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网络环境要求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一、引言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指政府机关在内部搭建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旨在实现政府机关内部的有效通信、协作与信息共享。

本文将针对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目标与需求分析1. 目标- 提高政府机关内部沟通平台的效率。

- 加强政府机关的工作协同与协作能力。

- 实现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的共享与流通。

- 提升政府机关内部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

- 加强政府机关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 需求分析- 内部通信需求:政府机关内部成员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通信,传递工作要求和信息。

- 协同工作需求:政府机关内的不同部门需要协同合作,档案资料的共享、对文件的协同编辑与审批等。

- 决策支持需求:政府机关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决策,需要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

- 安全保障需求:政府机关内部的信息需要保密,对信息进行加密、权限控制,防止信息泄露。

三、技术架构设计1. 网络架构-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搭建安全与稳定的网络环境。

- 划分不同的网络子网,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控制策略。

2. 服务器与存储- 采用高可靠性的服务器设备,提供稳定的服务。

- 建立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安全与高速访问。

3. 数据库管理- 选用可扩展性强、性能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设置定期备份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

4. 用户权限管理- 设计合理的用户权限控制策略,包括用户认证与权限分配等。

- 建立角色管理机制,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进行权限的管理和控制。

5. 通信协议与安全技术- 使用HTTPS协议提供安全的通信环境。

- 配置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保障数据安全。

四、功能模块设计1. 内部通信模块- 提供实时的在线聊天功能,方便成员之间沟通交流。

- 支持语音通话、视频会议功能,实现远程办公。

2. 协同工作模块- 建立团队协作平台,支持多人同时编辑、审批文件。

- 提供工作流程管理功能,自动化各种流程,提高办公效率。

电子政务内网机房设备规格及要求

电子政务内网机房设备规格及要求

电子政务内网机房设备规格及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机构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手段。

而机房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在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电子政务内网机房设备规格及要求的一些建议。

一、物理环境要求1.机房面积: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规模和需求确定机房的面积。

一般来说,电子政务内网机房的面积应符合安全、运维和设备布局的需要。

2.空调系统:机房内的设备工作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建议使用冷热通风交替的精密空调系统,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3.电力供应:机房应配备双路电源供电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建议使用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备用电和过载保护,以防止重要数据的丢失和设备的损坏。

4.防火系统:机房应配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以提供对突发火灾的早期警报和灭火能力。

二、网络设备要求1.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配置适当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满足需求。

2.网络设备:建议采用高速、可靠的网络交换设备,以提供高效的网络连接,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3.防火墙和安全设备:配备防火墙设备以保护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同时配置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以监测和阻止任何潜在的安全威胁。

三、设备布局要求1.机柜:机房内应设置规范的机柜,用于安装和组织各种设备。

机柜应具备良好的散热能力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2.机房布线:机房内的布线应规范、整齐,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布线,以确保信号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3.后备设备:建议配备备用设备,如备用服务器、备用网络设备等,以确保在主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并保持系统的连续性。

四、安全管理要求1.准入控制:机房内应采取相应的准入控制措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可以进入机房。

准入控制可以通过门禁系统、指纹识别等方式实现。

2.监控系统:机房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测机房的安全情况,并能及时发现和报警任何异常行为。

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还能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然而,由于安全和隐私等因素的考虑,电子政务系统在外部网络环境下的访问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以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在外部网络下的安全与稳定性。

1. 背景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是指解决电子政务系统在外部网络环境下的访问问题,如政府网站的远程访问、在线政务办理等。

由于政府信息的特殊性,以及不可忽视的网络安全问题,必须采取特定的解决方案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需求分析在制定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时,需考虑以下需求:•安全性: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在外部网络环境下的访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稳定性: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在外部网络条件下的稳定运行,避免系统崩溃和服务中断。

•可伸缩性:考虑到政府网站访问量可能随时增加,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访问压力。

•可管理性:提供方便的管理工具,支持对外网系统的监控、维护和升级等操作。

3. 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需求,提出以下解决方案:3.1 虚拟专用网络(VPN)VPN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隧道来建立私密通信的技术。

政府可以利用VPN技术,将外部网络对电子政务系统的访问隔离,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同时,VPN技术也能提供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等功能,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3.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是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可以帮助过滤恶意流量、防止网络攻击和入侵。

政府可以在电子政务外网的入口处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访问进行监控和过滤,确保外部网络的安全。

3.3 负载均衡为了应对大量访问压力,政府可以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来分配流量并将其分散到多台服务器上。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确保在高负载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

3.4 系统监控和管理政府需要建立合适的监控和管理机制,对电子政务外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XX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

XX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

XX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XX市电子政务外网正常运行,保证部门局域网系统的安全,促进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子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不需在内网(涉密网)上运行的业务.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网络系统,是由网络设备、配套的网络线缆设施及网络服务器、工作站构成,为合川市电子政务外网、国际互联网应用目标及规则服务的硬件、软件的集成系统。

具体指全市党政机关所有网络和软、硬件设备及各部门、各单位与合川市电子政务外网办公自动化网络、国际互联网相联的网络系统(含各内部局域网)。

第四条全市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适用本办法,有关企业参照执行(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五条对于违反本办法的,市政府办公室有权给予批评及处理。

对于构成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市政府办公室将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章网络建设第六条为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全市各单位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应当遵循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和全面防范的原则。

第七条各单位原则上不再新建单独网络传输通道与重庆市级相关部门连接;同时要加强对各单位已建全市性网络系统的整合,逐步将传输通道整合到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传输通道之中,通过市政府办公室与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技术中心和重庆市级相关部门连接。

第八条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必须符合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的相关标准,能够满足安全运行和信息保密的需要。

第九条全市各单位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同步设计和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用于安全系统方面的投入应不低于工程投资总额的15%.第十条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查。

各单位要求在电子政务外网内下设内部局域网必须向市政府办公室提出申请。

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技术参数要求

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技术参数要求
2

3
政务云管理节点服务器
国内知名品牌:2U机架式并提供机架安装套件;处理器:Intel Xeon 4C E5-2407 2。2GHz 10MB 6。4GT 80W ,数量≥2颗;芯片组:板载Intel C606芯片组;内存:16GB(2*8GB) DDR3 内存,≥6根内存插槽 192GB DDR3 ECC Registered;内置硬盘:数量≥2块,容量≥3。5300G/15000RPM/6Gb/SAS热插拔硬盘,最大扩展≥8个3。5”热插拔SAS/SATA/SSD硬盘位和2个内置2.5寸SATA/SSD盘位 ;RAID卡:板载6Gb RAID高性能控制器,不占任何板载接口包括PCIe接口,RAID0,1,5,6,50,60,缓存≥1GB;以太网卡端口:板载双千兆网口,独立IPMI管理接口,PCIe插槽配置:支持1x PCI—E 3。0 x16,3x PCI—E 3。0 x8,1x PCI—E 3。0 x4 (in x8),1x PCI—32 半高插槽,高效能节能≤700W(1+1)冗余金牌电源;系统风扇支持热插拔,支持冗余;系统管理:远程管理配置,集成基板控制芯片,支持IPMI2。0标准,可实现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远程操作,包括远程的开机、关机、重启等;远程管理卡,支持主板集成独立IPMI端口,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使用此功能,管理软件,管理控制台将数据中心中所有元素纳入同一管理台中,提供一个界面进行管理,包含资源统一智能调度基础插件模块服务。物理机远程自动部署服务;包括对温度,风扇,内存,CPU等的重要参数实时精细化监控;提供全面的报警日志处理服务并可以自定义报警策略;透过IPMI—SOL远程改变BIOS设置。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使用此功能。提供原厂商提供3年7*24*4小时厂家现场服务。投标时必须提供原厂服务质保证明文件原件。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介绍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介绍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介绍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应用情况参阅材料一、国家对电子政务外网的定位和要求根据中办发200217号和200618号文件精神,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组成。

其中,电子政务内网主要用于支撑各级政务部门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内部办公、决策、监督、协调、管理以及特殊办公的业务应用,承载的是涉密或敏感信息。

电子政务外网主要服务于各级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承载的是非涉密信息。

政务内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设,由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具体实施,并负责建成后的运维管理工作。

-1-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22988号)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各地要在2022年底前建成覆盖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务部门的政务外网平台。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桂政函2022292号),广西电子政务外网二期项目于2022年正式启动,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广西经济信息中心(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具体承担建设和建成后的运维管理工作。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家保密局、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22988号),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快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和应用,特别强调要完善全国县级以上政务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各级政务部门要根据业务属性加快部门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将非涉及国家秘密的业务信息系统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上,以满足各地区开展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等应用的需要。

2022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国办发202266号、桂政办发202240号、桂政办发202210号和桂政办发202242号文,提出要进一步理顺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体系,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管理,着力推进市、县横向网络建设,逐步推进部门业务专网和应用系统向政务外网迁移,加-2-快推进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中心建设和应用,促进各级各部门可开放的信息资源分别在电子政务内、外网上普遍共享。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④ 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各类应用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是一 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部分。政府电子政务数 据库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以及 统一的应用系统,为政府电子政务提供后台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3) 要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单位信 息资源体系、重点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等。要发挥信息资源 的效益,关键在于各信息资源的互联和交换。因此,必须对信 息资源进行整合,一般包括对上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全面信息 资源整合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5) 以标准化建设作保证
– 电子政务系统不仅需要内部互联,而且需要与其他网络相联。因此,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② 政府办公业务网 (外网) 。是本单位办公业务网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 上级部门和下级单位进行互联的广域网。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各管理 部门已经建立的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互联,具有授权机制下的信 息共享,以保证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中从该网上获取业务信息。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③ 政府公众信息网 (因特网) 。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信息渠道,政府通 过它向社会发布信息,公众与政府网站进行双向沟通。这一网络与前 两种网络不进行任何物理联接,独立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 是实现政府信息浏览、电子邮件服务,同时,通过建设本单位主网站 或主页,在网络上开展面向公众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1) 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亦称统一的网络中心。要设计合理的网络 平台,搞好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和适应管理需要设立各网络工作 站的建设,做好相应的系统软件配置和域名规划。

八章电子政府的基础建设邹黎

八章电子政府的基础建设邹黎


以下的政府部门办公网实行物理隔离 内网中包括国家涉密信息、高敏感度信息以及核心办公业 务数据等,和传统意义上的涉密内网相对应,主要解决一 定级别的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问题,同时负责政府部门内 部的信息管理,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等。 内网是典型的层次结构,实行逐级、分层管理。 内网通常是在部门原有的局域网基础上,采用互联网技术 建立起来的部门内部的网络系统。 政务内网除了具有一般局域网的功能和特点外,还针对政 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的需要,提供了一系列办公和信息管理 应用模块,肩负着实现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电子化和信 息化的任务
外网主要是处理各政府部门面向企业、公众提 供的服务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
6
第一节 网络建设基础
内网和外网之间物理隔离 外网和互联网之间可以采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或安全网关进行逻辑 隔离
企业
物 理 隔 离 逻 辑 隔 离
政务内网
政务外网
INTERNET
公众
第一节 网络建设基础
⒈ 政务内网与局域网
内网主要是一定级别以上政府部门的办公网,它与此级别
10
第一节 网络建设基础
从中央到地方,在同一层面上的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 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借助于横向的电子政务系统 ;同一业务系统上下级部门间的业务系统借助于纵向 的电子政务系统。其中,多数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范 围不再局限于某些部门和特定区域,而是形成了全国 性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 这些应用于不同业务范围、不同应用区域的电子政务 系统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我国以 政务内外网结构为特征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体系。
集成各类数据资 源、提供跨平台 异构分布数据资 源访问及处理服 务,支持跨平台 应用集成的解决 方案,同时,为 我国政务信息共 享及数据交换提 供接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的网络环境要求,电子政务,即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中的网络建设必须兼顾不同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服务及办公自动化等各项业务和职能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由于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其网络和办公系统必须稳定可靠。

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网络高速化,任意两点间尽量有高速传输通道。

为了对这样一个点对点的链接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就需要网络架构方式、网络设备本身都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

因此,网络中的关键结点必须采用高可靠性技术,而且网络的物理链路应该能够实现冗余备份,以便当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备用链路实现效据的传输,从而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2)管理性强,易于维护。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设备的数且也将不断增大,而性能优良的网络管理系统成为发挥网络性能、保障网络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电子政务部门的网络,不仅要求网络设备和系统平台的安装、配置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还需要有较强的网络管理手段,能否合理地配置和调整网络负载,监视网络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易于进行维护。

(3)完善的安全策略
由于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性,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硬件、软件以及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严防非法入侵和泄密。

(4)完善的服务质量(QOS)机制
在电子政务网络中,同时传输着各种信息,包括业务文件、管理信息、视频会议信息流、E-Mail、各种浏览页的内容等,但是这些信息的重要程度却哥不想用。

为了保障服务质量,网络必须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比如,网路应该能够区分传输信息的优先级,并首先保障优先级高的信息的传输;当网络出现拥塞时,应该能够为延时敏感性强的应用,如视频会议信息流,提供尽可能的优先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