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齿条简单计算

齿轮齿条简单计算

齿轮和齿条是机械传动常用的元件,可以用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以下是齿轮和齿条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

齿轮计算:

1. 齿数计算:齿轮的齿数与齿条的齿数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根据需要的转速比和模数(或者分度圆直径)来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是:齿数=齿条的齿数/转速比。

2. 模数计算:模数是衡量齿轮尺寸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转速和模数公式来计算:模数=模数法系数/转速。其中,模数法系

数是根据齿轮的材料和精度要求决定的。

3. 发展圆直径计算:发展圆直径是齿轮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尺寸参数,可以通过模数和齿数来计算:发展圆直径=模数×齿数。

齿条计算:

1. 齿数计算:齿条的齿数可以根据需要的转速比和齿轮的齿数来计算,按照转速比的公式:齿数=齿轮的齿数×转速比。

2. 模数计算:齿条的模数可以根据齿轮的模数和转速比来计算,按照转速比的公式:模数=齿轮的模数/转速比。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公式只是齿轮和齿条计算中的一部分,真正的设计和计算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压力角、齿间距、齿形等。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计算,建议参考相关的机械设计手册或者咨询专业的机械工程师。

标准齿轮齿宽计算公式【汇总】

齿宽是指齿轮齿的实体在轴向上的长度(齿轮齿部端面之间的长度)。即“齿轮”的厚度,是个简单尺寸。计算齿宽就要用到齿宽系数。齿宽系数表示齿宽的相对值,一对齿轮传动时,一般小齿轮的齿宽要比大齿轮的齿宽稍大一些。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 比如:M4 32齿34*3.5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 分度圆直径=32*4=128mm 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 就是(12+2)*7=98mm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 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 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 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

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 Circular Pitch (CP)周节 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 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 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 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 1) 什么是「模数」? 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 找对应表太不现实了! 告诉你一简单的: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 比如:M4 32齿34*3.5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 分度圆直径=32*4=128mm 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 就是 (12+2)*7=98mm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 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 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 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 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 Circular Pitch (CP)周节 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 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 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 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 1) 什么是「模数」? 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决定齿轮大小的两大要素是模数和齿数、 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与模数(端面)的乘积。 过去,分度圆直径被称为基准节径。最近,按ISO标准,统一称为分度圆直径。 3) 什么是「压力角」? 齿形与分度圆交点的径向线与该点的齿形切线所夹的锐角被称为分度圆压力角。一般所说的压力角,都是指分度圆压力角。 最为普遍地使用的压力角为20°,但是,也有使用14.5°、15°、17.5°、22.5°压力角的齿轮。 4) 单头与双头蜗杆的不同是什么?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 比如:M4 32齿34*3.5 齿顶圆直径=(32+2)*4=136 分度圆直径=32*4=128 齿根圆直径=136-4.5*4=118 7M 12齿 中心距(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 就是(12+2)*7=98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1357-78) 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 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 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 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 ()周节 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或周节()与齿数(z)表示 径节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

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25.4 1/8模=25.4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 1) 什么是「模数」? 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与DP(径节:)。【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决定齿轮大小的两大要素是模数和齿数、 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与模数(端面)的乘积。 过去,分度圆直径被称为基准节径。最近,按标准,统一称为分度圆直径。 3) 什么是「压力角」? 齿形与分度圆交点的径向线与该点的齿形切线所夹的锐角被称为分度圆压力角。一般所说的压力角,都是指分度圆压力角。 最为普遍地使用的压力角为20°,但是,也有使用14.5°、15°、17.5°、22.5°压力角的齿轮。 4) 单头与双头蜗杆的不同是什么? 蜗杆的螺旋齿数被称为「头数」,相当于齿轮的轮齿数。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公式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公式 齿轮和齿条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元件,用于传递动力和转速。齿轮齿条的设计计算是设计师在进行齿轮齿条设计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本文将介绍齿轮齿条设计计算的一些基本公式和原理。 一、齿轮设计计算公式 1. 齿数计算公式 齿数是齿轮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N = (π * D) / m 其中,N为齿数,D为齿轮直径,m为模数。 2. 齿轮间距计算公式 齿轮间距是指两个相邻齿轮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 = (N1 + N2) / 2 * m 其中,P为齿轮间距,N1和N2分别为两个相邻齿轮的齿数,m为模数。 3. 齿轮传动比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比是指两个相邻齿轮的转速之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 = N2 / N1 其中,i为传动比,N1和N2分别为两个相邻齿轮的齿数。

4. 齿轮模数计算公式 齿轮模数是指齿轮齿数和齿轮直径之间的比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m = D / N 其中,m为模数,D为齿轮直径,N为齿数。 二、齿条设计计算公式 1. 齿条模数计算公式 齿条模数是指齿条齿数和齿条长度之间的比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m = L / N 其中,m为模数,L为齿条长度,N为齿数。 2. 齿条传动比计算公式 齿条传动比是指齿条的移动距离与齿轮转动角度之间的比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i = L / (π * D) 其中,i为传动比,L为齿条的移动距离,D为齿轮的直径。 3. 齿条齿数计算公式 齿条齿数是指齿条上的齿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N = L / m 其中,N为齿数,L为齿条长度,m为模数。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 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 齿距p p=πm=πd/z 齿数z z=d/m=π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 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 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 齿顶高ha ha=m=p/π 齿根高hf hf=1.25m 齿高h h=2.25m 齿厚s s=p/2=πm/2 中心距 a a=(z1+z2)m/2=(d1+d2)/2 跨测齿数k k=z/9+0.5 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 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α=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 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 =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 α=20°。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

多少? 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α=20°,正常齿。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 mm,试计算这对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大齿轮的主要尺寸。 13-8 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p=12.566 mm,齿数z=25,正常齿制。求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高以及齿厚。 13-9 当用滚刀或齿条插刀加工标准齿轮时,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怎样确定?当被加工标准齿轮的压力角 α=20°、齿顶高因数h a*=0.8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多少? 13-10 变位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齿数、基圆直径与标准齿轮是否一样? 13-11 设计用于螺旋输送机的减速器中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已知传递的功率P=10 kW,小齿轮由电动机驱动,其转速n l=960 r/min,n2=240 r/min。单向传动,载荷比较平稳。 13-12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两齿轮的齿数z1=35、z2=97,模数m=3 mm,压力α=20°,齿宽b l=110 mm、b2=105 mm,转速n1=720 r/min,单向传动,载荷中等冲击。减速器由电动机驱动。两齿轮均用45钢,小齿轮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80~200 HBS。试确定这对齿轮允许传递的功率。 13-13 已知一对正常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3 mm,齿数z1=23、z2=76,分度圆螺旋角β=8°6´34″。试求其中心距、端面压力角、当量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13-14 图示为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1)已知主动轮1的螺旋角旋向及转向,为了使轮2和轮3的中间轴的轴向力最小,试确定轮2、3、4的螺旋角旋向和各轮产生的轴向力方向。 2)已知m n2=3 mm,z2=57,β2=18°,m n3=4mm,z3=20,β3应为多少时,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互相抵消?

齿条齿轮啮合计算公式

齿条齿轮啮合计算公式 齿条是一种直线运动传动装置,由一系列等距排列的齿槽组成。齿轮是一种旋转运动传动装置,由一系列尺寸相等的齿轮齿排列在同一轴上。齿条和齿轮通过齿槽和齿牙的啮合来实现传动。 在齿条齿轮啮合中,齿条的运动方式是直线运动,而齿轮的运动方式是旋转运动。齿条和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描述。齿条的移动距离和齿轮的旋转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齿条齿轮啮合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这里不进行详细介绍,只给出最终的计算公式。假设齿条的模数为m,齿数为Z1,齿轮的模数为m,齿数为Z2,齿条的移动距离为s,齿轮的旋转角度为θ,则齿条齿轮啮合计算公式为: s = (π * m * Z2) / cos(θ) 其中,π是圆周率,cos(θ)是齿轮旋转角度θ的余弦值。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齿条的移动距离s和齿轮的旋转角度θ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齿轮参数和齿条的移动距离,计算出齿轮的旋转角度。同样地,如果已知齿轮的旋转角度和齿轮参数,我们也可以计算出齿条的移动距离。 齿条齿轮啮合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自动化生产

线上,齿条和齿轮的啮合关系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臂的运动,实现精确的定位和操作。在机床上,齿条和齿轮的啮合关系可以用于控制工件的进给运动,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齿条齿轮啮合计算公式只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啮合,即假设齿条和齿轮的齿形完美,没有摩擦和间隙。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齿条和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齿条齿轮啮合计算公式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工具,可以用于描述齿条和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通过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齿条的移动距离和齿轮的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保证传动的精度和效率。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举例

第四章 齿轮设计 4.1 齿轮参数的选择[8] 齿轮模数值取值为m=10,主动齿轮齿数为z=6,压力角取α=20°,齿轮螺旋角为β=12°,齿条齿数应根据转向轮达到的值来确定。齿轮的转速为n=10r/min ,齿轮传动力矩2221Nm ⋅,转向器每天工作8小时,使用期限不低于5年. 主动小齿轮选用20MnCr5材料制造并经渗碳淬火,而齿条常采用45号钢或41Cr4制造并经高频淬火,表面硬度均应在56HRC 以上。为减轻质量,壳体用铝合金压铸。 4.2 齿轮几何尺寸确定[2] 齿顶高 ha =() ()mm h m n an n 25.47.015.2=+⨯=+* χ,ha=17 齿根高 hf () ()mm c h m n n an n 375.17.025.015.2=-+⨯=-+=**χ ,hf=5.5 齿高 h = ha+ hf =17+5.5=22.5 分度圆直径 d =mz/cos β=mm 337.1512cos 6 5.2=⨯ d=61.348 齿顶圆直径 da =d+2ha =61.348+2×17=95.348 齿根圆直径 df =d-2hf =61.348-2×11 基圆直径 mm d d b 412.1420cos 337.15cos =⨯== α db=57.648 法向齿厚为 5 .2364.07.022tan 22⨯⎪⎭⎫ ⎝⎛⨯⨯+=⎪⎭⎫ ⎝⎛+=παχπn n n n m s mm 593.4=×4=18.372 端面齿厚为 5253.2367.0cos 7.022tan 222⨯⎪⎪⎭⎫ ⎝⎛⨯⨯+=⎪⎭⎫ ⎝⎛+=βπαχπt t t t m s mm 275.5=×4=21.1 分度圆直径与齿条运动速度的关系 d=60000v/πn1=⇒v 0.001m/s 齿距 p=πm=3.14×10=31.4 齿轮中心到齿条基准线距离 H=d/2+xm=37.674(7.0) 4.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11] 4.3.1齿轮精度等级、材料及参数的选择 (1) 由于转向器齿轮转速低,是一般的机械,故选择8级精度。 (2) 齿轮模数值取值为m=10,主动齿轮齿数为z=6,压力角取α=20°. (3) 主动小齿轮选用20MnCr5或15CrNi6材料制造并经渗碳淬火,硬度在56-62HRC 之间,取值60HRC. (4) 齿轮螺旋角初选为β=12° ,变位系数x=0.7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举例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举例 Chapter 4 Gear Design 4.1 n of Gear Parameters [8] The gear module value is selected as m=10.the number of teeth on the driving gear is z=6.the pressure angle is α=20°。and the helix angle is β=12°。The number of teeth on the gear rack should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value ___。The gear speed is n=10 r/min。the gear n torque is 221 N·m。and the steering gear works for 8 hours a day with a service life of not less than 5 years. The driving small gear is made of 20MnCr5 material and is carburized and quenched。while the gear rack is commonly made of 45 steel or 41Cr4 and is quenched by high frequency。The surface hardness should be above 56HRC。To ce weight。the shell is made of aluminum alloy die-casting. 4.2 n of Gear Geometric ns [2] ___ top height ha = 17.tooth root height hf = 5.5.and tooth height h = ha + hf = 22.5.The ___ χ=1.The tooth thickness at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