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鉴别反应总结

合集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醌类化合物不同颜色反应鉴别特点及意义
香豆素显色反应的鉴别
特点
和意

新的酚羟基,然后再用Gibbs 或Emerson 反应加以鉴别,如为阳性反应表示C-6位无取代。

木脂素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检识方法,常用的检识方法主要是针对木脂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及内酯结构等而进行的检识。

1.三氯化铁反应——检查酚羟基
2.Labat 反应(没食子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绿色)
3.Ecgrine 反应(变色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紫色)
3-OH、后黄色减褪,若有3-OH,则加枸橼酸后黄色不变,因此可用于区分黄酮和黄酮醇。

用的存在。

二酚羟基或兼有3-羟基、4-酮基或5-羟基、4-酮基结构。

而碱式醋酸铅的沉淀能力要大得多,一般酚类化合物均可与
②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

③分子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
按作用部位分:
作用于五元不饱和内酯
)、
C-1
7位

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的特征反应,因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位移产生C-22活性亚甲
基乙型强心苷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故不能反应。

T(Girard T)或吉拉尔P(Girard P)两种试剂。

借此与不含羰基的皂苷元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判断香豆素的C-6位是否有取代基的存在,可先水解,使其内酯环打开生成一个新的酚羟基,然后再用Gibbs或Emerson反应加以鉴别,如为阳性反应表示C-6位无取代。

木脂素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检识方法,常用的检识方法主要是针对木脂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及内酯结构等而进行的检识。

1 •三氯化铁反应一一检查酚羟基2. Labat反应(没食子酸、浓硫酸)一一检查亚甲二氧基邙日性呈蓝绿色)3. ---------------------------------------------------- Ecgrine反应(变色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邙日性呈蓝紫色)和(或)5-OH,加二氯氧锆显黄色。

若只有5-OH,加枸橼酸后黄色减褪,若有3-OH,则加枸橼酸后黄色不变,因此可用于区分黄酮和黄酮醇。

用于鉴别3-OH的存在。

醋酸铅只能与分子中具有邻二酚羟基或兼有3-羟基、4-酮基或5-羟基、4-酮基结构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沉淀。

而碱式醋酸铅的沉淀能力要大得多,一般酚类化合物均可与其发生沉淀反应。

①二氢黄酮易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相应的异构体查耳酮,显橙色至黄色。

②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

③分子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产生沉淀。

强心苷主要显色反应1反应名称试剂现象Liebermann-Burchard醋酐-浓硫酸反应浓硫酸-醋酐(1 : 20)黄、红、蓝、紫等颜色变化,最后退色Salkowski 反应 氯仿-浓硫酸硫酸层显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岀现Tschugaeff 反应 冰醋酸、乙酰氯、氯化锌 淡红色、紫红色Kahlenberg 反应三氯化锑反应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液可用于滤纸显色,干燥后60-70 °C 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Rosen-Heimer 反应 三氯醋酸-氯胺T 反应25%三氯乙酸乙醇液洋地黄毒苷元——黄色荧光羟基洋地黄毒苷元一 亮蓝色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一蓝色图9-3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按作用部位分:作用于五兀不饱和内酯环用于I 型与II 、山型强心苷的鉴别)、位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反应试剂(共同试剂碱性醇溶液) 颜色反应考点Legal 反应 吡啶+亚硝酰铁氰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深红色并逐渐退去 甲型强心苷的特征 反应,强心苷类的检 识,区别甲型和乙型 强心苷。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摘要:本实验采用天然药物提取法,以姜黄素为目标化合物,通过溶剂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步骤,成功地从姜黄中提取出姜黄素。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姜黄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可用于姜黄素的提取和纯化。

引言:天然药物在中药领域有长久的历史,并且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治疗中。

本实验旨在利用化学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目标化合物,以姜黄素为例进行研究。

姜黄素是姜黄根茎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鲜姜黄,无水乙醇,乙酸,氯仿,丙酮等。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槽,高速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步骤:1.预处理姜黄样品:将鲜姜黄切碎并研磨成细粉,加入无水乙醇溶液中,将其置于40℃的恒温槽中提取一段时间。

2.溶剂提取:将提取液过滤,所得过滤液用氯仿萃取,重复该步骤两次,所得的有机相合并,并经旋转蒸发机蒸发浓缩。

3.分离纯化:将提取液溶解在正己烷中,通过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

首先用正己烷进行洗脱,之后用氯仿-甲醇(20:1)溶液进行洗脱。

4.结构鉴定: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姜黄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相对滴定法测定含量,并与标准品对照鉴定。

实验结果:1.提取纯化:通过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成功地从姜黄中提取出纯化的姜黄素。

提取纯化过程中,利用纸色谱法监测样品的纯化情况。

2.结构鉴定: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姜黄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比对标准品和实验样品的吸收峰位置和峰高,确认了所提取的化合物为姜黄素。

讨论与结论:本实验通过天然药物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成功地从姜黄中提取纯化了姜黄素,并进行了结构鉴定。

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方法可用于姜黄素的提取和纯化,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姜黄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实验为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深入研究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天然药物化学总结.

(整理)天然药物化学总结.

(整理)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天然药物化学总结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现代科学理论与⽅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门学科。

研究内容: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纯化⽅法、结构鉴定、⽣物合成途径。

2、天然药物:指⼈类在⾃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的植物、动物、矿物、海洋⽣物、微⽣物等,以及基本不改变其药理化学属性的加⼯品。

3、(1)⼀次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糖类、脂质、蛋⽩质、核酸等对机体⽣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物中。

(2)⼆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某个属、种或系统的⽣物所特有的,主要在植物、微⽣物中⽐较常见的物质。

这类化合物结构富于变化,多数具有明显的⽣理活性。

如⽣物碱、黄酮类、苷(甙)类、醌类、萜类、挥发油、苯丙素类、甾体类、鞣质、树脂、⾊素等。

4、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特点:(1)化学成分复杂;(2)具有多种临床⽤途。

分类:(1)有效成分(Active Constituents):经过不同程度的药效试验或⽣物活性试验,包括体外和体内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定⽣理活性的成分。

⼀般是单体化合物:1. 能⽤分⼦式和结构式表⽰;2. 具有⼀定的理化常数;3. 具有⼀定的⽣理活性。

(2)有效部位(Active Extracts):指具有⽣理活性的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

(3)⽆效成分:与有效成分共存的⽆⽣理活性的其它成分。

(4)有毒成分⽣物合成1、聚酮类化合物可根据分⼦结构中醋酸单位(C2单位)的数⽬进⾏命名,如聚庚酮类、聚⼰酮类等。

2、氨基酸途径作为前体的氨基酸:(1)脂肪族:鸟氨酸、赖氨酸(α-酮酸还原氨化⽣成)(2)芳⾹族:苯丙氨酸、酪氨酸、⾊氨酸(莽草酸途径⽣成)3、复合途径:(1)⼀个化合物分⼦有来⾃2个或2个以上不同⽣物合成途径的单元。

常见有:1. 醋酸-丙⼆酸-莽草酸途径2. 醋酸-丙⼆酸-甲戊⼆羟酸途径3. 氨基酸-甲戊⼆羟酸途径4. 氨基酸-醋酸-丙⼆酸途径5. 氨基酸-莽草酸途径(2)⼀个化合物分⼦在不同植物中有不同的⽣物合成途径。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醌类化合物不同颜色反应鉴别特点及意义
判断香豆素的C -6位是否有取代基的存在,可先水解,使其内酯环打开生成一个新的酚羟基,然后再用Gibbs 或Emerson 反应加以鉴别,如为阳性反应表示C-6位无取代。

木脂素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检识方法,常用的检识方法主要是针对木脂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及内酯结构等而进行的检识。

1.三氯化铁反应——检查酚羟基
2.Labat 反应(没食子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绿色) 3.Ecgrine 反应(变色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紫色)
和(或)5-OH ,加二氯氧锆显黄色。

若只有5-OH ,加枸橼酸后黄色减褪,若有3-OH ,则加枸橼酸后黄色不变,因此可用于区分黄酮和黄酮醇。

用于鉴别3-OH 的存在。

二酚羟基或兼有3-羟基、4-酮基或5-羟基、4-酮基结构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沉淀。

而碱式醋酸铅的沉淀能力要大得多,一般酚类化合物均可与其发生沉淀反应。

①二氢黄酮易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相应的异构体查耳酮,显橙色至黄色。

②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

③分子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产生沉淀。

图9-3 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按作用部位分:
作用于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2)、C-17位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分离含有羰基的甾体皂苷元,常用季铵盐型氨基乙酰肼类试剂,如吉拉尔T(Girard T)或吉拉尔P(Girard P)两种试剂。

借此与不含羰基的皂苷元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1、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 “相似者相溶”这一原理进行的,通过选择适当溶剂和方法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溶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如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①分离天然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过滤法和膜分离技术;②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 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糖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糠醛形成反应(Molish 反应);羟基反应:醚化反应(甲基化)、酰化反应(酯化反应)、缩酮和缩醛化反应;羰基反应;和硼酸络合反应。

糖的提取分离②分离:活性炭柱色谱、 。

2、糖的鉴定和糖链结构的测定 。

1.苯丙素定义: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位的天然成分。

1.香豆素的基本母核:香豆素(香豆精)是具有苯并 -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环上常有-OH 、OCH 3、异戊烯基等取代基。

(1).简单香豆素类(2).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线型和角型)(3).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香豆素的理化性质:(一)性状 UV 下显蓝色荧光 (二)溶解性(三)碱水解反应和内酯性质 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 (四)呈色反应 Gibb 反应和Emerson 反应有游离酚羟基,且其对位无取代者——呈阳性 提取分离:1.酸碱分离法 内酯遇碱能皂化,加酸能恢复的性质。

O O 23456788a 4a O O H 3CO OCH 3O2.层析方法 木脂素(lignans ):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

理化性质:溶解性:游离——亲脂性,难溶水,溶苯、氯仿等 成苷——水溶性增大 挥发性:多数不挥发,少数有升华性质 旋光性:大多有光学活性,遇酸易异构化。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定义: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的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醌类化同颜色反应鉴别特点及意义香豆素显色反应的鉴别特点和意义判断香豆素的C-6位是否有取代基的存在,可先水解,使其内酯环打开生成一个新的酚羟基,然后再用Gibbs或Emerson反应加以鉴别,如为阳性反应表示C-6位无取代。

木脂素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检识方法,常用的检识方法主要是针对木脂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及内酯结构等而进行的检识。

1.三氯化铁反应——检查酚羟基2.Labat反应(没食子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绿色)3.Ecgrine反应(变色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紫色)表6-3 黄酮类化合物的还原显色反应3-OH、5-OH的存在。

若有3-OH和(或)5-OH,加二氯氧锆显黄色。

若只有5-OH,加枸橼酸后黄色减褪,若有3-OH,则加枸橼酸后黄色不变,因此可用于区分黄酮和黄酮醇。

用于鉴别3-OH的存在。

二酚羟基或兼有3-羟基、4-酮基或5-羟基、4-酮基结构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沉淀。

而碱式醋酸铅的沉淀能力要大得多,一般酚类化合物均可与其发生沉淀反应。

①二氢黄酮易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相应的异构体查耳酮,显橙色至黄色。

②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

③分子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产生沉淀。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图9-3 强心苷的显色反应2)、C-17位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的特征反应,因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位移产生C-22活性亚甲基乙型强心苷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故不能反应。

3)、α-去氧糖反应 作用于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分离含有羰基的甾体皂苷元,常用季铵盐型氨基乙酰肼类试剂,如吉拉尔T(Girard T)或吉拉尔P(Girard P)两种试剂。

借此与不含羰基的皂苷元分离。

氨基酸的显色反应蛋白质的显色反应表10-3 生物碱沉淀反应类型及特点表3-2 苷的显色反应。

天然药物化学鉴别反应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鉴别反应总结

糖 邻二羟基--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硼酸形成络合物糠醛衍生物+芳胺或酚类 缩合 显色 Molish 反应:样品+浓硫酸+α萘酚-------棕色环(多糖、低聚糖、单糖、苷类均阳性) 香豆素:试剂:Gibb ——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Emerson ——氨基安替匹林和铁氰化钾条件:有游离酚羟基,且其对位无取代者——呈阳性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醌类 颜色反应①Feigl 反应:醌类化合物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醛类及临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反应前后醌类化合物无变化,只起到电子传作用)②Bornträger 反应:羟基蒽醌类遇碱显红-紫红色羟基醌类遇碱颜色加深,呈橙、红、紫红及蓝色蒽酚、蒽酮、二蒽酮需氧化成羟基蒽醌后才显色③无色亚甲蓝反应:苯醌及萘醌,用于PC,TLC 的喷雾剂,显蓝色斑点④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苯醌及萘醌类: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活性次甲基试剂(乙酰醋酸酯、丙二酸酯等)反应生成蓝绿或蓝紫色。

⑤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具有α-OH 或临二酚OH 的蒽醌,与Pb2+、Mg2+络合显色与醋酸镁络合具有一定的颜色-----鉴定黄酮类HCl-Mg 反应含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橙红色-紫红色查耳酮、橙酮、黄烷(醇)类 (-)不显色操作方法:1ml 样品 + Mg 粉 + 几滴浓HCl(花色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在浓盐酸中会变色,故需做对照)香豆素GibbEmerson 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性氢缩合蓝色红色铝盐:1% AlCl3或Al (NO2)3 黄色定性、定量铅盐:1%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黄~红色沉淀锆盐:2%ZrOCl2的甲醇溶液黄色游离的3,5-羟基锆-枸橼酸反应:黄绿色荧光镁盐:二氢黄酮(醇)类天蓝色5-酚羟基色泽更明显氯化锶:氨性甲醇溶液(具有邻二酚羟基)绿色~棕色~黑色沉淀三氯化铁:酚类显色剂三氯化铁-铁氰化钾碱性试剂显色反应:(碱:氨蒸汽可逆;碳酸钠水溶液不可逆)二氢黄酮类开环橙色~黄色黄酮醇类黄色~棕色(通入空气)其他黄酮无次反应含有邻二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的黄酮类不稳定易氧化黄色~深红色~绿棕色萜类不饱和萜类与亚硝酰氯反应;生成的氯化亚硝基衍生物多呈蓝色至绿色结晶挥发油功能团的鉴定:酚类: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蓝色、蓝紫或绿色羰基化合物:硝酸银氨溶液——银镜反应——醛类挥发油的乙醇溶液+2,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羟胺等试剂——结晶性衍生物沉淀——醛或酮类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挥发油的三氯甲烷+溴的三氯甲烷溶液——红色褪去——含有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如果产生蓝、紫、绿——含有薁类化合物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加浓硫酸——蓝色、紫色——含有薁类衍生物内酯类化合物: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亚硝酰氰化钠及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含有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三萜化合物(萜类)显色反应强心苷:1)甾体母核颜色反应与三萜类相同(但全饱和的甾体、C3无羟基的呈阴性)2)不饱和内酯环产生的反应:样品硼酸草酸枸橼酸黄色并有绿色荧光黄色,无荧光丙酮3) 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A Keller-Kilianli反应强心苷Fe3+-冰醋酸溶液要有游离2-去氧糖或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强心苷才发生反应,醋酸层渐呈蓝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浓HCl(4:1)呈灰红色斑点
C占吨氢醇(xanthydrol)反应——红色
D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
过碘酸与强心苷分子中2-去氧糖氧化成丙二醛;再与对硝基苯胺缩合呈黄色。
生物碱
试剂名称组成反应特征
碘化物复盐类:碘-碘化钾试剂KI·I2红棕色沉淀
碘化汞钾试剂K2HgI4类白色沉淀
三萜化合物(萜类)显色反应
强心苷:1)甾体母核颜色反应与三萜类相同(但全饱和的甾体、C3无羟基的呈阴性)
2)不饱和内酯环产生的反应:
3) 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
A Keller-Kilianli反应强心苷Fe3+-冰醋酸溶液
要有游离2-去氧糖或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强心苷才发生反应,醋酸层渐呈蓝色。
B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Ehrlich反应)
黄酮类
HCl-Mg反应
含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色-紫红色
查耳酮、橙酮、黄烷(醇)类(-)不显色
操作方法:1ml样品+ Mg粉+几滴浓HCl
(花色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在浓盐酸中会变色,故需做对照)
铝盐:1% AlCl3或Al(NO2)3黄色定性、定量
铅盐:1%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黄~红色沉淀
沉淀——醛或酮类
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挥发油的三氯甲烷+溴的三氯甲烷溶液——红色褪去——含有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如果产生蓝、紫、绿——含有薁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加浓硫酸——蓝色、紫色——含有薁类衍生物
内酯类化合物: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亚硝酰氰化钠及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含有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
碘化铋钾试剂KBiI4黄至橘红色沉淀
重金属盐类:
硅钨酸试剂SiO212WO3nH2O淡黄或灰白色沉淀
磷钼酸试剂H3PO412MO32H2
糠醛衍生物+芳胺或酚类缩合显色
Molish反应:样品+浓硫酸+α萘酚-------棕色环(多糖、低聚糖、单糖、苷类均阳性)
香豆素:
试剂:
Gib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Emerson——氨基安替匹林和铁氰化钾
条件:有游离酚羟基,且其对位无取代者——呈阳性
锆盐:2%ZrOCl2的甲醇溶液黄色游离的3,5-羟基
锆-枸橼酸反应:黄绿色荧光
镁盐:二氢黄酮(醇)类天蓝色5-酚羟基色泽更明显
氯化锶:氨性甲醇溶液(具有邻二酚羟基)绿色~棕色~黑色沉淀
三氯化铁:酚类显色剂三氯化铁-铁氰化钾
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碱:氨蒸汽可逆;碳酸钠水溶液不可逆)
二氢黄酮类开环橙色~黄色
③无色亚甲蓝反应:苯醌及萘醌,用于PC,TLC的喷雾剂,显蓝色斑点
④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
苯醌及萘醌类: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活性次甲基试剂(乙酰醋酸酯、丙二酸酯等)反应生成蓝绿或蓝紫色。
⑤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具有α-OH或临二酚OH的蒽醌,与Pb2+、Mg2+络合显色
与醋酸镁络合具有一定的颜色-----鉴定
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
醌类颜色反应
①Feigl反应:醌类化合物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醛类及临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反应前后醌类化合物无变化,只起到电子传作用)
②Bornträger反应:
羟基蒽醌类遇碱显红-紫红色
羟基醌类遇碱颜色加深,呈橙、红、紫红及蓝色
蒽酚、蒽酮、二蒽酮需氧化成羟基蒽醌后才显色
黄酮醇类黄色~棕色(通入空气)其他黄酮无次反应
含有邻二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的黄酮类不稳定易氧化黄色~深红色~绿棕色
萜类
不饱和萜类与亚硝酰氯反应;生成的氯化亚硝基衍生物多呈蓝色至绿色结晶
挥发油功能团的鉴定:
酚类: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蓝色、蓝紫或绿色
羰基化合物:硝酸银氨溶液——银镜反应——醛类
挥发油的乙醇溶液+2,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羟胺等试剂——结晶性衍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