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挫伤,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同时神经源性膀胱也是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会给患者排尿带来极大的阻碍,这也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害。

开展对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的探讨,找出现在应用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解决问题,来促进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

同时,这也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间歇性导尿;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R6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85-021.前言1.1 研究的背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命安全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焦点。

然而,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病发率也不断提高。

由于患者脊髓损伤,这也使得膀胱受到损害,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然而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的很多痛苦。

所以,为了保障脊髓损坏患者生命安全,开展了本文的研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并且对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研究,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替患者找出更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这也是对医学界的一大突破。

因此,对本文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也是对医学界的负责。

2.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间歇性导尿方法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找出了无菌性和清洁性的间歇性导尿方法,通过此类方法的应用也解决了一些脊髓损伤患者的并发症。

在间歇性导尿方法应用进步的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间歇性导尿方法选择的问题,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医学人员进一步对这类方法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3.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存在的问题3.1 缺乏科学的间歇性导尿方法脊髓损伤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这会带来很多的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就是其并发症之一。

无菌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无菌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莫西沙星液药 动学 / 药效学特性 优 良, 6位 氟及 8位 甲氧
基结构使其既有 与其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相似 的抗菌作用 , 同 时也降低了光 毒性 和对 革兰阳性 菌的耐药性 , 提高了用药的安 全性_ 引 。 “ 呼吸” 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被认为安全性 良好 , 光毒性等不 良反应在现有喹诺酮类药物 中最轻。 本研究莫西沙 星与左氧氟沙星 比较疗效及不 良反应 均无 显著性差异 , 莫西沙
膀 胱结石病例。 结论 间歇导尿是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 患
者的首选方 法, 且操作 简单 易学, 患者及家属 易掌握。 【 关键 词 】脊髓损 伤
观 察
促1 2 例。 显效 8例, 有效 2例 , 总有效率 9 2 . 3 %; 肺部 哕音 2 6例 , 显效 2 0例 , 有效 4例 , 总有效率 8 4 . 6 %。
1 6 例, 有效 9 例, 总有效率 8 9 . 3 %; 咳痰 2 5例 , 显效 1 3例 , 有效
1 0例 , 总有 效 率 9 0 . 2 %; 气促 1 2 例, 显 效 7例 , 有 效 3例 , 总 有
尿功能重建 1 6 例、 4例仍需间歇导尿、 1 例发生尿失禁; 排尿功能
重建 患者 中 l 4 例 残余 尿量在 5 0 "  ̄ 1 5 0 mL , 2例 残 余 尿 量 1 0 0 ~
感染 的常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用 药前 后 2组患者 咳嗽 、 咳痰 、 肺部
痊 愈 :体温恢复正常 ,症状体 征消
[ 1 】 杨 平满 , 周建英 , 程郑 . 加替沙星序贯 治疗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
观察[ J 】 . 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0 6 , 1 6 ( 6 ) : 6 9 0 — 6 9 3 .

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脊髓 损伤 除可 致 四肢瘫 痪 或截 瘫 外 , 多伴 有 尿 大 潴 留和排 泄 的 障碍 。过 去 采 用 长 期 留 置 尿 管 的 治 疗 措施 , 可避 免地 导 致 泌 尿 系统 感 染 , 功 能 不 全 和 不 肾 其 他严重 并 发 症 , 重 者 导 致 死 亡 。有 资料 显 示 , 严 脊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2 0 . 0 5年 1 1月至 2 0 0 6年 1 月 收 治 1 脊 髓损 伤 后排 尿 障碍 患 者 4 6例 ( 察 组 ) 男 3 观 , 4例 、
患 者 自行吸 气配 合增 加腹 压 , 持续 压 至 尿 不再 排 出为 止, 所施 力 量 先 轻 后 重 , 做 到 持 续 加 压 , 压 深 度 并 按 3~ 4 c m j ③ 间歇导 尿 术 : 定时 开放 导 尿 管[ , 期 5初 ] 每 4小 时排 尿 1次 , 同时 控制 液 体入 量 。早 、 、 午 晚餐 各 4 0ml 右 , 2 :0至 次 日 6 O 0 左 从 O0 : 0不 饮 水[ 静 ; 脉 输 液滴速 控 制在 3 t mi 右 ; 0gt n左 / 1d的总 入 液量 20 0 ml 右 。建 立 专 用 记 录 单 , 录 每 次 导 尿 时 0 左 记 间、 尿量 、 水 量 、 余 尿量 等 。如 2次 导 尿 间能 自动 饮 残
A pi t no uou i ai ri ig f p n l o dIj r ai t w t r a y l d r u cinD su b n e/ p l ai f t- r t nT ann ia r u yP t ns i U i r a e n t i r a c / ZHA0 c o A n o oS C n e h n B d F o t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临床观察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临床观察
胞数 >1/ P和( ) 菌计数 超 过 1 m , 0H 或 细 0/ l 同时 出 现 以下症 状 中至少 2个 : 热 、 胱过 度 充盈 、 发 膀 下腹
痛、 尿失禁 症状加 重 、 自主反 射 亢 进 、 尿液 混 浊 伴异 味、 肾区不适或 扣痛 、 身乏力 不适 。膀胱结 石依据 全
11 临床资料 .
5 6例 S I C 患者 , 4 男 7例 , 9例 ; 女
年龄 1 4 ( ; 伤原 因 : 5~ 8 岁 致 车祸 伤 2 3例 , 物砸 伤 重
尿功能包 括 自控排 尿频率 >每 2h1次 或排 尿 收到 完全控 制 为触 发 点 刺激 排 尿 , 余 尿 量 <5 l 残 0 m 为 排尿功 能重建 。泌尿 系感 染 诊 断标 准 : 常 规 白细 尿
山东 医药 2 1 00年第 5 第 6期 O卷 者性 生活 及 康 复 训 练 。反 复 的感 染 及 输 尿 管 反 流 可导致 肾功 能损 害 , 导 致 S I 是 C 患者 晚期 死 亡 的
之一 , 是影 响 S I 者 生存 质 量 的重要 因素 … 。如 C患 处 理不 当 , 会继发 感染 、 结石 、 肾积水等并 发症 , 重 严
者可造成 肾功 能衰 竭 甚 至 死 亡 。2 0 0 4年 1月 ~
以免增 加输尿 管返 流 的危 险 。建 立排 尿 日志 , 记 录残余 尿量 , 根据残余 尿量调 整 间歇导尿 的次数 。 并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O卷第 6期
脊 髓 损 伤 患 者 早 期 间 歇 导 尿 临床 观察
刘旭 东 , 勾丽 洁 ‘ 杨 晓莲 , , 黄
王 文清 。 姜贵 云
武 , 叶红 , 柴 朱振 丽 ,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应用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应用

康 复 期 ,取 得 了较 满 意 的效 果 。
导 尿 时膀 胱 内 尿 量 不 能 超 过 500 ml。早 期 由 医 务 人 员 进 行 ,
1 临床 资 料
后 期 由患 者 自 己 操 作 。每 次 插 入 导 尿 管 排 尿 或 患 者 自行 排
我 院骨 科 在 2008年 1月 ~ 2009年 l2月 收 治 3O例 脊 髓 尿 ,尽 量 自然 排 尿 ,每 4小 时 测 量 尿 量 ,每 天 测 量 3次 ,3次 所
损 伤 伴 排 尿 障 碍 患 者 ,其 中 男 18例 ,女 12例 ,年 龄 21~ 58 得 的 尿 量 平 均 值 即 相 当 于 膀 胱 容 量 ;当 自然 排 尿 后 ,再 于 患 者
岁 ,平 均 年 龄 (32.0± 5.1)岁 。 颈 段 损 伤 l4例 ,胸 段 损 伤 4 耻 骨 联 合 上 方 压 迫 膀 胱 ,尽 量 排 空 膀 胱 ,同样 每 4小 时 测 量 尿
留 ,如 处 理 不 当则 可 造 成 膀 胱 输 尿 管 返 流 、肾 积 水 、泌 尿 系 统 2.2 间歇 导 尿 神 经 性 膀 胱 经 过 2~ 3周 导 尿 管 引 流 后 ,膀
感 染 和 肾 功 能 减 退 或 衰 竭 ,其 中泌 尿 系 统 感 染 是 脊 髓 损 伤 患 胱 肌 力逐 渐 恢 复 ,在 留 置 导 尿 管 期 间 ,如 有 尿 液 自尿 道 口 溢
液 。留 置 尿 管 后 要 夹 闭尿 管训 练 膀 胱 功 能 ,每 3~ 4小 时 开 放 2.4 统 计 学方 t检
1次 ,尿 道 口每 日用 0.05 碘 伏 清 洗 消毒 2次 ,引 流 袋 隔 天 更 验 。 换 1次 ,尿 管 每 1~ 2周 更 换 1次 。 每 次 开 放 导 尿 管 排 尿 尽 量 3 结 果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3例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护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间歇导尿的原理,然后分析了其在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接着强调了膀胱功能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措施。

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膀胱功能。

最后对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当前膀胱功能康复护理的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间歇导尿、脊髓损伤、截瘫、膀胱功能、康复护理、患者、措施、效果评价、重要性、现状、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截瘫患者因脊髓受损而丧失了自主排尿的能力,需要依靠外部辅助手段来维持膀胱功能。

在过去的治疗中,常见的方法是持续导尿,但这种方法存在着导尿管滞留导致感染的风险,同时患者长期依赖导尿管也会增加肾脏受损的可能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间歇导尿在膀胱功能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

目前对于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研究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通过系统分析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并总结具体的康复护理措施,以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同时评价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康复中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 意义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因为脊髓传导通路受损,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等问题。

间歇导尿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排尿,减轻膀胱压力,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患者的间歇性清洁导尿

脊髓损伤患者的间歇性清洁导尿
1322注意事项 ...
1 . 2物品准备
导尿管 的制作材料主要有 :硅胶 、橡 胶、乳胶和 塑料等 。不同的 尿 管具有 不 同的功 能 ,例如 :某些 尿管 具有 抗菌特 性 而可 以反复 使
①控 制每 日液体摄人量 ,限制在 10 ~10m /,最好每小 时平 50 80 Ld 均摄人 15 左右 ,使尿量 控制在20mLd 2mL 00 /以下。②对完全尿潴 留者 采取每4 h ~6导尿 1 次,导尿次数一般 为每 日4 次 ( ~6 早上起床时 、午 餐前 、晚餐 前、睡前 ) ,每 次相隔4 h ~5 ,并按患者 残余 尿量调整清
脊髓 损伤 (C )是 指 由于 外界直接 或间接 因素导 致脊髓 损伤 , SI
在 损害 的相应 节段 出现各种 运动 、感觉和 括约肌功能 障碍 ,肌张力异 常及病理反射 等相应改变 。它会导致患者 终身排尿 困难 ,引发尿路感
染 、损伤 等并发症 ,症状严 重者甚至会造 成死亡 ,给 患者 的人身及 财
1 ,硅 油 润滑棉 1 。另外 ,女 性患者 由于生理 解剖 同男 性患者 不 个 个
洁导尿 的次数 。为 了使 每次导尿尽量 达到最大膀胱 安全容量 ,减 少导
用 ;某 些尿管具有亲 水特性和 自身润滑作用 。绝大 多数患者特 别是男 性 患者 导尿时需要 应用润滑剂 ( 胶) ,某些润 滑胶具有局麻 作用 。但 对 于经济条件较差 的患者 ,也可 以用油或者水 来代替 。关于 导尿管的
收治 的 8 8例脊髓 损伤 患者 采用间 歇性 清洁 导尿 的护理 方 法 ,并进行 回顾 性地 分析 、 总结 。结果 本组 惠者膀胱 容 量均正 常 或接近 正 常 ,残
余尿 量 均 < l O L,1 残 余尿 量 < 3 m Om 2例 0 L;6 例 形成 反射 性 膀胱 ,2 3 5例 膀胱 充盈 后 可 自行排 尿 , 无严重 尿路 感 染及 肾 积水 等并 发症 。

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简述清洁间歇导尿术(CIC)的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关键词:康复科;护理风险;对策脊髓损伤常并发泌尿系统功能障碍,伴随患者终身,是脊髓损伤患者后期死T气的主要原因[1]。

临床常留置导尿管,但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膀脱结石等并发症。

Lapides等于1971 年提出了清洁间歇导尿术(CIC)的概念,并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临床效果。

CIC是指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2]。

许多研究表明,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应用CIC 能免除留置导尿的不便,并能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生存得更长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2]。

1.方法1.1 应用CIC 的时机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首要处理目标是,利用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排空膀胱,防止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壁损害及尿路感染。

在脊髓损伤后最初的1---2周内,由于建立静脉治疗通道、外伤后多尿、每小时尿量计算等原因,不宣进行CIC治疗,以留置尿管为宜。

但病情稳定后,应及早进行治疗,以减少留置尿管所致的各种泌尿生殖系并发症,如尿道炎、陈肿、前列腺及皇丸炎、膀胱结石、膀胱窜缩、膀胱输尿管返流、植物神经反射亢进、膀胱癌等。

1.2 残余尿量与导尿时间每4至6小时导尿1次,准确记录导尿时间和尿量。

间歇导尿时间,根据吴氏定律,细菌在膀胱内的浓度是一个指数型曲线,在开始,细菌浓度随着尿量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延长细菌又不断增多繁殖浓度上升,并超过起始浓度,从最初细菌浓度降低而返回原先水平时间为安全排空间,故间歇导尿应在安全排空期内排空,从而有助于保持无菌尿或消除细菌尿,所以间歇导尿的间歇时间应根据病人尿量的不同具体安排间歇导尿时间。

应用清洁间歇导尿术前1周测量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

女性正常膀胱容量为250~550ml,男性为350~750ml。

依据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导尿间隔时间,一般残余尿量约400mL,每天导尿4~5次:残余尿量约300ml,每天导尿3~4次:残余尿量约200ml,每天导尿2 次;残余尿量<150ml,每天导尿1次:残余尿量<l00ml,可停止导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单位 1.236800 亳州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2.241000 芜湖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宋海燕 女 本科 主管护师 护士长收稿日期 2012-12-14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宋海燕1 张 圆2摘要 综述了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1内容包括间歇导尿的指征选择\时机选择\方法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对患者尿液细菌学监测的影响1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患者的自我应用\可行性和依从性等7个方面0认为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教育1让其了解间歇导尿的意义1其次要让患者理解饮水量与间歇导尿时间的关系1自觉遵守饮水计划0另外还要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导尿工具1使其掌握科学的导尿操作方法1并及时评价患者情况等全方位的护理管理1最终让脊髓损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1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工作和社会0关键词!间歇导尿;脊髓损伤;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11"2013#11-0015-03 间歇导尿 c i e a n i nt e r m i t t e nt c a t he t e r i z a t i o n ,C I C )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O 脊髓损伤 Spi na i c o r d i nj ur y ,SC I )的患者因为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它不仅严重损害患者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还可致损伤平面以下内脏器官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和支配,引起神经性功能紊乱,尤以受脊髓终末支配的盆腔器官功能障碍最为常见,造成膀胱功能障碍O SC I 患者晚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尿毒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O 为了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维护肾脏功能,必须给予SC I 患者科学的泌尿系管理O C I C 已成为目前公认的SC I 患者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 1]O 早期实行C I C 是协助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近生理状态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O 现将C I C 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O AB C I C 的指征选择C I C 适用于背髓损伤后,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潴留,膀胱内压较低,无逼尿肌反射亢进,无明显尿失禁及尿液返流;逼尿肌反射亢进及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不协调;运动瘫痪性膀胱功能障碍,外括约肌功能正常;马尾~骶髓病变,膀胱去神经状态,盆神经损伤~去髓鞘病变,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尿道外括约肌功能紊乱患者;防止尿失禁的膀胱再造术后O 但是精神状况不稳定者,上肢活动受限的患者,以及膀胱容量过小的患者禁忌使用O CB C I C 的时机选择及早实施C I C 已成为治疗SC I 造成的神经源膀胱的共识 2]O 但是过早地实施C I C ,会带来很多困难,例如饮水计划与输液量的矛盾~病情危重~患者无法配合等O 持续留置尿管时间太长又会带来膀胱挛缩~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O 有报道 3]指出当患者每日输液量<500m i ~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m i 的情况下,拨出尿管,及早实施C I C ,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膀胱容量,提高膀胱顺应性,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4]O DB C I C 的方法选择C I C 分为无菌C I C 和清洁C I C O 无菌C I C 是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C I C ,适用于在医院内执行O 清洁C I C 是在清洁的条件下进行C I C ,适用于社区~家庭,由患者本人或照顾者执行O 这里清洁的定义是指所用的导尿物品清洁干净,会阴部及尿道口用清水清洗干净,无需消毒,插管前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即可,不需要无菌操作 5]O 但是目前清洁C I C 技术中关于导管选择~饮水计划~导尿频率~患者以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患者的依从性以及社区随访制度等问题,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O 目前早期电话干预被证实是有利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护理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 6]O EB C I C 材料的选择4.1 型号导尿管根据粗细有不同的型号,一般成年男性用F 10~F 14尿管,成年女性用F 14~F 16尿管.目前,我国普遍应用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导尿用品,一次性导尿包内含聚氯乙烯导尿管1根,碘伏消毒包1个,硅油润滑棉1个O 由于生理解剖与男性患者不同,女性患者在自行C I C 的过程中需要准备一面镜子或者可以帮助患者看到尿道外口的特殊导尿管O 导尿管一般不超过F 16,防止因导尿管过粗使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漏尿,增加感染机会 7]O 4.2 材质导尿管材质多种多样,一般分为:第1类是PV C 橡胶导尿管,这一类导尿管价格比较便宜,但对人体的刺激性强,以及容易造成尿路感染,基本淘汰;第2类是硅化乳胶导尿管,为了减少乳胶组织相容性差造成的尿道刺激,在乳胶导尿管的表面包被一层硅橡胶,这一类导尿管价位适中;第3类是硅橡胶导尿管,硅橡胶导尿管生物相容性好,不会产生黏液分泌和沉积物,导管光洁度高~弹性好~引流畅通,患者感觉舒适,但价格昂贵,在欧美发达国家使用较多,我国也有,但使用并不普及;第4类超润滑导尿管,即在乳胶导尿管表面进行材料改性,使得导尿管表面有亲水涂层,由于亲水性材料表面在富含水时,与人体体腔51 当代护士2013年11月中旬刊万方数据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其表面的含水层可以替代传统使用的润滑油剂8部分女性患者润滑剂也可顺利完成导尿95 C I C对SC I患者尿液细菌学检测的影响留置尿管引发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0导尿管长期置于尿道内使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膀胱对细菌的机械防御能力被破坏削弱了尿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致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道而引起感染随着管道在尿道留置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根据黄莹11报道C I C患者尿细菌培养计数提示尿路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留置导尿的例数说明C I C与留置导尿相比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C I C 不仅减少了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还可以让膀胱周期性扩张能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可预防膀胱内压升高又可以适当地充胀膀胱以保证其黏膜有充足血运减少感染发生126 C I C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6.1 饮水计划的制定进行C I C的患者必须做到合理饮水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要符合规律排尿的要求那么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饮水计划就十分必要指导患者每日饮水总量控制在1500~2000m l从2000到第2天的600时段不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以下因素的影响导致定时导出的尿量有时难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围!部分患者有自己固有的喝水和饮食习惯不会根据饮水计划的安排而改变原来的习惯饮水计划实施困难即使是配合饮水计划的患者也有部分认为和自己的生理需求不符影响生活质量"尿液的生成速度除了跟个体如年龄性别等有关还会受到天气气温患者体位的影响沈海涛等13研究发现与坐位相比平卧位时患者尿量增加尿液生成时间缩短6.2 C I C的时间和次数每次导尿前让患者先做自行排尿动作进行排尿意识训练并根据自行排出尿量的多少决定导尿的频次使膀胱有规律地充盈与排空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一般开始为每4~6h导尿1次每日导尿<6次当排尿量>100m1且残余尿量<300m l时每6h导尿1次排尿量>200m l且残余尿量<200m l每8h导尿1次残余尿量<100m l或为膀胱容量的20%~30%以下时停止导尿147 C I C在SC I患者中的自我应用可行性排尿障碍已经成为SC I患者回归社会的最大问题间歇清洁导尿术能使SC I患者处于相对不带导尿管状态从而提高SC I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C I C术是一项简单的操作SC I所造成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通过正规的学习掌握好清洁无损伤技术方法是可行的15这也是符合奥瑞姆的自理模式的8 C I C的依从性SC I患者对于C I C的应用存在认知障碍16所以在进行的健康教育中应避免说教采用阶段式多样化讲解和示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需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家属有机会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掌握治疗和护理的方法配合指导和监督患者尤其对膀胱训练可通过各种方式如观看多媒体视频课堂讲授以及护士手把手指导等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通过家属的配合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变为积极参与治疗从而改善患者对于C I C的认知使患者全面掌握C I C的每个操作步骤促进健康行为从被动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和积极的配合使患者依从性提高17SC I患者对于C I C所产生的费用的担心方面吴海波7认为经过培训后患者或家属完全可以掌握C I C 术这样可以增强患者排除困难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患者在出院后可以采用清洁C I C这样既减少了C I C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导尿的费用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方法189 小结实行间歇导尿可以使患者的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近似生理状态促进膀胱功能恢复C I C已成为目前公认的SC I患者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但多种因素影响了C I C的正确应用使很多SC I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泌尿系护理管理引起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首先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教育让其了解间歇导尿的意义其次要让患者理解饮水量与间歇导尿时间的关系自觉遵守饮水计划另外还要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导尿工具使其掌握科学的导尿操作方法并及时评价患者情况等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最终让SC I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工作和社会参考文献1 李烟花,张晓萍,顾春红.清洁间歇导尿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研展[J].上海护理,2011,11(6>:66~69.2 胡碧三,蒋玮.间歇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应用护理杂志,2010,20(5>:7~8.3 余雪梅.脊髓损伤患者36例实施间歇导尿指征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3>:17~19.4 李琨,肖萍,王熠平,等.脊髓损伤患者实施间歇导尿指征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25(10>:35~37.5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1,46(2>:210 ~216.6 杨荆艳,李莹.电话随访对间歇导尿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28~29.7 吴海波.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84~185.8 兰萌,韦丽萍.3种导尿管材料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对比研究[J].护理学报,2008,15(8>:4~6.9 黄琨,应燕萍.清洁导尿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3.10 程红缨.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与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B>:36~37.61T O D A YN U R SE N o v e m be r2013N o.11万方数据%%%%%%%%%%%%%%%%%%%%%%%%%%%%%%%%%%%%%%%%%%%%%%%%%11 黄莹.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对尿路感染的观察[J ].中华实用医药,2008,3<35>:70~71.12 丘雪梅,李燕,卢向莉.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香港脊髓损伤中心的应用和启示[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8<2>:154~155.13 沈海涛,李建民,励建安,等.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液产生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293~295.14 柯丽,沈杰,吴立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J ].安徽医学,2010,31<3>:290~292.15 夏艳萍,郑红云,赵超男,等.脊髓损伤患者自我间歇导尿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10>:624~625.16 施娟,周月秀,陆静,等.社区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上海护理,2012,12<12>:21~24.17 孟玲,时丽萍.健康教育对自我间歇性导尿患者依从性的作用[J ].中国康复,2010,25<3>:233~234.18 杨帆,封亚玲,张美霞.间歇导尿对预防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3>:379~380.<本文编辑:王 萍 李贞贞>工作单位!226406 如东 江苏省如东县第三人民医院张海梅!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3-01-18!内科护理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张海梅 徐维维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结果 观察组按时服药\按时复诊\按时锻炼和健康饮食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B a t he l 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性护理;遵医行为;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3#11-0017-03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到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虽然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然而治疗后的致残率仍较高,严重影响到广大中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脑卒中患者若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并通过规范化的治疗是可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期后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2] 因此,加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延续护理可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持续的康复指导和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恢复效果 为此,本科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AB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38例,其中男71例,女67例,年龄35~75岁,平均(56.513.6)岁,其中脑出血74例,脑梗塞64例 所有患者均经C T 或M R I 明确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 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延续护理措施!成立服务团队小组成员要理解延续性护理的内涵,掌握延续性护理的核心技能,并定期对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学习,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及熟悉的操作技能 "健康宣教由于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差 因此,在患者出院前3d 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知识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讲解坚持规范性服药及自我坚持康复训练重要性,并每次免费发放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资料,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均具有重要作用 3] #脑卒中热线设立专用的热线电话,由小组护理成员轮流值班,对出院患者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全面了解患者的家庭康复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进行家庭访视,进一步巩固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71 当代护士2013年11月中旬刊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