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的使用方法
【心基础】如何正确使用胺碘酮

【心基础】如何正确使用胺碘酮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尽管药物治疗不能根除心律失常,也不能降低患者总体死亡率,但是在心律失常急性期,药物治疗仍占据重要位置。
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首先要终止症状,才能采取后续的射频消融或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等治疗。
所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急性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胺碘酮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其中静脉制剂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力军”。
胺碘酮合理用药一:正确掌握不同剂型胺碘酮的适应证两种剂型,不同作用机制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因此,同时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胺碘酮静脉早期使用和长期口服使用效果有所不同。
静脉用胺碘酮,更多表现为Ⅲ类药物之外的作用,即钠通道阻滞、β受体阻滞及钙通道阻滞作用;而口服胺碘酮或长时间静脉使用胺碘酮后,则表现为Ⅲ类药物的作用,即钾通道阻滞作用。
通过抑制这些离子通道带来的电生理效应包括抑制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房室旁路传导,延缓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由此带来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胺碘酮静脉注射液适应证包括:室颤和无脉搏室速电击除颤失败后,静脉用胺碘酮以改善电击除颤的效果;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包括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房颤患者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及其他心律失常。
静脉用胺碘酮还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伴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
在房颤治疗中,相关指南对静脉用胺碘酮进行了明确定位及建议: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优先考虑静脉用胺碘酮进行复律;对于伴中等结构功能异常的患者,推荐使用伊布利特和维纳卡兰,如无效可考虑静脉用胺碘酮;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复律时有更多的药物可供选择,如Ⅰc类药物普罗帕酮、伊布利特、维纳卡兰等,如无效同样可考虑静脉用胺碘酮。
胺碘酮口服片剂适应证可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不能作为室率控制的首选,因在长期治疗中有更多更理想的药物可达到室率控制的目的)。
10胺碘酮应用方法的争议和思考_杨艳敏

静脉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静脉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 可用于控制阵发房颤急性发作期的心室率,尤其 是重症患者(钙通道阻滞作用和抗交感作用) • 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 • 静脉胺碘酮用于房颤电转复或自发转复后窦律的 维持(大多在24-48小时后发挥作用) • 围心脏手术期预防性应用静脉胺碘酮
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应用静脉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研究
Int J Cardiol. 2003 Jun;89(2-3):239-48
• 大多数转复时间6-8 h • 成功转复的预测因素为房颤持续时间短、左房不大、 大剂量胺碘酮
不同的应用方法带来的思考
• 用于转复的剂量一般高于用于室率控制的量 • 用于房颤治疗时静脉用药时间大多为24-48h,之后 转为口服药物控制 • 疗效、不良反应均为剂量依赖性的 •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权衡利益与风险决定用药剂 量与方法
• 注意用药不应干扰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
心肺复苏 (VF/无脉VT) 300mg/次 快速 循环未恢复不需维持 血流动力学稳定 VT 150mg/次 缓慢(≥10分钟) 常需维持
推注剂量 速度 静脉维持
关于胺碘酮在复苏中应用方法
临床研究中剂量、方法
发生地点 院外 院外 院外 临床研究 ARREST ALIVE Skrifvars MB,et al. 应用剂量和方法 300mg+5%GS20ml,IV快速注入 5mg/kg,5%GS30ml,IV快速注入 如无效,可重复,2.5mg/kg 弹丸注射300mg(50mg/ml),继之快 速输注林格氏液200ml,需要时,可追 加胺碘酮150mg
给药途径
口服 口服 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 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在临床应用中,合理的用法用量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概述
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类型的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
通道和钙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去极化时间,减缓心率并抑制心室的早复极化,有助于恢复心律。
适应症
胺碘酮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性
心律失常等。
用法用量
•持续静脉泵入:初始剂量通常为1000毫克 - 1500毫克,速度为0.5毫克/分钟,用量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不超过30毫克/分钟,一次用量通常不超过150毫克。
•口服:初始剂量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2-3次,维持剂量通常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1-3次。
需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调整用药量。
2.不推荐胺碘酮与其他类似药物联合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3.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时应特别小心。
4.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禁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谨慎合理地选择用量和用法,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胺碘酮浓度不宜超过2mg/ml,泵入
或滴入大于1小时应选择中心静脉,如
外周血管要建立两支静脉通路2—3小
时小时交替使用,避免单只浅静脉或使
用浅静脉留置针持续给药。
2、尽量选上肢血管,穿刺成功前用空液体,
泵入时不能单独泵入,应用5%GS配合
滴入。
3、同一注射器中不可混入其他制剂,不可
在同一注射器中加入其他药品。
4、泵入或滴入胺碘酮后,静推生理盐水
20ml左右再拔针,留置针需再用肝素盐
水封管后拔针,拔针时需完全关闭输液
器开关,拔出针头后不要只按压皮肤穿
刺点,而一定按压到血管穿刺点以免药
液沿血管壁针道外渗到皮下。
5、加强巡视,严格交班,注意观察穿刺部
位有无红肿,回血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有外渗应立即停药,用如意金黄散15g
用茶水或食醋加地塞米松10mg调制成
糊状,先用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待
干,避开穿刺点 1.5cm,涂抹厚度约
0.5cm,范围超过患处1.0cm,穿刺点外
用1.5cm*1.5cm无菌干纱布覆盖,用保
鲜膜将涂药处覆盖,胶布固定,2h后取
下,2次/d.
7、季德胜蛇药片治疗静脉炎的方法:取35片用湿润烧伤膏或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10mg调成糊状,将药剂均匀涂抹厚度达0.3-0.5cm,范围应超过红肿处皮肤3—5cm,每6小时换药一次。
输胺碘酮流程

胺碘酮的输注流程
1.病情需要使用胺碘酮,遵医嘱执行胺碘酮用量,使用注射泵控制速度(胺碘酮用葡萄糖稀释,若用生理盐水稀释易引起静脉炎)。
2.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
3.持续注射胺碘酮时每4-6小时更换一次静脉通路,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条通路。
4.加强护理巡视查,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病人,巡视时要重视患者主诉,认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情况,注射部位有无条索状的红线,如果有,应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并给予处理。
5.停止输液后,应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后再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6.输注过程中可在血管上方进行间断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向患者和陪护介绍胺碘酮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肢体活动,以防止药液外渗。
可达龙(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适应证】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 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 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由于药学原因, 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
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 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
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 可以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 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 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 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 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
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
然而, 在临床对照研究中, 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 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
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 无论病人的年龄, 肾功能, 左室功能如何, 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
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
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 浓度超过3mg/ml时, 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如果浓度在2.5mg/ml 以下, 出现上述情况较少。
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 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 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 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 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 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 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胺碘酮的使用指南

剂量: • 负荷量:
一般性:150mg推注10min以上, 间隔10min,追加3~5次
重症:300mg • 维持量:前6小时:1mg/min
后18小时:0.5mg/min 起效时间:30min
静脉胺碘酮副作用
静脉炎:应特别注意选用大静脉,最好是中心静脉给药 低血压、心动过缓:急性静脉应用中可出现低血压、心 动过缓、因此需有心电和血压监护
胺碘酮的现代观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薇
主要内容
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 胺碘酮的心血管作用及临床应用 胺碘酮的副作用及处理
胺碘酮的历史
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已应用30年,久盛不衰 且地位持续上升,在欧美国家,胺碘酮占心律失 常药物处方量1/3,拉美国家高达70%,成为当 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基石与中流砥柱
胺碘酮的历史
1962年在比利时Labaz实验室合成 1968年作为一个血管扩张剂在法国上市,主要用于 心绞痛治疗(10年) 1970年,Roscnbaum观察抗心律失常作用 1976年,Roscnbaum发表《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 临床作用》,世界为之侧目 1985年美国FDA正式批准胺碘酮可用于危及生命,反复发 生室速的患者, 随之胺碘酮应用范围逐渐扩大(30年)
QT间期和T波改变
▪ 用药后心电图会出现QT延长,T波切迹,u波明显,T波 振幅下降以至ST改变等现象,这是药物效应的表现
▪ 虽然胺碘酮延长QT,但是使心肌复极趋于一致。不宜 以QT间期的值来决定是否减 量或停药,目前认为可延 长至0.50-0.55s,QTc 0.44s
药代动力学:代谢
胺碘酮在体内的清除主要通过肝细胞代谢。代谢时先脱碘,进而在肝
可达龙(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适应证】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
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
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第一个24小时负荷滴注先快:头10分钟给药150mg(15mg/min)。
3ml可选龙注射液(150mg)于1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5mg/ml)中。
滴注10分钟。
后慢:随后6h给药360mg(1mg/min)。
18ml可达龙注射液(900mg)于5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8mg/ml)中。
维持滴注剩余18h给药540mg(0.5mg/min)。
将滴注速度减至0.5mg/min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 (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
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
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
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
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与QT延长
•长期应用胺碘酮会明显延长QT,但 却很少诱发TdP •胺碘酮使各层心肌细胞复极均一性 延长,所以没有引起折返性心律失常 必要的基础。 •对于胺碘酮较少诱发TdP的另一个 解释是抑制了最终引发心律失常的 生理性晚钠电流
警惕低钾及心动过缓
Drew BJ et al. Circulation. 2010;121:1047-1060.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4
静注后快速心脏蓄积
胺碘酮剂量 mg/kg体重 心肌纤维 % 心内膜采样 心肌内浓度 的准确时间 min ug/g
胺碘酮血浆浓度 ug/ml
静注后快速在心脏中蓄积,可用来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 对心脏的影响,部 分是药物在富脂细胞膜上浓集扰乱离子通道, 而非调节通道离子流
胺碘酮的使用方法
1
胺碘酮的细胞电生理作用
•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 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 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 • 静脉和口服使用电生理作用有所不同:
——静脉使用早期,主要是I、II、IV类作用
——口服使用负荷量后,III类作用为主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21
利多卡因的评价
• 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最初是基于动物研究以及该药对急性心 肌梗死后抑制室性期前收缩和防止室颤的应用推论 • 两项研究显示利多卡因对于终止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室 性心动过速相对疗效不好 • 研究显示治疗无休止室速、顽固室颤/无脉室速利多卡因 疗效不及胺碘酮 • 另外两项研究还发现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要比静脉 注射普鲁卡因胺或者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效果差 • 在心脏骤停时应用利多卡因改善电击除颤效果时,易出现 心脏停搏 • 在急性心梗中应用没有降低VF的趋势,且有增加死亡率 的作用
第二天以后可根据病情酌情减量
静脉胺碘酮3-4天,过度至口服,病情需要可以延长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7
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 静脉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要因人而异。应根 据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和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调 节
• 胺碘酮静脉使用必须给予负荷量静脉注射,需要 维持时立刻给予静脉滴注。单纯使用小剂量静脉 滴注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单纯负荷量不 给维持量,药理作用不能维持
22
总 结
• 指南推荐胺碘酮是各种类型室速患者的一线用药 • 胺碘酮快速终止室速,提高患者存活率, 优于利 多卡因 • β受体阻滞剂与胺碘酮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 合理用药仍是临床探讨主题
23
谢谢!
24
15
胺碘酮与β 阻滞剂联合应用
-两者均重要 -交互加量 -非发作期增加β 阻滞剂量 -发作期增加胺碘酮剂量
β阻滞剂—中流砥柱 胺碘酮---冲锋陷阵
16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
• 胺碘酮的药理学特征复杂,作用多样,故可引起多 种不良反应
• 大多数不良反应经过减量或停药可以逆转。许多 不良反应只要予以解释,解除患者的顾虑,严密 随访观察即可 • 而重要脏器的毒性,可能是严重的,需要更积极的处 理 • 急性期与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不同
•
12
胺碘酮在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
急性治疗
疗效:
时间 24h 内 48h 内 72h 内 96h 内 168h 内 240h 内
疗效 55.3%(31/56 例) 69.6%(39/56 例) 75.0%(42/56 例) 80.3% (45/56 例) 84.0% (47/56 例) 85.7% (48/56 例)
10
合理剂量
合理剂量: • 疗效与不良反应均与剂量相关: --威胁生命心律失常--追求药物的有效性 --非威胁生命心律失常—关注药物的安全性 • 室性心律失常较房性心律失常剂量大 • 急性期应用较大负荷量,缩短起效时间 • 长期维持应用较小剂量,避免不良反应
11
如何判断疗效
• • 对于室速即刻终止作用弱,预防复发作用强 增加静脉负荷剂量是为了在数小时内增加心 肌组织的药物水平,缩短起效时间。但充分 发挥其电生理作用可能需要数天的时间 静脉应用早期复发多由于胺碘酮的蓄积量尚 不足,需追加负荷量或采取其它措施终止心 律失常,等待药物发挥充分疗效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8
胺碘酮的再负荷
• 胺碘酮在减量或口服维持治疗期间,可能因为剂 量过小而造成室速复发
• 因为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 单纯改变维持量是不能奏效的,应该进行再负荷 • 室速的复发一般需要静脉再负荷,其用药方法与 开始用药并无太大差异,但一般用量较起始负荷 小,应根据情况因人而异 • 再负荷后改为新的维持量,一般要大于原来的维 持量
杨艳敏,朱俊,宋有城等 静脉胺碘酮在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 生理杂志 2001.10.25; 15(5): 298-300
13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
-2008胺碘酮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 (VF/无脉VT) 300mg/次 快速 血流动力学稳定 VT 150mg/次 缓慢(≥10分钟)
•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前不宜评价药物疗效 • 根据体重和脂肪量等个体化因素,负荷量和维持 量也应有所不同
• 药物消除的过程是体内分布的反过程
6
胺碘酮在室速中的应用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应用指南》
采用负荷剂量+静脉滴注维持 —— 静脉负荷: 150mg ,用 5% 葡萄糖稀释, 10 分钟注入。 10-15分钟后可重复 ——静脉维持:1 mg/min,维持6小时;随后以0.5mg/min 维持18小时 ——24小时内用药一般为1200mg,最高不超过2000 mg 复发或对首剂治疗无反应,可以追加负荷量
3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
• 口服生物利用度平均为50%,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 • 具有高度脂溶性,分布容积大 • 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经粪便排泄。几 乎不经肾脏清除 • 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 • 静脉注射后由于从血浆再分布于组织中,血浆中药物浓度 下降较快 • 胺碘酮清除半衰期长,终末半衰期可达13-142天 • 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亦具有药理活性,半衰期更长 • 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的血浓度与治疗有效性和副作用之 间没有相关性
2
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
• 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
•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 • 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 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 • 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胺碘酮多种电生理作用使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Anastasiou-Nana MI. Amiodarone Concentration in Human Myocardium After Rapi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Cardiovasc Drugs Ther. 1999;13:265-270
5
临床意义
• 要使脂肪及组织达到稳态浓度时约需15g药物,2 ~4周。初始较大负荷量时,可缩短达到稳态血药 浓度约30%的时间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9
胺碘酮的负荷方法和负荷量
• 负荷方法:
——静脉负荷法:只适用于短期使用的情况 ——静脉加口服:多数急性心律失常的负荷方法
——口服负荷法:适用于非急诊长期使用
• 负荷量: ——小剂量负荷:总负荷量<10克 ——中剂量负荷:总负荷量10-20克 ——大剂量符合:总负荷量>20克
推注剂量 速度
静脉维持
循环未恢复不需维持Fra bibliotek常需维持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14
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现状
Rhonda S.et paring intravenous amiodarone or lidocaine, or both,outcomes for inpatients with pulseless ventricular arrhythmias*Crit Care Med 2006; 34:1617–1623
黄兴福,杨艳敏,朱俊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 2007,21
19
如何减少静脉胺碘酮不良反应
• 减少快速静脉推注负荷量 --延长静脉推注负荷量时间 --增加每分钟的维持剂量 • 减少血管刺激 --外周静脉套管针或中心静脉 --稀释输注浓度 • 如何避免低血压 --减慢推注速度、适当扩容、血管活性药 • 避免低钾、严重心动过缓、联合应用延长QT药物
17
静脉胺碘酮的副作用
• • • • 低血压: 心动过缓 静脉炎: 肝功能损害
18
静脉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单中心调查
• 1214例患者肝功能轻度异常(>2倍正常上限)的 发生率为11.5%,显著异常( >10倍正常上限) 的发生率为1.1%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男性更容易发生肝损害 --肝功能损害发生在静脉胺碘酮后的3.6±2.4 天 --肝功能损害者减量或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后可 在数天内恢复正常 • 需干预的严重低血压的发生率低(0.33%) • 需要干预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