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古国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

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
5.分组介绍古代巴比伦在农业、文字、历法、建筑方面的成就。
1.你还知道古代巴比伦文明中有哪些世界之最?
2.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那一个国家?这一地区与当今世界上哪些热点地区与焦点问题有关?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知识,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古老而神奇的埃及文明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震撼,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穿越时光隧道,探访人类古老文明的遗迹。(板书课题:古代巴比伦)
1.阅读教材6-7页思考
(1)找出古代巴比伦的位置并介绍其地理位置。
(2)古代巴比伦有那些文明成就。
2.组内交流
自主互助和谐高效教 学 设 计
课题
1.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巴比伦文明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等西方文明。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古代巴比伦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师生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巴比伦的文明盛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
分层目标
上限:知道古代巴比伦文明的诞生地及相关文明
下限: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是古代巴比伦文明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究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师生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巴比伦的文明盛况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浏览相关网站学生:查找资料

初中政治教案;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

初中政治教案;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

初中政治教案;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两河流域的古代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二思想认识:1、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奇迹。

2、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

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事件的能力。

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难点埃及金字塔的猜想和推测。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学习交流三内容扩展四学习新课五阅读活动六论坛活动第一课时同学们,在古代大地上,闪耀着几颗璀璨的文明之星,这几个国度科学知识发达、文化先进,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概述一下非洲东北部产生古代埃及,西亚两河流域产生古代巴比伦,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产生古代印度,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产生古代中国。

一、金字塔的国度(板书)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非洲大干旱地区的一部分,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源。

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古代埃及文明是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有着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古代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板书)2、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板书)埃及国王又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奴隶主,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大权,他把自己称为神的化身,太阳的儿子。

1、关于金字塔的一些传以及科学推想。

2、地方课程《生命教育》22页《多角度看问题》第二课时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板书)1、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板书)2、古巴比伦王国(板书)3、汉谟拉比法典(板书)4、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知识,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

〖2021年整理〗《东方文明古国》教学分析

〖2021年整理〗《东方文明古国》教学分析

东方文明古国
1.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主要教学要点:
(1)通过一幅“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位置示意图”介绍了东方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让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有个直观的了解。

(2)通图文资料,分别介绍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主要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古代埃及:法老的名称、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农业和文化;古代巴比伦: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空中花园;古代印度:佛教、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孔雀王朝中的阿育王、古代印度的文化。


2.主要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读图活动:指导学生看“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位置示意图”启发学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有个直观的了解,对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形成的环境因素有个认识。

(三个大洋、三个大洲、主要河流、四个古代文明国家。


探究、交流活动: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组织学生探究古代埃及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探究、交流活动: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组织学生探究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给你认象最深是哪方面内容。

为什么?。

初中地理《东方文明古国 印度》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东方文明古国 印度》教学设计

东方文明古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进一步巩固学生运用地图描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借助人口增长图表,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分析印度人口过度增长的原因;通过辩论,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计划生育观;讨论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协调的人地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及其对环境、社会的影响,认识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本节知识,可将印度同我国相比,从另一侧面加强学生对我国的国情认识。

可将印度同我国相比,从另一侧面加强学生对我国的国情认识。

二、教学流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课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资料片显示美丽壮观的泰姬陵、街上踱步的牛、热闹的街市等。

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印度歌舞享誉世界。

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国;这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美丽的舞蹈、独特的建筑属于哪个国家吗?该国的一些基本情况你们知道吗?从这段片子中你获得了哪些地理信息呢?揭晓答案──印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印度这个国家。

2、印度的地理位置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查找印度在世界的位置──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周边邻国。

学生在地图上指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了解其三面环海、大部分处于热带的地理位置。

3、印度的人口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读印度人口增长图,想一想,印度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阅读资料“印度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讨论: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压力大,会给我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解决?还可以组织辩论印度人口会不会反超中国。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导学案一、导入印度,一个奇奥而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个奇奥国度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二、目标1. 了解印度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2. 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和传统;3. 探讨印度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导学内容1. 印度的历史起源- 印度最早的居民是印度-欧亚语系的雅利安人,他们在公元前1500年摆布迁入印度次大陆,建立了古代印度文明。

- 古代印度历史上曾有许多壮大的王国,如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等,这些王国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2.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 印度是世界上宗教多样性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中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宗教在印度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 印度的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如古老的梵文文学、多姿多彩的印度舞蹈、奇特的印度音乐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3. 印度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古代数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 印度的文化输出也非常广泛,如瑜伽、印度菜等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2. 观看印度电影、音乐等,感受印度文化的魅力;3. 与印度朋友交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印度这个奇奥而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探索世界各国的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闻。

愿我们的友谊之路越走越宽广,让世界各国的文化在我们心中绽放出更加灿艳的光芒。

【优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教学设计

【优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教学设计

东方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埃及教学目的:1了解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2知道古埃及在农业,建筑,历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3认识金字塔。

4 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及其发源地。

5 培养学生的记忆,概括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尼罗河对于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古埃及取得的主要文明成就。

3.介绍金字塔。

教学难点:1理解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产生息息相关。

2 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教具准备:CAI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一看、猜一猜:同学们,很高兴能为你们上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听说同学们的知识特别的渊博,那老师要考考你们,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你们能指出这些建筑各属于哪个国家吗?1、出示图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长城典型建筑。

学生欣赏、辨认,由此引出四大文明古国。

板书;东方文明古国二、找一找、学一学:同学们请看,这是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图,1、定点定位: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图”。

请学生在地图上确认四国的大致位置。

观察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文明一般发展在河流流域,2、大家对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了解呢?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至今仍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今天我们一起回到那遥远的过去,走近金字塔,走近古埃及,来一次短暂的古埃及之旅。

板书:古代埃及二教授新课:永远的金字塔:14分钟师:你们想知道关于金字塔的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暂不回答)别急,我们先看个短片,它为我们介绍了由史奈弗汝法老修建的最初的三座金字塔。

说不定你们要找的答案就藏在里面。

(CAI 简介金字塔的来历)师:看过短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5分钟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金字塔充满奥秘,不是一节课能说完的,欢迎大家下课后与老师一块接着探讨金字塔的秘密,但现在我要带你们去参观一座最伟大的金字塔,是哪一座呢?请大家先看书,书上会告诉我们答案。

1.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印度)

1.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印度)
自主互助和谐高效教 学 设 计
课题
1.文明的发祥——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印度)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相关历史知识。对四大文明古国知识进行归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思考了解古代印度文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
分层目标
上限:掌握古代印度文明的诞生地及相关文明
古代印度也是东方文明古国之一,它既有复杂的地形、壮丽的山河、多样的气候,又有迷人的自然景色和动人的风情;既有光耀人寰的文化,又有几经沧桑、屡遭外侮的苦难历史。
让我们继续探索古代印度的文明。
二、多种形式,交流展示
1、古代印度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
2、结合地图上的位置介绍古代印度与现代印度位置的不同。
3、探索古代印度的文明,根据搜集的资料讲一讲你对印度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
下限:知道佛教、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教学重点
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古代印度的相关文明
教学难点
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古代印度与现代印度位置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短片资料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学习
三内容扩展
四、课堂总结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东方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
(1)佛教起源地(播放插图片(布达拉宫),讲述:这也是佛教建筑,是佛教经我国内地传入西藏后与当地藏族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建筑。
(2)探究思考:你知道世界各地(包括我国)的哪些佛教寺院?向大家介绍一下。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大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了解印度发展中的科技;初步学会分析印度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印度各类地图和景观图,学会分析并理解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和追溯印度的古文明,产生文化认同;同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资源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大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三、教学准备PPT,地图册,丝巾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话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去西天取经,这西天指的是哪个国家?他们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一、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80%以上的居民信奉印度教,还有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信奉佛教,宗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有很大影响。

二、印度的位置、邻国、临海1.读“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图,学生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问题:印度位于亚洲的什么部位?印度南部濒临哪个海洋?印度的纬度范围约为多少?2.读“印度的邻国”图,找一找印度的邻国有哪几个?三、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读“印度和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分析:印度人口会不会超过中国?哪一年印度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归纳:人多—民族多—语言多(官方语为:印地语和英语)让我们走进印度家庭,看看他们的食物和衣着,想想与那里的农业、工业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四、农业生产大国读“印度主要地形”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

思考:印度耕地多与其地形有什么关系?观看FLASH“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了解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思考:影响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条件?(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归纳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五、发展中的工业读“印度的工业”图,找出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观察它们的位置特点及主要工业部门?思考它们的工业部门与附近的农产品有何关系?读地图册P8查阅印度的矿产资源,发展中的印度空间技术、核能利用等给我们什么启示?印度电脑软件出口世界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合作交流,对书本知识进行拓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学习、思考、探究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
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在这些大河的两岸,诞生了
题的眼光探究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与发展情况。】
三、说教学过程 三、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 1、课件展示:尼罗河全图 ,教师介绍指出尼罗河自北向南贯穿埃及,这条河受到了许
多埃及人的赞美。点名诵读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诗句。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古埃及人为什么赞美尼罗河?(知道尼罗河不仅给古埃及
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人们到埃及去旅游就是去领略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 文化。 4、探究活动: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还知道其他六大奇迹是什么吗? 教 师出示课件与学生共同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知识内容有所拓展,在让学生了解金字塔方面知识的同时,探究其他 世界奇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学习、探究、思考问题。】
一、说教材 1、教学目标
(1)了解东方文明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起源,知道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果及有关历史 知识,感受它们对人类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2)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3)激发学生对东方文明发祥地的崇敬之情。
一、说教材
的学习方方式越来越显现出高效、简捷的特点。
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科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地理、历史、天文、民俗等多学科领域,知识涵盖宽广。由于我们农村学生已有知
识相对匮乏,计算机在家庭中还没得到普及,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差,这都加大了
课堂教学的难度,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要上好品德与社会
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汇报资料,在交流讨论、师生互动中充分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
位置及古代埃及文明等重要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活跃,学
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
形象、生动。
本节课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在学生自读教材的基础上探究问题、自主
2、教学重点、难点: 收集、整理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果,了解这些文明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培养学生 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事件。
3、教学准备 : 结合教材内容制作出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古代埃及的有关资料。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法,让
三、说教学过程 五、全课小结 1、探究与思考: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字和历法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使得它无愧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誉?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对古代埃及文明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探究问题。】 2、课件展示:开罗街景,教师朗诵(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崇敬之情。】
赞美尼罗河的诗句 他创造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 从他的眼里出来了人类, 从他的嘴里出现了诸神, 为牛群,他创造了青草, 为人类,他创造了果树。 他把生命赋予河中的游鱼, 以及空中的飞鸟, 他给蛋壳中的小鸡以呼吸, 还保存了虫卵的生命。
古埃及人的生活
金字塔
金屹 字立 塔在 群尼 像和罗 狮河 身下 人游 面的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充分开发课内外教学资源,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点拨、
扫难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始至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
生,学习活动自由而不散乱。教学中善于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将疑点化难为易,减轻了学生
的学习负担,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这种收集整理、以图解文、讨论交流
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为
代表的东方文明,还有以古希腊、古罗马和玛雅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这些文明古国对世
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吧!
【设计意图:预示出教材中将要重点介绍的内容,并点明文明发祥地对世界文明发展所 产生的影响,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我们既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有不
断学习,提升自身知识储备,认真扎实地备好每一节课,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充
分地实现教学目标。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古巴比伦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孟斐斯 底比斯
尼罗河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约在6500万年前就已存 在,尼罗河自北向南贯穿埃及,河道虽曾发生多次变迁,但 它总是向北流。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太阳历
古埃及季度名的象形文字表示
古代埃及建筑与雕塑
法 老 与 王 妃
法老雕像 卡尔纳克神庙遗址


蒙 的 金 棺
及 法 老 图 坦
及 法 老 面 具

探究与思考:
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字和历法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使得它无愧于“四 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誉?
开罗街景
站在尼罗河边,我们浮想联翩, 就象是坐上了穿越埃及几千年文明的时空飞 船, 感受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规模巨大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专制王权的象征。金字塔的外型从四面望去,像汉字的“金” 字,我们中国人就称它为金字塔。目前,已经勘查到的金字塔大约有八十座,其中,只有三十多座可见 其原有轮廓,其余的只剩一些废石堆了。在这些金字塔中,最著名的要数开罗南部吉萨高地上的三座大 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考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这三大金字塔比邻而立,它们与附近的狮身人 面像一起组成的图像最为世人熟悉,几乎成为埃及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三大金字塔好似三座伟岸的 山峰一样雄立尼罗河畔,傲视埃及大地。
东方文明古国及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宁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
级(下)第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文明的发祥》第一框题《东方文明古国》中的第一课
《古代埃及》。《文明的发祥》这一主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东西方文明的主要
发祥地,知道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玛雅这几个世界
三、说教学过程 四、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三)古埃及数学、历法 1.师生交流: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尼罗河定期泛滥冲毁地界,需要每年重划田界,导致了人们计算的要求,促进了数学的产 生和发展。通过你搜集和整理谈谈你对古埃及数学成就的了解。 2、师生交流:元旦是依据什么历法确立的新年,这种历法是依据什么制定的?(教师介 绍:现行历法是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依据的,早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已出 现。) 3、师生交流:古埃及太阳历是怎样产生的,对世界有哪些影响。(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 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 4、延伸: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依据农历确立的。引导学 生归纳:全世界通用的是公历,中国仍然同时使用农历,其他国家也曾经制定并使用了不 同的历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激发对古代埃及的赞叹之情。】
三、说教学过程
二、了解东方文明古国 1、带领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及插图。然后教师课件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位
置示意图,请学生指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2、小组内先交流对四大文明古国的了解,然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培养学生用全面看问
亚历山大灯塔
希腊奥林匹亚宙斯神像
巴比伦空中花园
土耳其摩索拉斯陵墓
土耳其阿耳忒弥斯神庙
地中海的罗得岛太阳神铜像
准确画出直角 绳子丈量土地 求面积的方法 测定时间方面 ……
古埃及的历法包括太阴历和准太阴历等,大体上 将每年分为3个季节 :泛滥季、长出五谷季、收割季。同时以365天为1年,1年12个月,每月30天, 年终另再加5天作为节日。比现行的阳历只少1/4天。
当你走在开罗的大街上, 面对遍布街头的广告牌、商店和超级市场, 你又会感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
这就是开罗, 这就是埃及, 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这里融合,古老的埃 及正走向繁荣和兴盛。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人带来生存必需的淡水,而且它的定期泛滥也带来肥沃的泥土,为古埃及农业生产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初步认识环境对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学习、探究与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四、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一)金字塔 1、提问导入:现代人提起埃及,首先会想到什么?课件展示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介绍他所知道的金字塔。 3、教师归纳总结:它们是埃及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埃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
三、说教学过程
四、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二)木乃伊 1、课件展示有关木乃伊的图片和装木乃伊的石棺。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介绍木乃伊。 3、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情况进行点评: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医学技术,
也反映了古人长生不老的宗教信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古今联系,感受古老文明在今天焕发的光彩。】
文化遗产的起源和文明成果。
《东方文明古国》这一框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有个直观的了解,
知道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这几个东方文明发祥地的起源和文化成果。《古
代埃及》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