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指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或者化学反应的产物。
1. 摩尔计算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当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m1,摩尔质量为M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为a1、a2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量n2: n2 = n1 * a2/a1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算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
以化学反应A + B → C + D为例,已知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计算生成物C和D的摩尔数量n3和n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关系:a1A + a2B → a3C + a4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3 = n1 * a3/a1n4 = n2 * a4/a23. 反应物的过量与限量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往往会有某一种反应物存在过量或限量的情况。
过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多的物质,它的数量不会对反应的摩尔数量产生影响;限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少的物质,决定了反应的摩尔数量。
假设在化学反应A + B → C中,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反应物A与B的化学计量比为a1:a2,已知反应物B为限量反应物。
则反应完全进行时,根据摩尔计算可得: n3 = n1 * a3/a1n4 = n2 * a4/a2其中,a3和a4表示反应物A和B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n3和n4分别表示生成物C和D的理论摩尔数量。
初三化学: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初三化学: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表示.
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
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就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计量数之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求算的,对某些反应,可直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且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进行计算.纯物质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物质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40道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40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40道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在一个有6克氧气的密闭容器中,有5克铁粉和足量的硫,加热使之充分反应,问生成多少克固体混合物?2、现有10克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点燃使之充分反应,得到5克水蒸气,问原来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质量?3、欲制得100千克碳酸钙含量为80%的石头灰,需要煅烧含碳酸钙含量为85%的石灰石多少千克?4、在一定条件下,11.2克金属钠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6.6克氧化物,求氧化物的化学式。
5、现有硫酸铜溶液20千克,其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6%,现欲采用电解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水分,问需要除去的水分质量为多少千克?(设水的质量分数为99%)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6、在39千克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0.5千克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可以得到多少摩尔氧气?61、在标准状况下,11.2升一氧化碳和13.2升氢气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多少克产物?611、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50.4克,其中水的质量为25.2克,求二氧化碳的质量。
61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适量铜与一定量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6克,问消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三、有关溶液的计算10、在20℃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
已知在该温度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101、将58.5克食盐全部溶于200克水中,求该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1011、在20℃时,将40克硝酸钾溶于100克水中,已知在该温度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0克,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四、综合计算13、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
现称取纯碱样品12克,全部溶解在94.7克水中。
当加入稀盐酸73克时,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所得溶液质量为170.2克。
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助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函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里建CaO + CO2 T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 1t100 56④列出比例式,求解二北100 x Itx=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二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金娶CaO + CO2 T --------------------------------------------------------------------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1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100 56 x 二It100-ltx=56=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混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双基知识1、物质的量的网络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3、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 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ρ,M=22.4ρ(2) 已知气体A 对气体B 的相对密度d ,M A =dM B (3) 已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M =m 总/n 总(式中m 总是气体混合物的总质量,n 总是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4)M =M 1w 1+M 2w 2+……如M(空气)=28×78%+32×21%+40×0.94%+44×0.03%+18×0.03%=28.964、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 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或浓溶液的体积(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2) 称:用天平。
注意NaOH 等易潮解和腐蚀性的物质要放在小烧杯中迅速称量。
量:用量筒或滴管,注意规格。
(3) 溶解:在烧杯中进行。
注意烧杯规格与所配溶液体积相近,加水量为所配溶液体积的一半。
(4) 移液:在冷却后进行,注意容量瓶规格。
(5) 洗涤: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一起注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动容量瓶,再加水至近刻度1~2cm 处。
(6) 定容:注意定容后摇匀(此时液面有可能低于刻度线,那是在瓶塞处损耗之故,无需再定容)。
巧思巧解1、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包括:(1)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
可运用公式:n=m/M ,c=n/V 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L 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 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应先运用n=V/22.4L/mol,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运用V=m/ρ(液) 求出溶液的体积.(3) 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还要根据溶质的电离方程式,算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溶液的密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它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在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摩尔比率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它们在反应中的摩尔比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
假设有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2 mol 的H₂ 能够与 1 mol 的O₂ 反应生成 2 mol 的H₂O。
依此可得以下摩尔比率: - H₂ : O₂ = 2 : 1 - H₂ : H₂O = 2 : 2质量变化计算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摩尔比率,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通过计算反应物质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已知初始时,H₂ 的质量为 10 g。
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反应后产物H₂O 的质量:1.计算H₂ 的摩尔数:10 g H₂ * (1 mol H₂ / 2 g H₂) = 5mol H₂2.根据方程式可知,2 mol 的H₂ 能够生成 2 mol 的H₂O。
所以 5 mol 的H₂ 会生成 5 mol 的H₂O。
3.计算H₂O 的质量:5 mol H₂O * (18 g H₂O / 1 molH₂O) = 90 g H₂O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知反应后产生的H₂O 的质量为90 g。
反应过程中的计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反应过程中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变化。
这需要结合化学方程式和给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计算。
考虑以下反应:2NaCl + H₂SO₄ → 2HCl + Na₂SO₄初始时,已知H₂SO₄ 的质量为 100 g。
我们想要知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HCl 的质量。
1.根据方程式,H₂SO₄ 和 HCl 的摩尔比率为 1: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摆放位置,以及物质之间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准确地描述了物质转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摩尔比以及反应所需的能量等信息,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涉及到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两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一个摩尔的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这个数字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单位mol-1)。
下面以化学反应平衡的摩尔计算为例,介绍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摩尔计算。
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计算。
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例:CO2 + H2O → H2CO3在这个方程式中,CO2和H2O的系数分别为1,而H2CO3的系数为1。
因此,1摩尔的CO2和1摩尔的H2O在反应中可以生成1摩尔的H2CO3。
2. 反应物量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需要一定比例的反应物才能够生成特定的产物。
如果知道反应物中任意一种物质的摩尔数,就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Mg + 2HCl → MgCl2 + H2在这个方程式中,Mg和HCl的系数分别为1和2,而MgCl2和H2的系数分别为1和1。
如果已知反应中Mg的摩尔数为2mol,如何计算HCl的摩尔数呢?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Mg需要2摩尔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因此2mol的Mg需要4mol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
因此,HCl的摩尔数为4mol。
3. 反应热和摩尔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给出反应的热力学信息,例如反应热和摩尔热。
反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mol反应物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而摩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kg某种物质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备课人:
课题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计划课时1课时项目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计算最多可得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需要多少反应物。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化学方程式为依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十分明确的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物的质量,教材还举出两个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
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
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复备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化学方程式
的涵义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2)氢气还原氧化铜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应物与生成
物之间的质量比可表示为:
2KClO
3==2KCl+3O
2
↑
245 149 96 若()g ()g 48g
同理: C+ O
2 == CO
2
12 32 44
若()g ()g 22g
讲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讲授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提问:怎样计算?
讲解:解题步骤:设、方、关、比、算、答
设:设未知量
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关:找关系(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
书写
回答
问题
思考
总结
看书
在引入的基础上学生回答
△
点燃
质量与计量数的关系,然后再写出已知量与未知量质量关系,并写在化学式下面。
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算:计算正确答案(保留小数点一位) 答: 说明:书写格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1)设 2KClO 3 == 2KCl +3O 2↑… (2)方
245 149 96
5.8g y x
…………(3)关
x g 96
8.5245= y
g 1498.5245= …………(4)比
x=2.3g y=3.5g …………(5)算
答:分解 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2.3克 …………(6)答
【练习】若将[例题1]改为:实验室要制
取2.3克的氧气。
需分解多少克的氯酸钾?解题时在书写格式上应如何改动?
【阅读】课本第102页[例题1、2],强调
书写规范化。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
项:
1、根据物质的组成,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实际是求各化学式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分子质量整理思路
练习 阅读
△ MnO 2
与化学式前边化学计算数的乘积比是属
于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学
方程式计算时除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必须准确无误外,在计算时还必须将纯量代入方程式。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注意单位和精确度要求。
【小结】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2:实验室用5g锌粒与5ml稀硫酸反应,反应完毕后剩余锌粒 3.7g ,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
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标况
下,氢气的密度是0.09g/L)
【分析】解题思路,特别强调为什么将(5—3.7)g锌粒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
式计算,不能将5ml稀硫酸代入计
算的原因。
【板演】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做在本子上。
【小结】指出板演中的问题并给予更正。
【练习】课本第100页第1、2、3题【讲解】足量的涵义:
适量(恰好完全反应的合适量)
足量
过量(反应后有剩余的量倾听
分析
思考
回答
问题
指出错误反省自己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