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课后习题)
《中药药理学》(完)-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作业1-6

中药药理学1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2.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3.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4.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5.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6.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7.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8.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9.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10.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11.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1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1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14.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1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16.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1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18.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辛味B.酸味C.甘味D.苦味E.咸味1. 具有解表化湿、开窍、行气健胃等功效的药物多具有哪种味 A2. 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多具有哪种味 E3. 清热燥湿药和攻下药多具有哪种味 D4. 有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的药物多具有哪种味 D5. 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之功效的药物多具有哪种味 E6. 具有补益、和中、缓急作用的药物多具有哪种味 CA.作用增强B.毒性降低C.便于贮存D.加强和突出某一方面作用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7.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C8. 附子经炮制后 BA.单行、相使B.相须、相使C.相畏、相杀D.相恶、相反E.单行、相反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B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CA.中枢NA含量增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下降B.中枢DA合成增多,尿中儿茶酚胺类含量下降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E.惊厥阈值降低,基础代谢降低11.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C12.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DA.肝经B.肺经C.心经D.大肠经E.肾经13. 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黄、芒硝、番泻叶等中药入()经率亦达100% D14. 具有止咳作用的杏仁、百部、贝母等中药入()经率亦达100% B15. 归经药理研究发现,具有抗惊厥作用的勾藤、天麻等,入()经率达100%。
中药药理学全套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 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 分离有效成分C 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 鉴定中药的品种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A 植物药研究B 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C 有效成分研究D 作用机理研究E 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A 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B 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C 促进中西医结合D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E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二、问答题:简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绪论答案一、(一)1.A2。
E3。
D(二)1。
AB 2.ABCD问答题答案:(要点)(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2)要与中药临床研究密切结合(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4)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5)促进中西医结合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抗感染作用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A 促进消化功能B 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 抗心绞痛D 扩张冠状动脉E 抗感染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强心B 平喘C 升高血压D 抗肿瘤E 抗休克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A 消化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泌尿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E 呼吸系统(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中药药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 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 分离有效成分C 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 鉴定中药的品种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A 植物药研究B 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C 有效成分研究D 作用机理研究E 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A 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B 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C 促进中西医结合D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E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二. 问答题:简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绪论答案一、(一)1.A 2.E 3.D(二)1.AB 2.ABCD问答题答案:(要点)(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2)要与中药临床研究密切结合(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4)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5)促进中西医结合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抗感染作用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A 促进消化功能B 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 抗心绞痛D 扩张冠状动脉E 抗感染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强心B 平喘C 升高血压D 抗肿瘤E 抗休克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A 消化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泌尿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E 呼吸系统(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中药药理学: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正品大黄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生物碱B.游离型蒽醌C.结合型蒽醌D.黄酮类正确答案:C2、属于正品大黄的是()。
A.藏边大黄、天山大黄B.掌叶大黄、华北大黄C.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D.华北大黄、唐古特大黄正确答案:C3、下列属于道地药材的是()。
A.山西的木香B.四川的苍术C.内蒙的甘草D.福建的苍术正确答案:C4、川芎挥发油含量最高的产地是()。
A.江西B.福建C.上海D.四川正确答案:D5、黄芪质量最后的产地是()。
A.陕西B.山西C.江苏D.新疆正确答案:B6、参在8月份采收的人参皂苷含量比1月份采收的要高3倍以上,这说明了()。
A.气温的重要性B.采收时间的重要性C.产地的重要性D.环境的重要性正确答案:B7、一般而言,根茎类药材采收的季节是()。
A.隆冬季节B.开花季节采收C.晚秋地上部分枯萎的时候D.开花前采收正确答案:C8、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的是()。
A.炮制B.肠道菌群C.气候D.地域环境正确答案:A9、下列不属于中药炮制目的是()。
A.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B.防止药材霉变C.增强疗效D.改变药性,使之适合病情正确答案:B10、乌头经炮制后可以产生的变化是()。
A.便于贮藏B.有效成分溶出增多C.改变药性D.毒性降低正确答案:D11、延胡索经过炮制后可以产生的变化是()。
A.有效成分溶出增多B.便于贮藏C.改变毒性D.改变药性正确答案:A12、苦杏仁经过沸水略煮后产生的变化是()。
A.有效成分溶出增多B.便于贮藏C.作用降低D.改变毒性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在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属于药物因素的有()。
A.生产工艺B.采收季节C.品种D.时辰节律正确答案:A、B、C2、中药炮制目的包括()。
A.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疗效B.保持药效稳定C.消除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D.改变药性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品种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不大。
中药药理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药药理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附子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
参考答案:正确2.以下哪一项不能体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参考答案:麻黄碱成分的化学结构确定3.中药药理作用具有双向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参考答案:机体的机能状态4.肠道菌群在口服中药后的多成分代谢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以产生多种代谢酶,其中是研究较多的一种水解酶。
参考答案:β-糖苷酶5.中药体内过程包括。
参考答案:吸收_分布_代谢_排泄6.许多苷类成分大多原形吸收少,在肠菌作用下水解成苷元被吸收,这些苷常被称为“天然前药”。
参考答案:正确7.“整体观”是中药产生药效的一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8.许多临床有效的中药,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原形吸收比较困难,生物利用度较低,如黄连中的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绝对生物利用度<1%。
参考答案:正确9.地域、气候、饮食与起居和时辰可归类于影响中药药理作用因素中的因素。
参考答案:环境10.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包括。
参考答案:中药的采收季节_中药的基源与产地_中药的加工与炮制_中药的药用部位11.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参考答案:正确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柴胡具有抗病毒作用13.苦参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和氧化苦参碱。
参考答案:苦参碱14.以下药物中,抗内毒素作用比较突出的是。
参考答案:金银花_板兰根15.关于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机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大黄可以改善胰腺微循环16.以下有关大黄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大黄能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也能促进胆囊排出胆汁17.祛风湿药大多味属。
参考答案:辛_苦18.丹参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包括,它们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参考答案:丹酚酸B_丹参素19.黄芩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不包括。
参考答案: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20.茯苓和猪苓在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属于中药在方面的祛邪作用。
中药药理学习题册

(中药药理学习题册)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我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不包括()A.药材B.提取物C.药品D.中成药()2、机体主要指人体、动物体和()A.病原体B.微生物C.支原体D.病毒()3、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包括预防和治疗作用、保健作用和()A.停药反应B.毒副作用C.副作用D.后遗效应()4、机体对中药的作用,主要是研究中药接触或进入机体后,不包括()过程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出()5、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中药药效学B.中药药动学C.中药药代学D.中药毒理学()7、现存世界上最早的药学专著()A.《本草经集注》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纽伦堡药典》()8、既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A.《本草经集注》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纽伦堡药典》()9、专门设有“药理篇”的专著是()A.《本草经集注》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圣济经》()10、20世纪初,我国学者袁淑范研究()对动物肠管运动的影响,是现代意义上最早的中药药理实验A.麻黄碱B.黄连素C.何首乌蒽醌衍生物D.乌头碱()11、20世纪20-40年代,国内学者沿用()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延续至今的中药药理研究思路A.袁淑范、陈克恢B.刘完素、陈克恢C.袁淑范、李东垣D.刘完素、李东垣二、判断题(A.正确 B.错误)()13、专门设有“药理篇”的专著是《圣济经》三、填空题14、中药的药理作用具有 , , , 的特点。
15、中药药理学研究主要经历了和两个重要阶段。
16、《圣济经·药理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7.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18.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包括、和三个方面。
四、问答题。
19、中药药理学。
答:第二章中药药性一、单选题()1、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A.苦,温B.辛,温C.苦,寒D.甘,寒()2、辛者能散能()A.能收B.能补C.能和D.能润()3、酸者能涩能()A.软坚B.收C.泄D.润()4、咸能下能()A.缓B.补C.和D.软坚()5、具有补益功效的中药具有()A.辛味B.甘味C.咸味D.苦味()6、中药归经理论最早论述于()A.《皇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通鉴外纪》D.《本草备要》()7、大黄具有泻下的功效,归()经A.肾经B.大肠经C.肝经D.肺经()8、味辛、甘,性温热的药物多属于()A.升浮药B.沉降药C.攻下药D.润下药()9、酸先入()A.心B.脾C.肝D.肾()10、苦先入()A.心B.脾C.肝D.肾()11、药物经酒制则()A.升B.散C.收敛D.下行()12、具有解表、透疹、升阳举陷功效的药物,作用趋势是()A.升浮 B.沉降C.攻下D.润下()13、药物经盐炒则()A.升B.散C.收敛D.下行()14、抗惊厥作用的药物主要归()经A.心经B.肾经C.肝经D.肺经()15、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是()A.中药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分布B.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不同C.中药有效成分的摄入不同D.中药有效成分的排泄过程不同()16、对中药体内元素分布进行测定,分布最集中于()A.心经B.肾经C.肝经D.肺经()17、解表药作用趋势多体现在()A.适中B.上升C.下降D.都有可能()18、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药物,其作用趋势主要为()A.适中B.上升C.下降D.都有可能()19、冰片作为多种中药复方的“引药”,其主要利用()特点A.清神醒目 B.芳香走窜C.凉血解毒D.引火下行()20、安神药物的主要作用趋势为()A.适中B.上升C.下降D.都有可能()21、12种经络中,除了()以外,其余均对大脑有影响A.归肺经B.归肾经C.归大肠经D.归心经()22、()的药物均含有比较高的Mn、Zn,与人类的生殖发育有密切联系A.归肺经B.归肾经C.归大肠经D.归心经()23、引经药的活性成分对其它药物具有()和诱导的作用A.协同B.抵消C.促进排泄D.灭活()25、具有息风止痉、止咳平喘类的药物,其主要作用趋势为()A.适中B.上升C.下降D.都有可能()26、红花对血液循环系统和子宫的作用于其作于与心经、()有关A.肺经B.肾经C.大肠经D.肝经()27、对中药升降浮沉的理论研究,主要是结合方药的()开展的A.药物代谢B.药物性质C.药理作用D.药物吸收()28、中药归经理论是药物的作用以及效应的定向与定位,是()与药理作用部位的综合A.药物代谢B.药物性质C.药理功效D.药物吸收()29、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AChB.5-HTC.NAD.GABAE.以上均非()30、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A.钩藤B.五味子C.羚羊角D.苦参E.黄芩()31、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附子、干姜B.黄连、黄柏C.茯苓、白术D.石膏、知母E.以上均非()32、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心率加快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33、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心率加慢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34、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A.NA.B.AchC.5-HTD.GABA.E.NO()3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痛阈值降低B.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心率减慢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体温降低()3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痛阈值降低B.体温降低C.心率加快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3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感染作用()3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3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4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4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镇静B.镇咳、祛痰C.利尿消肿D.止泻、止血E.降低血压()4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4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辛B.酸C.甘D.苦E.咸()4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挥发油B.蛋白质C.有机酸D.生物碱E.鞣质()4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辛B.酸C.甘D.苦E.咸()4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挥发油B.无机盐C.有机酸D.生物碱E.鞣质()4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清热药B.温里药C.祛风湿药D.理气药E.温肾壮阳药()4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强心B.平喘C.升高血压D.抗肿瘤E.抗休克二、多选题()51、大多数寒凉药纠正热证(阴虚证)异常能量代谢的途径是()A.阻断β受体B.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C.降低红细胞膜钠泵活性D.抑制胰岛素分泌E.抑制食欲()52、大多数温热药纠正寒证(阳虚证)异常能量代谢的途径是()A.激动β受体B.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C.促进胰岛素分泌D.增高红细胞膜钠泵活性E.促进食欲三、判断题(A.正确 B.错误)()53、《内经》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1171]《中药药理学》作业题目及答案
![[1171]《中药药理学》作业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00206102de2bd9705887a.png)
《中药药理学》 [1171]《中药药理学》简答题题目说明:(10.0 分)1. 是否可以把清热解毒药与抗生素完全等同?清热解毒中成药药性多苦寒,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食欲不振、腹痛、腹胀、腹泻等,所以不能久服,尤其脾胃虚寒(吃东西容易拉肚子)的人需慎用。
此外,研究证实,含牛黄、石膏的清热解毒中成药忌与四环素类、新霉素合用。
这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牛黄消炎丸、防风通圣丸、紫雪丹等。
此类中成药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类合用,会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从而降低其抗菌消炎作用。
牛黄解毒片与新霉素合用,牛黄解毒片的雄黄所含成分硫化砷,可与新霉素的硫酸盐在胃肠道中产生硫酸氢化物等毒性物质,对健康不利。
总之,清热解毒中成药不能完全代替抗生素,因此不要随意滥用(10.0 分)2. 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凝固性、粘滞性以及心脏、血管粘弹性的科学。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也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观测内容,特别是在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中药很多,兹列举以下几种。
1 丹参丹参能显著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Ⅱ相释放功能,使血栓形成素(TXA2)释放减少,且能对抗凝血,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栓形成。
丹参的这种抗凝作用可能是启动了多种凝血因子,发生在血液凝固过程的第三阶段。
丹参能强有力地使纤维蛋白原裂解为FDP,其促纤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的作用。
丹参还有对抗胶原、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有效成分除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外,尚有丹酚酸A、丹酚酸B等。
2 川芎川芎的主要成分有生物碱、阿魏酸酚性物质、挥发油及中性物质等。
川芎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已凝集的血小板解聚,并有延缓和减轻微循环内红细胞聚集、减轻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率下降、防止血液粘滞度升高等作用。
(10.0 分)3. 试述中药药理学学科任务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第01章绪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二、填空题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问答题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3.简述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
4.有人认为中药是天然产物,所以毒副反应低,请简述你对此的看法。
5.请例举几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或中药的活性成分,并简述其研究概况。
6.什么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A.NA B.Ach C.5-HT D.GABA E.NO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二、填空题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2.在中药中,( )、( )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三、问答题1.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的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有什么关系?3.中药归经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4.简述四性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5.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五味”所含成分与中药的“功效”、“归经”间有何规律性?7.简述中药五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第03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作用特点一、选择题1.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机体的机能状态B.实验方法C.药物的采收D.药物剂量E.加工炮制2.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多数应具有下列何种药理作用:A.抗病原体B.降血压C.降血脂D.抗凝血E.镇痛3.关于中药药理作用特点的说明哪一项是错的:A、作用的单一性B、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C、量效关系的复杂性D、作用相对缓慢、温和E、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二、填空题1.中药所含成分复杂,因此其作用具有( )的特点。
2.中药的功效和药理作用之间存在( )和( )。
三、问答题1.中药药理作用有何特点?2.什么是中药功效和中药药理作用?两者的关系是什么?3.中药七情中,何谓“协同”、“拮抗”、“减毒”?何者为配伍禁忌?七情的概念是什么?4.中药药理所特有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5.中药配伍的目的是什么?6.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7.什么是中药新药?中药新药的分类有哪些?8.什么是空白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设置该对照组的意义分别是什么?什么是阳性药,对阳性药的要求有哪些?9.什么是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10.什么是最大耐受量和最大给药量,在何种情况下进行最大给药量的测定?第04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一、选择题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A.肠内渗透压B.肠内菌群C.肠内温度D.肠内水分E.肠内酸碱度2.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A.所含成分B.产地C.采收季节D.剂量E.炮制工艺3.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A.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B.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C.煎液中出现新的成分D.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E.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二、填空题1.中药产地不同可明显影响其( )的种类和含量。
2.大黄经炒炭炮制后,其( )作用增强。
三、问答题1.复方研究的目的是什么?2.举例说明中药产地、品种、采收季节、贮存条件、炮制及煎者方法的不同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中药的产地对中药药理作用有何影响?第05章解表药一、选择题.1.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A、去甲乌药碱B、甲基丁香酚C、细辛醚D、黄樟醚E、小檗碱2.柴胡皂甙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右旋糖酐等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白细胞游走和棉球肉芽肿增生,表明其对炎症哪期有效A、炎症早期B、炎症中期C、炎症晚期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二、填空题1.解表药的发汗作用与( )和( )有关。
2.麻黄通过( )和( )而产生利尿作用。
三、问答题1.与解表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2.阐明麻黄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相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
3.麻黄对心血管有哪些作用?其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有如何?4.麻黄具有哪些主要药理作用?其利尿的成分是什么?5.简述麻黄平喘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
6.桂枝的作用特点如何?7.与柴胡“透表泄热”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8.与柴胡“舒肝解郁”相关的药理作用如何?9.柴胡抗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如何?10.葛根对心血管有哪些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机理如何?11.除心血管作用外,葛根还有哪些作用?12.阐明与麻黄"宣肺平喘"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
13.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其毒性成分主要是什么?第06章清热药一、选择题1.黄连制剂、小檗碱对鸡胚中培养的型流感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黄连及小檗碱有:A、体外抗菌作用B、体内抗菌作用C、体外抗病毒作用D、体内抗病毒作用E、以上均是2.黄连为广谱抗菌药,抗菌的主要成分是:A、棕榈碱B、苦味质C、无机盐D、黄连素E、鞣质3.黄连、黄柏抗菌的有效成分是:A.癸酰乙醛B.穿心莲内脂C.秦皮乙素D.小檗碱E.原白头翁素用4.板兰根具有的作用是:A.抗恶性肿瘤作用B.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用C.利胆作用D.兴奋子宫平滑肌E.升压作用5. 山豆根具有的作用是:A.抗恶性肿瘤作用B.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用C.利胆作用D.兴奋子宫平滑肌E.升压作6.鱼腥草抗菌的有效成分是A.癸酰乙醛B.穿心莲内脂C.秦皮乙素D.小檗碱E.原白头翁素二、填空题1.清热药的解热作用与解表药的区别在于前者( )。
2.苦参抗病毒的机制是( )。
3.黄芩抑菌的主要成分是( )和( )。
三、问答题1.清热药和解表药均具有解热作用,简述两者解热作用的异同。
2.金银花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何?3.黄芩保肝利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解毒作用机理如何?4.黄芩对血压有何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
5.黄芩抗过敏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机理如何?6.黄连“清解内热”的药理学基础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7.与知母“清热除烦”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作用机理是什么?8.除与“清解内热”相关作用以外,黄连还具有什么作用?9.北豆根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何?10.大青叶、板蓝根“清解内热”的药理学基础如何?12.清热药“清解内热”的功效与哪些药理作用有关?13.大青叶和板兰根对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其用于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14.青蒿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其用于抗疟原虫的有效成分是什么?15.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第07章泻下药一、选择题1.芒硝泻下的机制为:A、刺激肠粘膜B、肠道润滑C、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D、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E、使肠内渗透压升高2.属于容积性刺激泻下的药物是:A、大黄B、番泻叶C、巴豆 D 、芒硝E、大黄3.使实验性高氮质血症动物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高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的药物是A、甘草B、黄芩C、黄连D、金银花E、大黄4.大黄解热作用的机理可能是:A.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B.降低中枢PGE等活性物质水平C.扩张血管加速散热D.发汗作用E.中和内热原5.炮制后的大黄出现较强抗菌作用属:A.作用增强B.毒性减低C.便于贮存D.加强和突出某一作用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二、填空题1.大黄止血的主要成分是( )。
2.泻下药的泻下作用类型分为( )、( )和( )。
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泻下药有哪些药理作用?2.简述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
3.阐明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4.与大黄“利胆退黄”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5.大黄止血作用及作用机理如何?6.大黄止血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如何?7.大黄治疗胰腺炎的药理学基础如何?第08章袪风湿药一、选择题1.秦艽碱甲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A、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B、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C、促进毛细血管的渗透性D、减少血细胞游走E、降低机体的应激能力2.秦艽碱甲的镇静作用表现为:A、小剂量表现为中枢兴奋B、较大剂量表现为中枢抑制C、有明显催眼作用D、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E、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二、填空题1.秦艽的抗炎活性成分主要是( )。
2.祛风湿药的抗炎机制主要是( )。
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祛风湿药“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理基础。
2.秦艽碱甲抗炎作用表现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简述其实验依据?3.刺五加抗炎作用机理与秦艽碱甲有何不同?简述其实验依据?4.秦艽碱甲对糖代射有哪些影响?简述其作用机理和实验依据。
第09章芳香化湿药一、选择题1.厚朴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厚朴酚B、和厚朴酚C、厚朴生物碱D、厚朴皂甙E、四氢厚朴酚2.兼有抗过敏作用的芳香化湿药是:A、厚朴B、藿香C、砂仁D、苍术E、佩兰二、填空题1.霍香抑制胃运动,故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用。
2.厚朴抗溃疡的机制主要是( ),毒性成分主要是( )。
三、问答题1.藿香对消化系统有哪些作用?作用机理是什么?2.举例说明厚朴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和应用。
3.厚朴对骨骼肌有哪些作用,作用特点和可能的原理是什么?第10章利水渗湿药一、选择题1.茯苓具有利尿作用,其主要成分是A、茯苓酸B、茯苓素C、茯苓多糖D、麦角甾醇E、茯苓素和茯苓酸2.车前子不具备以下哪项药理作用A、利尿B、抗病原微生物C、抗炎D、镇咳、祛痰E、保肝利胆3.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茯苓多糖B.钾盐C.卵磷脂D.茯苓酸E.麦角甾醇二、填空题1.茯苓的抗肿瘤机制是( )。
2.茯苓健脾作用的药理基础是( )。
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利水渗湿药的药理作用。
2.简述茯苓的主要作用主要应用。
3.茯苓对免疫功能有何影响?表现有哪些实验指标上,其有效成分如何?4.泽泻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如何?5.泽泻降血脂、抗脂肪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机理如何?6.茵陈的主要作用和应用如何?7.茵陈利胆,保肝作用表现和作用机理如何?第11章温里药一、选择题1.附子的毒性主要由以下哪一个成分引起:A、氯化甲基多巴胺B、消旋去甲乌药碱C、去甲猪毛菜碱D、乌头碱E、桂皮醛2.附子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乌头碱B、去甲猪毛菜碱C、氯化甲基多巴胺D、次乌头碱E、消旋去甲乌药碱3.附子强心的有效成分是:A.去甲乌药碱B.去甲鹿尾草碱C.氯化甲基多巴胺D.A和B E.A、B和C4.乌头碱局麻作用的机理是:A.兴奋垂体α-肾上腺皮质系统B.增强β-受体、cAMP系统的反应性C.兴奋迷走神经D.兴奋交感神经E.阻遏兴奋在神经末梢的传导5.附子抗炎作用机理是[ ]A.兴奋垂体α-肾上腺皮质系统B.增强β-受体、cAMP系统的反应性C.兴奋迷走神经D.兴奋交感神经E.阻遏兴奋在神经末梢的传导6.附子经炮制后:A.作用增强B.毒性减低C.便于贮存D.加强和突出某一作用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二、填空题1.温里药对心肌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 )、(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