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离骚》(2)

合集下载

《〈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82张ppt)

《〈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82张ppt)

9.忳郁邑余侘傺兮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0.何方圜之能周兮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1.进不入以离尤兮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2.芳菲菲其弥章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3.箱帘六七十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4.蒲苇纫如丝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5 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 16.悟言一室之内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____通____,_________ 18.长乐王回深父 ____通____,____________
①引 以为流觞曲水 . ②将军夜引 弓 .

凡人,偏在远郡 10. 是③巨是 . ④觉今是 而昨非 . ⑤定国是 之诏 .
①是 日也,天朗气清 . ②敢不唯命是 听 .

者 11.名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 ④莫名 其妙 . ⑤名 山大川 .
①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 . ②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

7.遗 ③始访其遗 踪 . ④得遗 金一饼 .
①采之欲遗 谁 . ②小学而大遗 .

8.但 ③但 使龙城飞将在 . ④无他,但 手熟尔 .
①但 为君故 . ②但 说无妨 .

③相如引 车避匿 . 9.引 ④子游引 前言以距孔子 . 赵使者蔺相如 ⑤引 . ⑥操引 军从华容道步走 .
【自我校对】 1.匪 非 不是 2.于 吁 3.说 脱 脱身 4.泮 畔 边岸 5.莫 暮 此处指“年末” 6.尔 花盛开的样子 7.棘 急 紧急 8.错 措 措施 9.郁邑 郁悒 忧愁苦闷

《离骚(节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离骚(节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恐年 岁 之 不 吾 与 ” , 担忧的是时间飞逝,体现了诗 人极强的时间意识,对时间的珍惜。
“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美人可以说是直 己 ,担忧的 是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一 番事业。这里美人也可以说是指代楚王,担忧的是楚王衰 老不堪大任,更担忧的是楚王不思变革,不图进取,苟且 偷安,昏聩误国。
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 “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 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文章第二段接连出现2个“ 恐 ”字,说说诗人“恐”的内容 是什么?
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乘骐骥
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 愿意为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
修身
治 国
诗人身为贵族的自我修养,以及使命、理想担当
“移情”技法的运用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 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 移 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 就是“移情于物”。
赵翼《论诗五首 ·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屈原 (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屈 原
名字 芈mǐ 姓,屈氏,名平,字原 出生 战国时期楚国
地位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 国浪
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 辞 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远游 (屈原) · 九辩(宋玉)

诗经、离骚

诗经、离骚

《诗经》两首
一、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离骚》
一、文学常识
1、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
足。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风骚”中的“风”是指国风,“骚”是指离骚。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2、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时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初次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高二语文《离骚》的教案(精选17篇)

高二语文《离骚》的教案(精选17篇)

高二语文《离骚》的教案(精选17篇)高二语文《离骚》的教案篇1▲知能目标1.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颜色。

▲情感目标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气。

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行圣洁、忧国忧民的完善形象。

▲重点难点1.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方、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酷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颜色。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抱负。

3.文言词句的理解。

●刷新学问库存1.关于《诗经》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宏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有深远的影响。

2.关于《离骚》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

此间创作了《离骚》。

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方、神话传奇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鼎革图治的政治理想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顽强意志,抒发了喜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3.关于楚辞与《楚辞》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制造、进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

《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4.关于离骚的含义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

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

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5.字形辨析●探究互动平台1.节选部分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节选部分通过诗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心事和对故国民生无限喜爱的深情,反映了诗人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纯净德行和政治抱负,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诗经》二首

《诗经》二首

诵读欣赏: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160篇。

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105篇。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40篇。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这种解释比较通行。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诗经》两首教学目标1、识记古代文言实词,积累常用词意义。

《离骚》完整版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离骚》完整版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离骚》完整版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正文:离骚先秦: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诗经》两首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诗经》两首课件
第一章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二章
写作手法——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说。
鉴赏要点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评析: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他一脸 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 假装卖丝,向女主 人求婚。一方面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 方面他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既表现了男 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 下伏笔并构成对照。
赋 描写)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 《卷耳》首章四句 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就是比方,
比 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 《硕鼠》中统治者-大老鼠 情感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起

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激发了诗 《桃夭》中桃花-新娘的美
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要培养纯洁的文学趣味, 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 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 它的文学。”
-----朱光潜
概述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 的诗歌,共305篇。当时人称为《诗》或者 《诗三百》。 3. 因 为 孔 子 把 它 作 为 道 德 教 育 的 教 材 , 汉 代儒家尊奉它为经典,所以称为《诗经》。 4.首创了现实主义的先河。 5.多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唱情势。

第12课 《诗经》二首(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2课 《诗经》二首(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芦苇一片凄清清, 清晨露珠尚未干。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 她就站在河那边。 逆流而上追寻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诗词释义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芦苇茫茫连成片, 清晨露水没有完。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 她就站在河那边。 逆流而上追寻她, 道路险阻又弯曲。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鉴赏写作技巧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 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 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 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 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板书设计
起兴:雎鸠、荇菜

好逑、求之
雎 君子 友之、乐之
窈窕淑女
情感:诚挚、热烈、健康
蒹葭
解题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秦风》,属秦 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 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 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
诗歌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两首、《离骚》、诗三首知识汇总导学案
一、字音
氓.()匪我愆.期()垝垣
..()()将.子无怒()
自我徂.尔()渐.车帷裳.()()淇水汤汤
..()
尔卜尔筮.()隰.则有泮.()()玁狁
..()()
四牡骙骙
..()小人所腓.()雨.雪霏霏()修姱.()
謇.朝谇而夕替()蕙纕
..()()揽茝.()
谣诼.()偭.规矩而改错()侘傺
..()()
芰.荷()杂糅.()譬.如()子衿.()呦呦
..()
何时可掇.()契.阔谈䜩()守拙.()暧暧
..()
二、文学常识
1、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至(时期)的歌共篇。

先秦称为或,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并沿用至今。

按乐曲及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是、、。

2、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还有“四书”和“五经”,其中“四书”指、
、、,“五经”指、、
、、。

3、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是,浪漫主义的源头是。

4、屈原,名平,字原。

(国籍)。

他的作品有
等。

其中,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5、《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等人的作品,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或。

6、《涉江采芙蓉》选自(朝代)的。

7、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是东汉末年五言诗的选集。

8、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中“建安七子”包括。

9、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

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三、重点字词
1、至于
..顿丘2、秋以为
..期
3、女也不爽.
4、士贰.其行
5、以我贿.迁
6、长太息
..以掩涕兮
7、怨灵修之浩荡
..兮
8、吾独穷困
..乎此时也
9、宁溘死
..以流亡兮
10、謇朝谇而夕替.
11、屈.心而抑.志兮
12、忍尤而攘.诟
13、高.余冠之岌岌兮
14、长.余佩之陆离
15、伏.清白以死.直兮、
16、岂余心之可惩.
四、名句默写。

1、送子涉淇,。

,子无良媒。

2、,以望复关。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5、桑之落矣,。

,三岁食贫。

6、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

,。

7、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8、,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

9、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10、,。

,不思其反。

11、,。

今我来思,。

12、,。

,自前世而固然。

13、,夫孰异道而相安?,。

1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

15 ,。

,唯昭质其犹未亏。

16、,余独好修以为常。

,。

17、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18、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19、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20、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1、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22、,忧思难忘。

?。

23、,。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鼓瑟吹笙。

24、明明如月,?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5、,。

,心念旧恩。

26、,。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7、,。

,天下归心。

28、,。

开荒南野际,。

29、,草屋八九间。

,。

30、,。

狗吠深巷中,。

31、,虚室有余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