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父母的心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2)感受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3)理解父母的爱;4)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学目标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理解 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以及 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 之心和家庭责任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强化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 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品德与社会 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THANKS
学生自我评价
我更加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以后会更加珍惜他们的 劳动成果。
我学会了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后会更加主动地关心 他们。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懂得了感恩和回报的重要性。
家庭作业布置
01
请学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 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
况,并记录下来。
02
请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如捶背、倒水、洗碗
等,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03
请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爱,并写
下自己的计划。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
情感引导
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家庭故事,有效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学 生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之情。
互动环节
设置了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加深了学生对课 堂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确保沟通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如晚饭后或周末。
实施沟通计划
01
积极倾听
在沟通过程中,认真倾听父母的 观点和感受,不打断他们的话,
川端康成《父母的心》赏析

川端康成《父母的心》赏析川端康成《父母的心》赏析《父母的心》赏析《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小说字里行间既表现了浓浓的爱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学作品情感复杂多样的艺术魅力。
一、浓浓亲情爱心无限川端康成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
在这里,无论多么优越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
“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扶养这四个孩子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听,没有豪言壮语,却也掷地有声,只因为有亲情的力量、爱的力量!当女佣提出“东家”想向穷人要一个孩子时,“到了他家的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
另外,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作为酬谢”,三个优厚的条件一清二楚,这对于“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也引人注目”穷人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呀!但这位父亲的表情“却十分犹豫”,要与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父亲本该满口答应,可他却“犹豫”了,为什么呢?理智告诉父亲,答应女佣的要求,因为这样既能使儿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还可以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以免“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可“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却一再地反对这样做。
理智与感情之间斗争的结果,最终还是舍不下这份亲情。
所以,穷人夫妇把七岁的大儿子给财主太太后,分手时,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这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打动了穷人夫妇,他们其实已经开始后悔了。
“第二天早晨”,“那位父亲领着5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财主的太太的客舱”要求用二儿子把大儿子换回去,理由是长子是“我们家的接班人”。
“无精打采”一词内涵丰富,父亲可能因为思念大儿子彻夜未眠,甚至与母亲整晚讨论怎样换回大儿子,总之,一个“无精打采”把亲子之爱写得动人肺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读懂父母的心》教案2

活动四:
小记者在行动:
1、采访爸爸,妈妈或家里其他人,问问他们的愿望、苦恼和爱好。把采访结果填在表中。
被采访人
第一愿望
第二愿望
第三愿望
苦恼
爱好
2、比较一下爸爸、妈妈愿望的共同点。说说通过这次采访你发现了什么?
3、今后你打算怎样做?
三、总结本课:
板书设计:
读懂爸妈的心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让父母操心、不给家人添麻烦。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延伸: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4、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活动二:
2、有话大家说:
1、我们有很多烦恼,我们需要跟爸爸、妈妈交流一下。
2、怎样跟爸爸妈妈交流呢?
3、请生口答:......
小结:其实,和爸爸妈妈之间可以通过谈心、留言、微信、QQ等很多很多的方式去沟通,从而试着去理解对方。
活动三:
1、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2、师指名答:
3、同桌互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懂得父母爱的不同方式(慈祥、严厉)
教学方法
知道用自己的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学习方法
交流合作、互动学习法
教具
相关课件。学生准备:调查父母的愿望、爱好、苦恼等。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读懂父母的心_600字

读懂父母的心_600字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最爱我们的人。
父母努力工作,挣钱养育我们,我们却不知道珍惜,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记得有一次,天上下着皑皑白雪,父母都在努力工作,忽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老师打来的。
老师说:”您的孩子生病了,快来接吧!听了老师的话,爸爸妈妈飞速地跑到了学校,爸爸背起我,妈妈在旁边安慰着我。
跑着跑着,妈妈被一块小石头给绊倒了,可她还是坚持爬了起来,忍着伤痛继续跑着。
爸爸妈妈没歇过一口气,虽然他们跑得满头大汗,可是脸上还是带着淡淡的微笑,到了医院,我才发现,爸爸妈妈的手和脚都被冻得僵硬。
我看着看着,几滴眼泪从我的眼眶里滚了出来。
妈妈带着微笑,和颜悦色地说”不要哭了,只要你健康,爸爸妈妈都开心!听了妈妈的话,我破涕为笑,说:”我不哭了,我再也不给你们添麻烦了。
最后爸爸妈妈也笑了。
孝敬父母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吧!。
读懂父母作文六篇

读懂父母作文六篇读懂父母作文篇1从小到大,我没有理解过父母,更不懂父母,似乎在我的脑海里我只记得父母对我的絮絮叨叨,不断骂我。
如今长大了想一想本来是我错怪父母了。
小时候总是在想,为什么要打我骂我,我究竟有什么错,后来我发觉自己竟然恨自己的爸爸妈妈,如今想一想觉得自己真糊涂,真的太傻了,我怎么能有那种想法。
晚上凉,被子没盖好,旁边总有一个人。
生病了,旁边总有一个人。
做错了,总有一个人给我们引导正确的方向。
有时做一件事,坚持不了了,想半途而废,旁边总有个人仍在鼓舞我们前进。
等等等等,他为我们做了很多事,不求回报,而我们却不知道,还成天跟她吵吵闹闹,他就是我们的母亲,岁月已让母亲的黑发渐渐变白,让母亲一天一天的老去。
父爱如山,说的是父亲的爱就像那高山一样的宏大,父亲是一个严峻的人,而严峻背后却是慈爱,第一次摸父亲的手,摸着很不舒适,一看父亲的手,那手起了好多的茧子,我太惊讶了,我有点伤感,但我没在爸爸面前现出来,而是悄悄走了。
我以前厌烦父母过多的对我打骂,所以每次父母说话,我都喜爱去顶嘴,不兴奋他们,认为他们打我就是恨我,来发觉真的是我错了。
我没有抱歉,只是掌握自己的脾气,可能是从小到如今我对父母的误会太深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对父母的脾气大,我以后肯定努力改了这个脾气。
以前,认为父母不懂我。
可是后来发觉,我其实也没有读懂父母给我的爱,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可是这个道理我至今才明白。
我真懊悔,对不起你们,我以后尽量的懂你们,我爱你们!读懂父母作文篇2我承载着父母的款款深情,来到这世界上,从那天起,父母尽一切的努力来照看,关心,教育我。
父母总是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暖和,让我们的生活和将来布满了盼望。
刚上学时,是妈妈为我拿着书包;下雨时,爸爸替我撑起了秀丽雨伞,为我遮风挡雨;委屈时,是爸爸用纸巾轻轻为我擦掉泪花,让我顽强,鼓舞着我……爸爸妈妈,我要感谢您们,是您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欢乐,给了我美好,给了我如今的一切的一切。
读懂母亲的用心良苦作文

读懂母亲的用心良苦作文篇一读懂母亲的用心良苦母亲,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称呼啊!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母亲就用她那温暖的怀抱呵护着我们,用她那无私的爱养育着我们。
然而,小时候的我却常常不能理解母亲的一些做法,甚至还会和她顶嘴、吵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慢慢开始读懂母亲的用心良苦。
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去逛街。
我看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就吵着要买。
母亲看了看价格,皱了皱眉头说:“这件衣服太贵了,我们再看看别的吧。
”我一听就不高兴了,撅着嘴说:“不嘛,我就要这件,我同学都有。
”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还是给我买了下来。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穿上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心里美滋滋的。
可是,没过几天,我就发现这件衣服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看,而且质量也不是很好。
这时,我才意识到母亲当时为什么不让我买这件衣服,她是为了我好,不想让我浪费钱。
还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非常低落。
回到家后,我把试卷递给母亲,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
母亲看了看试卷,并没有责备我,而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然后,她帮我分析了错题,还鼓励我要加油。
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温暖。
我知道,母亲是爱我的,她不想让我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失去信心。
母亲对我的爱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小事上,她还用她的行动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她教我要诚实、善良、勤劳、勇敢,她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陪伴在我身边,给我鼓励和支持;在我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时候,她总是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母亲的身边。
但是,母亲的爱却一直伴随着我,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感受到母亲那温暖的目光和深深的牵挂。
我想对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谢谢您对我的养育之恩和无私的爱!我一定会好好努力,让您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篇二读懂母亲的用心良苦母亲,是那个给予我们生命的人,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理解父母的苦心

理解父母的苦心
或许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太严格,太苛刻了。
可我们有真正的
读懂父母的心吗?其实这是他们对我们一种爱的表达方式,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才奇怪!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就算再苦再累,也是
值得的。
就像今天小姨所说的,他的老太有三个子女,两个是儿子,还有一个是女儿。
老太把他的大半生全都给了他的大儿子,儿子要买木材做买卖,他把家里的积蓄都给
了他。
可等到他老了的时候,再也干不动的时候,大儿子就忘恩负义的把老太抛之脑后,不管不问,还让他自己一个人跑到二妹妹家。
虽然这样,但是老太还是时时刻刻
的想着大儿子,这大热天的,怕大儿子热,还准备掏钱给他买空调。
哎~真是可怜谈下父母心啊!我都说不下去了,他这大儿子,不但忘恩负义,而且还爱在别人面前吹牛,说老太住在他家,他把一切都办得妥妥当当的,天天享福。
又一次,老太到二女儿家,说在地上,大儿子打来电话,二妹告诉他妈妈谁在地上,你知道他说什么,他居然说,她就配睡在地上。
真是家门不幸啊!养老这么个好儿子。
我真为老太感到不值。
从古
至今,儿女都应该孝顺父母,他们苦了大半辈子,到了一大把年纪,应该想想清福了,可没想到儿子却这样对待自己的老母。
哎~~~~~。
父母的心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父母的心读后感父母的心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父母的心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暑假,爸爸送给我一本书,方卫平选评的《树叶的香味》,但是我还没有全部看完。
其中第一篇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对穷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坐船出门打工。
一个贵妇人看到了,就提出拿钱换他们的一个孩子。
第一次,这对夫妇把大儿子送出去了,但是后来又用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再后来又用三女儿换回来了二儿子。
到了最后,他们又恳求把女儿也要回去,哪个孩子也不送人了。
贵妇人听后很感动,一个孩子也没要,钱也送给他们做本钱了。
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我也和我爸爸妈妈认真讨论了。
我们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贫还是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名成员。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
同时,那位贵妇人也非常有同情心,值得我们尊重。
《父母的心》,是川端康成的作品。
贫穷的父母即使再怎么穷,都不会抛弃自己孩子的心。
这副心肠,纵使千万财宝都无法动摇的坚定的心,这样的心只来自父亲母亲,他们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
其实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子女都是无比温柔的,只是孩子们自命不凡,总是无视母亲的温柔。
其实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无比慈祥的,也许形式不同,但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绝对是他最诚意最腼腆的爱。
在我们面前,母亲是大姑娘,父亲是大男孩,有时我们要去猜他们的心思,去想他所想,才能渐渐懂他们。
不要以为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要以为你的父母不称职,更不要义正言辞地说你的父母不爱你。
他们把世上最圣洁的爱供奉给你,你没有理由不去了解他们的心。
父母的心,是比任何礼物都珍贵的宝藏。
有了它,你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今天我读了《树叶的香味》这本书中的《父母的心》这篇文章,令我颇受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父母的心》教后小记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14页呈现的是父母的鼓励和父母由于担心而发脾气的两类事例,在于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夸赞与生气背后所蕴含的爱。
在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小大人”似的孩子,他们懂事早,能告诉其他孩子,父母的心思,那就可以让其他孩子说出自己平时遇到的困惑,由“小大人”来解释父母的做法用意何在,必要的时候,老师现身说法,用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做说明,让学生学着多角度思考,更多地理解父母,体谅、感受父母的教育,并知道家长的爱是多方面的,有多种表现形式。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个故事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给他们讲述这个故事,让他们从主人公后来的成绩上看出父亲从小严格高标准要求的用心,让他们眼光放长远,不要只图一时的开心痛快,不愿吃一点儿苦。
另外,要教学生掌握几点和父母沟通的小技巧:父母工作忙乱筋疲力尽的时候,不要提要求,可以给家长写短信、写纸条,避免当面交谈一言不合发生争吵;父母中总有一个脾气好点儿的,可以先向他(她)说出心里话……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交流。
《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后小记
我们易三实验小学是以英雄盛易三的名字命名的,盛易三的故事孩子们可能听过之后不记得多少,但是英雄的塑像屹立在校园,每天关注我们的成长。
在交流校园环境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记住:盛易三塑像是我们学校最有代表的建筑,让孩子们在课本上记下“盛易三”这个光辉的名字。
英雄的精神代代相传,我们易三人争创一流勇于向前,使得易三学校的形象更加光辉,此时介绍学校的各项荣誉,利用宣传栏、课件向学生展示,还可以由学生来说,家人亲戚眼里口中的易三学校,因为他们在平时也会听到大人们之间的谈论,谈论学校管理、教师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学校内涵方面的优势。
引导学生总结我们学校特点的时候,唤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增强自豪感。
还有,历届学生中都有很多给学校争光的人,向学生介绍这些学长,让他们有榜样有目标有方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得更优秀。
《感谢老师》教后小记
从踏进易三小学的校门开始,孩子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时间了,每天接触时间最多的要数自己的老师了,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从早晨在教室里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直到放学送大家离开,甚至是放学后去家访。
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对同学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了吗?课堂交流的时候,孩子们说起生病时老师给倒热水给喂药,说起家长没来接时老师陪伴关照,说起老师教大家知识,教大家道理……这时候,需要跟孩子们说明一点:老师的爱与妈妈的爱是有区别的,老师更注意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培养孩子们的纪律观念,教给大家和睦相处,宽容待人……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是一个集体,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跟每个人的家不一样,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要互相为别人考虑,要为集体着想。
所以,老师会在纪律、卫生等方面对大家要求更严,很多时候不能让大家自由行动。
这样,让孩子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老师得用心,理解老师得做法,对于老师纠正他们不良习惯的做法就会心怀感激了。
再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打针、手术,为的是让人们更健康。
《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教后小记
三年级的孩子多数还处在依赖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许多问题的阶段,对生活的体验不深,而且大多还不能做到主动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因此对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以及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理解不多,所以要充分利用视频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引导他们对照自身生活,讲自己的实际生活,逐渐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别人,长大成为别人生活需要的人。
每个学生的父母都是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者,学生很容易从父母或身边的人身上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工作情况。
所以小调查就从身边的人开始,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并与自己做对照,吸取他人的优良品质,从而加深对自己和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束这节课之前,我让孩子们想想:你长大了参加工作了,会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为大家服务呢?(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让孩子们用手中彩色的画笔画出将来自己为大家服务的场景,在他们的意识中留下为大家服务的概念。
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实施“用教材教”
一、教师要“吃透教材”。
《道德与法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
二、教师要“因材施教”。
生活是教学的“根”。
教学方式:“游戏·玩耍”为主的;“探险·调查”为主的;“模拟·表演”为主的;“交流·发表”为主的;“动手·展示”为主的。
例如:活动邀请函、玩具交流会
三、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
使用;替换(音频视频图片);删减(城市、农村);整合;改编。
例如:民间文化传承:小面、焗瓷、剪纸等
感受:《道德与法治》课,在学生眼里是副科,他们上课的状态就是很随意的,我在上课前一般都要求学生先把座位周围的卫生收拾一下,再摆正自己的桌凳,坐姿也要端正。
课本上有很多图片,内容跟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带领学生看书的时候,我注意让他们边看边画出重点词句,有时候还要注音,不能走马观花看热闹。
结合自己生活交流的时候,有时候让两人互相说对方的事例,检查他们有没有注意听。
在准备视频资料方面还有欠缺,需要改进。