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

合集下载

《人因可靠性分析》课件

《人因可靠性分析》课件

目的与意义
目的
HRA的目的是识别和减少人为错误,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意义
通过HRA,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为因素在系统中的影响,为系统设计、培训、操作和维护提供依据,减少人为错误 导致的损失和风险。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HRA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对人为因素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HRA逐渐成为 可靠性工程和人为因素学科的重要分支。
交通领域应用
交通领域也是人因可靠性分析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涉及铁路、公路、水路等多个方面。在交通领域 中,操作人员的失误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人因可靠性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操作人员在列 车驾驶、船舶驾驶等过程中的失误概率,进而优化交通管理和调度计划。
例如,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人因可靠性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列车驾驶员在列车控制和驾驶过程中的 失误概率,进而优化列车控制和调度系统,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03
人因可靠性分析应用
工业领域应用
工业领域是人因可靠性分析应用的重 要领域之一,涉及化工、电力、钢铁 等多个行业。通过人因可靠性分析, 可以评估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的失误概率,进而优化操作流程和降 低事故风险。
VS
例如,在化工行业中,人因可靠性分 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操作人员在生产 过程中的失误率,进而优化工艺流程 和操作规程,提高生产安全性和产品 质量。
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HRA)
总结词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全面评估人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可靠性。
详细描述
HRA是一种综合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FMEA、 HEPASIM等,全面评估人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可靠性。HRA不仅关注人的失误率,还 考虑了人的适应性、培训情况、工作负荷等因素,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可靠性分析结果

人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最新版)

人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最新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人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最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人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最新版)【摘要】从人因失误的机理、分类和特点等方面,对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间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应从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人机系统设计等方面预防人因失误,从建立和维持操作者对安全工作的兴趣、作业标准化、安全管理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以煤矿斜井提升事故为例,说明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的判定原则和方法,从而为预防、控制人因事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因失误;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对比分析;事故模式0引言人因失误及人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06376起,死亡101480人,其中,发生重特大事故86起,死亡1525人,由于人因失误或人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伤亡发生率就占70%以上。

目前,对人因失误及人不安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理论模型和构建控制系统等方面。

即对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已从原先的确定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原因中占多大比例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类分析上,发展到通过运用复杂性科学原理和方法,构建出切实有效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系统。

与之对应,有关人因失误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则是探究人的失误机理并建立理论模型,用人的认知可靠性分析与动作执行可靠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应用到第二代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RA,humanreliabilityanalysis)法,开发动态的人的可靠性分析模型。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CREAM)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CREAM)
某航空公司在飞行过程中遭遇恶劣天 气,导致飞机失事。
分析过程
运用CREAM方法分析飞行员在决策 过程中的认知可靠性,评估其对风险 和不确定性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分析结果
发现飞行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决策 存在失误,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应 对措施。
改进建议
加强飞行员在复杂环境下的训练和模 拟演练,提高其认知可靠性和应急处 理能力。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筛选,以 备后续分析使用。
失误分析
失误类型识别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识别出具体的失误类型, 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失误后果评估
评估失误可能造成的后果,包括对人员、设 备、环境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失误原因分析
深入分析失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人为因 素、技术缺陷、管理问题等。
失误关联性分析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的认知能力和技能 水平,减少失误的发生。
制定规范和流程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和流程,明确工作要 求和标准,降低失误的风险。
引入辅助工具和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等,提高认知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06 CREAM案例研究
案例一:航空事故的认知可靠性分析
事故背景
防范与控制措施的局限性
难以预测和预防所有失误
尽管采取了防范和控制措施,但仍难以完全预 测和预防所有失误的发生。
措施实施难度大
一些防范和控制措施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投 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措施效果难以评估
防范和控制措施的效果往往难以准确评估,需要更多的实践和验证。
提高认知可靠性的方法与技巧
强化培训和教育
金融服务的可靠性。
THANKS FOR WATCHING

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通用版

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00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系统中人的可靠度计算由于人机系统中人的可靠性的因素众多且随机变化,因此人的可靠性是不稳定的。

人的可靠度计算(定量计算)、也是很困难的。

1.人的基本可靠度系统不因人体差错发生功能降低和故障时人的成功概率,称为人的基本可靠度,用r表示。

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可用下式表示:r=a1a2a3 (4—13)、式中a1——输入可靠度,考虑感知信号及其意义,时有失误;a2——判断可靠度,考虑进行判断时失误;a3——输出可靠度,考虑输出信息时运动器官执行失误,如按错开关。

上式是外部环境在理想状态下的可靠度值。

a1,a2,a3,各值如表4—5所示。

人的作业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工作时间内连续性作业,另一种是间歇性作业。

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作业人的可靠度的确定方法。

(1)、连续作业。

在作业时间内连续进行监视和操纵的作业称为连续作业,例如控制人员连续观察仪表并连续调节流量;汽车司机连续观察线路并连续操纵方向盘等。

《人因可靠性分析》课件

《人因可靠性分析》课件

人的认知可靠性与失误率
人的认知可靠性:人的认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对任务完成的影响 失误率:人在执行任务时可能出现的错误率 影响因素:疲劳、压力、情绪、环境等对失误率的影响 提高认知可靠性的方法:培训、休息、改善工作环境等
人误分类与原因分析
人误分类:操作失误、判断失误、决策失误等 操作失误原因:技能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 判断失误原因:信息不足、经验不足、情绪影响等 决策失误原因:信息不足、经验不足、情绪影响等 人误预防措施:提高技能、加强培训、改善工作环境等
07
总结与展望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总结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确保 系统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应用领域:航 空、航天、核能、医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 析、定量分析、综合分析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智 能化、自动化、集成化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确保宇航员和地面人员的 安全
提高航天器的可靠性和性 能
优化航天器的设计和操作 流程
提高航天任务的成功率和 效率
人因可靠性分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驾驶员疲劳监测: 通过分析驾驶员 的行为和生理数 据,预测驾驶员 的疲劳程度,及 时提醒驾驶员休 息。
交通信号控制: 通过分析交通流 量和驾驶员行为 数据,优化交通 信号控制策略, 提高交通效率和 安全性。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模型
添加标题
人因可靠性分析模型:包括人因可靠性模型、任务可 靠性模型和系统可靠性模型
添加标题
人因可靠性模型:包括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 的因素
添加标题
任务可靠性模型:包括任务难度、任务复杂度、任务 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CARMES五性一体化分析软件-模板

CARMES五性一体化分析软件-模板

五性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五性工具与数据集成环境五性工程软件CARMES6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数据中心协同一致的五性工作平台,全面到位的五性解决方案CARMES 6突破五性(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即RMS )工具集的定位,从型号五性一体化设计和全寿命、全过程、全特性管理需求出发,统一筹划,构建企业级五性协同工作环境和平台,强化五性项目、任务、流程、状态和数据的管理监控,功能更加强大实用,可有效辅助企业全方位实现型号五性工作的顶层管理、过程协同和数据共享,提供五性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1. 全面覆盖,全局掌控2. 综合集成,工程实用CARMES 6集成了型号五性工作所需的22个功能模块和丰富的基础数据库,覆盖30多个RMS 工作项目,形成工程实用的先进RMS 平台和解决方案。

发展历程五性工程软件CARMES自2001年推出以来,历经10多年的工程磨砺,持续创新,集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于一体,已成为集成化的五性工程领域专业软件平台。

CARMES 6是在系统总结型号五性工程发展需求和吸取广大用户多年应用经验及反馈意见基础上的一次重大升级,是CARMES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CARMES 6充分体现了装备RMS全寿命周期、全系统、全过程、全特性管理的需求,在寿命周期RMS任务、过程和状态集成管理,五性协同设计,功能与数据的一体化集成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在五性系统性、集成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易用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工程应用CARMES全面融合我国国防工程所需的五性技术和标准,立足国际前沿,密切结合型号工程实际,以贴身服务五性工程为出发点,在RMS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实效,已成功应用于神舟飞船总体及分系统,以及卫星、导弹、核装备、飞机、电子对抗、雷达、C4I、舰船、兵器等系统的500多家用户。

CARMES项目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因成功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而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嘉奖。

可靠性分析范文

可靠性分析范文

可靠性分析范文可靠性是指产品、设备、系统或过程在预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功能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工程和管理领域,可靠性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评估和提高产品或系统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1.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FMEA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工具,用于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或过程的影响。

通过分析故障的原因、频率和后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和影响程度。

2. 验证与验证(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V&V):V&V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验证产品或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客户需求。

通过进行测试、模拟和仿真等活动,可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3.可靠性评估:可靠性评估是一种定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给定的时间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利用可靠性数据和统计模型,可以预测产品的故障率、可靠性指标和维修需求等。

4.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和观察,来评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5.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FTA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分析系统故障的潜在原因和失效路径。

通过构建故障树模型,可以识别和评估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和影响因素。

6.可靠性增长:可靠性增长是一种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分析产品故障和维修数据,可以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增长曲线,从而预测未来的可靠性水平。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1.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可靠性分析所依赖的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在进行可靠性分析之前,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数据是真实、准确的,并且具有足够的统计样本。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Reliability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第三,为改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第四,为提高操纵员的技术与素质培训提供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3347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 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 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 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第三,为改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第四,为提高操纵员的技术与素质培训提供条件。

二、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人的可靠性可定义为在规定的最小限度内,在系统运行的任一要求阶段,由人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

影响人操作可靠性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

①人的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体因素、操作能力。

②环境因素:机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习惯是人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语言、行动和生活方式。

习惯分个人习惯和群体习惯。

群体习惯是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部,人们所形成的共同习惯。

符合群体习惯的机械工具,可使作业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错误。

群体习惯的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人的内在状态可以用意识水平或大脑觉醒水平来衡量。

第I层次是睡眠状态,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的觉醒水平极低。

层次II是意识的松弛阶段。

层次III是意识的清醒阶段,在此状态下,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决策能力、创造能力都很强。

第IV层次为超常状态。

处于第I层次状态时,大脑活动水平低下,反应迟钝,易于发生人为失误或差错。

处于第II、III层次时,均属于正常状态。

在工程心理学中,常用闪光融合阈限值表示大脑意识水平,来说明明人体的机能状况。

频闪融合阈限值越高,大脑意识水平越高。

压力是人在某种条件刺激(在机体内部的或外部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使人在心理上所体验到的一种压迫感或威胁感。

紧张状态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警戒反应期、抵抗期、衰竭期。

工作中对人造成压力的原因通常有四个方面:⑴工作的负荷。

⑵工作的变动。

⑶工作中的挫折。

⑷不良的环境。

三、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发展(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种类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HRA)的方法发展得很快,种类也较多,有些已在HRA中正式得到应用,有些仅是提出作为HRA的可选择方法。

人的可靠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事故序列中所定义的人员动作有一个合理可信的人误概率值,同时为系统可靠性的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针对系统操作和认知判断是现代人—机系统最普遍的作业,由于人员行为的多样性和高度复杂性,故不存在一种对任何行为模式都适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表1汇总了部分重要方法的主要特点与资料来源。

几种常用且较为成熟的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局限性。

(二)现有HRA方法的不足之处迄今为止,HRA已有数十种方法,这些方法对HRA的发展和应用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但正如许多HRA专家所评论的那样,它们均存在诸多不足。

1.使用HRA事件树的两分法逻辑(成功与失败)不能真实、全面地描述人的行为现象,因人在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中,可能有多种选择方式,其优化价值不同。

同时,人的认知失败产生的失误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对风险的后果不同,决不能用简单的“失败”概括。

2.缺乏充分的数据。

人的可靠性数据的缺乏是一个严重的、长期未决的而困惑至今的老问题,这与数据收集方式和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

这些数据对于复杂系统中人的行为的定量化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它应包括与时间相关的和与时间不相关的人误数据。

3.多依赖专家判断。

由于缺乏在复杂系统中人在真实运行环境下或培训模拟机上的人员失误数据,只能采取弥补性质的模型(如时间相关性模型)和/或专家判断作为HRA的基础。

专家判断法的使用难以显示出专家群体水平的一致性,并且预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受到很大的主观因素影响。

4.缺乏对模拟机数据修正的一致认同。

使用来自模拟机的数据,对专家判断的人的绩效数据进行修正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但是模拟机实验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运行环境,如何修正来自模拟机的数据以反映真实环境下的人的绩效一直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5.HRA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难以验证。

HRA的各种方法,对于真实环境下的人的可靠性的预测的正确性几乎无法得到证明。

特别是非常规任务中人的可靠性评价的正确性更是一个难题,例如与时间相关的误诊断、误决策的概率。

6.HRA方法缺乏心理学基础。

一些HRA方法/模型中缺乏对人的认知行为及心理过程的探索和研究;另一方面,尽管认知模型类型颇多,但难以找到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点。

7.缺乏对重要的行为形成因子的恰当考虑和处理。

即使在较好的HRA方法中,一些重要的PSF也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例如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态度、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和不科学行为等,在处理方法上也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

(三)HRA的发展趋势HRA方法的模型是以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建立的,着重研究产生人的行为的情景及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因此,笔者认为HRA将沿着下列方向发展:1.建立多种学科相结合的干扰信号图形事件描述。

通过干扰信号图形的操纵员事件树,分析各个节点处的人的事物机理和可能的事物模式。

2.建立人的信息处理理论上的人的行为通用模型,即带有反馈的序贯式行为模型。

该模型的研究重点是结合系统的实际运行经验和数据,探究和查找人的认知不同阶段的诱发失误环境与它如何通过人的失误机理产生人的非安全动作,并给出定量分析的方法。

3.循环式的人的行为模型。

即假设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意向或事件的驱动下产生的,人的动作过程不是事先规定而是依赖于当时情景条件建造出来的,这些动作之间高度相关。

4.建立人因数据库。

目前的单纯数字式数据或数字加简要条件式数据,不能满足人因分析者对数据所描述的人误的理解和对该数据的有效使用,因此,需研究和使用能保持失误因素间原始基本关系的新型数据。

5.人的行为机理研究。

对此,虽以Reason1990年的著作《Human Error》为里程碑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其后无多少具有实质性进展的成果问世。

人的行为机理研究应建立在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人的行为特性、行为模式、失误源、控制管理、失误形态等,完善和拓展人的行为机理研究的内涵。

第二节人的失误率预测技术(THERP )一、THERP背景描述20世纪80年代初,Swain A.D.,Guttmann H.E.等著名人因分析专家,经过多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研究报告“Handbook of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with Emphasis on Nuclear Power Plant Applications”(人因可靠性分析手册)。

在该报告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人的失误率预测技术(Technique for Human Error Rate Prediction ,THERP)。

这套方法问世以来,已被美国等多个国家广泛用于核电站、石化工业、大型武器系统等领域的风险评价之中。

二、THERP方法描述用THERP方法完**的失误概率定量化计算包括4个阶段:①系统熟悉阶段;②定性分析阶段;③定量分析阶段;④应用阶段。

共有10个步骤,如图1所示。

(一)系统熟悉阶段该阶段对系统的考察访谈与资料收集,需完成以下任务:①了解核电站PSA事件树和故障树中有关的人的失误事件;②了解与基本事件有关的人员任务;③人进行此项任务时的边界条件,包括:l 控制室的特点;l 系统的总体布置;l 行政管理系统;l 任务的时间要求;l 工作人员的指定职能技术要求;l 报警症状;l 恢复因子(二)定性分析阶段1.任务分析了解人员每项任务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相应的一系列相连贯的动作或子任务序列;找出人—机系统相互作用的界面;判断人在完成任务时所产生的失误的类别,对于分解得到的每一项子任务,同时必须查明以下几点:①动作实施的设备或仪表;②要求操作人员的动作;③可能潜在的人因失误;④控制器、显示器、操纵阀的位置等。

当任务是由不同的人员完成时,还需了解人员之间的监督关系对人员动作失误的恢复关系。

图2 串联和并联系统的HRA事件树2.HRA事件树的建造HRA事件树在人员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以两状态事件树的形式描述,以时间为序的人的各项行为与活动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用人因可靠性事件树进行人的失误分析时,每一个分支节点上都只存在两种决策可能,即进行此项操作时失败或成功的两种可能性。

图2给出了一个简单的HRA事件树。

建树的有关规则如下:①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某一项子任务失败和它的失败概率,相应的小写字母(如a)则表示该项子任务成功和它的成功概率;②位于HRA事件树各序列末尾的字母S和F 分别表示人员完成任务的成功和失败,如图2中的串联任务的情况,存在1个成功分支序列和3个失败分支序列;③HRA事件树的每个节点上有两个分支,左侧的分支表示成功,右侧分支表示失败,对于表示系统中硬件状态的分支点,从左至右按照失误的严重状态予以排列;④对于极小概率的分支事件可以从事件树中删去,并忽略恢复因子的影响;⑤在HRA事件树中,将相依的人员动作事件合并为一个子任务分支;⑥对于HRA事件树中的失败或成功节点,如果事件树中的一个支路已鉴别出其分析任务为成功或失败,这一个节点不再进一步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