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注音解释翻译
狼文言文带拼音加翻译

《狼赋》狼之来兮,风雨晦冥。
毛黄尾白,目光炯炯。
群居山林,狡黠莫测。
嗥声山谷,声震四野。
嗥声何哀,哀怨非我。
食肉吞兽,天性使然。
智者避之,勇者迎之。
狼行天下,谁敢当先?猎者逐之,弓矢交加。
狼亦不畏,腾跃如飞。
山林之间,留其踪迹。
草木丛中,藏其身影。
狼性如斯,智计百出。
非敌不斗,敌至则搏。
狡兔三窟,狼亦知机。
智计过人,实为猛兽。
嗥声再起,狼影乍现。
草长莺飞,狼行春山。
不畏风雨,不畏严寒。
狼行天下,谁敢与争?狼者,猛兽也。
生于荒野,性狡黠。
群居山林,智计百出。
勇者迎之,智者避之。
狼行天下,谁敢当先?【拼音】láng zhī lái xī, fēng yǔ huì míng.máo huáng wěi bái, guān mù jiǒng jiǒng. qún jū shān lín, jiǎo xiá mò cè.háo shēng shān gǔ, shēng zhèn sì yǎ.háo shēng hé āi, āi yuàn fēi wǒ.shí ròu tūn shòu, tiān xìng shǐ rán.zhì zhě bì zhī, yǒng zhě yíng zhī.láng xíng tiān xià, shéi gǎn yǔ zhēng? liè zhě zhú zhī, gōng shì jiāo jiā.láng yì bù wèi, téng yuè rú fēi.shān lín zhī jiān, liú qí zōng jì.cǎo mù cóng zhōng, cáng qí shēn yǐng.láng xìng rú cǐ, zhì jì bǎi chū.fēi dí bù dòu, dí zhì jiù bó.jiǎo tù sān kū, láng yì zhī jī.zhì jì guò rén, shí wéi měng shòu.háo shēng zài qǐ, láng yǐng zhà xiàn.cǎo zhǎng yīng fēi, láng xíng chūn shān. bù wèi fēng yǔ, bù wèi yán hán.láng xíng tiān xià, shéi gǎn yǔ zhēng? láng zhě, měng shòu yě.shēng yú huāng yě, xìng jiǎ。
狼的字词翻译文言文翻译

一、字词翻译1. 狼(láng):狼,兽名,属犬科,体长,尾长,毛色灰白,群居,善猎。
2. 狼群(láng qún):狼群,指一群狼。
3. 狼烟(láng yān):狼烟,古时边防军用以报警的烟火,后比喻战争。
4. 狼狈(láng bèi):狼狈,形容困顿、狼狈不堪的样子。
5. 狼吞虎咽(láng tūn hǔ yàn):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6. 狼子野心(láng zǐ hēn xīn):狼子野心,比喻人野心勃勃,有篡位夺权之心。
7. 狼烟四起(láng yān sì qǐ):狼烟四起,形容战争频繁,烽火连天。
8. 狼心狗肺(láng xīn gǒu fèi):狼心狗肺,形容心肠狠毒,忘恩负义。
二、文言文翻译1. 狼,猛兽也。
(狼,猛兽也。
)狼,兽之猛者,生于山林,居荒野。
2. 狼群,群狼也。
(狼群,群狼也。
)狼群者,一群狼也,相随而行,共猎食物。
3. 狼烟,边防军报警之烟火也。
(狼烟,边防军报警之烟火也。
)狼烟,古时边防军用以报警之烟火,后世比喻战争。
4. 狼狈,困顿之状也。
(狼狈,困顿之状也。
)狼狈,形容人困顿、狼狈不堪之样子。
5. 狼吞虎咽,食之猛也。
(狼吞虎咽,食之猛也。
)狼吞虎咽,形容人吃东西又猛又急。
6. 狼子野心,篡位夺权之心也。
(狼子野心,篡位夺权之心也。
)狼子野心,比喻人野心勃勃,有篡位夺权之心。
7. 狼烟四起,战争频繁也。
(狼烟四起,战争频繁也。
)狼烟四起,形容战争频繁,烽火连天。
8. 狼心狗肺,忘恩负义也。
(狼心狗肺,忘恩负义也。
)狼心狗肺,形容人心肠狠毒,忘恩负义。
总之,狼,作为猛兽,自古以来,便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形象,或英勇善战,或狡猾多端,或狼子野心,无不令人敬畏。
本文以狼的字词翻译及文言文翻译,希望能使大家对狼这一形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狼文言文全部字词翻译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文言文翻译:
狼也是狡猾的,但转瞬之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之间的诡诈变化又能有多少呢?这不过是增添笑料罢了。
狼(láng):一种肉食性哺乳动物,体型较大,善于奔跑和捕猎。
亦(yì):也,表示同样或类似。
黠(xiá):狡猾,机智。
矣(yǐ):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感叹。
而(ér):连词,表示转折或递进。
顷刻(qǐng kè):片刻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两(liǎng):数目词,表示两个。
毙(bì):杀死,使死亡。
禽兽(qín shòu):泛指鸟类和兽类动物。
之(zhī):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变诈(biàn zhà):变化和诡诈,指动物之间的狡猾行为。
几何(jǐ hé):多少,用于询问数量。
哉(zāi):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止(zhǐ):只,仅仅。
增(zēng):增加,增添。
笑(xiào):笑声,笑料。
耳(ěr):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结束。
整段翻译如下:
狼也是狡猾的,但转瞬之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之间的变化和诡诈又能有多少呢?这不过只是增加了笑料而已。
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拼音

狼亦黠矣,而顷刻间,群狼皆莫知其所以然。
一旦有豕牧豕群,狼群乃知之,群起而攻之。
豕乃奔走,狼亦随之。
豕入山林,狼亦随之。
豕入水中,狼亦随之。
豕得水而止,狼亦止。
豕乃举首,狼亦举首。
豕乃摇尾,狼亦摇尾。
豕乃卧地,狼亦卧地。
豕乃起立,狼亦起立。
豕乃跳跃,狼亦跳跃。
豕乃鸣叫,狼亦鸣叫。
豕乃奔跑,狼亦奔跑。
豕乃憩息,狼亦憩息。
豕乃饮食,狼亦饮食。
豕乃睡眠,狼亦睡眠。
豕乃死,狼亦死。
豕既死,群狼乃相视而笑,曰:“吾等之所以然者,豕也。
”遂共食之。
狼原文翻译拼音:Láng yì xiá yǐ, ér qǐng kè jiān, qún láng jiē móu zhī suǒ yǐ nán. Yī dàn yǒu shǐ mù shǐ qún, láng qún nǎi zhī zhī, qún qǐ ér gōng zhī. Shǐ nǎibēn zǒu, láng yě suí zhī. Shǐ rù shān lín, láng yě suí zhī. Shǐ rù shuǐ zhōng, láng yě suí zhī. Shǐ dé shuǐ ér zhǐ, láng yě zhǐ. Shǐ nǎi jǔ shǒu, láng yě jǔ shǒu. Shǐ nǎi yáo wěi, láng yě yáo wěi. Shǐ nǎi wò dì, lángyě wò dì. Shǐ nǎi qǐ lì, láng yě qǐ lì. Shǐ nǎi tiào jiào, láng yě tiàojiào. Shǐ nǎi míng jiào, láng yě míng jiào. Shǐ nǎi bēn bǎn, láng yě bēn bǎn. Shǐ nǎi qì xī, láng yě qì xī. Shǐ nǎi yǐn shí, láng yě yǐn shí. Shǐ nǎi shuì mián, láng yě shuì mián. Shǐ nǎi sǐ, láng yě sǐ. Shǐ jì sǐ, qún láng nǎi xiāng shì ér xiào, yuē: “Wǒ men suǒ yǐ nán zhī, shǐ yě.” Suí zhì gòng shí zhī.狼原文翻译:狼也是狡猾的,但是在一瞬间,群狼都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做。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

《狼》蒲松龄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狼》原文带拼音

《狼》原文带拼音文言文《狼》注音如下:1、第一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yǒu túrén huòròu guī,rìyǐmù。
xūyīláng lái,kàn dàn shàng ròu,sìshèn chuíxián,suítúwěi xíng shùlǐ。
tújù,shìzhīyǐrèn,shào qu è;jízǒu,yòu cóng zhī。
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mòniàn láng suǒyùzhěròu,bùrúxuán zhūshùér z ǎo qǔzhī。
suìgōu ròu,qiáozúguàshùjiān,shìyǐkōng dàn。
láng nǎi zhǐ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视,则死狼也。
túguī。
mèi shuǎng wǎng qǔròu ,yáo wàng shùshàng xuán jùwù,shìrén yìsǐzhuàng。
dàhài。
qūn xún jìn shì,zésǐláng yě。
文言文_狼注释翻译

狼亦众矣,其鸣也嗥。
嗥者,狼之声也。
狼群之中,有老狼,有少狼,有雌狼,有雄狼。
老狼者,智而勇,少狼者,勇而力,雌狼者,慈而善,雄狼者,猛而刚。
嗥之声,出自狼之心。
心者,狼之魂也。
狼之心,坚如金石,勇如猛虎。
狼性本善,然遇不平,则怒发冲冠,嗥声震天。
嗥者,狼之怒也,亦狼之勇也。
狼之嗥,有四时之别。
春之嗥,悠扬而远,如歌如赋,以招群狼;夏之嗥,短促而急,如雷如霆,以警群狼;秋之嗥,哀婉而长,如泣如诉,以哀群狼;冬之嗥,低沉而沉,如吼如啸,以壮群狼。
狼之嗥,有五音之异。
宫商角徵羽,各有其声。
宫者,狼之声也,悠扬而远,如游子思乡;商者,狼之声也,短促而急,如勇士冲锋;角者,狼之声也,哀婉而长,如思妇怀人;徵者,狼之声也,清脆而亮,如少年嬉戏;羽者,狼之声也,低沉而沉,如老翁吟咏。
狼之嗥,有五情之动。
喜、怒、哀、乐、爱,皆可嗥。
喜则嗥而歌,怒则嗥而吼,哀则嗥而泣,乐则嗥而笑,爱则嗥而怜。
嗥者,狼之情也,亦狼之性也。
狼之嗥,有五义之深。
忠、孝、悌、仁、信,皆可嗥。
忠则嗥而誓,孝则嗥而泣,悌则嗥而敬,仁则嗥而慈,信则嗥而诚。
嗥者,狼之义也,亦狼之德也。
嗥之声,非狼独有。
虎、豹、狐、狸,皆能嗥。
然狼之嗥,最为凄厉,最为动人。
盖狼之嗥,能通天地,能感鬼神。
故古之人,多以狼之嗥,比君子之志。
嗥者,狼之声也,狼之性也,狼之情也,狼之义也,狼之德也。
嗥之声,虽小,能动人;嗥之声,虽远,能感人。
嗥之声,狼之声,天地之声,鬼神之声。
注释:狼:古代对犬科动物的一种统称,此处指狼。
嗥:狼的叫声。
心:精神,意志。
智:聪明。
勇:勇敢。
力:力量。
雌:雌性的。
雄:雄性的。
春:春季。
夏:夏季。
秋:秋季。
冬:冬季。
宫商角徵羽:古代五音中的五个音阶。
喜:高兴。
怒:生气。
哀:悲伤。
乐:快乐。
爱:爱护。
忠:忠诚。
孝:孝顺。
悌:尊敬兄长。
仁:仁爱。
信:诚信。
翻译:狼也有很多,它们的叫声是嗥。
嗥,是狼的声音。
狼群中有老狼、少狼、雌狼、雄狼。
老狼聪明而勇敢,少狼勇敢有力,雌狼慈爱善良,雄狼凶猛。
狼文言文注音版

《狼》有y ǒu 屠t ú人r én 货hu ò1肉r òu 归ɡu ī,日r ì已y ǐ暮m ù。
欻2一y ì狼l án ɡ来l ái ,瞰k àn 3担d ān 上sh àn ɡ肉r òu ,似s ì甚sh èn 垂chu í涎xi án ,随su í屠t ú尾w ěi 行x ín ɡ数sh ù里l ǐ。
屠t ú惧j ù,示sh ì之zh ī以y ǐ刃r èn ,少sh ǎo 却qu è;及j í走z ǒu ,又y òu 从c ón ɡ之zh ī。
屠t ú思s ī狼l án ɡ所su ǒ欲y ù者zh ě肉r òu ,不b ù如r ú悬xu án 诸zh ū5树sh ù而ér 蚤z ǎo 6取q ǔ之zh ī。
遂su í钩ɡōu 肉r òu ,翘qi áo 足z ú挂ɡu à树sh ù间ji ān ,示sh ì以y ǐ空k ōn ɡ担d ān 。
狼l án ɡ乃n ǎi 止zh ǐ。
屠t ú归ɡu ī。
昧m èi 爽shu ǎn ɡ往w ǎn ɡ取q ǔ肉r òu ,遥y áo 望w àn ɡ树sh ù上sh àn ɡ悬xu án 巨j ù物w ù,似s ì人r én 缢y ì死s ǐ状zhu àn ɡ,大d à骇h ài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班级:姓名: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注音。
缀()驱()窘()薪()苫()蔽()耽()径()暝()暇()劈()隧()尻()寐()黠()顷()禽()诈()二、解释下列词语。
1.屠:2.止:3.缀行甚远:4.缀:5.投以骨:6.从:7.并驱:8.窘:9.敌:10.顾:11.苫蔽成丘:12.苫:13.蔽14.弛:15.耽耽相向:16.耽耽:17.少时:18.径去:19.犬坐于前:20.暝:21.意:22.暇:23.暴:24.以:25.毙:26.洞其中:27.洞:28.其:29.隧:30.尻:31.假寐:32.假:33.寐:34.盖:35.黠:36.毙:37.诈:38.几何:39.止增笑耳:三、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4.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5.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6.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7.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阅读探究1.根据“狼”专题的有关知识,按照下面的要求,对狼的特点进行概括。
蒲松龄笔下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淑敏笔下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狼还具有另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题意用文中的原话填空。
“少时,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__;“屠乃奔倚其下”是因为担心___________;一狼“目似暝,意暇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以后你有哪些启示?【甲】课文蒲松龄的《狼》【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涎垂,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刀,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屠即径归。
昧爽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
仰首(c),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
亦可笑也!(注释蚤:通“早”;昧爽:拂晓;直:通“值”,价值)1.将“细审、遥望、近视”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 b. c.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1)顾野有麦场 (2)一狼洞其中(3)有屠人,货肉归(4)既走,又从之3.翻译下列句子。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
亦可笑也!”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从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甲】课文蒲松龄的《狼》【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狼自苫中探.爪入()方缚.以带()以.吹豕之法吹之()2.翻译下列句子:(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3)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3.甲文主要展示屠夫的;乙文主要展示屠夫的。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狼正常是一个的形象,如成语。
而现在有部分服装品牌又用狼来冠名,如“七匹狼”、“与狼共舞”是因为狼还具有品质。
4.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2)将舐.其喉(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4.翻译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甲】课文蒲松龄的《狼》【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6.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8.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9.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1.狡猾、贪婪;聪明、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如团队精神、忍耐等,但必须不同于前两个空的内容。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3.①遇到困难不能一味地逃避,或寄希望于给点小恩小惠就能消灾免祸,而应该勇敢面对;②困难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只要勇于与之斗争,困难也就变得渺小了;③面对困难要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如选择有利的地势、当机立断等。
【小题1】“遥望、近视、细审、”(3分,每空1分)【小题2】回头看;打洞;卖;离开(4分,每题1分)【小题3】(1)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
(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4分,每题2分)【小题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
(2分)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
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2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1.攻击打洞大腿伸入捆绑用2.禽兽狡诈欺骗的手段能有多少啊,只不过给人增添一些笑料罢了。
狼胀大的像一头牛,腿不能弯曲,嘴张开不能合。
3.勇敢、果断聪明、智慧狡猾、贪婪、凶残狼心狗肺团结、坚持(本题意思对即可)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2分)(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2 B 3. D 4.(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5.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6.B 7.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8.D 9.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