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水》主题介绍
有趣的水教案15篇

有趣的水教案15篇有趣的水教案1主题的产生每次自由活动结束后,幼儿都会在脸盆里把手洗干净才回到活动室。
一天,幼儿又在洗手时,一个孩子突然叫起来“怎么水变成黑色的了?”这时另一个孩子赶紧说:“水本来是白色的。
”也有的孩子说:“水是没有颜色的,”看到孩子们对水这么关注,我们决定以水为主题进行研究。
主题的价值水无处不在,幼儿都喜欢玩水,对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水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关于水的性质、水的用途等知识并不真正了解,可以从家长、网上、书上等多种途径来获取有关水的知识。
针对水的主题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提问,从而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主题总目标1、在玩水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能用交流、谈话、实验和美术形式进行表现。
4、培养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的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主题的实施活动一认识水活动目标1、在玩水的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流动的、无色无味、透明的。
2、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受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1、水是没有颜色的。
有的孩子说水是白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黑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无色的……到底水是什么颜色的呢?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发现水的颜色。
于是找来几个脸盆,里面盛满清水,给幼儿准备了不同的颜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把不同的颜料分别倒入每个脸盆中,水一下子就变成了各种颜色,这回孩子们总算明白了,在水中加入不同的颜料就会变成不同颜色的水,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
2、水是透明的。
知道了水的颜色后,我让每个幼儿都拿一块石子分别放到清水中和带颜色的水中去,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孩子们通过实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有的孩子说:“石子放在带有颜色的水中就会看不见了。
”有的孩子说:“放在清水里的石子还能看的见。
”有的孩子就说:“水也和玻璃一样是透明的,所以才能看见石子的。
大班主题《有趣的水》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有趣的水》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有趣的水》,教学内容选取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
具体内容包括:1.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2. 水的变化:蒸发、沸腾、凝固;3. 水的利用: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变化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性质、变化和利用。
难点:水的蒸发、沸腾、凝固过程的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热水、冰块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水龙头、饮水机等,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和变化。
2. 课堂讲解:通过PPT展示水的性质、变化和利用,讲解相关知识。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沸腾、凝固过程。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水的性质、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六、板书设计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水的变化:蒸发、沸腾、凝固水的利用: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水的蒸发过程。
(2)请说明水沸腾的原因。
(3)请阐述水凝固的条件。
(4)请举例说明水在生活中的利用。
2. 答案:(1)水的蒸发过程:水在常温下,分子不断运动,逐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2)水沸腾的原因: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形成气泡,水沸腾。
(3)水凝固的条件: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形成冰晶,水凝固。
(4)水在生活中的利用:饮用水、洗涤衣物、灌溉农田、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水的性质、变化和利用。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水》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水》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对于水的兴趣,了解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2.让幼儿了解水的各种状态及其变化规律;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4.安全意识教育:让幼儿明确水是危险的,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教学内容1.深入研究水的三态,让幼儿实践体验水的变化规律;2.学习水的本质特征,如透明、无色、可溶、流动、千变万化等;3.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游戏等多种形式,增强幼儿对于水的认知;4.识别危险及自我保护意识,如不要靠近深水坑、不要随意接近陌生水域等。
教学准备1.水杯、纸巾、水壶、盆、桶、水滴等水相关物品;2.绘画用品、手工材料等;3.游戏道具:拼图、磁性水滴等;4.有关水安全的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手拿一杯水,通过观察和感受,让幼儿们自己想想水有哪些特征。
先让孩子们描述水的外观,问:这杯水有色吗?有没有味道?等等。
其他孩子的回答老师可以一一问到,再简要解释一下。
然后提问,水这东西有什么用?或是,人如果不喝水会怎么样?引出水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讲述人体水分的重要性。
2. 主体教学2.1 水的三态首先,让小朋友们了解水的三态,将水给各自发一份,让孩子们来感受水的温度,感觉到是液体状态。
再接着将一杯水分别加热和放冷,孩子们观察水受热与降温的变化,亲手体验水的三态。
2.2 水的特性在水桶内放些小道具,这样的水看起来还是普通的水,但它却同一般的水不同,孩子们可以尝试添加一些醋、漂白水等让水有某种变化。
最后借助其他辅助资料,向幼儿们传递水的基本特性,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形容水的外表和它的各种变化。
2.3 水的绘画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一些模仿,为水下生物涂上颜色。
老师在介绍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时,可以帮助孩子们描述它们。
在完成涂色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回想一下家里的洗衣洗澡、喝水等生活中发生在水里的事件。
2.4 水的游戏让幼儿们通过游戏活动感受水的流动,让孩子自由玩耍,学习水的各种规律和变化。
学前教育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有趣的水》方案设计

1.对水感兴趣,喜欢探究并发现水的不同来源和特性。
2.乐于动手动脑,在操作探究中发现水的变化,获得有关水的相关经验。
3.体会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乐意关心周围的水环境,爱护水资源,有一定的节水意识,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主题网络
下雨了
水的来源小水滴旅行记
春雨沙沙
生活中的水水的三态变化
《小熊过桥》(平衡能力)
学前教育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有趣的水》方案设计
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方案
主题名称
《有趣的水》
主题பைடு நூலகம்计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幼儿天生喜欢玩水,愿意接近水,他们在玩水的活动中体验到自由和快乐,情绪得到放松并且感到愉快。但是,幼儿对水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他们对水的特性了解很少,水有哪些作用?对生活周围的水观察,探索如何?针对环保教育中保护水,节约水的意识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有趣的水》,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兴趣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幼儿积极动手探究、动脑思考,主动学习去发现水的秘密,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感知水的特性,萌发幼儿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爱惜水节约水的意识。
生活中的水污染
有趣的水水的净化
与人类的关关系
喝水才健康
植物
水的用处大动物
我会节约用水
设计节水标志
沉与浮
大家来玩水好玩的水枪
洗手绢
水的表面张力
实施途径
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
区域活动
主题系列活动
集中活动:
语言:小水滴旅行(复述故事)
水的故事(讲述)
社会:小小节水宣传员
我设计的节水标志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有趣的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水的认识”,详细内容为水的特点、水的用途、水的形态变化;第二章“和水做游戏”,详细内容为水的浮力实验、水的过滤实验、制作小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用途及形态变化,培养幼儿对水的认知能力。
2. 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感受水的浮力、过滤等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浮力实验、水的过滤实验。
2. 教学重点:水的特点、用途、形态变化;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容器、浮力实验材料、过滤实验材料、小船制作材料。
2. 学具:水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容器,邀请幼儿观察并讲述水的特点。
引导幼儿思考:水是什么颜色?水有什么作用?水有哪些形态?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水的特点:透明、无色、无味、流动。
(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
(3)水的形态变化:液态、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 实验活动(15分钟)(1)浮力实验:让幼儿将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2)过滤实验:让幼儿将混浊的水通过过滤,观察过滤后的水变清澈。
4. 制作小船(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小船的方法,然后指导幼儿动手制作。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让幼儿用水彩笔描绘水的形态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水的特点:透明、无色、无味、流动2.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3. 水的形态变化:液态、固态(冰)、气态(水蒸气)4. 浮力实验:观察不同物品的浮沉现象5. 过滤实验:观察过滤后的水变清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水的形态变化。
2. 答案: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描绘水的液态、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 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
难点:让幼儿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水、杯子、碗、勺子、滴管、实验材料等。
2. 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水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幼儿讨论水的用途。
3. 实验一:水的溶解性实验材料:糖、盐、水、杯子实验步骤:1. 教师将糖和盐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
2. 教师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水,观察糖和盐是否能溶解。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二:水的过滤实验材料:泥土、水、杯子、滤纸、滴管实验步骤:1. 教师将泥土放入一个杯子中,加入水,搅拌均匀。
2. 教师将混合物倒入另一个放有滤纸的杯子中,观察滤纸对泥土的过滤作用。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5. 实验三:水的浮力实验材料:石头、塑料球、水、杯子实验步骤:1. 教师将石头和塑料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
2. 教师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水,观察石头和塑料球是否能浮在水面上。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让幼儿认识到水的特性和用途。
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观察幼儿对水的认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收集幼儿实验报告,评估幼儿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本次主题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水的特性和用途。
大班主题《有趣的水》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有趣的水》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有趣的水》,涉及第四章“水的奥秘”和第五章“水的作用”,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基本特性、水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2. 培养幼儿对水的兴趣,提高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基本特性。
难点: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冰、水、水蒸气)、实验器材。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冰、水、水蒸气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水的小故事,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
(2)讲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冰块,提问:这个冰块是什么状态的?它是由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2)教师演示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出水的三态变化。
(2)幼儿用彩泥制作冰、水、水蒸气的模型。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水的三态:冰、水、水蒸气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3. 配图:冰、水、水蒸气的简笔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并标注其特点。
2. 答案:冰:固态,冷、硬水:液态,流动、透明水蒸气:气态,热、看不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的来源。
幼儿园大班主题《有趣的水》精品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有趣的水》精品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水》,主要围绕水的特性、用途以及环保等方面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3章《水的奇妙世界》中的第1节“水在哪里”和第2节“水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水的存在形式、用途,并培养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了解水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存在形式,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水杯、水壶、毛巾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与水相关的事物,激发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水的存在形式,如液态、固态、气态。
(2)教师讲解水的作用,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小水滴旅行记”,引导学生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水的作用。
(2)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水的认识。
(2)学生分享课后实践计划,如节约用水的小窍门、爱护水资源的行动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存在形式:液态、固态、气态(2)水的作用:饮用、洗涤、灌溉等(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水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水的认识。
2. 答案示例:(1)水的存在形式:画出水的三态变化。
(2)水的作用:画出生活中使用水的场景。
(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设计一个节水标志或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水》主题介绍
主题说明:
水不仅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更蕴涵着无限的教育契机,能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为了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水的经验,发现水的用途和有趣的变化,使幼儿对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重组,并获得新的信息和经验,我们开展《有趣的水》这一主题活动。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水,探究和发现水的不同来源和特性;并乐于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各种特性,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体会人们生活离不开水,乐意关心周围的水环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主题目标:
1、幼儿对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有兴趣,并喜欢探究和发现水的不同来源和特性。
2、幼儿乐于运用剪、折、帖、画等方法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各种特性,获得有关的经验。
3、体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乐意关心周围的水环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4、幼儿有争做节水小卫士的愿望,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家园配合:
请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一些现象,如:水的变化、物体的沉与浮、雨天等;在家连续收看气象预报,模仿表现气象预报中容易掌握的部分,如:天气状况、气温高低等;为孩子提供有关气象方面的书籍,并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聊聊关于如何保护水资源的话题,和孩子一起研究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