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与卫生 教案

食品营养与卫生  教案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达到以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食物、营养、营养素、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脂类及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的概念;了解和掌握主要营养素的功能、分类、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营养学评价和食物来源;了解《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主要内容;了解三大产热营养素作用机理。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营养学理论来具体分析生活实践中的营养问题。

能力目标:具有运用营养学知识和理论解决膳食营养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内容: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素1.1 概述1.1.1食物与营养1.1.2营养学的研究内容1.1.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2蛋白质1.2.1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1.2.2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11.5.2.3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2.4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1.2.5蛋白质摄入量及食物来源1.3脂类1.3.1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1.3.2类脂1.3.3脂类的生理功能1.3.4脂类的营养价值评价1.3.5脂类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1.4碳水化合物1.4.1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1.4.2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4.3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与供给1.5能量1.5.1能量概述1.5.2影响人体能量需要量的因素1.5.3人体每日能量需要量1.6矿物质1.6.1矿物质概述1.6.2人体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1.7维生素1.7.1概述1.7.2脂溶性维生素1.7.3水溶性维生素1.8其他营养素1.8.1水1.8.2植物化学物本章小结P48主要概念和观念P48基本训练P48观念应用P51第二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过到以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食品营养价值的概念、评价指标、营养质量指数,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掌握或了解各类主要动物性、植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尤其是肉类、禽蛋、奶及奶制品,以及米面、大豆、薯类、蔬菜、水果等常见食品中各种主要营养素的含量;了解和掌握主要调味品、茶饮料、功能性食品及药膳的有关知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电子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电子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电子教案第一章:营养学基础1.1 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1.2 膳食指南与营养计划膳食指南的制定原则和应用实例。

营养计划的制定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食品卫生学原理2.1 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食品保存和加工的卫生措施。

2.2 食品中毒与预防食品中毒的类型和原因。

食品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三章:食品营养与卫生检测3.1 营养素分析方法营养素分析的方法和仪器设备。

营养素测定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3.2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食品营养与卫生法规与标准4.1 食品营养法规与标准食品营养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食品营养标准的制定和评价。

4.2 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食品卫生法规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第五章:食品营养与卫生管理与教育5.1 食品营养管理食品营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食品营养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改进。

5.2 食品卫生教育食品卫生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食品卫生教育的实践和效果评估。

第六章:儿童与青少年营养6.1 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

儿童膳食指南的制定和实施。

6.2 青少年营养问题与预防青少年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其原因。

青少年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第七章:成年人群营养7.1 成年人营养需求与膳食平衡成年人的营养需求和推荐摄入量。

膳食平衡的原则和实用建议。

7.2 特殊生理状态人群的营养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和膳食指导。

第八章:慢性疾病与营养8.1 慢性疾病与营养关系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与营养因素的关联。

营养干预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8.2 营养治疗与膳食调整慢性疾病营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特殊膳食(如低盐、低脂、低糖膳食)的制定和遵守。

第九章:食品安全与危机管理9.1 食品安全风险与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

食品营养与卫生 课程教案

食品营养与卫生  课程教案
作 业
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简述食品安全、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任务,






导言
1.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简介
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范畴,二者之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而达到统一。
二.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任务
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教学小结
1、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2、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参杂时假和欺诈等问题
3、农兽药滥用
4、预防食品污染
5、食品从业 的食品安全知识缺乏
6、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与时代新要求的差距。
三、我国养工作面临的任务
一部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不良,部分营养素缺乏现象依然存在。营养不均衡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呈井喷增长态势。
难 点
能在实际工作中建立食品安全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过程
通过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奶粉对于人体尤其是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重要性。以师生互动形式,共同探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从而总结出食品安全包括哪些内容,总结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任务。从同学们一日三餐吃什么,有什么营养价值引出食品营养及我国营养工作面临的任务。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案1
授课题目
导 言
授课类型
理论讲授
教学目标
1. 了解食品加工过程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影响。
2. 了解食品营养、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了解我国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面临的任务。
4. 能在实际工作中建立食品安全的观念和意识。

食品营养与卫生宣传教案设计

食品营养与卫生宣传教案设计

食品营养与卫生宣传教案设计1. 引言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并培养良好的饮食惯和卫生惯。

2. 目标- 了解不同食物对人体的营养需求的影响。

- 掌握正确的食物选择和搭配原则。

- 培养良好的卫生惯,避免食品污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3. 内容3.1 食物营养知识- 介绍主要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解释它们在人体中的功能和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 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营养需求的差异。

3.2 饮食搭配原则- 解释合理的膳食搭配,包括七大类食物的比例和合理摄入量。

- 强调多样化饮食的重要性,避免单一食物造成的营养不平衡。

- 提供实际的健康饮食搭配实例和食谱。

3.3 食品安全与卫生- 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包括食品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 强调正确的食品储存、处理和烹饪方法,避免细菌和有害物质的滋生。

- 提供餐前洗手、食品清洁与消毒等卫生惯的培养方法。

4. 教学策略- 使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图表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 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参观食品加工厂或农场,亲身体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 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 设计小组项目,如制作健康饮食手册、模拟食品污染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评估方式- 设计知识测验,测试学生对食物营养和卫生的理解程度。

-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 进行小组项目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意能力。

6.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品营养和卫生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希望本教案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经典教案第一章:营养学基本概念1.1 营养的定义与作用1.2 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1.3 膳食与营养素摄入评估1.4 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卫生学意义第二章:食物中的营养素2.1 碳水化合物2.2 蛋白质2.3 脂肪2.4 维生素与矿物质第三章:膳食指南与营养建议3.1 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3.2 膳食平衡的实践方法3.3 特殊人群的营养建议3.4 营养补充剂的应用与评价第四章:食品卫生学基本原理4.1 食品污染的类型与途径4.2 食品保存与加工的卫生学意义4.3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使用原则4.4 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第五章:食品中毒与预防5.1 食品中毒的类型与特点5.2 常见食物中毒的病原体5.3 食品中毒的诊断与处理5.4 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第六章:营养与健康6.1 营养与免疫系统6.2 营养与骨骼健康6.3 营养与心血管健康6.4 营养与体重管理第七章:营养与疾病7.1 营养与慢性疾病7.2 营养与传染病7.3 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应用7.4 营养与肿瘤康复第八章:营养与运动8.1 运动与营养的关系8.2 运动营养需求与补充策略8.3 运动营养品的选用与安全性8.4 运动营养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第九章:食品营养强化9.1 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与原则9.2 营养强化的方法与技术9.3 常见营养强化食品及其评价9.4 食品营养强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第十章: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10.1 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概述10.2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10.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0.4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第十一章:特殊人群的营养与饮食11.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11.2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11.3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与饮食安排11.4 慢性病患者和康复期的营养支持第十二章:临床营养学12.1 营养评估与监测12.2 营养支持的途径与技术12.3 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12.4 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第十三章:食品加工与烹饪卫生13.1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13.2 烹饪方法与食品安全13.3 食品保藏技术与卫生管理13.4 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安全第十四章:全球食品安全挑战与趋势14.1 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14.2 食品安全事件的案例分析14.3 食品安全的未来趋势与挑战14.4 国际合作与食品安全第十五章:食品安全教育与公众沟通15.1 食品安全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5.2 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与传播15.3 公众沟通策略与食品安全信任建设15.4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经典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营养学基本概念、食物中的营养素、膳食指南与营养建议、食品卫生学基本原理、食品中毒与预防、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营养与运动、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特殊人群的营养与饮食、临床营养学、食品加工与烹饪卫生、全球食品安全挑战与趋势以及食品安全教育与公众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文档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文档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文档《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掌握食品营养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2、掌握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了解食品污染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3、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品,合理搭配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大纲1、食品营养基本知识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常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2、能量平衡与健康关系,营养素的摄入与需要量。

3、食物标签与食品营养信息。

2、食品卫生基本知识1、食品污染来源及危害,食品添加剂种类和作用。

2、食品保存方法,食品中毒预防措施。

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3、食品营养与卫生实践应用1、健康饮食原则与食谱示范。

2、营养补充与保健品选择。

3、食品采购与烹饪技巧。

四、教学流程1、导言:介绍食品营养与卫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食品营养基本知识:通过PPT、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常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能量平衡与健康关系,营养素的摄入与需要量等。

3、讲解食品卫生基本知识:通过PPT、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食品污染来源及危害,食品添加剂种类和作用,食品保存方法,食品中毒预防措施等。

4、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理念,互相交流学习。

5、课堂互动: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解答。

6、课堂练习:通过PPT、习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7、总结与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巩固复习。

8、布置家庭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常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经典教案第一章:营养学基础1.1 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讲解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1.2 膳食指南与营养食谱设计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如何设计营养均衡的食谱,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第二章:食品安全与卫生2.1 食品安全概述食品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作用。

2.2 食品保存与加工卫生食品保存方法及其原理。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及控制措施。

第三章:膳食营养与疾病3.1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膳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关系。

如何通过合理膳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3.2 膳食营养与营养缺乏病营养缺乏病的类型、症状及原因。

如何通过膳食改善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第四章:特殊人群的营养与饮食4.1 孕妇与婴幼儿营养孕妇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

婴幼儿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

4.2 老年人营养与饮食老年人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

如何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

第五章: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5.1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体系讲解《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要求。

5.2 食品卫生标准与检测食品卫生标准的分类与制定。

食品卫生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第六章:膳食评估与营养干预6.1 膳食评估方法讲解膳食日记、膳食记录等膳食评估方法。

如何利用膳食评估结果进行营养干预。

6.2 营养干预策略营养教育、营养咨询、营养干预等策略的应用。

如何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计划。

第七章: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7.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及使用原则。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限量。

7.2 营养强化食品与营养补充剂营养强化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营养补充剂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八章:餐饮业与营养8.1 餐饮业营养管理讲解餐饮业营养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如何提高餐饮业从业人员的营养意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经典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 课时安排:共32 课时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4. 教学对象: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二、教学内容1. 营养学基本概念及营养素的作用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不良及其危害2. 膳食指南与营养食谱设计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膳食平衡与营养互补营养食谱的设计方法3. 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食品污染的类型与途径食品中毒的预防与控制4. 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营养强化的原则与方法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的法规管理5.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营养与慢性病的关联营养与感染性疾病的关联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食品安全事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检测和营养评估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2 版,张永生主编。

2. 参考书籍:《现代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李晓辉主编。

3. 网络资源:中国食品安全网、中国营养学会官方网站等。

4. 实验室设备: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营养评估工具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4 课时:营养学基本概念及营养素的作用2. 第5-8 课时:膳食指南与营养食谱设计3. 第9-12 课时:食品安全与卫生4. 第13-16 课时: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5. 第17-20 课时: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
系(院、部) 生命科学系
教研室(实验室) 发酵工程教研室
授课班级2010生物工程、2012生物科学主讲教师李世刚
职称副教授
使用教材姜忠丽主编《食品营养与安全卫生学》第一版
菏泽学院教务处制二○一年月
教案(首页)
七、膳食蛋白质来源及供给量
⏹1、膳食蛋白质来源
⏹较好的蛋白质来源有:鲜奶;奶粉、蛋
类;鱼类;肉类;干豆类;硬果类。

昆虫
中蛋白质的含量多在50%以上,蝗虫
58.4%,蝉72%,蟋蟀65%,蚕52%,胡
蜂81%。

所(ISI)1997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及引用论文检索,全世界自然科
5.⏹(3)固醇及类固醇: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A.胆固醇(cholesterol,chol):是最重要的固醇类物质。

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体内多种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如:胆汁、性激素、肾上腺素和V
D。

⏹B.植物固醇(plant sterol)
⏹谷固醇:很难被吸收,并可干扰人体对chol的吸收。

⏹麦角固醇:存在于酵母和真菌类植物中,在紫
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V
D
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V D3。

⏹(4)脂蛋白:由中性脂肪和某些类脂质与蛋
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5)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脂类(lipids)
一、脂类的分类
⏹1、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

是体脂的主要成
分,营养状况、机体活动,又称可变脂。

⏹2、类脂质:包括
⏹(1)磷脂类:构成生物膜和神经组织的主要成
分。

⏹(2)糖脂: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类脂质,参与生
物膜的构成。

细胞信号转导(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