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设计院】初步设计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暂定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2、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3、基本风压值为 0.45kN/m2(n=50);基本雪压值为 0.15kN/m2(n=50)。
三、荷载取值1、基本风压本工程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取值,其基本风压值为0.45kN/m2,承载力计算为0.45kN/ m2,场地粗糙度类别为B类。
2、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暂定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 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3、主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公寓:房间:2.0kN/ m2卫生间:2.5 kN/m2(带浴缸:4.0)阳台:2.5 kN/m2客厅:2.0kN/ m2餐厅:2.0kN/ m2电梯前室:3.5kN/ m2楼梯过道:3.5kN/ m2楼梯:3.5kN/ m2电梯机房:7.0kN/ m2厨房:2.0kN/ m2设备机房:7.0kN/ m2展示区及商业设施:展览厅:3.5 kN/m2商业:5.0 kN/m2餐厅:2.5 kN/m2卫生间:2.5 kN/m2楼梯:7.0 kN/m2设备机房:10.0kN/ m2车道:4.0 kN/m2消防车道:20.0kN/m2或35.0kN/m2(按规范及实际工程情况调整)发电机房、变配电房:10.0 kN/m2通风机房、排烟机房:7.0 kN/m2水泵房:10.0 kN/m2电梯机房: 7.0 kN/m2消防疏散楼梯:3.5 kN/m2有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无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露台:3.5 kN/m2上人屋面:2.0 kN/m2非上人屋面:0.5 kN/m2四、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JGJ138-200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建质[2008]216号《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2009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五、本项目的结构类型本工程中各建筑均采用混凝土结构形式。
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第五章给排水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97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5、业主及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功能要求。
二、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2#、3#、5#楼的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三、给水设计1.、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水压约为0.15Mpa~0.3Mpa。
室内住宅用水引自室外小区给水进入屋面水箱后;供水采用上行下给方式供水。
2、生活用水:计算依据:①、住宅:3#、5#楼每户按4人计,2#楼按每户3人计,共195户。
②、商店面积 1373.6m2 顾客人数按5 m2/人。
总绿化面积 10090 m23、用水量五、排水设计1、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2、日污水排水量:总污水量425吨,其中2#,3#,5#楼123吨(以生活用水的90%计)3、根据建设单位及宁德地区意见:生活污水采用有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处理。
(另行设计)4、屋面、阳台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接入室外雨水管沟,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5、根据雨水流量公式:Q=ψF4.9q20(1+0.63lgP)/t0.53(L/s·ha) (宁德地区q20=293 L/s·ha)取P=1年,t=20min,ψ=0.65,F=43069m2 得雨水量:Q=808.2 L/s 。
六、管材:1、生活给水管:室内给水管采用PP-R聚丙烯管及配件,丝扣连接。
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接口。
2、室内污水管:采用PVC-U排水管及配件,胶粘剂粘接。
室外雨水、污水管:采用PVC-U加筋排水塑料管,橡胶圈接口(或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接口)。
第七章消防专篇一、建筑1、设计依据及工程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2)、“金城花苑”设计方案会审纪要。
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1.1.1 污⽔⼚建筑设计1.1.1.1 设计依据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3、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50001-2010);4、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6、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16-2006);7、城镇污⽔处理⼚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8、建筑灭⽕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建筑地⾯设计规范(GB50352-2005)11、屋⾯⼯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市政公⽤⼯程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总图布置1、设计原则a、满⾜⽣产流程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建(构)筑物的位置,并把建(构)筑物、与道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求布局紧凑,并充分注重节约⼟地;b、⼚区主要⼈流与货流分开,以避免⼈流与货流交叉及货流运输对⼚前区的⼲扰、污染;c、⼚区环形⼲道宽度7m,转弯半径9m,次⼲道转弯半径6m;d、绿化率31.3%;2,⼚区建筑物布置各建、构筑物之间充分考虑⼚区内各种管线布置所需距离。
在⼚区管线较为集中的地带设置公⽤地沟,以便于施⼯、检修和维护,同时可以减少敷设占地。
⼈员办公及控制、管理的⽣活区设有综合楼,辅助建筑有配电室、仓库等。
在设计中考虑设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且与⽣产区产⽣噪⾳的机器间、产⽣异味的污泥贮池、污泥脱⽔机房等,保持⼀定的距离。
在平⾯布置上,同时考虑将预处理区等⽤电负荷较⾼的设施布置在配电室附近。
各建构筑物间充分考虑⼚区内各种管线布置所需的间距。
3、总平⾯设计、⼚址位于信江新区西南⾓,滨江西路与江⼀路之间,余信贵快速路以北,潭头调蓄湖以南区域。
污处理⽔⼚规划总占地⾯积9.9667公顷,⾃然地⾯平均标⾼为25.0⽶,规划标⾼28.5⽶。
初步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初步设计说明书是对一项工程或项目进行初步设计时的规范性文件。
该文件主要目的是阐述设计理念、目标、方案、技术参数等,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说明书以一个虚构的工程项目为例,介绍初步设计的概念、内容及步骤。
二、项目概述本工程项目名称为“智能环保大楼”,旨在建设一栋集办公、科研、展示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
该建筑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0米,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该建筑的主要功能区包括:办公区、科研区、展示区、休息区等。
三、设计理念本设计秉持“绿色、智能、环保”的理念,以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宗旨。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
四、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建筑的绿色化,提高环境质量;2、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3、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能耗;4、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五、设计方案1、建筑造型设计: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直线、曲线等元素进行造型组合,使建筑外观更加简洁、大气。
2、建筑材料选择:选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如太阳能板、保温墙体等。
3、建筑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和抗震性能。
同时,采用智能化的楼宇管理系统,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控制。
4、空调系统设计: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地下水温度稳定的特点,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效果。
同时,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和新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5、照明系统设计:采用LED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与自然光的互补,降低能耗。
6、给排水系统设计: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设置节能型卫浴设备,减少用水量。
7、环保措施设计:设置噪音控制设备、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采用绿化带设计,提高绿化覆盖率。
六、技术参数本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参数如下: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4、建筑节能率为65%;5、水资源回收率为30%。
初步设计说明和图纸编制和签署要求

初步设计说明和图纸编制和签署要求1.1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的要求编制。
初步设计文件按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书三部分进行编制,设计说明书也可与工程概算书合并。
1.2初步设计文件应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应有良好的装帧,按照封面和责任页(扉页)、目次、文字部分、附件、图表等顺序装订。
1.3初步设计说明须具备责任页(扉页),加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电子出图章,打印工程设计单位的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审定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姓名。
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可在打印实名后签名或盖章,项目相关人员必须在打印实名后签名,注册人员应加盖注册章(设计说明书和概算说明书分别装订时,须分别具有)。
1.4建筑工程初步设计的项目负责人应由本单位在职的注册建筑师或者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审核人或审定人至少由一名本单位在职的注册建筑师或者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并签字盖章。
1.5勘察、设计单位(含省外勘察设计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和项目负责人承诺书。
1.6初步设计文件说明应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
省外设计单位还必须附省外勘察设计企业信息登记证复印件。
1.7相关政策性文件影印件应作为初步设计说明文本附件,必附文件有:(1)发展和改革等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批准或者核准、备案文件。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8在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办理的有关批文,与初步设计有关,可以作为附件的有:(1)土地证。
(2)规划用地许可证。
(3)人防设置要求。
(4)消防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5)环境评价报告批复意见。
(6)抗震专项审查意见。
(7)其他相关批复文件和会议纪要。
1.9初步设计图纸均须加盖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电子出图章和相应注册师印章,图角须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建筑单体名称、图纸名称、设计号、图别、图号、日期、项目负责人、审定(人)、审核(人)、校对(人)、设计(人)、制图(人)、工种负责人等栏目,人员名字须同时打印和手签。
初步设计说明样板

XXXXXXXXXX有限公司厂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公司总经理:设计主持人:专业负责人建筑专业:结构专业:设备专业:电气专业:XXX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二00九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环保节能篇第三章消防专篇第四章专业说明书(一)建筑专业(二)结构专业(三)设备专业(四)电气专业第一章总论一、概述本项目位于XXXXXXXX,为XXXXXXX项目。
原基地已建成原料库、厂房车间及相关附属用房。
扩建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南北长约32米,东西长约75米,总用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甲方的平面方案修改意见;3、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图5、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工程设计的法律、条例、规范、标准及芜湖市有关法规、条例、标准等;6、由甲方提供的地堪报告;7、委托设计合同。
三、设计范围1、本设计包括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的专业设计,及场地内的外线设计。
2、本工程建筑设计只做初装修设计,装修标准见装修表。
四、设计指导思想1、设计中贯彻国家建设方针,遵循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
2、遵从总体规划和生产流程,确保功能和交通两大方面使用科学合理。
3、反映时代气息,造型新颖、结构简洁,能体现未来发展趋势。
4、注重节能、环保、高效、创造经济实用的现代化建筑。
五、设计要点1、功能分区与布局主体建筑放置在厂区南面,面临主干道XXXXX。
十一层建筑体集展示、科研、办公于一体。
其中1~2层为产品销售展示,3~9层为生产加工车间及仓储,10~11层为产品研发、市场销售中心,12层为办公接待区,充分满足了生产办公与销售展示的需要。
考虑到与厂区其它建筑物的协调性与连续性,在建筑体西端架空两层形成走廊,厂区干道贯穿其中,使扩建部分与原有建筑形成整齐的空间序列,并与已建成的门卫室进行结合。
2、交通组织及场地布置建筑主入口设在建筑北面,位于厂区内,便于职工使用和方便管理。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地上部分包含“会展”及“写字楼”两个结构单体。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5万m2, 其中地上约9.6万m2(会展约4.4万m2,写字楼约5.2万m2),地下约4.9万m2。
会展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6层,屋顶设置平板钢结构网架,结构高度约40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写字楼上部结构为双塔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塔分别为17层(2#楼)和20层(3#楼),结构高度分别约为73.8米和86.4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本工程设统一地下室,地下室为一整体不设缝,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进行结构计算分析。
地下共2层,平时为车库,战时地下二层局部设人防,人防设计另详。
二、设计依据、资料1.经认可的建筑设计资料。
2.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l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l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l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l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l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 l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l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l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l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 l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l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l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l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l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11-1999)l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9-2003)l 业主提供的由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G-074)3.设计荷载荷载取值除特别要求外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会展的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55kN/m2,写字楼的基本风压按10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60kN/m2,本工程的地面粗糙度取C类。
初步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效果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本工程所处建设场地的市政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5、项目的组成、分期实施情况和设计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总平面............................. 错误!未指定书签。
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场地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总平面布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竖向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5、交通组织................................................................ 错误!未指定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
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三、自然条件
1. 风雪荷载
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3.场地标准冻深: 1.20m
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
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
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
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4.4.1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
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
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
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
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4.5场地地震效应
4.5.1场地地震烈度
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4.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5.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别
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场地。
4.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
拟建1~4号楼楼基底标高基本相同,约为39.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f ak=170kPa;4号楼可采用天然地基;1~3号楼宜考虑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承载力及地基变形要求;
其他各楼无地下室,基底标高约为44.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60kPa;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
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地表下3.0m左右),水压力较大,建议地下车库应进行抗浮验算,经计算后考虑是否增设抗拔桩。
四、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对应的绝对标高
五、本工程初步设计所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
7.《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8.《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
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程》(JGJ6-99)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9)
1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设部2008)
六、本工程初步设计计算所采用的计算程序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及《独立基础、条基础、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板基础、桩基础桩筏基础设计软件》(JCCAD)进行结构及基础计算分析。
(2007年5月版)
七、荷载
②室外地面的活荷载标准值按10.0kN/m2考虑。
3.人防人防地下室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八、结构选型
1. 抗侧力结构体系
1~3号高层住宅楼均利用外墙、楼梯间和电梯间围护墙、部分不妨碍建筑使用功能的内隔墙,布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形成整体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施工简便且较为经济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车库和锅炉房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各子项工程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和抗震等级详见下表:
2. 屋盖及楼盖结构
1~3号高层住宅楼的屋盖及楼盖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为满足房间内不露梁以及单元内房间可灵活分隔的建筑设计意图,部分楼板采用了跨度较大的异形楼板;
地下车库和锅炉房的屋盖及楼盖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地下车库的顶板为人防顶板,上覆3.0m厚的回填土,荷载很大,采用加设次梁的梁板结构,以减小楼板的跨度和厚度;梁采用反梁形式,以满足建筑空间净高的要求;
人防地下室的顶板厚度为250mm,以承受核爆动荷载的作用,并对早期核辐射进行防护。
3. 关于结构缝及后浇带的设置
因1~3号楼基础与人防地下室相邻,为减小1~3号楼与地下车库之间的沉降差异,拟采用CFG桩对1~3号楼的地基进行处理;
还由于地下车库的尺度较大(总长度达150m左右),因此,每隔30米左右设800宽的抗收缩后浇带(纵横方向共7条);上述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结构施工完一个月后,采用比相应构件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补浇;
地下车库为超长建筑,为减小建筑超长带来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等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
⑴设计:适当提高基础以及6号楼地下室顶板、地下车库顶板的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控制在0.3%左右,顶板采用双层贯通配筋。
⑵材料:混凝土原材料应采用低收缩、低水化热水泥(例如粉煤灰水泥等),采用碎石骨料,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加入适量防水剂;同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质量和剂量。
⑶施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浇筑温度,以部分抵消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采取二次振捣措施,并应加强混凝土养护,特别是前期养护。
4. 地基基础
根据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分析:
拟建1~3号高层住宅楼,基底附加压力较大,基础持力层为粘土层③,f ak=170kPa,采用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基础的最终沉降量也超出规范限值,拟采用CFG桩对其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形成复合地基。
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400kPa,地基最终沉降量s max≤50mm。
拟建人防地下车库基础为超补偿基础,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f ak=170kPa,采用天然地基;拟建5~10号楼,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②,f ak=160kPa,采用天然地基。
5. 抗浮设计
地下水的埋置深度较浅(天然地表下3.0m左右),水压力较大,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建议进行抗浮验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是否增设抗拔桩,但岩土工程详勘报告中未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提供明确的抗浮设计水位,需要在补充报告中明确。
九、主要结构材料
1. 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PB235(A)、HRB335(B)、HRB400(C)。
2. 混凝土
5. 焊条:HPB235钢筋,Q235B钢焊接:E43系列;
HRB335钢筋焊接:E50系列;
HRB400钢筋焊接:E55系列。
十、结构计算分析
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对各子项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分析时考虑了扭转耦联效应,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个整体,上部结构的嵌固点位于±0.000;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同时考虑5%的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高层住宅楼的主要计算结果如下:
十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确定的问题
1.应尽快完成拟建场地的补充勘察工作,以便施工图设计时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依据;
2.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应提供明确的抗浮设计水位,以便施工图设计时进行抗浮设计;
3.应尽快确定有CFG桩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时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完
善CFG桩设计;
4. 地下车库虽采用超长混凝土浇筑技术,并采取了严格控制混凝土外加剂材料的品种、
质量和剂量,并提出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方案配合及施工技术指导等技术要求和措施,但当施工及使用不当时,仍有可能产生不影响结构安全的细微裂缝。
十二、结构图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