机构养
育等。
(4)儿童保护服务:遭受人为伤害的儿童及家庭。
2 知识点五、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将家庭置于实务的中心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1)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母婴保健(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幼儿早教、
亲职教育。
(1.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重点)
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1.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儿童问题服务、儿童的娱乐和休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自我认同、技能学习、
团队精神、社会责任)
知识点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2.1)补充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连接现有政策资源、困境父母就业援助
(2.2)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亲职教育、课后服务
知识点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3.1)儿童收养问题(重点)
(3.2)家庭寄养服务
寄养家庭的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估申请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
寄养家庭适配、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3.3)机构养育服务
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是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
种照料模式。
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3 知识点一、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
(1.1)方法要素
以家庭为单位、聚焦家庭功能。
家庭全程参与、建立良好关系、连接资源网络。
(1.2)方法理念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儿童社会工作保障儿童能够安全、永久和健康成
长的有效方法就是要联合家庭,让家长参与,发挥家庭潜能,并给予家庭支持。
(1.3)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的主要内容
①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开展家庭监护评估,筛选风险家庭:儿童成长需要的
监测和评估、家庭监护能力的监测和评估、综合环境的监测的评估
②评估结果分析
③组建家庭工作团队:家庭的网络系统
④开展家庭团队工作:具体步骤参照教材
知识点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重点)
①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②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③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④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方法:网络媒体倡导、名人效应倡导、海报宣传倡导、讲座论坛倡导、儿童和
家庭问题研究和政策研究倡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