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灭火保护装置

合集下载

GMZ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应用及改造

GMZ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应用及改造

炉膛 负压低; 手动 M T () F 。2 灭火跳 闸逻辑 ( 同时具备 以下三个条 和返厂修理 , 该装置不能完全对我厂锅炉起 到更好安全保护作
() M 件) 。油 枪 火 焰 , 中有 3 灭火 ; 膛 火 焰 , 4只 只 炉 4只 中有 3只 灭 用 。 2G Z型 锅 炉 灭 火 保 护 装 置 在 近 几 年 的运 行 过 程 中 未 能 正 另 火 ; 少有 一 台给 粉 机 在 运 行 。 () 料 中 断跳 闸逻 辑 所 有 给 常 将 保 护 投 入 运 行 。一 方 面 是 灭 火 保 护 装 置 自身 故 障 ; 一 方 至 3燃 以及 电气 回 路 设 粉 机 全 停 或 排 粉 机 全 停 ; 油 电磁 阀关 闭 。 () 膛 正 压 高 、 燃 4炉 负 面 由于 燃 油 电磁 阀经 常发 生 不 能速 断 的 故 障 , 压 低 跳 闸逻 辑 。炉 膛 正压 3 点 中有 2点 高于 + 5 P ; 膛 负 计 的 不 合 理 。 () M 测 90a炉 3 G z型 锅 炉 灭 火保 护装 置在 保 护 动 作 后 , 于 对 压 3测 点 中 有 2点低 于 - 5 P 。 () 动 M T 90a 5手 F 。人 为 停 炉 , 求 事 故 的 原 因 、 间 及 状 态 不 能 记 忆 , 事 故 分 析 带 来 不 便 。 () 要 时 给 4 G Z型锅 炉 灭 火 保 护 装 置 是 对 新 厂 1 0 / M 3T H锅 炉 在 发 生 事 故 状
由 经 个 。 () 1 主燃 料 跳 闸 (F ) M T 。锅 炉 运 行 中 当 发 生 下 列危 及 锅 炉 安 年 的 运 行 过 程 中 , 于 我 厂 接 待 负 荷 的特 性 , 常 受 到 低 电压 全 的情 况 之 一 时 实 行 紧 急 停 炉 : 火 ; 料 中 断 ; 膛 正 压 高 ; 和 高 电压的冲击 , 灭 燃 炉 内部 电路不 同程度受 到损坏 , 通过本 厂 自修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579-30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19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 防止锅炉灭火1.1 各电厂要根据本厂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包括从来煤煤质监督、混配煤到燃烧调整以及低负荷运行,并严格执行。

1.2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

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司炉,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1.3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性大修后或当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在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太差异时,应首先进行校核计算,在校核计算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冷态动力场试验和热态调整试验。

1.4 当炉膛已经灭火或已局部灭火并濒临全部灭火时,严禁投入助燃油。

锅炉炉膛自动灭火保护装置的设计

锅炉炉膛自动灭火保护装置的设计

锅炉炉膛自动灭火保护装置的设计摘要:本文采用plc系统,使用专用组态软件,设计安装锅炉灭火炉膛自动保护装置。

本文也是作者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炉膛灭火 fsss保护mft跳闸plc系统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plc system, the use of special configuration softwar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boiler furnace fire automatic protection devic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practical work in this paper is also the author of.keywords: flame protection trip plc fsss mft system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对锅炉灭火保护来说,防止保护系统的拒动和误动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完善的锅炉灭火保护系统是保证锅炉安全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所述的锅炉灭火炉膛自动保护装置采用plc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和组态,使用专用组态软件,现场火焰的状态信号(熄火和火焰品质)通过火焰传感器以模拟信号的形式传入,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接入plc系统的ai/di模块,从do模块发出信号到锅炉dcs系统或直接到电气mcc盘柜。

对于大机组锅炉灭火炉膛自动保护装置是锅炉fsss保护的一部分,当灭火信号传入引起锅炉mft动作,发出信号到锅炉dcs系统或直接到电气mcc盘柜,进行相应设备的保护;对于75吨以下的锅炉可不必接入fsss系统,直接应用。

第一节设备1.1.主要由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控制计算机、火焰传感器等组成等构成,所选设备误动作率、拒动率极低,保护投入率高。

该装置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出品的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中心控制部件,去掉了原来容易产生干扰的单片机部分,使主机不含任何自制的印刷电路板,排除了电路板上易损元件的不可靠隐患,这样可以完全用plc来处理现场送来的各种开关量及模拟量信号。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范》(DL435-19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 防止锅炉灭火1.1 各发电厂应根据其自身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包括从来煤煤质监督、混配煤到燃烧调整以及低负荷运行,并严格执行。

1.2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

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给司炉,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1.3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检修后或实际燃料与设计燃料相差较大时,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在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太差异时,应首先进行校核计算,在校核计算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冷态动态现场试验和热态调整试验。

1.4 当熔炉已熄灭或部分熄灭,并处于完全熄灭的边缘时,严禁投入助燃油。

当锅炉灭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含煤、油、燃气、制粉乏气风)供给,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

重新点火前必须对锅炉进行充分通风吹扫,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物质。

1.5 加强锅炉燃烧调整,特别是一次风速风压的监视,防止因风速低导致煤粉管道堵塞而引起的熄火。

1.6 1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配备锅炉灭火保护装置。

加强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防止火焰探头烧毁、污染失灵、炉膛负压管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1.6.1 定期结焦并清除消防探头周围的灰烬,认真落实灭火保护定期试验制度,防止因保护设备误动造成锅炉灭火。

1.6.2 维护火焰监测系统、管理和改进工作,提高其准确性。

1.6.3 灭火保护系统应引入炉膛压力保护。

容量为100MW除引入负压保护信号外,机组及以上锅炉的灭火保护系统,还必须引入火焰检测信号,并且要求灭火后有进行自动吹扫的控制逻辑。

1.6.4 300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配备全功能燃烧安全保护系统,以提高大型锅炉的应变能力,系统除了具备上述灭火保护功能外,还应具有喷燃器管理功能和保护装置本身的定时自检功能。

燃油锅炉安全管理要求

燃油锅炉安全管理要求

燃油锅炉安全管理要求一、锅炉房安全要求1、锅炉房的锅炉间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油箱间、油泵间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2、锅炉房内应设固定灭火装置(泡沫或1211灭火器)2只。

3、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得上锁或闩住,确保出入口畅通。

4、燃油锅炉房的日用油箱容量不应大于1立方米。

油箱上应有直接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阻火器及防雨装置。

5、日用油箱应采用闭式油箱,油箱上不应采用玻璃管液位计,油箱上应有满载保护装置。

6、锅炉房内设备应有防雷、防静电的接地保护和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7、使用的燃油闪点不得少于65℃。

8、供电系统应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开关。

二、锅炉安全要求1、承压锅炉的压力表、安全阀必须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压力表应配三通旋塞及存水弯管。

安全阀应装设直通安全地点的排气管。

2、蒸汽、采暖锅炉用水应进行水处理,水质须符合GB1576标准。

3、常压炉、茶浴炉必须直通大气,通气管内径不小于25mm。

三、锅炉保护装置要求1、蒸汽锅炉须有可靠的高、低水位报警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以及超压联锁保护。

2、热水锅炉须有超温报警装置。

3、燃油压力低于或高于规定范围值时应能自动切断燃油的供应。

4、送风机断电时,应能自动切断燃油供应。

5、必须装设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

四、锅炉操作人员要求1、锅炉操作人员须培训后上岗,承压锅炉必须持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司炉工操作证才能上岗。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制度,当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岗。

3、设备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燃烧器点火时有异常和爆燃现象,应停机检查。

启动燃烧器后,突然熄火,再次启动需等待至少20秒钟。

运行中发生熄火必须停机查找原因,不得在60秒钟内开机。

5、锅炉房内保持清洁,换气良好,保持干燥。

6、锅炉停用时,必须切断电源和关闭油路阀门。

石家庄铁路分局安全监察室1999年6月7日。

火电厂锅炉专业培训题库

火电厂锅炉专业培训题库

锅炉专业培训题库(巡检岗位)一二三期巡检公用填空题:1.《公司节能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对于大修后阀门内漏运行人员发现及时并填报缺陷人员予以每个内漏阀门奖励100元。

生产部抽查发现内漏阀门,对发电部予以每个内漏阀门200元考核。

2.《公司节能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对于大修后机组保温运行人员发现并统计上报人员予以每个超温点奖励100元。

生产部抽查发现超温点,对发电部予以每个超温点200元考核。

3.《公司节能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规定你所在期机组排烟温度对标值为:- ℃。

4.《公司节能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开机时空预器吹灰器投入率达到85%,奖励200元,低于85%,考核200元,发电部、维修部8:2比例奖惩。

5.《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指能正确指示水位的水位表数量)、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6.《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在运行规程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大容量锅炉超压水压试验和热态安全阀校验工作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升压速度过快或压力、汽温失控造成超压超温现象。

8.《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锅炉在超压水压试验和热态安全阀整定时,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现场。

安全阀校验过程中,校验人员不得中途撤离现场。

9.《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凝结水的精处理设备严禁退出运行。

在凝结器铜管发生泄漏、凝结水品质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堵漏。

10.《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品质不合格的给水严禁进入锅炉,蒸汽品质不合格严禁并汽。

水冷壁结垢超标时,要及时进行酸洗,防止发生垢下腐蚀及氢脆。

1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加强锅炉燃烧调整,改善贴壁气氛,避免高温腐蚀。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在电网容量增加、系统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项事故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锅炉灭火放炮、汽轮机超速、开关损坏、互感器爆炸、系统稳定破坏等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主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投运和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胃些事故已大大减少,但有些频发性事故至今仍时有发生,并且有的变得越来越突出,新的事故类型也不断出现。

近来,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如轴系数裂事故、锅炉缺水事故、电缆着火事故以及全厂停电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国家电力公司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重大环境污染、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锅炉满水和缺水等事故的重点要求,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现将锅炉专业的有关内容摘录如下:1、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1.1 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1、防止锅炉灭火1.1炉膛压力超限保护要可靠投入,炉膛火焰电视摄像装置完好。

(1)当达到保护值而保护拒动时,要立即按下“MFT”按钮,紧急停止锅炉运行。

(2)锅炉每次启动前必须进行炉膛负压和“MFT”手动停炉按钮试验,试验不合格禁止启动。

(3)火监探头冷却风机运行正常,冷却风压要大于7kpa,各参数符合规定。

(4)当炉膛负压表失灵,不能正常监视炉膛压力或进行炉膛压力调节,短时间不能恢复时,应申请停炉。

1.2严格点火操作,油枪要对角投入,严禁缺角运行,当某一只油枪停运无法恢复运行时,要将其对角的油枪退出。

点火过程中如某一油枪点火不成功,要及时检查关闭其供油门。

1.3锅炉点火前保证至少为满负荷风量的30%通风量对炉膛进行通风吹扫5分钟。

当点火不成功时,必须再次执行炉膛吹扫程序方可再次点火。

1.4锅炉点火时油枪要按规定顺序投入。

1.5启动第一台磨煤机时,必须相邻层的油枪全部投入,且燃烧稳定,火监信号全部返回。

1.6制粉系统故障如断煤、棚煤或磨煤机满煤时易引起磨煤机供粉不均或断粉,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炉膛灭火,如发生上述情况短时间内无法处理时应停止磨煤机的运行。

1.7锅炉低负荷运行中尽量投下层主燃烧器,若锅炉负荷过低且又必须投上两层喷嘴时,需投入油枪,以稳定燃烧。

1.8当炉内工况稳定,并至少有两台磨煤机在运行,而且每台磨煤机的给煤机转速高于50%时助燃燃料才可以切除;如果降负荷至两层喷嘴运行,给煤机转速又降至50%以下时,则与运行喷嘴相邻的油枪必须投入,以保证着火稳定。

1.9停炉过程中,当油枪投入后,应密切注视和检查油枪的着火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消除后方可继续降负荷。

1.10防止磨煤机因失去火检跳闸:(1)加强对磨煤机火监信号的监视,当发现有一角信号消失时,要立即进行复归。

(2)当发现有两个角火监信号消失时,要先投入对应的油枪,待调整配风或复归信号使火监信号正常后,再撤油枪。

(3)磨煤机启动前,要首先检查相应辅助风挡板偏值设置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应 磁感
} 企 产标 规 一 由业 品准 定
探头环境温度 由企 业产品标准 规定 。
43 对使用环境的 . 其他要求 除满足42 求外还应满足: 条要 . a 不允 . 许有较强的 振动和冲击; b 不允 . 许有爆炸危险的 介质; c不允许有腐蚀金属, . 破坏绝 缘的气 体及导电 介质;
表z
一 -wt或 一1-5℃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5 0 5
8 - 0 0 l6
相湿 对度
工作位 里
一 最 月 均 大 对 度 9 , 月 均 低 度 2- 湿 平 最 相 湿 为 0 该 平 最 温 为5 % r
偏离基准位置任一方向5 .
影响t和形响因素
环 境退度℃ 大气 压力 阮日 P 基 准
2 0 9 6 6 5%
衰1
值 试 脸 允
之2


士1 0
相对提度 工作位t 外破感应 m T
f火焰检测器指示无火 . 焰; 9无 指令; 锅炉跳闸 h 根据设备、 燃料及 用户 要求的 其他条件。 46 炉 . 膛火 焰监视 火焰检测器监视炉 膛火 焰, 并有灯光显 示。 当 有主燃料进人炉 膛而出 现全炉膛灭火 时, 发出 灭火信号。 47 主嫌 . 料跳闸 当 满足下列任一条件时, 发出主 装置 燃料跳闸 信号至现场 设备,切 断所有进人炉膛的 燃
有火焰响应时间的 试验, 根据 41.条要求,使火焰检测 . 1 2 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开启光 源,同 时电 动秒表开始 计时, 至火焰检测装置输出触点动作, 秒表 电动 停止计时。 此时间即 为 有火焰响应时间。
51 绝缘 电阻试验 .2
根据 41 条要求, G 76 第2 章规定进行。 . 3 按 B 1 0 2 51 介质强度试验 . 3 根据41 条要求,按G 76第 2 章规 . 4 B 1 0 定进 2 行。 51 高频干扰 . 4 试验 根据41 条要求, B 1 1 章规 . 5 按G 76第 9 定进 2 行。 51 低温试验 . 5 根据41 条要求,按G 22.中 “ . 6 B 31 试验A : 4 d 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方
失火焰响应时间由企业产品标 准规定 。
41 绝缘电阻 . 3 装置 路对外露的非带电金属 所有电 零件及外壳之间,以 及无电气联系的 各电 路之间, 用
开路 电压为 50 的仪器测量 ,绝缘电阻不小于 tm 0V o ao
41 介质强度 . 4 装置 路对 卜 非带电金属 所有电 夕露的 零件及外 壳之间,以 及无电气联系的各电路 之间,电 压为3V以 0 上的 电路应能承受交流10V 5H , 50 , z 历时l i介质强度 0 mn 试验,电 压为3 0 V及 以下的电 路应能承受 交流 50 , z 历时 l i介质强度试验, 0V 5H , 0 mn 无击穿或闪 络现象。 重复进 行介质强 度试验时, 其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 50 41 高频干扰 . 5 装置处在正常工作 状态,施 加暂 态高频信号, 装置不误动, 元件不损坏。 干扰信号参数: 率为 1 01 ; 频 士 . H 共模电压为 1V 差 Mz k ; 模电压为05V . o k 41 低温性能 . 6
一2 %, +1 0 0%



任一方向2 ’
05
4 2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的标称范 围极限值 .
机 械电子工 业部 1 2 . 批准 9.2 2 11
4 0 5
19. 0 实施 93皓. 1
影响 量和 影响因 素的 标称范围极限值见表 2 0
影 响量 和影响因素 环境 温度 大气 压力 k N 标 称 范 围
‘ 检验 规则 61 出厂试验 . 对所提交的 全部装置逐台进行试验。 由制造厂技 术检验部 门进行 。
试验项目 ., 1-. , 7 为49 41- 1 41条。 . 44 .
62 型式试验 .
621 试验周期 ..
a 每三 年进行一次 ; .
b 丁艺 材 、件 更 并 能 响 能 ,更 后行 式 验 . 土 、 料元 有 改可 影 性 时 则 改进 型 试 ; 翻布
c 生产间断 一年 及以 上又重新投人生产时, 进行型式 试验。
622 试验项 目 .. 44 . 条 9 。 .-4 1
‘23 试验 .. 抽样 任意抽取 1 2 - 台进行型式试验, 全部试验 目 项 符合要求的 从出 厂试验合格的装置中, 则抽样数量加一倍, 对不合格和未作完项目 重新试 为合格品。有 一台 一项不符合要求者, 则该装置不合 格。 应停止生产, 经 验。 全部符合要求则为合格。若 仍有 一台 有不合格项目,
在基准条件下, 光照度响应误差由企 业产品 标准规 定。 41 火焰脉动频率响应范围 . 0 火焰脉动频率响应由 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1 火焰脉动频率响应误差 . 1 在基准 条件下,火 焰脉动频率响应误差由企业产品 标准规定。 41 检 . 2 测火焰响应时间 41. 有火 . 1 2 焰响 应时间 有火焰响应时间由企 业产品 标准规定。 41. 失火焰响应时间 . 2 2
有响应 。
51 火 . 0 焰脉动频率响应误差 试验 根据41 条要求, G 76 第722 极限 .1 按 B 1 ..条 2 误差规定进行。 51 检侧火焰响应时间 . 1 试验 将火焰频率值、照度 值、 光源频率值置 于整定值。火焰检测装置输出触 点接电 动秒表停
止计时端 。
过 整顿后 ,
再按上述全部型式试验项目 行试验,直至 进 合格为止。
, 标 志、包装 、运输、贮存 7 1 标志 .
711 装置铭牌上的标志 ..
a 装盆名称 、型号;
b 制造厂名 称、 . 商标; c出 月、 . 厂年、 编号。 71 外包装 .. 2 箱上的 标志 a装置名称; b包装 重量; . 箱总 c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
3 产 品分类
31 结构尺寸 , 装置的 式、 结构型 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 业产品 由企 标准规定。
32 重量 ,
装置 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重量由
4 技术要求
41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基准 , 条件基准值 影响量和 影响因 素的 基准条件基准值及试 验允 差见表 1 。
由企业产品标 准规定 。
41 外观 . 9
由企业产品标 准规定 。 5 试验方 法
51 试验环 . 境条件 环境温度 5 1 31; ℃- 5 ;
相对湿度 4% 一7 %; 5 5
大 8ka 16Po 气压 力 6P- 0ka - 5 外观检查 . 2 根据 41 条要求, ( 76第 4 . 9 按 ; 21 章有关 B 规定进行。 53 交流电源影响试 . 验 根据 442 条要求, . . 将电源电压从低限向高限连续变化, 再从高限向低限连 续变 化, 装
温度为 一5i 1 或 一1' ,历时 1h 装置应正常工作。 0 c 6,
光 照度响应误差和火焰脉动频率响 应误差,由 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1 高温运行 . 7 温度为 4℃或 51, 对温度 0 5 相 C 不超过 5% 0 的条件 下, 连续运行 %h 装置 , 应正常工作 光 照度响 应误差和火焰脉动频率响应误差, 企业产品 由 标准规定。 41 功率消耗 . 8
法”的规定进行 。
51 高温运行试验 .6 法” 的规定进行。
根据 4 1 条要求 , .7
按 G 22 .中 “ B 32 4 试验 B: d 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方
51 功率消耗试验 . 7 B 1 0 2 根据 4 1 . 8条要求 ,按G 76 第 1章规定进行。
置 不误 动。
54 炉 . 膛清扫 试验 根据 45 .条要求, 用模拟板或在装置端子排上通过短 接的 方法, 扫条件信号 将清 全部输 人装置, 启动 “ 清扫启动”按钮,同时电动秒表计时,5 i mn 示板 后显 灯亮,即清 扫完成。 55 炉 . 膛火 焰监 视试验 根据 46 .条要求, 用模拟板或在装置端 子排上通 过短 接的 方法, 将给粉机运行信号 输人 装置, 若全炉 膛无火焰信号输人, 则炉膛灭火灯 亮。
d 出厂年 、月 ; . e 收货单位 和地址 : ,
f外包装箱上的 . 指示标志应符合 G 1 的 B 规定。 9 1
72 包装 .
有吊 装设施及标志。或有特殊要求, 装置应有内 包装及外包装箱, 尘 、 有防 防震措施,
锅 炉 灭 火保 护 装 置
J / 61-19 B T 3 9 2 5
中华 人民共和 国机械行 业标 准
锅炉灭火保护装置
1主 题内 容与 适用范围
JT1 9 / 5- B 63 2 1
本标准规定了锅护灭 火保护装置的 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等 。
d 不允许充满水 蒸汽及较严重 的霉菌 ; .
e有防 雪、 . 御雨、 风、 沙的设 施。 44 交流电源 . 额定 值
441 风机 用额定 电压为三相交流 30 .. 8V,频 率 5H o 0z
442 机 .. 柜用 额定电压为单相交流 2 V 压偏差为一5 一+ 0 , 2 ,电 0 1% 1% 频率为 5Ho 0z
料并进行相应的停炉操作 : a 炉膛失去火焰 ; b 炉膛压 力高;
c炉膛压力低; d 手动 跳闸; . 危急
e 联锁跳闸 :
e根 燃料及用户要求的 . 据设备、 其他跳闸条件。 48 光照度响应范围 .
光照度响应由企业 产品标准规 定c 4, 光照度响应 误差 .
5 6 主燃料跳闸试验 .
根据47 .条要求, 用模拟板或在装置端子排上通 过短 接的 方法, 将跳闸 条件信号愉 人装
置 ,则主燃 料跳 闸灯亮 。
5, 光 . 照度响应 范围 试验 根据 4 条要求, . 8 调整光源的 亮度 , 用照度计测试光照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变 化, 火焰检 测装置在此范围内均有响应。 58 光照度响应 . 误差 试验 根据 49 .条要求, G 76 第722 按 B 1 ..条极限误差规定进行。 2 5, 火焰脉动频率响 . 应范围 试验 根据 41 条要 . 0 求, 调整光源的 愉出频率, 使其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 火焰检侧装i均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