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特点及危害

合集下载

环境噪声控制标准

环境噪声控制标准

环境噪声控制标准噪声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安宁,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噪声控制标准,以规范噪声的产生、传播和限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噪声控制的标准和规范。

一、噪声的定义和特征噪声是指超出人们正常听觉范围的声音。

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特点,噪声可以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噪声等。

噪声具有频率、振幅、时间变化等特点,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环境噪声的危害和影响1. 健康影响: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心理疾病、代谢紊乱等问题。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身体机能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 生活干扰:噪声会干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降低生活质量。

社区噪声对居民的睡眠和休息造成干扰,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社会纠纷。

三、国际噪声控制标准为了促进环境噪声控制的国际合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噪声控制标准,如ISO 1996-1:2016《声学-环境噪声测量》、ISO 140-4:2020《声学-建筑物中的室内声学测量》等。

这些标准旨在统一噪声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为各国制定具体的噪声控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四、国内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和国情,制定了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环境噪声控制标准。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介绍几项常见的噪声控制标准。

1. 建筑物噪声控制标准按照《建筑噪声环境质量标准》(GB 16767-1997)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于室内和室外噪声的控制有具体规定。

例如,对于居住区,白天的等效声级不应超过50分贝,晚上的等效声级不应超过45分贝。

2. 工业噪声控制标准针对工业活动产生的噪声,我国制定了《工业企业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对工业企业的噪声排放进行了严格规定。

根据该标准,不同产业和地区的工业噪声排放限值有所不同。

3. 交通噪声控制标准为了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噪声环境的影响,我国制定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标准》(GB 3096-2008)。

噪声知识点归纳总结

噪声知识点归纳总结

噪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噪声的定义和特点1.1 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或者人工环境中,非正常声音所产生的声波,它的声级高于环境中正常声音的声级,会引起人的不适感,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1.2 噪声的特点(1)频率不一致:噪声的频率分布比较复杂,其频率分布呈现不均匀性。

(2)声级高:噪声的声级一般要高于环境中正常声音的声级。

(3)持续时间短暂:噪声通常是短暂的,它不像音乐一样具有连续的旋律和节奏。

(4)能量密度大:噪声的能量密度相对较大,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

二、噪声的来源2.1 自然源(1)雷电:雷电在产生的同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产生很大的噪声。

(2)风声:风的吹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风声,它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噪声。

(3)海洋声:海洋中的浪涛拍打岩石、礁石,产生的声音就是一种自然噪声。

2.2 人工源(1)交通噪声: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2)工业噪声:各种生产设备、机械设备、厂房等工业设施产生的噪声。

(3)社会噪声:城市中的噪声、办公室中的谈笑声、商场中的音乐声等都可以称为社会噪声。

2.3 电子设备噪声(1)计算机噪声: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风扇等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2)家用电器噪声:家庭中的电视、洗衣机、空调等家电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3.1 声觉效应噪声会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包括耳朵发麻、头痛、耳鸣、听力减退等。

3.2 生理效应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人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3.3 心理效应噪声会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包括烦躁不安、易怒、疲劳、抑郁等心理状况。

3.4 社会效应噪声也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等。

四、噪声治理与防护4.1 噪声治理(1)技术手段:采用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技术手段进行噪声治理。

(2)管理手段:通过法规、标准等管理手段对噪声进行控制。

噪音大全试听

噪音大全试听

噪音大全试听噪音,是指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它可能来自机器、交通、人声、音乐等各种各样的来源。

噪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各种噪音的特点,对噪音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噪音污染,保护健康,改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交通噪音。

交通噪音是城市中最为常见的噪音之一,它来自汽车、摩托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这些噪音会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起交通事故。

交通噪音的频率高,声音大,对人的听觉系统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二、工业噪音。

工业噪音主要来自于工厂、建筑工地、机械设备等。

工业噪音的特点是持续性强,噪音频率高,对人的听觉系统和大脑功能都会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工业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听力下降、精神紧张、头痛、失眠等健康问题。

三、社交噪音。

社交噪音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产生的噪音,比如餐厅、酒吧、商场等场所中的人声、音乐声等。

社交噪音的特点是频率变化大,声音杂乱,对人的心理健康和交流效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社交噪音环境下,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四、家庭噪音。

家庭噪音主要来自于家电、家具、宠物等。

比如空调、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噪音,以及家具摩擦、宠物叫声等。

家庭噪音的特点是持续性较强,频率较低,对人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长期暴露在家庭噪音环境下,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紊乱,情绪不稳定,甚至影响人的家庭关系。

五、娱乐噪音。

娱乐噪音主要来自于音乐会、演出、KTV等场所。

这些场所中的音乐声、人声等噪音对人的听觉系统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高强度的娱乐噪音环境下,会导致人的听力下降、耳鸣、头痛等健康问题。

六、自然噪音。

自然噪音是指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比如雨声、风声、雷声等。

这些噪音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其他类型的噪音,自然噪音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噪音,这些噪音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噪音污染是指由于环境中存在过多的噪声而对人类健康和安宁造成的干扰和危害。

在现代社会,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噪音污染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一些常用的治理方法。

一、噪音污染的危害:1. 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噪音刺激人的听觉系统,触发耳鸣、听力丧失等症状。

此外,噪音还能导致头痛、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

大噪音还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损害免疫系统。

2. 社交困扰:噪音会干扰人们正常的社交交流。

当噪音超过人们的耐受极限时,谈话的质量和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噪音还会增加人们的应激反应,使人更容易出现烦躁和冲动。

3. 学习和工作受阻:在噪音污染下,学生在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而员工也难以高效工作。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学生和员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4. 睡眠受干扰:夜间的噪音尤其容易打扰人们的睡眠。

噪音会使人难以入睡、易醒以及深睡眠不足,导致白天精神不振、疲倦乏力。

二、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出台噪音污染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这包括限制噪音源的排放,规定建筑物噪音防治标准,严格执行施工噪声管理等。

2. 建设噪音隔离设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噪音应对的问题,建设噪音隔离设施。

比如,在繁华的商业区周边设置隔音墙,或者在公共交通干线沿线安装隔音窗,以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3. 提高公众的噪音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鼓励人们使用低噪音的家电电器,强调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影响噪音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

4. 企事业单位的噪音控制:各类企事业单位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比如,在工厂和建筑工地内使用降噪设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避噪音高峰,提醒员工戴上耳塞等。

噪声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噪声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噪声的危害与防护措施噪声是环境中产生的一种不规则的声音,其可以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接触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失、睡眠障碍、心理压力和影响生活质量等问题。

因此,了解噪声的危害以及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非常重要。

1.听力损伤: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如工厂、施工现场或机动车辆等,会导致听力损伤。

高强度的噪声会破坏耳膜和听觉神经,引起永久性听力损伤。

这种损伤发生得很慢,但是无法逆转,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措施保护耳朵。

2.睡眠障碍:噪声可以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在夜间。

持续的噪声会打断正常的睡眠模式,导致失眠、多梦和浅眠等问题。

睡眠质量下降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3.心理压力: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过度噪音会增加压力水平,导致焦虑、抑郁和易怒等负面情绪。

4.影响交流:高噪声环境下,人们往往需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导致沟通困难。

这不仅对于正常的人际交流造成阻碍,也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为了保护个人和社会免受噪声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耳塞和耳罩:在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时,佩戴耳塞或耳罩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方法。

这些装置可以减少噪音进入耳朵的程度,从而保护听力。

2.控制噪音源:对于有噪声源的工作环境,可以采取控制噪声源的措施,如隔音墙、噪声消音器和噪声屏障等。

同时,减少噪音源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3.规范噪声标准: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严格的噪声标准,并强制执行。

这样可以限制噪音源的噪声水平,保护公众免受噪声的侵害。

4.音量控制:个人在使用电视、音响和耳机等娱乐设备时,应注意控制音量不超过安全水平。

长时间高音量的娱乐设备使用会对听力产生负面影响。

5.教育宣传:开展噪声污染的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噪声危害的认识,提高个人对于噪声防护的重视。

这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实施。

总之,噪声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着负面影响,因此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干扰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噪音,它来自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噪声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引发各种疾病。

今天,我们将从噪声污染的危害出发,谈谈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噪声污染的危害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噪声会引发人们的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长期受到噪声的干扰还会加重人们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因为噪声污染而受到损害。

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疲倦、易怒、精神紧张,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们的精神疾病。

3.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噪音会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时还会导致人们的情绪波动,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长期以来,一些城市的噪声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难题。

二、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1. 提高法律法规的意识要有效治理噪声污染,首先需要提高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府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噪声污染管理条例,规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程序,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

增强舆论宣传,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共同参与到噪声治理工作当中来。

2.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频繁发生的噪声污染问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要建立健全的噪声源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对噪声源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环境噪声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产生的各种噪音,如机械设备的运转声、交通车辆的喧闹声、工业生产的噪音等。

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本文将就环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一、环境噪声的危害1. 对健康的危害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损伤,甚至引发耳鸣、耳聋等听觉疾病。

环境噪声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引发失眠、精神紧张、头痛、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环境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高噪音环境下,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会受到干扰,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学校、医院等特殊场所,环境噪声会对学习和治疗等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3. 对环境的破坏环境噪声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动物会受到惊扰和干扰,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

一些鸟类甚至因为噪音而无法正常筑巢和觅食,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或迁徙。

环境噪声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二、环境噪声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

1. 技术控制技术控制是环境噪声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可以通过采用噪声减排设备、改良工艺流程、使用低噪声材料等方式,减少噪声的产生。

在工厂中安装隔音设备、装配减噪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噪声的产生。

在城市道路上,采用路面隔音材料、降低交通车辆的噪音排放标准,有助于降低交通噪音。

建筑施工中还可以采用减震、隔音等技术手段,控制施工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2.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环境噪声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对噪声源的管理和监督。

对于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娱乐场所等噪声源,可以通过严格执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范作业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等方式,控制噪声的产生和扩散。

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环境噪声是指来自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

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环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环境噪声的危害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多种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害,甚至导致聋哑。

环境噪声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精神紧张等健康问题。

2. 对心理健康的危害环境噪声对人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危害。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易导致情绪不稳定、情绪压力大、甚至导致抑郁症等问题。

3.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环境噪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诸多影响。

比如工作效率下降、学习受到影响、交流困难、生活质量下降等等。

二、环境噪声的控制1. 从源头控制要控制环境噪声,首先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比如通过优化工艺、采用低噪声设备、改进产品结构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2. 隔离与屏蔽对于一些噪声源,可以采取隔离和屏蔽的方法来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比如通过加装隔音设施,改善建筑结构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3. 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时,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种设施,避免噪声产生和传播。

比如将工业区和居住区合理分隔,采取科学的交通管理措施等。

4.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环境噪声的监管和管理也是控制噪声污染的重要手段。

对于一些高噪声排放企业和场所,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5. 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环境噪声危害性的认识,鼓励大家主动采取措施减少自身产生的噪声污染,也是控制环境噪声的重要途径。

总结: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环境噪声的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源头控制、隔离与屏蔽、合理规划和布局、加强监管和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噪声的危害。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减少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噪声特点及危害
降噪减振技术: 我国重点区域环境总体平均水平1993年为
57.8dB(A),1996年为56.8dB(A),超过国家一类区标准55dB(A),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区域环境平均值超过60dB(A)的占10%.有70%左右的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处于轻度污染的城市不超过20%.有2/3的城市人口在高的环境中.
据统计,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占8%-10%,建筑施工噪声占5%,交通噪声占30%,社会噪声占47%.社会噪声影响面最广,是干扰生活环境的主要噪声污染源.
1 噪声的危害
听力,神经和心血管是噪声最易损害的三大系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的郝凤桐主任介绍,噪声对人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和听力损伤上.根
据研究和临床的观察,在噪声的影响下,人体内的高级功能调节中枢
会出现功能紊乱.而且,原来就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人群出现对噪声
神经衰弱反应的要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问
题的人,如果在噪声环境中工作,那么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要
高于不在这种环境里工作的普通人.虽然不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也会出现类似的疾病,但是发病率要小得多,所以噪声是这些疾病的起
码参与因素.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伤则不同,如果不从事噪声环境的
工作,病人是可以不出现损伤或耳聋的,所以这种听力损伤已经被政府定为法定的职业病.另外,和噪声长期,经常性接触,人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_
在噪声致病的过程中,90分贝是道明确的坎儿,超过90分贝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就不明显了,这种噪声对绝大部分的人都有不良影响,可引发各种疾病.一直保持一个状态的稳态噪声对人的损害要小于同样分贝,但声音忽大忽小的脉冲噪声,突然出现的100分贝的噪声甚至可能让人瞬间耳膜穿孔,听力丧失,所以噪声是公认的常见污染因素.
但是生活中的噪声,像装修或工地施工,更多的是让人静不下心做手头的工作,而出现心情烦躁,心烦意乱,影响老年人的休息和睡眠,有心脏病或其他问题的老人会病情加重.这种噪声更多的是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虽然让人非常烦闷,但因为它超过85分贝的可能性不大,不会造成器质性伤害,所以我们不必太紧张.
2 噪声的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