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素养和能力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应和(hè)迸溅(bèng)恣意(zì)B. 蓦然(mò)缄默(jiān)缭绕(liáo)戛然而止(jiá)C. 哽咽(yè)蹒跚(pán)睥睨(pì)悚然(sǒng)D. 徜徉(cháng)踌躇(chóu)蹙眉(cù)惘然(w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很老练。

B.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很老道。

C.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很老成。

D.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很老练。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了?”他问,又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没想到。

”B. “你来了?”他问,又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没想到。

”C. “你来了?”他问:“我真没想到。

”D. “你来了?”他问,又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没想到。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C.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D.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

(杜甫《望岳》)(3)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一、课程背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其阅读、写作及表达能力。

本阶段的教学,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其综合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将逐渐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二、教材内容分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取了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

生字生词的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学常识的了解等,均是本阶段的教学重点。

此外,教材还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设计了多种练习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

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涵,增强情感体验;讨论式教学则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培养其合作精神。

这些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果,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能力培养途径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通过阅读经典篇目,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三是通过课堂讨论、演讲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积极成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我们采取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和考试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同时,我们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成功的案例包括某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明显提高、某同学的写作水平显著提升等。

这些成果的取得,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六、自我反思与改进在本次阶段性教育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有时课堂节奏把控不够好,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有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7年级语文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7年级语文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7年级语文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蹒跚(pán shān)C.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D.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依然矍铄。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启发。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对我们很有帮助。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要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焦裕禄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习张海迪的自强不息精神。

B.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她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C.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坚硬而冷漠。

D. 以上都是。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一样快。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

D.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以上都是。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心灵的满足。

B.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你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吗?C.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初一语文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该瞭(liào)望琢(zhuó)磨B. 蜿(wān)蜒氛(fēn)围嫉(jí)妒C. 蹒(pán)跚翩(piān)跹蜚(fēi)声D. 窸(xī)窣徜(cháng)徉蹉(cuō)跎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加强。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上,麦苗绿油油的。

B. 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

C. 窗外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D. 河水静静地流淌,像一条蓝色的绸带。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沉重而坚定。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D. 我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B.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撞。

C. 他的眼睛像铜铃一样大。

D. 他的手像冰一样冷。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难道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吗?C. 难道这不是一个美丽的夜晚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

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

C.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努力?因为他有一个远大的梦想。

语文 七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拓展练

语文 七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拓展练

第二单元素养拓展练过素养·学科素养拓展训练1.学校将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

(5分)(1)你的同学小明为了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最近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还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

作为他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或一句有关交友的谚语、格言、诗句)(3分)(2)关于“友情”,我们有话要说,请仿照示例,再仿写句。

(2分)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友情是一场绵绵的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参加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1)【交友典故】“不求玉堂金马登高第,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句话中,“高山流水”用了一个典故,在这个典故中,谁善于弹琴,谁善于听琴?善于弹琴的是___________。

善于听琴的是___________。

(2分)(2)【交友帮手】七(1)班组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计划邀请七(2)班李老师参加。

负责此项任务的小组为此设计了一张邀请卡:(3)【交友俗语】俗话说:“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上厕所。

”小明同学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你为他解说,要求在解说的过程中再引用一句意思相同的俗语或名句。

(4分)3.下面这张照片是某地铁乘客无意间拍摄到的。

请仔细观察照片,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1)用自己的话描述照片上的内容。

(3分(2)这张照片一经晒出就迅速走红,请简析走红的原因。

(2分)过写作·写作能力拓展导练微写作1.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提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添枝加叶”:①添加细节。

学科素养与能力提升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学科素养与能力提升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学科素养与能力提升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1、1介绍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逐一介绍,突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63. 下列选项中,加双引号字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单选题]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斗”折蛇行C、“箬篷”覆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正确答案)3、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你的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概要复述类似写作中的缩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削枝强干,提炼压缩,使其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个挤公交的人语言幽默、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2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光纤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在句末加上“的服务”)B.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惊人的速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并以其特有的历史韵味和时代风貌,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

(将“屹立”改为“闪耀”)C.为了发挥自己充分的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将“增强”改为“提高”)(正确答案)7、1推销员、维修人员初次上门推销或提供服务时,除了自报单位、身份外,还要出示相关证件,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红楼梦》中“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关联词选用: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汗()下去,()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

七年级语文教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欣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欣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欣赏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学作品。

2. 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和批评能力,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教学内容:1. 文学素养的培养1.1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1.2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3 指导学生参与文学创作,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积极参与与体验。

1.4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评论,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与批判性思维。

2. 文学作品的欣赏2.1 教师讲解文学作品的题材、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2.3 开展文学作品的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味和感悟能力。

2.4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3.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理解能力。

3.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1. 导读法:教师为学生提供文学作品的背景信息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作品。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与互动。

3. 朗读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4. 写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题材、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3.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表演,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和感悟作品。

七年级语文素养和能力专题训练知识讲解

七年级语文素养和能力专题训练知识讲解

七年级语文素养和能力专题训练七年级语文素养和能力专题训练专题一:名著导读导读要求:⑴了解内容梗概,体会主题思想⑵熟悉章节目录,概括主要情节⑶熟知精彩片断,分析人物形象导读范例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3、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⑴《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心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深刻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怀念。

⑶《五猖会》:五猖会是一种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而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4、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⑴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⑵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那肃然起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素养和能力专题训练
专题一:名著导读
导读要求:
⑴了解内容梗概,体会主题思想
⑵熟悉章节目录,概括主要情节
⑶熟知精彩片断,分析人物形象
导读范例
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
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3、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⑴《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
捉到的猎物,总是心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深刻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
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怀念。

⑶《五猖会》:五猖会是一种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
而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4、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⑴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
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⑵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
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那肃然起敬。

⑶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
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象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⑷父亲: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
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二、《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

2、主要作品及其大意:
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全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⑵对自然的崇拜,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作品大意:以爱的哲学为主线,赞颂母爱、童真、自然,并以此构成理想的人生,还有反抗现实,憧憬未来的内容。

3、创作特色:熔感性与知识为一体,通过鲜明独创的意象,精短的语句,表现
出诗人真挚热烈的情感和有教益的哲理的玄思。

4、名句赏析:
⑴弱小的草啊!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此诗在于表达儿童是
纯真的,因而也是伟大的,以草喻儿童,赞美了儿童。

⑵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你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嫩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此诗表达了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的意思,借花喻人,表现出对奋斗者的赞美和歌颂。

⑷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大,表现
出有教益的哲理的玄思。

三、《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1、作品大意:根据唐代名僧去天竺(今印度)取经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在民
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杂居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

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包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张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2、阅读感受: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③全书充满天骊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3、事件: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
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4、人物形象:
①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
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②孙悟空:由仙石化成。

手执金箍棒,能七十二变,一筋斗十万八千里。

他被投
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③猪八戒:仙界的天篷元帅,被贬下凡,长嘴大耳,呆头呆脑。

一方面好吃懒做,
见识短浅,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知错能改,淳朴憨厚,有可爱之处,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四、《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1、关于作者: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

2、作品大意: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108位英雄好
汉各自经过的种种曲折道路,被逼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反抗官府,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并奉旨追剿各地农民起义军,终至全军瓦解。

小说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愤怒地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表现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剥
削与压迫的愿望,并客观真实地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革命必然失败的历史悲剧。

3、创作特色:《水浒》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绝不雷同。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
于对比手法的运用。

4、典型形象:
①黑旋风李逵:嫉恶如仇,勇猛无畏,忠心耿耿,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性情鲁
莽,但纯朴爽直,孝敬老母,重义气。

②花和尚鲁智深:又名鲁达。

出生下级军官,英雄豪爽,粗中有细,曾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他斗志坚决,见义勇为,酷爱自由,舍己为人,有极强的反抗邪恶的性格。

③及时雨宋江:豪爽义气,仗义疏财,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的忠君思想,最终接受招安,断送梁山伟业。

④豹子头林冲: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虽武艺高强,性情耿直,但安于现状,忠于职守,忍辱求安。

后遭高俅父子陷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真至火烧草料场后,才逼上梁山。

⑤行者武松:同样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景阳岗打虎
⑥青面兽杨志:精明能干,智取生辰纲。

五、《驼骆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1、作品大意:贫苦出身的祥子,因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来到北京拉洋车,为了不受车行老板的气,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曾立志买车。

三年后终于用血汗钱换来一辆洋车,但很快被乱兵抢走。

他决心从零开始,靠拉包月车攒钱,不料包月的主人又因躲避特务而出走,仅有的积蓄又被侦探诈走。

最后不得已用老婆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洋车,但虎妞不久死去,又不得不卖车治丧,加上他所真心爱的小福子上吊使他最后彻底丧失了上进好强的生活态度走向消沉。

2、人物形象:
①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选择了拉洋车。

为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先前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小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②虎妞: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③刘四:残忍霸道。

3、阅读感受: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展示了老北京的人情世态,语言充满了民入风格和地方特色。

4、精彩片段:怒辞杨宅、蓸家遇险、晦暗的地狱、最后的绝望
六、《白洋淀纪事》——
1、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

1913年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原
名孙树勋,曾用笔名孙芸夫、林冬苹、土豹等,芸斋、耕堂为其书斋名,亦作笔名。

2、作品介绍:《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曾被
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其中共收录短篇作品近100篇,按
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荷花淀》与《芦花荡》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3、阅读感受:《白洋淀纪事》是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事迹的一本书。

这里,有人
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时的嘘寒问暖,也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嘹亮的军号;
有人民被地主土豪欺压时的哀号,也有胜利时快乐的欢呼;有批斗乡绅土豪时愤怒的叫喊,也有面对落后分子的认真开导。

没有人描述他们,也没有人想到要去记载他们,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怡然自乐。

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

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还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