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设计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第一篇: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了解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的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手段: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教学方法:互动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作品启发、分析讲解、开发思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的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一、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
饮食是一种文明:饮食和地理、历史、物产、种族、习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方面都有关联。
1、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就是人类在饮食品的生产、产品和产品消费中所创造的一切现象以及所有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总和。
2、一切现象:物质形态的现象:炉灶、锅、铲、烹饪原料、饮食产品、餐具等制度形态现象:一日三餐,各种宴会制度行为形态现象:饮食的礼俗、民俗、风俗,技艺、刀工、调味、爆炒等社会心理形态现象:要求、愿望、情趣、风尚等二、饮食文化概念的外延:1、饮食生产工具文化。
烹饪原料、烹饪加工等需要使用的工具所体现的文化,属于物质形态文化范畴。
2、饮食原料文化。
烹饪所采用的原料体现的文化,属于物质形态文化范畴。
3、饮食加工技艺文化。
对烹饪原料的鉴定选择、原料加工的方式方法、烹调方法、调味和火候技巧等所体现的文化,属行为形态文化范畴。
4、饮食风尚、习俗、民俗文化。
各地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饮食民俗、风俗及由饮食风尚习俗而形成的各种风味流派等文化,属于行为形态文化范畴。
5、饮食制度文化。
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宗教等食制、食礼、与饮食有关的制度、规范等文化,属料、油料、调料相互搭配,使用调味料调味,有先放、后放、多放、少放的细微差别。
火候方面:以火为纲,以水为介质,对火大、小、快、慢的调整,达到消除原料异味、制作出口感和味道都恰倒好处的美食出现了烹饪名家出现名食,东南西北饮食风尚地域差别初步形成较全面地提出了中华民族饮食审美的原则:对味的强调和追求、强调食品的色、形、精美,饮食环境的优雅,主宾的相得,进食的良好气氛、进食礼仪和卫生等总结出饮食养生理论,提出了营养搭配结构,奠定了中国食养食疗的理论基础,成为两千多年来传统营养结构遵循的模式。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章节一:饮食与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2. 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3. 掌握饮食卫生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介绍。
2. 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讲解。
3. 饮食卫生基本知识讲解。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2. 讲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4. 讲解饮食卫生基本知识。
5. 小组活动:制定个人饮食计划。
章节二:营养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营养的基本概念。
2. 学习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掌握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
教学内容:1. 营养的基本概念介绍。
2. 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讲解。
3.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讲解。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营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的基本概念。
3. 讲解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4. 讨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
5. 小组活动:研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章节三:均衡饮食与健康教学目标:1. 学习均衡饮食的原则。
2. 了解均衡饮食对健康的好处。
3. 学习如何制定均衡饮食计划。
教学内容:1. 均衡饮食的原则介绍。
2. 均衡饮食对健康的好处的讲解。
3. 如何制定均衡饮食计划的讲解。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讲解均衡饮食的原则。
3. 讲解均衡饮食对健康的好处。
4. 小组讨论如何制定均衡饮食计划。
5. 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均衡的午餐。
章节四:饮食与疾病预防教学目标:1. 学习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2. 了解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疾病。
3. 学习健康饮食的建议。
教学内容:1. 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介绍。
2.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疾病的讲解。
3. 健康饮食的建议的讲解。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2. 讲解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3. 讲解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疾病。
4. 讨论健康饮食的建议。
5. 小组活动:研究健康饮食的实践方法。
食品营养与卫生宣传教案设计

食品营养与卫生宣传教案设计1. 引言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并培养良好的饮食惯和卫生惯。
2. 目标- 了解不同食物对人体的营养需求的影响。
- 掌握正确的食物选择和搭配原则。
- 培养良好的卫生惯,避免食品污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3. 内容3.1 食物营养知识- 介绍主要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解释它们在人体中的功能和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 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营养需求的差异。
3.2 饮食搭配原则- 解释合理的膳食搭配,包括七大类食物的比例和合理摄入量。
- 强调多样化饮食的重要性,避免单一食物造成的营养不平衡。
- 提供实际的健康饮食搭配实例和食谱。
3.3 食品安全与卫生- 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包括食品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 强调正确的食品储存、处理和烹饪方法,避免细菌和有害物质的滋生。
- 提供餐前洗手、食品清洁与消毒等卫生惯的培养方法。
4. 教学策略- 使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图表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 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参观食品加工厂或农场,亲身体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 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 设计小组项目,如制作健康饮食手册、模拟食品污染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评估方式- 设计知识测验,测试学生对食物营养和卫生的理解程度。
-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 进行小组项目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意能力。
6.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品营养和卫生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希望本教案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经典教案第一章:营养学基本概念1.1 营养的定义与作用1.2 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1.3 膳食与营养素摄入评估1.4 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卫生学意义第二章:食物中的营养素2.1 碳水化合物2.2 蛋白质2.3 脂肪2.4 维生素与矿物质第三章:膳食指南与营养建议3.1 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3.2 膳食平衡的实践方法3.3 特殊人群的营养建议3.4 营养补充剂的应用与评价第四章:食品卫生学基本原理4.1 食品污染的类型与途径4.2 食品保存与加工的卫生学意义4.3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使用原则4.4 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第五章:食品中毒与预防5.1 食品中毒的类型与特点5.2 常见食物中毒的病原体5.3 食品中毒的诊断与处理5.4 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第六章:营养与健康6.1 营养与免疫系统6.2 营养与骨骼健康6.3 营养与心血管健康6.4 营养与体重管理第七章:营养与疾病7.1 营养与慢性疾病7.2 营养与传染病7.3 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应用7.4 营养与肿瘤康复第八章:营养与运动8.1 运动与营养的关系8.2 运动营养需求与补充策略8.3 运动营养品的选用与安全性8.4 运动营养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第九章:食品营养强化9.1 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与原则9.2 营养强化的方法与技术9.3 常见营养强化食品及其评价9.4 食品营养强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第十章: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10.1 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概述10.2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10.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0.4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第十一章:特殊人群的营养与饮食11.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11.2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11.3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与饮食安排11.4 慢性病患者和康复期的营养支持第十二章:临床营养学12.1 营养评估与监测12.2 营养支持的途径与技术12.3 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12.4 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第十三章:食品加工与烹饪卫生13.1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13.2 烹饪方法与食品安全13.3 食品保藏技术与卫生管理13.4 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安全第十四章:全球食品安全挑战与趋势14.1 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14.2 食品安全事件的案例分析14.3 食品安全的未来趋势与挑战14.4 国际合作与食品安全第十五章:食品安全教育与公众沟通15.1 食品安全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5.2 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与传播15.3 公众沟通策略与食品安全信任建设15.4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经典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营养学基本概念、食物中的营养素、膳食指南与营养建议、食品卫生学基本原理、食品中毒与预防、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营养与运动、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特殊人群的营养与饮食、临床营养学、食品加工与烹饪卫生、全球食品安全挑战与趋势以及食品安全教育与公众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第一章:饮食与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饮食健康知识让学生能够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1.2 教学内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平衡膳食的原则健康饮食的建议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平衡膳食的原则提供健康饮食的建议学生讨论并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第二章:食物的营养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让学生掌握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成分2.2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脂肪的作用和食物来源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食物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2.3 教学活动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食物来源讲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学生讨论并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成分第三章:食品安全与卫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食物以保证安全与卫生3.2 教学内容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食品保存的方法食品处理的注意事项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讲解食品处理的注意事项学生讨论并演示正确处理食物的方法第四章:不良饮食习惯与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克服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4.2 教学内容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克服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4.3 教学活动讲解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讲解克服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学生讨论并制定克服不良饮食习惯的计划第五章:饮食与疾病预防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让学生掌握饮食预防疾病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制定饮食预防疾病的计划5.2 教学内容饮食与疾病的关系饮食预防疾病的方法饮食预防疾病的计划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讲解饮食预防疾病的方法提供饮食预防疾病的计划学生讨论并制定饮食预防疾病的计划第六章:合理膳食与成长发育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对成长发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需求让学生能够制定个人合理的膳食计划6.2 教学内容合理膳食对成长发育的重要性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膳食需求制定个人合理的膳食计划的方法6.3 教学活动讲解合理膳食对成长发育的重要性讲解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需求提供制定个人合理的膳食计划的方法学生讨论并制定个人的合理膳食计划第七章:饮食与运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与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掌握饮食与运动的平衡原则让学生能够制定饮食与运动的计划7.2 教学内容饮食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前、中、后的饮食原则制定饮食与运动的计划的方法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饮食与运动的关系讲解运动前、中、后的饮食原则提供制定饮食与运动的计划的方法学生讨论并制定饮食与运动的计划第八章:饮食文化与世界观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特点让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饮食文化8.2 教学内容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特点尊重和欣赏不同的饮食文化的重要性8.3 教学活动讲解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讲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特点讨论尊重和欣赏不同的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学生展示对不同饮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第九章:饮食与环境保护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可持续饮食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实践可持续饮食的生活方式9.2 教学内容饮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持续饮食的原则实践可持续饮食的生活方式的方法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饮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讲解可持续饮食的原则提供实践可持续饮食的生活方式的方法学生讨论并实践可持续饮食的生活方式第十章:饮食营养与卫生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饮食营养与卫生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的饮食营养与卫生问题让学生能够提出改进饮食营养与卫生状况的建议10.2 教学内容饮食营养与卫生的综合实践方法实际饮食营养与卫生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改进饮食营养与卫生状况的建议10.3 教学活动讲解饮食营养与卫生的综合实践方法提供实际饮食营养与卫生问题的解决策略学生讨论并提出改进饮食营养与卫生状况的建议学生展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饮食营养与卫生知识的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至第五章:饮食与健康、食物的营养成分、食品安全与卫生、不良饮食习惯与健康、饮食与疾病预防1.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重视健康饮食。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3. 小组讨论法:讨论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求,分享各自的见解。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营养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营养与运动的关系、运动营养补充的基本原则等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营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
2. 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预防
3. 必需营养素的作用与摄入途径
4. 食品标签的阅读与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预防,必需营养素的作用与摄入途径。
2. 教学难点: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预防,必需营养素的摄入途径,食品标签的阅读与理解。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饮食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六、课后作业
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饮食与慢性病的关联。
2. 学习抗氧化剂的知识,了解其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第十一部分章:饮食营养与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饮食改善心理健康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饮食营养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求,分享各自的见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理营养与运动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营养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2. 观察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求,分析其合理
第十一部分章:特殊人群的饮食营养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特殊人群饮食营养的特殊性。
2. 小组讨论法:讨论营养与情绪调节,分享各自的见解。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doc教案章节:一、营养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营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
3. 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
教学内容:1. 营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3.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分别讲解六大营养素的概念、作用及食物来源。
4.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营养的基本概念和六大营养素的问题。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案章节:二、食品卫生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食品污染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3. 了解食品中毒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食品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食品污染的类型及预防措施3. 食品中毒的类型及处理方法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食品卫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讲解食品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分别讲解食品污染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4. 讲解食品中毒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食品卫生、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的问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
教案章节:三、膳食指南与健康饮食教学目标:1. 了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及重要性。
3. 学会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教学内容:1. 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2. 平衡膳食的概念及重要性3. 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的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讲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3. 讲解平衡膳食的概念及重要性。
4. 指导学生如何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的问题。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第一章:饮食与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饮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膳食平衡的原则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活动:讲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膳食平衡的原则,分析不健康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膳食指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学会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2 教学内容:介绍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包括食物种类,膳食搭配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活动:讲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第三章:不良饮食习惯与纠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学会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如何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活动:讲解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第四章:食品安全与卫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判断食品的安全性。
4.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基本知识,包括食品保存,食品加工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活动:讲解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基本知识,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第五章:健康饮食的建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建议,学会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5.2 教学内容:介绍健康饮食的建议,包括饮食多样化,适量饮食等。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4 教学活动:讲解健康饮食的建议,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第六章:谷薯类和全谷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谷薯类及全谷物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6.2 教学内容:介绍谷薯类及全谷物食物的营养价值,全谷物食品的识别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实用文档
营养学基础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了解食品营养与卫生在邮轮乘务专业的重要性。
以食品为引,对营养进行简单的概述,讨论我国健康饮食的现状,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教师分析本节课要讲述的容,那些重难点,引出教学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15分钟)
(2)蛋白质的功能(5分钟)
(3)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10分钟)
(4)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10分钟)
(5)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10分钟)
五、巩固与拓展
(10’)
(1)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2)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对学生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2.知识:了解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3.技能:掌握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
实用文档
七、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3)。
2015版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膳食指南与合理营养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膳食指南与合理营养。
提问,大家喜欢肥胖吗?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膳食指南(15分钟)
(2)合理膳食(10分钟)
(3)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5分钟)
(4)膳食结构(20分钟)
实用文档
五、巩固与拓展
(10’)
(1)合理膳食;
(2)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合理膳食是健康的保障,了解我国的善食结构,合理搭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健康指标。
2.知识: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
3.技能:膳食结构的划分。
七、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3)。
2015版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实用文档
各类食物的营养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了解各类食物营养的特点。
提出问题,偏食好不好,为什么?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教师分析本节课要讲述的容,那些重难点,引出教学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豆的营养价值(5分钟)
(2)豆制品的营养价值(10分钟)
(3)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20分钟)
(4)畜、禽肉及鱼类营养价值(5分钟)
(5)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5分钟)
(6)蛋类的营养价值(5分钟)
五、巩固与拓展
(10’)
(1)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2)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2.知识:掌握豆类和蛋类的营养价值
3.技能:能够根据营养价值合理搭配食物。
七、布置作业
(5’)
2015版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8)。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特定生理时期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理解并掌握特定生理时期人群的营养与膳食,并总结出相应的方法。
提出问题,食谱可否健康统一?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教师分析本节课要讲述的容,那些重难点,引出教学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学龄儿童营养与膳食(20分钟)
(2)青少年营养(20分钟)
(3)老年营养(10分钟)
五、巩固与拓展
(10’)
(1)青少年营养
(2)老年营养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对学生掌握不同阶段人的善食要求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了解本年龄段的善食要求;
3.技能:了解特定生理时期人群的营养与膳食,能说出原因。
七、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8)。
2015版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常见疾病与膳食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了解疾病与膳食的关系。
提问,吃干净的食物会得病吗?食物会治病吗?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教师分析本节课要讲述的容,那些重难点,引出教学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肥胖病患者的膳食(10分钟)
(2)糖尿病患者的膳食(20分钟)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膳食(10分钟)
(4)肿瘤患者的膳食(10分钟)
五、巩固与拓展
(10’)
(1)糖尿病患者的膳食;
(2)肥胖病患者的膳食。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对学生理解肥胖病患者的膳食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及控制意义;
3.技能:掌握膳食与疾病的控制方法。
七、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3)。
2015版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营养配餐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掌握如何营养配餐。
提问,你觉得你的饮食健康吗?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教师分析本节课要讲述的容,那些重难点,引出教学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营养配餐的制定(20分钟)
(2)营养食谱实例(30分钟)
实用文档
五、巩固与拓展
(10’)
(1)营养配餐的制定
(2)营养食谱实例。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对学生配餐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了解配餐的基础和标准;
3.技能:掌握配餐的机制。
七、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