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球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①遽(jù):迅速,急忙。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________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_______③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④不亦惑乎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你认为【甲】文段中“郑人”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蠢人蠢事”,请简要概括这个“蠢人”所做的“蠢事”。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答案】(1)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2)①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②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3)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要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4)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水中寻找落水的剑。
(5)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且:将要。
②句意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度:测量。
③句意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新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日/吾日三省吾身B.贵乎慎始/不义而富且贵C.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D.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C(2)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解析】【分析】(1)A项,前一句句意为:一天。
日:天。
后一句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日:每天。
B项,前一句句意为: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贵:可贵。
后一句句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贵:富贵。
C项,前一句句意为:回过头笑着对我说。
顾:回头看。
后一句句意为:后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顾:回头看。
D项,前一句句意为: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故:原来的,旧的。
后一句句意为:已经攻克,鲁庄公问其中的缘故。
故:原因,缘故。
故选C。
(2)“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字词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专项练习题知识点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第一单元1.《春》应和.( ) 卖弄.( ) 喉咙..( )抖擞.( ) 婉.转( ) 嗡.嗡( )嘹.亮( ) 烘.托( ) 黄晕.( )酝酿..( ) 窠.巢( ) 风筝.( )繁花嫩.叶( ) 披蓑.戴笠.( )( )2.《济南的冬天》肌.肤( ) 一髻.( ) 绿萍.( )宽敞.( ) 地毯.( ) 澄.清( )慈.善( ) 水藻.( ) 贮蓄..( )水墨.画( ) 蓝汪.汪( )3.《雨的四季》花苞.( ) 彩棱.镜( ) 静谧.( )高邈.( ) 莅.临( ) 吝啬..( )淅.淅沥.沥( )( ) 咄.咄逼人( ) 池畦.( )粗犷.( ) 睫.毛( ) 衣裳.( )娇媚..( ) 铃铛.( )4.《古代诗歌四首》碣.石( ) 水何澹.澹( ) 竦峙..( )第二单元1.《秋天的怀念》淡雅.( ) 诀.别( ) 烂漫.( )捶.打( ) 憔悴..( ) 仿膳.( )瘫痪..( ) 絮.絮叨.叨( )( )2.《散步》分歧.( ) 拆散.( ) 熬.过( )霎.时( ) 委屈.( ) 取决.( )嫩.芽( ) 水波粼.粼( )3.《散文诗二首》梗.( ) 匿.笑( ) 沐浴..( )攲.斜( ) 荫蔽..( ) 姊.妹( )菡萏..( )..( ) 并蒂.( ) 徘徊覆.盖( ) 烦闷.( ) 祷.告( )心绪.( )4.《〈世说新语〉二则》差.可拟( ) 尊君在不.( )第三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油蛉.( ) 叵.( ) 蝉蜕.( )臃.肿( ) 窦.( ) 脑髓.( )珊瑚..( ) 厥.( ) 斑蝥.( )倜傥..( ) 敛.( ) 攒.成( )蟋蟀..( ) 菜畦.( ) 书塾.( )鹡鸰..( ) 秕.谷( ) 轻捷.( )确凿.( ) 博.学( ) 相宜.( )人迹罕.至( )2.《再塑生命的人》妮.( ) 争执.( ) 花团锦簇..( )( )莎.( ) 截.然不同( ) 感慨..( )捡.( ) 绽.开( ) 小心翼.翼( )疲倦.不堪( ) 抚.弄( ) 混.为一谈( )唯恐.( ) 激荡.( ) 搓捻..( )惭愧..( ) 恍.然大悟( )3.《窃读记》蹭.( ) 汗涔.涔( ) 尴尬..( )难堪.( ) 狼狈.( ) 弹簧.( )畅销..( ) 众目睽.睽( ) 煞.有介事( )贪婪.( ) 废寝.忘食( ) 饥肠辘.辘( )踉.踉跄.跄( )( )4.《〈论语〉十二章》论.语( ) 不愠.( ) 三省吾..身( )( )罔.( ) 殆.( ) 一箪.食( )曲肱.( ) 逝者如斯夫.( ) 笃.志( )第四单元1.《纪念白求恩》晋察冀.( ) 殉.职( ) 狭隘.( )热忱.( ) 拈.轻怕重( ) 派遣.( )鄙薄.( ) 纯粹.( ) 漠.不关心( ) 2.《植树的牧羊人》一栋.房( ) 拣.出去( ) 戳.( )干涸.( ) 坍.塌( ) 溜达..( )山毛榉.( ) 慷慨..( )..( ) 帐篷废墟.( ) 呼啸.( ) 琢磨..( )微薄.( ) 酬.劳( ) 水渠.( )流淌.( ) 光秃.秃( )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3.《走一步,再走一步》灼.( ) 酷.热( ) 厌倦.( )附和.( ) 突兀.( ) 怦.怦( )嘲.笑( ) 暮.色( ) 屡.次( )纳罕..( ) 迂.回( ) 峭.壁( )高不可攀.( ) 哭泣.( ) 呻吟..( )嶙峋..( )..( ) 晕眩.( ) 恍惚抽噎.( ) 参差..不齐( ) 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 )4.《诫子书》淫.慢( ) 险躁.( )第五单元1.《猫》污涩.( ) 红绫.( ) 诅.咒( )怅.然( ) 蜷.伏( ) 惩.戒( )怂恿..( ) 廊.前( )..( ) 咕噜妄.下断语( )2.《鸟》羽翮.( ) 瞵.视( ) 昂藏.( )抟.( ) 啭.( ) 吱.吱喳喳( )曳.( ) 长喙.( ) 斑斓.( )丰腴.( ) 秾纤..合度( ) 倏.地( )鸢.鹰( ) 跼蹐..( ) 感喟.( )戟.张( ) 褴褛..( ) 窗棂.( )栅.栏( ) 干瘪.( ) 迷惘.( )伫.立( ) 魁梧..( ) 蓦.然( )料峭.( ) 战栗.( ) 不暇.( ) 3.《动物笑谈》嗔.怪( ) 怪诞.不经( ) 小凫.( )麝.香( ) 神采奕.奕( ) 鹳.( )蹒跚..( ) 哺.乳( ) 羞怯.( )匍匐..( ) 鹦鹉..( ) 温驯.( )禁锢.( )4.《狼》缀.行甚远( ) 大窘.( ) 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 少.时( ) 目似瞑.( )尻.( ) 假寐.( ) 狡黠.( )第六单元1.《皇帝的新装》赏赐.( ) 炫.耀( ) 愚蠢.( )滑稽.( ) 头衔.( ) 御聘..( )陛.下( ) 爵.士( ) 袍.子( )勋.章( ) 骇.人听闻( ) 妥当..( )随声附和.( )2.《诗二首》缥缈..( )3.《女娲造人》女娲.( ) 揉.团( ) 澄.澈( )绵延.( ) 掺.和( ) 寂寞..( )泥潭.( ) 莽.莽榛.榛( )( )蓬勃..( )4.《寓言四则》雕.像( ) 庇.护( ) 爱慕.( )较量..( ) 杞.人忧天( )..( ) 溉汲中.伤( ) 躇.步跐.蹈( )( )知识点二根据拼音写汉字第一单元lǎnɡ()润软mián mián() yùn niànɡ()liáo()亮赶tànɡ()儿jiàn()壮摇lán() cí()善xiá()窄zhù()蓄chénɡ()清地tǎn()duān()庄花bāo() ménɡ()发jiāo()媚zī()容一fān()风情粗ɡuǎnɡ() 静mì() qīnɡ()诉屋yán() qī()冷yáo()望化zhuānɡ() lì()临冷liè()干sè() 草duò() 干zào()绿yīn yīn()第二单元bào()怒墙bì() huī()复shì()弄chuí()打fān()来fù()去qiáo cuì() yānɡ()求wān()豆jué()别烂màn() 分qí()取jué() 一shà()时各得qí()所委qu( ) 水波lín lín() 毕jìnɡ()笑xī xī() dǎo()告fán()杂fán()闷莲penɡ() 遮bì()第三单元菜qí() 云xiāo() tǎnɡ()若脊liánɡ() jiàn()赏zhuó()食和ǎi() ɡōnɡ()敬bó()学là()梅花人声dǐnɡ()沸淋lí()kuī()甲shēn()士jié()然不同wéi()恐探cè()仪fénɡ()制huǐ()恨huǎnɡ()然大悟jī()荡奥mì() 拼còu() pì()如qǐ()盼担yōu() dǐ()达威风lǐn lǐn() 众目kuí kuí() mù()名全神ɡuàn()注贪lán() 废qǐn()忘食畅xiāo() cǎn()淡第四单元派qiǎn() xùn()职狭ài()热chén() 麻木不rén() 纯cuì()pèi()服精yì()求精见yì()思迁kānɡ kǎi() xūn()衣草帐penɡ()滚tànɡ() 神mì() 张yánɡ()páo()根问底chóu()劳硬lɑnɡ()yì()力lián()锁反应yuán yuán()不断浇ɡuàn() 厌juàn() 胸qiānɡ()安wèi() línɡ()乱惊yà()yáo()不可及wèi()惧第五单元消hào() yōu()郁懒duò()安xiánɡ() qǐ()丐yù()警叮zhǔ() yuān wɑnɡ() nüè()待fú rónɡ()鸟quán()伏wèi()罪qián()逃zhà()栏鼎fèi() jùn()俏bān lán() 丰yú() xiāo()逝zhù()立kuí()梧料qiào()pénɡ()松孤苦línɡ dīnɡ() 大相jìnɡ()庭yuán()委禁ɡù() 迫不jí()待余huī() fǔ()冲第六单元chèn()职biàn()别chénɡ()报qīn()差quān()定jiǎo huá()hài()人听闻xūn()章piāo miǎo()pénɡ()勃chénɡ()澈兴高cǎi()烈气ɡài() zōnɡ()迹mián()延bì()护爱mù()虚荣kǎi()歌参考答案【知识点一】第一单元1.hènonɡhóu lónɡsǒu wǎn wēnɡliáo hōnɡyùnyùn niànɡkēzhenɡnèn suōlì2.jījìpínɡchǎnɡtǎn chénɡcízǎo zhù xùmòwānɡ3.bāo lénɡmìmiǎo lìlìn sèxī lìduōqíɡuǎnɡjiéshɑnɡjiāo mèi dɑnɡ4.jiédàn sǒnɡ zhì第二单元1.yǎjuémàn chuíq iáo cuìshàn tān huàn xù dao2.qísànáo shàqu juénèn lín3.ɡěnɡnìmù yùqīyīn bìzǐhàn dàn dìpái huái fùmèn dǎo xù4.chāfǒu第三单元1.línɡpǒtuìyōnɡdòu suǐshān hújuémáo tì tǎnɡliǎn cuán xī shuài qíshújí línɡbǐjiézáo bóyíhǎn2.nīzhíjǐn cùshājiéɡǎn kǎi jiǎn zhàn yìjuànfǔhùn kǒnɡdànɡcuō niǎn cán kuìhuǎnɡ3.cènɡcénɡān ɡàkān bèi huánɡchànɡ xiāo kuíshàlán qǐn lùliànɡqiànɡ4.lún yùn xǐnɡwúwǎnɡdài dānɡōnɡfúdǔ第四单元1.jìxùnài chén niān qiǎn bócuìmò2.dònɡjiǎn chuōhétān liū dɑjǔkānɡ kǎi zhànɡ penɡxūxiào zuó mo bóchóu qútǎnɡtūpáoɡuǎ3.zhuókùjuàn hèwùpēnɡcháo mùlǚnà hǎn yūqiào pān qìshēn yín lín xún xuàn huǎnɡ hūyēcēn cīhōnɡcuò4.yín zào第五单元1.sèlínɡzǔchànɡquán chénɡsǒnɡ yǒnɡɡū lu lánɡwànɡ2.hélín cánɡtuán zhuàn zīyèhuìlán yúnónɡ xiān shūyuān jú jíkuìjǐlán lǚlínɡzhàbiěwǎnɡzhùkuí wu mòqiào lìxiá3.chēn dàn fúshèyìɡuàn pán shān bǔqièpú fúyīnɡ wǔxùnɡù4.zhuìjiǒnɡshàn dān shǎo mínɡkāo mèi xiá第六单元1.cìxuàn chǔn jīxián yù pìn bìjuépáo xūn hàituǒ dànɡhè2.piāo miǎo3.wāróu chénɡyán chān jì mòtán mǎnɡzhēn pénɡ bó4.diāo bìmùjiào liànɡɡài jíqǐzhònɡchúcǐ【知识点二】第一单元朗绵绵酝酿嘹趟健篮慈狭贮澄毯端苞萌娇姿番犷谧倾檐凄遥妆莅冽涩垛燥茵茵第二单元暴壁恢侍捶翻覆憔悴央豌诀漫歧决霎其屈粼粼竟嘻嘻祷繁烦蓬蔽第三单元畦霄倘梁鉴啄蔼恭博蜡鼎漓盔绅截唯测缝悔恍激秘凑譬企忧抵凛凛睽睽慕贯婪寝销惨第四单元遣殉隘忱仁粹佩益异慷慨薰篷烫秘扬刨酬朗毅连源源灌倦腔慰凌讶遥畏第五单元耗忧惰详乞预嘱冤枉虐芙蓉蜷畏潜栅沸俊斑斓腴消伫魁峭蓬伶仃径原锢及晖俯第六单元称辨呈钦圈狡猾骇勋缥缈蓬澄采概踪绵庇慕凯。
七年级上册语文修改病句专项训练

(一)用词不当1.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特别”改为“尤其”2.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改为“呕心沥血”3.龟缩在碉堡里的敌人十分顽强,拒不投降。
“顽强”改为“顽固”4.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关于”改为“对于”5.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删去“经过”6.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而是”改为“而且”(二)成分残缺1.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删去“当”2.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删去“通过”或“使”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删去“对于”4.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删去“使”5.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受到观众”前加上“这个舞蹈”6.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删去“使”7.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删去“建立或”8.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句末加上“的行为”(三)搭配不当1.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删去“聪明”2.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删去“那慈祥的面容和3.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风气”改为“意识”4.好书好比慢慢品味上品的牛肉干,要仔细咀嚼,才得其妙。
删去“漫漫品味”5.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都极端不利”改为“如何6.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必刷题]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作品鉴赏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作品鉴赏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2195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0.png)
[必刷题]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作品鉴赏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故事新编》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哥是?A. 牛魔王B. 猪八戒C. 哪吒D. 蛟魔王3. 以下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4.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让他饮的仙酒名叫?A. 琼浆玉液B. 碧螺春C. 千里香D. 瑶池仙酿5.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狐假虎威D. 兵不厌诈6.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情节发生在?A. 赤壁之战前B. 官渡之战后C. 博望坡之战前D. 长坂坡之战后7. 以下哪个诗句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登高望远,只缘身在此山中。
8. 《水浒传》中,林冲的绰号是?A. 豹子头B. 青面兽C. 及时雨D. 行者9.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10. 下列哪个作品是老舍的代表作?A. 《骆驼祥子》B. 《四世同堂》C. 《茶馆》D. 《围城》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玄奘。
()3.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
()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5.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臣本布衣,_______。
”2.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
”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时间:30分钟 满分:24分 得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
①那两位老人手拉着手
地漫步在铺满黄叶的小路上。
②有人把富贵的时间
在休闲娱乐中,却不愿花时间静心读几本书。
③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
用心去钻研,
会领会其中的真谛。
A.安静
消耗
只有
才
B.安详
消费
即使
也
C.安详
消耗
只有
才
D.安静
消费
即使
也
导析:C ①安详:指从容不迫,稳重,多用于形容人的状态。安静:没有声音;沉静稳重。“安 详”更合语境。②与“时间”搭配,应用“消耗”。③根据句意“用心去钻研”是“领会其中 的真谛”的前提条件,故一、二分句间是条件关系,所以填“只有……才”。故选C。
反而
B.抵制
喧嚣
反而
C.抵御
喧嚷
而且
D.抵御
喧嚣
而且
导析:D ①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抵御:抵挡;抵抗。句中修饰风险, 用“抵御”更恰当。②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叫嚣;喧嚷。句 中形容“现代社会”,用“喧嚣”更恰当。③“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和“历练了我们 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是递进关系,应选“而且”。故选D。
导析:A “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李燕是学校赫赫有名的“演说 家”,在演讲比赛中勇夺冠军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能说是“喜出望外”。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B ) A.古圣先贤们不惧艰辛、挥洒汗水,用智慧、行动乃至生命将中华文明的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B.纷纷扬扬的大雪天里,张爷最喜欢到人.迹.罕.至.的湿地公园散步、赏景。 C.《典籍里的中国》凭借精.益.求.精.的制作和扎实走心的内容,赢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 D.京张高铁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化高铁,它为 2022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主要包括对古诗的背诵、默写、翻译、赏析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训练题目:
一、背诵默写
1. 背诵《观沧海》全文,并默写以下句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背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文,并默写以下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 背诵《次北固山下》全文,并默写以下句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翻译理解
1. 翻译《观沧海》全文,并简要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翻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文,并简要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翻译《次北固山下》全文,并简要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赏析探究
1.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哲理?
通过以上专项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诫子书诸葛亮夫君于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④年与时驰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________(3)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志”与“学”的关系。
2.课外文言文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②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注释)①适:到……去。
②缘:因为。
③味败:味觉败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主人既闻/有闻而传之者B.缘有盐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遂自念曰/遂成枯落D.愚人食盐不已/骨已尽矣(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3)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3.课外阅读蔡洪赴洛蔡洪①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
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③,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④握之璧⑤不必采于昆仓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
圣贤所出,何必常⑥处。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⑦,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蔡洪:字叔开,三国时吴人,吴亡入晋,有才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学会使用修改符号认识修改符号:(1)换用号:_________(2)增补号:__________(3)删除号:(4)复原号:_________(5)调位号:_________ (6)留空号:_ ___1.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小明晚上学习到九点。
感到有些劳累,正好电视台正在转播世乒赛绝赛实况。
他钢打开电视,妈妈就走过来,愤怒生气地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小明回答:“妈,你嚷什么!学习要讲究效率,你懂不懂?我学习累了,想看看电视松驰一下。
2345后,我们开始登山。
才到半山腰,马明同学就已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
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
几个同学主动上前搀扶他。
同学们把一个个石阶当作一个个困难往脚下踩。
站在山顶向下俯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图画……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
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
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不少家长喜忧参半,而一些学校还有点无所适从。
其实,“减负”也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习确实过重,应该下大力气抓“减负”,但学生的负担究经是哪些因素加重的?这是“减负”中首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准病结,“减负”收到实效。
做这些题目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成语对联歇后语练习一、补写成语1.前事不忘,___________ 2.只可意会,______3.失之毫厘,________ 4.皮之不存,_____ _____5.___________, 不为瓦全 6.城门失火,_ __________7.项庄舞剑,__________ 8.近朱者赤,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不见泰山.二、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1._____123“何四、1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给“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义成语__________________七、成语接龙守株待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联练习一、对联相关知识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123456135、日月之行,。
6、星汉灿烂,。
7、,歌以咏志。
8、客路青山外,。
9、潮平两岸阔,。
10、海日生残夜,。
11、乡书何处达?。
12、孤山寺北贾亭西,。
13、几处早莺争暖树,。
14、乱花渐欲迷人眼,。
15、最爱湖东行不足,。
16、明月别枝惊鹊,。
17、稻花香里说丰年,。
18、七八个星天外,。
19、旧时茅店社林边,。
20、枯藤老树昏鸦,。
21、古道西风瘦马,,。
22、神龟虽寿,。
23、,终为土灰。
24、老骥伏枥,。
25、烈士暮年,。
26、盈缩之期,。
27、养怡之福,。
28、幸甚至哉,。
29、故人聚鸡黍,。
30、绿树村边合,。
31、开轩面场圃,。
32、待到重阳日,。
33、清晨入古寺,34、曲径通幽处,35、山光悦鸟性,36、万籁此都寂,37、杨花落尽子规啼,38、我寄愁心与明月,39、君问归期未有期,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选自《乐府诗集》)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选自《全唐诗》)1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选自《白氏长庆集》)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选自《稼轩长短句》)15。
(1617。
待18。
19。
()20。
()21。
(22。
___)23。
(242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朱熹,字元晦,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选自《朱子大全》)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吾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这则故事选自《》,是由南朝宋彭城人组织人编写的。
(1分)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①期日中()②相委而去()③去后乃至()④元方入门不顾()20.下列加点字古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1分)A、待君久不至B、相委而去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D、陈太丘与友期行2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添上省略的部分。
(1分)(22.答:7;⑹⑻⑽)8①客路..③吾日三省..吾身()A、三次反省 B、第三次反省 C、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④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A、靠近、接触 B、立即 C、即使⑤又留蚊于素.帐中() A、朴素的蚊帐 B、未染色的帐子 C、单颜色的帐子⑥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A、忍不住笑B、忍住不笑C、大笑起来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俄而雪骤()④与儿女讲论文义()10.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1.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12.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争渡,争渡。
;,一山放过一山拦。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基础知识一、你一定能顺利完成下面的两项工作。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ùn( )间庸1ù( ) gū( )负zhù( )立小qì( ) chú( )形静mì( ) téng()萝滑jī( ) gōu( )火zuàn( )紧dǎo( )告蹂lìn( ) zhuó( )越mián( )延xī( )戏2.给下列汉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迸( )溅屡( )次连缀( ) 女娲( ) 糟蹋( ) 慷慨( ) 劫掠( ) 哀号( ) 蜕( )变酝酿( )骸( )骨堕( )落虬( )枝头衔( ) 霎( )间二、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一定能发现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3.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注音都有一个错误,找出并订正。
A.荡漾yàng 干涸gù蝴蝶dié( )B.窗扉fēi 狩sh6u猎细菌jūn ( )C .虐nuè杀怦怦pēng 裹guǒ藏( )D.富贵guì炫xuán耀应和hè( )4.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写错的字词并订正。
567(1)ABCD(2)AC8(1)(2)(3)句③中有一处有语病,应将“”改为“”(4)句②中的一个标点符号用错了,应将“”改为“”三、动脑筋,让作家与作品等配对成功。
9.第一组:作家作品鲁迅《春》朱自清《秋天》老舍《理想》郭沫若《紫藤萝瀑布》何其芳《天上的街市》流沙河《济南的冬天》宗璞《风筝》10.第二组:作家国度作品安徒生美《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丹麦《金色花》泰戈尔印度《皇帝的新装》11.第三组:作家朝代作品出处曹操唐《山市》《乐府诗集》自居易东汉末年《钱塘湖春行》《聊斋志异》12寒,141516.171819.202122.“23春天像春天像2425.焉,人,如26.27.《天净沙•秋思》曲末一句: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