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的治疗
冯志海教授治疗亚甲炎急性发作期经验总结

冯志海教授治疗亚甲炎急性发作期经验总结总结冯志海教授治疗亚甲炎临床经验。
冯志海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消瘿止痛散外敷,辨证给予五味消毒饮加减内服治疗亚甲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
标签:亚甲炎;消瘿止痛散;冯志海;中药内服外敷法冯志海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从事中医内分泌临床实践与研究近30年,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冯志海教授采用自拟消瘿止痛散联合外敷五味消毒饮加减内服治疗亚甲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性疾病,典型患者起病较急,起病前常有病毒性咽炎、腮腺炎、麻疹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
表现为甲状腺区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可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肌肉疼痛、发热、心动过速、多汗等[1]。
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有时单侧肿大明显,甲状腺质地较硬,显著触痛,少数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2],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有关[3]。
亚甲炎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可持续2~3个月,少数患者可迁延1~2年,患者甲状腺功能一般均能恢复正常,少数发生永久性甲减[1]。
症状不明显者一般不予特殊处理。
2008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指出:西医对亚甲炎的急性加重期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目的,主要运用非甾体抗炎药,病情严重者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而相关调查显示,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的运用不能预防持久甲减的发生,且副作用大,容易使病情反复。
中医药在亚甲炎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1 经验总结目前中医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属于“瘿痈”的范畴,病因复杂,外因多因外感风温、风热之邪;内因包括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水土失宜、自身体质因素等[4]。
其病机多为情志久郁不舒,加之卫表不固,外部浊毒内侵,痰瘀互结,蕴结于颈前而致疼痛。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大多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可能与病人本身免疫相关的甲状腺局部发炎有关,属于内分泌病变。
本病的主要症状有高热、寒战以及无力等,而病人在岀现这些症状前往往都会伴随局部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亚急性甲状腺疾患会反反复复发生,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在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就需要选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措施,以更好地缓解他们的症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据调查表明,对该病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疗法及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表现,增强护理有效性。
临床一般处理: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患处进行正确的清洁;消毒干净后,再选用适当的注射器注射在病人身上,一般注射的用量约为5mg。
临床应用护理:①日常护理,在病人入院后及时了解以往病历、具体病症;严密观察病患的各种临床症状,以避免病患岀现平均血压突然下降、增高,以及体温过高或过低状况;针对睡眠质量不好的病患,可告知病人在每天睡前采用姜泡或温水泡脚,并于睡前进行适度按摩舒缓周围神经;衡量病患疼痛的状况,必要时遵照医嘱进行止痛用药,对在忍受区域内的病患通过深呼吸等方法减轻痛苦;嘱咐家人多陪病患,并帮助病患进行饮水与如厕等生活护理措施;重视病患的口部卫生,并帮助病患应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避免病患岀现感染的状况;重视病区的清洁,定时通风,并对睡眠品质不好的患者,需要保证病区的安宁,给患者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向患者说明按时服药和定量药物的意义;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实际状况及其文化程度,向患者说明具体的药品应用方式,确保患者可以完全掌握,严格遵照医师叮嘱及时按量口服药品。
②饮食护理。
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制订合理膳食方案,以确定病人每天的基本营养,并引导病人补充相应的蛋白质和营养;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向病人介绍每一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物质及其热量;协助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饮食咖啡、茶和辛辣刺激性的饮品;告诉病人多饮食新鲜水果和青菜等食品。
【亚急性甲状腺炎:小柴胡汤加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小柴胡汤加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
表现:咽喉痛、吞咽困难、头痛、发热(38~39℃),畏寒、战栗、周身乏力、多汗、心悸、气短、易激动、食欲亢进、颤抖等症状。
甲状腺肿可为单侧或双侧肿大,钝痛,并放射至下颌、耳后、颈后或双臂等部位,触痛较明显,有些人有食欲减退,声音嘶哑及颈部压迫等。
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数。
原因:邪犯少阳,郁结生热。
方法:和解少阳,清热解毒。
方子:小柴胡汤加减方
柴胡40 克、黄芩18克、生甘草10克、姜半夏20克、干姜5克、红枣12枚、党参12克、郁金10克、赤芍12克、夏枯草30 克、芦根30 克、荆芥20 克、防风15克、连翘50克。
甲状腺肿大者,加浙贝母12克、天花粉20克;
疼痛者,加元胡10克;
口渴发烧不退者,加生石膏30克—50克、知母10克;
焦虑严重、食欲不振,咽喉多痰、颈部疼痛难以下咽食物,加厚朴30 克、茯苓20克、生姜15 克、苏叶15克、枳壳20克、白芍20克、牛蒡子10克;
康复后期,月经不来或月经量少,需要配合用当归芍药散(当归12 克、炒白芍3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一起服用。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良方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亦有称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但病程仍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形式。
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故多认为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中医学没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应归于中医学“瘿瘤”、“肉瘿”范畴。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为气滞血瘀、邪气停着和五脏失调。
本病的病因为风湿或风热,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滞血瘀痰凝。
风热或风湿外袭,客于脾胃或肝胆,循经上达,止于颈部,阻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肝经气滞化火,外热内火相合,可形成肝脏实热证。
若气滞化火或风热炼液为痰,则形成痰热之证。
气滞化火或热邪伤津,又可形成阴虚火旺之证。
气滞则血运不畅,又可形成气滞血瘀之证。
气滞则津液输布不畅,可形成气滞痰凝之证。
本病病因为风热或风湿之邪,病机为气滞血瘀痰凝,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胃。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起病多急骤,病初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2)多在发热后1~7天内出现甲状腺肿大和疼痛,肿块质地坚硬,以单一结节为主,疼痛向颌下、耳后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
部分病人局部出现癣样改变。
(3)腺体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局部淋巴结无肿大.(4)典型的病程可分为4期,即:急性期(甲亢期)、缓解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期)、缓解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恢复期(甲状腺体功能正常期)。
2.诊断亚甲炎的诊断较容易,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肿大和压痛,典型者伴甲亢症状。
血清蛋白结合碘升高或正常,而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
甲状腺扫描有冷结节和分布稀疏,甚至完全缺如。
临床上,亚甲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上呼吸道感染:其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似亚甲炎,但缺乏甲状腺局部病症和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及甲状腺核素扫描均正常。
(2)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其发热、甲状腺肿疼等症状似亚甲炎,但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全身症状重,白细胞计数升高。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介及参考治疗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介及参考治疗方法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简称亚甲炎)主要分为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和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常见于青中年女性,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等,并由此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等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伴有颈部疼痛,可向耳后、枕部及下颌等部位放射,疼痛于吞咽或颈部活动时加重。
可伴有低热。
早期有甲状腺毒症表现。
查体可见甲状腺肿大,有明显压痛,质中或偏硬。
该病常为自限性,少数患者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辅助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特征性表现为:血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总甲状腺素(totalthyroxine,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free thyroxine,FT4)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降低,而甲状腺吸碘率降低,呈分离现象。
【适应证】该病在症状轻者,不需要特殊治疗。
伴有颈部疼痛或轻度发热者可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环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 2,COX-2)抑制剂,心率快者可选β受体阻滞剂,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
伴有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时,可选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
当患者全身症状较重、持续高热、甲状腺肿大明显并伴有明显压痛者,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效果差或无效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发挥其抗炎及缩短甲亢病程的作用。
【禁忌证】见8.1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因糖皮质激素对于亚甲炎来说不是必须使用的药物,若存在上述情况时,可考虑其他治疗手段,暂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若确需使用时,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使用方法】首选泼尼松20~40mg,每日1次口服,一般可较为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并使甲状腺肿大缩小,维持用药1~2周时开始逐渐减量,至最终停用,总疗程6~8周以上。
刘素荣治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一则

畴。 《 诸病源候论一 瘿候 》载 : “ 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 , 亦 日饮沙水 ,沙 随气人 于脉 ,搏颈 下而成之 。” 本病病 因病 机为风温 、风火客 于肺 胃,或 内有 肝 郁 胃热 ,积热上雍 ,灼津为痰 ,蕴阻经络 ,以致气血运 行 不 畅 ,气 血 痰 热凝 滞 于肺 胃之外 系 ,结于 喉 部 。 《 灵 枢一 痈疽 》载 : “ 夫血脉 营卫 ,周流不休 ,上应星宿 , 下应 经 数 ,寒 邪 客 于经 络之 中则 血泣 ,血泣 则 不通 ,不 通则 卫 气 归之 ,不得 复 反 ,故 痈 肿 。寒 气化 为 热 ,热 盛 则肉腐 ,肉腐则为脓。” 《 外科正宗一 瘿瘤论 》日 “ 夫 人 生瘿 瘤 之症 ,非 阴 阳正气 结 肿 ,乃 五 脏瘀 血 、浊气 、 痰滞 而 成 。”提 出瘿 瘤 的 主要 病 理是 气 、痰 、瘀雍 结 的 观 点 J 。本 病病 位在 肺 胃肝 ,并 与肝 密切相 关 。治 疗多 以内治 为主 ,宜疏 风 清热 化痰 、舒肝 散结 为 主 。 李 某 ,女 ,4 3 岁 ,2 0 1 5 年1 1 月1 4日就 诊 。颈 部 疼 痛 、色红 灼 热 ,颈 部 淋 巴结 肿大 ,发热 ,头痛 ,咽 干 , 心烦 ,舌苔薄黄 ,脉浮数 。甲状腺彩超提示亚急性甲状 各9 g ,火麻仁3 0 g ,木香9 g ,柏子仁6 g ,瓜蒌仁6 g ,甘草 3 g 。服4 剂便 通 如常 。 按语 :便秘 由阳气郁结 ,气滞不达 ,大肠传导迟滞 所致。辨证关键是两手发凉,脉弦。 《 类证活人书》认为 “ 手足冷而便秘 ,小便赤”是 “ 阳证似阴之候”。用四逆 散疏达郁遏之阳气 ,通畅气机 ,可谓切中病机 ,又加薤 白、火麻仁、柏子仁、瓜蒌仁饮食 日减 ,纳谷不香 ,胃脘胀闷 ,嗳气后稍舒 ,偶有失 眠 ,二 便 正 常 。经 X 线 胸部 透 视 心 、肺 未 见异 常 ,诊 为 肋 间神经痛 ,屡服维 生素B 、安乃近等药效果不显 。舌 苔薄 白 ,脉弦 。证 属 肝 脾不 和 。 治宜 疏肝 理 气 ,调和 肝 脾。柴胡9 g ,枳实6 g ,白芍9 g ,J f i r子9 g ,白术9 g ,陈 皮9 g ,香附9 g ,郁金9 g ,当归6 g ,炙甘草5 g 。连服5 剂, 胁痛消失 ,脘胀减轻。惟饮食仍少 ,原方去川楝子加茯
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体会

泌 门诊就诊 的 S A T患者 4 8例 , 男1 1 例, 女3 7例 , 年龄 2 5— 6 4 ( 3 3 . 7± 6 . 2 ) 岁。诊断 依据 : 发热、 头痛 、 乏力, 类 似上 呼 吸
道感染或咽喉炎性反应 的基础上 甲状腺急性肿大 , 发作 性疼痛
・
临 床 研 究
・
局 部 注 射 地 塞 米 松 治 疗 亚 急 性 甲状 腺 炎 临床 体会
杨 岩 斌
【 摘 要】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 4 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各 2 4例 , 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 , 对照组给予强 的松 口服治疗 , 比较 2组治疗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O . 0 5, P<0 . O l
2 . 2 E S R 治疗 4 、 8周后 2组 患者 E S R均 明显低 于治 疗前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O 1 ) ; 2组 间 比较差 异无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见表 2 。 表2 2组 患 者 E S R变 化 比较 ( ± s , m m/ h )
与触痛 ; 类似 甲状腺功能亢进 的全身症 状 ; 血清游离 三碘 甲状 腺原氨酸 ( F r ) 、 游离甲状腺素( ) 值升高而甲状腺 吸” 。 I 率
降低 的分离现象 ; 红细胞沉 降率 ( E S R ) 明显增快 ; 同位素 扫描
甲状腺组织 分布不规则或冷结节 图像 ; 细针穿刺表现为滤泡上
结果报道如下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1 . 0统计 学软 件进 行数 据处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热毒 是亚 急性 甲状 腺 炎的病 机 关键 ,清 泄热 毒是 治疗 亚 急性 甲状腺 炎 的重 要方 法 。 文 章编 号 :17 —79 (0 1 2 .140 6 22 7 2 1)一00 5—2
亚急性 甲状腺 炎 ( u aueT yod i) S bc t h riis ,又称 De t . q ev i 甲状腺炎 、肉芽肿 性 甲状腺炎 、巨细 胞性 甲状 ura n 腺 炎、非感染性 甲状腺 炎、移行性 甲状腺 炎,是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见 的 甲状 腺疼痛疾病 。该病临床表现上 以前驱 的病毒感染 史和 甲状腺 区逐渐或 突然发生、放射性痛及转 移性疼痛 为其特 征性表现 ,多数 患者 以甲状腺 区至 同侧 耳部 明显 疼痛 为主诉就诊 ,治疗 上西医主要 以非 甾体抗 炎药及糖 皮质激 素治疗该病 ,但 副作用大 ,复发率 高。中药在抗 病 毒方面有独到之 处,既可避免激素 引起 的副作用 ,又 可避 免解热止痛药发汗 虚脱及 胃肠道反应 ,尤 其能显著 降低 该病 的复发率【。 】 】 1 数据 来源及 处理 11 数据来 源 运用万方 数据库 ,以“ . 亚急性 甲状腺炎 ” “ 治疗 ”“ 辨证论 治 ~‘ 疗效 ”等 为题名和 关键 词 ,检索 19  ̄2 1 年 中医药 治疗亚急性 甲状腺 炎的文 献 5 篇 。 99 00 2 1 数据处理 收集摘录文献 中的证型 1 个 , . 2 4 中药 13 6 味。 2 数 据统计及结果 21 证型 分析 各 医家 对 该病 的辨证 分型 未形成 统一 . 的观点 ,本统计将 相似 的分型统一 归为一类 ,如将风热 毒 邪归为外感风 热,将阴虚火热证 归为阴虚火旺证等 , 最 终共计外感风 热证、阳虚痰凝证 、肝 郁蕴热证 、肝胆 郁 热证 、肝热痰湿 证、气郁痰凝证 、阴虚火旺证 、脾 肾 阳虚证 、气滞血 瘀证、肝郁脾虚证 、肝 郁 胃热证 、痰气 瘀 阻证 、痰火蕴结证 、风热痰 阻证 1 4个分 型,出现频数 最 多 的前 5个证型分别是外感风热证 、阳虚痰凝证 、气 郁 痰凝证 、肝郁蕴热证 、肝胆郁 热证 。 22 中药分析 该统计共涉及 1 个分类 的 13 - 7 6 味中药 , 出 现 总频数为 9 8 其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前 2 味药见表 1 8 次, 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高热是病毒感染后,甲状腺滤泡破坏,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外逸,使代谢率增高,大量产热所致。
临床常用解热止痛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但副作用多,而且容易引起反跳和复发。
1、哪些症状:
头痛、畏寒、乏力、气短、心悸、甲状腺肿、发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咽喉疼痛、多汗症、易激动
2、好发人群:
30-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3、需要做的检查:
白细胞数、血沉方程K值、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 Ab)、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131碘吸收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
4、可能出现的疾病:
自限性疾病,可以自行缓解
5、方法: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
6、最常用的药物:
蒲地蓝消炎片、消炎片、甲巯咪唑片、醋酸可的松片、丙硫氧嘧啶片、吲哚美辛肠溶片、西黄丸、氯诺昔康片、活
血消炎丸、卡比马唑片、氟芬那酸片、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7、饮食:
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
忌辛辣、兴奋、提神的食物,如葱、蒜、姜、花椒、咖啡、可可等。
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
由于碘在空气中或受热后极易挥发,故只需将碘盐放在空气中或稍加热即可使用。
食物宜忌相关菜谱
宜吃
亚急性甲状腺炎宜吃:宜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
口蘑、银耳、荠菜、芝麻、杏仁、莲子、黄豆、青豆、绿豆、黑豆、蚕豆、
•
干贝、千张、羊肚、菌酸枣、木耳、赤小豆
•
刺儿菜、番茄酱、甘草、咖喱、泥鳅、豌豆粒
•
苜蓿、发菜、土三七、红花、花茶、香花菜
•
车前子、五味子、葡萄干
忌吃
亚急性甲状腺炎忌吃:1.忌辛辣、兴奋、提神的食物;2.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3.忌食含碘高的食物。
•
虾米、海带、紫菜、韭菜、茼蒿、香菜
•
芥菜、洋葱、蘑菇、豆腐干、虾皮、韭黄
•
茴香、鸡腿菇、鱼腥草、辣椒、胡椒、花椒
•
桂皮、薄荷、葱白、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