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背诵资料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背诵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背诵资料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1.蜡烛的变化知识清单必背1.蜡块在被切成碎屑、加热、凝固的过程中,形态发生了变化,蜡块由固态变为液态又变回固态,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2.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的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沉淀。

3.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新物质。

4.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

5.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即物质形态的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理由盐溶解于水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盐溶解在水里,只是形态发生变化烟花绽放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烟花绽放时有气体、粉尘产生,伴有发光发热现象水的三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形态发生变化钢水变成钢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水变成钢锭,只是形态发生变化火柴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火柴燃烧产生灰烬,伴有发光发热现象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石灰石遇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探究活动必会1.观察蜡烛燃烧后发生的变化。

现象:(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成白色。

(3)将一只白瓷碗放在火焰上方烧一会儿,可以观察到白瓷碗的底部有黑色烟灰。

结论: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

2.观察纸燃烧后发生的变化。

现象:点燃一小张纸,可以观察到,燃烧后,白纸由白色固态物质变为黑色粉末状物质(灰烬),体积变小。

结论: 纸燃烧后产生了新物质。

知识清单必背1.铁锈是红褐色的,比较松软。

锈是铜、铁等金属表面由于氧化而形成的物质。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铁生锈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

生锈铁制品随处可见,如铁锅、铁锹、破旧机器、报废的汽车、河道中的铁管、沉没的船只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全

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一、填空。

1、工作时能使人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等;人们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是(省时)、(省力)和(完成力所不及的工作);(工具)和(机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完成很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2、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做事情常常利用(工具)来帮忙,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科学原理);学校旗杆顶部的滑轮属于(定滑轮)。

3、拔除木板中的铁钉用(钉锤);拔除木板中的螺丝钉用(螺丝刀);开启啤酒时,需要用(开瓶器)。

4、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起支持作用,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做(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做(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做(阻力点);杠杆的作用可以分为(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根据杠杆作用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三大类。

5、(杠杆尺)是我们研究杠杆秘密的好材料,使用杠杆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将它调节到(平衡)状态。

6、由一个较大的“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当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其实螺丝刀就是一个轮轴,我们可以把螺丝刀的刀杆看作是(轴),把刀柄看作是(轮),螺丝刀刀柄上的花纹和凹槽,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7、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它的作用是(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不省力);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特点是(省一半的力),它的作用是(不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能省力);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装置,叫做(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又可以省力)。

8、塔式起重机是由(滑轮组)构成的;在拉起重物的过程中,使用的滑轮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说的9、像人行天桥的斜坡那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小),越(省力)斜面省力的多少与斜面的(倾斜度)和(表面光滑程度)有关系;盘山公路是(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修建的;一般来说,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要(小于)直接把物体提上去用的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使用机械的目的:省力、加快速度(省时)、操作方便(改变力的方向)。

2、(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16、像打开油漆桶的铁片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3、使杠杆转动的力是(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阻力);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动力的力臂叫(动力臂);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

4、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5、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省力、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杠杆费力、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的种类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三类。

6、杠称的老主宗是(古代天平),第二代是(不等臂称),第三代是(提系杆称)。

7、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开瓶器、榨汁机、独轮手推车);属于费力杠杆的有:(镊子、筷子、烤肉夹子);属于又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费力的杠杆有:(剪刀、钉锤、撬棍、拔钉器)。

8、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杆秤是杠杠类工具,“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因为杆秤应用了省力杠杠的特点。

提绳相当于杠杆的支点,秤盘相当于杠杆的阻力点,秤砣相当于用力点,由于它的用力点比阻力点距离支点远,永远是省力的,所以用很小的力就能称很重的物品。

即“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9、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的作用是:可以传递力,可能改变用力方向,并能改变力的大小;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费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复习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复习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复习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一、科学常识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3.杠杆省力的秘密: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4.省力杠杆:钳子、剪刀、撬棍、开瓶器等;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竿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扁担、跷跷板。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6.指导学生制作杆秤:首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

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因此,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8.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9.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10.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1.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能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几股绳子,就省几分之一的力。

12.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轮子;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总结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总结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单元1: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存在于我们周围微小生命的总称,包括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五大类。

2、细菌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细菌的直径通常以微米为单位。

3、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营养和环境等条件。

4、制作细菌培养基的基本材料是琼脂,它是人工合成的营养物质。

5、细菌繁殖很快,一般每隔20分-30分钟就会分裂一次。

6、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的,它们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生物体细胞内繁殖。

7、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其中蘑菇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9、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

10、植物界中最大的类群是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二、单元2: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约占地球表面的71%。

2、水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冰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

4、水在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系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水的毛细现象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吸附力导致的,可以在纸张、布料、毛巾等物品上观察到。

6、水的沸点是100℃,冰的熔点是0℃。

7、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大部分水。

8、水的循环是指水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到太阳能的影响。

三、单元3:能量与能源1、能量是指物体或系统可以执行工作或做功的能力。

2、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或资源。

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3、电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它可以被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4、太阳能是一种环保且可再生的能源,它可以从太阳辐射中收集并用于许多不同的目的。

5、核能是一种高密度的能源,它是由原子核释放出的能量。

核能的主要来源是铀和钍。

6、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它可以从风中收集能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总复习)

第一单元知识点1.1《为什么能看见物体》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光。

3、月相是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

4、人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眼晴。

5、没有光源,看不到物体。

6、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源的光进入了眼晴。

7、晚上房间闭灯后,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看清物体。

(是因为视觉适应)8、夜晚,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

9、黑暗中,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光有密切联系。

10、点燃的蜡烛属于光源。

11、晚上房间关灯后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物体,主要是因为房间受到其他微弱光线的影响。

12、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不同,原因是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1.2《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照相机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3、“照相机”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的火焰图像。

4、用直线和箭头表示光线及其传播方向。

5、“光线打靶”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6、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7、实验时,可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8、光在空气中以直线形式传播。

9、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变大。

10、能支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想法是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的光。

11、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相同的。

1.3《光的反射》1、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3、我们可以利用平面镜多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平面镜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5、反射后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

6、阳光照射到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路线。

7、使用聚光手电筒要避免强光刺伤眼睛。

8、利用平面镜可以把光反射到黑板上。

9、物体表面能使光发生反射。

10、设计“光迷宫”时,里面挡板的高度应与盒子的高度一致。

11、利用光反射原理的是灯罩内部白色的油漆和医生戴的额镜。

12、一束光能被反射无数次。

13、光碰到镜面会改变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反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精华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精华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精华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资料姓名: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在工作时,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例如螺丝刀、钉锤、剪刀等机械构造很简单,也被称为简单机械。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做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做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其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做支点。

当杠杆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使自行车运动。

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斜面省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杠杆作用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

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应用机械的类型杠杆轮轴杠杆应用旗杆顶上的滑轮车轮和车轴跷跷板、天平应用机械的位置车上的螺丝钉后架上的弹簧夹筷子、镊子、火钳、钓鱼竿举例开瓶器、切刀、核桃夹、订书机、羊角锤、老虎钳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辘轳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车把手杠杆刹车杠杆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轮轴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建筑中使用的柱子和横梁通常是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

然而,当受到压力时,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和断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 使用工具1、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工具和机械了,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臂膀)。

随着工具和机械的进步,人类的本领越来越大,完成了许多宏伟的(工程)。

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他是人类伟大(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我们都(使用)过工具,我们对简单机械并不陌生。

3、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使用工具要十分(小心),不要(伤者)同学和自己。

4、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5、(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名词解释:(1)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简单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问题:1、我们认识哪些工具?我们使用过工具吗?答:认识和经常使用的工具有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钳子等。

2、说一说我们自己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来做过什么事情,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答:用开瓶器开汽水瓶盖,用螺丝刀拧螺丝,用镊子取细小的物体,用筷子夹饭菜,用剪刀剪纸,用钉锤钉钉子等。

3、对于简单机械,我们有什么问题?答:简单机械都有哪些?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简单机械都能省力吗?简单机械和费力机械的原理是什么?等。

2 杠杆的科学1、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做(撬棍)。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3、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我们把杠杆尺当“撬棍”,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是要被撬起的(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

名词解释:(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4)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问题:1、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怎样做才能省力?怎样做就不能省力?答:不一定。

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时,能省力;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时,不能省力。

2、怎样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是否省力的问题?答:应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在书上。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答: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看看瓶盖上的(凹痕)就知道开瓶器的支点在哪里了。

2、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杆秤也是(杠杆)类工具。

问题:1、我们使用的很多工具都属于杠杆类工具,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呢?答: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2、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答: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3、我们能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了吗?提绳的位置对秤的最大称重有什么影响?答:“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

提绳的位置可以影响秤的最小称量值和最大称量值。

提绳位置离秤盘越近,最大称重越大;反之则相反。

4、作为杠杆类工具来研究,杆秤的支点、阻力点、用力点在什么位置?答:杆秤的支点是提绳,阻力点是秤盘,用力点是秤砣。

4 轮轴的秘密1、我们拧水龙头上的轮子就能带动(轴)一起转动,将水龙头(打开)。

2、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3、轮轴的轮大了,提起重物拉动绳子的距离更(长)了。

名词解释: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问题:1、如果取下水龙头上的轮子,直接去拧轴,还容易拧开水龙头吗?推想轮轴有什么作用?答:不容易拧开水龙头。

推想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2、找一找,我们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它们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轮?哪一部分相当于轴?轮轴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哪些方便?答:我们身边应用轮轴原理的地方如:门锁把手、水龙头开关、扳手、汽车方向盘等。

轮轴类工具可以使我们工作时省力或方便,如螺丝刀可以省力地拧螺丝,汽车方向盘可以轻松地带动汽车转向,水龙头开关可以轻松地拧紧或拧开水龙头,门锁把手可以轻松地拧开门锁,扳手可以轻松地拧螺丝等。

5 定滑轮和动滑轮1、升旗的时候,我们肯定想过,为什么向(下)拉绳,绳子就升上去了?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2、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名词解释:(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问题:1、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答:当向下拉绳子时,重物就会随着绳子上升。

这说明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2、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答: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是并不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动滑轮?答:升旗时、拉窗帘时等会使用定滑轮。

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提起重物时会用到动滑轮。

6 滑轮组1、在建筑工地上,总少不了高大的(起重机)。

2、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名词解释: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问题:1、观察起重机的工作,我们有什么发现?答:发现起重机上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组合起来使用。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2、想一想,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越多越好吗?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解释,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答:滑轮组的组数(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1组)越多,就越省力。

这也是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的原因。

7 斜面的作用1、来到山区,我们会发现山路(弯弯),盘旋其间。

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就可以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3、不同坡度的斜面都能够(省力)。

名词解释: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问题:1、来到山区,我们会发现山路弯弯,盘旋其间。

山路为什么要这样修建?答:在漫长盘旋的公路上,汽车能正常行驶,而在特别陡峭的山路上,马力小的车就感到吃力了;我们在走坡路时,走坡度大的斜坡明显比走平缓的斜坡吃力。

这是因为坡度越小越省力,而山路这样修建可以使路的坡度变小。

2、我们怎样来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呢?结果怎样?答:我们研究不同物体在在同一斜面上提升的用力情况。

我们要把向上提升物体用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用的力做个比较。

会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3、我们发现斜面有什么作用?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答:坡度越小用力越小,坡度越大用力越大,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用力最大。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4、解释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形吗?螺丝钉也是斜面吗?答:一条直的上山公路的坡度很大,而“S”形的盘山公路由于路程的延长而坡度变小。

螺丝钉的螺纹相当于盘山路,延长了路程,坡度变得很小,因此用螺丝刀转一转就能轻松的将螺丝钉推进木头里。

8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

2、自行车是依靠(人)的力量前进的。

3、链条与两个齿轮咬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4、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5、据说,阿基米德曾经对国王夸口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6、天平秤物体像一个人张开双臂提东西,所以叫(等臂杠杆秤)。

7、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终于找到了“小小秤砣压千斤”的巧办法,这就是(不等臂秤)。

8、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一端是肘关节处,是(支点);另一端与手部连接,是(阻力点);上臂正面的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它有一端连着前臂骨,这点就是杠杆的(用力点)。

9、肌肉拉起杠杆作用的(骨骼),我们的身体就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动作)。

问题:1、自行车上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答:如: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大齿轮与小齿轮是轮轴、螺丝与螺帽是斜面等。

2、机械有哪些作用?答:简单机械有省力或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改变用力方向、提高速度等。

使用各种机械,就如同延长了人类的臂膀,增强了人类的工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1、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造(房子)、修(桥梁)了。

2、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科学上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3、材料(长)了容易弯,材料(短)就不容易弯。

4、又(宽)又(厚)的大梁最不容易弯了。

问题:1、推测横梁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为什么这样推测?答:如与材料有关,材料不同抗弯曲能力是不同的。

与长短有关,材料长了容易弯,材料短就不容易弯。

与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材料宽了或厚了不容易弯等。

2、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什么?答: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

3、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什么?答: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2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纸包装箱用的这种材料叫(瓦楞纸板)。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