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

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
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

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

系部: -

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

学号: -

指导教师: -

2016年5月日

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 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着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2010年3月20日

本文所涉及到的PLC电气控制柜,它具有抗干扰强、可扩展、工作性能稳定等特点,能够非常好的实现网络性能,不仅能完成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还能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工业的核心与灵魂。对于PLC电气控制柜,本文对它的安装与调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电气控制柜;安装;调试

【abstract】

This paper involved the PLC electrical control cabinet, it ha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extensible, stable performance, etc. It can achieve the perfect network performance, not only can finish the process automation control, but also can achieve the automation control equipment. And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and soul of the modern industry. For PLC electrical control cabine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deals with its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in detail.

key words : electrical control cabinet; Installation; debugging

近些年来现代工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革新,供电系统领域中对于电气控制柜的使用也不断扩大了,电气控制柜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增大,特别是目前的许多城市不断建立新的工厂以求发展经济,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控制柜的需求就更多了,由于现在的工厂中的线路布置大多数原则都是使用线路集中控制。因此,电气控制柜的设计与安装的合理性,对于工厂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主要是对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过程里的注意事项与步骤进行了介绍。

一、PLC电气控制柜的介绍

PLC控制柜一般说的是成套的控制柜,具有控制电机的关与开的状态功能。(一) PLC电气控制柜的基本结构

通常的PLC电气控制柜基本上都会含有以下的这些组成元器件:

1.空气开关:总电源开关,是控制柜的基本组件之一,而且整个控制柜电源都是由它控制。

2.PLC:可以按照工程进行选型。例如小工程的能够选择一体化的PLC,较大的工程对于PLC的选择就要求卡件式或是模块的了,另外还有可能要求为能够两件交换使用(即冗余)。PLC是核心控制,能够对其它元件发出停止与执行指令,或者另外的一些功能指令。

3.24VDC的电源:这不是任何一个电气柜都会有的,因为实际上大部分的PLC 本身就自带电源,所以这个元器件是根据客户是否有这个需求来装载的。

4.继电器:一般的PLC都是直接将指令发送到控制回路的,但是也有不少PLC 是先经过继电器中转,接着再发出指令,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继电器的。

5.接触器:一般来说只要是电气柜就不可能少的了接触器,它是电气柜组成元件中重要元件之一。接触器有直流接触器(电压DC)与交流接触器(电压AC)两种。它在电气柜中的作用主要就是用电和配电。接触器工作原理是它里面的线圈通电之后会产生磁场,并由磁场吸动静铁心,使得接触器触点动作,接着控制接触器触点闭合这样来对负载控制。

6.接线端子:这肯定是每个电气柜不能缺少的器件之一,接线端子的数量是按照需要信号的多少确定的。若是仅仅单纯的PLC控制柜,就要求接线端子了,若是你的电气柜还有其他需要,那就看情况而增加。

最基础的PLC控制柜大体上由这几个元件组成,其他的是能够按照客户的需要来进行增加其他元器件的。

(二) PLC控制柜的优点

PLC电气控制柜含有缺相保护、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另外还具有功能齐全、工作稳定、结构紧凑等优点。能够按照实际控制规模大小,完成组合,它不仅能完成单柜的自动控制,而且也能实现多柜通过工业以太网或工业现场总网络组成集散(DSC)控制系统PLC控制柜可以适应各类型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PLC控制柜目前已经在环保污水处理造纸、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中普遍的应用了。其中PLC控制柜的典型应用有:造纸机械、锅炉、港口机械、恒压供水、风机水泵、空压机、机床、中央空调、食品机械等。

此外,PLC电气控制柜能实现过程自动化控制与设备自动化生产,可以实现完美网络功能,具有的特点为:可扩展、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强是现代工业

的灵魂与核心。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设计相应的PLC控制柜、变频柜等,使得用户的要求得到满足,也可以配置人机界面触摸屏,使得操作更加轻松。

二、PLC控制柜的安装和使用要求

(一)PLC控制柜的安装环境与使用要求

1.每个机柜要优于20%的预留空间,为了在需要增加元器件时方便些,机柜的机构与全部内部连线满足IEC标准,全部机柜装配完整,全部电气工作满足电气规范的应用要求;

2.供电电源:DC直流24V 两相交流220V,50HZ;

3.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0到50摄氏度;

4.安装地点的相对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85% 无凝露;

5.控制柜安装地点无剧烈振动,振幅不超过1mm;

6.控制柜安放倾斜度不大于5度,海拔不超过1000m;

7.控制柜安装地点不可有腐蚀性介质和爆炸危险介质;

8.控制柜外壳良好的接地保护,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9.控制柜按一定容量与工作制设计,禁止用于设计外的其他场合。

(二) 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过程

1.现实按照客户提供的单子找出所要求的控制柜,拿出里面的钢板;

2.钢板拿出后放到先前准备好的地方平放,如图2-1所示。

图2-1 钢板放置示意图

3.钢板放平稳后根据客户的材料清单找出相应的元器件,一般的元器件有开关电源、温控器、控制开关、接触器、缺相保护、继电器等常用器件,这些即为最标准的系统控制柜的组成了,此外,还是会存在着某些非标的控制柜这里就不进行详细介绍了。

4.材料元件取完后就可以按照工程师所画的布置图所标出的尺寸进行定距离了,接着按照接线所要求的线直径决定放置线的线槽大小,通常如上图柜子基本用的都是60mm2与40mm2的线槽。

5.按照尺寸切割好线槽与放置元器件的导轨之后,标出标记,接着用4mm2的手枪钻打好孔。

6.打好孔后,利用无绳枪把线槽与导轨根据开始时的孔位用螺钉固定好。7.固定好线槽与导轨后,根据布置图把元器件放好,如图2-2所示。

图2-2 排版完成图

8.放好元器件后,还需要做检查这项重要的工作,排好后,再次按照料单逐一检查全部元器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另外放置的位置是否与排版布置图相同,若是不同,就需要重新排,若是相同,即可进行接线了。

9.板子完成后,接着就接线了,接线有着自身的规范(下面再说)。

10.板子接好线后,然后进柜。

11.进柜后,对柜子中的一些面板上的线也要接好,如CU352的线或风扇以及灯的线都要接好。

12.全部先都接好后,接着用与线槽对应的盖板把线掩盖在线槽内,使得整体整齐美观。如图2-3所示

图2-3 电气柜内部完成图

三、接线前的准备

进行接线前,有一项准备工作是必须完成的,既是把各种标签贴到相应的元器件上面,最好把标签贴得美观整齐些。对贴标签有着相关的规定:

1.全部标签不可以有破损,以及所标明的元器件代号要求清晰、清楚。

2.将所有元器件贴上标签时,对于同一类型元器件需要贴在同一位置,若是元器件不同也需要将标签贴到差不多的位置。

3.对于接线端子贴标签时,该对所贴的标签数与实际的接线端子数是否一致进行确认,还需要对标签进行整理好不可乱贴。

4.贴好所有标签以后,需要对元器件完整性进行最后的确认,检查所贴标签是否整齐与完整。

5.以上步骤弄好后,进行接线。

四、PLC电气控制柜的接线规范

一般来说对于各个电气控制柜的接线而言,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线的布局,二是进行线的二次布局。

(一)电气控制柜的一次线布局

通常控制柜的一次线是含有不同类型规格的,工厂中经常使用到的是10mm2

的与16mm2。一般来说,这种线基本都为3中颜色,既黄绿红,对应的是U、V、

W三相电。

进行接一次线时,一般需要按照工程师所画接线图标出的尺寸进行一次线与

二次线用到线大小选择。接下来先对一次线进行介绍。

一次线要求一定根据图纸标出的标准进行连接,由于设备的安全和这息息相

关,若是当控制柜所需要的是16mm2的线,但是线却是用了10mm2,则最后将有

可能使得设备不能满足其所需要的电压,进而设备将会出现相应的安全问题,严

重的甚至会对工作设备人员造成生命威胁。因此,接线一定要根据所需标准进行。

另一方面,我们要求选择相应合适的压线端子进行接线。

接线步骤为:

1.先是得确认线是不是已经都拿好了;

2.接着把线剪切到所需要的长度;

3.对已经剪好的线使用剥线钳将其两头剥约为2至3cm长度;

4.接着用相应压线端子将线套好,线中铜丝不可露出(避免漏电),接着以压线钳端子使其压牢;

5.把以上得到的线安放至相应位置利用工具使它拧紧;

6.不断重复上述步骤,进而做好一次线的布局

上述是主要的柜子一次线的接法,对于部分大功率的控制柜,相应的要求的

一次线的大小就会是50mm2甚至是75mm2等。因此,进行此类的一次线时,进而

在完成以上步骤之中,还需要添加一些步骤如接50mm2时,前4个步骤相同,接

着要求使用工单所要求的热缩管把它包裹好,然后以烘枪把它完成,别的一样。

完成以上步骤后既是已经完成了控制柜的一次线布局。

(二)控制柜的二次线布局

进行完一次线接之后,接着就是控制柜二次线的布局。一次与二次线的接法基本一样,在完成的主要步骤也是相似的,以及两种接线布局的时候,都需要确认将线放至元器件接线孔的底部,然后使用螺丝刀把它拧紧。还有的是在完成相应接线后,都是要求使用电动扭力枪把它固定好,而用扭力枪时候,就要按照线的尺寸,使用合适的扭力使其固定。

做好上述的步骤之后,接着把板放到柜子里面,然而在放到柜前,还需要做的是拿气枪把接线时在板子上面留下的废弃物除去。

(三)柜子面板上的布局

一次线与二次线完成之后,那么就只有最后一个步骤了,即为进柜。进柜时,需要确认好相对应的柜子,这是根据柜子面板上的孔位与图纸后的孔位是不相同进行确认。接着可以根据下面的步骤进柜:

1.找到相应的柜子;

2.将板子放到相应的柜子里面,用拆卸板子时柜子里的零部件将板子固定在柜子中;

3.确认柜子面板上所需要的风扇与别的元器件;

4.根据料单把找好的元器件装好;

5.再次检查确认。

完成上面的步骤之后,把面板上的线也全部接好,机已经做好了全部的线路布局的控制柜工作了。

(四)最后的工作

把线全部接好后,最后工作是用合适的盖板将柜子整理好,接着交给测试。如图4-1所示。

图 4-1 电气柜外部图

五、控制柜的调试

一般情况来说,对以上所提到的相关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就需要对控制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测了,看看能否满足客户所要求的。

(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工厂当中几乎做的是各种类型的供水系统,因此,不可缺少的就是水泵了。这就要求按照客户所需要的选择相关的水泵了。接着就可以进行相关测试。

在测试前,一些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对控制柜的相间距绝缘(500V 绝缘阻值要求高过500M)进行检测;其次,需要根据图纸的要求把比例调节阀、马达以及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接线;然后对控制柜电源进行检测,看看所有的相电压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接着就是把所有的水泵上的进口侧阀门与排气阀开启,并将水泵出口侧的阀门关闭,对系统进行注水排气,一旦所有水泵完成满水后,就把排气阀关掉;最后的一步,就是把在控制柜里面Q10、Q20等水泵主回路中空气开关关闭,送电完成后,才能把控制电源的开关合上。

(二)控制柜的功能检测

把所有准备办完后,接着就是检测控制柜的功能了。先对控制柜进行手动控制检测,把紧急操作的开关依据顺序逐一合上,并对所有水泵运行方向进行检测;接着检测自动运行时的控制柜,把全部的紧急操作开关断开,CU35X的操作菜单可以按照客户需要设好相应的系统供水压力,接着就可以设置为自动运行的系统工作状态了,合上Q10、Q20等水泵的电源开关,接着系统自动进行动作,并对所有水泵运行方向进行检测,接着把出口阀门打开,对水泵的自动投入切出与供水压力波动情况进行检测与观察,看看是不是正常。

(三)进口侧低压力时

若是进口侧出现为低压,策要求进行检查的功能为:低压力阀门调节功能,低压力启动缩减运行功能,稳流罐低液位停机功能。

阀门调节功能为低压力,若是把进口侧的供水阀门的开启度进行降低,这就使得系统的出水量将大于供水流量,比例调节阀前端压力将减小,如果压力<,调节阀将会动作,相应的进口开启度会进行调小以使得前端压力保持高过,到阀门全部关了为止。另一个方面,低压力的时候,需要把缩减的运行功能开启,若是入口压力<,在比例调节阀进行动作完成之后,泵组压力将会小于(此可按照实际进行调整),接着设定点影响功能开启,根据实际泵组的入口压力和安全值之间比例调小出口侧的设定压力,进而把出口侧流量降低下来,这样就能够实现延长停机时间了。而对于低压力时候的稳流罐停机功能,如果入口压力<,在比例调节阀进行动作完成之后,系统的流量要求量将会高过管网的来水量,这个时候稳流罐里面的水将补充使用,但是过时液位小过下限值后,系统报警将出现进

而停机。

此为进口侧低压时出现的,当时高压的进口侧,就会出现一个对这种高压的旁通功能的检测,即为若是出口侧设定压力的倍时,仍小于进口侧的压力,那么就会使得关停系统,这时的供水就由管网直接供应了。

(四)调试过程中的故障

调试时,一些不能预料到的故障时有可能出现的,若是出现故障,那么就会有警报声从控制柜里的蜂鸣器产生,接着PLC就会发出指令使得泵组关掉,进而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故障进行检查产生原因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故障出现时,我们首先是需要把总电源关了,进而避免出现人身伤害。

本文当中主要进行了PLC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的介绍,通过介绍PLC

电气控制柜的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进而能够让大家很好的认识了PLC电气控制柜的相关知识。在写作当中,我不仅对PLC电气控制柜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而且也学到了很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实践当中学到了许多经验,我在对相关资料的查询与搜集过程当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与自学能力,逐渐改变之前被动的学习,使得我也能够自己去学习那些有用的专业知识,另外在完成这篇论文的同时,对于控制柜很多专业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以后我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先是感谢这两年的学习当中老师们给我的悉心指导与帮助,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辛勤栽培与关心。另一方面,对于论文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指导的王老师,再次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之情,对于我这样没有什么经验的学生而言,在编写论文是出现过许多考虑不到的地方,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之下,这些地方都得到了一一改正,感谢王老师关怀与鼓励,使我在学习上与思想上都受益非浅,在此我向王老师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还有公司的师傅们,使得我学习到了许多以及顺利完成了这篇论文。

最后再次向所有关心我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

[1]格兰富电气控制柜的安装流程规范

[2]格兰富控制柜调试的规定流程

[3]格兰富PLC的简介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控箱设计步骤 一、设计工艺 1、根据图纸(系统图、原理图)选主要部件; 2、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制造标准排布主要器件; 3、根据排布结果选定箱(柜)尺寸(尽量选通用尺寸),校验器件排布结果; 4、根据图纸选其它辅助材料、元件; 5、绘制装配图、接线图,编制加工工艺卡; 6、采购所有器件、材料; 7、加工、或委托加工箱(柜)壳体; 8、按工艺卡装配主要器件,加工连接件、连接线; 9、按工艺卡装配附件、配件、接线; 10、整体装配完成,检验,试验(按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项目进行); 11、按标准及合同要求进行产品包装,附检验合格证、试验记录。 12、送货出厂。 二、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1、熟读设计方案任务书。掌握任务书中几点重要信息及参数,如果是在大型项目中,设计任务书会以合同的技术附件形式出现。这样就关系到控制箱的先进程度和设计制造的成本控制。只要掌握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就行了,这关系到你下面的选型等工作。 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方案性设计。如果是较大的项目这可以升级为可行性研究。即使是小的电控系统,起码也要列出不少2种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

要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这样为你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也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的制造成本。 3、进行设备控制设计,选择最佳的方案后,再进行设备设计,这个设计阶段,主要是设备的选型,选择各种合理元器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能实现设计任务中要求的控制功能。 2)要保证设备一定的先进性(在一些技术附件中为有具体说明), 3)要控制好成本,不要盲目最求先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在确定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设备后,就要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原理图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再结合所选电气元件的电气接线原理进行。 4、施工图设计。这里就不扯大工程设计步骤和要求了,单仅电控箱而言,根据所选元件的尺寸,综合考虑和选择电控箱的规格(国家有统一标准规格的电控箱柜台,也有非标的,非标的可根据你选择的电气元件进行规格设计)。 选择好或设计好电控箱的规格后,就可以进行箱内布置图的设计了,这个可以参照相关的电工工艺要求进行。 以下注意要点: 1)设备元件摆放布局合理、保证设备安全; 2)便于施工、检修等。 三、采购和安装调试规范要求。 1、根据上面的设备设计,设计出详细的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进行电气设备元件采购,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过剩浪费,或是设备出现短缺不足的现象。 2、根据上面的施工图设计,可以将采购回来的设备交予生产制造部门进行安装和接线了,并进行出场前的检验和测试。

电气控制柜控制箱查线步骤

控制柜箱查线步骤 1:核对柜体/箱体表面布局 比对台面/箱体表面、侧面的按钮仪表等的实际布局与图纸中的布局。注意检查:标牌、按钮、旋钮及灯的数量颜色等是否相同;标识内容是否一致;按钮、旋钮和灯的类型是否一致。(不同的部分注意用笔在图纸上或者柜体上标出) 2:核对柜内/箱内主要元件的布局 检查柜内或箱内PLC、空开、电源、插座等主要元件的数量、型号、布局和图纸上的情况是否一致。(不同的部分注意用笔在图纸上或者柜体上标出) 3:较对柜内/箱内主电路接线(220V、24V供电) 1)柜内/箱内220V电源供电进线端子上口到第一个空开上口(一般为2P空开,有1和3端)的连接,220V电源供电进线端子上口到220V电源指示灯的连接。 2)第一个空开下口(一般为2P空开,有2和4端)到端子(该端子用于其他220V空开的供电)上口的连接,该端子下口到其他220V 空开上口(一般为2P空开,有1和3端)及部分220V端子上口的连接。注:一般情况下相邻几个220V供电的2P空开的L端会用短接线短接,N端也会用短接线短接,以实现空开之间的并联。同时注意检查220V是否有短路,如果有短路应立即排除。 3)2)中提及的其他220V空开下口(一般为2P空开,有2和4端)到与之相连的端子上口的连接;2)中提及的其他220V空开下口(一般

为2P空开,有2和4端)到PS407、PS307、明伟电源及三眼插座的L 和N端的连接。PS407、PS307、明伟电源、三眼插座的PE与接地母排的连接。 4)PS407、PS307电源模块24V的L+、M-与IM153接口模块的L+、M-的连接; 给PLC模块供电的明伟电源24V的+与PLC模块的上部的空开上口(一般为1p的1)的连接,给PLC模块供电的24V明伟电源的-与M-端(接地母排)的连接;空开(与给PLC模块供电的明伟电源24V的+连接的那些空开)的下口与PLC模块上的需要接24V+的点的连接;PLC模块上需要接24V-的点与M-端(接地母排)的连接; 给现场的仪表,阀门,交换机等供电的明伟电源24V的+和与仪表、阀门、交换机等需供24V的设备连接的空开的上口(一般为1p 的1)的连接,给现场的仪表,阀门,交换机等供电的明伟电源24V 的-与M-端(接地母排)的连接;这些空开(仪表、阀门、交换机等需供24V的设备连接的空开)的下口与相应的端子连接,给现场的仪表,阀门,交换机等供电的明伟电源24V的-与相应端子的连接。4:较对柜内/箱内控制信号接线(220V、24V供电) 输入部分: 1)端子(引24V+电源,给外设传感器供电,与24V空开下口相接)与对应空开下口的连接。 2)端子(与外设传感器下口相接的端子相连接的端子)与PLC 模块上输入点的连接。

电气控制柜技术协议书

目录 1 总则 (3) 2 系统运行条件 (4)

3 采用标准 (4) 4 设备规范 (5) 5 卖方的工作范围和责任 (10) 6 油漆、包装、运输和储存 (11) 7 质保措施 (11)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它提出了该系统设备及辅助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买方在本规范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设备安装地点所在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卖方须执行本规范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本技术规范是电气控制柜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规范签订后,各方应按时交换资料,满足各方设计和制造进度的要求。 1.5卖方所供设备应按照有关法规、规范、标准等的要求,负责取得有关部门对其产品、文件、图纸的审查和批准。 卖方在进行认证过程中,为使认证工作进度满足交货进度,买方有权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卖方应安排足够有经验的人员来进行认证工作,确保能在资料正常审查所需时间内通过官方批准,因资料准备不充分、认证人员经验不足等卖方的原因而造成影响交货进度及工期,由卖方承担。 1.6除非得到买方的认可,卖方提供的设备、材料及零部件不应包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7 如卖方未明确对本技术规范提出差异,则视为其供货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及供货范围的要求。 1.8卖方提供的资料数据单位全部采用国际单位制。 1.9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2.系统运行条件 2.1安装地点:室内布置。 2.2海拔≦1000m 2.3环境温度:最高气温+40℃ 最低气温-25℃ 2.4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5抗地震烈度8度 3.采用标准 电气设备及总线接口应符合下列标准(但不限于下列标准): -IEC71 绝缘配合 -IEC185 电流互感器 -IEC186 电压互感器 -IEC43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组件 -IEC529 外壳防护等级 -IEC51 直接动作指示模拟电气测量仪器及附件 -IEC113 电工技术图表 -IEC158 低压接触器 -IEC255 继电器 -IEC269 低压熔断器 -ISO1690 电气设备噪声传播的测定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IEC-61158 现场总线标准 -EN-50170 欧洲现场总线标准 -JB/T 10308.3-2001 中国行业标准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工艺 2011年12月13日星期二11:271、基本思路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逻辑思维,只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 说是一种好的的设计。但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这些设计包括电气 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 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 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 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

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 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 依据。总体设计要使整个电气控制系统集中、紧凑,同时在空间允许条件下,把发热元件,噪声振动大的电气部件,尽量放 在离其它元件较远的地方或隔离起来;对于多工位的大型设备,还应考虑两地操作的方便性;控制柜的总电源开关、紧急停 止控制开关应安放在方便而明显的位置。总体配置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装配质量,更将影响到电气 控制系统性能的实现及其工作的可靠性、操作、调试、维护等工作的方便及质量。 2.1 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同,在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就必须划分组件。划分组件的原则是: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1)

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目录 一、前言 (1) 二、文件编制篇 (2) 三、标记篇 (2) 四、布局、排版篇 (3) 五、接线篇 (4) 六、接地及绝缘篇 (6) 七、检查篇 (6) 表A 以上文件参考国际标准 (7)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8) 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9) 表D 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10) 表E 控制柜内导线颜色选用表 (11) 表F 配线参考表 (11) 一、前言

统一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 二、文件编制篇 1. 接受图纸后,一套装订成全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底板布置图和端子 图等。用于全过程包括调试和图纸的存档,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 2. 直至项目的结束要保持图纸的完整性、真实性、整洁性和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 第二套图纸,包括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及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主要用于材料核对、排版放样、 粘贴标签过程中使用。 4. 第三套装订,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由接线人员在接线过程中使用并保管。 5. 在图纸工艺安排过程中注意与材料表核对型号。如果发现错误立即,要求设计人员确认并签字。 6. 对主电路需标明所用导线截面积,或按照设计人员书面设计截面安排(见表C)。 7. 检查线路线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比如重复和漏标线号都需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人员勘误确认表” 确认。 8. 对电源线标明所需线号管数量以方便统计。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填写日期+“线 号统计”。原则上每一电柜线号统计设定为一打印页,以方便每个电柜线号的包装。 9. 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或施工用图样(布置图、装配图等)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器设备应有制造 厂产品合格证。 10. 所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必须保存完整,以作为竣工资料的必须文件。 11.《电缆总清册》把现场每一根电缆的规格,编号,起始点等相关信息编制成表。通过此表现场人 员可以知道总的电缆排放数量,每个柜的电缆引出数量等电缆排放总体工作量. 12.《总接线手册》中把系统中每一根电缆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此表可以知道总 的接线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有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就免去拿着整套图纸前后找线号的麻烦。备注栏中可以随时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其他情况,这些信息对日设备的维护修理,和转场后的再次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标记篇 (一)对柜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粘贴。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 (二)中文标签尺寸模板:对于单行字的标签实用30*12 对于双行字的使用30*15。操作台等此类面板元件较多的箱体上在此类元件背面贴上与正面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和标号将提高维修时的 查找效率在每个线槽盖板的端口处贴上标签会给维护后柜内复原带来方便 1. 柜内元件标签均为黄色。 2. 元件标签按照材料清单统计并保存,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日期+“元件标签”。 3. 线槽贴标签以英文大写SWIS BT 字体打印 4. 柜内中文标签均用隶书。 5. 柜内中文标签标准尺寸为30mm*12mm。 6. 端子标签尺寸为35mm*7mm。 7. 标牌应正确、清晰,易于识别,安装牢固。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目录 一、前言 ...................................... . (1) 二、文件编制篇.................................... (2) 二、标记篇..................................... (2) 四、布局、排版篇................................... .. (3) 五、接线篇..................................... .. (4) 六、接地及绝缘篇................................... (6) 七、检查篇.....................................

(6) 表A 以上文件参考国际标准............................ (7)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8) 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9)

表D 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 (10) 表E 控制柜内导线颜色选用表........................... .. (11) 表F 配线参考表.................................. (11)

、前言 统一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 二、文件编制篇 1.接受图纸后,一套装订成全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底板布置图和端子 图等。用于全过程包括调试和图纸的存档,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 2.直至项目的结束要保持图纸的完整性、真实性、整洁性和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第二套图纸,包括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及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主要用于材料核对、排版放样、 粘贴标签过程中使用。 4.第三套装订,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由接线人员在接线过程中使用并保管。 5.在图纸工艺安排过程中注意与材料表核对型号。如果发现错误立即,要求设计人员确认并签字。 6.对主电路需标明所用导线截面积,或按照设计人员书面设计截面安排(见表C)。 7.检查线路线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比如重复和漏标线号都需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人员勘误确认表” 确认。 8.对电源线标明所需线号管数量以方便统计。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填写日期+ “线 号统计”。原则上每一电柜线号统计设定为一打印页,以方便每个电柜线号的包装。 9.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或施工用图样(布置图、装配图等)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器设备应有制造 厂产品合格证。 10.所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必须保存完整,以作为竣工资料的必须文件。 11.《电缆总清册》把现场每一根电缆的规格,编号,起始点等相关信息编制成表。通过此表现场人员 可以知道总的电缆排放数量,每个柜的电缆引出数量等电缆排放总体工作量. 12.《总接线手册》中把系统中每一根电缆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此表可以知道总的 接线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有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就免去拿着整套图纸前后找线号的麻烦。备注栏中可以随时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其他情况,这些信息对日设备的维护修理,和转场后的再次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标记篇 (一)对柜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粘贴。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 (二)中文标签尺寸模板:对于单行字的标签实用30*12对于双行字的使用30*15。操作台等 此类面板元件较多的箱体上在此类元件背面贴上与正面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和标号将提高维修时的 查找效率在每个线槽盖板的端口处贴上标签会给维护后柜内复原带来方便 1.柜内元件标签均为黄色。 2.兀件标签按照材料清单统计并保存,文件保存路径为: 项目号目号+日期+ “元件标签” 3.线槽贴标签以英文大写SWIS BT字体打印 4.柜内中文标签均用隶书。

(完整版)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1) 电气控制柜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检查,在电气控制柜开始装配前按照《屏柜结构、开孔图》进行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及电气元件物料清单,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工作。 (2) 准备齐电气控制柜装配所需的所有电气元件及安装辅材 (3) 电气装配人员要先准备齐电气控制柜上需使用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面板、电气元件PLC、低压电器等)及所需要的安装辅材(行线槽、导轨、导线、接地铜排、安装螺栓等元器件安装在电气安装底板上 (4) 根据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量好线槽与导轨的长度,用相应工具截断。(注:线槽、导轨断缝应平直。)两根线槽如果搭在一起,其中一根线槽的一端应切45度斜角。用手电钻在线槽、导轨的两端打固定孔将线槽、导轨按照电气底板布置图放置在电气底板上,用黑色记号笔将定位孔的位置画在电气底板上。先在电气底板上用样冲敲样冲眼,然后用手电钻

在样冲眼上打孔(用低压电器元器件(微型空开、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线端子、动力电源端子等)应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安装在导轨上的。) (5)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符合该元件的产品说明书的安装规定,以保证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条件,在屏内的布局应遵从整体的美观,并考虑控制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和发热性干扰,元件的布置应讲究横平竖直原则,整齐排列。所有元件的安装方式应便于操作、检修、更换;工控机等重要操作的元件及液晶显示器、指示灯等有角度视觉要求的元件安装应尽量保持在离地高度视线范围内,以便于观察操作。所有元件的安装应紧固,保证不致因运输震动使元件受损,对某些有防震要求的元件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方式处理。元件安装位置附近均需贴有照接线图对应的表示该件种类代号的标签,标签采用电脑印字机打印。屏底侧安装接地铜排,并粘贴明显的接地标识牌。三相电路主回路安照电气原理图中设计要求大小的铜芯电缆(或铜排)进行连接。A、B、C三相应分别使用黄、绿、红电缆(若使用铜排应在对应铜排上套黄、绿、红套管)并在每相接线端子处粘贴A、B、C标贴。)

控制柜电气装配工艺流程

控制柜电气装配工艺流程 前言 电气装配和电气布线是控制柜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控制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并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应从模块化思想,电磁兼容和安全性等多个角度去设计。 一、电气布线的模块思想 模块化思想是将复杂庞大的系统分解成多个规模较小的、相互间耦合性很小的模块来实现。模块化思想贯穿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工艺制造,甚至延伸到市场开拓和售后服务阶段。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模块化思想来避免重复劳动,同时便于每个功能的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便于维护和升级的目的。 对于电气布线,模块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功能区域划分和线束化两大工作内容。 功能区域的独立性越强,区域间的装配、测试、维护等工作的相互影响程度就越小。线束化避免了布线前期工作与柜体制造、初期装配等工作之间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布线的相互影响。 电气布线功能区域划分要结合电气机械设计开展,通常除了独立的大型电器设备(变频器),还划分断路器开关电源模块,滤波模块,隔离模块,接触器继电器模块,伺服模块,PLC模块,对外端子排模块。功能区域之间通过柜体布线线槽中分等级的线束进行连接。这一工艺在电气原理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元器件空间位置定义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各个功能区域的独立程度,进而影响到电气布线的模块化效果。 线束设计需要两项重要输入:一是各元器件的连接器和接线端子的空间位置,二是连接清单(包含电缆线号、电缆线两端的器件和针脚号、线缆长度,压接工具等信息)。工艺人员根据这两项信息,并考虑避开走线路径上的干涉,同

时要考虑走线的美观和节约用料,这样就可以设计出三维对的电气线束;再根据现场制作的需要,将三维的电气线束展平成平面图形,绘制成线束模板图。线束制作工人只需根据线束模板图就可以加工出合格的线束,不用依赖于现柜,所加工出线束的一致性也较好。 二、电气布线的电磁兼容性 随着控制柜电气功能的增加,柜内电磁环境也变得愈为复杂。这就要求在做布线工艺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电磁干扰的三要素为干扰源、传输途径和干扰对象。对布线工艺设计来说,主要是通过掐断或削弱电磁干扰的传输途径来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因为另外两个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设备而不是由布线决定的。掐断或削弱电磁干扰传输途径的方法主要有电缆分级和屏蔽。电缆分级是指将电缆根据干扰强度和敏感程度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电缆线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敷设于不同的线槽之中,以避免相互之 间的干扰耦合。例如,可将电缆分为5个等级,级号越低就表示其干扰强度越低,一般其敏感程度也就越高。不同等级的电缆线间最小距离可根据类似于表1的矩阵表来确定。 屏蔽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避免外界对自身电缆的干扰,如低压信号线;另一种是避免自身对外界的干扰,如电机电源线。屏蔽的方式可采用金属线槽、金属软护套管或电缆本身自带屏蔽层来实现。屏蔽体接地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屏蔽的效果,也是工艺设计中的一大难点。一般来说,对共模干扰敏感的电缆宜采用单点接地,因为多个接地点间的电位差会在屏蔽体中形成电流。该电流会在电缆两端产生感生电动势,从而使电缆中的信号失真(如图2所示)。 对于波长很短而电缆很长的高频信号(一般在电缆长度大于倍波长时考虑),则宜采用多点接地,以减少屏蔽体的天线效应。对于高频电子设备的屏蔽体(箱体),宜采用金属编织带进行接地。因为频率越高,趋肤效应越明显。金属编织带表面积大,故对于高频信号的阻抗较小。

控制柜电气装配工艺流程V2.

控制柜电气装配工艺流程 1、钣金件检查并喷漆、丝网印刷 1)在设备钣金件初到车间时,电气装配人员应带着图纸去检查所有电气柜、电气底板、电气面板、按钮盒及电气小配件的尺寸是否正确?设备床身上的电气走线孔是否缺少?所有安装孔大小是否正确? 2)钣金件检查无误后,电气装配人员需向车间主任说明,立即送去喷漆或喷塑。 3)喷漆或喷塑拿回来的电气面板,如需要进行丝网印刷,需立即送去丝网印刷。 2、找齐设备安装所需的电气材料 1)电气装配人员要先找齐设备上需使用的已经喷过漆的电气柜、电气底板、电气面板、按钮盒及电气小配件。 2)电气装配人员准备好自己的工具包(含大号、中号十字起,小一字起、剥线钳、斜口钳、电工防水胶带、万用表、内六角扳手、呆扳手、Φ2.5钻头、Φ3.2钻头、Φ4.2钻头、M3丝锥、M4丝锥、丝锥绞手、粗齿挫一套)、M3螺丝、M4螺丝、M4螺母、手电钻,将所有工具整齐的放在一个手臂的范围内。 3、安装电气底板 1)根据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量好线槽与导轨的长度,用锯弓截断。(注:线槽要放在平坦的地方锯,导轨要夹在台虎钳锯,锯缝要平直。) 2)锯完后可以在砂轮机上磨直。两根线槽如果搭在一起,其中一根线槽的一端应磨成45度斜角。 3)用手电钻在线槽、导轨的两端打固定孔(用Φ4.2钻头)。 4)将线槽、导轨按照电气底板布置图放置在电气底板上,用黑色记号笔将定位孔的位置画在电气底板上。 5)先在电气底板上用样冲敲样冲眼,然后用手电钻在样冲眼上打孔(用Φ4.2钻头)。 6)用M4螺钉、螺母将线槽、导轨固定在电气底板上。 7)开关电源、印制线路板等不易拆卸的电气元器件都要进行打孔、功丝(用Φ2.5钻头打孔,然后用M3的丝锥功丝),印制线路板的下面要垫铜柱子(M3×20)。 8)伺服控制驱动器、变频器要用Φ3.2钻头打孔,然后用M4的丝锥功丝。 9)一般电气元器件底下都有一道槽,是专门用来卡在C型导轨上的,凤凰接线端子一般也

电气控制柜设计工艺及控制柜总装配图和接线图

控制柜 电气控制柜设计工艺及控制柜总装配图和接线图 1、基本思路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逻辑思维,只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 说是一种好的的设计。但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这些设计包括电气 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 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 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 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 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 依据。总体设计要使整个电气控制系统集中、紧凑,同时在空间允许条件下,把发热元件,噪声振动大的电气部件,尽量放 在离其它元件较远的地方或隔离起来;对于多工位的大型设备,还应考虑两地操作的方便性;控制柜的总电源开关、紧急停 止控制开关应安放在方便而明显的位置。总体配置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装配质量,更将影响到电气 控制系统性能的实现及其工作的可靠性、操作、调试、维护等工作的方便及质量。

2.1 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同,在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就必须划分组件。划分组件的原则是: (1)把功能类似的元件组合在一起; (2)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同时把接线关系密切的控制电器置于同一组件中; (3)让强弱电控制器分离,以减少干扰; (4)为力求整齐美观,可把外形尺寸、重量相近的电器组合在一起; (5)为了电气控制系统便于检查与调试,把需经常调节、维护和易损元件组合在一起。 2.2 在划分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同时要解决组件之间、电气箱之间以及电气箱与被控制装置之间的连线方式:电气控制柜 各部分及组件之间的接线方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开关电器、控制板的进出线一般采用接线端头或接线鼻子连接,这可按电流大小及进出线数选用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头 或接线鼻子; (2)电气柜、控制柜、柜(台)之间以及它们与被控制设备之间,采用接线端子排或工业联接器连接; (3)弱电控制组件、印制电路板组件之间应采用各种类型的标准接插件连接; (4)电气柜、控制柜、柜(台)内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借用元件本身的接线端子直接连接,过渡连接线应采用端子排过 渡连接,端头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处理。 3、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电气元件布置图是某些电器元件按一定原则的组合。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依据是部件原理图、组件的划分情况等。设 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电控箱设计步骤 、设计工艺 1、根据图纸(系统图、原理图)选主要部件; 2、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制造标准排布主要器件; 3、根据排布结果选定箱(柜)尺寸(尽量选通用尺寸),校验器件排布结果; 4、根据图纸选其它辅助材料、元件; 5、绘制装配图、接线图,编制加工工艺卡; 6、采购所有器件、材料; 7、加工、或委托加工箱(柜)壳体; 8、按工艺卡装配主要器件,加工连接件、连接线; 9、按工艺卡装配附件、配件、接线; 10、整体装配完成,检验,试验(按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项目进行); 11、按标准及合同要求进行产品包装,附检验合格证、试验记录。 12、送货出厂。 二、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1、熟读设计方案任务书。掌握任务书中几点重要信息及参数,如果是在大型项目中,设计任务书会以合同的技术附件形式出现。这样就关系到控制箱的先进程度和设计制造的成本控制。只要掌握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就行了,这关系到你下面的选型等工作。 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方案性设计。如果是较大的项目这可以升级为可行性研究。即使是小的电控系统,起码也要列出不少 2 种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这样为你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也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的制造成本。 3、进行设备控制设计,选择最佳的方案后,再进行设备设计,这个设计阶段,主要是设备的选型,选择各种合理元器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能实现设计任务中要求的控制功能 2)要保证设备一定的先进性(在一些技术附件中为有具体说明), 3)要控制好成本,不要盲目最求先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在确定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设备后,就要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原理图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再结合所选电气元件的电气接线原理进行。 4、施工图设计。这里就不扯大工程设计步骤和要求了,单仅电控箱而言,根据所选元件的尺寸,综合考虑和选择电控箱的规格(国家有统一标准规格的电控箱柜台,也有非标的,非标的可根据你选择的电气元件进行规格设计)。 选择好或设计好电控箱的规格后,就可以进行箱内布置图的设计了,这个可以参照相关的电工工艺要求进行。 以下注意要点:1)设备元件摆放布局合理、保证设备安全;2)便于施工、检修等。 三、采购和安装调试规范要求。 1、根据上面的设备设计,设计出详细的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进行电气设备元件采购,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过剩浪费,或是设备出现短缺不足的现象。 2、根据上面的施工图设计,可以将采购回来的设备交予生产制造部门进行安装和接线了,并进行出场前的检验和测试。 3、如果你的电控箱中有可编程控制器(PLC等自动化设备,你还需要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后进行程序的编制,在出厂前进行一次调试,这样到达现场后,还要根据工艺要求再进行调试。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电控箱设计步骤 一、设计工艺 1、根据图纸(系统图、原理图)选主要部件; 2、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制造标准排布主要器件; 3、根据排布结果选定箱(柜)尺寸(尽量选通用尺寸),校验器件排布结果; 4、根据图纸选其它辅助材料、元件; 5、绘制装配图、接线图,编制加工工艺卡; 6、采购所有器件、材料; 7、加工、或委托加工箱(柜)壳体; 8、按工艺卡装配主要器件,加工连接件、连接线; 9、按工艺卡装配附件、配件、接线; 10、整体装配完成,检验,试验(按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项目进行); 11、按标准及合同要求进行产品包装,附检验合格证、试验记录。 12、送货出厂。 二、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1、熟读设计方案任务书。掌握任务书中几点重要信息及参数,如果是在大型项目中,设计任务书会以合同的技术附件形式出现。这样就关系到控制箱的先进程度和设计制造的成本控制。只要掌握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就行了,这关系到你下面的选型等工作。 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方案性设计。如果是较大的项目这可以升级为可行性研究。即使是小的电控系统,起码也要列出不少2种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这样为你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也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的制造成本。

3、进行设备控制设计,选择最佳的方案后,再进行设备设计,这个设计阶段,主要是设备的选型,选择各种合理元器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能实现设计任务中要求的控制功能。 2)要保证设备一定的先进性(在一些技术附件中为有具体说明), 3)要控制好成本,不要盲目最求先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在确定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设备后,就要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原理图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再结合所选电气元件的电气接线原理进行。 4、施工图设计。这里就不扯大工程设计步骤和要求了,单仅电控箱而言,根据所选元件的尺寸,综合考虑和选择电控箱的规格(国家有统一标准规格的电控箱柜台,也有非标的,非标的可根据你选择的电气元件进行规格设计)。 选择好或设计好电控箱的规格后,就可以进行箱内布置图的设计了,这个可以参照相关的电工工艺要求进行。 以下注意要点: 1)设备元件摆放布局合理、保证设备安全; 2)便于施工、检修等。 三、采购和安装调试规范要求。 1、根据上面的设备设计,设计出详细的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进行电气设备元件采购,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过剩浪费,或是设备出现短缺不足的现象。 2、根据上面的施工图设计,可以将采购回来的设备交予生产制造部门进行安装和接线了,并进行出场前的检验和测试。 3、如果你的电控箱中有可编程控制器(PLC)等自动化设备,你还需要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后进行程序的编制,在出厂前进行一次调试,这样到达现场后,还要根据工艺要求再进行调试。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控箱设计步骤 一、设计工艺 1、根据图纸(系统图、原理图)选主要部件; 2、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制造标准排布主要器件; 3、根据排布结果选定箱(柜)尺寸(尽量选通用尺寸),校验器件排布结果; 4、根据图纸选其它辅助材料、元件; 5、绘制装配图、接线图,编制加工工艺卡; 6、采购所有器件、材料; 7、加工、或委托加工箱(柜)壳体; 8、按工艺卡装配主要器件,加工连接件、连接线; 9、按工艺卡装配附件、配件、接线; 10、整体装配完成,检验,试验(按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项目进行); 11、按标准及合同要求进行产品包装,附检验合格证、试验记录。 12、送货出厂。 二、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1、熟读设计方案任务书。掌握任务书中几点重要信息及参数,如果是在大型项目中,设计任务书会以合同的技术附件形式出现。这样就关系到控制箱的先进程度和设计制造的成本控制。只要掌握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就行了,这关系到你下面的选型等工作。 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方案性设计。如果是较大的项目这可以升级为可行性研究。即使是小的电控系统,起码也要列出不少2种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

中,要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这样为你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也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的制造成本。 3、进行设备控制设计,选择最佳的方案后,再进行设备设计,这个设计阶段,主要是设备的选型,选择各种合理元器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能实现设计任务中要求的控制功能。 2)要保证设备一定的先进性(在一些技术附件中为有具体说明), 3)要控制好成本,不要盲目最求先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在确定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设备后,就要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原理图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再结合所选电气元件的电气接线原理进行。 4、施工图设计。这里就不扯大工程设计步骤和要求了,单仅电控箱而言,根据所选元件的尺寸,综合考虑和选择电控箱的规格(国家有统一标准规格的电控箱柜台,也有非标的,非标的可根据你选择的电气元件进行规格设计)。 选择好或设计好电控箱的规格后,就可以进行箱内布置图的设计了,这个可以参照相关的电工工艺要求进行。 以下注意要点: 1)设备元件摆放布局合理、保证设备安全; 2)便于施工、检修等。 三、采购和安装调试规范要求。 1、根据上面的设备设计,设计出详细的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进行电气设备元件采购,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过剩浪费,或是设备出现短缺不足的现象。 2、根据上面的施工图设计,可以将采购回来的设备交予生产制造部门进行安装和接线了,并进行出场前的检验和测试。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 规范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目录 一、前言........................................................................................................... (1) 二、文件编制篇................................................................................................ .. (2) 三、标记篇........................................................................................................ .. (2) 四、布局、排版篇............................................................................................ (3) 五、接线篇........................................................................................................ .. (4) 六、接地及绝缘篇............................................................................................ (6) 七、检查篇........................................................................................................ .. (6) 表A 以上文件参考国际标准 (7)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8) 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9)

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1)电气控制柜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检查,在电气控制柜开开孔 始装配前按照《屏柜结构、 图》进行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及电气元件物料清单,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工作。 (2)准备齐电气控制柜装配所需的所有电气元件及安装辅材 (3)电气装配人员要先准备齐电气控制柜上需使用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面板、电气元件P LC、低压电器等)及所需要的安装辅材(行线槽、导轨、导线、接地铜排、安装螺栓等元器件安装在电气安装底板上 (4)根据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量好线槽与导轨的长度,用相应工具截断。(注:线槽、导轨断缝应平直。)两根线槽如果搭在一起,其中一根线槽的一端应切45度斜角。用手电钻在线槽、导轨的两端打固定孔将线槽、导轨按照电气底板布置图放置在电气底板上,用黑色记号笔将定位孔的位置画在电气底板上。先在电气底板上用样冲敲样冲眼,然后用手电钻

在样冲眼上打孔(用低压电器元器件(微型空开、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线端子、动力电源端子等)应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安装在导轨上的。) (5)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符合该元件的产品说明书的安 装规定,以保证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条件,在屏内的布局 应遵从整体的美观,并考虑控制元件之间的电扰,元件的 布置应讲究横平竖直原 磁干扰和发热性 则,整齐排列。所有元件的安装方式应便于操作、检修、更换;工控机等重要操作的元件及液晶显示器、指示灯等有角度视觉要求的元件安装应尽量保持在离地高度视线范围内,以便于观察操作。所有元件的安装应紧固,保证不致因运输震动使元件受损,对某些有防震要求的元件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方式处理。元件安装位置附近均需贴有照接线图对应的表示该件种类代号的标签,标签采用电脑印字机打印。屏底侧安装接地铜排,并粘贴明显的接地标识牌。三相电路主回路安照电气原理图中设计要求大小的铜芯电缆(或铜排)进行连接。A、B、C三相应分别使用黄、绿、红电缆(若使用铜排应在对应铜排上套黄、绿、红套管)并在每相接线端子处粘贴A、B、C标贴。)

玉米粉碎机电气控制柜的制作设计说明书

玉米粉碎机电气控制柜的制作 一、粉碎机工艺概况 1、玉米粉碎机结构简介 2、电机铭牌参数 电动机:Y160M-4,11KW,23.0A,1460r/min, 电机正常运行时为△形连接。 3、控制要求 ⑴、动机采用降压启动; ⑵、作面板上设有电源输入指示灯、电压表,电流表、电压转换开关。 ⑶、动机没工作时有指示; ⑷、动机启动和运行时有指示。 二、主电路、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 ⒈电气柜主电路设计

⒉电气柜控制电路设计 工作原理: 主电路:使用自动空气开关引入电源,交流接触器KM1、KM2分别实现对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其中KM1为正转,KM2为反转;接入热继电器对电动机实施过载保护;电动机降压起动,让电动机起动时Y-△连接,正常运行时△连接;另外为了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值,控制柜面板上装有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必须与电流互感器串联后接于电路,而电压表为了方便只用了一个,让其与万能转换开关配合使用;另外电路中还应有电源指示灯。 控制电路:当正向启动电动机时:按下SB1时,KM1线圈得电,KM1常闭辅助触头断开,与KM2线圈形成互锁,此时KM2不能启动:然后KM1常开触头闭合,形成自锁,保持KM1支路有电。KMY支路的KM1常开触头闭合,时间继电器KT、KMY线圈得电,计时开始,启动Y 型连接方式,启动指示灯HL4亮。计时完成后,时间继电器的常闭、常开触头先后动作,使KMY线圈失电,使KT支路断开。而KM△线圈得电,KM△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形成自锁,保持KM△支路通电,与此同时启动指示灯HL4熄灭,运行指示灯HL5点亮,电动机未工作指示灯HL6灭。按下SB时,KM1线圈断电, KM1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停止转动。同时,指示灯HL4,HL5熄灭;整个电路出于断电状态,继电器各触头恢复常态,电动机未工作指示灯HL6亮。当电动机反向启动时,同理。

电气控制柜现场通电操作步骤

現場通電操作步驟 1.询问前期施工人员,线路连接是否完成?是否存在疑问? 2.询问前期施工人员,控制盘与现场线路连接正确性是否检查过? 1.将业主配电箱中本机供应主电源空气开关分闸,并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 750V档检测空开输出侧三相之间及对零无电压存在。并可靠挂上”禁止合闸标志”。(如业主有其它设备接在本开关下面,需获得业主同意,不得擅自分闸) 2.将本柜主电源供电开关分闸,并使用万用表交流750V电压档检测空开输 入侧及输出侧三相之间及对零无电压存在。并可靠挂上”禁止合闸标志”。(注意部份系统控制电源未经过本柜主电源开关,同时将控制电源开关分闸) 3.将电柜中所有空气开全部分闸。 1.目视检查: a.电机等动力回路使用线径是否与实际功率匹配? b.外部线路线号是否与箱内线号一一对应? 2.仪表检查: a.电机回路: >>>用万用表之欧姆档检查每台电机U,V,W三相电阻是否基本相同? 如不相同,则表示电机或接线存在问题。

>>>用万用表之欧姆档检查电机U,V,W三相是否存在对地现象? >>>如电机使用星三角起动,需注意U1,V1,W1与U2,V2,W2连接是否正确。(三角起动接触器主线对应方式:U1对应W2,V1对应U2,W1 对应V2) b.控制回路检查: >>>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交流回路及直流回路是否有短接状况? >>>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是否有串接状况? >>>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交直流回路是否有对地短接状况? 用合适工具紧固电柜中所有动力回路紧固端子。(出厂时虽然紧固过,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端子松脱) 1.承担送电人员,需亲自当面报告本机调试主担当人员,汇报本系统已完成 通电前所有准备工作。 2.向本机调试主担当人员确认,本机其它所有部份已达到通电工作状态。 1.依图纸规范确认电源线路接入电压等级及接法正确。 2.确认电源线径符合系统最大功率需求。 3.在得到本机主调试担当人员明确送电指令时,回复系统已处于通电状态, 并让通知所有参试人员。 4.确认系统所有空气开关全部分闸。 5.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测业主配电柜本机主电源开关输入侧电压正确。 6.将业主配电柜本机主电源开关合上(如业主本开关同时给其它设备供电, 需在送电前通知业主,并得到可送电许可),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测业主配电柜主空开输出侧电压符合要求(注意是否有缺相现象),同时取下”禁止合闸标志“。 7.检测确定本柜主电源开关上侧电压符合系统需求(注意是否缺相),合上 电源空气开关,并检测输出侧电压符合系统需求。同时取下”禁止合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