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体育学习知识点汇总(超全-强烈推荐)

小学体育学习知识点汇总(超全-强烈推荐)

小学体育学习知识点汇总(超全-强烈推荐)
1. 游戏和体操
- 游戏和体操是小学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 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

2. 球类运动
- 小学生可以研究多种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 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

3. 田径运动
- 田径运动包括跑步、跳远、跳高等项目。

- 田径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速度和耐力。

4. 健身活动
- 健身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 常见的健身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

5. 注意事项
-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 学生需要遵守体育规则和教师的指导,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纪律。

以上是小学体育研究的知识点汇总。

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身体和智力,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和积极态度。

我们强烈推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研究,享受运动的乐趣!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

水平一(一年级)体育理论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

水平一(一年级)体育理论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

水平一(一年级):体育理论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张旖一:教材分析:坐,立,行是(小学体育水平一)中的体育基础常识部分,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

如果从小不注意养成正确的姿势,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身体的不良姿态,以后再矫正会很困难。

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给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不便。

一年级儿童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姿势都正确,也不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让儿童懂得一个道理,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要从小认真的按照正确的姿势要求去做才能形成。

如果从小不注意养成正确的姿态,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形成不良姿态,矫正起来就很困难,不仅直接会影响健康和学习,还会影响将来参加祖国建设和自己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点和活动。

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习惯。

四: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

2.教师故事导入3.多媒体展示课题:坐,立,行有精神。

4.多媒体展示:坐如钟的画面。

①说一说:怎么样的坐姿最好?②做一做:摆出你认为最好的坐姿。

③看一看:我们学校的礼仪小明星。

④听一听:老师讲解正确的坐姿。

⑤学一学:按要求练习并保持正确的坐姿继续听课。

5.多媒体展示:站如松的画面。

①比一比:多媒体演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②看一看:教师讲解并示范正确的站姿。

③做一做:学生依次模仿练习。

两人一组背靠背站立,头顶书本站立,立正站立,同时教师语言提示,并巡视纠正错误动作。

④帮一帮:同组间相互纠正错误动作,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得到提高。

⑤树榜样:让做的好的标准的几位同学上台表演。

6.多媒体展示:行如风的画面。

①播放录象教学片,欣赏共和国威武之师的精神面貌,少先队仪仗队员朝气蓬勃的风采。

运动场上整齐的小运动员的神气的踏步走来。

体育理论知识

体育理论知识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3、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解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4、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

5、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6、《体育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8、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向学生传授专项知识、技术、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9、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0、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11、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12、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13、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4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

15、列:左右并列成一排。

16、步长: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

17、步频: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换的次数。

18、径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19、田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

20、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一、填空题1、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希腊)。

(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2、现代奥运会有(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之分。

3、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之分。

4、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是(奥运会)。

4、夏季奥运会不得超过(16)天,冬季奥运会不得超过(12)天。

6、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29)届奥运会,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7、第29届奥运会已(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

主场馆是(“鸟巢”)和(“水立方”)。

吉祥物是(福娃),它们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迎迎)和(妮妮),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是(北京欢迎你)。

中国运动员共获(52)枚金牌。

8、奥运会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9、奥运精神是:(“和平与友谊”)。

10、奥运会旗(会微)为白底、无边,中间为(蓝)、(黑)、(红)、(黄)、(绿)色五个相套连的圆环。

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与全世界动动员的紧密联系和友好相聚。

11、阳光体育提倡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最低不少于(1)小时。

12、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现在比赛每局实行(11)分制。

13、田径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等技能组成的个人为主的动粗动项目。

14、“两课”是指(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两操”是指(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15、做好课间操的基本要求有(姿势要正确)、(做操要认真)、(快慢要适当)、(用力要均匀)。

16、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5度—37度)左右。

17、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12)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18、我国著名女运动员(李娜)在法网上夺得了女子网球单打冠军。

19、经常走步,能使(肺活量)增加,呼吸(氧气量)比平时能增加(2至3倍)。

20、爬山能使全身(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都得到锻炼。

21紧张的学习一节课后,安排10分钟休息,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活动活动)身体,使大脑思维细胞由(紧张转向轻松)状态。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体育理论知识
目录
水平一
1.积极愉快地上好体育课 (3)
2.坐立行我最美 (5)
3.饮水有益健康 (7)
4.安全地进行游戏 (8)
5.健康饮食益处多 (9)
6.怎样预防运动伤害事故 (11)
7.阳光运动身体好 (12)
8.文明如厕讲卫生 (14)
水平二
1. 健康饮食益处多 (16)
2. 安全运动促健康 (18)
3. 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 (20)
4. 营养不良与肥胖 (22)
5.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 (23)
6.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25)
7. 用眼卫生 (27)
8. 保持良好的情绪 (28)
水平三
1. 我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的辉煌成绩 (30)
2.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 (32)
3. 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与方法 (34)
4. 生命的马达 (36)
5. 迈入青春期 (38)
6. 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39)
7. 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 (41)
8. 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与方法 (43)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基础知识(1)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基础知识(2)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基础知识(6)第周第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基础知识(6)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基础知识(7)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基础知识(8)第周第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基础知识(1)。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一)1.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项目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的节奏相配合。

以鼻呼吸为主,以嘴呼吸为辅,呼吸均匀要有节奏。

10、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11、体育锻炼的六项原则:(自觉性)、(经常性)、(个别性)、(全面性)、(渐进性)、(适量性)。

12、篮球场地的长为(28m),宽为(15m),3分线半径(6.25)米;排球场地的长为(18m)宽为(9m)。

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14、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

15、现代奥运会于(1894)年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发起成立。

16、人体所需营养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7.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其中体育知识理论和田径系列为必修必选内容。

18.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综合课。

19.某学校高二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7 轮。

轮数=N-1场数=N (N-1)/220.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六年级体育复习资料一、选择题。

1、下列口令中没有预令的口令是(A)。

A、稍息B、向右看齐c、向后转2、体育锻炼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是靠(C)来补充。

A、水 B、脂肪C、糖3、我们每天做的眼睛保健操共(B)节。

A、3 B、4 C、54、人的身体中最长的管道是(A)A、血管B、大腿C、后背5、奥运五环中,黑色代表(B)A、亚洲B、非洲C、美洲6、篮球比赛中带球撞人属于(A )A技术犯规 B违例 C犯规7、不合理的足球停球技术方法是(A)A 脚尖停球 B脚背外侧停球 C胸部停球8、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不少于( B)小时A40分钟B 1小时C 2小时9、体育课放松活动应在课的( C)的时候做A开始部分B、基本部分C、结束10、跑步走时,听到“立定”口令后继续跑(C)步停下。

A、2 B 、3 C、411、在睡觉的过程哪种睡姿对人体的健康最有利(C)A仰卧B左侧卧 C右侧卧12、奥运会、亚运会、足球世界杯赛每(C)年举行一次。

A.两年一届B.三年一届C.四年一届13、进行剧烈运动比较适宜的时间应安排在饭后( C )。

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14、双手抛实心球时,除全身协调用力外.掷实心球的关键是:( B )A握球 B最后用力 C出手后的缓冲15、我国的国球是(B ) A足球 B乒乓球 C羽毛球16、青春期应特别注意( A ) A营养和体育锻炼 B休息 C多运动17、夏天运动后,出汗太多,要多喝淡盐水补充体液,还要用(B )洗澡,可防中暑 A冷水 B温水 C冰水18、在体育课上不小心肌肉挫伤后应该(C)A.旁边休息B及时热敷C及时冷敷19、世界第一运动是(C). A.篮球B.排球 C.足球20、跳远技术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其中( A )是跳远的两个主要因素。

A.助跑踏跳 B.助跑腾空 C.踏跳腾空21、长距离起跑方式,它是用(B )信号来完成 A.各就位、预备、跑。

B.各就位、跑C.预备、跑22、50米跑主要是发展学生的(A)。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小学六年级体育理论知识点1、起跑的姿势一般有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两种。

800米跑采取站立式起跑姿势。

2、蹲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

3、跳高一般有跨越式跳高和背跃式跳高两种起跳方式。

4、在队列队形练中,向右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向左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左脚上;向后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

5、口令“向后转”的预令是“向后”,动令是“转”。

向后转,应从身体的右侧转。

6、集合站队时做到快、静、齐。

7、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应该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8、武术中的五个步型是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

手型有拳、掌、勾3种。

9、田径包括田赛和径赛两大项目。

10、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

11、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12、起跑分站立式和蹲踞式两种。

13、短跑技术动作分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过程。

14、接力的方法分下压式和上挑式两种。

迎面接力跑采用立棒式。

15、跨越式跳高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约在30~60度之间,一般跑6~8步。

16、跳跃有跳高、跳远等。

投掷有掷垒球、扔沙包、投铅球等。

17、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模仿动物爬行、滚动、前后滚翻、劈叉、手倒立、侧手翻等都是技巧运动中最基本的动作。

18、在队列练口令中,“一、二、一”分别指的是“一”左脚落地瞬间。

19、在队列队形训练中,做到“向右看—齐”的正确方法是头转向右侧,迅速移动脚步,仅能看到自己右面第一个同学的腮部就说明对齐了。

20、在向高处或远处跳下时,落地的瞬间要用屈膝缓冲的方法。

21、小学生睡眠时间应保持10小时以上,姿势最好采用右侧卧。

22、要保持健美的体态须做到:充足的营养、经常锻炼、充足的睡眠、正确的姿态。

23、身高是指人的身体从站立的脚底到头顶的垂直高度,用身高测量计来测量。

体重是人的身体重量,用体重计来测量。

24、影响跑步的因素有步幅、步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小学六年级体育理论知识点 1、起跑的姿势一般有(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两种。

800米跑采取(站立式起跑)起跑姿势。

2、蹲式试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

3、跳高一般有(跨越式跳高)和(背跃式跳高)两种起跳方式。

4、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向左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左)脚上 ;向后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

5、口令‘向后转’的预令是(向后),动令是(转)。

向后转,应从身体的右侧转。

6、集合站队时做到(快、静、齐)。

7、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应该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8、武术中的五个步型是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

手型有拳、掌、勾3种9、田径包括(田赛)和(径赛)两大项目。

10、、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

11、、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四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12、起跑分站立式和蹲踞式两种。

13、短跑技术动作分(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过程。

14、接力的方法分(下压式)和(上挑式)两种。

迎面接力跑采用立棒式。

15、跨越式跳高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约在30~60度之间,一般跑6~8步。

16、跳跃有(跳高、跳远等)。

投掷有(掷垒球、扔沙包、投铅球等)。

17、小学体育教学内同中的模仿动物爬行、滚动、前后滚翻、劈叉、手倒立、侧手翻等都是技巧运动中最基本的动作。

18、在队列练习口令中“一、二、一”分别指的是(“一”左脚落地瞬间;)19、在队列队形训练中,做到“向右看—齐”的正确方法是(头转向右侧,迅速移动脚步,仅能看到自己右面第一个同学的腮部就说明对齐了。

20、在向高处或远处跳下时,落地的瞬间要用(屈膝缓冲)的方法。

21、小学生睡眠时间应保持(10)小时以上,姿势最好采用(右侧卧)。

22、要保持健美的体态须做到:(充足的营养)(经常锻炼)(充足的睡眠)(正确的姿态 23、身高是指:人的身体从站立的脚底到头顶的垂直高度,用身高测量计来测量。

§体重人的身体重量,用体重计来测量24、影响跑步的因素有步幅、步频。

一步的长度(前后脚脚跟的距离)叫步幅。

每分钟走的步数叫步频。

25、、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 12 )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26、、人体内水的重量约占体重的(70% )左右,他是营养和代谢物的溶剂,如果体内水分损失( 20% ),生命进难以维持。

27、、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无机盐、水)28、、正规篮球比赛,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圈高3.05米。

比赛分两队,每队上场5人,称前锋、中锋、和后卫。

三分线内投进一球得2分,罚进一球得1分。

29、、排球比赛规定,球场长18米,宽9米,,每队上场6人,前后排各3人。

30、走出城市,到郊外大自然中漫游就是(郊游)。

郊游和爬山,最好有组织的进行。

或全班,或小队,或三五结伴。

也可以请老师作指导,请家长当”顾问”. 31、经常走步能使(肺活量)增加,呼吸氧气比平时多(2~3)倍。

尽最大力吸气后再呼出的最大空气量叫做(肺活量)32、爬山活动就是爬自然的山岗或景区的山路。

爬山能使全身(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机能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改善。

33、、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一、使大脑从紧张转向轻松;二、使脑部供血充分;三、使全身得到放松。

34、紧张的动脑学习一节课后安排10分钟休息,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活动活动)身体,使大脑思维细胞从(紧张)转向(轻松)状态,以便恢复原有的工作能力,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课间活动时间短,所以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上课后(心跳剧烈)情绪稳定不下来,影响(学习)35、心脏的位置在身体胸腔的(正中偏左),两肺(中间),大约有自己的(拳头)那么大,形状像(桃子),尖(向下偏左)。

36、心脏主要是由(心肌)构成的,内部分四个腔,上面两个腔叫(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叫(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的马达——心脏。

37、每跳动一次,都包括收缩与舒张两个过程。

收缩是将营养和氧气运送到人体各组织器官;舒张时血液又通过静脉流回心脏。

38、心脏和与它相连接的大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管道网,叫做血液循环系统。

39、心脏是一个(动力器官),它有很强的(收缩)和(舒张)能力,靠它的(收缩)和(舒张)力量,推动(血液)周流全身,所以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生命的马达”)。

40、心脏连接着两个大血管,一个是(动脉管),一个是(静脉管)。

41、小学生的安静脉搏每分钟为85次左右,成年人为72次左右;而运动员或身体健康的人,脉搏每分钟只有55~40次;但如果一般没有经过长期锻炼的人,脉搏每分钟在60次以下,是属于“心动过缓”,是一种不正常症状。

42、基础脉搏即在早晨起床前测量的脉搏,也称(晨脉)。

43、运动脉搏即在运动练习结束时立刻测量的脉搏,也称练习脉搏。

如果每分钟脉搏在120次以内,说明当时的运动负荷小;当脉搏140~160次时,运动负荷适当,但要注意练习与休息适当结合;如果脉搏在每分钟超过180次以上,特别是已有累的感觉,必须及时用减小运动负荷或休息来调整。

44、营养是有益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食物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素。

45、体操是徒手、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各种操练的一种体育项目。

46、我国古代的导引术和五禽戏可以认为是专门用来锻炼身体的保健体操。

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创编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中禽兽动作姿势的“五禽戏”,就是一套专门用来锻炼身体的极好的模仿操。

47、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之分。

48、.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希腊。

.现代奥运会有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之分。

奥运会会为白底、无边,中间为蓝、黑、红、黄、绿色五个相套连的圆环。

43.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和平与友谊”。

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

会徽就是会旗上五个套接的圆环。

44、唾沫有五大作用——第一,有润湿口腔的作用;第二,有稀释食物的作用;第三,有分解淀粉的作用;第四,有促进消化的作用;第五,有抑杀细菌的作用。

吸烟时产生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主要的是焦油、烟碱(尼古丁)和一氧化碳45、人体的司令部——大脑。

46、大脑活动是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的,兴奋是“工作状态”,抑制是“休息状态”。

休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极性休息,如闭目养神、睡觉等;另一种是积极性休息,如体育娱乐活动等。

47、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提倡在(最寒冷)(最酷热)的气候里坚持锻炼,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48、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49、生命的马达——心脏。

50、心率分别为:7岁儿童每分钟约90次,12岁为80次左右,成年人为72次左右。

51、心脏是肌肉器官,其内部可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四个心腔。

52、心脏每跳动一次,都包含收缩和舒张两个过程。

53、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壮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4、眼保健操:第一节揉天应穴,第二节挤按睛明穴,第三节按揉四白穴,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55、全国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预备节、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腹背运动、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整理运动、结束动作。

56、体操是徒手、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各种操练的一种体育项目。

57、我国古代的导引术和五禽戏可以认为是专门用来锻炼身体的保健体操。

58、大脑活动是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的,兴奋是“工作状态”,抑制是“休息状态”。

59、休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极性休息,如闭目养神、睡觉等;另一种是积极性休息,如体育娱乐活动等。

60、.心率分别为:7岁儿童每分钟约90次,12岁为80次左右,成年人为72次左右。

61、)62、在体育课上不小心肌肉挫伤后该:(及时冷敷)63、在校田径运动会中参加800米比赛的同学跑完后,老师不允许他们立即坐下来,而是要求他们饶操场走几圈这是因为(能让他们从运动状态平稳过度到安静状态,以免意外发生)68、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11-12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69、人的一生有2副牙,乳牙坏了长出恒牙。

70、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5度——37度左右。

71、(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简称“三浴“72、为了确保运动安全,应该(树立安全意识;检选好场地器材;注意着装卫生;做好准备活动;遵守锻炼原则;掌握项目规律;维护练习秩序。

)73、看电视时要与电视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连续看电视不得超过(2)小时。

74、养生之道,天热时,及时减穿戴,天冷时,及时加衣裳。

75、吃饭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

一日三餐很重要,早餐应该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四、简答题.1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主要作用?答:准备活动的作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避免运动性损伤。

整理运动的作用是:积极地消除疲劳;从高度兴奋的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状态。

2、运动后腰腹痛是什么原因?答:1准备活动不充分2肠胃痉)挛3腹直肌痉挛4、呼吸节律紊乱3、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因以及加速消除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具体方法?答:1、剧烈运动到一段时间后,由于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氧气的供应量不足,体内酸性代谢物堆积,血液的酸度增加等原因,引起疲劳。

2、肌肉酸痛是肌肉疲劳的集体象征。

消除运动后肌肉酸痛的方法: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2、温水浴或局部热敷按摩。

4、青春期应该怎样科学锻炼?①全面锻炼,均衡发展;②坚持经常,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③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④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怎样做到合理饮食?答:不偏食、不挑食;定时定量;进食要科学;运动后要适量补充营养6、怎样开展课间体育活动?伸懒腰:可以使内脏器官充分伸展、排出废气,并使全身肌肉、关节得到放松。

深呼吸:可以使新鲜空气在肺内进行充分交换。

远眺:可以使睫状肌松弛,恢复原来的状态,使视力得到恢复。

转动头颈:可以使供应头部的血液顺畅流通,并使课上较长时间处于低头曲颈状态得到调整。

唱游活动:在室外做些运动负荷不大的体育娱乐活动,如做操、跳皮筋、跳绳、跳集体舞,打羽毛球,做游戏等,有助于大脑思维细胞得到积极休息。

但是,由于课间时间短,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免使运动神经高度兴奋,造成上课后,(心跳剧烈),情绪稳定不下来,影响(学习)。

7、在不同运动项目中采用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滚动法:在奔跑或球类(如足球、篮球)运动中跌倒,一般采用顺势向侧团身滚动的方法,以缩小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和保护内脏器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