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4课 理性之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加强作业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加强作业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含答案解析)

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热潮,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他们“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是( )A.受到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指引B.受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D.意识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3.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一位先驱,他在《海国图志》中明确而系统阐述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工商皆本”4.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5.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

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

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开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6.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一时期他们学习西学的主要意图是( )A.制造器物B.仿行制度C.变革思想D.强国御侮7.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

主要是由于康有为在这里( )A.纯粹考证儒学经典的真伪B.不敢从正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C.借助儒学外衣宣传西方政治学说D.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讲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讲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法国大革命以一种无与伦比的群众动员的威力把这些普世伦理确认为一切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源泉。

”材料中的“普世伦理”是指()A.人文主义B.因信称义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

法国大革命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因此大革命中的“普世伦理”应该指启蒙思想的相关主张思想。

2.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

到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运动。

该运动的激进之处突出表现为()A.追求个性解放B.重视现世生活C.提倡生而平等D.构建理性王国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启蒙运动的理解。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最大的进步就是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并为未来社会提出了构想,即建立理性王国。

3.“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A.狄德罗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即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来保障人们的权利。

4.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解析:选C。

启蒙思想反映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B项排除;题干中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D项与题干观点相对立,排除;A、C两项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然题干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强制工具,显然,A项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

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2: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材料3: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目录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第14课理性之光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16课综合探究:解决“李约瑟难题”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希腊(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2文艺复兴【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1、背景:(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因素)黑死病;(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 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6、影响: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
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
为习之晚也!
——《徐光启集》
以徐统光治启者为故代步表自的封开,拒明绝士扩大大夫对外交多往数,士进大一夫步视扼西杀方了科中技国为跟“上奇世技 界潮主流张的学机习会西,方埋的下先了进中科国技落。后挨打的伏笔淫。巧”,拒绝接受。
心向学无耽于逸乐。
——张明富《“贾而好儒”并非徽商特色》
问题一:葛士巽经商之后,是如何使用这些财富的?其实质反映?
购田置地、修建祖庙、兴办学堂(没有用于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实质: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政府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问题二:作为徽商的葛士巽,是如何教养子弟的?其实质反映?
要求子弟读书以便走科举之路
第一次请孙悟空上天,封他为弼马温, 悟空:“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活活的羞杀人”。
第二次请他上天,给了他一个“齐天大圣”的空衔。他说:“强者为
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希望凭借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最终,作者让如来轻而易举地将他压在五指山下。
▲《西游记》剧照
维护封建等级社会的思想根深蒂固
达精神诉求;③思想:程朱理学日益僵化,缺乏活力; ⑤外部:西学东渐开阔人们的视野;
评价: 积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 是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构成中国 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的源头。
消极: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儒学的范畴。
手工业 根据83页历史纵横,总结明清时期手工业领域的新现象
背 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杼
生产关系
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明至清中叶时期的经济背景和文化发展。

2. 掌握重要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明清经济的发展,如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等。

2. 教学难点:如何从经济现象分析文化现象,如文学、艺术等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

2. 准备教学视频,包括历史纪录片和相关讲座。

3. 准备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引导问题。

4. 安置学生预习相关章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文化成就以及历史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文化素养。

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以下是第一课时的具体教学安排: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明至清中叶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基础知识:详细介绍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梗概,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同时,强调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对后世的影响。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如明朝的商业繁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因素,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盘绕“明至清中叶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对后世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教室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通过互动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6.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明至清中叶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搜集以下方面的资料:1. 农业发展:了解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进步,如水利工程、耕作技术的改进、农作物的引进等,以及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14课理性之光解读

第14课理性之光解读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理性”内涵:
反对专制王权
追求民主
理反性对,宗即教人神的权思考与判断。理性主义追,求是自要由用人的
思考去反判对断贵问族题特,权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追的求旨平意等。它是
启蒙运反动对的愚核昧心和思迷想信。
追求科学
何谓“启蒙运动”?
17、18世纪(时间 ),欧洲资产阶级(领导者 )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用理性主义( 核心 )批判 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批判对象 ),追求民主、平等、 自由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性质 )。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思考:孟德斯鸠是如何做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 目的是什么?孟德斯鸠希望建立的政体是什么?
三权分立学说
议会 立法权
目的:防止君主专制 确保公民政治自由 核心: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政体:君主立宪制
核心:制约 与平衡
司法权
行政权
法院
君主
材料二:“在原始时代,人一生出来就都真正
1.霍布斯:社会契约论 2.洛克:分权学说
(二)高潮:法国 18C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主张: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法治
成为资C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1778年5月30日的晚上,一位
生命垂危的老人的与神父进行了这
样一段对话:
老人:“神父,你来自何处?”
神父答道:“啊,先生,我从

上帝处来!” 老人:“真的?您能给我出示
请思考:材料分别反映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反对专制,君主立宪制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材料一:孔子一个人由于在神明的问题上,提出了人类
理性所能形成的最圣洁的看法而受之无愧的荣誉。
——《风俗论》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课件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课件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 知识,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著名主张。并促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资产阶 级改良派有一些启蒙作用。
答案:A
2.“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惟武备则力求讲求……
惟恐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下列哪一派
学习思考·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材料 康有为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 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请思考:你怎样理解康有为的“变政”?
提示:“政”是指政治制度。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必须 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以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知识链接·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1898年,严复翻译的 《天演论》出版。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 族灭绝。但他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 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严复所宣传、提倡的进化论思想,成为 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守旧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 论武器。
C 干扰选项 《变法通议》作者为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干扰选项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著作,他主张维新变法
[题组多维演练] 1.以下是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陈世镕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陈澄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林吕排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
4.目的 挽救江河日下的 封建统治 。 5.影响 (1)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 师夷长技 ”的思想,付诸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2)迈出了中国 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必修三课标细化及教材调减第1-2课春秋战国的思想【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__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细化】春秋战国的思想:应掌握诸子百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__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细化】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应掌握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4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标细化】宋明理学:应掌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标细化】应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细化】应掌握天文学成就、数学成就、四大发明、建筑学成就、医学与药物学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掌握汉字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第8课笔墨丹青【课程标准】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掌握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岩画、壁画、帛画、风俗画;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自然永恒不变的 秩序才更好地展示了至高 的 存 在 …… 我 对 上 帝 深 信 无疑 ……“
信 仰 与 理 性
BELIEFF AND REASONL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

它们反复思考,它们所引起的

敬畏和赞叹就越是充溢我们的

心灵,这就是“头上的星空”

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4
“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 ”
科 学 理 性 逐 渐 驱 散 愚 昧 的 时 代
科学革命给人类在思维上带来了什么启示?
• 牛顿……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 存在……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 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 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
• 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 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 不会例外。
——康德,1784年
狄德罗 《百科 全书》 序言中 的知识 分类
狄德罗等人主编的《百科全书》 1751开始出版
1789年以前,共印制了约24000部
• “百科全书出版的目的 ,在于改变人民的思想 方式。”
•“一切制度和观点要在 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 判和衡量。”
•“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就 是不信神”
契约的结果: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现实社会
理性王国
真理只有一个,就是上帝 自然权利(天赋人权)——
君权神授
01 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平等权 (洛克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02 社会契约论(洛克 卢梭)
资产阶级 城市贫民
法 治:
03 个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
禁止;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
法律许可。
3.核心思想:理性 思想解放的运动……
2
“启蒙”是不是一场“运动”?
启蒙时代
1.时间:17—18世纪 2.过程:兴起阶段 : 17世纪,英国,洛克;
发展高潮: 18世纪,法国,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广泛传播: 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各国 康德
3.核心思想:理性 思想解放 ……
3
“启蒙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现实社会
真理只有一个,就是上帝 自然权利(天赋人权)——
君权神授
01 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平等权 (洛克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资产阶级 城市贫民
《论宽容》 宗教自由 ——伏尔泰,1763年
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 理性的自由。 ——康德
•……
现实社会
真理只有一个,就 是上帝
第14课 理性之光
《若弗兰夫人的沙龙》.PL.德比古绘 1755年前排右 数第三位是若弗兰夫人,她是启蒙哲学家的赞助人 之一。
1
什么是“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 2.过程:兴起阶段 : 17世纪,英国,洛克;
发展高潮: 18世纪,法国,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广泛传播: 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各国 康德
03 禁止;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 法律许可。 ——洛克
• 人们应当预见,(法国)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 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 理论所引导。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
•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 及贪婪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 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 ,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君权神授
02 社会契约论 (洛克 卢梭)
每个人交给社会他在自然状 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交给它 设置在自身上面的统治者,附以 明确的或默许的委托, 即规定这 种权力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或保 护他们的财产。——洛克
资产阶级 城市贫民
政府权力的来源:人民 设置政府的目的:保障人民权利
如何限制政府的权力:
三权分立(洛克、孟德斯鸠 )
启蒙运动
01 什么是“启蒙运动”? 02 “启蒙”是不是一场运动? 03 “启蒙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04 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是一个怎样的时理代性?王国
真理只有一个,就是上帝 自然权利(天赋人权)——
01 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平等权
君权神授
(洛克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用“理性”反对专02制社,会追契求约论和(构洛克建卢梭) 自由、民主、法治的时代
资产阶级 城市贫民
法 治: 个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